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化學必修一補偏答案1_第1頁
白皮化學必修一補偏答案1_第2頁
白皮化學必修一補偏答案1_第3頁
白皮化學必修一補偏答案1_第4頁
白皮化學必修一補偏答案1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6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化學必修一補偏1答案P89 5解析:A中白色沉淀可能為Ag2SO4、Ag2CO3等;B中白色沉淀可能為AgCl;C中產(chǎn)生的藍色沉淀只能是Cu(OH)2,故原溶液中含有Cu2; D中白色沉淀也可能為AgCl。答案:CP89 7解析:粗鹽提純的步驟是溶解、過濾、蒸發(fā)。過濾操作中的“二低”是:濾紙上沿低于漏斗邊緣;液面低于濾紙上沿。引起誤差的操作可能是稱量時出錯,溶解攪拌或過濾時有液體濺出,蒸發(fā)時有液體濺出等。答案:(1)蒸發(fā)皿(2)蒸發(fā)(3)濾紙上沿低于漏斗邊緣;液面低于濾紙上沿(4)稱取時出錯,蒸發(fā)時有液體濺出等(合理答案均可)P89 8(12分) 解析:(1)操作為加熱使NH4HCO3受熱分解

2、,因此可選擇的儀器是蒸發(fā)皿或坩堝。(2)若用Ba(NO3)2會使溶液中引入新的雜質離子NO,在以后操作中無法除去。(3)判斷SO已除盡的方法:取上層清液加入BaCl2溶液,若無沉淀說明SO已除盡。(4)操作“加入Na2CO3溶液”,目的是除去過量的Ba2。先加Na2CO3后過濾,可以減少一次過濾操作。(5)除去溶解在溶液中的CO2和HCl。答案:見解析P90 5 解析:汽油和氯化鈉溶液不相溶,汽油的密度比水的小,所以在上層,可通過分液的方法進行分離;乙醇和水的沸點不同,可通過蒸餾的方法進行分離;碘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不大,可用有機溶劑把它從其水溶液中萃取出來。答案:CP90 6(7分)。解析:根

3、據(jù)物質的性質,并結合分離方法的原理進行分析判斷。答案:(1)過濾(2)蒸發(fā)(3)結晶(4)蒸餾(5)分液P90 7(9分) 解析:對于蒸餾的實驗裝置,最重要的問題有:儀器的連接順序,溫度計的位置,冷卻水的流向(進出口),防暴沸的措施。答案:(1)溫度計水銀球位置應處于蒸餾燒瓶支管口處冷卻水進出口反了(2)蒸餾燒瓶冷凝管(3)沸石(或碎瓷片)8(14分) 解析:(1)從實驗流程看操作為過濾,操作為萃取。(2)CCl4萃取碘水中的碘后,上層液體為KCl溶液,注意不含Cl2和I2。(3)分液后得到碘的CCl4溶液,然后用蒸餾的方法得到I2。(4)給固體物質加熱灼燒時用坩堝、坩堝鉗和酒精燈。答案:(1

4、)過濾萃取(2)無密度大紫紅(或紫)KCl(3)分液、蒸餾(4)B、C、EP91.7 解析:1 mol Ba(OH)2含有1 mol Ba2和2 mol OH,1 mol的粒子數(shù)約為6.021023,用Ba2和OH的物質的量分別乘以6.021023即可得出答案。Ba(OH)2的摩爾質量是171 g/mol,所以其質量為2.5 mol171 g/mol427.5 g。1.2041024個OH的物質的量為2 mol,則Ba(OH)2的物質的量為1 mol。答案:1.50510243.011024427.51 molP91 8解析:依據(jù)摩爾質量的定義式:M,結合物質的量(n)與NA的關系即可列出相關

5、表達式,不要忘記單位。答案:(1)17 g/mol(2) g/mol(3)bNA g/molP92 8 解析:(1)由nm/M可求,(2)由物質的量可求得該氣體的分子數(shù),進一步可求得原子數(shù);(3)由VnVm可求得該氣體在標準狀況下的體積;(4)由質量和已求得的標準狀況下的體積可求得密度,也可以由MVm求得密度。答案:(1)m/M(2)2mNA/M(3)22.4m/M(4)M/22.4P93.6解析:(1)24.4 g NaOH的物質的量為0.61 mol,c(NaOH)0.61 mol0.1 L6.1 mol/L。(2)100 mL NaOH溶液的質量為100 mL1.219 g/mL121.

6、9 g;NaOH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20%。(3)由于整個溶液的各處都是均勻的,所以這10 mL溶液與原100 mL溶液相比,NaOH的質量分數(shù)、物質的量濃度和溶液的密度均相同,但NaOH的質量和物質的量均為原來的。答案:(1)6.1 mol/L(2)20%(3)6.1 mol/L2.44 gP93 。7 解析:(1)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的步驟為計算、稱量、溶解、轉移、洗滌、定容、搖勻。(2)配制一定物質的量濃度溶液使用的儀器有一定規(guī)格的容量瓶、燒杯、玻璃棒、膠頭滴管、托盤天平、量筒。(3)根據(jù)c進行判斷。a.俯視使V減小,故使c偏高;b.未進行洗滌,使n減小,故使c偏低;c.V增大,故使

7、c偏低;d.m增大,故使c偏高;e.無影響。答案:(1)ABDCE(2)量筒膠頭滴管500 mL容量瓶(3)adP93. 8 解析:(1)c(HCl)11.9 mol/L;(2)溶液的濃度和密度不隨所取量的多少而變化;(3)根據(jù)c(濃)V(濃)c(稀)V(稀),則所取濃鹽酸的體積V(濃)16.8 mL。(4)根據(jù)反應NaOHHCl=NaClH2O知n(HCl)n(NaOH)0.01 mol,則V(HCl)0.025 L。比所求鹽酸體積偏小,說明所配鹽酸溶液濃度比0.400 mol/L大,故選C。答案:(1)11.9(2)B、D(3)16.8(4)25CP94 6解析:(1)圖中是對同類事物按照

8、某種屬性進行再分類的分類法,屬于樹狀分類法。(2)題干中的六種元素可以形成H2SO4、HNO3、H2S等酸;可以形成KOH、Ca(OH)2、NH3H2O等堿;可以形成Ca(NO3)2、KNO3、K2SO4、CaSO4、NH4NO3等鹽;可以形成的氧化物有H2O、SO2、NO、NO2、K2O、CaO等。(3)能夠與酸反應的氧化物一般為金屬氧化物,如CaO2HNO3=Ca(NO3)2H2O。答案:(1)B(2)H2SO4KOHKNO3K2O(其他合理答案也可以)(3)K2OH2SO4=K2SO4H2OP95 3 解析:電泳現(xiàn)象證明膠體粒子帶電荷,而膠體屬于分散系,呈電中性,A錯;分散質粒子直徑在1

9、100 nm之間的分散系是膠體,B錯;膠體與溶液的本質區(qū)別在于分散質粒子直徑的大小,利用是否具有丁達爾效應是區(qū)分溶液和膠體的一種實驗方法,C錯。答案:DP95 6解析:(1)因Fe(OH)3膠粒帶有正電荷,所以在電場的作用下,向陰極區(qū)移動,而使該區(qū)顏色加深,這種現(xiàn)象稱為電泳。(2)光束通過膠體時,產(chǎn)生光亮的通路,稱為丁達爾效應。(3)加入與膠粒帶相反電荷的膠體,膠體會發(fā)生聚沉。(4)鑒別膠體和溶液利用丁達爾效應。答案:(1)E(2)F(3)B(4)FP95 7解析:將FeCl3溶液滴入NaOH溶液中,生成了難溶的Fe(OH)3紅褐色沉淀,故它屬于懸濁液;將FeCl3溶液滴入AgNO3溶液中,生

10、成了AgCl沉淀,它屬于懸濁液;將FeCl3溶液滴入煮沸的蒸餾水中,可形成膠體。答案:(1)A懸濁液B懸濁液C膠體(2)FeCl33NaOH=Fe(OH)33NaCl(3)FeCl33H2OFe(OH)3(膠體)3HClP95 8解析:(1)納米材料微粒粒度為幾納米至幾十納米,符合膠體分散質微粒直徑范圍1 nm100 nm,所以納米材料形成的分散系屬于膠體,應具有膠體的性質,不能透過半透膜,能發(fā)生丁達爾現(xiàn)象。(2)雖然外觀相同的水溶液和膠體有很多性質差異,但用于區(qū)別二者最簡便可靠的特征性質還是丁達爾效應。鈉離子和氯離子可透過半透膜,滴加硝酸銀溶液后會產(chǎn)生氯化銀白色沉淀。答案:(1)B(2)讓一

11、束可見光分別照射兩瓶無色液體,可見到一條光亮通路的為淀粉膠體有白色沉淀產(chǎn)生P96。6解析:10種物質中稀硫酸和空氣屬于混合物。HCl溶于水可電離出H、Cl,能導電,但熔融狀態(tài)下不存在自由移動的離子,不導電,故HCl屬于電解質。CaCO3是難溶性電解質。NH3、CO2的水溶液雖然能導電,但不是它們本身發(fā)生了電離,而是它們與水分別發(fā)生了反應,生成了電解質NH3H2O和H2CO3,故它們屬于非電解質。銅和金屬汞屬于單質,不是化合物,故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但能導電。答案:(1)稀硫酸、空氣(2)HCl(3)CaCO3(4)NH3、CO2(5)Cu、Hg、稀硫酸P96 7解析:(1)溶液呈電中性

12、,陰離子所帶的負電荷總數(shù)等于陽離子所帶的正電荷總數(shù)。(2)根據(jù)酸、堿、鹽的概念判斷。(3)純堿是Na2CO3,屬于鹽,不是堿;鹽酸是HCl的水溶液,是混合物,既不是電解質也不是非電解質。Na2CO3的電離方程式為:Na2CO3=2NaCO。 答案:(1)負電荷HOH正電荷正電荷負電荷(2)HClO4Ba(OH)2Fe2(SO4)3、KHSO4(3)純堿鹽酸鹽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Na2CO3=2NaCOP97 8 解析:甲處河水呈乳白色的是熟石灰,乙處河水呈紅褐色是因為熟石灰和FeCl3反應生成氫氧化鐵沉淀,因此乙廠廢液中含F(xiàn)eCl3,丙處河水由渾濁變清,說明丙廠廢液為鹽酸,鹽酸溶解氫氧化鐵使

13、河水變清,丁處河水產(chǎn)生氣泡,河水仍清說明丁廠廢液為碳酸鈉,丁廠的碳酸鈉和上游流下來的含有過量鹽酸反應產(chǎn)生二氧化碳氣體。答案:(1)Ca(OH)2FeCl3HClNa2CO3(2)Na、Cl、Fe3、Ca2P98 1 解析:碳酸鈉溶液中加入氯化鈣溶液發(fā)生反應:Na2CO3CaCl2=CaCO32NaCl,屬于復分解反應,無化合價升降,是非氧化還原反應;石灰石溶于鹽酸發(fā)生反應:CaCO32HCl=CaCl2H2OCO2,無化合價升降,屬于非氧化還原反應;銅粉在空氣中加熱,發(fā)生反應2CuO22CuO,氫氣在空氣中完全燃燒發(fā)生反應:2H2O22H2O,屬于有單質參加的化合反應,都屬于氧化還原反應。答案

14、:BDP98 5解析:在反應中3 mol NO2參與反應,其中2 mol NO2被氧化,1 mol被還原,不論有多少電子發(fā)生轉移,被氧化與被還原的NO2的物質的量之比均為21。故選C。答案:CP98 6解析:化學反應的基本類型中,復分解反應不是氧化還原反應;置換反應一定是氧化還原反應;化合反應和分解反應若元素化合價有變化則是氧化還原反應,若無變化則不是氧化還原反應。離子反應是否屬于氧化還原反應也要根據(jù)元素的化合價在反應前后是否變化來判斷。答案:(1)(2)(3)(4) (5)CP98 8解析:在反應中元素化合價升降情況為:2KO416H =2Cl22K528H2O,故被還原的物質為KMnO4,

15、氧化產(chǎn)物為Cl2,反應中生成71 g Cl2(即1 mol)時,被氧化的HCl為1 mol22 mol,轉移電子為1 mol22 mol。答案:(1)KMnO4Cl2(2)22 molP99 2解析:由金屬活動性順序可知,Cu2、Mg2、Ag、H的氧化性由強到弱的順序為AgCu2HMg2,故混合液與鋅粉反應時,首先置換出Ag。答案:CP99 6 解析:(1)Cl中氯元素處于最低價態(tài),只表現(xiàn)還原性,H中氫元素處于最高價態(tài),只表現(xiàn)氧化性,Cl2中氯元素處于中間價態(tài),且Cl2是常見的強氧化劑,所以具有氧化性的是Cl2和H,又由于鐵在氯氣中反應得FeCl3,F(xiàn)e3的價態(tài)為3,而鐵與鹽酸反應生成FeCl

16、2,F(xiàn)e2的價態(tài)為2價,則Cl2的氧化性大于H的氧化性。(2)Zn與HCl反應,HCl表現(xiàn)為酸性,同時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Cl2,HCl又表現(xiàn)為氧化性,NaOH與HCl反應生成鹽和水,發(fā)生中和反應,HCl表現(xiàn)為酸性,電解稀鹽酸,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2,2,HCl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為還原性。答案:(1)Cl2、HCl2(2)酸性、氧化性酸性既表現(xiàn)氧化性又表現(xiàn)為還原性(3) P99 7 解析:本題是在給出了所有反應物和生成物、H2O2發(fā)生氧化反應的基礎上,設計的一個題目。通過H2O2O2知,氧元素化合價升高,可判斷H2O2是還原劑。再根據(jù)Cr的化合價降低,可確定還原反應的過程是H2CrO4Cr(OH)

17、3。由此確定反應物和生成物,最后根據(jù)化合價升降總數(shù)相等,配平方程式、標出電子轉移的方向和數(shù)目。(4)中根據(jù)電子守恒可確定氣體體積。答案:(1)H2O2(2)H2CrO4Cr(OH)3(3) (4)3.36 LP99 8解析:0.2 mol RxO反應時轉移了0.4 mol電子,即1 mol RxO反應時轉移了2 mol電子。因為Mn元素化合價降低,所以R化合價升高。RxOxO22e只有x2時成立。根據(jù)得失電子守恒:n(RxO)2n(MnO)5n(RxO)n(MnO)52,又根據(jù)元素守恒(或電荷守恒)推出各物質的化學計量數(shù):5R2O2MnO16H=10RO22Mn28H2O,n(H)n(R2O)

18、0.2 mol0.64 mol。答案:(1)RO2(2)2(3)0.64 molP100 3 解析:盡管鋁的化學性質很活潑,但在空氣中易與氧氣反應,生成一層穩(wěn)定的致密氧化膜,故不易被銹蝕,A項錯;B項正確;鋁箔在空氣中受熱可以熔化,但形成的氧化膜使得鋁與氧氣不再反應,因而也就不會燃燒,C項錯;D項正確。答案:ACP100 5 解析:溶液的質量等于金屬和水或酸的質量之和減去放出H2的質量。2Na2H2O=2NaOHH2 462 4.6 g 0.2 ga4.6m(H2O)0.24.4m(H2O)Mg2HCl=MgCl2H2 24 2 4.8g 0.4gb4.8m(HCl)0.44.4m(HCl)因

19、為m(H2O)m(HCl),所以ab。答案:AP100 6解析:鈉與鹽溶液反應分兩個過程,一是鈉與水反應,二是NaOH與鹽的反應。答案:鈉浮于液面上,熔成閃亮的小球,四處游動,發(fā)出嘶嘶的響聲,溶液中有紅褐色沉淀析出2Na2H2O=2NaOHH2,3NaOHFeCl3=Fe(OH)33NaCl或2FeCl33H2O6Na=2Fe(OH)33H26NaClP100 7 解析:(3)V(H2)V(水)a mLn(H2) mol由2Na2H2O=2NaOHH22 mol1 moln(Na) moln(Na)2 molm(Na) mol23 g/mol g答案:(1)2Na2H2O=2Na2OHH2(2

20、)鈉與水的反應過程中有熱量放出,Na熔點較低酚酞試液(3)P100 8解析:題目給出兩個看似相同的反應裝置,分別完成哪個反應成為解題關鍵。右圖有H2發(fā)生裝置,左圖有H2收集裝置,可見鐵粉與水蒸氣的反應由左邊裝置完成,實現(xiàn)“引火鐵”的制取由右邊裝置完成,這樣,問題就可解決了。答案:(1)普通鐵粉(鐵粉)作為水蒸氣發(fā)生器(或用來產(chǎn)生水蒸氣)防止倒吸氫氣(2)固體NaOH(或堿石灰、CaO等堿性固體干燥劑)6 mol/L 鹽酸(3)A、B、E(4)Fe3O44H23Fe4H2O(5)檢驗氫氣的純度點燃氫氣P101 6 解析:在易拉罐內(nèi)充入CO2后加入NaOH溶液,會發(fā)生反應2NaOHCO2=Na2C

21、O3H2O,而使罐內(nèi)氣體壓強減小,所以在外界大氣的作用下而變癟;而后過量的NaOH溶液會與易拉罐的成分鋁發(fā)生反應而生成H2,發(fā)生的反應是2Al2NaOH2H2O=2NaAlO23H2,所以罐內(nèi)壓強會變大,所以易拉罐又會重新鼓起來。答案:(1)CO2被吸收而被外界大氣壓癟2OHCO2=COH2O(2)由于鋁與堿反應生成H2,壓強增大而重新鼓起2Al2OH2H2O=2AlO3H2P101 7 解析:(1)W g鈉、鐵、鋁的物質的量分別為 mol、 mol、 mol,由鈉、鐵、鋁分別與足量的鹽酸反應的化學方程式:2Na2HCl=2NaClH2;Fe2HCl=FeCl2H2;2Al6HCl=2AlCl

22、33H2,得到關系式:2NaH2,F(xiàn)eH2,2Al3H2,所以W g鈉、鐵、鋁生成氫氣的體積比為;同理可得到(2)、(3)、(4)的結果;(5)中的鈉、鐵、鋁相對于鹽酸來說是過量的,根據(jù)鹽酸計算生成的氫氣,鐵、鋁反應放出的氫氣相等,但由于過量的鈉會與水反應生成氫氣,所以鈉放出的氫氣最多。答案:(1)(2)123(3)23289(4)632(5)NaFeAlP101 8 解析:n(NaOH)0.6 mol,c(NaOH)0.6 mol/L,2Al2NaOH2H2O=2NaAlO23H2 2 mol 22.4 L3 0.6 mol/L0.2 L VV4.032 L。答案:(1)0.6 mol/L(

23、2)4.032 LP103 8 解析:鋁及其化合物的性質與一般活潑金屬元素的性質有差異之處,如Al2O3可溶于NaOH溶液,F(xiàn)e2O3不能;KAl(SO4)2是一種復鹽,可溶于水,完全電離,加入氨水可生成Al(OH)3沉淀,Al(OH)3在強堿溶液中溶解,而在氨水中不溶解。本題可用離子反應方程式描述從A開始的一系列變化:Al33NH3H2O=Al(OH)33NH,2Al(OH3)Al2O33H2O,Al2O32NaOH=2NaAlO2H2O,AlOCO22H2O=Al(OH)3HCO。答案:(1)Al2O3(2)(NH4)2SO4、K2SO4(3)Al33NH3H2O=Al(OH)33NHP1

24、04 2 解析:Na2O2能把Fe2氧化成Fe3,Na2O2又與H2O反應生成NaOH,故可生成紅褐色沉淀。答案:BP104 6 解析:從腐蝕銅的廢液中回收銅。答案:(1)FeFeCl2Fe和CuHClFeCl2Cl2(2)CuCl2Fe=FeCl2CuFe2HCl=FeCl2H22FeCl3Fe=3FeCl22FeCl2Cl2=2FeCl3P104 8解析:(1)在反應中Fe2作還原劑,體現(xiàn)其還原性,因此應選擇氧化劑,所以選用氯水,反應為2FeCl2Cl2=2FeCl3。(2)向FeCl3溶液中加入鐵粉,發(fā)生的反應為2Fe3Fe=3Fe2,所以溶液由棕黃色變?yōu)闇\綠色。向FeCl2的溶液中滴加

25、硫氰化鉀溶液不變紅。(3)向FeCl2的溶液中加入鋅粉,離子反應為ZnFe2=FeZn2。(4)已知MnO得電子,故MnO是氧化劑,Mn2為還原產(chǎn)物,則題目提供的Fe3是氧化產(chǎn)物,故還原劑為Fe2。即X為Fe2。該反應中反應物為MnO、Fe2和H。生成物為Mn2、Fe3和H2O,n(MnO)n(Fe2)15。答案:(1)2FeCl2Cl2=2FeCl3(2)淺綠色不變色(3)Fe2Zn=Zn2Fe(4)Fe2MnO5Fe28H=Mn25Fe34H2OP105 6 答案:cdbaefaefP105 7解析:(1)中實際上是用鐵還原CuSO4得到單質銅。(2)中因為銅綠(堿式碳酸銅)能與酸反應,生

26、成可溶性鹽和氣體,故可用鹽酸除之。(3)銅在古代作為貨幣主要因為其熔點低,易于鑄造,且不易腐蝕。答案:(1)CuSO4Fe=FeSO4Cu(2)Cu2(OH)2CO34HCl=2CuCl2CO23H2O(3)銅的化學性質比較穩(wěn)定,不易被腐蝕;銅的熔點低,容易冶煉鑄造成型P105 8解析:(1)稱取a g樣品使用的主要儀器為托盤天平。(2)合金中Al、Mg可與鹽酸反應生成AlCl3、MgCl2和H2,而Cu、Si不溶于鹽酸,故樣品溶于鹽酸后過濾可得Cu、Si,濾液中主要含AlCl3和MgCl2。(3)向(2)的濾液中加過量NaOH溶液,發(fā)生的反應為Mg22OH=Mg(OH)2、Al34OH=Al

27、O2H2O,過濾后濾液中含AlO、OH。(4)向含AlO、OH的濾液中通入足量CO2,發(fā)生的反應為OHCO2=HCO、AlOCO22H2O=Al(OH)3HCO,過濾可得Al(OH)3。(5)所得b g固體為Al2O3,故合金中含Al的質量分數(shù)為100%。答案:(1)托盤天平(2)MgCl2、AlCl3Cu、Si燒杯、玻璃棒、漏斗(3)Mg22OH=Mg(OH)2,Al34OH=AlO2H2O(4)OHCO2=HCO,AlOCO22H2O=Al(OH)3HCO(5)2Al(OH)3Al2O33H2O%P106 4 解析:純凈的SiO2晶體水晶是無色的,而其他的石英晶體具有不同的顏色,如瑪瑙。石

28、英是光導纖維的材料,通過石英與碳反應可以得到單質Si,然后再與Cl2反應生成SiCl4,SiCl4與H2反應得到純凈的Si。答案:BCP106 5解析:二氧化硅是酸性氧化物,可與堿及堿性氧化物反應,、能反應;二氧化硅與純堿(或碳酸鈣)在高溫下能發(fā)生反應,、能反應;二氧化硅在高溫下還能與焦炭發(fā)生置換反應,能反應;二氧化硅作為一種特殊的氧化物還能與氟氣、氫氟酸反應,、能反應;二氧化硅與硝酸不反應,不能反應。答案:DP106 6 解析:(1)中SiO2表現(xiàn)的是酸性氧化物的性質。(2)中是SiO2得電子,顯氧化性。(3)中得失電子的是C,SiO2未參與得失電子。(4)是雕刻玻璃的反應。答案:(1)C(2)B(3)D(4)AP106 8. 解析:“A為地殼中含量僅次于氧的非金屬元素的單質”知A是硅,根據(jù)圖可初步假定B是SiO2,然后代入轉化關系進行驗證。答案:(1) 4(2)SiO2SiO22CSi2CO(3)CaSiO3Na2SiO3P107 1 解析:水玻璃是一種礦物膠,可作黏合劑、耐酸水泥摻料,木材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