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_第1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_第2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_第3頁
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地震中的父與子教學設計一.設計指導思想本課的教學是以 以學生自讀自學、合作探究為主線 ”的指導思想而設計教學的,注重教師 引導的過程和方法,以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為目標 ,注重為學生的理解、感悟,積累搭好橋 梁,拓展、延伸學生的學習空間,使學生感受道閱讀的興趣 ,體會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學會正 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養(yǎng)成不動筆墨不讀書的好習慣。挖掘教材的潛在資源 ,培養(yǎng)學生 感受、理解、積累和運用的能力,豐富學生的語文素養(yǎng),讓每一位學生得到扎扎實實的發(fā)展。二.教材分析地震中的父與子是小學義務教育課程標準實驗教科書S版第五單元的一篇課文,課文用平實的語言講述了有一年發(fā)生在美國洛杉磯大地震中

2、,一位父親冒著生命危險,抱著堅定的信念,不顧勸阻,歷經艱辛,經過38小時的挖掘,終于在廢墟中救出了兒子和同學的感人故 事,文章雖然語言比較平實,但描寫具體,情感真摯。對于四年級的學生來說,理解課文內容并 不難,而真正理解父子之間的真情,是有一定難度的。三學情分析這篇課文以父親在救助兒子過程中的心理變化和父親對兒子說的一句話不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為主線,寫出了父與子各自的了不起,思路清晰非常便于教學。但學生的生活經歷與文本有較大的差距,怎樣才能在學生與文本之間搭設一座橋梁,讓學生逐漸走進文本,深入文本,受到感染和熏陶,是教學本課的一個關鍵,好在四年級的學生正是 自我意識強烈,而且感情比

3、較豐富的年齡,這篇課文課文符合他們的年齡特點及心理特點,我感覺只要方法得當,這篇課文的教學是對他們盡行感恩教育的好選擇。四、教學目標:1、認識8個生字,學會11個生字。正確讀寫、理解 昔日、廢墟、疾步、絕望、瓦礫、開辟、破爛不堪”等詞語。積累文中關于人物外貌、語言描寫的佳句。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課文的具體描述中感受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兒子從父親身上汲 取的力量。3. 領悟抓住人物外貌、語言、動作進行描寫,反映人物思想品質的表達方法。五、教法學法在學生熟讀課文的基礎上,教師利用課文中的情感資源,設計有感情的導語,把學生帶入到 課文課文所創(chuàng)設的情境中去。在這個過程中,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以豐

4、富想象后的語言訓 練為主線,充分利用課文中的資源,抓住課文中的兩條線,一是在父親挖掘過程中的表現(xiàn)和其 他父母進行對比,二是夫妻的挖掘表現(xiàn)與兒子在黑暗的廢墟底下的對照。讓學生在這樣的對 比中體會父親的偉大、了不起以及兒子的了不起。六、媒體選擇幻燈片、地震錄像片段七、教學程序(一) 談話導入新課。|為了激發(fā)學生的情感,體會地震帶來的巨大災難。 教師安排了汶川地震中的一段視頻錄像 學生觀看。觀看后,提問:你們想對地震中失去生命的孩子說些什么?”接著提問 假如你在黑暗的廢墟中會怎么想,怎么做?”(二)回顧課文,整體感知課文內容。1、學生自由朗讀課文,說說課文主要講了一件什么事情 ?2、再次默讀課文,說

5、說對課文印象最深的是什么 ?印象最深的是那句話 ?(三)再讀課文,圍繞重點展開討論學習。1、學生很快就會找到父親挖掘的那句話他挖了 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沒人 再來阻擋他,他滿臉灰塵,雙眼布滿血絲,衣服破爛不堪,到處都是血跡。”我就用導語引導: 突如其來的地震,把很多孩子都埋在廢墟地下 ,哪有父母不心痛孩子的,他們都無比悲痛,看到 這樣的廢墟,他們都怎樣啦?(讀第5自然段)而這位父親又是怎么想的,怎么做的?2、在學生回答后”我讓學生對過去的 8小時,12小時,24小時,36小時后的父親的想法、兒子的想法進行想象。時間一分一秒地流失,父親的意志受到了考驗,兒子的生命也受到了考驗。

6、引導學生思考:兒子在這個過程中,為什么能這樣頑強的堅持下來 ,從而引導學生說出 不 論發(fā)生什么,我總會和你在一起。這是兒子生存下去的精神力量,也是父與子相互信任基礎。 教學中,不是穿插學生的朗讀,更好體會父親的偉大父愛父與子之間的相互信任。3、 在理解父親挖掘過程中那種堅定的信念時,讓學生對人們搖頭嘆息著走開了 ,都認為 父親因為失去孩子過于悲痛,精神失常了 ”進行討論。這時候的父親到底有沒有精神失常。學 生通過討論,明白了父親心中堅定的信念。(四)總結課文1、學習了這篇課文,你有什么感受?2、 延伸、這對父子不僅感動了我們,更感動了周圍的人,想象周圍的人看了后會怎么說?八、教學評價設計這樣設

7、計的目的是培養(yǎng)學生的語言實踐能力。在交流中要注重引導學生體會教學內容的價值取向,能夠正確、大膽地表達自己的見解,做到正確、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從中體會、 梳理出父親的愛與執(zhí)著。在交流 他挖了 8小時,12小時”這個段落時,我采用了讓學生回 答為什么不直接用挖了 36小時這種方法,目的是讓學生更加深入地理解父親的了不起。在交流我告訴同學們不要害怕,”這一段落時,我采取了我敘述讓同學們閉上眼睛想 象的環(huán)節(jié),然后說出在廢墟底下整整煎熬地等待了38小時的阿曼達會想些什么 ?說些什么?這樣既能使學生產生情感上的共鳴,初步學會揣摩人物的心理,舍身處地的思考問題,初步學會用恰當的語言表達自己內心的真實感

8、受。又能使學生受到高尚道德情操的熏陶。實現(xiàn)了課程標準中 語文教學要注重語言的積累、感悟和運用”這一目標要求,給學生打下扎實的語文基礎。再次質疑完畢后,我主動引出有父愛老師想到了母愛,并配樂朗讀我搜集的一篇文章,然后 聯(lián)想自己的父母為自己做的日?,嵤拢⒉贾冒哑鋵懗晌恼?,最后向學生推薦書目。這樣做的目的一是拓展學生的思維 ,加強學生的積累,讓學生見識各種方式的愛 ;二是地震中的父與 子這篇文章描述的父愛是必較外顯的,而且是用地震這一特殊情況來展現(xiàn)的 ,可以說比較驚天動地,學生可能誤以為只有那樣才能稱的上愛,我講述文章的目的就是讓學生明白平實中也能見真情,讓學生懂得父母為他們所做的事雖然平凡,并且他們認為是很平常、很應該的事其實并不是那么簡單的,這簡單、平凡中蘊含著父對他們深深的愛與濃濃的情。從而使他們 受到更加深的感恩父母的教育??傊瑹o論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