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層及高層房屋_第1頁
多層及高層房屋_第2頁
多層及高層房屋_第3頁
多層及高層房屋_第4頁
多層及高層房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七節(jié) 多層及高層房屋一、考試大綱的規(guī)定結構體系及布置、框架近似計算、迭合梁、剪力墻結構、框-剪結構、框一剪結構設計 要點、基礎二、重點內容1.結構體系和布置多層及高層房屋常用的結構體系包括框架體系、剪力墻體系、框架一剪力墻體系、筒 體體系。(1)框架體系框架體系是指豎向承重結構全部由框架所組成的多(高)層房屋結構體系。按照框架 布置方向的不同,框架體系可分為橫向布置,縱向布置及縱橫雙向布置等三種。 框架結構用以承受豎向荷載是合理的,在非地震區(qū)框架結構一般可建至15層,最高 可達20層左右。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房屋的抗側移剛度小,水平位移大,故一般稱它為柔性結構體系。(2)剪力墻體系剪力

2、墻是一片高大的鋼筋混凝土墻體。剪力墻既承受豎向荷載又承受水平荷載,因剪 力墻在其自身平面內有很大的側向剛度,在水平面方向有剛性樓孟的支承,一般稱此種結構體系為剛性結構體系。板式(條式)體型的剪力墻一般均按橫向布置。通常剪力墻的問距為3. 38m。當剪 力墻開有門窗洞口時,宜上下各層對齊,避免出現(xiàn)錯洞墻,門窗洞口宜均勻布置。 (3)框架-剪力墻體系框架-剪力墻體系是指由框架和剪力墻共同承受豎向荷載和側向力的承重結構體系。 在框架-剪力墻結構中,豎向荷載主要由框架承受,水平荷載則主要由剪力承受。在一般 情況下,剪力墻約可承受70 %90 %的水平荷載。剪力墻的布置除應滿足使用要求外,宜放在恒載較大

3、處,并宜盡量均勻對稱,以免整個房屋在水平力作用下發(fā)生扭轉。為了增加房屋的抗扭能力,剪力墻宜布置在房屋各區(qū)段 的兩端。在平面形狀或剛度有變化處,宜設置剪力墻,以加強薄弱環(huán)節(jié)。 (4)筒體體系簡體體系是指由單個或幾個簡體作為豎向承重結構的高層房屋結構體系。筒體可由實心鋼筋混凝土或密集柱(稱框筒)構成。在實際工程中,簡體常和框架、剪力墻等結構同 時應用。結構布置時,一般應考慮以下原則: (1)應滿足建筑使用要求,在布置結構時,應考慮施工上技術先進,提高工業(yè)化程度等因素。(2)應使房屋平面盡可能規(guī)則整齊、均勻對稱,體型力求簡單,以盡可能減小房屋的扭轉效應。(3)提高結構的總體剛度減小側移。除選擇合理的

4、結構體系外,還應從平面形狀和立面變化等方面考慮減小結構的側移;應避免結構豎向剛度的突變而形成結構薄弱層。 (4)考慮沉降、溫度收縮,以及抗震縫等因素對建筑的影響。 2.框架結構計算(1)內力近似計算在框架結構內力與位移計算中,現(xiàn)澆樓面可作為框架梁的有效翼緣,無現(xiàn)澆面層的裝配式樓面,樓面的作用不予考慮。對現(xiàn)澆樓面的邊框架梁,取I=1.5I0,中框架梁,取I=2I0;對裝配整體式樓蓋的邊框架梁,取I=1.2I0,中框架梁,取I=1.5 I0,。I0,為矩形 部分的慣性矩。豎向荷載作用于框架內力采用分層法進行簡化計算。如圖14-71所示,此時每層框架梁連同上、下層柱組成基本計算單元,如同開口的 框架

5、。豎向荷載產生的梁固端彎矩是在本層內進行彎矩分配,單元之間不再傳遞。除了底 層柱子外,其它各層柱的線剛度均乘以0. 9的折減系數(shù),其彎矩傳遞系數(shù)為1/3;底層柱 的線剛度不予折減,其傳遞系數(shù)取為1/2。按照迭加原理,多層多跨框架在多層豎向荷載 同時作用下的內力,可看成是各層豎向荷載單獨作用下內力的迭加。最后,梁的彎矩取分 配后的數(shù)值;柱端彎矩取相鄰兩單元對應柱端彎矩之和。風荷載和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框架內力可以用D值法進行簡化計算。 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反彎點法假定梁柱之間的線剛度之比元窮大,還假定柱的反彎點高 度為一定值,即假定各層框架柱的反彎點位于層高的中點;底層柱的反彎點位于距支座 2/3層高處

6、。水平荷載作用下的D值法對反彎點法中柱的側向剛度和反彎點高度的計算方y(tǒng)h= (y0十y1十y2十y3)h式中y0為標準反彎點高度比,是在假定各層層高相等,各層梁線剛度相等的情況下 通過理論推導得到的; y1、y2、y3則是考慮上、下梁剛度不同和上、下層層高有變化時 反彎點位置變化的修正值。根據(jù)上述求得的柱的側向剛度、各柱的剪力、各柱的反彎點高度后,可求出各柱的桿 端彎矩,再根據(jù)節(jié)點平衡條件求出梁端彎矩,再求出梁端的剪力和各柱的軸力。 (2)水平荷載作用下側移近似計算對多層或高層框架結構,控制側移包括兩部分內容,一是控制頂層最大側移;二是控 制層間側移??蚣芙Y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變形包括:總體剪

7、切變形和總體彎曲變形。對 一般框架結構通常忽略總體剪切變形只考慮由梁柱彎曲變形,則:框架頂點總絕對位移u為各層層間相對位移之和,即: u式中為第j層的層間相對位移; n為框架結構的總層數(shù)。(3)最不利內力組合柱的最不利內力可歸納為:Mmax及相應的N、V; Nmax及相應的M、V; Nmin及相應的M、V; M較大但不是最大,N較小或N較大但不是絕對最小或最大。 (4)彎矩調幅在變向荷載作用下可以考慮梁端塑性內力重分布而對梁端負彎矩進行調幅?,F(xiàn)澆框架 調幅系數(shù)為0. 80. 9;裝配整體式框架調幅系數(shù)為0. 70. 8。梁端負彎矩減小后,應按 平衡條件計算調幅后的跨中彎矩。豎向荷載產生的梁的彎

8、矩應先進行調幅,再與風載荷和水平荷載作用產生的彎矩進行組合。(5)截面設計與框架節(jié)點構造要求對框架柱設計時,其計算長度l0的取值規(guī)定見表14-7-1??蚣芙Y構各層柱的計算長度表14-7-1樓蓋類型柱的類別l0現(xiàn)澆樓蓋底層柱1.0H其余各層柱1. 25H裝配式樓蓋底層柱1. 25H其余各層柱1.5H注:表中H對底層柱為從基礎頂面到一層樓蓋頂面的高度;對其余各層柱為上、下兩層樓蓋頂面之間的高度??蚣荏w系的多層廠房,節(jié)點常采用全剛接或部分剛接、部分餃接的方案;框架體系的 高層民用房屋,多采用全剛接的情況?,F(xiàn)澆框架節(jié)點處鋼筋的錨固和搭接要求見本章第二節(jié)受彎構件中縱筋構造要求部分。 裝配整體式接頭的設計

9、應滿足施工階段和使用階段的承載力、穩(wěn)定性和變形的要求。3.迭合梁迭合梁指在裝配整體式結構中分兩次澆搗混凝土的梁。第一次在預制廠內進行,做成 預制梁;第二次在施工現(xiàn)場進行,當預制樓板擱置在預制梁上后,再澆搗梁上部的混凝土 使板和梁連成整體。在施工階段不加支撐的迭合式受彎構件(如迭合梁) ,應對迭合構件 及其預制構件部分分別進行計算。其中預制部分應按第二節(jié)和第三節(jié)混凝土受彎構件的規(guī) 定計算。當hl/h0.4時,應在施工階段設置可靠支撐,此處, h1為預制構件的截面高度, h 為迭合構件的截面高度。施工階段設有可靠支撐的迭合式受彎構件,可按普通受彎構件計 算,但是迭合構件斜截面受剪承載力和迭合面受剪

10、承載力應按規(guī)范) 10. 6. 4條和 10. 6. 5條計算。施工階段不加支撐的迭合梁,其承載力計算如下。(1)荷載規(guī)定施工階段不加支撐的迭合式受彎構件,其內力應分別按下列兩個階段計算: 1第一階段后澆的迭合層混凝土未達到強度設計值之前的階段。荷載由預制 構件承擔,預制構件按簡支構件計算;荷載包括預制構件自重、預制樓板自重、迭 合層自重以及本階段的施工活荷載。2第二階段迭合層混凝土達到設計規(guī)定的強度值之后的階段。迭合構件按整 體結構計算;荷載考慮下列兩種情況并取較大值: 1)施工階段計入迭合構件自重、預制樓板自重、面層、吊頂?shù)茸灾匾约氨?階段的施工活荷載; 2)使用階段計入迭合構件自重、預制

11、樓板自重、面層、吊頂?shù)茸灾匾约笆?用階段的可變荷載。(2)受彎承載力和斜截面受剪承載力計算預制構件和迭合構件的正截面受彎承載力應按本規(guī)范第條或第條計算,其中,彎矩設計值應按下列規(guī)定取用:預制構件M1 = M1G十M1Q (-1)迭合構件的正彎矩區(qū)段M=M1G十M2G十M2Q (-2)迭合構件的負彎矩區(qū)段M=M2G十M2Q (-3) 式中M1G預制構件自重、預制樓板自重和迭合層自重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彎矩設計值; M2G一一第二階段面層、吊頂?shù)茸灾卦谟嬎憬孛娈a生的彎矩設計值; M1Q一一第一階段施工活荷載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彎矩設計值; M2Q第二階段可變荷載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彎矩設計值,取本階段施工活荷

12、載和使用階段可變荷載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彎矩設計值中的較大值。在計算中,正彎矩區(qū)段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按迭合層取用;負彎矩區(qū)段的混凝 土強度等級,按計算截面受壓區(qū)的實際情況取用。預制構件和迭合構件的斜截面受剪承載力,應按本規(guī)范第7. 5節(jié)的有關規(guī) 定進行計算,其中,剪力設計值應按下列規(guī)定取用:預制構件V1= V1G + V1Q (-1)迭合構件V = V1G + V2G十V2Q (-2) 式中V1G一一預制構件自重、預制樓板自重和迭合層自重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剪力設計值;V2G一一第二階段面層、吊頂?shù)茸灾卦谟嬎憬孛娈a生的剪力設計值; V1Q一一一第一階段施工活荷載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剪力設計值; V2Q一一

13、第二階段可變荷載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剪力設計值,取本階段施工活荷 載和使用階段可變荷載在計算截面產生的剪力設計值中的較大值。 在計算中,迭合構件斜截面上混凝土和箍筋的受剪承載力設計值Vcs應取迭合層 和預制構件中較低的混凝土強度等級進行計算,且不低于預制構件的受剪承載力設 計值。(3)迭合面受剪承載力計算V式中ft取迭合層和預制梁中的較低值。 (4)迭合梁的鋼筋應力和裂縫寬度驗算在迭合梁中有鋼筋應力超前的特點, (規(guī)范對此作出了限制,具體參閱規(guī)范10. 6. 6- 10. 6. 13條。(5) 疊合梁的構造規(guī)定疊合梁除應符合普通梁的構造要求外,尚應符合下列規(guī)定: 1預制梁的箍筋應全部伸入迭合層,且

14、各肢伸入疊合層的直線段長度不宜小于 l0d (d為箍筋直徑) ; 2在承受靜力荷載為主的迭合梁中,預制構件的疊合面可采用凹凸不小于 6mm的自然粗糙面; 3疊合層混凝土的厚度不宜小于100mm, 疊合層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應低 于C20。4疊合梁預制部分高度必須滿足h1/h0.4,否則宜在施工階段設置可靠支撐。4.剪力墻結構(1)剪力墻結構計算的基本假定基本假定是:一是樓板在其自身平面內剛度很大,可視為剛度元限大的剛性樓蓋,在 平面外,則由于剛度很小,可忽略不計;二是各片剪力墻在其自身平面內的剛度很大,而 相對地在其平面外的剛度很小,可忽略不計。由此以來,可以把不同方向的剪力墻結構分 墻肢彎矩:

15、墻肢軸力:墻肢剪力: 式中M, V分別為外荷載在計算截面上所產生的彎矩、剪力; Ij、Aj分別為第j墻 肢的截面慣性矩、截面面積; I為整個剪力墻截面對組合截面形心的慣性矩; yj為第j墻 肢截面形心至整個剪力墻組合截面形心的距離。連梁的剪力可由上、下墻肢的軸力差計算。位移計算。剪力墻頂點的水平位移,計算時應考慮截面剪切變形和洞口對截面剛度削 弱的影響,即:u (均布荷載) u ( 倒二角荷載) u (頂點集中力) 式中V0為外荷載在墻底部產生的總剪力;H為剪刀墻的總高度; EIeq為等效抗彎 剛度。式中Iw為剪力墻截面慣性矩。對整體墻(包括有小洞口的墻)可取組合截面慣性矩。 對整體小開口墻可

16、取組合截面慣性矩的80%; Aw為在洞口剪力墻的截面面積,小洞口整 截面剪力墻取折算截面面積,即Aw =(1)A,此處A為剪力墻毛截面面積,Aop為洞口面積,Af為墻面總面積。整體小開口墻取墻肢截面面積之和,即Aw,此處Awj為第j墻肢截面面積;為截面剪應力分布不均勻系數(shù),對矩形截面,=1.2。當剪力墻多數(shù)墻肢和連梁剛度基本均勻,又符合整體小開口墻的條件,但夾有個別細小墻肢時,仍可按整體小開口墻計算其內力,但小墻肢的局部彎矩Mj應考慮附加局部彎 曲的影響,即:Mj = Mj0 + MjMjVj 式中Mj0為按材料力學方法計算的墻股端部彎矩; Mj為由于小墻肢局部彎曲增加的 附加彎矩; Vj為小

17、墻肢剪力; h0為洞口高度。(4)高層剪力墻結構空間分析方法當采用平面抗側力結構空間協(xié)同方法計算內力與位移時,將開口較大的聯(lián)肢墻按壁式 框架考慮;實體墻、整截面墻和整體小開口墻按其等效剛度作單柱考慮。 復雜剪力墻宜按薄壁桿件系統(tǒng)進行三維空間分析,將剪力墻肢作為開口空間薄壁桿件 考慮,連梁作為空間桿件考慮。5.框架-剪力墻結構框架-剪力墻結構一般宜設計為雙向抗側力體系,主體結構不應采用餃接??拐鹪O防 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剪力墻應雙向布置,并應使兩個方向的結構自振周期較為接近。 框架梁、柱與剪力的軸線宜重合在同一平面內,砌體填充墻宜與梁柱軸線位于同一平 面內??拐鹪O防時,填充墻與柱子應有可靠的拉結

18、。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范對框架-剪力墻結構中剪力墻的布置的規(guī)定如下: (1)剪力墻宜均勻地設置在建筑的端部附近、樓電梯間、平面形狀變化處及豎向荷載 較大的地方,以便改善墻肢的受力性能,有利于提高結構抗側剛度及結構區(qū)段的整體抗扭 性能。(2)為了促證框架與剪力墻在側向力作用下的協(xié)同工作性能,必須保證樓蓋結構與其 自身平面內的剛度,為此,剪力墻的問距應予以控制。橫向剪力墻的問距宜滿足表14-7-2 的要求。剪力墻之間樓面有較大的開洞時,剪力墻的問距應予減小??蚣芗袅Y構中剪力墻的最大間距 表14-7-2樓面形式非抗震設計抗震設防烈度6度、7度8度9度現(xiàn)澆板、疊合梁板5B, 60m4B, 50

19、m3B, 40m2B, 30m裝配整體式樓板3.5B, 50m3B, 40m2.5B, 30m不宜采用注:1.表中B樓蓋結構的寬度; 2.裝配整體式樓面指裝配式樓面上做配筋現(xiàn)澆層; 3.現(xiàn)澆部分厚度大于60mm的預應力或非預應力迭合樓板可作為現(xiàn)澆樓板考慮。(3)縱向剪力墻宜布置在結構單元的中間區(qū)段內。房屋縱向較長時,不宜集中在兩端 布置縱向剪力墻,否則宜留施工后澆帶以減少溫度、收縮應力的影響。 (4)縱橫向剪力墻宜成組布置成L形、T形和口字形等。(5)剪力墻宜貫通建筑物全高,厚度逐漸減薄,避免剛度突然變化。 框架一剪力墻結構的計算中應考慮剪力墻和框架兩種類型結構的不同受力特點,按協(xié) 同工作條件

20、進行內力、位移分析,不宜將樓層剪力簡單地按某一比例在框架與剪力墻之間 分配??蚣芙Y構中設置了電梯井、樓梯井或其它剪力墻型的抗側力結構后,應按框架一剪 力墻結構計算。框架-剪力墻結構采用簡化方法計算時: (1)結構單元內所有框架等效為綜合框架,所有連梁等效為綜合連梁(對框架一剪力墻剛結體系) ,所有剪力墻等效為綜合剪力墻。綜合框架、綜合連梁和綜合剪力墻的剛度分別為各單個結構剛度之和。(2)綜合框架(包括綜合連梁)作為豎向懸臂剪切構件,綜合剪力墻作為豎向懸臂彎 曲構件,它們同一樓層上水平位移相等。(3)風荷載及水平地震作用由綜合框架(包括綜合連梁)和綜合剪力墻共同分擔。 框架-剪力墻結構可采用平面

21、抗側力結構空間協(xié)同工作方法計算。體型和平面較復雜 的框架-剪力墻結構宜采用三維空間分析方法進行內力與位移計算。 現(xiàn)己對不同荷載作用下的結構側向位移,綜合剪力墻的彎矩,名義剪力按不同的結構 剛度特征值A繪制了圖表,可供設計查用。將計算求得的綜合剪力墻的內力(彎矩和剪 力)按各單榻剪力墻的等效剛度EIeq分配給每一榀剪力墻;由剪力平衡條件求得的綜合框 架的總剪力按各單榻框架的抗側剛度分配給每一棉框架;綜合連梁的約束彎矩,按各連梁 的線剛度分配給每一根連梁,這樣一來,可進行各榻剪力墻、各榻框架及各根連梁的內力 計算。6.基礎基礎的類型與選擇可見第十二章土力學與地基基礎的淺基礎、深基礎部分。 (1)條

22、形基礎條形基礎內力計算常用的有:靜定分析法、倒梁法、地基系數(shù)法、彈性理論方法及有 限差分法。(2)箱形基礎箱形基礎的平面尺寸應根據(jù)地基土承載力和上部結構布置以及荷載大小等因素確定。 外墻宜沿建筑物周邊布置,內墻沿上部結構的柱網或剪力墻位置縱橫均勻布置,墻體水平 載面總面積不宜小于箱形基礎外墻外包尺寸的水平投影面積的1/10。對基礎平面長寬比 大于4的箱形基礎,其縱墻水平載面面積不應小于箱基外墻外包尺寸水平技影面積的 1/18。箱基的偏心距應符合規(guī)程的規(guī)定。箱形基礎的高度應滿足結構的承載力和剛度要求,并根據(jù)建筑使用要求確定。一般不 宜小于箱基長度的1/20,且不宜小于3m。此處箱基長度不計墻外懸

23、挑板部分。 箱形基礎的頂板、底板及墻體的厚度,應根據(jù)受力情況、整體剛度和防水要求確定。 無人防設計要求的箱基,基礎底板不應小于300mm,外墻厚度不應小于250mm,內墻的 厚度不應小于200mm, I頁板厚度不應小于200mm,可用合理的簡化方法計算箱形基礎的 承載力。箱形基礎的頂板、底板及墻體均應采用雙層雙向配筋,還應有1/3至1/2的鋼筋連 通,且連通鋼筋的配筋率分別不小于0.15% (縱向)、0.10% (橫向) ,跨中鋼筋按實際 需要的配筋全部連通。鋼筋接頭宜采用機械連接。墻體的豎向和水平鋼筋直徑均不應小于 10mm,間距均不應大于200mm。除上部為剪力墻外,內、外墻的墻頂處宜配置

24、兩根直徑 不小于20mm的通長構造鋼筋。上部結構底層柱縱向鋼筋伸入條形基礎墻體的長度應符合下列要求:柱下三面或 四面有箱形基礎墻的內柱,除柱四角縱向鋼筋直通到基上,其余鋼筋可伸入頂板底面 以下40倍縱向鋼筋直徑處;外柱、與剪力墻相連的柱及其它內柱的縱向鋼筋應直通到 基底。當采用剛性防水方案時,同一建筑的箱形基礎應避免設置變形縫??裳鼗A長度每隔 2040m留一道貫通頂板、底板及墻板的施工后澆帶,帶寬度不宜小于800mm,此帶宜設在柱距三等分的中間范圍內。后澆帶處底板及外墻宜采用附加卷材防水,在頂板、底板 和墻體的鋼筋可以貫通不斷。(3)樁基礎樁基礎的內力計算及構造要求見第十二章土力學與地基基礎

25、的深基礎部分。 樁基承臺的構造,除滿足抗沖切、抗剪切、抗彎承載力和上部結構的要求外,尚應符 合下列要求: 承臺的最小厚度不應小于75mm;承臺的寬度不應小于500mm。邊樁中心至承臺邊 緣的距離不宜小于樁的直徑或邊長,且樁的外邊緣至承臺邊緣的距離不小于150mm。對 于條形承臺梁,樁的外邊緣至承臺染邊緣的距離不小于75mm。承臺的配筋,對于矩形承臺其鋼筋應按雙向均勻通長布置,鋼筋直徑不宜小于 l0mm,間距不宜小于200mm;對于三樁承臺,鋼筋應按三向板帶均勻布置,且最里面的 三根鋼筋圍成的三角形應在柱截面范圍內。承臺梁的主筋除滿足計算要求外,尚應符合現(xiàn) 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guī)范關于最小配筋率的規(guī)

26、定,主筋直徑小于12mm,架立筋不宜小 于l0mm,箍筋直徑不宜小于6mm。三、解答指導掌握框架近似計算;對迭合梁注意不同階段荷載取值的要求;理解剪力墻結構、框架 -剪力墻結構的計算的假定條件、計算原理,掌握其構造要求。【例14-7-1】剪力墻結構房屋上所承受的水平荷載可按各片剪力墻的( )分配給 各片剪力墻,然后分別進行內力和位移計算 A.等效側移剛度B.實際側移剛度C.有效側移剛度D. A、C均滿足【解】剪力墻結構水平荷載分配應按各片剪力墻的等效側移剛度進行,故應選A項。 例14-7-2】對于框架結構驗算其側移時,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 A.只驗算頂點側移B.既要驗算頂點側移,又要驗算層

27、間側移 C.只驗算層間側移D.只要滿足高寬比,不必驗算側移 【解】框架結構側移控制有兩部分內容:一是控制頂層最大側移,因其值過大, 將影響正常使用;二是控制層間相對位移,其值過大,將會使填充墻開裂,所以應選 B項。四、應試題解1.用D值法計算水平荷載作用下規(guī)則框架的內力時,其基本假定是(A)。 A.同層節(jié)點水平位移及角位移相等B.同層各節(jié)點水平及角位移均不同C.同層各節(jié)點水平位移相等,角位移不相等 D.同層各節(jié)點水平位移不相等,角位移相等2.當采用D值法計算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在水平荷載作用下的內力時,如在某層柱 底框架梁線剛度之和大于柱頂框架梁線剛度之和,則該層柱的反彎點位置是(B)。 A.反

28、彎點位于柱高的中點B.反彎點位于柱高中點以上 C反彎點位于柱高中點以下D.無法根據(jù)上述條件做出判斷 3.按D值法對框架進行近似內力計算時,各柱的側向剛度的變化規(guī)律是(C)。A.當柱的線剛度不變時,隨框架梁線剛度的增加而減小 B.當框架梁、柱的線剛度不變時,隨層高的增加而增加 C.當柱的線剛度不變時,隨框架梁線剛度的增加而增加D.與框架梁的線剛度無關4.用反彎點法近似計算水平荷載下框架內力時,其基本假定是(C)。 A.節(jié)點無水平位移,同層各節(jié)點角位移相等B.節(jié)點無水平及角位移C.節(jié)點無角位移,同層各節(jié)點水平位移相等D.節(jié)點有角位移,元水平位移5.在水平荷載下,框架柱反彎點位置在(A)。 A.偏向

29、剛度小的一端B.偏向剛度大的一端 C.居于中點D.不一定6.作用于框架梁柱節(jié)點的彎矩,是按照梁柱截面的(A)進行分配的。 A.轉動剛度比B.面積比C.線剛度比D.作用位置 7.當采用裝配式樓蓋時,一般多層房屋的鋼筋混凝土框架柱的計算長度為(B)。A.底層柱1.0H,其它層為1. 25H B.底層柱1. 25H,其它層為1. 5H C.底層柱1. 25H,其它層為1. 0H D.底層柱1. 5H,其它層為1. 25H 8.剪力墻結構房屋上所承受的水平荷載可以按各片剪力墻的(C)分配給各片剪力墻,然后分別進行內力和位移計算。 A.等效抗彎剛度B.實際抗彎剛度 C.等效抗剪剛度D.實際抗剪剛度9.在框架一剪力墻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