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導學案_第1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導學案_第2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導學案_第3頁
《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導學案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導學案學習目標:1、找出詞中的典故,理解其中所蘊含的深層含義,體會詞人抒發(fā)的感情 。2、自讀全詞,找出對比的詞句,分析對比的表達效果。3、比較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進一步歸結詠史懷古詩的鑒賞方法。4、背誦全詞。教學課時:二課時教學方法:誦讀法、討論法、質疑法第一課時教學流程預設:一、朗讀全詞,糾正讀音。二、檢查預習: 1、請給下列加點字注上音。 舞榭歌臺 封狼居胥2、請解釋下列句子的含義。 (1)、風流總被雨打風吹去 (2)、尋常巷陌 (3)、元嘉草草 (4)、可堪回首 三、回顧用典的作用。四、解讀典故、分析詩句。問題一:學生自讀全詞,找出詞中

2、總共寫了幾個典故?并談談詞人借這些典故抒發(fā)了怎樣的情感?(學生自己找,討論質疑完成) (1)英雄無覓孫仲謀處:懷念英雄,表現收復失地的決心。 (2)人道寄奴曾住:懷念古人,表現北伐決心 。 (3)元嘉草草,封狼居胥:借古諷今,批評草率出兵 。 (4)烽火揚州路,佛貍祠下:今昔對照,以事警世。 (5)憑誰問,廉頗老矣:自我感慨,不忘為國效力。小結:上片借孫權和劉裕兩個歷史上英雄人物事跡隱約諷剌南宋政權的無能,表達自己抗敵救國的熱情;下片用宋文帝、佛貍祠、廉頗的典故,繼續(xù)寫自己報效祖國一片忠心,抒發(fā)自己壯志難酬的激憤。五、全班有感情齊讀全詞。第二課時一、 全班齊讀全詞,回顧上節(jié)課所學知識。二、 生

3、自讀全詞,分析對比的表達效果。問題二:本詞除了用典外還突出用了什么表現手法?(引導學生找出詞中的對比,并體會其作用 。) (1)英雄業(yè)績與可悲現實對比:針對南宋的萎靡不振。 (贊孫權力抗曹操,建風流業(yè)績,江山本應代有才人出,嘆孫權之流不再有,抒發(fā)對南宋統(tǒng)治者的不滿情緒) (2)劉?!皻馔倘f里如虎”與劉義隆“贏得倉皇北顧對比:提出歷史的經驗教訓,指出今日應有的做法 。 (劉裕生于平常人家,出身低微,但并不妨礙他建功立業(yè)表己抗金救國之志。其子劉義隆草率北伐,結果一敗涂地告誡當今統(tǒng)治者) (3)四十三年前的“烽火揚州路”與眼下的“佛貍祠下,一片神雅社鼓”對比,抒發(fā)憂國傷時的感慨。 (金主完顏亮被嘩變

4、的部下所殺,正是南宋反攻復國的好機會,但趙構在此后三天去議和,弄到如今異族皇帝廟前還有人祭祀,安于異族的統(tǒng)治,忘記了自己是宋室的子民。)(4)廉頗的遭讒尚有趙王派人聘問與自己的冷落處境相比突出自己壯志難酬的苦悶。問題三:生討論,比較蘇軾的念奴嬌赤壁懷古和辛棄疾的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相同點:結構上均為“地點+懷古”,意境上均為雄渾壯闊,都抒發(fā)了懷才不遇、壯志難酬的感慨。不同點:(1)念奴嬌赤壁懷古上闋用大量筆墨描景,從景中逐層托出人物,為下闋的議論作好鋪墊;永遇樂京口北固亭懷古上闋寫景中就含有議論,下闋議論之中也有寫景的地方。(2)議論涉及的問題不同,深度不同。蘇軾詞思索宇宙人生的意義;辛棄疾

5、的詞作扣緊現實,借詠史談自己的戰(zhàn)略見解,表現自己的愛國情懷。(3)念多鋪敘顯得開闊明朗,豪氣沖天;辛詞用典多,層層轉折,顯得隱晦。總結:1、懷古詠史詩:一般以歷史事件、歷史人物、歷史陳跡為題材,借登高望遠、詠嘆史實、懷念古跡引發(fā)出對時局或自己身世的共鳴,或借古以喻今,或借古以諷今,達到感慨興衰、寄托哀思、托古諷今等目的。這類詩由于多寫古人往事,且多用典故,手法委婉,容與思想大都比較沉重,感情基調一般都比較蒼勁悲涼。2、詠史懷古詩特點:(1)、形式標志:標題中有古跡、古人名,或在古跡、古人前冠以“詠”,或在古跡、古人后加“懷古”、“詠懷”等。(2)、寫法上,詠史詩常常運用典故,或寫景,或對比,或

6、襯托,或抑揚,或諷刺,或含蓄等等。(3)、詩歌的內容一般為:描寫此地眼前的衰敗、荒涼、蕭條,或描述歷史事件的經過,抒發(fā)感慨;3、詠史懷古詩的主題(1)懷人傷己(借古傷己):作者追念古人一般是古人的身世與際遇和作者有了某種相似性,觸發(fā)點在古人,落腳點在自己。具體又可以分為以下兩種。a對比失落型有的懷古詠史詩著眼于個人境遇變化,借古人古事抒發(fā)自己的感慨。古人能一展抱負,建功立業(yè),得遂心愿,而自己卻因為某種原因被朝廷冷落或不能才盡其用,從而有了郁郁寡歡乃至消極遁世之心。在鑒賞這類詩詞時還要抓住歷史人物或事件和詩人自己身世之間的連接點,找出二者的共通之處,就能很好的理解作品的深刻寓意。b同病相憐型自己

7、和古人的遭遇相同,追思古人更體現自己的不得意,感慨身世,關照自我,抒發(fā)自己渴望建功立業(yè)或懷才不遇的感傷。(2)懷古傷今:古代詩人的主流是寒士,濟天下拯黎民的念頭使他們更多關注在國家政治、社會生活上。詩人們常借寫古跡、古事來表達對現實的關切、熱情、不滿、警戒。懷古盡管觸點在古,但實際上表現了對現實的強烈關注?,F實不合理想模式的時候就是懷古最有理由的時候。根據古跡或古事的現狀可分以下兩類:a昔盛今衰型既然是懷古詠史,現實的不盡人意就難免使詩人觸景生情,抒發(fā)盛衰之感傷,獨抒思古之幽情。抒發(fā)對物換星移、物是人非的悲哀之情。這類詩作或抒發(fā)昔盛今衰的感慨,暗含對現實的不滿甚至批判,多借古諷今;或憂國傷時,揭露統(tǒng)治者的昏庸腐朽,同情下層人民的疾苦,擔憂國家民族的前途命運。b物是人非型昔日的風景依舊,只是朱顏已改。物是人非給人帶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