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_第1頁
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_第2頁
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_第3頁
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_第4頁
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策略研究開題報告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策略研究課題組 顧廣林一、 選題的背景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在每章結束后,統(tǒng)一安排了“數學活動”這一欄目,教學量為1課時。從文獻檢索看,西方發(fā)達國家和我國臺灣省所設計的綜合實踐活動課程所涉及的領域相當廣泛,在活動領域方面體現(xiàn)了“綜合”的特征。課程主要集中在社會研究、設計學習和生活學習。在西方,通常把活動課看作創(chuàng)造教育的一種方式。美國80年代的教育改革把活動課教學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出現(xiàn)了一系列教學策略。日本從80年代初開始,已在各級各類學校中引入活動課教育,進行普及性實踐。近年來,發(fā)達國家進行了學習方式的變革,“活動化”的課堂教學貫穿始終,并

2、成為其最大的特色。我國在90年代末期,借鑒國外發(fā)達國家的經驗和做法,開展的研究性學習、活動教學、自主學習的研究等以及新一輪基礎教育改革確立“綜合實踐活動”,都是作了這方面的研究。與活動課相關的書目有活動課程研究、數學綜合活動研究、國內外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這些研究成果的主要內容是從宏觀方面談了活動課程研究的合理視角、活動課程的本質及特征、活動課程與學科課程的功能關系、活動課程的價值、活動課程的實施與評價。同時普遍認為活動課程是一門新型課程,首先必須有一支較高素質的教師隊伍。而不少現(xiàn)任活動課程教師的科學素養(yǎng)不高,對活動課程認識不清,仍固守著以課本、課堂和教師為中心的學科課程班級授課模式

3、,對活動課程的特點、方式、方法缺乏了解,導致隨意性很大。這些研究沒有具體涉及本課題的研究內容。目前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是初中數學教學最為薄弱的一個環(huán)節(jié)。課堂教學尚未形成理論性資料,相關配套的教學參考沒有,關于課堂教學的指導思想、教法研究以及如何考查等資料也幾乎沒有另據課題組調查,由于活動課內容難以把握,平時在上課時老師們大多不開設數學活動課。原因有四:一是教材中供學生研究的素材不多,要老師上一節(jié)課,老師感到困難。二是對于這種活動課究竟怎樣組織教學?教師不知所措,三是平時供教師參考的課例很少,一些公開課、觀摩課大都選擇某個知識點的新授課,對于這種活動課很少涉及。四是中考試卷中沒有涉及“數學活動課

4、”的試題,即使有也是非活動內容的實質,換句話說,不開設數學活動課照樣參加考試。由于評價的滯后,許多老師誤認為教材中的活動課可有可無,甚至視而不見,束之高閣。基于上述原因,我區(qū)名師工作室開展了一次“如何上好數學活動課”的教研活動,該活動引起了老師們的共鳴,大家一致認為:教材中新增的活動課內容,是根據我國的國情和教育現(xiàn)狀,改“學數學”為“做數學”,與國際教學接軌,是一種全新的課程理念。同時,改變現(xiàn)有的學習方式、教學方式,使學生的學習具有多樣、有趣和富有探索性,倡導有意義的教學、合理整合數學學習資源,在實施新課改的今天尤顯重要。數學活動課是初中數學課程體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它與數學學科課一樣以社會

5、發(fā)展需要為依據,以提高學生的數學素質為核心。它以學生發(fā)展為基點,考慮到數學學科知識基礎的要求,充分發(fā)揮學生個性特長,強調學生的個性發(fā)展。通過開展數學活動課,讓學生手腦并用,獲得直接經驗,擴大視野,增長才干,培養(yǎng)對數學的興趣和特長,培養(yǎng)學生的思維品質,提高學生解決實際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創(chuàng)新意識和綜合素質都起著積極的作用。為此,工作室商定,為一線老師提供一個活動課教學可借鑒的教學策略方面的經驗,出一套完整的有關教材中活動課行之有效的影像資料,為此本課題組決定選擇這個課題作為研究對象。二、關鍵詞界定數學活動課,是指以在教學過程中構建具有教育性、創(chuàng)造性、實踐性的學生主題活動為主要形式,以激勵學生主動參與

6、、主動實踐、主動思考、主動探索、主動創(chuàng)造為基本特征,以促進學生整體素質全面提高為目的的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和教學形式。數學活動課屬于活動課程,活動課程是與學科課程相對應的一種學校課程形式,是在教師指導下,通過學生的主動活動,以獲得直接經驗和實踐特長為主的課程。數學活動課的“活動”是一種啟發(fā)、一種誘導,目的是通過“活動”激發(fā)學生的數學體驗,最終要轉化為思維活動,思維價值是數學活動課最為重要的一個方面。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關于活動課的內容有:(1)在每章結束后,圍繞本章教學內容安排了教學量為一個課時的活動課,全套教材共有33節(jié)這樣的活動課;(2)每冊教材結束后,都安排了一個課題學習,內容是本冊書所涉及的

7、某一個教學內容,教材共有6節(jié)這樣的活動課;(3)配合每冊教材而編寫的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供學有余力的學生學習,相當于課外興趣小組所用的教材(獨立于教材編寫)。 在上述三種活動素材中,(1)與(2)屬于教材的必學內容,(3)不是必學內容;中考試卷中所涉及的內容主要是(2);就開設活動課的難度而言,(2)(3)是比較容易的,因為活動課中所提供的素材多、教師能講的東西多,有課例可以借鑒,容易組織教學等,而(1)這類活動課所提供的素材相對較少,幾乎沒有借鑒的資料,所以比較難。本課題所研究的內容僅限于難度較大的(1)這類活動課。教學策略,是在教學目標確定以后,根據已定的教學任務和學生的特征,有針對性地選

8、擇與組合相關的教學內容、教學組織形式、教學方法和技術,形成的具有效率意義的特定教學方案。本課題中的教學策略主要是指數學活動課素材的開發(fā)、活動方式、教學模式、教與學方式的轉變、評價方式等。三、課題研究的意義課題研究的理論意義1.課程標準在總體目標的“解決問題”、“情感與態(tài)度”中提出了這樣的要求:初步學會從數學的角度提出問題、理解問題,并能綜合運用所學的知識和技能解決問題,發(fā)展應用意識;形成解決問題的一些基本策略,體驗解決問題策略的多樣性,發(fā)展能力與創(chuàng)新精神;能積極參與數學學習活動,對數學有好奇心與求知欲;初步認識數學與人類生活的密切聯(lián)系及對人類歷史發(fā)展的作用,體驗數學活動充滿著探索與創(chuàng)造,感受數

9、學的嚴謹性以及數學結論的確定性。為了達到這些要求,按教材進度定期開設無疑是一個良好的舉措,因為教材中每一章的活動內容對于訓練學生用“數學的眼光看世界”、達到“數學地提出問題”、形成“發(fā)展學生的應用意識”都是很好的材料。2.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的意義不僅通過教師講授而得到的,而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背景下,通過人際間的協(xié)作、討論而實現(xiàn)對知識意義的建構,建構理論特別強調學習環(huán)境的創(chuàng)設,而社會實踐活動課為數學教學創(chuàng)設了真實的情境,為學生之間的交往、協(xié)作提供了潛在的可能性。學生通過社會實踐活動會聽到、看到真實的數學現(xiàn)象和數學實例,從而培養(yǎng)學生的問題意識、提高學生的動手實踐能力,學生利用這些實例

10、進行問題的發(fā)現(xiàn)和問題的解決活動,從而有利于培養(yǎng)學生的實踐能力。社會實踐活動還可以縮短書本與社會的距離,學生把學到知識應用于實踐中,同時又能用實踐中得來的知識補充和完善書本,進而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新精神。3.美國著名心理學家霍華德加德納提出的多元智力理論給初中新課程實施帶來的啟示是:學生的智能是多元化的;社會與學校提供學生的學習機會應該是多元化的;學校與教師提供給學生的學習課程應該是多元化的;教師對學生的學習評價也應該是多元化的。只有這樣,學生的各種潛能才能得到充分的發(fā)展機會。我們倡導教師“為多元智能而教”、“通過多元智能來教”?!盀槎嘣悄芏獭痹谟谧鹬貍€體差異、尊重學生個體的發(fā)展。充分認識到不同學

11、生的不同智能特點,對學生的多種智能一視同仁,強調使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得到充分發(fā)展,并從每一個學生的智能強項出發(fā),促進學生其他各種智能的發(fā)展。“通過多元智能來教”在于努力使不同智力的學生都得到發(fā)展的同時,通過調動不同智力活動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不同作用,使用多樣化的教育教學手段,提高教育教學的實際效果。在實際教學中往往會出現(xiàn)這種情況:學生的學習成績不怎么樣,但對于數學活動課中所表現(xiàn)出來的探索、動手能力并不比其他學生差,這是多元智能的最好說明。課題研究的實踐意義開設數學活動課主要是為了貫徹執(zhí)行新課程理念,讓學生從動手操作中感悟數學思維活動、從更高層次上鞏固所學的知識。從而提高學生的數學課外實踐能力

12、和提高學生的創(chuàng)新能力,進而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探索出一條有利于提高學生能力的途徑、方法和過程及與之相適應的師生的角色定位、管理方法、活動模式,為更多學校開展數學活動課提供可借鑒的經驗和可操作模式。更為重要的是通過推廣活動,轉變教師對活動課的認識,提升教師執(zhí)教數學活動課的能力。總之,我們具體研究教材中的數學活動課的教學策略。著重在教學設計、課堂實錄、課例點評的基礎上獲取數學活動課的活動方式、教學模式、教與學的方式的轉變、教學評價、素材開發(fā)、作業(yè)設計等方面的實驗經驗,從而促進課程改革的進一步深化,推進數學教學水平的進一步提升。四、課題研究的目標1總體目標:通過課題研究落實課程標準、建構主義學習理論

13、和多元智力理論的相關要求。通過對數學活動課的認識和探索、數學活動課教學設計的探索、數學活動課學習方式的研究、活動方式的研究,數學活動課的評價研究,對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中的活動素材進行開發(fā),探索適合我省初中數學活動課的教學模式,并具備推廣的價值。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過程中,使學生了解數學知識與學生的生活經驗、現(xiàn)實世界及其他學科的聯(lián)系,體會數學的價值。培養(yǎng)學生搜集和處理信息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以及交流與合作的能力,并獲得成功的體驗。同時通過研究,提高研究者的理論水平及實踐能力,在較大范圍內改變教師對數學活動課的認識,形成一批具有數學活動課教學能力的教師群體。開發(fā)具有

14、特色的數學活動教學策略,形成具有特色的研究經驗、成果。2分期目標及其表達形式:本課題力求取得科學性、應用性、可操作性的研究成果。 初期成果(準備階段):課題調查論證、課題研究申請書、研究實驗總體方案;中期成果:實驗報告、案例研究報告、教改心得體會文章、教學論文、階段總結。 最終成果:活動課活動方式、活動課教學模式、教與學方式轉變、活動課教學案例、活動課素材的開發(fā)、活動課作業(yè)設計、活動課對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等方面影響、活動課對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的意義、活動課的評價、教學論文、結題報告等,通過課題實驗,提高數學活動課的教育教學效果,對上述問題通過論文集給出明確回答;同時給出初一至初三各個年級每一

15、章活動課的教學設計、課件與視頻錄像。通過活動課的教學模式探討,提升數學活動的有效性,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依據研究結果與每一節(jié)活動課案例指導老師上好活動課。五、課題研究的基本內容、分工及管理研究內容1活動課素材的開發(fā)(每位成員開發(fā)三個活動課素材,田鎖勤負責收集整理;顧廣林完成關于素材開發(fā)的論文);2活動課活動方式和教學模式的探索(顧廣林負責探索總結活動課教學模式;并完成關于教學模式的論文);3活動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的研究(田堃負責);4數學活動課情景創(chuàng)設與布置作業(yè)的研究(曹開清、曹文喜負責);5數學活動課對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等方面影響的研究(陳建負責);6數學活動課對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的探

16、索(張乃貴負責);7. 數學活動課評價研究(張乃貴負責)。8. 33節(jié)數學活動課、30節(jié)研究課、推廣課(顧廣林總體協(xié)調)研究重點 數學活動課素材的開發(fā)、活動方式、教學模式、教與學方式的轉變、評價方式。 課題組自我管理實施宏觀調控。一是制定專項規(guī)劃;二是制定專門的促進政策;三是通過優(yōu)化資源配置,促進教師研究特色的形成;構建服務平臺。搭建良好的現(xiàn)代教育技術服務平臺,完善重要資源共建共享、課題研究數據共享、文獻與信息服務、研究成果轉化等支撐體系;落實合作交流措施。各組根據自身研究內容和研究方向,按照進度定期交流,強化合作意識。各組加強交流互動,達到多方共贏,在合作中形成優(yōu)勢集成。六、課題研究的方法本

17、課題遵循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原則,邊研究、邊實踐、邊改革,采用文獻研究、實驗研究、課例研究、經驗總結等方法,落實確定的研究內容,實現(xiàn)既定的目標,擬取得預期的成果。文獻研究法文獻研究法,是指研究者通過查閱與課題有關的各種文獻資料,以了解、證明所要研究對象的方法。在課題研究中,文獻研究法關鍵是資料的查閱與積累,它具有自身的優(yōu)勢和特點,有利于縱向分析與長時期的研究運用。我們課題組將分下面四個步驟進行文獻研究:第一步:搜集文獻資料。我們已搜集到的書籍有:數學教育研究方法與論文寫作、數學綜合與實踐活動研究與開發(fā)、活動課程研究、數學綜合活動研究、國內外中小學綜合實踐活動課程的設計與啟示、初中數學活動課研究從中選

18、取有用的材料,按照事先規(guī)定分類的辦法,分別整理;第二步:精讀文獻資料。一邊閱讀,一邊摘錄,形成讀書筆記;第三步:根據研究內容,將所摘錄的有關活動課資料分別組織到相關條目中去;第四步:分析研究文獻資料,對其加以系統(tǒng)論述,最后形成論文或反思。實驗教學法實驗教學法,是指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使用一定的設備和材料,通過控制條件的操作過程,引起實驗對象的某些變化,從觀察這些現(xiàn)象的變化中獲取新知識或驗證知識的教學方法。在本課題研究的過程中,對于活動課中某些問題需要學生去實驗才能得出的結論,我們將會引導學生把一定的直接知識同書本知識聯(lián)系起來,掌握實驗的方法,及時做好數據的記錄,以獲得比較完全的知識。同時又培養(yǎng)

19、了他們獨立探索能力、實驗操作能力和科學研究興趣。數學活動課的實驗不同于物理、化學的實驗,因此在實驗過程中,我們課題組將嚴格按照以下要求進行:(1)教師事前做充分準備,實驗材料要仔細檢查,以保證實驗的效果;(2)在學生實驗開始前,對實驗的目的和要求、依據的原理、實驗的操作過程等,通過講授或談話作充分的說明,讓學生自主探索;(3)小組實驗盡可能使每個學生都親自動手;(4)在實驗進行過程中,教師巡視指導,及時發(fā)現(xiàn)和糾正出現(xiàn)的問題,進行科學態(tài)度和方法的教育;(5)實驗結束后,由學生寫出實驗心得和得到的結論。課例研究法對相關課型模式進行研究設計,并在教學實踐中加以檢驗,通過進一步研究加以修正和完善,建構

20、活動課課堂教學模式操作機制,并對課堂教學活動以及教學活動的主體進行個案研究。這種研究是以解決問題為目的的研究,其特點是在教學工作的自然狀態(tài)下進行實踐,并對實踐進行不斷的反思,通過計劃、操作、觀察、反思四個步驟進行,然后制定出解決問題的對策。在課題研究中要以科學理論為指導,運用科學理論對教育實踐進行診斷以發(fā)現(xiàn)問題,同時要按照一定的科學理論制訂出合理的解決問題的方案,并在實施過程中檢驗。即在教學中研究,在研究中教學。經驗總結法經驗總結法是在教育理論的指導下,按照科學研究的程序,使感性認識上升為理性認識的思維加工過程,是一種創(chuàng)造性的腦力勞動。它是在感性認識和初步的理性認識的基礎上,通過進一步的分析歸

21、納,抽象概括出可供他人借鑒的規(guī)律性的理性認識的活動。 經驗總結的成果一般體現(xiàn)為經驗總結報告,在總結活動課教學方面的經驗時,我們力求體現(xiàn)以下四個方面內容:(1)選題過程和目的 為什么在這一方面進行探索,目的是什么; (2)經驗的內容是什么 研究獲得了怎樣的經驗,分別是什么,要詳細地說清楚; (3)經驗如何實施 只說明經驗的含義還不夠,還要進一步指明是如何運用這一經驗進行實際教育教學的;(4)經驗的實際效果怎樣 即運用這些經驗,在實際教育教學中取得了哪些成就,帶來了哪些明顯的變化;同時要對經驗進行積極、持續(xù)、周密、深入的自我調節(jié)性的思考和重新審視。在反思過程中,不僅有智力的加工和提升,而且有情感的

22、滲入和理性的評判。整個研究過程基本上體現(xiàn)了數學活動課的活動目標、活動教學內容和活動方法的探索。七、課題研究的步驟和計劃研究流程:研究實踐改進提煉。研究步驟和計劃(一)開題初探階段(2009年3月2011年12月)1.2009年3月成立課題研究小組;2.2009年3月,組織名師工作室成員研究課題申報書。組織成員學習數學活動課的相關理論,邀請丁翌平先生對課題組進行2次課題理論培訓;3.2011年12月,根據前期實驗,研究成員醞釀、準備材料擬寫開題報告。(二)實踐研究階段(2009年3月2013年5月)12009年3月2011年11月,完成了所有活動課的教學(包括教學設計、課件、錄像、部分發(fā)表論文、

23、獲獎活動課教學設計);22010年9月2012年3月,開設10節(jié)課題研討課。要求每節(jié)課題研討課包含九份資料:資料一:課題實驗研究課(現(xiàn)狀分析、研究擬達成目標、活動過程);資料二:研究課活動評價表;資料三:研究課問卷調查表;資料四:教師、學生行為課堂研究記錄;資料五:研究課活動照片剪影;資料六:研究課小組交流活動記錄;資料七:研究課調查表資料收集;資料八:研究課反思;資料九:研究課調查研究報告。3 2012年4月2013年6月,在前期研討課的基礎上對課題研究進行深入反思,再在市(區(qū))上20節(jié)研討課,結合課例深度探討活動課教學策略,形成系列有推廣價值的論文。在泰州市推廣活動課的教學,以此轉變教師對

24、活動課的認識,提升教師執(zhí)教數學活動課的能力。顧廣林負責在主城區(qū)推廣,張乃貴負責在興化推廣,田堃負責在泰興推廣。實踐階段要求:1.每個月組織一次小組研究的觀摩與創(chuàng)新,促進教師的科研水平,及時作好記錄;2.按計劃逐一跟蹤各個小組課堂,及時提供支持和幫助;3.每學期課題組開展5次特色課堂研討活動,要求全體課題組成員參加學習交流;4.每學期每位成員至少上交1份資料,每份資料包括:(1)課題研究細案(對課題研究部分的教案設計和理論依據說明);(2)課堂課題研究的記錄(主要是教者和學生在研究課堂中的真實的教和學的兩方面的實錄);(3)資料一:教后數據分析報告;資料二:對師生行為評價的結果記錄,結果分析,提

25、出下一步改進措施;5.擬寫本節(jié)課研究案例(課題組成員至少要有2篇以上與課題研究有關的文章發(fā)表或獲獎);6.堅持寫讀書筆記。(三)結題深入階段(2013年6月7月)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對課題研究進行反思與總結;整理課題研究過程資料。在調查分析和實踐探索的基礎上,形成初中數學活動課教學策略的系列研究報告,完成結題報告,申請結題。八、課題預期的成果及創(chuàng)新之處成 果形 式1. 蘇科版初中數學教材1 6冊全部活動課視頻、教案和課件錄像光盤、案例集2. 30份過程性研究資料(每節(jié)課題研究課包含9份資料):資料一:課題實驗研究課(現(xiàn)狀分析、研究擬達成目標、活動過程);資料二:研究課活動評價表;資料三:研究課

26、問卷調查表;資料四:教師、學生行為課堂研究記錄;資料五:研究課活動照片剪影;資料六:研究課小組交流活動記錄;資料七:研究課調查表資料收集;資料八:研究課反思;資料九:研究課調查研究報告。資料匯編3. 數學活動課教學策略:(1)活動課的活動方式研究;(2)活動課素材的開發(fā);(3)活動課的教學模式;(4)活動課教與學方式的轉變;(5)數學活動課的評價方法;(6)數學活動課情境創(chuàng)設與作業(yè)設計的方法;(7)活動課對提升教師的綜合教學能力的研究;(8)活動課對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等方面影響的研究。論文集4. 通過推廣活動,轉變教師對活動課的認識,提升教師執(zhí)教數學活動課的能力隱性成果5實驗班級的學生綜合素質明

27、顯高于對照班級研究報告6. 獲獎課例資料匯編7. 結題論證書結題報告課題創(chuàng)新之處1.教學改革思路的創(chuàng)新:將新課程的教育理念與數學活動課學習加以整合,重塑初中數學教學結構;2.教學模式的創(chuàng)新:形成不同類型活動課的教學模式;3.教與學方式的創(chuàng)新:教師的教與學生的學的方式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4.教學評價方式的創(chuàng)新:由單一的筆試評價方式轉變?yōu)橐詫W生自我評價為主的多種形式的評價方式;5.形成一套理論與實踐相結合、操作性強的系統(tǒng)資料。九、完成課題研究的可行性分析本課題邀請?zhí)┲菔薪萄惺抑魅问救航淌跒轭檰?,以泰州市海陵區(qū)中學數學名師工作室為依托,由全國模范教師、江蘇省特級教師顧廣林擔任課題主持人,江蘇省特級教師張乃貴負責經驗總結與提煉,兩位老師有330多篇論文在省級以上期刊發(fā)表,長期從事課題研究和初中數學教學研究,具有較深的學術水平和豐富的研究經驗;課題組成員都是名師工作室成員,是海陵區(qū)最優(yōu)秀的骨干教師群體,都有課題研究的豐富經驗和課題研究的熱情。課題研究需要2萬元研究經費,名師工作室有專項課題研究經費5萬元,另外各個學校也積極要求把課題研究課放到本校開設,愿意提供一切課題研究需要的資料、設備、技術。數學活動課重在實踐,為此我們適當降低了理論研究成份,把大部分時間放在教學實驗和經驗總結上,將課題的務實性放在首位,這些都為課題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