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元酸堿的滴定PPT課件_第1頁
多元酸堿的滴定PPT課件_第2頁
多元酸堿的滴定PPT課件_第3頁
多元酸堿的滴定PPT課件_第4頁
多元酸堿的滴定PPT課件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多元酸堿的滴定 1、燒堿中、燒堿中NaOH和和Na2CO3含量的測定含量的測定 燒堿燒堿(氫氫 氧化鈉氧化鈉)在生產(chǎn)和貯藏過程中,因吸收空氣中的在生產(chǎn)和貯藏過程中,因吸收空氣中的CO2而而 產(chǎn)生部分產(chǎn)生部分Na2CO3。在測定燒堿中。在測定燒堿中NaOH含量的同時,含量的同時, 常常要測定常常要測定Na2CO3的含量,故稱為混合堿的分析。分的含量,故稱為混合堿的分析。分 析方法有兩種:析方法有兩種: (1)雙指示劑法雙指示劑法 所謂雙指示劑法,就是利用兩種指示所謂雙指示劑法,就是利用兩種指示 劑在不同計量點的顏色變化,得到兩個終點,分別根劑在不同計量點的顏色變化,得到兩個終點,分別根 據(jù)各終點

2、時所消耗的酸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各成分據(jù)各終點時所消耗的酸標準溶液的體積,計算各成分 的含量。的含量。 多元酸堿的滴定 雙指示劑法 多元酸堿的滴定 方法試樣V1取一份試樣:V2 H+ 酚酞 H+ 甲基橙 過程 NaOH Na2CO3 H+ 酚酞 H2O HCO3- H+ 甲基橙 H2CO3 紅色無色 V1 黃色紅色 V2 注: V2不是V總 32 3 CONa2,HCl HCO nnn 32CO Na1 ,HClNaOH nnn 1000 )( s NaOHHCl21 NaOH m MVVc w 1000 )( s CONaHCl2 CONa 32 32 m McV w 多元酸堿的滴定 BaC

3、l2 法 方法 第一份: NaOH Na2CO3 H+ 甲基橙 H2O H2CO3 黃色紅色 V1 32CO NaNaOH1 ,HCl 2nnn 試樣1 甲基橙 V1 試樣2酚酞 V2 BaCl2 第二份: NaOH Na2CO3 BaCl2NaOH BaCO3 H2O H+ 酚酞 紅色無色 V2 NaOH2 ,HCl nn 1000 ) s NaOHHCl2 NaOH m McV w ( 1000 ) 2 1 s CONaHCl21 CONa 32 32 m MVVc w ( 多元酸堿的滴定 紅色無色 V1 黃色紅色 V2 2 純堿中NaHCO3 和 Na2CO3 的測定 由同學們自己分析

4、未知成分混合堿 的測定 設已知一混合堿可能含有NaOH、或NaHCO3 、 或Na2CO3 、 或是幾種物質的可能混合物,試分析其百分含量。 方法1:取一份試樣以雙指示劑法連續(xù)滴定 NaOH Na2CO3 或NaHCO3 H+ 酚酞V1 H+ 甲基橙 V2 H2CO3 注: V2不是V總 H2O HCO3- HCO3- 多元酸堿的滴定 12345 NaO H Na2CO 3 NaHCO3NaOH-Na2CO3Na2CO3-NaHCO3 V1 0 V1 0V1 = 0V1 0V1 0 V2 = 0 V2 0V2 0V2 0V2 0 V1 = V2V1 V2V1 V2 多元酸堿的滴定 方法2:取二

5、份試樣以雙指示劑法平行滴定 NaOH Na2CO3 或 NaHCO3 H+ 酚酞 V1 第一份 NaOH Na2CO3 或 NaHCO3 H+ 甲基橙 V2 第二份 由同學們自己分析 多元酸堿的滴定 HCl H3PO4 H2PO4- OH- 甲基橙 H2O H2PO4- H2PO4- OH- 酚酞 HPO42- 無色紅色 V2紅色 黃色 V1 由同學們自己分析 多元酸堿的滴定 4、氮含量的測定 試樣NH4+ 處理 蒸餾法 甲醛法 參見實驗 蒸餾法 NH4+NH3 OH- 蒸餾 HCl 標準溶液吸收 H3BO3 溶液吸收 HCl 標液吸收 NH3 NH4Cl + HCl (過量) NaOH H2

6、O + NH4+ 44 NHNH, p HCK a s HCl 強酸與弱酸 混合體系 pH 5 指示劑:甲基紅 100 1000 ) s NNaOHHCl N m AcVcV w ()( 多元酸堿的滴定 H3BO3 溶液吸收 NH3NH4Cl + H2BO3- ( NH3 + H3BO3 ) HCl H3BO3 + NH4+ H3BO3 弱酸與弱堿 混合體系 pKb = 4.76 弱酸與弱酸混合體系 3333 44 BOHsp,BOH, NHsp,NH, p HCKCK a a s pH 5 指示劑:甲基紅 100 1000 s NHCl N m AcV w )( 多元酸堿的滴定 例題: 稱取

7、0.2500g 食品試樣,采用蒸餾法測定含氮量。以 0.1000 mol / L HCl 溶液滴定至終點,消耗 21.20 ml, 計算該食品樣品中蛋白質的含量。(蛋白質中氮的質 量換算為蛋白質的換算因子為6.25。) 100 1000 25. 6 s NHCl p m AcV w )( 解:用HCl 滴定,說明采用的是硼酸吸收法。 %25.74 100 10002500. 0 25. 601.1420.211000. 0 P w 蛋白質的測定 許多不同的蛋白質中的氮的含量基本相同,為16 % ,因此將氮的含量 換算為蛋白質的重量因子為6.25,即通過測定含氮量,進一步求出蛋白質的 含量。若蛋

8、白質的大部分為白蛋白,換算因子為6.27. 多元酸堿的滴定 甲醛法甲醛法 利用甲醛與銨鹽作用,釋放出相當量的酸利用甲醛與銨鹽作用,釋放出相當量的酸 (質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和質子化的六次甲基四胺和H+): 4NH4+6HCHO(CH2)6N4H+3H+6H2O (Ka7.1l0-6) 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劑,用然后以酚酞作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液滴定標準溶液滴定 至溶液成微紅色,由至溶液成微紅色,由NaOH的濃度和消耗的體積,的濃度和消耗的體積, 按下式計算氮的含量。按下式計算氮的含量。 多元酸堿的滴定 WN=(cNaOHVNaOH/1000)14.01/ms 如果試樣中含有游離酸,事先以甲基紅作

9、指示劑,如果試樣中含有游離酸,事先以甲基紅作指示劑, 用堿中和。甲醛法較蒸餾法快速、簡便。用堿中和。甲醛法較蒸餾法快速、簡便。 5 醛的測定醛的測定 醛類化合物既非酸又非堿,當然不能用酸堿滴醛類化合物既非酸又非堿,當然不能用酸堿滴 定法直接測定其含量。但醛類化合物可通過某些化定法直接測定其含量。但醛類化合物可通過某些化 學反應,釋放出相當量的酸或堿,便可間接地測定學反應,釋放出相當量的酸或堿,便可間接地測定 其含量。例如丙烯醛與鹽酸羥氨在醇溶液中起反應,其含量。例如丙烯醛與鹽酸羥氨在醇溶液中起反應, 釋放出相當量的酸釋放出相當量的酸(HCl): CH2CHCHO+NH2OHHCl CH2(CH

10、2)2NOH+HCl+H2O 生成的生成的HCl,以甲基橙作指示劑,用,以甲基橙作指示劑,用NaOH標準溶標準溶 液滴定。液滴定。 多元酸堿的滴定 =(cNaOHVNaOH/1000)56.06/ms 又如甲醛與亞硫酸鈉在水溶液中發(fā)生下述反應:又如甲醛與亞硫酸鈉在水溶液中發(fā)生下述反應: HCHO+Na2SO3+H2OH2(OH)CSO3Na+NaOH 釋放出釋放出NaOH,以酚酞或百里酚酞作指示劑,用酸,以酚酞或百里酚酞作指示劑,用酸 標準溶液滴定之。根據(jù)酸標準溶液的濃度及其體積,標準溶液滴定之。根據(jù)酸標準溶液的濃度及其體積, 便可求得甲醛的百分比含量。便可求得甲醛的百分比含量。 CH3COO

11、C2H5+NaOH = CH3COONa + C2H5OH (CH2)6N4 + 6H2O +2H2SO4 = 6HCHO +2(NH4)2SO4 CHCHOCH W 2 多元酸堿的滴定 H3BO3是極弱的酸,不能用強堿直接滴定,但是極弱的酸,不能用強堿直接滴定,但 它與甘油生成絡合酸,可使其酸強化。故可用堿標它與甘油生成絡合酸,可使其酸強化。故可用堿標 準溶液直接滴定。準溶液直接滴定。 K2SiO3 + 6F- +6H+ =K2SiF6+ 3H2O K2SiF6 + 3H2O = 2KF + H2SiO3 + 4HF 然后用堿標準溶液滴定然后用堿標準溶液滴定HF。 多元酸堿的滴定 含磷試樣用硝酸和硫酸處理后使磷轉化為磷酸,然含磷試樣用硝酸和硫酸處理后使磷轉化為磷酸,然 后在硝酸介質中加入鉬酸銨,發(fā)生下列反應:后在硝酸介質中加入鉬酸銨,發(fā)生下列反應: 12MoO42- + 2NH4+ +H3PO4 + 22H+ = (NH4)2HPO412MoO3H2O+ H2O 沉淀過濾并洗滌后,溶于過量的沉淀過濾并洗滌后,溶于過量的NaOH標準溶液中:標準溶液中: (NH4)2HPO412MoO3H2O + 24OH- = HPO42- + 12MoO42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