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the shortest way to do many things is to only one thing at a tim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頁眉可刪)誡子書教案匯編7篇 誡子書教案 篇1教學目標:1、讀準字音,熟讀成誦。2、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3、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教學重點:、背誦課文。、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引導學生領會_的思想意義。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儉以養(yǎng)德”與“靜”的關系。課時安排: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在八年級曾經學過兩篇_,一篇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一篇是陳壽寫的三國志節(jié)選隆中對。這兩篇_中的諸葛亮給你留下
2、了怎樣的印象?請你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來概括一下。(找生談。明確:賞罰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謀遠慮、足智多謀等)諸葛亮是在歲的時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經對他五歲的兒子說過一段話,這段話后來一直被諸葛家族奉為祖訓,可見他對諸葛子孫有著多么深遠的影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段話(板書:誡子書),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淺。二、初讀課文、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借助工具書掃清生字障礙,注意停頓。、找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注意()生字夫(f)澹泊(dn)(b)淫(yn)慢遂(su)廬(l)()停頓、集體朗讀課文。三、疏通文意、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運用硬讀法、猜讀法、聯(lián)想法
3、(聯(lián)系現(xiàn)代漢語)遷移運用法(聯(lián)系已學過的古文知識),學生自主譯讀課文,找出疑難問題,并力求在小范圍內合作解決。學生學習時,教師巡回,及時給予指導。、質疑問難。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論解決。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放手給他們。解決不了的,教師給予點撥。注意結合具體問題,對學生進行學習古文方法的指導。、師強調重點詞、生譯全文。先找生通譯全文,再同桌間口譯。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譯文的語言,除了達到文通字順外,也要力求文字優(yōu)美。(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為:年華隨時光消失,意志隨歲月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守著窮房子,那時后悔
4、又怎么來得及呢?。┧?、研讀賞析課文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以一系列問題帶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入理解。1、諸葛亮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主旨是勸勉兒子勤學勵志,需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荒唐險躁。_概括了做人治學的經驗,著重圍繞一個“靜”字加以論述,同時把失敗歸結為一個“躁”字,對比鮮明2、_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你能再補充一個論據(jù)(道理或事實均可)嗎?在修身、立志、為人處世方面分析了學與靜、才與學、學與志等方面的關系。3.諸葛亮認為成才成學的條件是什么?理想的人才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志、學、才。他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礎,但志向的培
5、養(yǎng)又必須修養(yǎng)道德,造就人才必須從靜與儉的修養(yǎng)開始。4. “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皟€以養(yǎng)德”與“靜”有何關系?因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儉以養(yǎng)德”是建立在“靜”的基礎上的美德。五、背誦積累。學生背誦課文。提醒學生:注意一句話一句話地背,要注意句間停頓,開始時,要慢背,心里裝著現(xiàn)代文,嘴里說著古文。六、談感受,說啟發(fā)。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自己的理解和所受到的啟發(fā)。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 如,()時光飛逝,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能等到自
6、己變老,和世界脫節(jié),才悲嘆蹉跎的歲月,那將于事無補。(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一個人要想有所成就,就必須從小確立大志,否則人生就沒有了方向。周總理在歲的時候就發(fā)出了“為中華之崛起而讀書”的誓言,這一崇高的志向激勵著他一生都在為中華之崛起“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七、布置作業(yè)、搜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背默課文。誡子書教案 篇2教學目標:1、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yǎng)。2、讀準字音、停頓,積累文中重點文言詩詞和虛詞的用法。3、翻譯全文。4、引導學生領會的思想意義,弄清的層次關系。教學重點:1、背誦課文。2、在理解重點詞語的基礎上翻譯全文。3、引導學生理解成才的三個條
7、件:志、學、才三者之間的關系。4、引導學生領會的思想意義。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儉以養(yǎng)德”與“靜”的關系。教法、學法設想:1、小組合作學習法。設計問題,分組討論。2、置換法。針對的精彩之處,用換句的方法品味咀嚼。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我們在八年級曾經學過兩篇,一篇是諸葛亮寫的出師表,一篇是陳壽寫的三國志節(jié)選隆中對。這兩篇中的諸葛亮給你留下了怎樣的印象?請你用富有表現(xiàn)力的詞語來概括一下。(找生談。明確:賞罰分明、知人善任、忠心耿耿、深謀遠慮、足智多謀等)諸葛亮是在54歲的時候逝世的,在逝世前他曾經對他五歲的兒子說過一段話,這段話后來一直被諸葛家族奉為祖訓,可見他對諸葛子孫有著多么深遠的影
8、響。今天我們就來學習這段話(板書:誡子書),相信大家也一定受益匪淺。二、初讀課文1、老師范讀課文,學生根據(jù)老師的朗讀劃出停頓;然后找學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注意(1)生字:澹泊、淫慢、險躁(2)停頓:非澹泊/無以明志 非學/無以廣才2、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讀課文。要求,借助工具書掃清生字障礙,注意停頓。3、齊讀課文。三、疏通文意1、學生自主學習。結合課下注釋和工具書,運用硬讀法、猜讀法、聯(lián)想法(聯(lián)系現(xiàn)代漢語)遷移運用法(聯(lián)系已學過的古文知識),學生自主譯讀課文,找出疑難問題,并力求在小范圍內合作解決。學生學習時,教師巡回,及時給予指導。2、質疑問難。這一環(huán)節(jié),由學生自由提問,師生共同討
9、論解決。學生能自己解決的,放手給他們。解決不了的,教師給予點撥。注意結合具體問題,對學生進行學習古文方法的指導。3、師強調重點詞(小黑板出示)4、生譯全文。先找生通譯全文,再同桌間口譯。在本環(huán)節(jié)中,要求學生譯文的語言,除了達到文通字順外,也要力求文字優(yōu)美。(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譯為:年華隨時光消失,意志隨歲月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對社會沒有任何貢獻,只能悲哀地守著窮房子,那時后悔又怎么來得及呢!)四、研讀賞析課文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以一下三個問題學生通過自由發(fā)言和小組合作的方式對課文進行深入理解。1、諸葛亮在這段話中,哪句話勸勉兒子要珍惜時光,把握現(xiàn)在?你由此
10、想到了哪些詩句?這一問題由學生自由發(fā)言。明確:(1)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百川東到海,何時復西歸?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明日復明日,明日何其多!我生待明日,萬事成蹉跎。2、諸葛亮認為成才的條件是什么?它們之間有什么關系?這一問題在于引導學生理清_的層次關系,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在此基礎上,教師進行點撥,幫助學生弄清_的邏輯層次。明確:諸葛亮認為,理想的人才必須具備三個基本條件:志、學、才。諸葛亮主張以儉養(yǎng)德、以靜求學、以學廣才,這三者是互相聯(lián)系,缺一不可的。要想成才,就必須努力學習,要想學有所得,就必須確立大志(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
11、成學)所以,三者中,志是成才的前提的基礎。那么如何培養(yǎng)志向呢?必須“寧靜”,即清心寡欲、專心致志(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如此說來,一個人要想成長為對社會有用的人才,就必須修養(yǎng)自己的品德,那如何修養(yǎng)品德呢?(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看來,“志”是成才的前提,而“修身、養(yǎng)德”是成才的關鍵。這也正是諸葛亮的觀點所在。3、“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句話的核心是一個“靜”字。“儉以養(yǎng)德”與“靜”有何關系?這一問題采取小組討論的方式進行。明確:看似無關,實則關系密切。因為節(jié)儉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費。這就要求人們的內心世界始終保持寧靜,不會為貪圖豐
12、厚的物質享受而分神勞力。五、背誦積累。學生背誦課文。提醒學生:注意一句話一句話地背,要注意句間停頓,開始時,要慢背,心里裝著現(xiàn)代文,嘴里說著古文。六、談感受,說啟發(fā)。學生從文中找出自己所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自己的理解和啟發(fā)。要求:只要學生言之有理即可。如,時光飛逝,我們要珍惜時光,不能等到自己變老,和世界脫節(jié),才悲嘆蹉跎的歲月,那將于事無補。(或少壯不努力,老大徒傷悲)七、布置作業(yè)1、搜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2、背誦課文。誡子書教案 篇3一、教學目的與要求1、了解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熟讀并背誦課文。2、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匯。3、概括主題,感受傳統(tǒng)文化,提升自己的品行。二、教學重點與難
13、點1、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匯。2、熟讀并背誦課文。三、課時安排1課時四、教學內容與步驟(一)導入由父母對子女的教育導入。(二)檢查預習1、指名朗讀。2、正音正字。f yn zo夫君子之行 淫慢 險躁3、全班齊讀。(三)明確學習目標1、了解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熟讀并背誦課文。2、翻譯課文,積累文言詞匯。3、概括主題,感受傳統(tǒng)文化,提升自己的品行。(四)了解作者及相關文學常識參見:教材p81注釋 學法大視野“作家名片”(五)熟讀課文1、分組朗讀。2、全班齊讀。(六)翻譯課文1、學生在書上作注解,自主翻譯。補充注釋:行:品行,行為操守。修身:涵養(yǎng)德行。寧靜:靜心專一。成學:使學業(yè)有成。遂成:最終,終
14、于。(七)積累文言詞匯1、師生一起概括重要文言詞語:行、儉、淡泊、寧靜、致、廣、成、淫慢、險躁、馳2、學生齊讀。3、指名說出這些重要文言詞語的意義,然后全班復述。(八)概括主題,感受傳統(tǒng)文化,提升自己的品行。1、齊讀課文。2、師生一起概括主題。_作者通過懇切的言詞,勸勉兒子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要從“淡泊”“寧靜”中下功夫,最忌“淫慢”、“險躁”。3、啟發(fā)學生談自己接受父母教育的經歷和體會。4、概括課文和學生經歷,指出“淡泊”和“修身”對人生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引導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品行。(九)總結本節(jié)課內容,強調文言詞匯的積累和課文主題。(十)布置作業(yè)1、背誦課文。2、做學法大視野。誡子書教案 篇4教
15、學目標:1、誦讀課文,掌握關鍵詞句,理解_內容。2、精讀課文,體會作者情感,把握_主旨。3、研讀課文,賞析精彩妙點,積累名言警句。4、熟讀_成誦,聆聽先哲教導,汲取精神養(yǎng)料。教學重點:背誦課文,積累警句; 理解主旨: 勤學勵志,修身養(yǎng)性教學難點:體會作者情感,賞析精彩妙點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導入新課:同學們步入初中已經近一個月了,我想,對大部分同學來說,最為關注的莫過于學習進步、成才成學了。那么,怎樣才能成功成才呢?今天老師請來了一位高人他就是蜀漢名相,智慧化身諸葛亮.相信通過和他的餓對話,你一定在學習和修身養(yǎng)性方面有很多收獲!(二)初讀,讀熟課文:1、解題:誡子書,告誡兒子的一封
16、家書。2、教師范讀,學生聽讀,完成下列任務:(1)標記生字注音。(2)注意詞句停頓。3、提示長句停頓。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指定學生誦讀,余生糾正,后齊讀)4、學生自由朗讀,同桌互讀。5、指定優(yōu)、中、困學生各一名朗讀,聽者點評(從字音、停頓兩方面)。6、教師領讀,學生輕聲跟讀,注意體味語調、語速的變化,揣摩作者情感。(三)精讀,疏通文意:1、自主學習:在預習的基礎上,學生小組合作,借助課下注釋,工具書自主譯讀課文,了解_內容,圈畫疑難問題。探究不成的,小組長整理準備發(fā)布.師巡回指導,參與討論。(1)鞏固強化:a、詞語: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以明志以致遠;
17、廣才;勵精;治性;馳;去;非志無以成學遂成枯落(提醒學生注意加橫線的詞類活用及一詞多義字)b、句子:a、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b、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2)處理措施:a、讓學生聯(lián)系實虛詞的日常積累(如“以”的常見用法),遷移聯(lián)想,猜讀翻譯,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后總結成型。b、師提醒學生翻譯課文時不能直譯的便意譯,無論哪種譯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a的雙重否定)和原文的風格特點(如_的簡潔精警)以b句的翻譯為例:年華隨著時光飛馳,意志隨著歲月流逝,最終枯敗零落,對社會無益(四)研讀,賞析_:故事引子:諸葛亮為相數(shù)十年, 效忠先主,輔佐后主
18、,終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54歲,臨終遺囑“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飾,不配器物”,留給子孫的.財產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頃。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勵自己的子孫,其子諸葛瞻、諸葛尚均義無返顧,為國捐軀,一家三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深為后人傳誦。由此引申:1、集體探究:(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學生舉手發(fā)言)(告誡兒子要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2)文本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淡泊、立志、惜時)分別找出原句.再次加以品讀,聯(lián)系自身實際,談談感受體會。(學生從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組討論交流,指
19、定代表回答;齊讀原句,體會作者情感,力求熟讀至誦)a、淡泊: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雙重否定句式)來強調其重要性b、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雙重否定句式)來強調其重要性c、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3)問題引申:聯(lián)系現(xiàn)實人世,充滿誘惑的滾滾紅塵,品析“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的重要意義。(提示結合自身品性、周圍實例及社會現(xiàn)象 、“八榮八恥”精神,自由交流感想。指定優(yōu)秀代表發(fā)言)(五)朗讀,積累詞句:學生再次放聲朗讀課文,圈畫自己喜歡的句子,思考完成下列任務:(1)你最喜歡_哪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受到的
20、啟發(fā),由此你聯(lián)想到了那些名人名言?推薦給大家,并結合自己的體驗送給大家一句你最喜歡的話。(自己思考,小組交流,個人回答)警句推薦:a、淡泊:茍利國家,不求富貴(禮記);不汲汲于富貴,不戚戚于貧_(陶淵明);水能性淡為吾友,竹解心虛即我?guī)?白居易);心閑天地本來寬。(陸游)b、立志: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材,亦有堅忍不拔之志(蘇軾);長風破浪會有時,直掛云帆寄滄海(李白);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窮且益堅,不墜青云之志(王勃);志當存高遠(諸葛亮)c、惜時:志士惜日短,愁人知夜長(傅玄);浪費時間是一樁大罪過(盧梭);時間有三種步伐,未來的時間踟躕接近,現(xiàn)在的時間似矢飛去,過去的時
21、間永遠靜止。(席勒)(2)積累_或與之相關的名言警句于讀書筆記上。(六)師生總結:這節(jié)課的收獲和疑問。三句話和同學們共勉:大志成大學成大才,小志成小學成小才,無志不成學不成才。大志就是與歷史潮流一致的志向。祝愿同學們早立大志,靜心讀書,成為順應歷史潮流的大才!(七)作業(yè)設置:背誦全文,積累警句。誡子書教案 篇5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 朗讀課文,背誦課文,培養(yǎng)學生的古典文學素養(yǎng)。過程與方法:引導學生注意詞語的積累和文句的精確翻譯與理解。情感態(tài)度與價值觀:理解文中深刻的人生理念和父對子的殷殷期望。教學重點:誦讀課文,積累警句;理解主旨,勤學勵志。教學難點:引導學生理解_的思想意義。教學方法:閱讀法
22、,學導法教學過程:一、導入由杜甫的蜀相中的詩句導入?!叭欘l煩天下計,兩朝開濟老臣心。出師未捷身先死,長使英雄淚滿襟。”這幾句詩寫的是哪一位歷史人物?(學生回答引出諸葛亮)諸葛亮是三國演義中的智慧的化身,其實他不但是一位智者,更是一位慈父,今天就讓我們學習一篇諸葛亮寫給他兒子的家信誡子書,去體會慈父的殷殷情懷,智者的諄諄教誨。二、初讀課文,讀準讀順。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讀準字音,注意停頓。2、找學生朗讀課文,師點撥存在的問題。師生共同明確加點字的注音和課文朗讀停頓。夫: 澹泊:: 淫慢: 險躁: 窮廬: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
23、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3、全班齊讀課文。三、精讀課文,準確翻譯。1、借助課下注釋和工具書自主譯讀課文。溫馨提示:a、聯(lián)系實虛詞的日常積累(如“以”的常見用法),遷移聯(lián)想,猜讀翻譯,合作交流,取長補短,后總結成型。b、翻譯課文時不能直譯的便意譯,無論哪種譯都要保留原句的句式特征(如雙重否定)和原文的風格特點(如_的簡潔精警)2、合作探究:小組合作,解決個人翻譯過程遇到的難題。3、師生共同解疑。教師給予點撥,對學生進行古文學習方法的指導。四、品讀課文,領會深意。本環(huán)節(jié)教師以一系列的問題帶動學生對課文的深入
24、理解。1、諸葛亮寫這封家信的用意是什么?明確:告誡兒子立志學習、修身養(yǎng)性、淡泊名利、珍惜時間。要注意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2、文本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從文中找出典型句子,分組討論交流,指定代表回答;齊讀原句,體會作者情感,力求熟讀至誦)明確:a、淡泊: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b、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c、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3、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請寫出這兩句話。4、從文中找出你喜歡的一個警句,談談你的理解和
25、受到的啟發(fā)。明確: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六、課堂小結:真正的智慧,可以超越時空,歷久彌新,愿這些經典的語句伴隨我們大家行走一生。讓我們一起背誦全文。七、課后作業(yè):1、背誦并默寫課文。2、搜集有關諸葛亮的詩句或成語或典故。誡子書教案 篇6【教學目標】1.了解作者及有關文學常識,識記并積累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2. 把握_主旨,體會作者感情,積累名言警句。3. 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魅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窘虒W重點、難點】重點:識記并積累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難點:把握_主旨,體會作者感情?!窘虒W過程】一、導入“丞相名垂汗簡青,書臺猶在誰復登?出師一表真名士,千載誰堪伯仲間?”陸游千古良相
26、諸葛亮不但是陸游筆下的精英忠魂,更是后人眼中的智慧化身。他一生立志“興復漢室,還于舊都”,為此鞠躬盡瘁,死而后已;他更以淡泊明志,寧靜致遠的高風亮節(jié)言傳身教,惠及子女。今天讓我們一起走進他的誡子書,聆聽他對子女、后人的諄諄教誨。二、預習檢查1. 檢查預習學案的完成情況。2. 檢查字詞掌握情況和課文誦讀情況。3. 檢查學生收集的有關作者、作品的情況。諸葛亮是三國時期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他躬耕隴畝時“茍全姓名于亂世,不求聞達于諸侯”,但注意結交名士,研讀古籍,留心時政,常以管仲、樂毅自勵。被劉備三顧茅廬請做軍師之后就提出著名的隆中對,策動孫、劉聯(lián)盟,大破曹操,奠定三國鼎立的基礎。蜀漢建立,拜為丞
27、相。為完成統(tǒng)一中原,興復漢室的大業(yè),他效忠先主,輔佐后主,外聯(lián)東吳,內修政理,南征平叛,北抗強魏,先后五次北伐魏國,終因積勞成疾而逝世,享年54歲,臨終遺囑“掘棺材之地,穿平常服飾,不配器物”,留給子孫的財產只有桑800株,薄田15公頃。他以自身言行感染激勵自己的子孫,“善政嘉事”,“美聲溢譽”,其子諸葛瞻、諸葛尚均義無返顧,為國捐軀,一家三代,鞠躬盡瘁,死而后已,深為后人傳誦。三、誦讀課文,理解內容1. 試為下列句子劃分節(jié)奏,在反復誦讀中,體會文言文的韻律美。(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2)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3)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4)年與時馳,意與日
28、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2. 借助注釋疏通文意,互相質疑解難,嘗試翻譯課文。3. 想一想,讀懂了什么,哪些詞語、句子不理解的?4. 對照注釋,翻譯課文。以:用來; 廣才:使廣博成學:成就 勵精:振奮年與時馳:年華 意與日去:意志;歲月遂成枯落:最終;枯敗,凋零。5. 理解重點句子:說說對以下兩句話的理解。(1)夫君子之行,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品德高尚、德才兼?zhèn)涞娜?,是依靠內心安靜精力集中來修養(yǎng)身心的,是依靠儉樸的作風來培養(yǎng)品德的。(2)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不看輕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確自己的志向,不是身心寧靜就不能實現(xiàn)遠大的理想。2.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29、。(3)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學習必須專心致志,增長才干必須刻苦學習。不努力學習就不能增長才智,不明確志向就不能在學習上獲得成就。(4)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冶性。過度享樂和怠惰散漫就不能振奮精神,輕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5)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年華隨著光陰流逝,意志隨著歲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敗葉那樣(成了無所作為的人)對社會沒有任何用處,(到那時,)守在破房子里,悲傷嘆息,又怎么來得及呢?(窮廬,亦可解為空虛的心靈。)四、問題探究1. 文中有兩句話常被人們用作“志當存高遠”的座右銘,這兩句話是什么?2. 文中表達中心意
30、思的關鍵句是哪一句?3. _就哪幾方面進行了論述?從這幾個方面是如何展開論述的?你能再補充一個論據(jù)嗎(道理或事實均可)?a. 就學習和做人兩個方面進行了論述。b無論做人還是學習,作者都強調一個“靜”字,修身要靜,學習要靜,獲得成功也取決于靜,把失敗歸結于“躁”字,把靜、躁加以對比,增強了論述的效果。薛譚學謳于秦青,未窮青之技,自謂盡之,遂辭歸。秦青弗止,餞于郊衢,撫節(jié)悲歌,聲振林木,響遏行云。薛譚乃謝求反,終身不敢言歸。薛譚學謳,自足而歸,知不足而得返。就是“躁”的最好的例證。樂羊子學一年即返,后被妻子感動,復返求學,終有所成。也是“躁”的最好的例證。4. 作者寫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告誡兒子修
31、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5. 文本作者抓住一個“靜”字,圍繞學習告誡兒子要成材必須具備哪幾個條件?a. 淡泊:非澹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 b. 立志: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 c. 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悲守窮廬,將復何及!五、_結構_如何提出論點,進行論證的?提出論點正(靜)反(躁)兩方面論證(治學、修身)勸戒惜時,有所為a. 論點句:靜以修身,儉以養(yǎng)德; b. 治學(靜):夫學須靜也,才須學也,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正)。 c. 修身:(躁):淫慢則不能勵精,險躁則不能治性(反)。 d. 惜時:年與時馳,意與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32、悲守窮廬,將復何及!六、名句賞析(一)非淡泊無以明志,非寧靜無以致遠這是邏輯學中“雙重否定”的句式,否定之否定便是肯定,以強烈而委婉的語氣表達了他對兒子的諄諄教誨與無限期望?!暗础薄ⅰ皩庫o”,看起來是不想有所作為,但現(xiàn)在“不為”正是為了將來“有所為”?!暗础薄ⅰ皩庫o”正是韜光養(yǎng)晦、臥薪嘗膽的階段,等待時機成熟就可以“致遠”,轟轟烈烈干一番“驚天地,泣鬼神”的事業(yè)更加有所為?!暗础迸c“寧靜”,不是消極頹廢的無奈感傷,而是以“明志”與“致遠”為終極目標和遠大理想的、真正有志者的無聲誓言,是積極向上和進取的,是催人奮進的?!暗础迸c“寧靜”,不是消極地逃避現(xiàn)實,而是志在修身,進而“齊家、治國、
33、平天下”。這就是老子道德經中所倡導的,“無為”的結果是“無不為”?!暗疵髦荆瑢庫o致遠”,雖只寥寥八字,卻被諸葛亮鐘愛一生,而且貫穿諸葛亮一生,成為他的精神的集中體現(xiàn)。(二)非學無以廣才,非志無以成學1. 非學無以廣才無論人處于什么階段(少年,中年,晚年),學習與志向總是最重要的。古今中外的天才寧有種乎?非也。人非生而知之,而是學而知之。諸葛亮的眼光是深邃的,他告誡兒子“非學無以廣才”的話語既是很普通的諄諄告誡,也是亙古未變的哲理。他不但告誡兒子要學習,而且還要珍惜時間,發(fā)憤學習,并要注意學習方法:要“靜”、“志”,不能“淫慢”、“險躁”,并用“年與時馳,意與日去”時光的無情流逝和“遂成枯落,
34、多不接世,悲守窮廬”的人生無奈與悲嘆警醒兒子。2. 非志無以成學“古之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堅韌不拔之志?!?北宋蘇軾)沒有理想的人就像河流中的浮萍,他們不是行走于世,而是隨波逐流。他們的人生注定將是碌碌無為的一生,平庸的一生,可悲的一生,最后只能“悲守窮廬”?!爸静粡娬咧遣贿_?!?戰(zhàn)國墨翟)沒有堅定的理想和信念是不可能成就自己的學業(yè)的。東晉時期的葛洪就說:“學之廣在于不倦,不倦在于固志。”沒有堅定而崇高的理想是不可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治學中去的?!吧砜晌R?,而志不可奪也?!?禮記儒行)人是靠肉體生存于世的,更是靠精神支撐生存于世的。肉體上倘若出了問題疾病是可以用湯藥治愈的,而精神上一旦
35、出了問題疾病卻是很難治愈的。“夫哀莫大于心死,而人死亦次之。”最大的悲哀莫過于思想上的絕望。思想上的絕望比任何難以治愈的頑疾都要可怕千萬倍。“人無志,非人也?!?三國嵇康)人是有思想的高等動物。人若無志,則與動物何異?心中沒有理想,生活也便索然無味。沒有理想的人就如同精神空虛、靈魂縹緲的一副軀殼,即使茍活于世,也不過是行尸走肉罷了。七、背誦八、拓展延伸1. 又誡子書又誡子書夫酒之設,合理致情,適體歸性,禮終而退,此和之至也。主意未殫,賓有余倦,可以至醉,無致迷亂。譯文:宴席上的酒的設置,在于合符禮節(jié)、表達情意,適應身體和性格的需要,禮節(jié)盡到了就該退席,這就達到和諧的頂點了。主人的情意還未盡,客
36、人也還有余量,可以飲到酒醉,但也不能醉到喪失理智而胡行亂來。2.誡外甥書誡外甥書夫志當存高遠,慕先賢,絕情欲,棄疑滯,使庶幾之志,揭然有所存,惻然有所感;忍屈伸,去細碎,廣咨問,除嫌吝,雖有淹留,何損于美趣,何患于不濟。若志不強毅,意不慷慨,徒碌碌滯于俗,默默束于情,永竄伏于凡庸,不免于下流。譯文:一個人應當有高尚遠大的志向,仰慕先賢,戒絕情欲,拋棄阻礙前進的因素,使先賢的志向,在自己身上顯著地得到存留,在自己內心深深地引起震撼;要能屈能伸,丟棄瑣碎,廣泛地向人請教咨詢,除去埋怨和悔恨,這樣即使因受到挫折而滯留,也不會損傷自己的美好志趣,又何必擔心達不到目的。倘若志向不剛強堅毅,意氣不慷慨激昂
37、,那就會碌碌無為地沉湎于流俗,默默無聞地被情欲束縛,勢必永遠淪入凡夫俗子之列,甚至免不了成為庸俗的低微沒有出息之輩。3. 諸葛亮幾千年前對兒子說的話,今天還有意義嗎?你如何理解?九、達標檢測十、作業(yè)背誦默寫這篇_。誡子書教案 篇7【教學目標】1、知識與技能(1)識記并積累文中的文言實詞和虛詞,能借助注釋和工具書翻譯課文。(2)體會作者情感,把握_主旨。(3)賞析精彩妙點,背誦全文,積累警句。2、過程與方法反復誦讀,把握_主旨,體會作者情感。3、情感態(tài)度和價值觀體會作者的殷殷教子之情,感受諸葛亮的人格魄力,提升自己的品德素養(yǎng)?!窘虒W重點】積累常見的文言詞語,背誦課文,積累警句,理解主旨?!窘虒W難
38、點】把握_主旨,賞析精彩妙點?!窘虒W方法】自主、合作、探究式學習【課時安排】一課時【教學過程】一、情境導入,由題入文“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睍抛鳛槿f里相隔的親人之間維系感情的方式,自古至今有著非同尋常的意義。我國古今有著名的家訓,家書。如:曾國藩家書、傅雷家書等。今天我們學習諸葛亮著名的誡子書,即告兒子的一封家書。題目表明_的內容是諸葛亮對兒子的諄諄教誨。這是他自己學習修養(yǎng)經驗的結晶,修身治家之道的概括。誡,告誡、勸勉。子,一般認為是指諸葛亮的兒子諸葛瞻。書,書信。二、作者及寫作背景課件出示:諸葛亮(公元181234年),字孔明,號臥龍,山東瑯琊郡陽都人(今山東省沂水縣)。三國時期蜀國丞相,著名的政治家、軍事家。曾隱居隆中,后來任蜀國丞相。在世時被封為武鄉(xiāng)侯,后世稱諸葛武侯。著有諸葛亮集。這篇誡子書是諸葛亮54歲時寫給他8歲兒子諸葛瞻的。目的在于告誡兒子要注重修身養(yǎng)性,生活節(jié)儉,以此來培養(yǎng)自己的品德,表達了他希望后代志存高遠的厚望。三、朗讀課文,感知文意1學生以自己喜歡的方式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5年中國發(fā)酵蟲草菌粉市場調查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聚丙烯薄膜介質電容器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2025至2030年中國施工錐形路標數(shù)據(jù)監(jiān)測研究報告
- 二零二五年度個人短期信用擔保貸款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私家車借用及安全責任協(xié)議3篇
- 二零二五年度二手車買賣合同書(含車輛交易糾紛解決機制)
- 二零二五年度離婚協(xié)議書:婚姻解除與經濟補償3篇
- 二零二五版水電安裝分包合同模板(含驗收標準)3篇
- 二零二五版水電工程招投標文件編制與審查合同3篇
- 2025版電商促銷活動宣傳品制作合同2篇
- 2025年上半年江蘇連云港灌云縣招聘“鄉(xiāng)村振興專干”16人易考易錯模擬試題(共500題)試卷后附參考答案
- DB3301T 0382-2022 公共資源交易開評標數(shù)字見證服務規(guī)范
- 人教版2024-2025學年八年級上學期數(shù)學期末壓軸題練習
- 【人教版化學】必修1 知識點默寫小紙條(答案背誦版)
- 俄語版:中國文化概論之中國的傳統(tǒng)節(jié)日
- 《奧特萊斯業(yè)態(tài)淺析》課件
- 2022年湖南省公務員錄用考試《申論》真題(縣鄉(xiāng)卷)及答案解析
- 婦科一病一品護理匯報
- 養(yǎng)殖場獸醫(yī)服務合同
- 哪吒之魔童降世
- HR六大板塊+三支柱體系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