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峽練習題及答案_第1頁
三峽練習題及答案_第2頁
三峽練習題及答案_第3頁
三峽練習題及答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三峽綜合練習題1. 解釋下面加點的字。屬引凄異(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3. 請分別概括三峽四個季節(jié)的特點:4. 填寫出描寫三峽形勢的語句。 體現(xiàn)三峽長的語句是: 體現(xiàn)三峽險的語句是: 體現(xiàn)三峽窄的語句是:表現(xiàn)山河秀麗的語句是:5. 文中的“良多趣味”指的是什么?6. 文末引用漁歌的作用是什么? 參考答案:素湍綠潭,回清倒影5.絕巘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1. 飛奔的馬連續(xù)3.水勢迅急兇猛 景色秀麗奇絕蕭瑟凄涼4.三峽七百里 兩岸 連山,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隱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6.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 氣氛?!泵枥L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

2、寫盡了深3. 填空:文中用“ 秋的凄婉幽美。 (2 分)4. 昔日酈道元筆下美麗的三峽,如今因三峽工程更聞名于世,并吸引了無數(shù)中外游客前來觀光旅游。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一段導游詞,向前來觀光的游客介紹三峽的風景特點和時代變化。(3分)1 分。如語言不簡潔連貫,不生動優(yōu)美,酌參考答案: 3.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 (2 分,每處 1 分) 4.示例:各位旅客,歡迎你們來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拔,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 春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哀轉。 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金黃蜜桔;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

3、。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 歡迎各位常游此地。 (3 分,三峽風光介紹 2 分,時代變化 情扣分)2. 填空題。) 的總稱,作者( ),字( )。 三峽選自,三峽是( 三峽一文中總寫三峽地貌的句子是 故漁者歌曰:3. 解釋下列加點字的意思。 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絕多生怪柏()()( )( )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猿鳴三聲淚沾裳() 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自三峽七百里中(),今義: 或王命急宣 古義: ,今義:4. 區(qū)別下列加點字的古義和今義。 自非亭午夜分 古義: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古義:,今義:晴初霜旦: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5

4、. 解釋下列詞句: 重巖疊嶂: 素湍綠潭: 清榮峻茂: 林寒澗肅: 月: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6. 解釋詞語含義。略無 嶂 蔽 曦7. 本段寫出了三峽的什么特點?8. 結合有關語句,說一說三峽兩岸山有什么特點。(試用兩個字概括)9. “重巖疊嶂”和“隱天蔽日”兩句寫景角度有什么不同?10.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一句的表達作用是什么?11. 概括上文三段內容的大意。12. 試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樣描寫夏天水勢特征的。13. 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寫作思路。14. 作者寫三峽秋景抓住了什么事物?突出了什么氣氛?15. 三峽一文中有“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兩句,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起李白的一首詩,這首詩的

5、內容是什么?請在下面默寫出來。16. 討論:作者寫三峽四季景色時,為何沒有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而先寫夏季景色。 三峽同步練習參考答案一、1.qu e tu an ji 6 x i y di xi co su shu zh cn g xi ai g b rn zhu善長 北魏 地理隱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 不見曦月2. 水經(jīng)注疏瞿塘峽巫峽西陵峽奉節(jié)酈道元 自三峽七百里中 兩岸連山 略無闕處 重巖疊嶂 巴東三峽巫峽長 猿鳴三聲淚沾裳順流而下、逆流而上飛奔的馬快幾消雖然5.重重的山巖,層層的峭壁雪白的急流,初晴的時候或下霜即使騎上馬、駕著風也不如它快。3. 真、實在 通“缺”,中斷 極高的 山

6、峰 失從、在4.如果自從有時或者即使碧綠的潭水水清、樹榮、山高、草盛 樹林和山澗顯岀一片清涼和寂靜。 的早晨如果不是在正午或半夜,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二、(一) 6.毫無峭壁遮蔽日光,這里指太陽7. 山高嶺連,中間狹窄。8. 連和高9. 重巖疊嶂,就山本身的狀態(tài)寫其高,是俯視所得;而隱天蔽日,以天和日襯其高,是仰視所見。10. 以特定條件下的情景形象地綜合表現(xiàn)三峽的特點。(二) 11.段寫夏季三峽情景:水漲流速,交通阻斷 段寫春冬時三峽情景:水退潭清,風景秀麗 段寫秋天三峽情景:水枯氣寒,猿鳴凄涼。12. 先從正面落筆,后分兩層來寫:以“沿溯阻絕”概括水勢險惡;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給人具體

7、印象。又加上奔馬和疾風的比喻,則給人的感受更加形象而深刻。13. 先寫俯視江中所見,后寫仰視所見,由峽底寫到山上,最后作者總結,狀寫了四種景物。14. 抓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岀了凄清肅殺的氣氛。15.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16. 答案要點: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將“夏水”為首來寫。11. 解釋文中加點的詞。 (2分) 闕襄12. 翻譯下列語句。 (4 分) (1)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2)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13. 總結三峽的景物特點,給下面的對聯(lián)補岀上聯(lián)。(2分),天高地厚華夏情。14. 下面是小石潭記中的一段文字

8、,和本文第二自然段比較,在寫水方面有什么異同?(2分)潭中魚可百許頭,皆若空游無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動,俶爾遠逝,往來翕忽。似與游 者相樂。閱讀三峽,回答 1114題。 (共10分)11. 闕: 通“缺” 襄 :上評分標準: (2 分)每詞解釋各 1 分,“闕”多答“缺口” ,“襄”多答“漫上”不扣分。12. (1)即使是騎著快馬,駕著疾風,也不如它快。(2)如果不是在正午、半夜的時候,連太陽和月亮都看不見。評分標準: (4 分)每句 2 分,重點詞“雖” “奔”“自非”“亭午”“夜分”,其中答對兩個得 1 分。13. 示例:山險水急三峽景 ;山峻水清三峽美等。評分標準: (2 分

9、)寬對即可得分,要在對聯(lián)中體現(xiàn)三峽的特點。14. 相同點:都從側面寫水。不同點:三峽寫岀水勢大,水流急的特點 ;小石潭記寫岀水清澈透明的特點。 二)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蛲趺毙?,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 風,不以疾也。巴東三春冬之時,則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故漁者歌曰: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 ”11. 概括上文三段內容的大意。12. 試分析一下第一段是怎樣描寫夏天水勢特征的。13. 理清第二段作者的寫作思路。14. 作者寫三峽秋景抓住了什么

10、事物?突出了什么氣氛?15. 三峽一文中有“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兩句,由此我們可以聯(lián)想起李白的一首詩,這首詩的 內容是什么?請在下面默寫出來。16. 討論:作者寫三峽四季景色時,為何沒有按春、夏、秋、冬的時間順序,而先寫夏季景色。二) 11.段寫夏季三峽情景:水漲流速,交通阻斷段寫春冬時三峽情景:水退潭清,風景秀麗段寫秋天三峽情景:水枯氣寒,猿鳴凄涼。12.先從正面落筆,后分兩層來寫:以“沿溯阻絕”概括水勢險惡;以“王命急宣”的特例給人具體印象。又加上奔馬和疾風的比喻,則給人的感受更加形象 而深刻。 13.先寫俯視江中所見,后寫仰視所見,由峽底寫到山上,最后作者總結,狀寫了四種景物。 14.抓

11、住了有代表性事物猿。突出了凄清肅殺的氣氛。15.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16. 答案要點:作者是為江水作注,重點是寫水,而水以夏季為盛,故將“夏水”為首來寫。1 “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己過萬重山?!边@是詩人李白在被 流放途中遇赦寫下的朝發(fā)白帝城。請說說其中后兩句詩與文中“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 裳”之間有什么相同與不同之處。答案: 1)描寫對象和寫法相同:同寫三峽、同詠猿鳴,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寫法;( 2)表達的情感 不同:詩句流露出作者重獲自由的喜悅、歡快之情;漁歌則表達了三峽漁民對人生艱辛的悲涼感慨。 或語言風格

12、不同:漁歌更口語化、更通俗。(同異各答出一方面即可)1、第一段從總體的角度描寫了三峽的地貌,抓住了山的哪些特點? 答:高峻和連綿兩個特點2、第二段開始寫水,從哪三方面描寫了三峽的水勢?選擇了哪三個具體的事例來渲染?通過描寫突 出了江水哪些特點?水流湍急三方面描寫三峽的水勢。運用了夏水襄陵、沿溯阻絕、王命答:從夏天的水勢浩大,險惡,良多趣味。 ”結合課文,分析“趣味”主要體現(xiàn)在哪些事物上? 懸泉,瀑布。急宣,三個事例。3、文中第三段寫“清榮峻茂,素湍,綠潭,絕巘,怪柏,4、答:氛,5、答:文章最后一段描寫的是三峽哪一時節(jié)的景象?這一節(jié)引用漁歌有什么作用? 寫了三峽秋季的景色。 引用漁歌是為了進一

13、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 渲染秋天蕭瑟凄涼的氣 隱含對勞動人民的同情。用自己的話分別概括一下三峽的山和夏季水的特點。 三峽的山:高峻連綿,三峽夏季的水:水勢浩大,水勢兇猛,水流湍急6、描寫秋景,流露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答:描寫秋景表現(xiàn)了作者凄涼悲愴的心情7、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 答:表達了作者對祖國秀美的山川的無限熱愛之情,也表達了對勞動人民的同情。8、本文是怎樣描寫三峽的自然景觀的?請加以簡要的分析。 答:先總寫三峽地貌,再分寫三峽不同季節(jié)的景物,本文的景物描寫都抓住了景物的特點。9、本文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來寫,而是從夏、冬春寫到秋? 答:主要是根據(jù)三峽江水特點來選擇寫作順

14、序?!?,請說說其中后兩句詩與文章中“巴東三峽巫峽長,猿鳴三聲淚沾裳”之間有什么相描寫對象和寫作手法相同,同寫三峽,同詠猿鳴,都采用了寓情于景的寫法。表達的情感不同,詩句流露出了作者重獲自由的喜悅、歡快之情;而漁歌則表達了三 峽漁民對人生艱辛的悲涼感慨。 (語言風格不同,漁歌更口語化。 )11、請發(fā)揮想象,描繪長江三峽工程竣工后,三峽庫區(qū)夏季迷人的風光, 至少要運用兩種修辭手法。10、詩人李白在早發(fā)白帝城中寫下“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 舟已過萬重山。 同與不同之處? 答:相同之處:不同之處:(不超過5 0個字)12、昔日酈道元筆下美麗的三峽,如今因三峽工程更聞名于世,

15、并吸引了無數(shù)國內外的游客前來觀 光旅游,請你用簡潔生動的語言寫一段導游詞,向前來觀光的游客介紹三峽的風景特點和時代變化。 答:各位旅客,歡迎你們來到三峽觀光。七百里三峽,雄奇險撥,清幽秀麗,四季美景風格迥異。春 冬之時,潭水碧綠,清波回旋,怪柏凌峰,瀑布飛懸;夏季水漲,江流洶涌;秋景凄寒,猿鳴哀轉。 走進三峽人家,品嘗黃金蜜桔;登上三峽大壩,感受磅礴氣勢。多情的三峽風光,熱情的三峽人民, 歡迎各位常游此地。一、字詞翻譯:1 .自三峽七百里中(從)2 .略無闕處(絲毫,一點)(通缺,缺口)3 .重巖疊嶂(像屏障一樣的山 峰)4 .隱天蔽日(遮蔽)5啟非亭午夜分(如果)(正午)(半夜)6、不見曦.

16、月(日光,這里指太陽)101316以7 .至于夏水襄陵(上)8.沿溯阻絕(順流而下)(逆流而上)(斷)9 .或王命急宣(有時)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即使)(飛奔的馬)(駕著)11 .素湍綠潭(白色)12 .絕巘多生怪柏(極) .飛漱其間(沖蕩) 1 4 .清榮峻茂(水清)(樹榮)(山高)(草盛)15 .良多趣味(實在). 屬引凄異 (連接)(延長)(凄涼)(怪異)17 . 哀轉 久絕 (宛轉)(消失)18 . 故漁者歌曰(所 寫三峽兩岸的山長又多的句子?自三峽七百里中,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寫三峽全景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寫兩岸連山的句子是:兩岸連山,略無闕處。

17、寫山高的句子是:重巖疊嶂,隱天蔽日 文中側面寫山之高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寫三峽夏水暴漲的句子: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絕。文中側面寫出夏日江流湍急的句子是:或王命急宣,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 奔御風,不以疾也。三峽夏季江水的特點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寫與“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詩句意思差不多的一句話: 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由三峽水流洶涌湍急聯(lián)想到李白的詩歌是: 早發(fā)白帝城 本文寫春冬之景,用素、綠、清、影四字突出其特點。 作者描寫了春冬之時的八種景物是素湍、綠潭、回清、倒影、絕巘、怪柏、

18、懸泉、瀑布。 作者寫了春冬之時八種景物的特點和給予作者的感受是:清榮峻茂,良多趣味。 本段所寫景物的特點是清幽秀麗。描寫泉、樹、山、草的四個詞是清、榮、峻、茂。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是(俯視) ;“絕 多生怪柏,懸泉瀑布,飛漱其間”是(仰視) 。 作者寫三峽秋景什么最突出:猿嘯 文中用“重巖疊嶂,隱天蔽日”描繪了山形的挺拔險峻,用“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寫盡了深秋 的凄婉幽美。本文寫春冬之景,用素、綠、清、影四字突出其特點。寫秋季景色,用寒、肅、凄、哀四字將景物的 神韻生動地表現(xiàn)出來。結合文章內容,用一句話概括三峽的景色特點:雄奇險峻,清幽秀麗。 本文的中心是:描寫三峽的雄偉山勢和四季景色

19、。從全文看,第 4 段中引用漁者歌謠的作用是什么? 進一步突出三峽山高水長的特點,同時渲染三峽秋天蕭瑟凄清的氣氛。6、為什么不按照春夏秋冬的順序寫,而是從夏、春冬寫到秋? 主要根據(jù)三峽江水的特點來選擇寫作順序的。先寫夏水襄陵,再寫春冬之時的素湍綠潭和懸泉瀑布,最后寫秋天山澗的水枯了。這是按水勢由漲到 落的順序安排的。先寫夏水的兇險、迅疾,可以突出三峽夏水最盛的特點,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7、本文表達了作者怎樣的思想感情呢? 表達了祖國山水風光的熱愛。8、三峽適合修建水力發(fā)電站,也可以從本文找出兩個理由。請用自己的語言概括,并寫出文中印證 理由的原句。理由 1:水流急(或速度快或水勢迅猛或水流湍急

20、等相同意思均可) 原句: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或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理由 2:落差大(意思相同即可) 原句:懸泉瀑布,飛漱其間 作者通過描寫三峽的哪些景觀,來表現(xiàn)三峽的壯麗風光的? 文中描寫了三峽的山、夏水、春冬景色、秋天景象。夏水襄陵,沿溯阻絕”這句寫出了水的 ,“有時朝發(fā)白帝,暮到江陵,其間千二百里”這句寫出了水的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這句用什么手法寫的 兇險 迅疾 對比 作者描繪三峽秋天的景象時選取了怎樣的時間和事物?請用兩個詞語概括其特點。 晴初霜旦 林、澗、猿嘯、回聲 悲寂、凄涼 課文寫三峽四時風光,為什么從“山”寫起?寫水為什么不按春夏秋冬的順序來寫? 因為“峽”的意思就是兩山

21、夾水的地方,有山才有“峽” ,所以從山寫起。三峽的水又是最有特色的, 所以接著寫水。寫水先寫夏水,后寫春冬之水,因為夏水最盛,最為兇險、迅疾,最具特點。最后描 寫三峽之秋的悲涼氣氛。閱讀下面這首詩,你能說出它和本文之間的某些聯(lián)系嗎? 早發(fā)白帝城 李白朝辭白帝彩云間,千里江陵一日還。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 早發(fā)白帝城和三峽都描寫了三峽風光,前者是詩,后者是游記散文。文章的第二層與這首詩 的一、二、四句相印證,都表現(xiàn)了夏天三峽水流速度極快;文章第四層與詩的第三句相對應,都是寫 連續(xù)不斷的猿啼;文章第一層則和詩中的“萬重山”相應。三峽一文中描寫夏天水流湍急的景象,但描寫角度與眾不同。試舉例

22、加以說明。 本文表現(xiàn)三峽水流湍急的景象,不是像一般文章采用直接描寫,而是通過側面烘托的方法。例如:往 來船只被阻斷,王命急宣,船速極快等。說說下列句子各表現(xiàn)了三峽的什么特點。A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側面渲染山峰的高峻、江面的狹窄。B 雖乘奔御風,不以疾也 用比較的方法表現(xiàn)夏日江水的迅疾。C 素湍綠潭,回清倒影。表現(xiàn)三峽山水的秀美。D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澗肅,常有高猿長嘯,屬引凄異,空谷傳響,哀轉久絕。 渲染了寒秋三峽的悲寂、凄涼的氣氛。E 自非亭午夜分,不見曦月。 側面寫山高峻, 暗示江面狹窄鋪墊夏水的迅猛第四段寫三峽 的秋冬的景象,和上層歡快的氣氛形成鮮明的對比,到處籠罩著 的氣氛。最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