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床檢驗基礎試題_第1頁
臨床檢驗基礎試題_第2頁
臨床檢驗基礎試題_第3頁
臨床檢驗基礎試題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臨床檢驗基礎試題(問答) 問答題 1 凝血時間測定的臨床意義何在?1. (1)延長:第別、區(qū)、幻因子缺乏;凝血酶、纖維蛋白原、 v、x因子減少;抗凝物質(zhì)增多。 2 .出血時間測定的臨床意義何在?( 2)縮短:DIC的高凝期;血液高凝(血栓前狀態(tài));技術 操作錯誤。2.延長表示止血初期缺陷:(1)血管結構或功能異常;(2)血小板量及功能異常;(3)血管性 假血友 ?。唬?)嚴重凝血功能障礙。 3 簡述血液凝固的三個形成途徑? 3.(1)凝血酶原激活物的形成;(2)凝血酶的形成;(3)纖維蛋白 的形成。 4 簡述紅細胞沉降率(血沉)試驗原理。4. ( 1 )血漿因素:纖維蛋白原或球蛋白增多使紅細胞

2、Zeta電 位降低;(2 )紅細胞因素:影響血漿逆阻力。 5.根據(jù)細胞分布和動力學特點。粒細胞可分為幾個部分?5.(1)分裂池:從原粒細胞-晚幼粒細胞; (2 )成熟池:包括晚幼粒和桿狀核粒細胞;(3 )貯存池:包括分葉核和部分桿狀核細胞;(4)循環(huán)池: 包括半 數(shù)成熟細胞循環(huán)入血;(5邊緣池:附著血管壁可與循環(huán)池互換。 6 簡述粒細胞的成熟過程。6.粒細胞起源于多能干細胞,分化為定向干細胞-原始粒細胞-早幼粒細胞 -中幼粒細胞-晚幼粒細胞-桿狀核細胞-分葉核細胞。 7.血沉測定(魏氏法)注意事項有哪些? 7.( 1 )采血后在室溫下必須2小時內(nèi)測定;(2)室溫保持1825C,否則需 注明、校

3、正。(3 )血沉管必須清潔干燥;(4)血沉管必須垂直放置,避免陽光直射, (5 )混合需均勻,吸血量準確。 8 點彩紅細胞增多的臨床意義?8.可見于鉛、汞、苯、苯胺中毒及溶血性貧血、巨幼紅細胞性貧血、白 血病、惡性腫瘤等病人。 9 嗜中性粒細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9.(1)具有吞噬活性及復雜的殺茵系統(tǒng);(2)參與免疫復合物和 壞死組織的清除。 10 根據(jù)細胞形態(tài)和染色特征貧血可分為幾種類型?10.(1)正常性貧血;(2)大細胞性貧血;(3)單 純小紅細胞性貧血;(4)小 紅細胞低色素性貧血。 11 何謂腎小管性蛋白尿,常見病因有哪些?11 系腎小球濾過膜正常,但原尿中正常濾過的蛋白質(zhì)不能 被腎小

4、管充分回吸收所致。常見病因:(1)活動性腎盂腎炎;(2)腎移植;(3)鎘中毒等。 12 實驗室常見的抗凝劑有幾種? 12. (1)枸楞酸鹽;(2)草酸鹽和雙草酸鹽;(3)肝素;(4)乙二胺四乙酸。 13.簡述尿中B2微球蛋白測定的臨床意義。13.用于診斷近曲小管受損的靈敏指標,可估計某些藥物對腎 臟的損害,井可協(xié)助鑒別尿賂感染的診斷。 14 簡述血紅蛋白的合成過程。14.血紅蛋白是紅細胞的重要成分,由珠蛋白和亞鐵血紅素結合組成。 15 .常見紅細胞異常結構有哪些?15. (1)嗜堿性點彩紅細胞;(2)染色質(zhì)小體(HOwell-Jolly s body ): (3)卡波氏環(huán);(4)有核紅細胞。

5、16 引起血細胞人工計數(shù)的誤差有哪些?簡要說明其原因及排除方法。16. (1)技術誤差:取血部位不當;稀 釋倍數(shù)不準;血液凝固;充液不當;混合不均,白細胞影響;儀器誤差;血漿自家凝集或球蛋白過高 (2 )固有誤差(允許誤差)。排除方法:提高技術水平和人員索質(zhì)的培養(yǎng);搞好質(zhì)量考核和評價。 17 簡要說明引起病理性紅細胞增多的原因有哪些? 17.常見者有三類:1)相對增多:如嘔吐、腹水、燒傷等血液 濃縮2)繼發(fā)性增多:如慢性肺心病、長期缺氧所致代償性增多3)真性紅細胞增多:系造血系 統(tǒng)增殖性疾病等。 18 .網(wǎng)織紅細胞計數(shù)正常參考值及臨床意義?18. (1 )正常值:成人0.0080.02 (25

6、75) X109/LJL 童0.020.06X109/L ; (2)臨床意義:判斷骨髓紅細胞系統(tǒng)造血情況;作為療效觀察指標。 19 簡述紅細胞的起源及發(fā)育過程。19. (1 )細胞起源于骨髓造血干細胞。(2 )發(fā)育過程:紅系定向干 細胞T原紅細胞T早幼紅細胞T中幼紅細胞T晚幼紅細胞T網(wǎng)織紅細胞T成熟紅細胞。 20 簡要說明電子血細胞計數(shù)儀的評價方法。 20.根據(jù)國際血液學標準化委員會公布儀器評價方案包括6項指標:(1 )稀釋效果;(2)精度:批內(nèi)和批間; (3 )可比性(與已校正儀器作平行測定);(4 )準確度測定;(5 )異常標本和干擾的影響觀察;(6 )天然血 細胞做校正質(zhì)控(或用人工標準

7、顆粒)。 21 氟化高鐵血紅蛋白測定方法的原理是什么?21.血液在血紅蛋白轉化液中溶血后除SHb外各種Hb均 被高鐵氤化鉀氧化成高鐵血紅蛋白,再與CN-結合生成穩(wěn)定的棕紅色氤化高鐵血紅蛋白(HiCN )。22 交叉配血 試驗注意事項有哪些? 22. ( 1)嚴格三査三對,遵守操作規(guī)程;(2)所用容器必須清潔干 凈,不得交叉使用,(3)年老體弱患者,觀察結果時不可用力振搖,以防假陰性。(4) 一次大量輸血時, 獻血者之間應進行交叉配血試驗。 23 嗜酸性粒細胞功能有哪些? 23. ( 1)抑制嗜堿性粒細胞和肥大細胞合成與釋放其活性物質(zhì);(2)分 泌組織胺酶破壞組織胺抑制過敏反應。(3)參與對寄生

8、蟲的免疫反應。 24 簡述瑞氏染色法的原理,24. (1 )瑞氏染料由酸性伊紅和堿性美蘭組成復合染料;(2)細胞中酸性顆 粒為堿性蛋白質(zhì)與酸性伊紅結合染為粉紅色,核蛋白和淋巴細胞漿為酸性,與堿性美藍結合染為藍色稱堿性物質(zhì),而 中性物質(zhì)成等電狀態(tài)與二者結合染為紫紅色稱中性。 25.血庫發(fā)血時注意哪些問題? 25. 1嚴格執(zhí)行查對制度2認真檢查血液質(zhì)量3發(fā)血人與取血人共同執(zhí)行三查三對, 并簽名登記。 26 腺熱細胞按其形態(tài)特征分為幾種類型?26.根據(jù)Downey分型共三型:1型(空泡型)H型(不規(guī) 則型)山型(幼稚型)。 27 .單核細胞增多常見哪些疾病?(列舉5種)27. (1 )亞急性細菌性心

9、內(nèi)膜炎;(2)瘧疾;(3)黑熱 ??;(4 )活動性結核;(5 )單核細胞白血??;(6 )急性感染恢復期等。 28. 什么是白細胞血型? 28.是存在人類白細胞膜上的一種與其他組織細胞共同有的同種抗 原又稱組織相容抗原。 29. 何謂核左移象和核右移象? 29.外周血中中性桿狀細胞增多甚至出現(xiàn)晚幼粒、中幼粒、早幼粒、原粒 等更幼稚細胞稱為核左移,正常中性粒細胞、三葉核以上細胞增多者稱為核右移。 30. 簡述紅斑性狼瘡細胞的形成機理。30.患者血液和其他體液中存在LE因子,在體外可使受累白細胞核DNA解 聚,形成游離均勻體,被具有吞噬能力的白細胞所吞噬而形成。 31. 簡述嗜中性粒細胞增多和減少的

10、臨床意義。31.增多:急性感染、中毒、急性出血、惡性腫瘤、心肌梗塞等。 減少:某些傳染?。▊⒘鞲?、瘧疾)、化學藥物及放射損害、血液病、過敏休克、惡液質(zhì)、脾亢、自身免疫性 疾病等。 32. 尿液沉渣檢查應包括哪些內(nèi)容? 32. (1 )管型;(2)紅細胞;(3)白細胞;(4)上皮細胞;(5)巨噬 細胞;(6)腫瘤細胞;(7)細菌;(8)結晶體。 33 .簡要說明試劑帶方法檢測亞硝酸鹽pH、蛋白質(zhì)、葡萄糖方法的反應原理。33. (1 )亞硝酸鹽:亞硝 酸鹽還原反應,細菌可使硝酸鹽還原為亞硝酸鹽,使指示劑變色。(2) pH :甲基紅和溟麝香草酚藍在酸性 尿中為橙紅色,堿性尿中為藍色。(3)蛋白質(zhì)

11、:系pH指示劑蛋白質(zhì)誤差法。(4)糖特異性氧化酶法。 34.尿糖測定(氧化酶法)出現(xiàn)假陽性的原因何在? 34. ( 1 )尿中含有比色素原的親合力更強的物質(zhì)如維生素E。 (2)患者服用大量左旋多巴后產(chǎn)主抑制反應。 35 .尿中酮體包含哪些物質(zhì)?35.包括乙酰乙酸、丙酮、B-疑丁酸。 36. 引起血紅蛋白尿的原因是什么? 36.當發(fā)生血管內(nèi)溶血時,產(chǎn)生的血紅蛋 白超過結合珠蛋白的結合能 力即出現(xiàn)血紅蛋白尿。 37. 單核細胞的主要功能有哪些?37. (1 )吞噬能力:病原微生物、組織碎 片、衰老細胞、抗原抗體復合物;(2)傳遞免疫信息;(3)激活淋巴細胞、參與特異性免疫功能。 38簡述單榔田胞的

12、起源和發(fā)育過程。38.起源于定向干細胞,在骨髓內(nèi)經(jīng)單核細胞、幼單核細胞發(fā)育成單 核細胞時釋入血流 39. 簡述淋巴細胞的主要功能。39.(1 )B淋巴細胞:經(jīng)抗原激活后分化為漿細胞產(chǎn)生特異性抗體,參加 體液免疫。(2) T淋巴細胞:被抗原致敏后,產(chǎn)生多種免疫活性物質(zhì),參與細胞免疫。 40. 簡述纖維蛋白溶解過程的三個階段。40.(1)前后化素轉變成活化素(2)血漿素原轉化為血漿素(3)形成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 41. 簡述毛細血管采血法的注意事項。41.( 1)采血部位:手指(中指、無名指)或耳垂;(2)深度:2 3mm,使血液自然流出;(3)切忌用力擠出,第一滴血棄去;(4)采血完畢,局部用消

13、毒棉球擦凈。 42. 什么是ABO血型抗原? 42.是每人專有血型抗原物質(zhì),它由多糖和多肽組成,多肽部分決定ABO血 型抗原 性,多糖部分決定特異性。 43 簡述淋巴細胞的起源和發(fā)育過程。43.起源于多能干細胞在骨髓、脾臟淋巴結和其他淋巴組織生發(fā)中 心發(fā)育成熟者為B淋巴細胞。依賴胸腺素發(fā)育成熟者為T淋巴細胞。 44 簡述紅細胞比積測定的注意事項。44. (1)所用器材必須清潔干凈防止溶血。(2 )不能使用改變紅 細胞體積的抗凝劑。(3)嚴格遵守試驗規(guī)定的離心力和轉速(4)采血后應在3小時內(nèi)檢測完畢(6)空腹 采血。 45 .彌漫性血管內(nèi)凝血(DIC )實驗室檢查有哪三類基本方法? 45. (1

14、)對血小板和某些凝血因子檢查; (2 )對纖溶系統(tǒng)活性或纖維蛋白降解產(chǎn)物檢查。(3 )對血細胞形態(tài)學檢查。 46. 簡述肝素抗凝劑的優(yōu)點、用量及注意事項。46.優(yōu)點:(1)抗凝能力強;(2)不影響血細胞體積(3)不溶血。 用量:1g/L水溶液0.5ml (3750 C干燥);抗凝血5ml (相當0. 5mg ),注意:配后及時使用,不可久置。 47. 瘧原蟲有幾種類型? 47.三種:(1 )惡性瘧原蟲;(2)三日瘧原蟲;(3)間日瘧原蟲。 48. 什么是血型和血型系統(tǒng)? 48.血型:是人體血液的一種遺傳性狀,是指紅細胞抗 原的差異。血型系統(tǒng)是指一種新的血型抗原在已發(fā)現(xiàn)的各種血型中均勻分布,它在

15、遺傳上互不相干。 49. 簡述瑞氏染色法的注意事項。49. (1)血膜必須干燥;(2)染色時間、濃度、溫度、細胞數(shù)量在染色 前需摸索最佳條件;(3)染色液不可過少,染后需用流水沖洗:(4)染色時注意保護血膜尾部細胞。 50. 簡述新生兒溶血性疾病的發(fā)病機理。50.本病是由于母嬰血型不合,母 體存在胎兒紅細胞血型抗原相應的免疫抗體,通過胎盤進入胎兒,引起紅細胞破壞,發(fā)生溶血。 51 .造成ABO定型錯誤的原因有哪些?51. (1 )責任心不強;(2) ABO標準血清質(zhì)量不高;(3)紅細 胞濃度過淡或過濃;(4)假凝集、冷凝集、弱凝集及細菌性凝集干擾。 52 什么是外源性凝血系統(tǒng)?52.指叩因子激

16、活及因子山(組織因子)活化過程。 53. 嗜中性粒細胞常見中毒性改變有哪些? 53.(1)中毒顆粒;(2)空泡變性;(3) Dohle氏體;(4)退行性變。 54. 簡述異型淋巴細胞形成的原因。54當存在某些病毒性感染時,如傳染性單核細胞增多癥,病毒性肺炎等或過敏 原刺激,使淋巴細胞增生,并出現(xiàn)某些形態(tài)學變化,稱為異常淋巴細胞,免疫學研究認為異常淋巴細胞即T淋巴細 胞的形態(tài)變異,向母細胞轉化所致。 55 什么是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55.抗凝血始動反應,因子劉的激活,復合物的形成以及激活因子X 56 .簡要說明凝血過程可分為幾種途徑。 56. 可分為三種途經(jīng):(1 )內(nèi)源性凝血系統(tǒng);(2)外源性凝血

17、 系統(tǒng);(3)共同途經(jīng)。 57. (1 )凡已知分子量的物質(zhì),都應使用物質(zhì)的量單位,即以 (2)統(tǒng)一用升(L)來表示體積,基本單位的分母(3)酶活性單 57. 檢驗科使用國際單位制的內(nèi)含是什么? mol (或分子數(shù)代替質(zhì)量濃度g、mg )。 仿口傅機艙倪E7RV轄仆岸物鮒畐弟云o 58. 簡要說明滲出液與濾出液的區(qū)別? 58.滲出液:由局部組織發(fā)炎所致的炎性積液,是炎癥病灶血管中的液體成分 和細胞成分通過血管壁進入組織或體腔。濾出液:是組織間隙或體腔內(nèi)積聚非炎癥性組織液。 59. 臨床血液流變學主要包括哪三個層次? 59.(1 )血液的宏觀流動性質(zhì)2)血細胞流動性質(zhì)3)生物化學成分(包括 凝血

18、有尖因子)。 60 簡述血液流變學。60.是研究血液和血管的宏觀與微觀變形流動特性及在醫(yī)學等領域內(nèi)應用的一門新興學科。 61 正規(guī)書寫檢驗報告應該注意哪些?61. (1)準確真實;(2)簡潔易辨;(3)填寫全面;(4)規(guī)格要簽名 統(tǒng)一:項目名稱、使用單位、數(shù)字或單位 要求統(tǒng)一化。 62.血沉測定(魏氏法)影響因素有哪些? 62. (1)采血后在室溫7.2小時內(nèi)測定:(2)血沉管須清潔干 燥;(3)血液與抗凝劑比例準確,不應有凝集(4 )血沉管要嚴格垂直放置(5)報告結果用溫度進行校正。 63 評價血細胞計數(shù)儀需哪幾項指標?63.1 )精度:批內(nèi)、批間和總重復性 2)可比性:偏差性質(zhì)(3) 準確

19、度;(4)抗干擾能力。 64 .凝血酶原時間延長需作什么鑒別試驗?64.由于I、U、LU、W、V因子減少或缺陷可影響凝血酶原 時間,經(jīng)一定手續(xù)處理的血清或血漿加入被檢血漿中,觀察糾正后的結果,以進一步確定何種因子缺陷。 65. 簡述血塊收縮時間測定的原理。65. ( 1)由于血小板血栓收縮蛋白的作 用,使纖維蛋白網(wǎng)發(fā)生收縮 所致。(2)血小板數(shù)量和質(zhì)量凝血酶原叩因子與纖維蛋白原的濃度以及紅細胞比積對血塊回縮也有一定影 響。 66. 什么是纖維蛋白溶解系統(tǒng)? 66.是重要的抗凝血系統(tǒng),它對保持血管壁的正常通透性,維持血液流動狀態(tài),修 復損傷組織等均有重要作用。 67. 纖維蛋白溶解過程分為幾個階段? 67.三個階段:(1 )前活化素轉變 成活化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