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北大李力_第1頁
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北大李力_第2頁
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北大李力_第3頁
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北大李力_第4頁
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北大李力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1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1 1 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錯合畸形的檢查診斷 北京口腔醫(yī)院正畸科 楊力 2 2 一、一、一般檢查一般檢查 n(一)一般記錄(一)一般記錄 n(二)牙、頜、面的檢查(二)牙、頜、面的檢查 n(三)全身情況(三)全身情況 n(四)詢問病史(四)詢問病史 3 3 1.姓名、性別、出生年月日、民族、籍貫。 2.身高、體重(可提示患者的生長發(fā)育情況)。 3.主訴:患者來就診的主要目的詢問病人 最關(guān)注的問題,希望達到的治療效果。 一般檢查 (一)一般記錄 4 4 n牙齒 n牙弓 n頜部軟硬組織 n面部 n顳下頜關(guān)節(jié) 一般檢查 (二)牙、頜、面的檢查 5 5 牙 齒 1.合的發(fā)育階段: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

2、。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目的:了解牙齡與年齡是否協(xié)調(diào) 乳牙期替牙期恒牙期 6 6 2.牙齒的數(shù)目、形態(tài)及發(fā)育有無異常: 如多生牙,先天缺失牙,牙體過小、過大 或發(fā)育異常。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齒 先天缺失牙 7 7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齒 3.重要錯位:如個別牙的唇(頰)舌向錯位、 擁擠反合、鎖合等。 1)、牙齒的擁擠度:牙冠寬度的總和與牙弓現(xiàn) 有弧形的長度之差即為擁擠度。一般分為3度。 l度:度:間隙差距為間隙差距為2-4mm. l度:度:間隙差距為間隙差距為4-8mm. l度:度:間隙差距為間隙差距為8mm以上以上. 8 8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齒 3.

3、重要錯位: 2)、正鎖合與反鎖合:后牙頰舌向錯位嚴重, 咬合時無合面接觸。 正鎖合:上頜牙舌面與下頜牙頰面接觸。 反鎖合:上頜牙頰面與下頜牙舌面接觸。 9 9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齒 4.乳牙、恒牙萌出及替換: 如乳牙早失或滯留,恒牙早萌或早失。 5.齲齒、牙周病及口腔衛(wèi)生情況。 乳牙滯留乳牙滯留齲齒 1010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弓 1.上下牙弓的長度(近遠中)關(guān)系 1)、第一恒磨牙的合關(guān)系:中性合、近中合或遠中合 中性合近中合遠中合 1111 n覆蓋:自上前牙切端到下前牙唇面的最大水平距離。 n深覆蓋:上下前牙切端的前后距離超過3mm以上者。 分為3度。 n反覆蓋:下前

4、牙切端位于上前牙切端之唇側(cè)。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弓 1.上下牙弓的長度(近遠中)關(guān)系 2)、上下前牙間的覆蓋關(guān)系:有否深覆蓋或反覆蓋 1212 前前 牙牙 覆覆 蓋蓋 n正常覆蓋:正常覆蓋: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不大于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不大于3mm. n度深覆蓋:度深覆蓋: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3-5mm. n度深覆蓋:度深覆蓋: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5-8mm. n度深覆蓋:度深覆蓋: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大于上下切牙切端的前后距離大于8mm. 1313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弓 1.上下牙弓的長度(近遠中)關(guān)系 3)、上下

5、牙弓的突度是否正常:有否雙牙弓前突。 1414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弓 2.上下牙弓的寬度關(guān)系 上下牙弓寬度是否協(xié)調(diào),上下后部牙弓有否對合、反合或鎖合。 正常 對合 反合 正鎖合 反鎖合 1515 n前牙覆合:上前牙切端蓋過下前牙牙冠的長度。 n前牙深覆合:上前牙冠覆蓋下前牙冠超過1/3。分為3度。 n前牙開合:上下前牙切端間無覆合關(guān)系,垂直向呈現(xiàn)間隙。 亦可分為3度。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弓 3.上下牙弓的高度關(guān)系:前牙有否深覆合或開合。 1616 前前 牙牙 覆覆 合合 正常覆合:正常覆合:上前牙牙冠覆蓋下前牙牙冠切端在1/3以內(nèi)。 深覆合開合 i度 上前牙牙冠覆蓋下前

6、牙超過 冠1/3而不足1/2者 上下前牙切端垂直向間隙在 3mm以內(nèi) ii度 超過冠1/2而不足2/3者在35mm之間 iii度 超過冠2/3者在5mm以上 1717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牙 弓 4.上下中切牙間的中線關(guān)系: 中線有無偏斜,分別以上下中切牙的各自中線 與面部中線比較分析上下切牙中線偏斜的原因。 1818 n上下頜形態(tài)、大小、位置:有無上頜前突或發(fā)育不足, 下頜前突或后縮。 n牙槽、基骨及腭蓋情況:牙槽的突度,基骨的豐滿度及 腭蓋的高度等。 n唇舌系帶:唇系帶位置有否過低,舌系帶是否過短等。 n舌體的大小有無異常。 n吞咽及發(fā)音功能是否正常。 n其他:有無唇腭裂等。 一般檢

7、查牙、頜、面的檢查 頜部軟硬組織 1919 na、面部對稱性檢查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面 部 1.正面觀 nb、垂直比例是否正常 頦點是否偏斜 2020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面 部 2.側(cè)面觀:側(cè)面輪廓協(xié)調(diào)情況。 na、側(cè)面型 2121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面 部 2.側(cè)面觀:側(cè)面輪廓協(xié)調(diào)情況。 nb、垂直面型 低角正常高角 2222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面 部 3. 唇的形態(tài)及功能情況:有無短縮、翻卷、 開唇露齒等。 4. 顳下頜關(guān)節(jié)有無壓疼、彈響及運動異常。 5 .面部有無外傷后瘢痕,特別是頦部,因嬰 幼兒頦部外傷??蓪?dǎo)致下頜頦突發(fā)育異常而 造成面部不對稱畸形。 2

8、323 n問診:詢問有無顳下頜關(guān)節(jié)外傷史、疼痛史、彈響史、 關(guān)節(jié)脫位史等。 n觸診:顳下頜關(guān)節(jié)外側(cè)有無壓痛及開閉口時有無彈響。 n下頜運動檢查 (1)開口度:在張口過程中上下切牙切緣的最大距離。 正常大于4cm。 (2)開口型:正常大張口時下頜平滑直線下降。 一般檢查牙、頜、面的檢查 顳下頜關(guān)節(jié) 2424 一般檢查 (三)全身情況 1.精神狀態(tài):有無面色異常、精神不振、癡呆等。 2.生長發(fā)育情況:身高、體重、胖瘦、毛發(fā)等有無 異常。 3.有無全身性疾病及鼻咽部疾病:如鼻炎、扁桃體 肥大等。 4.有無允指、咬唇、吐舌、口呼吸等不良習(xí)慣。 2525 n既往史及現(xiàn)病史 (1)幼年是否患過慢性疾病以至

9、影響牙頜發(fā)育。 佝僂病、結(jié)核病、心臟病、腎病、內(nèi)分泌疾病等。 (2)萌牙、替牙及齲齒情況。 (3)幼年時有無口腔不良習(xí)慣。 (4)目前有無進行性疾病及口腔不良習(xí)慣。 一般檢查 (四)詢問病史 n家族史:家族中有無類似或其它錯合畸形。 2626 n牙頜模型能真實地記錄牙齒、牙槽骨、腭 部的形態(tài)和位置。 n模型類型: 二、二、模型分析模型分析 (1)(1)記存模型記存模型 (2)(2)研究模型研究模型 (3)(3)工作模型工作模型 2727 1、牙冠寬度的測量 n牙冠寬度的測量 (牙弓應(yīng)有長度):兩側(cè)第一恒磨 牙近中接觸點之前所有牙齒的最大近遠中徑之和。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2828 2、牙弓弧形長

10、度的測量 n牙弓弧行長度的測量(牙弓現(xiàn)有長度):兩側(cè)第 一恒磨牙近中邊緣嵴之前的牙弓長度。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2929 3、牙弓擁擠度分析 n牙牙弓擁擠度 :牙弓應(yīng)有長度與牙弓弧形長 度之差或可用間隙與必需間隙之差。 牙牙弓擁擠度 =牙弓應(yīng)有長度-牙弓現(xiàn)有長度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3030 4、合曲線的曲度 n測量雙側(cè)下頜牙弓矢狀合曲線曲度,可知 排平牙弓或改正合曲線所需要的間隙。其 公式為:(左側(cè)深度+右側(cè)深度)/2+0.5mm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3131 n先在上頜模型上用鉛筆沿腭中縫畫出中線,用分規(guī)測量雙 側(cè)同名牙至中線間的寬度。 n也可用對稱圖或透明坐標板進行測量。先將中線與腭中縫 對齊

11、,然后在測量牙弓左右側(cè)是否對稱。 5、牙弓對稱性的測量分析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3232 6、牙弓長度及寬度的測量 n牙弓長度的測量n牙弓寬度的測量 b:中段a:前段c:后段d:全牙弓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3333 7、牙槽弓的長度及寬度 n牙槽弓的長度:用特制的游標卡尺測量上 中切牙唇側(cè)牙槽弓最凸點至第一恒磨牙遠 中接觸點連線之垂直距離。 n牙槽弓的寬度:左右側(cè)第一前磨牙牙槽骨 最凸點間距離。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3434 8、基骨弓的長度及寬度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3535 9、腭穹高度的測量 n用特制的腭穹高度測量尺,將尺的水平部分置于上頜第一 磨牙合面,調(diào)整有刻度的垂直部分使之與腭穹頂接觸,測

12、 量高度。 n或用米尺放置于第一磨牙合面,其邊緣正對中央窩,再用 分規(guī)或游標卡尺測量腭穹頂至米尺緣之距離。 模型分析模型測量 3636 bolton指數(shù)分析 模型分析 全牙比 下頜12個牙牙冠寬度總和(mm) (91.3%0.26%) 上頜12個牙牙冠寬度總和(mm) 100% 前牙比 (77.2%0.22%) 下頜6個前牙牙冠寬度總和(mm) 上頜6個前牙牙冠寬度總和(mm) 100% 3737 nx線頭影測量的主要應(yīng)用 三、三、x線頭影測量分析線頭影測量分析 1、研究顱頜面生長發(fā)育。 2、有助于牙、頜、顱面畸形的診斷及推斷預(yù)后。 3、確定牙頜畸形的矯治設(shè)計。 4、研究矯治過程中及矯治后的牙

13、、合、頜、顱面 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的變化。 5、外科正畸的診斷和矯治設(shè)計。 3838 x線頭影測量分析 頭顱側(cè)面定位x片的拍照原理和方法 n定位原理定位原理: 1、通過定位儀上的左右耳塞與眶點指針三者構(gòu)成的眼耳平面與地面平行。 2、矢狀平面與地面垂直。 3939 x線頭影測量分析 頭影圖的描繪 4040 x線頭影測量線頭影測量 4141 常用標志點 4242 常用標志點 4343 常用標志點 4444 常用標志點 4545 常用標志點 4646 常用標志點 4747 常用標志點 4848 常用標志點 4949 常用標志點 5050 常用標志點 5151 常用標志點 5252 常用標志點 5353 常用標

14、志點 5454 pog 常用標志點 5555 pog me 常用標志點 5656 pog me gn 常用標志點 5757 pog me gn d 常用標志點 5858 pog me gn d go 常用標志點 5959 pog me gn d go ar 常用標志點 6060 pog me gn d go ar co 常用標志點 6161 pog me gn d go ar co prn 常用標志點 6262 pog me gn d go ar co prn ul 常用標志點 6363 pog me gn d go ar co prn ul ll 常用標志點 6464 pog me gn d

15、 go ar co prn ul ll pogs 常用標志點 6565 基準平面 6666 基準平面 6767 基準平面 6868 測量平面 6969 測量平面 7070 測量平面 7171 測量平面 7272 測量平面 7373 測量平面 7474 測量項目 7575 測量項目 7676 測量項目 7777 測量項目 7878 測量項目 7979 測量項目 8080 測量項目 8181 測量項目 8282 測量項目 8383 測量項目 8484 測量項目 8585 測量項目 8686 n1、tweed分析法分析法 n2.、owns分析法分析法 n3、wylie分析法分析法 n4、steine

16、r分析法分析法 n5、綜合分析法、綜合分析法 n6、軟組織分析、軟組織分析 x線頭影測量分析 常用x線頭影測量分析法 8787 x線頭影測量分析 綜合分析法 (1)上頜基骨對顱骨 的關(guān)系:sna角 (2)下頜基骨對顱骨 的關(guān)系: snb角 、 面角、 y軸角 8888 x線頭影測量分析 綜合分析法 (3)上下頜骨間的 關(guān)系: anb角 8989 x線頭影測量分析 綜合分析法 (4)下頜體陡度、 下頜角大小:下 頜平面角 9090 x線頭影測量分析 綜合分析法 ( (5) )上中切牙傾斜度:上中切牙傾斜度: 1-na角、角、1-na距距 9191 x線頭影測量分析 綜合分析法 ( (6) )下中

17、切牙傾斜度:下中切牙傾斜度: 1-nb角、角、1-nb距、距、 fmia 9292 x線頭影測量分析 綜合分析法 ( (7) )上下中切牙間的上下中切牙間的 關(guān)系:關(guān)系:上下中切牙角上下中切牙角 9393 軟組織分析 n審美線(審美線(e plane):): 通過鼻尖與頦前點的連通過鼻尖與頦前點的連 線構(gòu)成。線構(gòu)成。 9494 n牙片 n咬合片顳下頜關(guān)節(jié)開閉口位片 n全頜曲面斷層片 n手腕部x線片 四、一般四、一般x線檢查分析線檢查分析 9595 牙 片 一般x線檢查分析 牙片檢查對于任何正牙片檢查對于任何正 畸診斷都有價值??苫\斷都有價值???了解根尖的發(fā)育情況了解根尖的發(fā)育情況 及多生牙

18、、缺失牙、及多生牙、缺失牙、 牙齒異常等情況。牙齒異常等情況。 9696 咬合片 一般x線檢查分析 觀察腭中縫的情況及用觀察腭中縫的情況及用 于埋伏牙、多生牙的定于埋伏牙、多生牙的定 位。位。 9797 顳下頜關(guān)節(jié)開閉口位片 主要用于觀察關(guān)主要用于觀察關(guān) 節(jié)區(qū)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節(jié)區(qū)的形態(tài)結(jié)構(gòu) 及位置。及位置。 一般x線檢查分析 9898 全頜曲面斷層片 一般x線檢查分析 n觀察頜骨的基本形態(tài),牙齒發(fā)育情況及牙周 的基本狀況。 9999 手腕部x線片 一般x線檢查分析 用于判斷處于生長發(fā)育用于判斷處于生長發(fā)育 期患者的發(fā)育情況。期患者的發(fā)育情況。 100100 n處于青春迸發(fā)期的高峰期的指標: 1、拇指

19、內(nèi)收籽骨的出現(xiàn)。 2、第三指中節(jié)指骨的骨骺成骺帽。 3、橈骨骨骺成骺帽。 一般x線檢查分析 手腕部x線片 101101 五、照相分析五、照相分析 102102 n1、錯合畸形的形態(tài)學(xué)分類 n2、病因?qū)W分類 n3、機理分析 n4、間隙分析 六、錯合畸形的診斷六、錯合畸形的診斷 103103 1、錯合畸形的形態(tài)學(xué)分類錯合畸形的形態(tài)學(xué)分類 n合型合型 (1)angle分類 (2)毛氏分類 n骨面型骨面型 (1)矢狀骨面型:類、類、 類 (2)垂直骨面型:正常型 、高角型、低角型 錯合畸形的診斷 104104 矢狀骨面型 i類類ii類類iii類類 105105 i 類矢狀骨面型 矢狀骨面型 nanb角

20、角05 之間。之間。 n上下頜相對位置正常。上下頜相對位置正常。 106106 ii 類矢狀骨面型 矢狀骨面型 nanb角大于角大于5 。 n上頜相對前突。上頜相對前突。 n下頜相對后縮。下頜相對后縮。 107107 iii 類矢狀骨面型 矢狀骨面型 nanb角小于角小于0 。 n下頜相對前突。下頜相對前突。 n上頜相對后縮。上頜相對后縮。 108108 垂直骨面型 正常型正常型 高角型高角型 低角型低角型 109109 垂直骨面型 正常型正常型 n面部垂直發(fā)育協(xié)調(diào)。面部垂直發(fā)育協(xié)調(diào)。 n下頜平面角下頜平面角27.2 4.7 。 110110 垂直骨面型 高角型(high angle) n面部垂直高度發(fā)育過度。面部垂直高度發(fā)育過度。 n下頜平面角大于下頜平面角大于32。 111111 垂直骨面型 低角型(low angle) n面部垂直高度發(fā)育不足。面部垂直高度發(fā)育不足。 n下頜平面角小于下頜平面角小于22。 112112 n遺傳因素遺傳因素 n環(huán)境因素環(huán)境因素 2、錯合畸形的病因?qū)W分類錯合畸形的病因?qū)W分類 錯合畸形的診斷 11311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