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力學實驗報告_1_第1頁
水力學實驗報告_1_第2頁
水力學實驗報告_1_第3頁
水力學實驗報告_1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9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水力學實驗報告水力學實驗指導書及實驗報告專業(yè)班級學號姓名河北農業(yè)大學城建學院 目錄 實驗(一)伯努利方程實驗. - 2 -實驗(二)動量定律實驗. - 5 -實驗(三)文丘里實驗. - 9 -實驗(四)孔口與管嘴出流實驗. - 11 -實驗(五)雷諾實驗. - 13 -實驗(六)沿程水頭損失實驗. - 15 -實驗(七)局部阻力損失實驗. - 18 - 實驗(一)伯努利方程實驗 一、實驗目的1.觀察流體流經能量方程試驗管的能量轉化情況,對實驗中出現(xiàn)的動水水力現(xiàn)象進行分析,加深對能量方程的理解;2.掌握一種測量流體流速的原理:3.驗證靜壓原理。二、實驗原理在恒定總流實驗管內,沿水流方向的任一斷面

2、i(實驗管的、見圖1),可寫22 圖伯努利方程實驗儀結構示意圖1.水箱及潛水泵;2.上水管;3.電源;4.溢流管;5.整流柵;6.溢流板;7.定壓水箱;8.實驗細管;9. 實驗粗管;10.測壓管;11.調節(jié)閥;12.接水箱,計量水箱;13.量杯自備;14.回水管;15.實驗桌。四、實驗步驟1.記錄有關常數:d、d、d、d、各管道軸線高程、水箱液面高程;2.水箱充水;3.接好電源,啟動水泵,系統(tǒng)充水趕氣,過程中維持溢流板稍許溢流;4.檢查各處是否有漏水;5.關閉流量調節(jié)閥11,觀察并記錄各動靜壓管上的液面高度,自由液面的高度;6.全開流量調節(jié)閥,測讀并記錄各測管的液面高程,體積流量;7.關小流量

3、調節(jié)閥,測讀并記錄各測管的液面高程,體積流量;8.重復步驟7一次;9.試驗完畢,停泵,斷開電源,清洗現(xiàn)場。五、試驗數據記錄與整理1.記錄有關讀數實驗裝置編號nod1= 1.4,d2= 2.6,d3= 1.4,d4= 1.4 2.測讀記錄pz+值表 表1 p z +(單位:cm )值表 基準線選在表中帶“*”的1、3、5、7測點為畢托管測點,測量相應位置的總水頭;而2、4、6、8測點測量相應位置的測壓管水頭。3.速度水頭值計算表4.總水頭22p v z g+值計算表表3 總水頭2p v z +值計算表 1.流量增大,測壓管水頭線有何變化?為什么?2.畢托管所測試的總水頭線與實測(體積法測流)的總

4、水頭線,一般略有差異,試分析其原因。3.測壓管水頭線和總水頭線的沿程變化有何不同?為什么? 實驗(二)動量定律實驗 x 對x 軸列動量方程:)(1122x x x xv v q r f-=式中:x r 水箱對水流的反作用力;實驗溫度、壓力下水的密度; q 水箱出水流量; 12,動量修正系數,取1:x v 1水箱水面的行近流速在x 軸上的投影,取0; x v 2出口斷面的平均流速在x 軸上的投影;2.根據力矩平衡計算x r : (1)x r 對轉軸取力矩mm=x r l 式中:l 出口中心至轉軸的距離; 動平衡時得到實測力矩o m : s g m o ?= 式中:g 平衡砝碼重量; s ?s ?

5、=s-o s ; o s 未出流平衡砝碼至轉軸的距離; s 出流時動態(tài)平衡時砝碼至轉軸的距離。式中:x r 平板對水流的反作用力;x v 1噴嘴出口平均流速在x 軸的投影,即流速; x v 2斷面平均流速在x 軸的投影,取0;2.根據力矩平衡計算x r :對o 點取矩,則有:m=r x l 1式中:1l 水流沖擊點至o 點的距離; 動平衡時得到實測力矩o m :2gl m o = 式中:g 砝碼重量; 2l 砝碼作用線到o 點的距離。 此時0m m ,可由力矩平衡計算得rx。三、實驗裝置1.動量實驗裝置1臺,結構示意見圖3;2.量水桶1只;3.電子稱1臺;4.秒表1塊。圖3: 實驗裝置結構示意

6、圖1.實驗水箱;2.控制閥門;3.高位水孔;4.低位水孔 ;5.砝碼 ;6.轉動軸承;7.擋板;8.固定插銷;9.水平儀;10.噴嘴;11.水泵;12.水箱;13.擋水板;14.實驗臺支架 四、實驗步驟(一)水箱實驗 1.儲水箱充水;2.接電源,啟動泵,向實驗水箱充水,關小進水閥2,實驗過程中使溢流板稍許溢流;3.拔出插銷,調整平衡(移動砝碼,使水平儀氣泡居中),測讀并記錄s ;4.拔出低孔塞,出流穩(wěn)定后,砝碼調位,使水平儀氣泡居中,測讀s ,計量水體積v 、量水時間t ;5.重復步驟4一次;6.停止水泵,待實驗水箱水位教低時塞住底孔;7.步重復驟2、3;8.拔去高孔塞,出流穩(wěn)定后,砝碼調位,

7、使水平儀氣泡居中,測讀s,測量水體積、計量時間; 9.重復步驟8一次;10.實驗完畢,實驗水箱插上定位插銷。 (二)平板實驗1.同步驟(一)1、2;2.在拉鏈端加50克砝碼,開啟并調節(jié)射流閥門,使平板保持垂直位置;3.穩(wěn)定后,測讀并記錄砝碼重量,計量水體積v ,量水時間t ; 4.改變砝碼重量,調節(jié)射流閥門,使平板保持垂直位置; 5.重復步驟3;6.實驗完畢,停止水泵,斷開電源。 五、實驗數據記錄與整理 1.記錄水箱實驗數據并計算d 圓錐管嘴= cm ,d 圓柱管嘴= cm ,高l = cm ,低l = cm2.記錄平板實驗數據并計算儀器常數(實測):d= cm ,l 1= m ,l 2= m

8、 分析理論計算r x 與測定r x 產生偏差的原因。 實驗(三)文丘里實驗 一、實驗目的1.通過測定流量系數,掌握文丘里流量計測量管道流量的技術。2.驗證能量方程的正確性。 二、實驗原理如果能求得任一斷面的流速v ,然后乘以面積a ,即可求出理論流量q。計算模型如圖1所示: 圖1 文丘里流量計流量計算模型根據能量方程和連續(xù)性方程,可得不計阻力作用的文氏管過水能力關系式 h k p z p z g d dd q ?=+-+-=)()(21)(4221142121式中:g d dd k 21)(442121-=,為文丘里流量計結構參數。)()(2211p z p z h +-+=?,為斷面測壓管水

9、頭差由于阻力的存在,實際通過流量q 恒小于理論流量q ,故引入無量綱流量修正系數。h k q q q ?=或h k q q ?=三、實驗裝置1.文丘里流量計實驗裝置1臺,結構示意圖(見圖2);2.秒表1只;3.溫度計1支。 圖2、實驗裝置結構示意圖1.水箱及潛水泵;2.上水管;3. 溢流管;4. 電源開關;5.整流柵;6.溢流板;7.接頭;8. 實驗管段;9. 文丘里管;10. 調節(jié)閥;11. 接水箱;12. 計量水箱;13. 回水管;14實驗桌。 四、實驗步驟1.水箱充水;2.接好電源,啟動水泵;3.調節(jié)進水閥,全開出水閥,過程中溢流板保持稍許溢流;4.穩(wěn)定后,測讀并記錄測壓管水頭h 1、h 2、時間間隔t 、水量v ;5.分68擋,關小出水閥,測讀并記錄h 1、h 2、t 、v ; 6實驗完畢,停止水泵,斷開電源,清掃場地。 五、實驗數據記錄與計算1 記錄計算有關數據 d 1= 1.4cm, d 2= 0.8 cm 實驗裝置編號no水箱液面標尺值0h = cm ,管軸線高程表尺值 h = cm 。2 試驗數據記錄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