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蘇教高一語文必修一導學案第二專題勸學_第1頁
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蘇教高一語文必修一導學案第二專題勸學_第2頁
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蘇教高一語文必修一導學案第二專題勸學_第3頁
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蘇教高一語文必修一導學案第二專題勸學_第4頁
江蘇省包場高級中學蘇教高一語文必修一導學案第二專題勸學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勸學活動導學單【目標預設】1.了解荀子及相關知識,掌握并積累重要的文言文實詞和虛詞,掌握本文出現(xiàn)的通假字、詞類活用和特殊文言句式;2.學習本文比喻論證、對比論證的方法,提高學生圍繞中心論點合理論證的能力;3.明確認識學習的重要性以及學習必須“積累”“堅持”“專一”的道理?!緦W習步驟】活動一:通讀文本,掌握下列重點字詞1、實詞(1)勸學( ) (2)學不可以已( )(3)木直中繩,( ) (4)輮以為輪 ( )(5)輮使之然也( ) (6)金就礪則利( )(7)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8)吾嘗跂而望矣( ) (9)聲非加疾也( )(10)而聞者彰( ) (11)假輿馬者( )(12)非能水也

2、( ) (13)而絕江河( )(14)無以至千里( ) (15)鍥而不舍,金石可鏤( )(16)用心躁也( ) (17)用心一也( )2、虛詞(1)而冰,水為之而寒于水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吾嘗終日而思矣吾嘗跂而望矣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順風而呼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蟹八跪而二螯(2)之青,取之于藍輮使之然也不如須臾之所學蚓無爪牙之利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3)于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4、焉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3、通假字(1)輮以為輪,其曲中規(guī) (2)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3)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君子生非異也 4、詞類活用

3、(1)木直中繩,輮以為輪:(2)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3)上食埃土,下飲黃泉:(4)假舟楫者,非能水也:(5)假輿馬者,非利足也:5、特殊句式(l)無以至千里:(2)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3)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4)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活動二:結合課本,翻譯下列重點句子。 (1)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冰,水為之,而寒于水。 (2)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 (3)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4)駑馬十駕,功在不舍。 (5)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6)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7)雖有槁暴,不復挺者

4、,輮使之然也。(8)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顒尤杭氉x課文,思考問題。1、第一段運用了什么樣的論證方法?分解比喻句的含義,分析與中心論點的關系。2、第二段是從那個角度說“學不可以已”的?作者用了哪些比喻來說明?活動五:知識歸納。1、人物簡介:荀子(約公元前313一前238)名況字卿,戰(zhàn)國末期趙國人,曾游學于齊,當過楚國蘭陵令。后來失官居家著書,死后葬于蘭陵。荀子是我國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先秦儒家最后的代表,樸素唯物主義思想集大成者。韓非和李斯都是他的學生。他反對迷信天命鬼神,肯定自然規(guī)律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并提出“制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的思想。他強調(diào)教育和禮法的作用,主張治理天下

5、既要靠“法制”,又要重視教化兼用“禮”治,強調(diào)“行”對于“知”的必要性和后天學習的重要性,認為后天環(huán)境和教育可以改變?nèi)说谋拘浴?荀子的著作有荀子二十卷。該書由論語、孟子的語錄體,發(fā)展為有標題的論文,標志著古代說理文的進一步成熟。他的散文說理透徹、語言質樸、多排比句,又善用比喻。勸學是荀子的第一篇。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勸學是荀子的代表作之一,是荀子的第一篇。內(nèi)容分前后兩個部分,前部分著重闡明學習的重要性,后部分著重闡明學習的方法。本文是原文前幾段的節(jié)錄,勉勵人們學習須持之以恒,以求增長知識,發(fā)展才能,培養(yǎng)高尚品德。2、背景:荀子五十歲游齊,曾三為稷下學宮祭酒。祭酒是學宮的最高長官。稷下學宮是

6、齊國專設的求學講學機構,老師來自全國各地,學生來自四面八方,要求學生受業(yè)講學是祭酒考慮的重要問題,為此,荀子寫下了著名的傳世之作勸學。他特別強調(diào)后天的學習,把學習作為改造人性的根本方法。勉勵人們“積善成德”,成為君子。勸學是荀子的開篇之作、3、題解:勸學是荀子第一篇,“勸”是“勸勉”的意思。勸學論述了學習的意義、作用、方法和態(tài)度,反映了先秦儒家在教育方面的某些正確觀點,也體現(xiàn)了作為先秦諸子思想集大成者的荀子文章的藝術風格。4、比喻論證:比喻論證是一種用具體、生動、形象的事物作比喻,來證明較抽象道理的論證方法。比喻是用相似的事物打比方的修辭方法。被比方的事物叫 “ 本體 ” ,用來打比方的事物叫

7、 “ 喻體 ” ,聯(lián)系二者的詞語叫 “ 喻詞 ”(像、是、如等)。用來作為喻體的事物,應當是為大家所熟悉的、具體的、淺顯的,這樣,才能既通俗又生動地說明另一個事物。比喻應當貼切、自然,要能恰到好處地說明被論證事物的特點。如可以把教師比喻成蠟燭、春蠶,說明他們無私地獻出自己的一切,卻不能將他們比喻成能使別人干凈起來,可他們自己卻像越來越臟的抹布、掃帚,這樣運用比喻法,叫“引喻失義”,應當注意。因為比喻的雙方缺乏本質上的內(nèi)在聯(lián)系,所以任何比喻都是有缺陷的。要完整、深刻地論述一個問題,不能僅靠幾個比喻,應把它和例證法、分析法等結合起來使用。 活動六:延伸拓展。上勤學苦讀的事例:頭懸梁 (孫敬) 錐刺

8、股(蘇秦) 鑿壁偷光(匡衡) 映雪夜讀(孫康 ) 聞雞起舞(祖逖)正面?zhèn)儆婪疵骊P于勸學的名言名句:學而不厭,誨人不倦。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學如駕車登山,不進則退。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將相本無種,男兒當自強。(神童詩)黑發(fā)不知勤學早,白首方悔讀書遲。(唐 顏真卿勸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長歌行)盛年不再來,一日難再晨。及時當勉勵,歲月不待人。(晉 陶淵明雜詩)勸君莫惜金縷衣,勸君惜取少年時。有花堪折直須折,莫待無花空折枝。(唐 金縷衣)【課后檢測】1、下列加點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 A.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然力足以至焉,于人為可譏,而在己為有悔 B.善假于物也/于是

9、余有嘆焉 C.故木受繩則直/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D.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吾嘗終日而思矣2、下列選項中加點詞的古今意義相同的一項是()。 A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 B吾常終日而思矣 C非蛇鱔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 D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3、閱讀下列文段,完成第13題。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故不積跬步,無以至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10、。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蚓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蟮之穴無可寄托者,用心躁也。(1)對下列句中加點的詞的解釋錯誤的一項是()。A假輿馬者,非利足也 利:對有利。B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無以:沒有用來的(辦法)。C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水:游水,游泳。D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 一:專一。(2)下列句中加點的虛詞意義和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君子生非異也,善假于物也 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B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譸使之然也C知明而行無過矣 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備焉D積土成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