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0kV輸電線路設計畢業(yè)論文.doc_第1頁
110kV輸電線路設計畢業(yè)論文.doc_第2頁
110kV輸電線路設計畢業(yè)論文.doc_第3頁
110kV輸電線路設計畢業(yè)論文.doc_第4頁
110kV輸電線路設計畢業(yè)論文.doc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畢業(yè)設計(論文) 課 題 名 稱 110kv輸電線路設計(1) 學 生 姓 名 學 號 0941201005 系 、 專 業(yè) 電氣工程及其自動化 指 導 教 師 2013年 05月15 日 目錄 內容提要 英文摘要 1 原始資料1 1.1 地形與地貌1 1.2 氣象條件1 2 導線與避雷線的選型及其特性4 2.1 導線與避雷線型號4 2.2 導線與避雷線的應力弧垂計算4 2.3 導線懸鏈線解析方程9 2.4 導線的狀態(tài)方程式 15 2.5 導線的臨界檔距的判斷 16 2.6 線路的代表檔距 19 3 線路路徑的選擇和桿塔的定位 20 3.1 對路徑選擇的明確要求 20 3.2 地形斷面圖繪制

2、21 3.3 桿塔定位 21 4 導線的機械物理特性與荷載的計算 25 4.1 桿塔的荷載 25 4.2 桿塔的荷載計算 25 5 導線的防振設計 33 5.1 微風振動的形成 33 5.2 導線的振動方程 33 5.3 影響導線振動的因素 33 5.4 主要的防振措施 35 5.5防振錘選取與安裝35 6 桿塔型式的選擇 38 6.1 桿塔塔型選擇的要求 38 6.2 桿塔在線路中的分類和用途 38 6.3 鋼筋混凝土電桿 38 6.4 桿塔荷載的計算 39 7 桿塔的基礎設計 42 7.1 桿塔基礎基本要求 42 7.2 桿塔基礎的材料 43 7.3 桿塔基礎形式 43 7.4 基礎的上拔

3、計算 44 8 絕緣子串和金具 46 8.1 絕緣子串的選取 46 8.2 掛線金具 47 8.3 空氣間隙 47 9 防雷和接地 48 9.1 防雷設計 48 9.2 接地設計 48 9.3 避雷線絕緣設計 49 10 導線對地和交叉跨越距離50 結論52 參考文獻53 附錄64 致謝69 內容提要 本設計講述了110kv架空輸電線路設計的一部分,主要設計步驟是按架空 輸電線路設計書中的設計步驟。本設計包括導線、地線的比載、臨界檔距、 最大弧垂的判斷,力學特性的計算,定位排桿,各種校驗,代表檔距的計算, 桿塔荷載的計算,接地裝置的設計,金具的選取。在本次設計中,重點是線路 設計,桿塔定位和基

4、礎設計,對桿塔的組立施工進行了簡要的設計,還簡單地 設計基礎并介紹基礎施工。 關鍵詞:導線 避雷線 比載 應力 弧垂 桿塔定位 summary in this text, it includes all the steps i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design, : which is accordance withthe design of overhead power transmission line , but it is not the same with the reality .this article discussed th

5、e conductor and the ground wires comparing load critical span .the maximum arc-perpendiculer judgement .mechanics propertys fixed position of shaft-tower. various checking .representative spans calculating. load ppplied on iron tower calculating. equipment used in the ground connection design. metal

6、 appliance choose .in this paper, it is the focal point of line design. iron tower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at last ,it is simply introducedthe iron tower erectings design and fundament design followed with fundament construction. keywords: conductor; overhead ground wire; comparing load; stress

7、 arc- perpendiculer fixed;position of shaft-tower 1 原始資料 1.1 地形與地貌 本線路為檀合桃花變電站110kv線路,沿線地形以丘陵為主,地質以硬塑粘性 土為主,夾雜有少量的軟塑粘土和風化巖石,海拔在210米310米之間,線路 附近有320國道和207國道以及農村簡易公路穿插其中,交通比較方便,便于施 工與運行;各種地形所占比例如: 表1.1 地貌情況 地形山地丘陵平地 比例 (%) 37.253.59.3 1.2 氣象條件 根據(jù)氣象局提供的該地區(qū)氣象資料以及本工程鄰近送電線路(檀合-桃花 110千伏線路)運行情況,設計氣象條件取值如下:最

8、高氣溫:+40,最低氣溫: -10,最大風速:25米/秒,最厚覆冰:15毫米。各設計氣象條件組合如下表所 示: 表1.2設計氣象條件一覽表 項目 計算條件 氣溫()風速(m/s)冰厚(mm) 最高溫度4000 最低溫度-1000 年平均氣溫1500 設計覆冰-51015 最大風速-5250 內部過電壓15150 大氣過電壓15100 安裝情況-5100 事故情況000 冰的密度(kg/) 3 10 3 m0.9雷電日/年60 由于高壓輸電線路常年露置于大氣中,經(jīng)常承受自然界各種氣象情況的影響。 為了保證在長期運行中高壓送電線路的安全,就必須使送電線路的結構強度和 電氣性能很好地適應自然界的氣象

9、變化,特別是這些自然界現(xiàn)象隨季節(jié)變化的 各種組合對線路的影響。一般來說,雨雪對線路危害不大,雷電活動可以用防 雷保護的方法解決。因此,風、覆冰和大氣溫度變化影響較大,這是輸電線路 設計時應考慮的主要問題。輸電線路周圍空氣溫度的變化使導線和避雷線的拉 力和弧垂也隨著發(fā)生變化。風力作用在導線上,在水平方向造成附加的機械荷 載,使導線拉力增加,在垂直平面內使導線產生振動和舞動。在進行輸電線路 的機械荷載計算或設計時,其影響的條件是:空氣的最高溫度、最低溫度、覆冰 溫度和覆冰厚度、最大風速,以及在這些條件下的溫度、風速、覆冰厚度之間 的相應組合。 1.2.1 設計最大風速 根據(jù)沿線氣象站多年風速資料、

10、風壓計算并結合大風調查和大風成因及海拔 高度、地形等綜合分析,推薦全線離地15米高15年一遇10min平均最大風速為 25米/秒。在風口等大風集中處鐵塔強度適當加強。 1.2.2 覆冰厚度的選擇 本線路所經(jīng)地區(qū)無導線覆冰實測資料,導線覆冰設計冰厚的推算,是根據(jù) 沿線及其附近地區(qū)已建電力、通信線路的電線覆冰調查和設計及運行情況,結 合沿線地形、海拔、植被、線路走向、氣候等因素,經(jīng)綜合分析,本次設計所有 線路均為10mm冰區(qū)。但是按照設計覆冰厚度要比實際覆冰厚度高一個等級, 所以本次設計的設計覆冰厚度為15mm。 1.2.3 設計氣象條件 本次設計采用全國典型氣象區(qū)第區(qū)典型氣象條件進行設計,各項設

11、計氣 象條件組合如表1.3所示。 表1.3 典型氣象區(qū)區(qū)氣象條件 典型氣象區(qū) 最高溫+40 最低溫-10 覆冰-5 最大風-5 安 裝-5 外過電壓+15 內過電壓+15 大 氣 溫 度 () 年平均氣溫+15 最大風25 覆冰10 安裝10 外過電壓10 風 速 ()s/m 內過電壓15 覆冰厚度()mm15 冰的比重( ) 3 cm/g0.9 年平均雷暴日數(shù)60 2 導線與避雷線的選型及其特性 2.1 導線與避雷線的型號 根據(jù)系統(tǒng)論證資料,本線路工程導線采用jl/lb20a240/30型鋼芯鋁 絞線,避雷線采用jlb20a-50型鋅鋁合金鍍層鋼絞線;其機械物理特性見表 3.1所示。 表2.

12、1 導線與避雷線機械物理特性表 導線及霹雷線型號jl/lb20a-240/30jlb20a-50 鋁股244.29/ 鋼股31.6749.48計算截面(mm2) 綜合275.9649.48 計算外徑(mm)21.609.0 鋁股243.60/ 股數(shù)及每股直徑 (mm) 鋼股72.4073.0 單位重量(kg/km)922.2423.7 制造長度不小于(m)20002000 瞬時破壞應力(mpa)260.321168.86 溫度線膨脹系數(shù)(1/)20.610-611.510-6 彈性模量(n/mm2)69000181423 2.2 導線與避雷線的應力弧垂計算 2.2.1 導線與避雷線應力的概念

13、懸掛于兩基桿塔之間的一檔導線,在導線自重、冰重、風壓等荷載作用下, 任意橫截面上均有一內力存在。導線單位截面積上的內力,稱為應力。由力學 知識可知,導線上任一點的應力的方向與導線懸掛曲線的切線方向相同,因此 導線最低點的應力方向是水平的。而且對導線任意點作受力分析,依靜力學平 衡條件推出:一個耐張段在施工緊線時,若不考慮摩擦力的影響,導線各點所受 應力的水平分量均相等。因此導線應力一般都指檔中導線最底點的水平應力。 對于懸掛于兩基桿塔架間的一檔導線,可推出:弧垂越大,應力越?。环粗?,弧 垂越小,應力越大。因此,從導線安全的角度考慮,應加大孤垂,從而減少應 力,以提高安全系數(shù);但與此同時,為保證

14、帶電導線的對地安全距離,要么在檔 距相同的條件下,必須增加桿高,要么在相同桿高條件下,減小檔距,結果使 線路基建投資成倍增加,而且隨著孤垂的增大,運行中混線事故發(fā)生的機會增 大。 2.2.2 導線與避雷線最大使用應力 實現(xiàn)最大限度地利用導線的機械強度,應盡量減小孤垂,從而降低桿塔的 高度。這種思路,既滿足了安全性,又保證了經(jīng)濟性。導線機械強度允許的最 大應力稱為最大允許應力,用表示。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規(guī)定,導 max 線和避雷線的設計安全系統(tǒng)不應小于2.5,所以,最大允許應力為: k p (2.1) 式中(mpa)、tp(n)、(mpa)、a(mm2)、2.5分別為導線最低點 max 的

15、最大允許應力、導線的計算拉斷力、導線的計算破壞應力、導線的計算截面 積、導線最小允許安全系數(shù)。在線路設計、施工過程中,一般我們應使導線在 各種氣象條件中,出現(xiàn)的最大應力恰好等于最大允許應力。但是由于地 max 形或孤立檔等條件限制,有時必須把最大應力控制在比最大允許應力小的某一 水平上,即2.5。因此,我們必須把設計時所取的最大應力對應的氣象條件k 時導線應力的最大值稱為最大使用應力,用表示,則 max kak t pp max (2.2) 式中、分別表示導線最低點的最大使用應力、導線強度安全系數(shù)。 max k 由此可知,=2.5時,有=,此時,我們稱導線按正常應力架設;當k max max

16、2.5時0.6 1 1.00.850.660.500.330.15 b/h 21.00.900.750.600.450.30 6.4.3 桿塔承載能力的極限狀態(tài) 結構或構件達到最大承載能力或不適應繼續(xù)承載的變形。其表達式為 0( ) ggkqiqiik c gc qr (6.4) 式中結構重要性系數(shù)。特別重要的桿塔結構取1:1;110kv電壓 0 線路的各類桿塔取1.0;臨時使用的各類桿塔取0.9;永久負荷的分項系數(shù), g 對結構受力有利時,取1.0;不利時取1.2;第i項可變負荷的分項系數(shù); qi 永久負荷標準值;第i項可變負荷標準值;可變負荷的組合系 k g ik q 數(shù);、分別為永久荷載

17、和可變負載效應系數(shù);結構構件的抗力設 g c qi cr 計值。 本工程線路仍沿用在湖南省內通用的110kv桿塔型式。本工程全線地形 以丘陵為主,在交通允許的情況下,可打拉線,有排桿場地,桿高在電桿使用 范圍內,優(yōu)先采用了鋼材耗量少,施工方便且有運行經(jīng)驗的預應力鋼筋混凝土 電桿,分別為z21、z22、z23、z24、z25直線桿,j21、j22-18轉角耐張 桿;在超過電桿使用條件,排桿、立桿、打拉線困難的地方及重要交叉跨越處、 線路通道狹窄處,采用自立式鐵塔。共采用5種塔型,分別是:47z2直線塔, fz1-37.5直線跨越塔,jg1-18、jg2-18 、jg3-18轉角塔。所選桿塔形式見

18、 表6.3所示。 表6.3全線桿塔型估算數(shù)量及技術條件 設計檔距 (米)序號塔型類別轉角度 水平垂直 數(shù)量 1 z21-21 直線桿 35044012 2z22-2427 直線桿 3504408 3z23-21 直線桿 5006253 4z25-2427 直線桿 45055010 5j21-18 轉角桿 0304003503 6j22-18 轉角桿 30604003504 747z2-25 直線鐵塔 4506503 847z2-30 直線鐵塔 45065010 9fz1-35.7 直線跨越鐵塔 4507002 10110jg1-18 轉角鐵塔 0303505002 11110jg2-18 轉角

19、鐵塔 30603505002 12110jg3-18 轉角終端鐵塔 60903505002 合計 61 7 桿塔基礎的設計 7.1 桿塔基礎基本要求 桿塔基礎承受著桿塔荷載傳遞到基礎頂面的外力作用。隨著桿塔所受到的 荷載的變化,基礎所受到得作用力隨之變化。因此桿塔基礎的設計應滿足桿塔 在各種受力情況下,桿塔不傾覆,桿基不下沉、不上拔,使線路能長期安全可 靠地運行。 通常,線路所經(jīng)過地區(qū)的地域遼闊,地形、地質情況不同,所使用的桿塔 形式亦不同,所使用的桿塔形式亦不同,因此設計時應結合施工特點和桿塔受 力情況來確定采用何種形式的基礎。 7.1.1 基礎設計荷載 基礎設計荷載指桿塔在各種氣象條件下線

20、路的運行情況、斷線情況和安裝 情況所承受的荷載傳至基礎頂面的作用力。 寬基鐵塔基礎的作用力有是上拔力、下壓力和水平力。窄基鐵塔基礎的作 用力有水平力、垂直力、和傾覆力矩。拉線桿塔的基礎作用力有拉線的上拔力 和柱體的下壓力。 7.1.2 設計安全系數(shù) 基礎設計采用允許承載力方法和安全系數(shù)法計算。基礎作用力采用荷載標 準值。基礎的上拔和傾覆穩(wěn)定設計用安全系數(shù)按表7.1取值。基礎強度的設計 安全系數(shù)按表7.2取值。 表7.1 上拔和傾覆穩(wěn)定設計的安全系數(shù) 上拔基礎傾覆穩(wěn)定桿塔類型 k1k2k3 直線型1.61.21.5 懸垂轉角型、耐張型2.01.31.8 轉角型、終端型、大跨越型2.51.52.2

21、 表7.2 強度設計安全系數(shù) 強度設計安全系數(shù) 2受 力 特 征 符號數(shù)值 按抗壓強度計算的受壓構件、局部承 壓 k41.7 混凝土 結構 按抗壓強度計算的受壓、受彎構件k52.7 軸心(偏心)受拉(壓) 、受彎、受扭、 局部承壓、斜截面受剪 k41.7 鋼筋混凝 土結構 受沖切、無腹筋斜截面受剪k62.2 7.2 桿塔基礎的材料 7.2.1 基礎材料 包括混凝土、鋼筋、石材、鋼材、螺栓、焊條等7。 (1)混凝土?;炷粱A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10。鋼筋混凝土基 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15,當采用級、級鋼筋或預制鋼筋混凝土 構件時,混凝土的強度等級不宜低于c20。 (2)鋼筋。鋼筋

22、混凝土基礎一般采用級級鋼筋。對c15強度等級混 凝土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宜采用級鋼筋,多數(shù)用于現(xiàn)場澆制。對c20強度等級 混凝土的鋼筋混凝土基礎宜采用、級鋼筋。 (3)石材。石材主要用于作電桿的底盤、拉線盤和卡盤等。 (4)鋼材、螺栓和焊縫?;A設計所用的鋼材、螺栓和焊縫計算均采用允 許應力的計算。 7.3 桿塔基礎型式 (1) “大開挖”基礎。預先挖好基坑,將基礎埋于其中或現(xiàn)場澆制基礎,用 回填土填實。回填土的土重用來保持基礎的上拔穩(wěn)定。 (2) 掏挖擴底基礎。人工或機械掏挖成擴底土膜后,把鋼筋骨架放入模內, 然后注入混凝土。這類基礎利用天然土體的強度和重量來保持上拔穩(wěn)定。適用 于無地下水影響的

23、粘性土地區(qū)。 (3) 擴樁基礎。以爆擴成土模,在擴大端放入鋼筋骨架注入混凝土。適用 于可以爆擴成型的硬塑、可塑狀態(tài)粘性土中。 (4)石錨樁基礎。在巖石上鉆鑿成孔,放入鋼筋并注入水泥砂漿或混凝土。 這類基礎在山區(qū)采用。 (5) 孔灌注樁基礎。專門的鉆具鉆較深的孔,以水頭壓力貨水頭壓力泥漿 護壁,放入鋼筋并澆注混凝土。在桿塔跨河的軟弱地基可考慮使用。 (6)傾覆基礎。指埋置在填實的回填土中承受較大傾覆力矩的電桿基礎、 窄基塔基礎和寬基塔基礎9。 7.4 基礎的上拔計算 “大開挖”基礎和掏挖擴底基礎稱為普通基礎。普通基礎的上拔計算通常 采用“土重法”計算。 階梯形基礎上拔的穩(wěn)定計算: “土重法”計算

24、上拔穩(wěn)定時t為 000 12 ()vvq t kk (7.1) 式中 t上拔力;基礎自重;土的計算容量;、基礎 0 q 0 1 k 2 k 上拔穩(wěn)定安全系數(shù);深度內的基礎體積;水平力的的影響系數(shù); v 0 v t h 上拔土錐體體積。 上拔土錐體體積v的計算方法分兩種,其中: (1)當時hh tc 方形底板 222 4 (2) 3 vh bbh tgah tg a ttt (7.2) 圓形底板 222 4 (2) 43 ht vddh tgah tg a tt (7.3) (2)當時hh tc 方形底板 4 2222 (2)() 3 vhbbh tgah tg abhh ccctc (7.4)

25、 圓形底板 4 2222 (2)() 43 vhddh tgah tg adhh ccctc (7.5) 式中 b方形底板邊長;d圓形底板的直徑;a回填土的計算 上拔角;回填抗拔土體的臨界深度。按表7.3取用hc 表7.3 臨界深度 c h 臨界深度 c h 土類土的狀態(tài) 圓形底板方形底板 砂石類稍密、密實2.5d3.0b 堅硬、硬塑2.0d2.5b 可塑1.5d2.0b粘性土 軟塑1.2d1.5b 本工程設計根據(jù)土質及鐵塔型式采用現(xiàn)澆臺階式剛性基礎和掏挖式基礎混 合使用,在土質較好、無地下水及非硬質巖石的直線塔和小轉角鐵塔采用掏挖 式基礎,其他地方基礎采用現(xiàn)澆臺階式剛性基礎;這兩種型式基礎施

26、工簡便, 工期短,質量易保證?;炷翉姸鹊燃壘捎胏20級,膠結材料采用425#普通 硅酸鹽水泥;鋼材:a3(q235)。 8 絕緣子串和金具 8.1 絕緣子串的選取 本工程絕緣子采用fxbw4-110/100型合成絕緣子,結構高度 1240mm,直線桿塔全高超過40m,復合絕緣子長度采用1440mm。絕緣子 爬電距離不小于3150mm。耐張串采用雙聯(lián)絕緣子串,跳線采用單串絕緣子串。 合成絕緣子在高壓側加裝均壓環(huán),跳線串采用配重式均壓環(huán)。導線絕緣子串組 裝型式如表8.1所示,絕緣子機電特性如8.2所示,絕緣子主要尺寸如8.3所 示12。 表8.1 導線絕緣子串組裝型式表 表8.2 絕緣子機電特

27、性表 型 號 機械破壞負荷 (不小于)kn 沖擊耐受電壓(不小 于)(kv) 1分鐘濕耐受電壓 (不小于)kv 最小擊穿電壓 (不小于)kv fxbw4-110/100100550230110 表8.3 絕緣子主要尺寸 型 號 公稱結構高度 h(mm) 最小電弧距離 (mm) 公稱爬電距離 s(mm) 連接型式標記 單重重量 (kg) fxbw4-110/1001440301200330016r4.8 本次工程中懸垂絕緣子串在跨越高等級公路、河流,跨越35kv高壓線路 組 裝 型 式絕緣子型號及片數(shù) 單 串 1 fxbw4-110/100 懸 垂 雙 串 2 fxbw4-110/100 單 串

28、 1 fxbw4-110/100 耐 張 雙 串 2 fxbw4-110/100 跳 線單 串1 fxbw4-110/100(重錘式) 時采用雙串,其它均采用單串,耐張絕緣子串均用雙串。 8.2 掛線金具 本工程掛線金具采用1997年國標定型金具,主要金具見8.4表所示: 表8.4 掛線金具 金具名稱型號 破壞荷重不小于 (kn) 備注 懸垂線夾 xgu-440 用于lgj-240/30 懸垂線夾 xgu-240 用于xgj-50/7 耐張線夾 ny-240/30 握著力不小于70用于lgj-240/30 耐張線夾 ny-50g 握著力不小于60用于xgj-50/7 接續(xù)管 jyd-240/3

29、0 握著力不小于70用于lgj-240/30 接續(xù)管 jy-50g 握著力不小于60用于xgj-50/7 防 振 錘 fr-3 用于lgj-240/30 防 振 錘 fr-1 用于xgj-50/7 8.3 空氣間隙空氣間隙 絕緣子串相配合的線路帶電部分對桿塔的最小空氣間隙值見表8.5所示: 表8.5 最小空氣間隙值表 運行情況大氣過電壓內部過電壓運行電壓 最小空氣間隙(mm) 1000700250 9 防雷與接地防雷與接地 9.1 防雷設計防雷設計 本線路地處某市近郊,雷電活動較少,該區(qū)域的110kv及以上線路運行情 況良好,因此本工程按通用設計全線采用雙避雷地線,并逐基直接接地。桿塔 上地線

30、對邊導線的保護角在25左右。為防止雷擊檔距中央反擊導線,在 +15無風情況下。檔距中央導線與地線間距離應滿足下列校驗公式的要求: s0.012l+1 (9.1) 式中:s導線與地線間距離(m) l檔距(m) 根據(jù)dl/t 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過電壓和絕緣配合6.1.3條規(guī)定, 有避雷線的110kv線路,在一般地壤電阻率地區(qū),其耐雷水平不低于40-75ka。 本工程使用的桿塔經(jīng)耐雷水平計算。在一般土壤電阻率地區(qū)是符合規(guī)程要求的。 9.2 接地設計接地設計 根據(jù)dl/t 621-1997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標準,每基桿塔均應接地, 桿塔接地裝置采用水平放射型。在雷季干燥時,每基桿塔的工頻接

31、地電阻應滿 足下表9.1所示。 表9.1 桿塔的接地電阻 土壤電阻率 (米) 100及以下1005005001000100020002000以上 工頻接地電阻 (不小于) 1015202530 注:為保護變電設備提高進出線的耐雷水平,進出線2km范圍內已加大接 地裝置使接地電阻控制在10以下,平地丘陵地區(qū)需采用防盜型接地裝置。在 線路中間土壤電阻率很高的地區(qū),采用換土的方法,確保接地電阻不大于20。 居民區(qū)和水田中的接地裝置,宜圍繞桿塔基礎敷設成閉合環(huán)形。利用自然 接地極和外引接地裝置時,應采用不少于兩根導體在不同地點與桿塔接地網(wǎng)相 連接。水平接地體的間距不宜小于5m。接地裝置的導體,應符合熱

32、穩(wěn)定的要求。 交流電氣裝置的接地標準規(guī)定,按機械強度要求的接地圓鋼最小直徑為 8mm,桿塔接地裝置引出線的截面不應小于50mm2,并應熱鍍鋅。接地引線 與接地體的連接、接地體之間的連接應焊接,其搭接長度必須為圓鋼直徑的6倍 (雙面焊) 。 本工程桿塔裝設接地裝置,接地裝置采用10圓鋼以水平放射方式敷設, 在耕作區(qū)深度一般埋深不應小于0.8米,在山區(qū)一般埋深不應小于0.5米。接地 引下線全部采用12熱鍍鋅圓鋼。 水田采用普通型接地裝置,有人員經(jīng)常活動的山地和丘陵地區(qū)采用防盜型 接地裝置。 9.3 避雷線絕緣設計避雷線絕緣設計 為便于變電站接地網(wǎng)電阻的測量,在變電站線路兩端,門型避雷器掛線金 具串

33、采用一片帶保護間隙的絕緣子xdp-70c與構架隔開,其余地段避雷線均 直接接地。 10 導線對地和交叉跨越距離 根據(jù)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dl/t 5092-1999規(guī)定 的要求,導線在地面、建筑物、樹木、鐵塔、道路、河流、管道、索道及各種 架空線路的距離,應根據(jù)最高氣溫情況或覆冰無風情況求得的最大弧垂和最大 風情況或覆冰情況求得的最大風偏進行計算。 計算上述距離,可不考慮由于電流、太陽輻射等引起的弧垂增大,但應計 及導線架線后塑性伸長的影響和設計、施工的誤差。大跨越的導線弧垂應按導 線實際能夠達到的最高溫度計算。 導線對地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允許距離見表10.1所示。 表10

34、.1 導線對及交叉跨越物的最小允許距離 被交叉跨越物名稱凈距(米)備注 居民區(qū) 7.0 非居民區(qū) 6.0 公路 7.0 弱電線路、電力線路 3.0 垂直距離 5.0 建筑物邊線最大風偏后 凈空距離 4.0 最大計算風偏 垂直距離 4.0 考慮自然生長高度 樹木 最小凈空距離 3.5 最大計算風偏 經(jīng)濟作物(最小垂直距離) 3.0 導線對各類被跨物的最小垂直距離見表10.2所示。 表10.2 導線對各類被跨物的最小垂直距離 被跨越物 最小垂直距 離(m) 備注 至標準鐵路軌頂 7.5 至電氣鐵路軌頂 11.5 鐵路 至承力索或接地線 3.0 高速公路、1級公路 2-4級公路 至路面 7.0 至五

35、年一遇洪水位 6.0 通航河流至最高航行水位的最高 船桅頂 2.0 不通航河流至百年一遇洪水位 3.0 至特殊管道任何部分 4.0 至索道任何部分 3.0 至電力線路 3.0 至弱電線路 3.0 在跨越檔內,導線及避雷線均不得接頭,并采用雙串絕緣子,跨越須滿足 dl/t 5092-1999 110kv-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中要求。 結論 本設計通過對該地區(qū)架空線路的部分原始數(shù)據(jù)的綜合分析,初步設計了一 段110kv架空輸電線路。主要內容包括線路路徑的選取,導線和避雷線的應力 弧垂的計算,線路的防振,桿塔的基礎設計和選型等。本次設計的內容包含了 部分非本專業(yè)的知識的計算,具有一定的

36、挑戰(zhàn)性,同時也是對自學能力的一次 考驗。 本文主要是對110kv架空輸電線路進行初步設計,在具體的實施過程中主 要完成了以下工作。 (1)路徑的選取和桿塔的定位。通過對原始數(shù)據(jù)的分析和工程規(guī)章的規(guī)定, 對線路的路徑走向進行合理的選取,并在斷面圖上進行桿塔的初步定位。 (2)對線路導線和桿塔的選型,桿塔的基礎,導線、避雷線的防振進行了 初步的設計,并得出一個初步的結果。 (3)對輸電線路的氣象條件、導線的應力和弧垂、桿塔的荷載進行了初步 的計算。 通過這次畢業(yè)設計,我對架空輸電線路的設計的過程有了一個較完整的概 念。更重要的是它使我學到了怎樣去獨立思考問題,解決問題,提高了解決問 題的能力,為我

37、今后的工作奠定堅實的基礎。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 (1)學會了怎樣去利用工具書、去查閱資料。在當今社會里,知識總量激 增,一個人無法了解所有知識。因此,在設計過程中需要用到一些不曾學過的 東西時,就要去有針對性的查找資料,然后去加已吸收利用,以提高自己的應 用能力,增長見識,補充最新的專業(yè)知識。 (2)畢業(yè)設計起到了對以前所學知識加以鞏固和對新學的知識進一步消化的 作用。 (3)進一步加強自己的實際應用能力。比如提高我對cad制圖的熟練掌握 能力,及其論文的排版格式等實踐能力。 (4)培養(yǎng)了我嚴謹務實的工作作風和實事求是的科學態(tài)度,養(yǎng)成吃苦耐勞的 習慣,同學之間的合作精神也在畢業(yè)設計中充分

38、體現(xiàn)出來。 由于我的水平有限,設計中仍發(fā)現(xiàn)有許多不足,考慮問題欠全面之處,敬 請老師們批評指正。希望能夠在以后的工作中更好的磨練自己,提高自己。 參考文獻 1黃俊杰,王身麗,陳早明等.架空輸電線路弧垂計算的計算機實現(xiàn)m.湖北電力,2003. 2孟隧民,李光輝.架空輸電線路設計m.北京:中國屯峽出版社,2000. 3許建安.35-110kv輸電線路設計m .中國水利水電出版社.2007. 4曾憲凡高壓架空線路設計基礎m.北京:水力電力出版社,1995. 5張萬椿高壓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與計算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6sdgj94-90架空送電線路桿塔結構設計技術規(guī)定s水利電力出版社1

39、990. 7sdgj62-84送電線路基礎設計技術規(guī)定s水利電力出版社1984. 8dl/t 5092-1999110500kv架空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s電力工業(yè)部1999. 935220kv送電線路鐵塔通用設計型錄東北電力設計院m1990. 10dl/t620-97交流電器裝置的過電壓保護和絕緣配合m電力工業(yè)部1997. 11邵天曉,架空送電線路的電線力學計算m,水利電力出版社,1987. 12董吉諤電力金具手冊水利電力出版社s1987. 13郭喜慶架空送電線路設計原理m.北京:農業(yè)出版社,1992. 14曾憲凡高壓架空線路設計基礎m.北京:水力電力出版社,1995. 15李瑞祥高壓輸電線路

40、設計基礎m.北京:水力電力出版社,1994. 16張殿生電力工程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手冊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 17張萬椿高壓架空輸電線路設計與計算m.成都:四川科學技術出版社,1986. 18梅麗佳.架空線路導線振動的危害及防振m.江西電力出版社,2005. 19張殿生.電力工程高壓送電線路設計手冊(第二版)s.北京:中國電力出版社,2002.10 20邵天曉.架空送電線路的電線力學計算北京n:中國電力出版社.2003. 21高學廉.110一500kv架空電力線路施工及驗收規(guī)范北京m:中國計劃出版社1991. 22華東電力設計院.dl/t5092一1999.110一50okv架空

41、送電線路設計技術規(guī)程s北京:中 國電力出版社.1999.1. 23魏錦麗.耐熱鋁合金導線的力學性能的研究.d河北保定:華北電力大學.2006. 附表1 jl/lb20a-240/30型導線應力弧垂計算結果 最高 氣溫 最低 氣溫 年均 氣溫 事 故 安 裝 外過 有風 操作過 電壓 氣象 條件 檔 距l(xiāng)r(m) 0 (mpa ) fv (m) 0 (mpa) 0 (mpa) 0 (mpa) 0 (mpa ) 0 (mpa) 0 (mpa) 5032.3 0.54 82.845.582.870.139.945.7 84.739.1 0.75 97.865.182.891.165.165.2 10

42、039.0 1.05 92.8 61.8 87.686.4 61.8 62.0 15038.7 2.38 74.5 52.3 86.469.6 52.3 52.7 20038.6 4.25 59.4 46.6 68.656.8 46.6 47.1 25038.5 6.65 50.9 43.6 59.449.7 43.6 44.1 30038.4 9.59 46.6 42.0 53.545.1 42.0 42.5 350 38.4 13.0 6 44.1 41.0 49.9 44.0 41.0 41.5 400 38.4 17.0 7 42.7 40.4 47.7 42.7 40.4 40.9

43、450 38.4 21.6 1 41.7 39.9 46.2 41.8 39.9 40.4 500 38.4 26.6 9 41.0 39.6 45.1 41.2 39.6 40.1 550 38.4 32.3 0 40.5 39.4 44.4 40.8 39.4 39.9 600 38.4 38.4 5 40.1 39.2 43.8 40.5 39.2 39.7 650 38.3 45.1 3 39.9 39.1 43.4 40.2 39.1 39.6 70038.3 52.339.6 39.0 43.140.039.0 39.5 5 附表1 jl/lb20a-240/30型導線應力弧垂計算

44、結果 外過 無風 覆冰有風 (強度) 覆冰有風 (風偏) 覆冰 無風 最大風 (強度) 最大風 (風偏) 氣象 條件 檔距 lr(m) 0 (mpa) fv (m) 0 (mpa) 0 (mpa) 0 (mpa) fv (m) 0 (mpa) 0 (mpa) 5039.80.26104.1104.1104.10.3264.864.8 84.765.70.48104.1104.1104.10.7792.992.9 100 62.7 0.70 104.1104.1104.11.07 89.0 89.0 150 54.0 1.82 104.1104.1104.12.41 76.1 76.1 200

45、48.7 3.58 104.1104.1104.14.28 66.4 66.4 250 45.9 5.93 104.1104.1104.16.68 60.8 60.8 300 44.4 8.84 104.1104.1104.19.62 57.6 57.6 350 43.4 12.30 104.1104.1104.113.10 55.6 55.6 400 42.8 16.30 104.1104.1104.117.10 54.4 54.4 450 42.3 20.84 104.1104.1104.121.65 53.5 53.5 500 42.0 25.91 104.1104.1104.126.7

46、3 52.9 52.9 550 41.8 31.52 104.1104.1104.132.34 52.5 52.5 600 41.6 37.66 104.1104.1104.138.48 52.1 52.1 650 41.5 44.34 104.1104.1104.145.17 51.9 51.9 700 41.4 51.50 104.1104.1104.152.38 51.7 51.7 附表2 jl/lb20a-240/30型導線各種施工氣溫下的檔距弧垂值 檔距 (m) 5084.7100150200250300350 溫度()f(m)f(m)f(m)f(m)f(m)f(m)f(m)f(m)

47、 400.540.910.962.224.456.749.5212.79 300.400.790.812.004.106.369.1112.74 200.300.670.681.793.745.968.6911.92 100.220.570.581.583.385.558.2511.47 00.180.480.491.393.035.147.8011.00 -100.150.410.431.212.704.727.3510.39 檔距 (m) 400450500550600650700750 溫度()f(m)f(m)f(m)f(m)f(m)f(m)f(m)f(m) 4016.5520.9125

48、.5630.9036.5542.7949.5456.79 3016.1121.2826.3631.9738.1144.7952.0059.75 2015.6519.9924.6329.9735.6041.9449.5955.91 1015.1919.4224.1529.3935.1241.3649.0955.39 014.7220.2525.3330.9437.0843.7650.9758.72 -1014.2919.4523.1929.4134.1440.3747.1154.34 附表3 jlb20a-50型地線應力和檔距值 最高 氣溫 最低 氣溫 年均 氣溫 事 故 安 裝 外過 無風 最大風 強度 氣 象 條 件檔距 lr(m) 0 (mpa) fv (m) 0 (mpa) 0 (mpa) 0 (mpa) 0 (mpa) 0 (mpa ) fv (m) 0 (mpa) 50134.820.1982.84183.77184.07224.32183.770.14225.81 100141.770.7282.84183.77184.85221.11183.770.56226.63 150151.731.2468.62183.77186.22214.69183.771.03228.15 169.918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