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_第1頁
壓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_第2頁
壓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_第3頁
壓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_第4頁
壓力容器制造管理制度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暗 室 工 作 規(guī) 定1.制片技術及增感屏使用規(guī)定:1.1裁片:1.1.1根據(jù)現(xiàn)有膠片規(guī)格和工作需要考慮,膠片尺寸為:30080。1.1.2將手洗凈,擦好切片和工作臺,根據(jù)尺寸對好切口。1.1.3關好照明燈和遮蔽好門窗。暗室紅燈要安全可靠,暗室內(nèi)不得有自然光線。1.1.4打開膠片盒,取出所需膠片張數(shù),封閉好膠片盒。將取出的膠片逐張帶紙裁剪,并注意手不能接觸膠片的藥膜面。1.1.5將膠片直接裝入暗盒,不得露光,暫時不用的要包裝好。1.1.6工作完畢,將工作臺整理好。1.2裝片1.2.1裝片前應檢查暗盒是否清潔、露光,增感屏是否清潔,屏面無污物、劃傷、裂紋、折紋。1.2.2裝片時,增感屏全部拉出暗

2、盒,去掉隔離紙,用手拿著膠片兩側,勿觸摸藥膜面,輕輕將膠片放在兩增感屏中間,推入暗盒后并封口,防止光線進入,并注意增感屏面不得裝反,注意摩擦產(chǎn)生靜電感光。1.3暗室處理1.3.1暗室應完全不露光。1.3.2暗室安全燈應安全可靠,不能太亮和露光。1.3.3整理好膠片后,準備好顯、定影液(注意溶液溫度、濃度和陳舊程度),將手洗凈,關掉照明燈和門窗。1.3.4將感光膠片同增感屏一起從暗盒中全部拉出,輕輕取處膠片放好。1.3.5顯、定影液溫度18-22,顯影前應將膠片在凈水中浸泡,顯影是時要使膠片兩面迅速浸入溶液,開始顯影一分鐘內(nèi),膠片逐張經(jīng)常翻動,不得壓片、貼盤底、劃片或長時間接觸空氣。1.3.6顯

3、影時間在4-6分鐘為適當,顯影后放入停顯液停影,停影后放入定影液中進行定影。在定影液中要適當翻動,使之充分定影,焊縫達到通透狀態(tài),一般新配制的定影液在合適的溫度下10-15分鐘。1.3.7水沖時間要充分,要適當翻動,在流動的水中沖洗時間一般不少于30分鐘,以便膜中無用溶液沖掉,是底片長期保存不易變質(zhì)。1.3.8用脫水劑擦凈片面,夾好底片,進行干燥。1.3.9顯影液應保存在避光暗處,力求與空氣及自然光線隔離。1.4增感屏使用注意事項:1.4.1儲存環(huán)境溫度在-10-35,保持通風干燥,相對濕度在65-80%之間。1.4.2避免日光和強光照射,防止亮度和增感因素的降低和老化。1.4.3置放時勿受潮

4、、局部受壓和重迭,避免產(chǎn)生屏面翹曲不平。調(diào)換軟片,切忌濕手操作,以免保護膜遭受破壞。1.4.4不使用時應在兩平面間夾襯光潔紙張,以防屏面磨損。1.4.5增感屏面應保持清潔,如不慎沾上臟物,可用脫脂棉沾少許70%酒精或蒸餾水輕輕摸去。1.4.6切忌與有機溶劑或化學藥品接觸,切勿沾上顯、定影液。1.5膠片保存注意事項:1.5.1膠片應存放于陰涼干燥處,避免放射性物質(zhì)及一切有害氣體的損害,存放應盡可能立放,不能平放,以免壓片或粘片。1.5.2使用時輕取輕放,避免摩擦或局部褶皺,以防靜電灰霧。啟封后膠片不宜在安全燈下暴露太久。射 線 探 傷 布 片 規(guī) 則 與 評 片 制 度1.射線探傷布片規(guī)則:1.

5、1焊接檢驗員在外觀檢驗合格后,根據(jù)檢測比例在相應部位劃片,下達委托單時應有布片定位圖,t型接頭必須進行檢測。1.2拍片標記編號,按檢測編號編制。檢測人員拍完時,并作定位標記與檢測片號。1.3底片的定位號位于底片中心,不能保證有效長度應予重拍。1.4根據(jù)jb473094的規(guī)定,每張底片必須有工件編號、底片編號、定位標記、搭接標記、透照日期,這些標記不得壓焊縫,要求離焊縫至少5-10。1.5容器焊縫檢測,應注明檢測方位、編號。1.6布片時要注意間隔距離,相鄰兩張底片的間距最好為290的倍數(shù),以備擴拍10%和100%檢測時減少底片數(shù)量。2.射線檢測底片評定制度2.1檢查底片的標記是否齊全,是否有機械

6、的、化學的損傷或其它污點,若判片有混淆應以重拍。2.2底片的靈敏度,黑度應符合jb4730-94的要求,并保證底片的清晰度,此項由暗室人員初審時鑒定,在評定時如發(fā)現(xiàn)不符合要求,需重拍。2.3了解所拍底片焊縫的焊接工藝和幾何形狀。2.4底片評定記錄應有缺陷性質(zhì)、尺寸、位置和平定等級。2.5復拍部位的底片應和原始底片吻合。無 損 檢 測 工 作 管 理 制 度1.本制度規(guī)定了無損檢測(rt、mt、pt)人員的資格、無損檢測的工作程序、無損檢測設備條件和資料管理的要求。本制度適用于本公司無損檢測工作。2.職責無損檢測工作由質(zhì)檢部歸口管理。有關部室和車間予以配合。3.無損檢測人員資格3.1從事射線、超

7、聲波、磁粉、滲透探傷工作的人員必須經(jīng)過培訓,按鍋爐壓力容器無損檢測人員資格鑒定考核規(guī)則,參加有關部們組織的考試,取得資格證書,才能擔任相應的無損檢測工作。3.2無損檢測報告的簽發(fā)資格。3.2.1無損檢測報告必須經(jīng)初評、復評兩級簽字方可發(fā)出。3.2.2射線探傷:由外協(xié)單位具有級以上(含級)射線探傷資格的人員初評并記錄檢測結果,公司級以上(含級)射線探傷資格的人員復評并簽發(fā)射線探傷報告。3.2.3超聲波、磁粉、滲透探傷:由外協(xié)單位各專業(yè)級以上(含級)資格人員記錄檢測結果,公司各專業(yè)級資格人員確認并簽發(fā)檢驗報告。3.3無損檢測質(zhì)控責任人應由具有級以上(含級)無損檢測資格證書的人員擔任。4.無損檢測工

8、作程序。4.1無損檢測的委托。4.1.1探傷室根據(jù)焊接檢驗員開出的“無損檢測委托單”安排無損探傷工作。4.1.2對“無檢測委托單”和待探傷工件的要求。4.1.2.1射線探傷。(1)“無損檢測委托單”上應有工件名稱和材質(zhì),焊接的方法,焊縫長度,探傷比例,焊工鋼印號,以及驗收標準等。(2)工件經(jīng)外觀檢查合格,沒有飛濺、咬邊不超標準,符合探傷要求。4.1.2.2超聲波探傷。(1) “無損檢測委托單” 上應有工件名稱、材質(zhì)、焊接的方法、坡口型式和驗收標準等。(2) 工件表面已打磨清理或加工,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經(jīng)外觀檢查合格。4.1.2.3磁粉探傷(1)“無損檢測委托單”應有工件名稱、材質(zhì)、熱處理狀態(tài)

9、和驗收標準等,并應另外檢查區(qū)域草圖。(2)工件經(jīng)外觀檢查合格,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4.1.2.4滲透探傷。(1)“無損檢測委托單”應有工作令號、工件名稱、材質(zhì)、驗收標準等。(2)工件經(jīng)外觀檢查合格,表面粗糙度符合要求。4.2所有無損檢測,當外表質(zhì)量達不到要求時,應拒絕探傷,退回上道工序處理。4.3進行射線探傷時,探傷員應按探傷比例,合理布片,并畫出“布片圖”。填寫射線檢驗原始記錄。底片上的標記應齊全,擺放正確、底片質(zhì)量符合標準要求。4.4對進行局部射線探傷和局部超聲波探傷的焊縫、應按壓力容器安全技術監(jiān)察規(guī)程和gb150、gb151等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執(zhí)行。4.5探傷后發(fā)現(xiàn)超標缺陷,評片人員應對缺陷

10、作出明顯標記、填寫“焊縫返修通知單”交焊接檢驗員通知車間返修。4.6無損探傷結束后,應由本章3.2條規(guī)定的有資格人員審核和簽發(fā)無損探傷報告,射線探傷底片和布片圖及時請監(jiān)檢單位駐公司監(jiān)檢人員審查。5.無損探傷設備和條件。5.1無損探傷設備應能滿足產(chǎn)品無損檢測的要求。購置無損探傷設備、儀器和器材時,其型號、規(guī)格、生產(chǎn)廠家等,應事先征求無損檢測質(zhì)控責任人的意見。5.2各種無損探傷設備、儀器和器材應符合技術標準的規(guī)定,定期檢修或檢定,以保持其完好狀態(tài)。5.3射線探傷的透照室、操作室、暗室、評片室等應符合有關技術標準的要求,并保持整齊、清潔。5.4要完善射線探傷安全防護措施,確保人身安全。室外攝片時應通

11、知周圍人員撤離到安全區(qū),并設置明顯的警戒標志。6.無損檢測資料管理。6.1無損檢測資料包括射線探傷、超聲波探傷、磁粉探傷和滲透探傷報告、原始記錄、射線探傷布片圖及射線探傷底片等。6.2無損檢測資料應由質(zhì)檢部探傷室在產(chǎn)品完工后按產(chǎn)品編號匯總整理,一臺一檔,經(jīng)無損檢測質(zhì)檢責任人審核,將無損檢測報告正本及射線探傷底片由質(zhì)檢部存檔。6.3射線探傷底片需用軟質(zhì)紙隔開,直立排放,集中存放在干燥、通風的地方。6.4射線探傷底片保存期為7年。無 損 檢 測 設 備 使 用 管 理 制 度1.各種無損檢測設備的使用和保管應明確專人負責,其他人未經(jīng)允許不能亂動或出借。2.每天工作完畢后,必須擦凈設備,保持設備完好。3.設備發(fā)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