試驗二頻率響應測試分析解析_第1頁
試驗二頻率響應測試分析解析_第2頁
試驗二頻率響應測試分析解析_第3頁
試驗二頻率響應測試分析解析_第4頁
試驗二頻率響應測試分析解析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成績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自動控制原理實驗報告院(系)名稱 自動化科學與電氣工程學院 專 業(yè) 名 稱 自動化學 生 學 號 13191006學 生 姓 名 萬赫 指 導 老 師 王艷東自動控制與測試教學實驗中心實驗二 頻率響應測試實驗時間 2015.11.13同組同學 無實驗編號 30一、實驗目的1、掌握頻率特性的測試原理及方法2、學習根據(jù)所測定出的系統(tǒng)的頻率特性,確定系統(tǒng)傳遞函數(shù)的方法 目的。、實驗內容1. 測定給定環(huán)節(jié)的頻率特性。2. 系統(tǒng)模擬電路圖如下圖:系統(tǒng)的傳遞函數(shù):取 R=100K,則 G(s)=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取 R=200K,則 G(s)=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取 R=500K

2、,則 G(s)= 錯誤!未找到引用源。若正弦輸入信號為 Ui(t)=A1Sin( t), 則當輸出達到穩(wěn)態(tài)時,其輸出信號為 Uo(t)=A2Sin( t+) 。改變輸入信號頻率 f=錯誤!未找到引用源。 值,便可測得二組 A1/A2和隨 f( 或)變化的數(shù)值,這個變化規(guī)律就是系統(tǒng)的幅頻特性和 相頻特性。三、實驗原理1. 幅頻特性即測量輸入與輸出信號幅值 A1 及 A2,然后計算其比值 A2/A1 。2. 實驗采用“李沙育圖形”法進行相頻特性的測試。設有兩個正弦信號 : X(t)=XmSin(t) , Y( t)=YmSin(t+) 若以 X(t) 為橫軸, Y(t)為縱軸,而以 作為參變量,則

3、隨著 t的變化, X(t)和 Y(t)所確 定的點的軌跡,將在 X-Y 平面上描繪出一條封閉的曲線。這個圖形就是物理學 上成稱為的“李薩如圖形”。3. 相位差角 的求法 :對于 X(t)=XmSin(t)及 Y(t)= YmSin(t)當t=0時,有 X(0)=0 ;Y(0)=Ym Sin( )即=ArcSin(Y(0)/ Ym), 0/2 時成立在該實驗中,輸入信號的賦值由軟件設定,即在 K=2 時,輸入幅值為 2V ;在 K=5 時, 輸入幅值為 1V 。而Ac=Ym ,為李薩如圖上最高點對應的縱坐標的值。 Y0為在 x=0時對應 的Y 值。實驗中李薩如圖如下:用坐標讀取按鈕可以讀出相應值

4、四、實驗設備1.HHMN-1 型電子模擬機一臺。2.PC機一臺。3. 數(shù)字式萬用表一塊。五、實驗步驟1. 畫出系統(tǒng)模擬運算電路圖,標出電阻、電容的取值。2. 觀察出 K=1 和 K=2 兩種情況下的李薩育圖形。3. 填寫實驗數(shù)據(jù)表格。4. 用測量的實驗數(shù)據(jù)分別計算出兩種系統(tǒng)的傳遞函數(shù)的參數(shù),并確定系統(tǒng) 的傳遞函數(shù)。5. 分析實驗數(shù)據(jù),就理論值與實測值的差異進行分析,說明誤差產(chǎn)生的原 因。六、實驗結果1.K=1 實驗數(shù)據(jù)AcArY0YmAc/ArY0/Ym/20lg ( Ac/Ar)10.52.03922.0092.0391.01950.9853-99.840.16779.52.26322.26

5、32.2631.13151.0000-90.001.07318.51.99921.9481.9990.99950.9745-77.03-0.00437.5221.751210.8755-61.100.00006.5221.749210.8745-60.990.00005.51.99921.2951.9990.99950.6478-40.38-0.00434.51.99821.251.9980.9990.6256-38.73-0.00873.52.19220.69582.1921.0960.3174-18.510.79622.52.19220.62742.1921.0960.2862-16.63

6、0.79621.52.00420.00952.0041.0020.0047-0.270.01741.2000K=1幅頻特性曲線u2o oz1.00000.80000.60000.4000U.2UUU0.0000-0.2000w/rad-s-1K=1 時李沙如圖形2.K=2 實驗數(shù)據(jù)K=2時頻率響應AcArY0YmAc/ArY0/Ym/20lg ( Ac/Ar)4.52.1720.44682.171.0850.2059-11.880.70865.52.27320.65592.2731.1370.2886-16.771.11146.52.54421.0912.5441.2720.4289-25.3

7、92.08977.52.53421.1472.5341.2670.4526-26.912.05558.52.95121.4062.9511.4760.4764-28.453.37889.52.95721.8292.9571.4790.6185-38.213.396410.53.1222.4583.121.560.7878-51.983.862511.53.27123.1623.2711.6360.9667-75.174.273012.53.05723.033.0571.5290.9912-82.383.685313.53.05723.0573.0571.5291.0000-90.003.685

8、3K=2幅頻特性曲線u)/rad-s-l(、o)o ozK=2相頻特性曲線-100.00co/rad-s-1K=2 時李沙如圖形 1七、結果分析當 K=1 時, = 90時, =9.5,Ac/Ar=1.1315 代入公式,d1- 2nAr2Ac得d=8.522=0.4419反推得傳遞函數(shù)為:G(s)90.5s2 8.3961s 90.5當 K=2 時, =90時, =13.5,Ac/Ar=1.5285 代入公式,dAr 2Ac得d=12.757=0.3271反推得傳遞函數(shù)為: G(s)182.25s2 8.8317 s 182.25由實驗結果發(fā)現(xiàn) ,由于統(tǒng)計數(shù)據(jù)時 ,沒有從 =90的點向兩邊取值 ,故造成了圖 像的形狀集中在 0到1很小的范圍內波動 ,沒有看出整體的變化趨勢。其次,由 于是偏向 減小的方向采集的數(shù)據(jù),使得畫幅頻和相頻曲線時候,只是向一個 方向的顯示結果。對于傳遞函數(shù)來說,誤差主要來于元器件的老化和在進行數(shù)模轉換時的誤差, 并且,由于在提取點時候,鼠標取點存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