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梳理歸納5篇分享_第1頁
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梳理歸納5篇分享_第2頁
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梳理歸納5篇分享_第3頁
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梳理歸納5篇分享_第4頁
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梳理歸納5篇分享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高三語文重要知識點梳理歸納5篇分享高中階段學習難度、強度、容量加大,學習負擔及壓力明顯加重,不能再依賴初中時期老師“填鴨式”的授課,“看管式”的自習,“命令式”的作業(yè),要逐步培養(yǎng)自己主動獲取知識、鞏固知識的能力,制定學習計劃,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好習慣。 下面就是小編給大家?guī)淼母呷Z文知識點總結,希望能幫助到大家!高三語文知識點1一、文言實詞1.通假字(1)剛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通“毋”,不要)(2)無失其時(通“毋”,不要)(3)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通“斑”,此處指頭發(fā)花白)(4)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同“途”,道路)(5)直不百步耳(直通只,僅僅)2.特殊詞義(1)河內兇(谷物收成不好

2、,荒年)(2)鄰國之民不加少(副詞,更、更加)(3)直不百步耳(只是,不過)(4)數罟不入洿池(細密)3.一詞多義(1)食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食:前一個為動詞,吃;后一個為名詞,食物)(2)數數口之家,可以無饑譯(幾,若干)數罟不入洿池(密)愿令得補黑衣之數(數目)扶蘇以數諫故(屢次)(3)直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只,不過)中通外直,不蔓不枝(不彎曲)系向牛頭充炭直(通值,價錢)(4)勝不違農時,谷不可勝食也(盡)驢不勝怒,蹄之(能承受)其所謂戰(zhàn)勝于朝廷(勝利)日出江花紅勝火,春來江水綠如藍(超過)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優(yōu)美的)(5)發(fā)涂有餓莩而不知發(fā)(打開)發(fā)閭左謫戍漁陽九百人(派遣)

3、百發(fā)百中(發(fā)射)野芳發(fā)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陰(花開)(6)兵非我也,兵也(兵器)窮兵黷武(軍事力量)必以長安君為質,兵乃出(軍隊)草木皆兵(士兵)4.詞類活用(1)名詞作動詞。填然鼓之(敲鼓)樹之以桑(種植)五十者可以衣帛矣(穿)然而不王者(稱王)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吃)5、古今異義(1)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古:黃河今:泛指河流)(2)河內兇,則移其民于河東(古:谷物收成不好今:兇惡,厲害)(3)棄甲曳兵而走(古:跑,逃走今:行,走路)(4)是使民養(yǎng)生喪死無憾也(古:供養(yǎng)活著的人今:保養(yǎng)身體)(5)五十者可以衣帛矣(古:可以憑借今:表示同意,認可)(6)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古:然意為這樣,

4、而意為卻今:轉折連詞)(7)王無罪歲,斯天下之民至焉(古:不要歸咎今:沒有罪過)二、文言虛詞1.而(1)連詞,連接狀語和中心語,表修飾:棄甲曳兵而走(2)連詞,表承接:或百步而后止(3)連詞,表轉折:然而不王者/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檢/涂有餓殍而不知發(fā)(4)連詞,表并列:是何異于刺人而殺之2.其(1)指示代詞,相當于“那”“那里”:則移其民于河東(2)代詞,作定語成分:移其粟于河內(代河東的)/無失其時(它們的)3.之(1)助詞,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寡人之于國也/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2)結構助詞,的:察鄰國之政/王道之始也(3)襯音助詞,無義:填然鼓之/樹之以桑代詞,作賓語成分:申之以孝悌之

5、義(指代百姓)/未之有也(代前面所說的事)4.焉(1)句末語氣助詞:盡心焉耳矣(2)代詞:斯天下之民至焉(指代“王”)5.然(1)指示代詞,這樣:河東兇亦然/然而不王者(2)形容詞詞尾,相當于“地”:填然鼓之6.于(1)介詞,對于:寡人之于國也(2)介詞,表比較,比:則無望民之多于鄰國也(3)介詞,在:頒白者不負戴于道路矣高三語文知識點21、重點難點:基礎知識部分成語辨析、病句現代文閱讀2、易錯點、易混點:(1)字音字形部分采用每天課前小卷小考的形式督促學生識記;(2)現代文閱讀復習對學生長期以來不明確的語文概念進行系統(tǒng)的概念內涵和外延的區(qū)分,如對表達特色、表達技巧、表現手法、表達方式進行區(qū)分

6、,并且將出現頻率較高的考點進行總結,如常見的修辭手法作用表述;(3)在明確概念隸屬的基礎上,規(guī)范答題的要點層次和術語的使用,如句義理解題的答題三個思考角度等。3、收效:(1)小卷測試既起到督促學生識記的作用,又能夠化整為零,提高零散掌握知識點的長效性,部分學生還通過主動申請批改小卷的方式強化記憶。(2)學生答題的規(guī)范意識有所提高,相當一部分學生培養(yǎng)起答題模式化的意識。(3)對各考點的考查方向有了更為清醒的認識,并且建立起一定的知識結構框架。(4)寫作過程中學生有意識地嘗試著從立意、文體、選材的角度提高自己的水平。4、存在問題:(1)自覺滾動式鞏固復習的意識仍然薄弱,除了客觀時間有限的因素外,計

7、劃性、持續(xù)性的自主復習做到不到位,導致一段時間后復習過內容的淡忘。(2)雖然對規(guī)范答題作了系統(tǒng)的知識梳理和強調,但是講過知識學以致用的能力不強,或自覺意識不強,導致僅僅是“筆記”而非“腦記”,還有相當一部分學生并未掙脫原有解題惡習的束縛,未能將科學的解題步驟落到實處,所以查漏補缺的實效并不樂觀。(3)理科生對語文投入從認識上到行動上都很不夠。(4)新課改條件下對開放題的考查設置較多,而且對學生靈活作答,高度提煉概括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而學生往往在這部分既存在畏難情緒嚴重的問題,同時存在較大的惰性。5、解決辦法:(1)師生加強對語文學科的重視,拓寬語文的夾縫空間。(2)平時訓練高標準、嚴要求,“

8、唯規(guī)范是從”,不規(guī)范不給分,不按步驟進行返工。(3)在現有條件下,結合班級實際,為學生有步驟地滾動復習復習過的知識點提出計劃建議。(4)在習題訓練過程中,尤其是講評過程中,強調對照答案找差距,透視答案析要點。6、打算和建議:(1)針對一輪復習中學生仍然薄弱的知識點再次精選習題進行強化鞏固;(2)雖然二輪復習的習題量將加大,但是必須建立在有選擇性的基礎上,爭取給學生舉一反三的啟示性作用;(3)在二輪復習進行過程中,指導學生制訂對一輪復習過的知識點進行滾動復習的計劃,并且通過適當抽測等多種方式進行督促檢查;(4)針對個別學生出現的個性化知識掌握上的問題,盡量做到面批面改式的跟蹤指導;(5)及時針對

9、習題訓練過程中反映出來的學生知識漏洞,提醒并指導學生進行相關知識點的查漏補缺。高三語文知識點3一、表達方式:記敘、描寫、抒情、說明、議論二、表現手法:象征、對比、烘托、設置懸念、前后呼應、欲揚先抑、托物言志、借物抒情、聯想、想象、襯托(正襯、反襯)三、修辭手法:比喻、擬人、夸張、排比、對偶、引用、設問、反問、反復、互文、對比、借代、反語四、記敘文六要素:時間、地點、人物、事情的起因、經過、結果五、記敘順序:順敘、倒敘、插敘六、描寫角度:正面描寫、側面描寫七、描寫人物的方法:語言、動作、神態(tài)、心理、外貌八、描寫景物的角度:視覺、聽覺、味覺、觸覺九、描寫景物的方法:動靜結合(以動寫靜)、概括與具體

10、相結合、由遠到近(或由近到遠)十、描寫(或抒情)方式:正面(又叫直接)、反面(又叫間接)十一、敘述方式:概括敘述、細節(jié)描寫十二、說明順序:時間順序、空間順序、邏輯順序十三、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下定義、分類別、作詮釋、摹狀貌、引用十四、小說情節(jié)四部分:開端、發(fā)展、結局十五、小說三要素:人物形象、故事情節(jié)、具體環(huán)境十六、環(huán)境描寫分為:自然環(huán)境、社會環(huán)境十七、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十八、論據分類為:事實論據、道理論據十九、論證方法:舉例(或事實)論證、道理論證(有時也叫引用論證)、對比(或正反對比)論證、比喻論證二十、論證方式:立論、駁論(可反駁論點、論據、論證)二十一

11、、議論文的文章的結構:總分總、總分、分總;分的部分常常有并列式、遞進式。二十二、引號的作用:引用;強調;特定稱謂;否定、諷刺、反語二十三、破折號用法:提示、注釋、總結、遞進、話題轉換、插說。高三語文知識點41.小說三要素:人物、情節(jié)、環(huán)境2.議論文三要素:論點、論據、論證3.比喻三要素:本體、喻體、喻詞4.記敘文六要素(五w+h):何時、何地、何人、何因、何過、何果5.律詩四條件:八句四聯、偶尾同韻、中聯對偶、平聲合調6.五種表達方式:敘述、議論、抒情、說明、描寫7.六種說明文說明方法:舉例子、列數字、打比方、作比較、分類別、下定義8.三種說明文說明結構:總分總結構、總分結構、分總結構9.三大

12、說明文說明順序:按時間順序、按空間順序、按邏輯順序10.兩種基本議論文結構:提出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提出觀點-論證觀點-總結觀點11.六種議論文論證方法:舉例法、對比法、喻證法、歸謬法12.八種主要修辭手法:比喻、擬人、排比、夸張、反問、設問、反復、對偶13.四種人物描寫方法:外貌描寫、語言描寫、動作描寫、心理描寫14.七種短語類型:并列短語、偏正短語、主謂短語、動賓短語、動補短語、介賓短語、的字短語15.六種句子成分:主語、謂語、賓語、補語、定語、狀語16.十二詞類:名動形、數量代、副介連、助嘆擬17.三種記敘方法:順敘、倒敘、插敘18.三種省略號作用:表引文內容省略、表列舉事

13、項省略、表說話中斷延長19.四種波折號作用:表解釋說明前文、表后文跳躍轉折、表聲音中斷延長、表時地數起止20.四種引號作用:表引用實際內容、表諷刺反語、表特定謂語高三語文知識點5復習要點:把握讀懂詩詞、體味詩人思想情感的方法。掌握常見的詩詞藝術手法。掌握詩詞鑒賞術語,提高鑒賞詩詞的能力。復習措施:選擇經典詩歌,在閱讀中掌握讀懂詩詞的方法。將詩歌按內容(風格)分類鑒賞,掌握各類詩詞的一些規(guī)律特征。進行鑒賞技巧的總結、分析和點撥,學會鑒賞詩詞的基本流程。掌握一般理論,詩歌體裁(古體詩、今體詩律詩、絕句)、詩歌題材(懷鄉(xiāng)、思友、征旅、懷古等)、表現手法、語言特點、作家風格、常見意象等,要求對理論消化掌握,不能只停留簡單記憶。方法:閱讀看有效信息(注釋、題目、作家、詩眼、詩歌內容、問題提示),注意從“景”、“情”、“理”、“趣”幾方面剖析詩歌。作答問什么,答什么,貫徹“寫了什么怎么寫的有什么效果”的答題規(guī)范要求。牢記運用有關詩歌理論知識,用術語作答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