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酒問月:同樣的哲思,不一樣的氣質(zhì)_第1頁
把酒問月:同樣的哲思,不一樣的氣質(zhì)_第2頁
把酒問月:同樣的哲思,不一樣的氣質(zhì)_第3頁
把酒問月:同樣的哲思,不一樣的氣質(zhì)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把酒問月:同樣的哲思,不一樣的氣質(zhì) 中學語文教育中很重要的一部分是教會學生如何鑒賞古 典詩歌,這也是很多老師比較頭疼的問題, 實際教學中雖然教給 學生很多詩詞鑒賞的技巧,但并不一定實用。作為一名語文教師, 自己本身對作品沒有更深入地了解,是不可能教會學生去深層次 地理解作品的,最終只會教學生一望而知的東西,這樣的文本分 析往往是無效的。 什么樣的文本分析是有效的呢?就是能抓住作品的與眾不 同,尤其是經(jīng)典作品。孫紹振指出,讀作品,要真正讀懂,最起 碼的就是要讀出個性來,讀出它的與眾不同。而要讀出個性來, 一個最方便、起碼的方法,就是同類經(jīng)典文本共組。 李白和蘇軾在中國古代文學史上占有極高的地位

2、,兩人分別 稱為“謫仙”、“坡仙”。兩人風格上的差異可以通過類似的作 品比較出來,通過對比閱讀,可以讓讀者更深入地了解作品本身, 也從另一個角度體味作者的思想情感?!鞍丫茊栐隆钡那楣?jié)都出 現(xiàn)在兩人的作品中,但問月的結(jié)果卻因兩人的氣質(zhì)不一樣答案也 不一樣。 青天有月來幾時?我今停杯一問之。人攀明月不可得,月行 卻與人相隨。皎如飛鏡臨丹闕,綠煙滅盡清輝發(fā)。但見宵從海上 來,寧知曉向云間沒?白兔搗藥秋復春, 嫦娥孤棲與誰鄰?今人 不見古時月,今月曾經(jīng)照古人。古人今人若流水,共看明月皆如 此。唯愿當歌對酒時,月光長照金樽里。(李白把酒問月) 丙辰中秋,歡飲達旦,大醉,作此篇,兼懷子由。 明月幾時有,把

3、酒問青天。不知天上宮闕,今夕是何年?我 欲乘風歸去,又恐瓊樓玉宇,高處不勝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 人間!轉(zhuǎn)朱閣,低綺戶,照無眠。不應有恨,何事長向別時圓? 人有悲歡離合,月有陰晴圓缺,此事古難全。但愿人長久,千里 共嬋娟。(蘇軾水調(diào)歌頭) 亙古不變的明月,是永恒時空里的奇跡,常常引發(fā)人們的無 限思考,李白、蘇軾也不例外。在此之前的張若虛在春江花月 夜中:“江畔何人初見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無窮已, 江月年年望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見長江送流水?!痹娙丝?到皎皎明月高懸,不禁心生困惑,而困惑的源頭就在于月的永恒 和人世的變遷之間的矛盾,而如何解決這個矛盾呢?“代代無窮 已”的人生和“年年

4、望相似”的明月得以共存,也算是得到了些 許安慰,詩人從大自然的美景中得到了答案, 使全詩的基調(diào)哀而 不傷。 李白在把酒問月中沒有美景的鋪設,直入主題,“我今 停杯一問之”?!巴1倍稚鷦拥乇憩F(xiàn)出他的神往與迷惑糅雜 的情態(tài)。三四句“人攀明月”道出了人與月之間的微妙關系,人 求長生不老,但都是徒然。后四句以丹闕、綠煙為映襯,寫出了 明月如鏡,散發(fā)出澄明的光輝,此時的月嫵媚動人,明月使人親 近而又神秘。海上的明月悄然而來,意境變得曠遠,明月在夜間 從東海升起,拂曉隱沒于西天云海,如此循環(huán)不已,塵世間便在 其反復出沒中推演至今,后兩句詩人想象玉兔搗藥, 嫦娥孤棲的 情景,想到世事輪回,不由得心生感慨

5、。“今人”兩句,在回環(huán) 唱嘆中抒發(fā)人生有限而宇宙無窮的慨嘆。月亮、月色、月之行跡、 月之傳說,詩人的視角時遠時近,用行云流水般的抒情方式將明 月與人生進行反復的比照, 在時間和空間的主觀感受中, 表達了 對宇宙和人生哲理的深層思索。 把酒問月文筆縱橫,月下的詩人飄逸自由,不受束縛, 他筆下的月是浪漫、飽含深情的。詩中哲理性的沉思不是思辨的 結(jié)果,而是情感的升華。 對皓然明月,蘇軾在丙辰中秋之夜也提出了類似的疑問。當 時作者在密州,數(shù)年不得與弟弟蘇轍相見,心中的苦悶自然而生, 也在這人生煩悶之時,詞人把酒問月,想象著自己已飛入天上的 宮闕,逃離這人世間的煩惱,但又害怕高處不勝寒,還不如重返 人間

6、,與月亮共舞。沒有華麗的辭藻,只是低聲的陳述,下闋懷 人,“照無眠”,這里既指自己懷念弟弟的深情,又可以泛指那 些中秋佳節(jié)因不能與親人團圓以至難以入眠的一切離人。但很快 筆鋒一轉(zhuǎn),“不應有恨,何時長向別時圓”從語氣上像是回答前 面的問題,而從結(jié)構(gòu)上,貝y是更進一步,達到月與人的融合。月 有圓時,人也有團聚時,這是對未來的希望,也是詞人曠達自適 心態(tài)的體現(xiàn)。最后“千里共嬋娟”由己推向全天下人, 在中秋夜, 對一切經(jīng)受著離別之苦的人表示美好祝愿。 蘇軾的月是人間的月,他熱愛人生,腳踏實地地生活。把酒 問月,答案并不在酒中,而在自己平和沖淡的內(nèi)心。全詞以理性 取勝,以至詞清曠而有神韻。 兩人將哲思寄托于月亮,都極具浪漫色彩。李白更富于理想 色彩,他對生活的期待遠遠地高于現(xiàn)實,而蘇軾則更貼近生活, 賦予生活別樣的色彩。李白之情如長江之水滾滾而來, 蘇軾之情 則如小溪潺潺而去。李白以情感、想象支撐起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