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長講座材料1_第1頁
校長講座材料1_第2頁
校長講座材料1_第3頁
校長講座材料1_第4頁
校長講座材料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校長專題講座之三加強師德修養(yǎng) 提升人格魅力隴縣東南鎮(zhèn)邊家莊小學 茍培雄師德即教師的職業(yè)道德,是指教師在教育教學活動過程中所應遵循的調整教師與學生、教師與教師之間關系的比較穩(wěn)定的行為規(guī)范和應具備的道德品質。作為教師素質的核心部分的師德,對學校教育教學工作的健康和穩(wěn)步發(fā)展起著促進作用,對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起著奠基作用,師德水平的高低將影響著國家的未來,影響著社會風氣和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建設一支高素質的教師隊伍,也是全面推進素質教育,提高國民素質,努力培養(yǎng)小康社會的勞動者、建設者、管理者、領導者和美好未來的創(chuàng)造者的根本保證。近幾年來,通過各種形式的培養(yǎng)、培訓工作,教師學歷合格率大幅度上升,教師學科

2、專業(yè)素養(yǎng)有所提高,基本能夠滿足教學工作的需要。但在當今社會重經濟、重效益、追求物質生活,提倡超前消費的潮流中,由于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對教師的思想觀念、師德意識也產生了極為深刻的影響;師德教育工作缺乏實效性;師德失范現(xiàn)象時有發(fā)生,具體表現(xiàn)在:1缺乏事業(yè)心“人在曹營心在漢”。有資料表明,不少師范院校在校生選擇師范專業(yè)是迫于無奈,畢業(yè)后不愿從教的比例較高,即使從教也只是作為過渡一下;不少青年教師只是把教育當成一種職業(yè),應付應付,并沒有把教育當成事業(yè)來執(zhí)著地追求,更沒有把教育當成一門藝術以致于全身心的投入。少數(shù)教師受到追名逐利、拈輕怕重的市井心理的干擾,缺乏高度的職業(yè)自覺性和工作主動精神,急功近利;

3、不安心于自己的職業(yè),平時工作三心二意,敷衍塞責。在改革開放初期,不少教師棄教“下?!苯浬?;當前,隨著日益深化的改革和人才流動逐步市場化,不少農村小學骨干教師涌向城區(qū)小學,經濟欠發(fā)達地區(qū)小學骨干教師涌向經濟發(fā)達地區(qū)的小學,出現(xiàn)了“孔雀東南飛”的現(xiàn)象;這些情況已對部分小學教育教學質量產生了嚴重影響。2缺乏進取心“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 現(xiàn)實中,少數(shù)青年教師由于工作的動機不很明確,有的是為了生活的無奈而從教,有的是為了有個工作、有事可做而從教,工作中不注重刻苦學習、鉆研業(yè)務;還有少數(shù)老教師只注重憑借自己的經驗教學,不關心、研究未來,不注重知識的更新,忽視對新的教學理念和終身學習思想的接納,加之中小學

4、管理者忽視師德教育,使一些教師抱著“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鐘”的心態(tài),工作起來缺乏干勁和積極性。蘇聯(lián)教育家馬卡連柯曾說“學生可以原諒教師的嚴厲、刻板,甚至吹毛求疵,但是不能原諒他的不學無術,學生心目中的教師,不是空談家,不是不學無術的庸才,而是具有真才實學的專門家”對這句話有些人更是缺乏深刻的理解。3缺乏熱情與愛心對待后進生冷漠無情實際工作中,絕大多數(shù)教師能做到關心熱愛每個學生,但也有不少教師存在著“喜優(yōu)厭差”的不良心理。關愛甚至偏愛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忽視對學業(yè)困難學生的關愛;關愛家庭條件優(yōu)越的學生,忽視對家庭條件差的學生的關愛。對學業(yè)困難學生和行為不良學生的教育轉化工作缺乏耐心,有時甚至諷刺、挖

5、苦這些學生,使用“臉皮比墻還厚,朽木不可雕”等語詞,挫傷了學生學習的信心和積極性,造成師生情緒的對立;極少數(shù)教師甚至還采取體罰或變相體罰的方法,不僅對學生的身心造成極大的傷害,而且也造成了惡劣的社會影響。4物欲熏心經不起金錢誘惑。近年來,少數(shù)教師在社會分配多元化的影響下,心理失衡,模糊了“為什么而教”的認識。常常指派學生或學生家長為自己辦私事,收受學生的禮物、資財,接受學生家長的請吃、休閑娛樂等,更有少數(shù)教師大搞“有償家教”,其實,家教作為學校教育的一種補充手段,任課教師重點幫助個別學業(yè)不良的學生“跟上趟”以及為學有余力的學生點撥點撥,做到“提優(yōu)補差”,這本是每個任課教師份內的事,是教師敬業(yè)、

6、勤業(yè)、奉獻意識的體現(xiàn),也是培養(yǎng)一代新人的義不容辭的天職;但少數(shù)任課教師往往是半號召半強迫地讓自己所教的學生接受“有償家教”。人民日報曾收到一封讀者來信,題目是老師“拜金”,學生“受傷”。事情大概是這樣:我有位朋友的兒子在上小學三年級,原本坐在第三排。一天放學后,老師讓他跟家長說一說到老師家補課的事。朋友覺得兒子學習成績還可以,而且媽媽也是老師,沒必要額外再到老師家補課。于是,就讓兒子回絕了老師要孩子補課的要求。沒幾天,那位老師就把孩子的座位換到了最后一排。放學后,孩子哭著跑回了家。當天晚上,朋友買了點東西,去了趟老師家并決定讓兒子去補課。第二天,孩子又重新回到了原來的座位。這位老師競然以這樣的

7、心態(tài)對待工作,對待孩子,其影響之惡劣,可以想見。我們的孩子、我們的下一代,如果總是處于這樣的“言傳身教”之下,那在他們的心靈上又該留下什么樣的陰影?5形象扭曲師表意識淡薄。有的教師受社會不良風氣和少數(shù)學校片面追求升學率的影響,造成教師之間的不正當競爭,使教師之間關系緊張,師表意識淡薄,缺乏集體主義觀念和團結協(xié)作的精神,動不動就在學生面前對社會不良現(xiàn)象和學校內的某些不認同的做法發(fā)“牢騷”,或以貶低、輕視其他學科的作用和其他學科老師的威信來抬高自己,以己之長攻人之短,互相拆臺,存在著嚴重的“同行是冤家”的舊職業(yè)觀念和“文人相輕”的不良習氣,忽視了“以身立教”的作用。總之,師德滑坡已是一個不爭的事實

8、。雖然師德滑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也是極其復雜的,這與師德教育缺乏實效性是分不開的。師德水平的高低決定著教育的發(fā)展水平和質量。為此,我們必須加強師德修養(yǎng),提升人格魅力,為人師表,以身作則,增強教育的實效性。具體說來,應努力做到以下幾個方面: 1熱愛學生、培養(yǎng)英才 熱愛學生是教師的天職。陶行知把“愛滿天下”、“樂育英才”作為自己的崇高理想,告誡教師要“愛生如子”。他深信沒有愛就沒有教育,教師的愛是培養(yǎng)“英才”的源泉和動力。愛,是人的一種偉大感情。師愛是一種無私而偉大的愛。師愛,不單純是一種感情,同時也是一種活動。師愛是教師力量的源泉,強烈的愛生之情會使教師傾心于教學工作,以飽滿的熱情投入到教學工作

9、中去,從而使教師的教學潛力發(fā)揮得淋漓盡致,師愛是后進生轉化工作的潤滑劑,對后進生轉化起到了重要作用。蘇霍姆林斯基說:“每個孩子的內心深處都有他自己的一根弦,發(fā)出自己的調子。因此,要想讓那顆心與我的話相呼應,就得使我自己能和上這根弦的調門?!薄安涣私夂⒆樱涣私馑闹橇Πl(fā)展、興趣、愛好、才能、稟賦、傾向,就說不上教育?!睅煇凼且越處煹牟壑?,換取學生的愛心,用真誠的愛打開學生的心扉,形成師生間愛的雙向交流。2全身心投入、獻身教育 全身心投入是教師的職業(yè)道德。獻身教育首先要求教師要有獻身教育的品德,這是“教育的命脈”,是教師職業(yè)道德的前提。其次,教師要以“愛滿天下”的情懷去傾心培育“真人”,教師

10、把自己的知識、才華、青春和生命獻給教育事業(yè)。為此,人們才由衷的敬佩教師,稱頌他們像園丁、像鋪路石,為人民奉獻坦途??梢哉f教師勞動的本質特征在于奉獻,教師道德的精髓也在于奉獻。3公正嚴明、平等待人師生的關系,應是一種平等、和諧、相互信賴的關系。營造這種親密無間的師生關系的關鍵,主要在于教師,這就要求教師要公正嚴明,平等待人。對學生而言,教師既是他們的老師又是他們的朋友,課內是嚴師,課外是摯友。學生有了過錯,教師要做到實事求是、公正無私、賞罰分明、一視同仁。即使對學生批評是嚴厲的,學生也會認為是真誠的,受到學生的衷心愛戴。4和藹可親、微笑教學教師是課堂教育的組織者和領導者,教師用自身的良好威望影響

11、學生,給學生以積極的情感體驗,激勵他們努力學習。教師和藹可親,具有情緒的感染力,可使學生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產生共鳴,有利于提高教學效率和教學質量。教師把微笑引入課堂,微笑是一種美,能使學生在輕松愉快的氛圍中學習。反之,就會使學生產生逆反心理,厭惡老師。人們常說,教師的每一句話往往會影響學生一生。如達芬奇小時候對畫雞蛋不感興趣,他的老師富有哲理的教誨,深深地打動了他。此后他刻苦學畫,成為世界著名的畫家。教師和藹親切的語言給學生以極大的鼓舞,也是培養(yǎng)成功的紐帶。 5終身學習、適應時代教師只有通過終身學習,才能適應瞬息萬變的不斷發(fā)展的時代,才能使自己思想品德、科學文化、計算機使用、教育理論素養(yǎng)、教

12、師職業(yè)技能以及身心素質等方面適應時代的要求。6更新觀念、提高能力教育思想觀念的更新是全面實施素質教育的前提,進行素質教育首要的、最難的是觀念的轉變。教師必須改變傳統(tǒng)教育思想中的價值觀、質量觀、人才觀、教師觀和學生觀。從原來的專才教育轉變?yōu)橥ú沤逃?,從應試教育中解脫出來,進行素質教育,變知識再現(xiàn)型學生為知識發(fā)現(xiàn)型學生,轉變那些不適應知識經濟發(fā)展要求的陳舊思想和觀念,培養(yǎng)創(chuàng)新人才。 7誨人不倦、高尚品格“教師是人類靈魂的工程師”。教師是教學活動的主導者,學生是教學活動的主體者。在學習過程中,學生的自身作用是內因,教師的作用是外因。外因必須通過內因才起作用。教師面向全體學生,做到誨人不倦,給予學生盡可能多的真摯的愛,使學生接近教師,愿意主動聽從教師教導。因此教師正確發(fā)揮主導作用的關鍵在于治學嚴謹、誨人不倦、積極進取、充滿愛心。8善于觀察、隨機應變 現(xiàn)代教育必然受到人的身心素質這一因素的制約和影響,所以教學過程必須依據對人本身認識的發(fā)展,了解和掌握學生的身心特點,善于觀察課堂上學生的不同反應,有的放矢地改進教學方法,積極的創(chuàng)造和諧的課堂氣氛,使學生產生愉快積極的態(tài)度和體驗,這就要教師做到“眼觀六路耳聽八方”。眼睛是心靈之窗。教師在課堂上發(fā)現(xiàn)個別學生交頭接耳妨礙了課堂秩序,這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