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英點泉話運河_第1頁
白英點泉話運河_第2頁
白英點泉話運河_第3頁
白英點泉話運河_第4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點泉”引“汶”話運河“白英點泉 ”的故事,幾百年來在汶上流傳甚廣,成為膾炙人口的佳話。 白英老人確實籌劃參與了 “引汶濟運 ”這一偉大水利工程建設(shè),并且匯諸泉 之水開挖了一條縱貫汶上南北的新泉河,在水利建設(shè)上有著很大的功績。關(guān)于 白英老人治水這件事,必須先從元代治理運河說起。元代建都現(xiàn)在的北京,國家的京都自然成為全國的政治、經(jīng)濟、文化中 心,必須解決南北交通運輸問題。 “元初,畢輔國始于岡城左汶水陰作斗門,導(dǎo) 汶入氵光”(明史 河渠三)。岡城在寧陽縣,汶水流經(jīng)它的北邊,在岡城修壩, 導(dǎo)汶水入氵光河,直達濟寧,南接徐、呂漕河,這是引汶水解決濟寧以南運河 的需水。到了元代至元年間,元朝統(tǒng)治者采納了

2、壽張尹韓仲暉引汶入衛(wèi)和意 見, “自東平安民山(安山)鑿河至臨清,引汶絕濟,屬之衛(wèi)河,為轉(zhuǎn)漕道,名 曰會通”(明史宋禮傳)。這是解決東平縣安山以北運河需水的問題。但是新開 的這條 “引汶入衛(wèi) ”的會通河, “岸狹水淺,不任重載 ”,所以終元之世,仍以海運 為多。明太祖定都南京, 河南、山東之粟,下黃河,溯河達渭,以給陜西, 用海運以餉遼卒 ”。那時的運輸主要靠黃河和海運,運輸還不成大的問題。明成 祖遷都北京,南北交通運輸又特別緊張起來,只得實行河海兼運。但是,海運 險遠,失亡嚴重。河 1 運也很不容易,必須由江淮水運到河南的原武,再轉(zhuǎn)陸 運至臨清入衛(wèi)河,然后轉(zhuǎn)輸北京。繞了這么大的一個彎子,而且

3、中間陸運 “歷八 遞十所,民苦其勞 ”。當時勞動人民艱難困苦的運輸之狀,也是可以想見的。明代運河總名曰漕河。由臨清至徐、沛(原南黃河口)一段又稱閘漕,即 會通河。其間臨清至濟寧一段,水運主要靠汶水接濟。明永樂九年,濟寧州同 知潘叔正上書朝廷,他說:“舊會通河四百五十余里,淤者乃三之一,浚之便 ”。明廷采納了他的意 見,命工部尚書宋禮、刑部侍郎金純、都督同知周長疏浚會通河。宋禮主張 “會 通之源,必資汶水 ”。但是,如何用汶水疏通運河之源,成為當時治運當中最為關(guān)鍵的問題。南旺是南北水脊,據(jù)當時記載,南比濟寧 “地降百十有六尺 ”,北比臨清 “地 降九十尺 ”。汶水從汶上縣北境流過,距南旺最近處也

4、有六十多里。如何 “引汶 濟運”,改濟寧天井閘分水為南旺分水,這個問題必須首先解決。面對如何 “引汶濟運 ”的問題,負責這項水利工程的宋尚書倒是比較講究實 際的。為了 “引汶濟運 ”這件事,他比較注意聽取群眾治水的意見,聽說白英老 人治水有辦法,據(jù)說這位宋尚書還進行了 “微服延訪 ”,“坐談于場圃之間 ”,談的 “悉合機宜 ”。白英,汶上縣軍屯公社白家店人,史書上稱他 “汶上老 2人”,并說他 “博學(xué) 有守,不求聞達,以耕稼為業(yè) ”??梢钥隙ㄋ且晃粵]有做過官的老百姓。白家 店是彩山腳下的一個小山村,北距汶河不過五里,有名的七十二泉就是在離他 家不過五、六里路的軍屯山前后。舊社會的老百姓,雖然

5、出盡了牛馬力,由于 官府的苛捐雜稅,地主的殘酷剝削,再加上水旱災(zāi)害,仍然過的是糠菜半年糧 的生活。白英老人生長在這樣的地方,特別是家鄉(xiāng)一遇到水災(zāi),眼睜睜地看著 田園廬舍被大水漂沒,總希望而且不斷思考著 “如何把害水變成利水 ”這樣一個 問題,以便讓家鄉(xiāng)人民過上比較安定的生活。人民是真正的英雄,只有人民才是創(chuàng)造歷史的動力。白英老人根據(jù)他多年 的經(jīng)歷觀察,思想上逐漸形成了一套治水的方略。關(guān)于他的這個治水方略, 明史上講的非常清楚:“宋禮乃用汶上老人白英策,筑岡城及戴村兩壩,橫亙五里,遏汶流,使無 南入氵光而北歸海。匯諸泉之水盡出南旺,中分之為二道,南接徐沛者十之 四,北流達臨清者十之六。 ”從上述

6、史籍中我們可以看出,白英老人在 “引汶濟 運 ”中,他突出抓住了三個關(guān)鍵問題 筑壩、挖河、分水。首先是筑壩。汶上從東北來,先在寧陽經(jīng)過元代修筑的岡城壩。元代筑岡 城壩是為了引汶入氵光,現(xiàn)在相反,筑壩是為了限制汶水南流入氵光的去路, 這相問題比較容易地解決了。問題是白英老人為什么要選定在戴村筑壩?戴村 在汶上、東平境注入東平湖。其間戴村一段,松山緊靠在它的南 3 岸,往南距 彩山不過五里,北距龍山山脈不過七、八里,兩岸夾山,南窺南旺又是一片平 原,在這里筑壩,壩基好,河道穩(wěn)定,距南旺比較近,是一個比較理想的分水 制高點,白英老人選定這樣一個壩址是非常合適的。筑壩是為了遏汶分水濟運,必須嚴格控制水

7、量。白英老人根據(jù)伏秋水大, 冬春水小的特點,提出了水小南行濟運,水大漫壩入湖的主張,動工筑起了戴 村壩。據(jù)記載,石護岸長五里十三步,兩翼砌石護岸,并用鐵扣予以鉚固。臨 流筑起了滾水石壩,長六十余丈,入水三尺,出水三尺。又在滾水壩旁留一坎 河口,以備伏秋水大時決坎河口溢洪入湖。后來為了減輕小汶河吃水過大的壓 力,又在滾水壩兩側(cè)擴建了玲瓏,亂石兩壩,三壩共長百二十五丈,高五尺至 七尺,并于三壩連接處鎮(zhèn)以雞心石垛。南北兩頭高高筑起壩臺,北壩臺上建白 英廟,南壩臺上建將軍廟,巍巍對峙,非常壯觀。筑壩是為了引汶濟運,必須從戴村到南旺開挖一條新河,取名叫小汶河。 據(jù)縣志記載,現(xiàn)在的小汶河,在明代各段名稱不

8、一。戴村以下原名席橋 河,這條河宋代已有,宋真宗東封太山,曾經(jīng)過這條河, “為梁而渡,以席籍 之,故名。 ”我們推測這段小汶河很可能利用的席橋河一段或大段故道。從草橋 以下,小汶河的名稱有草橋河。白馬河、黑馬溝等等,現(xiàn)在沿河還有草橋、白 馬河、黑馬溝這些村莊,可能就是那時延留下來的名字。白英老人經(jīng)過實地勘 查,把 4 這些河道的一段或大段連接起來,開挖小汶河,有這么個可能,也比 較科學(xué)。這個推論恰當與否,聊備一說。分水置閘。白英老人開挖了小汶河,把汶上引向南旺這個水脊,但南北流 量控制不住。針對這個問題,白英老人在汶運合流處的南岸,建起了三、四百 米的石壩,壩下迎著汶水入運的急流,砌起了一個魚

9、嘴形狀的 “水撥刺 ”,入運 的急流首先沖擊 “水撥刺 ”,不僅減輕了急流的沖擊力,更主要地是用它來控制 南北的流量 偏左,右邊的流量就大;偏右,左邊的流量就大,這就是汶水 南北四、六分流的關(guān)鍵所在。運河水量四不一樣,除設(shè)三湖以備調(diào)節(jié)水量外,并沿河置閘,計有進水 閘、積水閘、減水閘。柳林閘、店子閘、寺前鋪閘,都是那時置閘的遺跡。汶上的地勢東高西低,東北部群山之間多泉。新挖的小汶河流貫全縣南 北,擋住了東水不得西流,夏秋水漲,東部的泉水、山洪(包括從寧陽、兗州 來的客水)無處宣泄,造成嚴重水災(zāi)。另一方面,汶水伏秋水大,冬春易涸, 因而不能保證運河常年需水。對于這些問題,白英老人也比較妥善地予以解

10、 決,辦法是,與小汶河平行開挖了一條新泉河,利用縣境東北山間的諸泉作源 頭,沿流接納西來的東水,而后注入蜀山湖。這樣不僅補充了運河的需水,而 且沿河建閘修渠,對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有很大的好處。 5 泉河,主要以泉多而著名。俗 傳有七十二泉。 “白英點泉 ”就是指的泉河上游的諸泉頭。這些泉集中在軍屯山 前后,有龍斗泉、雞爪泉、濼氵當泉、薛家溝泉、趙家橋泉等等。其中以龍斗泉最大,明主事張文淵詠龍斗泉詩:描寫它 “怒角雙龍戰(zhàn)未休,撼開平地突新流。髻髯涌出數(shù)基碧,鱗甲浮來幾 片纟取 ”。由此可以想見泉水當時盛大趵突之狀?,F(xiàn)在龍斗、濼氵當幾個泉猶 存,只是泉小勢弱,沒有當年那股勁頭了。諸泉在軍屯山西南匯合為泉河

11、,南 流集納南泉河,黑泥溝西來的各水,而后入湖。泉河,是白英老人 “引汶濟運 ” 水利配套的一項重要工程。白英老人 “引汶濟運 ”,是當時關(guān)系國計民生的一次水利大工程,由于這項 工程告竣, “河運大便利,漕粟益多,(永樂)十三年遂罷海運。 ”明初統(tǒng)治者 極力經(jīng)營北京、遼東,有了這條運河,在交通運輸上確實有了很大便利,在交 通運輸上確實有了很大便利,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勞動人民在“海運 ”、“陸挽”上漂泊轉(zhuǎn)輸?shù)奈kU和痛苦,而且疏通了運河,使水利配套,農(nóng)業(yè)生產(chǎn)也 得到了一定程度的發(fā)展,所有這些都是 “引汶濟運 ”帶來的好處。史稱宋禮,白 英 “治河通運道,為國家經(jīng)久計,生民被澤無窮 ”。白英老人治運成績卓著,他是一個精明而又熱心水利的農(nóng)民水利家。他細 心籌劃親自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