高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1頁
高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2頁
高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3頁
高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4頁
高中物理學業(yè)水平考試復習提綱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運動的描述1. 質(zhì)點(1)沒有形狀、大小,而具有質(zhì)量的點。(2)質(zhì)點是一個理想化的物理模型,實際并不存在。(3)一個物體能否看成質(zhì)點,并不取決于這個物體的大小,而是看在所研究的問題中物體的形狀、大小和物體上各部分運動情況的差異是否為可以忽略的次要因素, 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2. 參考系(1)物體相對于其他物體的位置變化,叫做機械運動,簡稱運動。(2)在描述一個物體運動時,選來作為標準的(即假定為不動的)另外的物體,叫做參考系。對參考系應明確以下幾點:對同一運動物體,選取不同的物體作參考系時,對物體的觀察結果往往不同的。在研究實際問題時, 選取參考系的基本原則是能對研究對象的運動情況的描述

2、得到盡量的簡化,能夠使解題顯得簡捷。因為今后我們主要討論地面上的物體的運動,所以通常取地面作為參照系3. 路程和位移(1)位移是表示質(zhì)點位置變化的物理量。路程是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2)位移是矢量,可以用以初位置指向末位置的一條有向線段來表示。因此,位移的大小等于物體的初位置到末位置的直線距離。路程是標量,它是質(zhì)點運動軌跡的長度。因此其大小與運動路徑有關。(3)一般情況下,運動物體的路程與位移大小是不同的。只有當質(zhì)點做單一方向的直線運動時,路程與位移的大小才相等。圖 1-1 中質(zhì)點軌跡 acb的長度是路程, ab是位移 s。ccbbaa圖 1-14、速度、平均速度和瞬時速度(1)表示物體運動快

3、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位移 s 跟發(fā)生這段位移所用時間 t 的比值。即 v=s/t 。速度是矢量,既有大小也有方向,其方向就是物體運動的方向。在國際單位制中,速度的單位是( m/s)米 / 秒。(2)平均速度 是描述作變速運動物體運動快慢的物理量。一個作變速運動的物體,如果在一段時間 t 內(nèi)的位移為 s, 則我們定義 v=s/t 為物體在這段時間(或這段位移)上的平均速度。平均速度也是矢量,其方向就是物體在這段時間內(nèi)的位移的方向。(3)瞬時速度 是指運動物體在某一時刻(或某一位置)的速度。從物理含義上看,瞬時速度指某一時刻附近極短時間內(nèi)的平均速度。瞬時速度的大小叫瞬時速率,簡稱速率5、加速度1(

4、1)加速度的定義 : 加速度是表示速度改變快慢的物理量, 它等于速度的改變量跟發(fā)生這一改變量所用時間的比值 , 定義式 :a= vtv0t(2)加速度是矢量 , 它的方向是速度變化的方向(3)在變速直線運動中 , 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同 , 則質(zhì)點做加速運動 ; 若加速度的方向與速度方向相反 , 則則質(zhì)點做減速運動 .第二章勻變速直線運動1勻變速直線運動( 1)定義:在任意相等的時間內(nèi)速度的變化量相等的直線運動。( 2)特點:軌跡是直線,加速度 a 恒定。當 a 與 v0 方向相同時,物體做勻加速直線運動;反之,物體做勻減速直線運動。2勻變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 1)基本規(guī)律速度時間關系:

5、v v0 at位移時間關系: x v0t1 at 22( 2)重要推論速度位移關系: v2 v02 2axv v0v t平均速度: v22做勻變速直線運動的物體在連續(xù)相等的時間間隔的位移之差:x=xn+1-xn=at2。3自由落體運動( 1)定義:物體只在重力的作用下從靜止開始的運動。( 2)性質(zhì):自由落體運動是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g 的勻加速直線運動。重力加速度 g 是由于地球的引力產(chǎn)生的 , 因此 , 它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 . 其大小在地球上不同地方略有不 , 在地球表面,緯度越高,重力加速度的值就越大,在赤道上,重力加速度的值最小,隨高度增加 g 的值越小,通常情況下取重力加速度 g=1

6、0m/s2。(3)規(guī)律:與初速度為零、加速度為 g 的勻加速直線運動的規(guī)律相同。v t =gt h=gt2/2,v t 2=2gh24.豎直上拋運動豎直上拋:只受重力作用,初速度方向豎直向上的運動 一般定 v0 為正方向,則 g 為負值以拋出時刻為 t=0 時刻 vt v0gth v0t1gt 22 物體上升最高點所用時間 : tv0;g 上升的最大高度 : hv022 g 物體下落時間(從拋出點回到拋出點) : t 2v0 g落地速度 :vtv0 ,即:上升過程中(某一位置速度)和下落過程中通過某一位置的速度大小總是相等,方向相反5. 用電火花計時器 ( 或電磁打點計時器 ) 研究勻變速直線

7、運動1、實驗步驟:(1)把附有滑輪的長木板平放在實驗桌上,將打點計時器固定在平板上,并接好電路(2)把一條細繩拴在小車上 ,細繩跨過定滑輪 ,下面吊著重量適當?shù)你^碼 .(3)將紙帶固定在小車尾部,并穿過打點計時器的限位孔(4)拉住紙帶 ,將小車移動至靠近打點計時器o abcde處,先接通電源 , 后放開紙帶 . ( 5)斷開電源 ,? ?3.07取下紙帶12.38(6)換上新的紙帶,再重復做三次27.872、常見計算:49.62.(1) bab bc , cbc cd圖 2-577.402t2t(2) acbcdbctt 26位移時間圖象的信息點( 1)橫坐標表示時間,縱坐標表示位移。圖線表示

8、物體的位移隨時間的變化關系,不表示軌跡。(2)斜率表示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線的斜率表示某時刻物體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橫截距表示物體出發(fā)的時刻,縱截距表示零時刻物體的出發(fā)位置。37速度時間圖象的信息點( 1)橫坐標表時間,縱坐標表速度。圖線表示速度隨時間的變化關系。(2)斜率表示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切線的斜率表示某 時刻物體加速度的大小和方向。(3)圖線與坐標軸圍成的面積表示位移的大小和方向( 橫軸上方為正,下方為負)。第三章相互作用1、力1. 力是物體對物體的作用。力不能脫離物體而獨立存在。物體間的作用是相互的。2. 力的三要素:力的大小、方向、作用點。3. 力作用于物體產(chǎn)生的兩個作用效果

9、。使受力物體發(fā)生形變或使受力物體的運動狀態(tài)發(fā)生改變。4力的分類按照力的性質(zhì)命名:重力、彈力、摩擦力、電場力、安培力、洛倫茲力等。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命名:拉力、推力、壓力、支持力、動力、阻力、浮力、向心力等。2、重力1. 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體受到的力地球上的物體受到重力,施力物體是地球。重力的方向總是豎直向下的。2. 重心:物體的各個部分都受重力的作用,但從效果上看,我們可以認為各部分所受重力的作用都集中于一點,這個點就是物體所受重力的作用點,叫做物體的重心。 質(zhì)量均勻分布的有規(guī)則形狀的均勻物體,它的重心在幾何中心上。 一般物體的重心不一定在幾何中心上,可以在物體內(nèi),也可以在物體外。一般采

10、用懸掛法。3. 重力的大?。?g=mg3、彈力1. 彈力發(fā)生彈性形變的物體,會對跟它接觸的物體產(chǎn)生力的作用,這種力叫做彈力。產(chǎn)生彈力必須具備兩個條件:兩物體直接接觸;兩物體的接觸處發(fā)生彈性形變。2.彈力的方向:物體之間的正壓力一定垂直于它們的接觸面。繩對物體的拉力方向總是沿著繩而指向繩收縮的方向,在分析拉力方向時應先確定受力物體。3. 彈力的大小彈力的大小與彈性形變的大小有關, 彈性形變越大 , 彈力越大 .4 . 胡克定律: fkx(x 為伸長量或壓縮量; k 為勁度系數(shù),只與彈簧的原長、粗細和材料有關。)4. 相互接觸的物體是否存在彈力的判斷方法如果物體間存在微小形變 , 不易覺察 , 這

11、時可用假設法進行判定 .4、摩擦力(1 )滑動摩擦力:f = fn說明 : a、fn 為接觸面間的彈力,可以大于g;也可以等于 g;也可以小于 gb、為滑動摩擦系數(shù),只與接觸面材料和粗糙程度有關,與接觸面積大小、接觸面相對運動快慢以及正壓力fn 無關 .(2 ) 靜摩擦力:由物體的平衡條件或牛頓第二定律求解,與正壓力無關 .大小范圍:of 靜 fm(fm 為最大靜摩擦力,與正壓力有關)說明:a 、摩擦力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同, 也可以與運動方向相反, 還可以與運動方向成一定夾角。b、摩擦力可以作正功,也可以作負功,還可以不作功。c、摩擦力的方向與物體間相對運動的方向或相對運動趨勢的方向相反。d、靜

12、止的物體可以受滑動摩擦力的作用,運動的物體可以受靜摩擦力的作用。5、力的合成與分解1. 合力與分力如果一個力作用在物體上,它產(chǎn)生的效果跟幾個力共同作用在物體上產(chǎn)生的效果相同,這個力就叫做那幾個力的合力,而那幾個力叫做這個力的分力。2. 共點力的合成共點力幾個力如果都作用在物體的同一點上, 或者它們的作用線相交于同一點, 這幾個力叫共點力。力的合成方法求幾個已知力的合力叫做力的合成。注意: (1) 力的合成和分解都均遵從平行四邊行法則。(2) 兩個力的合力范圍:f1f2 f f1 +f2(3) 合力可以大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也可以等于分力(4)兩個分力成直角時,用勾股定理或三角函數(shù)。6、共點

13、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1.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狀態(tài)(1) 一個物體如果保持靜止或者做勻速直線運動,我們就說這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2)物體保持靜止狀態(tài)或做勻速直線運動時, 其速度(包括大小和方向) 不變,其加速度為零,這是共點力作用下物體處于平衡狀態(tài)的運動學特征。52. 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共點力作用下物體的平衡條件是合力為零,亦即f 合=0(1)二力平衡:這兩個共點力必然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三力平衡:這三個共點力必然在同一平面內(nèi), 且其中任何兩個力的合力與第三個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即任何兩個力的合力必與第三個力平衡第四章牛頓運動定律1、牛頓

14、運動三定律牛頓第一定律牛頓第二定律牛頓運動定律牛頓第三定律1慣性: 保持原來運動狀態(tài)的性質(zhì),質(zhì)量是物體慣性大小的唯一量度2平衡狀態(tài):靜止或勻速直線運動3力是改變物體運動狀態(tài)的原因,即產(chǎn)生加速度的原因1內(nèi)容: 物體運動的加速度與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與物體的質(zhì)量成反比, 加速度方向與合外力方向一致2表達式: f 合= ma3力的瞬時作用效果:一有力的作用,立即產(chǎn)生加速度4力的單位的定義:使質(zhì)量為1kg 的物體產(chǎn)生21m/s的加速度的力就是 1n1物體間相互作用的規(guī)律: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作用在同一條直線上2作用力和反作用力同時產(chǎn)生、同時消失,作用在相互作用的兩物體上,性質(zhì)相同3作用

15、力和反作用力與平衡力的關系1已知運動情況確定物體的受力情況牛頓運動定律2已知受力情況確定物體的運動情況的應用3加速度是聯(lián)系運動和力關系的橋梁2、力學單位制1物理公式在確定物理量數(shù)量關系的同時,也確定了物理量的單位關系。 基本單位 就是根據(jù)物理量運算中的實際需要而選定的少數(shù)幾個物理量單位; 根據(jù)物理公式和基本單位確立的其它物理量的單位叫做 導出單位 。2在物理力學中,選定 長度、質(zhì)量和時間的單位作為基本單位 ,與其它的導出單位一起組成了力學單位制。選用不同的基本單位,可以組成不同的力學單位制,其中最常用的基本單位是長度為 米( m),質(zhì)量為 千克 (kg) ,時間為 秒( s) , 由此還可得到

16、其它的導出單位,它們一起組成了力學的國際單位制。6必修 2第五章曲線運動1、質(zhì)點在某一點的速度,沿曲線在這一點的切線的方向。2、曲線運動一定是變速運動。3、物體做曲線運動的條件:物體所受合力(或加速度)的方向與它的速度方向不在同一直線上。4、平拋運動的條件初速度沿水平方向;只受重力。5、平拋運動是一種初速度為v0 ,加速度為 g的勻變速曲線運動。6、平拋運動:水平方向為勻速直線運動:vxv0xv0t豎直方向為自由落體運動v ygth1gt 2vy22gh2運動時間:2h(取決于下落高度 h,與初速度無關)tg水平位移:xv0t(取決于初速度 vo 和下落高度 h)t秒末速度 ( 合速度 ) :

17、vvx2v y2v02g t21 gt2t 秒末位移(總位移): lx 2y2v0 t2227、物體沿著圓周運動,并且線速度的大小處處相等的運動叫勻速圓周運動。8、勻速圓周運動中不變的物理量是:線速度的大小、角速度、周期、頻率、轉(zhuǎn)速、動能。9、勻速圓周運動是一種非勻變速曲線運動。10、描述勻速圓周運動的物理量:線速度v 、角速度 、周期 t、頻率 f 、轉(zhuǎn)速 n。l2r21vt; f nt;; vrt tt11、任何做勻速圓周運動的物體的加速度都指向圓心,這個加速度叫向心加速度。向心加速度 an 和線速度 v、角速度的關系式v2an r2an r(22ant)r12、向心力的方向始終沿半徑方向

18、指向圓心,22an r( 2 f)an r( 2 n)且與線速度垂直。向心力只改變線速度的方向,不改變線速度的大小,并且向心力對物體不做功。7v2mr222213、向心力 fn man mmr()mr( 2 f)rt2mr( 2 n)14、同軸傳動,各點角速度相等。線速度與半徑成正比用皮帶(無滑)傳動的皮帶輪,輪緣上各點的線速度大小相等。15、鐵路彎道處外軌略高于內(nèi)軌。在水平公路上行駛的汽車,轉(zhuǎn)彎時所需的向心力是由車輪與地面間的靜摩擦力提供的。汽車過拱形橋時的運動可以看做圓周運動,向心力來源(最高點和最低點):重力和橋面的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1)汽車在凸形橋的最高點時, 重力 g大于支持

19、力 f 支,此時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g f 支 f n(2)汽車在凹形橋的最低點時, 重力 g小于支持力 f 支,此時重力與支持力的合力提供向心力,即: f支 - g fn第六章萬有引力與航天1、德國天文學家開普勒用了 20 年的時間研究了丹麥天文學家第谷的行星觀測記錄, 發(fā)現(xiàn)了開普勒行星運動定律。開普勒第一定律 :所有行星繞太陽運動的軌道都是橢圓,太陽處在橢圓的一個焦點上。 開普勒第二定律:對任意一個行星來說,它與太陽的連線在相等的時間內(nèi)掃過的面積相等。 (當行星離太陽較近時,運行的速度比較快,而離太陽較遠時速度較慢) 開普勒第三定律 :所有行星的軌道的半長軸的三次方跟它的公

20、轉(zhuǎn)周期的二次方的比值都相等。半長軸用 a 表示,公轉(zhuǎn)周期用 t 表示。即: a3kt22 、萬有引力定律的內(nèi)容:自然界中任何兩個物體都相互吸引,引力的方向在它們的連線上,引力的大小與物體的質(zhì)量m1 和 m2的乘積成正比、與它們之間距離r 的二次方成反比。m1m 2,其中 g叫做引力常量,通常取112。英萬有引力 f g2g 6.67 10nm / kgr國物理學家卡文迪許通過實驗,準確的測出了引力常量g的數(shù)值。3 、萬有引力定律在天文學中的應用的兩條思路:(1)地面(或某星球表面)的物體的重力近似等于萬有引力。即:mgm mg2 (g 為該星球的重力加速度)r(2)環(huán)繞天體所需的向心力由中心天

21、體對環(huán)繞天體的萬有引力提供。即:加速度與軌道半徑的關系:由gm mnngmr 2r 2ma得 a線速度與軌道半徑的關系:由mmv2得 vgmgr 2m rr角速度與軌道半徑的關系:由g m mmr2 得gmr 2r3周期與軌道半徑的關系:由gm m224 2 r 3r 2mr(t) 得 tgm8( 其中 m為中心天體的質(zhì)量, r 為中心天體與環(huán)繞天體的距離)4、第一宇宙速度是物體在地面附近繞地球做勻速圓周運動的速度,又是使衛(wèi)星進入近地軌道的最小速度,同時也是近地圓形軌道上人造地球衛(wèi)星的運行速度。第一宇宙速度v17.9km / s。5 、第二宇宙速度(脫離地球的速度)v211.2 km / s,

22、第三宇宙速度(脫離太陽的速度)v316.7 km / s6 、牛頓發(fā)現(xiàn)了萬有引力定律與牛頓運動定律。經(jīng)典力學的適用范圍是:宏觀、低速、弱引力。第七章機械能守恒定律1. 相互作用的物體憑借其位置而具有的能量叫做勢能。物體由于運動而具有的能量叫動能。2. 力做功的兩要素:力和物體在力的方向上發(fā)生的位移。3. 力對物體所做的功( w ),等于力( f) 的大小、位移( l )的大小、力與位移夾角的余弦這三者的乘積,即: w flcosa. 功的國際單位是焦耳,用 j 表示。4. 功是標量,但功有正負之分。動力一定做正功;阻力一定做負功。5. ( 1)當力 f 的方向與位移 l 的方向垂直時,力 f

23、不做功。( 2)當力 f 的方向與位移 l 的方向相同或夾角為銳角時,力f 做正功。( 3)當力 f 的方向與位移 l 的方向相反或夾角為鈍角時,力f 做負功。6、某力對物體做負功, 往往說成物體克服某力做功 (取絕對值) 。例如: 重力對球做 6 j 的負功,可以說成“球克服重力做了6 j 的功”7、總功的求法:( 1)先求每個力做的功,再求它們的代數(shù)和。(2)先求合力,再求合力做的功。, 功率是標量。功 w 與完成這些功所用時間 t 的比值叫做8、功率是表示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功率( p), 即: pww表示。 1kw=1000w.。功率的國際單位是瓦特,用tpp9、為了用電器的安全,額定功率與實際功率的關系是:。額實10、平均功率 pwpfv ( v 是瞬時速度)或 p f v ( v 是平均速度 ) ;瞬時速度tff 阻11、機車啟動中的運算: a, p fv(f 表示牽引力, f阻 表示阻力)。機車啟mp動的兩種方式:(1)以恒定功率啟動,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