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江蘇省五校初中升高中-學校自主招生選拔考試-化學試題、選擇題1AG都是初中化學常見的物質(zhì),它們的部分反應及轉(zhuǎn)化關系如圖所示。其中A為目前 世界年產(chǎn)屋最高的金屬,A、B、C、D物質(zhì)類別不同,其中C和D中不含相同的元素,E、F的組成元素相同。圖中T”表示轉(zhuǎn)化關系表示相互反應關系(部分物質(zhì)和反應條件 未標出)下列說法正確的是A. FE是吸熱反應B. C和E的反應屬于置換反應C. D泄是稀硫酸D. CTA反應的現(xiàn)象是紅色固體變成銀白色2. 下列依據(jù)實驗目的所設計的實驗方案中,正確的是()選項實驗目的實驗方案A除去NaCl溶液中的Na2CO3加適量稀硫酸B除去CaO中的CaCO3加水溶解,過濾C除去C0
2、2中的HCl氣體將混合氣體通入NaOH溶液D除去KNO3溶液中的KCl加適量的AgNO3溶液,過濾A. AB. BC. CD. D3. 以太陽能為熱源經(jīng)由鐵氧化合物循環(huán)分解水的過程如圖所示。下列說法錯誤的是()A. 過程中,鐵、氫、氧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了變化B. 該過程實現(xiàn)了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zhuǎn)化太陽能C. 過程I的化學方程式為2FeQ =6FeO+O2TD. 過程Il屬于置換反應4. 實驗小組將未打磨的鋁片和稀鹽酸放入密閉容器中,用傳感器探究反應過程中溫度和壓 強的變化,結(jié)果如下圖。下列說法不正確的壓強JkMLlO1081061041021007/5010060溫度C150時間忑5040302
3、0廠J050100150A. 反應過程中有熱雖:放岀B. 50s時,溶液中溶質(zhì)為AIa3C. O-5Os,發(fā)生稀鹽酸與AI2O3的反應D. IOOS-140s,壓強減小是因為溫度降低5. 如圖所示,將液體X加入到集氣瓶中與固體Y作用,觀察到氣球逐漸變大,如表中液體X和固體Y的組合,符合題意的是()體 集氣瓶固a. (DB.C.D.X稀鹽酸水水雙氧水水Y鐵粉氫氧化鈉氯化鈉二氧化鐳硝酸彼6. 將一左量鋁粉和氧化銅混合加熱,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3CuO+2A=3Cu+A12O3.反應結(jié)束后,為了檢驗氧化銅是否完全反應,取少疑反應后 的固體,加入足呈:稀硫酸,充分反應后,將鐵片插入溶液中.下列敘述的現(xiàn)象
4、中,能夠說 明氧化銅沒有完全反應的是 加入稀硫酸后,有氣泡生成 加入稀硫酸后,沒有氣泡生成 加入稀硫酸后,溶液中有紅色不溶物質(zhì) 插入溶液中的鐵片表面有紅色物質(zhì)析出.A. 只有B.C.D.7. 下表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中,正確的是選項物質(zhì)(括號內(nèi)為雜質(zhì))除去雜質(zhì)的方法ACu(NO3)2 溶液( AgNO3)加過量銅粉,過濾BKCl 溶液(CaCI2)加適 Na2CO3溶液,過濾CFe (Zn)加足量稀鹽酸,過濾DCO (CO2)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A. AB BC CD D8. 下列敘述中不符合實驗事實的是A. 稀硫酸中滴加石裁試液,溶液變紅B. 在K:CO,、K=SOH AgNO,三種溶液中滴入Ba
5、Cln溶液,都有白色沉淀生成C. 將C0:氣體通入CaCL溶液中有白色沉淀D. 將鐵線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幺幺表而會覆蓋一層紅色物質(zhì)9. 向一泄量Ba (OH) 2溶液中逐漸加入CuSO4溶液至過量。則下列圖像中正確的是10. 有一包白色粉末可能由氯化鈉、硫酸鈉、硫酸銅、碳酸鈉、碳酸鈣中的一種或幾種組 成,為確定其組成,進行如下實驗: 稱取一定質(zhì)星的該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無色溶液A; 在無色溶液A中加入過量氯化領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分別得無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將白色沉淀C洗滌,烘干后稱得質(zhì)量為19g: 在19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失,并有氣泡冒岀; 在無色溶液B中滴
6、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根據(jù)上述實驗現(xiàn)象判斷,下列說法不正確的是()A. 白色粉末中一定含有氯化鈉B.實驗可以確泄白色粉末中不含碳酸鈣、硫酸銅C.無色溶液B中一泄含有兩種溶質(zhì)D.步驟生成的氣體質(zhì)量不可能是4. 4g11. 某同學欲從疑簡中倒出部分液體,他先俯視屋簡內(nèi)液體凹液而最低處讀數(shù)為30ml,倒岀部分液體后,又仰視液體凹液面最低處讀數(shù)為14ml,則他實際倒出液體的體積()A.等于16mlB.大于16mlC.小于16mlD.不能確定12. 根據(jù)事物的某些相似性類推其他的相似性,并預測類似的可能性,是我們經(jīng)常使用的 一種思維方法。以下類推結(jié)果與實際相符的是 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含有
7、氧元素的化合物都是氧化物 飽和溶液不能繼續(xù)溶解某種溶質(zhì)飽和溶液也不能繼續(xù)溶解其他溶質(zhì) 氫氧化鈉溶液中有OH ,能與酸反應氫氧化鉀溶液中也有OH ,也能與酸反應 鹽中含有金屬離子和酸根離子NHdNOj中沒有金屬離子,不屬于鹽類A. B. C. 只有D. 13. 實驗室有碳酸鈉和碳酸鈣的固體混合物75g,使之與50Og質(zhì)量分數(shù)為14.6%的鹽酸充 分反應,將反應后的溶液蒸干得到82.7g固體。則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的質(zhì)量分數(shù)為()A. 44%B. 46%C. 50%D. 55%14除去下列物質(zhì)中所含的雜質(zhì),所用的試劑和方法正確的是選項物質(zhì)雜質(zhì)試劑和方法ACO2水蒸氣通過堿石灰BKOH溶液Ca(OH)
8、2加入過: CO3溶液,過濾CCaOCaCo3高溫懶燒DCUOCU加入適量稀硫酸,過濾C. CDDA. AB B15.下列圖像與該反應事實相符合的是木炭與氧化銅混合加強熱A.16. 下列曲線能正確表達對應的反應或過程的是()B.A. NMNO3固體溶于水鍛燒仃灰石0時間C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稀H2SO4加入金屬D. CuSO4和HzSCU混合液中加入NaOH溶液17. 下列圖像能正確反映所對應敘述關系的是()PH f上向pH=3的溶液中不斷加水加水的量g)B.氫氣質(zhì)量FeCu0為驗證 這一結(jié)論,下面實驗設計合理的是()A. 將Zn、CU兩金屬片分別放入稀鹽酸中B. 將Fe、CU兩金屬片分別放入稀鹽酸
9、中C. 將Zn、Fe兩金屬片分別放入CUCI2溶液中D. 將Zn、CU兩金屬片分別放入FeCl2溶液中二、實驗題26. 已知:相同條件下,氨氣的密度比空氣小,極易溶于水,其水溶液稱為氨水,溶質(zhì)NH3H2O能解離出NH:和OHS某同學對其制備與性質(zhì)進行了如下探究。回答下列問題:(1)氨氣制?。汗腆wNMCI與足量消仃灰混合加熱可以制取氨氣。氫勺發(fā)生裝置 圖中e所指儀器的名稱是,選擇的發(fā)生裝置是,收集裝置是 (選填大寫字母)。 檢查你所選擇發(fā)生裝宜氣密性的方法是,則氣密性良好。 結(jié)合選擇的裝置完成氨氣的制取、收集并吸收氨氣制取氨水,按氣流順序各裝置的接口從左到右依次為(用小寫字母表示)。吸收裝置中漏
10、斗的作用是O 用裝置D和另一儀器(除導管外)還可以收集并測量02體積,另一儀器名稱為,在D中氣體應從導管 (填“b”或“c” )端通入。 充分反應后冷卻,將殘余固體轉(zhuǎn)移到燒杯中,加水溶解,溶液中的陽離子為O(2性質(zhì)探究:向滴加了酚駄試液的氨水中再滴加足M AICI3溶液,觀察到的現(xiàn)象是27. 某學習小組擬在實驗室里利用空氣和鎂粉為原料制取少量氮化鎂(MgMN2)。查閱資 料可知Mg、Mg3N2能發(fā)生如下反應:(I)2Mg+O2 =2MgO 3Mg+N2 =Mg3N2 2Mg+CO2 =2MgO+C Mg+H2O = MgO+H2 Mg3N2+6H2O3Mg(OH)2 +2NH31 實驗中所用的
11、裝置和藥品如圖所示(鎂粉、還原鐵粉均已干燥,裝置內(nèi)所發(fā)生的反應是完 全的,整套裝豊的末端與干燥管相連)?;卮鹣铝袉栴}:(1)連接并檢查實驗裝置的氣密性,實驗開始時,將空氣通入實驗裝宜,則氣流流經(jīng)裝宜的順序是 (填裝宜序號)o D裝置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濃硫酸 飽和乂 OH滾液(2)通氣后,應先點燃 (填或)裝置的灑精燈,如果同時點燃A、B裝置的酒精燈,對實驗結(jié)果有何影響? .(3)設計一個實驗,驗證產(chǎn)物是氮化鎂:實驗操作和實驗現(xiàn)象實驗結(jié)論產(chǎn)物是氮化鎂(4)思維拓展:空氣中N2的含量遠大于02的含雖:,而鎂條在空氣中燃燒生成的MgO的 質(zhì)量卻遠大于Mg3N2的質(zhì)量,請給出合理的解釋。28.
12、某化學興趣小組的同學為了探究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做了如圖兩個實驗: 實驗一:NaOH BaCb組合序號組合的溶液H2SO4NaOHH2SO4NaClH2SO4Na2CO3(實驗一):把試管中靜置后的上層淸液倒入潔凈的燒杯中,最后只得到藍色沉淀和 無色溶液。(1)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判斷,試管中一定反應完全的是 (填化學式):寫出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混合后得到藍色沉淀一定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O(2)混合后所得無色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質(zhì)是 (填化學式,下同)可能含有的溶質(zhì)是(實驗二):(3)在組合、中,組合無明顯現(xiàn)象,但它們的實質(zhì)不同,為了證明實質(zhì)不同,小夕在實驗過程中使用了酚瞰試液。(4)實驗結(jié)
13、束后耙3個組合反應后的溶液混合,混合后溶液也顯無色。混合后所得溶液中除酚酥外溶質(zhì)的組成可能是 (填化學式)。(結(jié)論):(5)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是:生成物中有生成。29. 為探究C02和NaOH確實發(fā)生了化學反應,某實驗小組的同學設汁出了下列4種實驗 裝置,請回答下列問題:XaOH 液水(1)選擇任意一種實驗裝置,簡述岀現(xiàn)的實驗現(xiàn)象,解釋產(chǎn)生該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選擇的實驗裝宜是.實驗現(xiàn)象為:產(chǎn)生該實驗現(xiàn)象的原因是:.(2)某同學質(zhì)疑上述實驗設計,該同學質(zhì)疑的依據(jù)是:(3)在原實驗的基礎上,請你設計實驗證明CO2和NaOH肯泄發(fā)生了化學反應.30. 我們的日常生活離不開金屬(1)如圖是金屬的一個應
14、用實例,請說出利用了金屬的什么物理性質(zhì)? (答出一點即可)。(2)據(jù)有關資料報導,現(xiàn)在世界上每年因腐蝕而報廢的金屬設備和材料相當于年產(chǎn)疑的20%-40%鐵生銹是鐵與空氣中的水蒸氣、等發(fā)生化學反應的過程。(3)在探究鐵、銅、鋅、銀的金屬活動性順序時,某小組做了如下三個實驗:(所用金屬 的形狀與大小和稀鹽酸的用雖:均相同)下一銅片硝酸銀溶液 一段時間后,可觀察到實驗II的現(xiàn)象是: 小組中的甲同學認為:通過實驗I和皿可比較出鋅和鐵的金屬活動性強弱。你認為他依據(jù)的實驗現(xiàn)彖O乙和丙兩位同學認為上述三個實驗不能夠得出四種金屬的活動性順序,原因是:并在上述實驗的基礎上,補充了一個實驗(如圖所示)實現(xiàn)了探究目
15、的。他們的實驗:X是金屬, Y是溶液(寫出化學式).31. 化學興趣小組欲探究自己使用的某品牌牙膏的主要成分。(查閱資料)(1)牙膏的成分有活性物質(zhì)、摩擦劑、保持牙膏濕潤的甘油等物質(zhì)。(2)常用的牙膏摩擦劑的主要成分有CaCO3. AI (OH) s、SiO=O(3)牙膏除了碳酸鈣以外,其他物質(zhì)均不與稀鹽酸反應產(chǎn)生氣體。(4)SiO=不溶于水,也不與鹽酸反應。AI (OH),和氫氧化鈉溶液反應生成偏鋁酸鈉(NaAloJ和水,該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偏鋁酸鈉和適量稀鹽酸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氫氧化鋁和稀鹽酸可以發(fā)生中和反應。(5)相關物質(zhì)的溶解性表:物質(zhì)AI (OH) 3NaAlO:AlCh溶解性不溶溶
16、溶該品牌牙膏含有上述摩擦劑中的兩種成分,為探究摩擦劑的組成,化學興趣小組取適量該 牙膏加水充分攪拌、靜巻、過濾、洗滌、干燥,得到該牙膏中的摩擦劑.(提出猜想)猜想1:摩擦劑的成分為Al (OH),和CaCO8.猜想2:摩擦劑的成分為.猜想3:摩擦劑的成分為SiOb和Al (OH) 3.(設計實驗)實驗步驟組裝下圖裝宜進行實驗.取少量摩擦劑于錐 形瓶中,預期實驗現(xiàn)象預期實驗結(jié)論固體全部溶解,有 氣泡,石灰水變渾 濁則猜想1成立錐形瓶中發(fā)生的化學反 應方程式為摩擦劑部分溶解 石灰水無明顯變化則猜想3成立(實驗結(jié)論)經(jīng)過實驗驗證,猜想1成立.(實驗反思)同學們?yōu)檫M一步確認摩擦劑中含有氫氧化鋁,先在少
17、量牙膏樣品中加入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靜置一段時間,取上層淸液,再滴加稀鹽酸至過量.整個實驗過程中觀察到的現(xiàn)象為,依據(jù)該現(xiàn)象可以判斷摩擦劑中一立含有氫氧化鋁.【參考答案】*試卷處理標記,請不要刪除一、選擇題1. 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年產(chǎn)量最髙金屬為鐵,故A為Fe, C能轉(zhuǎn)化岀Fe,故C可能是Fe2O3,或Fe3O4, E、F組 成元素相同且能相互轉(zhuǎn)化,E還能與C反應,表明E為CO, F為CO?,結(jié)合圖中轉(zhuǎn)化關系推知 G為C。A、B、C、D為不同類別物質(zhì),結(jié)合圖中轉(zhuǎn)化關系推知B為AgNO3, D為HCl:A、E為CO, F為CO2, C02和C髙溫生成C0,該反應是吸熱反應,正確。B
18、、由分析可知C可能是Fe2O3或Fe3O4, E為C0,反應物是兩種化合物,不屬于宜換反 應,B錯。C、由分析知D為HCI,故C錯。D、由分析可知C可能是Fe2O3或Fe3O4. A為Fe,鐵粉是黑色,固體變?yōu)楹谏?,不是銀白 色,故D錯。故選:A-2. 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A、碳酸鈉和稀硫酸反應會生成硫酸鈉,硫酸鈉對于氯化鈉也是雜質(zhì),選項A錯誤;B、氧化鈣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除去了主要物質(zhì),選項B錯誤;C、二氧化碳、氯化氫都會與氫氧化鈉反應,不能進行除雜,選項C錯誤:D、氯化鉀和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沉淀和硝酸鉀,除去了氯化鉀,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 選項D正確。故選D(I【點睛】
19、除雜或提純,是指除去雜質(zhì),同時被提純物質(zhì)不得改變。除雜質(zhì)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 加入的試劑只能與雜質(zhì)反應,不能與原物質(zhì)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3. D解析:D【解析】【分析】【詳解】A、過程中,由四氧化三鐵轉(zhuǎn)化為氧化亞鐵,鐵元素的化合價由+2價、+3價轉(zhuǎn)化為+2價, 有單質(zhì)的氧氣和氫氣生成,故鐵、氫、氧元素的化合價都發(fā)生了變化,正確:B、該過程實現(xiàn)了太陽能向化學能的轉(zhuǎn)化,正確:太陽能C、過程I的化學方程式為2Fe3Od=6FeO+O2個,正確;D、過程Il的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H2O+3FeO =H2+Fe3O4,反應物中沒有單質(zhì),不屬于置 換反應,錯誤。故選D。4. B解析:B【解析】【
20、詳解】A、根據(jù)圖示可以看岀反應過程中溫度升髙,即有熱量放岀。故A不符合題意;B、50s時壓強不變,50IOOS時壓強逐漸變大,說明此時間為稀鹽酸和鋁的反應,因此 50s時溶液中溶質(zhì)是氯化鋁和氯化氫。故B符合題意:C、050s時容器內(nèi)壓強不變,發(fā)生的是氧化鋁和稀鹽酸的反應,二者反應生成水和氯化 鋁,沒有氣體參加或生成,所以壓強不變。故C不符合題意;D、約IooS時壓強、溫度都達到了最大值,說明反應完全,IOO-ISOs時壓強減小是因為 反應結(jié)束,溫度逐漸降低。故D不符合題意。故選B。5. C解析:C【解析】【分析】將液體X加入到集氣瓶中與固體Y作用,觀察到氣球逐漸變大,說明X和Y反應生成氣體 或
21、者是混合之后放岀熱量?!驹斀狻肯←}酸和鐵粉反應生成氫氣和氯化亞鐵,符合題意:水和氫氧化鈉混合之后放出大量 的熱,符合題意;水和氯化鈉不反應,混合之后也不放熱,不符合題意;過氧化氫在 二氧化猛作催化劑的條件下反應生成水和氧氣,符合題意;水和硝酸鞍混合之后溶液的 溫度降低,不符合題意。故選C。6 . A解析:A【解析】【分析】【詳解】鋁粉與氧化銅混合加熱后會能生成銅和氧化鋁.反應后的固體中一立有銅和氧化鋁,也可 能含有氧化銅或者是鋁.往反應后的固體中加入足量的稀硫酸,銅不能與稀硫酸反應,故 溶液中一左會有紅色不溶物質(zhì).其中的氧化鋁及可能剩余的鋁能與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 鋁,若有氧化銅剩余,能與稀硫酸
22、反應生成硫酸銅溶液.充分反應后再插入鐵片,可能剩 余的稀硫酸會和鐵片發(fā)生反應而放岀氣體,因此是否有氣泡放岀不能判斷是否有氧化銅剩 余.若鐵片表面會析出紅色的固體,則一泄是與硫酸銅反應置換岀來的銅,可能證明原固 體中含有氧化銅.故選A.7. A解析:A【解析】【分析】除去物質(zhì)中的雜質(zhì),要根據(jù)主要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性質(zhì)的不同選擇合適的試劑,既要除去雜 質(zhì),又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是除雜的原則【詳解】A、Cu(NO3)2溶液中有雜質(zhì)AgNO3,加過量銅粉,AgNO3能與過量的銅粉發(fā)生苣換反應生成 硝酸銅和銀,再過濾除去不溶物,能除去雜質(zhì)且沒有引入新的雜質(zhì),選項A正確:B、KCl溶液中有雜質(zhì)CaCL,加適Na2C
23、O3溶液,CaCl2能與適 Na2CO3溶液反應生成碳 酸鈣沉淀和氯化鈉,氯化鉀不與Na2CO3溶液反應,能除去雜質(zhì)但引入了新的雜質(zhì)氯化鈉, 選項B不正確;C、Fe中有雜質(zhì)Zn,加足量稀鹽酸,鋅、鐵均能與稀鹽酸反應,不但能把雜質(zhì)除去,也會 把原物質(zhì)反應掉,選項C不正確;D、CO中有雜質(zhì)C02, CO能與灼熱的氧化銅粉末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二氧化碳不能與 氧化銅反應,通過灼熱的氧化銅粉末反而會把原物質(zhì)除去,選項D不正確。故選A.8. C解析:C【解析】A、性溶液可使石澆試液變紅,故稀硫酸中滴加石裁試液,溶液變紅,正確;B、氯化傾溶液能與硝酸銀反應生成氯化銀白色沉淀,與硫酸鉀反應能生成硫酸領白色
24、沉 淀,與碳酸鉀混合能生成碳酸頓白色沉淀,正確:C、二氧化碳氣體通入CaCI=溶液中,不會產(chǎn)生白色沉淀,因為二氧化碳與氯化鈣溶液不反 應,錯誤:D、將鐵絲浸入硫酸銅溶液中,鐵絲表而覆蓋一層紅色物質(zhì),正確.故選C.【點評】考點屬于實驗題中的物質(zhì)的性質(zhì),綜合性比較強,需要掌握酸堿鹽和金屬的性 質(zhì),還要掌握相互之間的反應規(guī)律和反應的條件.9. C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A、Ba (OH) 2溶液顯堿性,圖像起點PH應該大于7,故錯誤:B、向一立量的Ba (OH) 2溶液中逐漸加入CuSO4溶液至過量,硫酸銅和氫氧化領反應生 成硫酸領沉淀和氫氧化銅沉淀,恰好反應完全就不再生成沉淀,故錯誤:C、
25、導電性和溶液中的離子濃度有關,向一泄量的Ba (OH) 2溶液中逐漸加入CUSOd溶液至 過量,硫酸銅和氫氧化領反應生成硫酸頓沉淀和氫氧化銅沉淀,隨著反應進行,導電性減 弱,恰好完全反應時導電性幾乎為零,繼續(xù)加入硫酸銅溶液時,導電性增強,故正確;D、Ba (OH) 2溶液中有水,水的質(zhì)疑起點不是0,故錯誤;故選:CU10. A解析:A【解析】【分析】由題意可知,稱取一泄質(zhì)量的該白色粉末加足量水溶解,得無色溶液A,由于碳酸鈣難溶 于水,硫酸銅在溶液中顯藍色,所以白色粉末中一上不含碳酸鈣、硫酸銅;由在無色溶液 A中加入過量氯化領溶液,充分反應后過濾,分別得無色溶液B和白色沉淀C;將白色沉 淀C洗滌
26、,烘干后稱得質(zhì)量為19g,在19g白色沉淀C中加入足量的稀硝酸,沉淀部分消 失,并有氣泡冒出,說明白色沉淀C是硫酸頓沉淀和碳酸領沉淀的混合物,所以白色粉末 中一左含有碳酸鈉、硫酸鈉;碳酸鈉和氯化領生成碳酸頓沉淀和氯化鈉,硫酸鈉和氯化領 生成硫酸頓沉淀和氯化鈉,氯化傾是過量的,所以B中的溶質(zhì)是氯化鈉和氯化領,在無色 溶液B中滴加硝酸銀溶液和稀硝酸,產(chǎn)生白色沉淀,說明溶液B中含有氯離子,但是加入 的氯化領引入了氮離子,白色粉末中是否含有氯化鈉,不會影響實驗現(xiàn)象,所以白色粉末 中可能含有氯化鈉?!驹斀狻緼、通過推導可知,加入的氮化頓引入了氯離子,白色粉末中不一左含有氯化鈉,錯誤;B、通過推導可知,白
27、色粉末中一定不含碳酸鈣、硫酸銅,正確;C、通過推導可知,無色溶液B中溶質(zhì)是氯化鈉和氯化傾,正確:DX通過方程式:BaCO3+2HCI=BaCI2+H2O+CO2T,可以看岀,生成4.4g的二氧化碳,需要碳 酸領19.7g,而沉淀為19g ,正確。故選Ao11 . C解析:C【解析】【分析】本題考查量筒的讀數(shù)方法以及錯誤的讀數(shù)方法會導致的后果。【詳解】俯視凹液而的最低處時,看到的讀數(shù)偏大,但疑取的實際體積正好偏小,如果讀數(shù)為 30mL,實際小于30ml,假設為29mL,仰視凹液而的最低處,看到的讀數(shù)偏小,但量取的 實際液體偏大,由凹液面的最低處讀數(shù)為14m1,實際比Mml大,假設ISmL,所以傾
28、出液 體的體積是29ml 15ml = 14ml,小于mL,故C符合題意?!军c睛】1、根據(jù)量筒的使用方法和仰視和俯視產(chǎn)生誤差的具體情況進行解題,俯視讀數(shù)偏髙,仰視 讀數(shù)偏低。2、用量筒量取液體時,接近刻度后要改用膠頭滴管,讀數(shù)時不能仰視或俯視,視線要與凹 液面最低處保持水平:如果仰視或俯視讀數(shù)時利用假設數(shù)值的方法進行解答。12. C解析:C【解析】氧化物中都含有氧元素但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不一泄都是氧化物,例如髙鐳酸鉀,氧化物還有一個條件是兩種元素組成。故錯誤。某種物質(zhì)的飽和溶液只是不能溶解該物質(zhì)了,但是還可以溶解英他物質(zhì),故錯誤。氫氧化鈉和氫氧化鉀都是堿,都可以與酸反應,故正確。硝酸錢屬于鹽,
29、故錯誤,故選C13. A解析:A【解析】【詳解】碳酸鉀和碳酸鈣與稀鹽酸反應后分別生成氯化鈣和氯化鉀,由方程式可知,碳酸鉀和碳酸 鈣與稀鹽酸反應后,可看成碳酸根離子被2個氯禽子代替,兩個氯離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的 和是71,碳酸根離子的相對原子質(zhì)量是60,相差口,即完全反應后質(zhì)量增加了份質(zhì)o實際反應后固體的質(zhì)量增加了 82.7g-75g=7.7g.設原混合物含碳酸根質(zhì)量為x,則60 11一 石-解得:x=42g:則所含金屬元素的質(zhì)星:為75g-42g=33g,原混合物中金屬元素的X 77g質(zhì)量分數(shù)為-T 100%=44%,故選AC75g14. C解析:C【解析】【詳解】A、堿石灰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鈣和
30、氫氧化鈉,氧化鈣能和水反應生成氫氧化鈣,二氧化碳 能和氫氧化鈉反應生成碳酸鈉和水,除去水蒸氣的同時也把二氧化碳除去了,故選項不正 確:B、氫氧化鈣能和碳酸鉀反應生成碳酸鈣沉淀和氫氧化鉀,能除去氫氧化鈣但引入了新雜 質(zhì)(過雖的)碳酸鉀,故選項不正確;C、碳酸鈣髙溫熾燒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能除去雜質(zhì)不引入新雜質(zhì),故選項正確:D、氧化銅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銅和稀硫酸不反應,不能除去雜質(zhì)銅,反而 把主體物質(zhì)氧化銅除去,故選項不正確;故選C。【點睹】根據(jù)原物質(zhì)和雜質(zhì)的性質(zhì)選擇適當?shù)某s劑和分離方法,所謂除雜(提純),是指除去雜 質(zhì),同時被提純物質(zhì)不得改變。除雜質(zhì)題至少要滿足兩個條件:加入的試
31、劑只能與雜質(zhì) 反應,不能與原物質(zhì)反應:反應后不能引入新的雜質(zhì)。15. C 解析:C【解析】【分析】【詳解】A、木炭與氧化銅混合加強熱,木炭與氧化銅在高溫的條件下反應生成銅和二氧化碳,有 氣體生成,固體質(zhì)量逐漸減小,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不符合題意:B、鎂條燃燒生成氧化鎂,根據(jù)質(zhì)量守恒左律,化學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不變,故生成 的氧化鎂的質(zhì)量等于參加反應的鎂的質(zhì)量加上參加反應的氧氣的質(zhì):,故固體的質(zhì)疑逐漸 增加,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鎂也是固體,故固體質(zhì)量不是從零開始增加,不符合題 意:C、熾燒一泄質(zhì)量的石灰石,碳酸鈣在髙溫的條件下分解為氧化鈣和二氧化碳,有氣體生 成,固體質(zhì)量逐漸減小,待
32、完全反應后,質(zhì)量不再變化,符合題意;D、把一泄質(zhì)量的鐵片加入硫酸銅溶液中,F(xiàn)e+CuSO4 =FeSO4+Cu , 56份的鐵置換出64 份的銅,固體質(zhì)疑逐漸增加,待完全反應后,不再變化,不符合題意。故選C。16. D解析:D【解析】【分析】A、硝酸垓溶于水吸熱;B、熾燒石灰石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C、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稀H2SO4加入足量金屬時,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決圧于稀硫酸:D、根據(jù)氫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氫氧化鈉也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 和水,所以只有當稀硫酸被氫氧化鈉全部反應后,氫氧化銅沉淀才會顯出?!驹斀狻緼、硝酸讓溶于水吸熱,硝酸拔固體溶于水時,應該是
33、溶液溫度先降低,后慢慢恢復至室 溫,該選項不正確:B、熾燒石灰石時,石灰石中的碳酸鈣分解生成氧化鈣和二氧化碳,隨著反應進行,固體 質(zhì)量減小,該選項不正確;C、稀H2SO4加入足雖:金屬時,生成氫氣的質(zhì)量決左于稀硫酸,因此等質(zhì)量等濃度的稀 H2SO4加入足量金屬時,最終生成氫氣質(zhì)量相等,該選項不正確;D、氫氧化銅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銅和水,氫氧化鈉也能和稀硫酸反應生成硫酸鈉和 水,所以只有肖稀硫酸被氫氧化鈉全部反應后,才能岀現(xiàn)氫氧化銅沉淀,反應完,則沉淀 質(zhì)量不變,該選項正確。故選:Do【點睛】掌握物質(zhì)溶解時溶液溫度的變化、金屬和酸堿鹽的化學性質(zhì)是正確解答本題的關鍵。17. C 解析:C【解析】
34、【詳解】A、向pH=3的溶液中不斷加水,溶液的PH只能無限接近7,不能超過7,故錯誤;B、鋅與稀硫酸反應剛開始沒有氫氣,故錯誤:C、向H2SO4和CuSO4混合液中滴加NaoH溶液,氫氧化鈉先和稀硫酸反應,當稀硫酸反應 完后,氫氧化鈉與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當硫酸銅反應完后沉淀的質(zhì)量不再增 加,故正確;D、鍛?zhàn)埵沂磻裳趸}是固體,反應結(jié)朿后,剩余固體的質(zhì)量不可能為0,故錯 誤。故選C。18. C解析:C【解析】【分析】根據(jù)金屬活動性順序表可知,金屬的活動性是:鎂鐵銅,在氯化銅和氯化亞鐵的混合 溶液中加入一左疑的鎂粉,鎂首先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氯化鎂,當氯化銅反應完成后, 鎂再與氯
35、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鎂,在濾出的固體中滴加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固 體中含排在氫前而的金屬,再進一步進行分析?!驹斀狻緼、因為濾渣與鹽酸反應有氣體生成,所以濾岀的固體中一立含有銅、鐵,可能含有鎂, 選項A錯誤;B、濾出的固體中一左含有銅、鐵,可能含有鎂,因為濾渣與鹽酸反應有氣體生成,選項B 正確;C、因為鎂粉參與反應,鎂首先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氯化鎂,巴氯化銅反應完成后,鎂再 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鎂,故濾液中一泄含有氯化鎂,可能含有氯化亞鐵,一左不 含有氯化銅,選項C正確:D、氯化銅一能不含有,因為鎂首先與氯化銅反應生成銅和氯化鎂,當氯化銅反應完成 后,鎂再與氯化亞鐵反應生成鐵和氯化
36、鎂,選項D錯誤。故選C。19. D解析:D【解析】本題考查物質(zhì)的共存問題,判斷物質(zhì)在溶液中能否共存,主要看溶液中的各物質(zhì)之間能否 發(fā)生反應生成沉淀、氣體、水。A、因HCl和Ca (OH) 2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換成分生成氯化 鈣和水,不能大疑共存,故選項錯誤;B、因K2CO3和H2SO4在溶液中能相互交換成分生成 硫酸鉀、水、二氧化碳,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C、因BaCI2 CUSOd在溶液中相互 交換成分生成硫酸領沉淀和氯化銅,不能大量共存,故選項錯誤;D、因KNO3、NaOH.Na2CO3在溶液中相互交換成分不能生成沉淀、氣體、水,能夠在溶液中大量共存,故選項正確,故選D20. A解析:A
37、【解析】【詳解】A、CaCl2、HCI、NaNO$三種物質(zhì)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共存,且都溶于水,溶液都呈無色,所 以這組物質(zhì)加入水中,能大量共存且得到無色透明溶液,符合題意;B、FeCl八NaCI、KNO3這三種物質(zhì)相互之間不反應能共存,但FeCb溶液呈黃色,不符合 題意:C、K2CO3 . Ba(NO3)2 . NaOH這三種物質(zhì)中K2CO3和Ba(NO3)2能反應生成BaCO3沉淀,不能 共存,不符合題意:D、KOH、HCI、(NH4)2SO4這三種物質(zhì)中KOH和(NH4)2SO4反應生成氨氣、水和硫酸鉀,KOH 與HCI反應生成水和氯化鉀,不能共存,不符合題意。故選A.【點睛】本題除了要考慮
38、能否共存,還要考慮溶液有無顏色。21. C解析:C【解析】在金屬活動性順序中,鋁、鐵、銅的活動性由強到弱,故取一泄量的Al、Fe放入 Cu(NO3)2溶液中后,鋁先與硫酸銅反應,鐵后與硫酸銅反應,充分反應后過濾,向濾渣中 加入稀鹽酸,有氣泡產(chǎn)生,說明固體中一泄有鐵和銅,可能有鋁,故A錯誤,C正確,當 鋁和鐵將硫酸銅完全反應后還有剩余時,濾液中就沒有硝酸銅,故B錯誤,當濾渣中有鋁 剩余時,濾液中的溶質(zhì)只有硝酸鋁,沒有硝酸亞鐵,故D錯誤。故選Cll22. C解析:C【解析】A. 據(jù)質(zhì)量守恒泄律可知,反應前后物質(zhì)的總質(zhì)量不變,反應后溶液的質(zhì)量等于 =100.0g+12.0g- 12.0g-0.2gL
39、2NaCl NaCK Na2SO4 NaOH NaCI 和Na2SO4或HQOq、NaCl和Na2SO4水或氣體或沉淀【解析】【分析】【詳解】探究復分解反應發(fā)生的條件:實驗一:試管中氫氧化鈉和硫酸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試管中氯化領與 硫酸銅反應生成硫酸頓沉淀和氯化銅,把試管中靜宜后的上層淸液倒入潔凈的燒杯 中,最后只得到藍色沉淀和無色溶液,說明原試管中氫氧化鈉過量,試管中氯化換完 全反應,試管上層淸液混合發(fā)生的反應為氫氧化鈉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藍色沉 淀和氯化鈉,氯化銅完全反應,氫氧化鈉可能有剩余。(1)根據(jù)上述現(xiàn)象判斷,試管中剩余有氫氧化鈉,則試管中一泄反應完全的是 CuSO4 ;試管中發(fā)生反應的化學方程式為CuSO4 + BaCl2 = BaSO41 +CuCl2 ;混合 后得到藍色沉淀一定發(fā)生氫氧化鈉和氯化銅反應生成氫氧化銅沉淀和硫酸鈉,反應的化學 方程式為 2NaOH+CuCl2 =Cu(OH), 1+2NaC1。(2)混合后所得無色溶液中一泄含有的溶質(zhì)是NaCl和Na2SO4 ,可能含有的溶質(zhì)是NaOHO實驗二:組合:H2SO4溶液和NaOH溶液,二者反應生成水和硫酸鈉,無明顯現(xiàn)象:組合: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江西省高安市吳有訓實驗學校2024-2025學年化學九上期末檢測模擬試題含解析
- 福建生物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試驗設計》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南推拿職業(yè)學院《生物醫(yī)學光子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北京市第一五六中學2024-2025學年物理八上期末教學質(zhì)量檢測試題含解析
- 江蘇省無錫錫山區(qū)錫東片2025屆數(shù)學七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聯(lián)考模擬試題含解析
- 甘肅交通職業(yè)技術學院《藥物代謝動力學》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廣東外語外貿(mào)大附設外語學校2024年八上物理期末考試模擬試題含解析
- 東北農(nóng)業(yè)大學《設計思維與創(chuàng)新方法》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河北省定興縣聯(lián)考2024年化學九年級第一學期期末調(diào)研試題含解析
- 湖北工程學院《插畫藝術》2023-2024學年第一學期期末試卷
- 生產(chǎn)車間安全隱患300條
- 急診科護理帶教老師競聘
- 2025公安輔警招聘知識考試題庫及參考答案
- 高校分類評價機制構(gòu)建和學科評價體系研究
- 2025年吉林省中考歷史試卷真題及答案詳解(精校打印版)
- 四川華西集團有限公司總部管理人員選聘筆試真題2024
- 山東濟南綜??毓杉瘓F招聘筆試真題2024
- 商場動火作業(yè)培訓
- 2025年KET劍橋英語五級考試全真試卷(秋季版:含答案解析)
- 高一年級英語閱讀理解專項訓練(及答案)共50篇
- 德育培訓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