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輔導(dǎo)練習(xí)_第1頁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輔導(dǎo)練習(xí)_第2頁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輔導(dǎo)練習(xí)_第3頁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輔導(dǎo)練習(xí)_第4頁
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輔導(dǎo)練習(xí)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fèi)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jìn)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人教版三年級語文上冊古詩閱讀與理解輔導(dǎo)練習(xí)班級:_ 姓名:_1. 課內(nèi)閱讀我最棒。松樹剛洗過澡一身清清爽爽,松針上一串串雨珠明明亮亮。小蘑菇鉆出泥土戴一頂斗笠,像一朵朵山花在樹下開放。是誰一聲歡叫把雨珠抖落,只見松林里一個個斗笠像蘑菇一樣。1照樣子,寫詞語。例:清清爽爽_2填空。(1)詩中兩個“斗笠”的意思是不同的,第一個指_,第二個指_。 (2)詩中的“山花”指_。 (3)詩中表現(xiàn)孩子們高興愉快的詞語是_。3這首詩描寫了怎樣的情景?_2. 課外閱讀,回答下列問題。 雨后嫩綠的樹梢閃著金光,廣場上成了一片海洋。水里一群赤腳的孩子,快樂得好像神仙一樣。小哥哥使勁地踩

2、著水,把水花濺起多高。他喊:“妹妹,小心,滑!”說著自己就滑了一跤。他拍拍水淋淋的泥褲子,嘴里說:“糟糕糟糕!”而他通紅歡喜的臉上,卻發(fā)射出興奮和驕傲。小妹妹撅著兩條短粗的小辮,緊緊跟在這泥褲子后面,她咬著唇兒,提著裙兒,輕輕地小心地跑,心里卻希望自己,也摔這么痛快的一跤!1文中畫橫線的“泥褲子”指的是( )a. 妹妹 b. 妹妹的褲子 c. 哥哥 d. 哥哥的褲子2為什么哥哥摔跤后覺得興奮和驕傲?( )a. 因為哥哥不怕疼。 b. 因為哥哥是故意摔倒的。c. 因為哥哥是為了提醒妹妹小

3、心而摔倒的,同時自己也覺得很有趣。3小妹妹是怎樣走的,心里又是怎樣想的?_4讀了詩歌后,文中的小朋友帶給你的感覺是什么?_3. 閱讀詩歌,回答問題。采蓮曲唐王昌齡_,芙蓉向臉兩邊開。_,聞歌始覺有人來。(1)默寫古詩。   ,芙蓉向臉兩邊開。   ,聞歌始覺有人來。(2)解釋下列詞語。芙蓉:    聞:   (3)這首詩寫的是   ,但詩中并沒有正面描寫,而是用   與羅裙一樣綠,  &

4、#160;與臉龐一樣紅,不見人影聞歌聲等手法加以襯托描寫,巧妙地將   的美麗與大自然融為一體。4. 讀古詩,回答問題。望洞庭湖光秋月兩相和,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遙望洞庭山水翠,白銀盤里一青螺。1這首詩中的“兩”字是指_,_,“和”的意思是:_。詩中寫的是_ 的景色。2“潭面無風(fēng)鏡未磨”一句中,詩人把(_)比喻成未經(jīng)打磨的銅鏡;3“白銀盤”是喻體,它的本體是(_),作者同時把(_)比喻成一只小小的青螺。5. 延伸閱讀。題畫清袁枚村落晚晴天,桃花映水鮮。牧童何處去?牛背一鷗眠。1寫句意。桃花映水鮮。 _2選擇正確的理解:牧童何處去?(  

5、)a. 牧童要到哪里去?b. 牧童去哪兒了?3回答:你覺得“牛背一鷗眠”表現(xiàn)了怎樣的情景?給你怎樣的感受?_4用自己的話,描述這首詩所描繪的畫面。_6.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海棠宋蘇軾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注釋)東風(fēng)裊裊泛崇光:海棠花在微風(fēng)吹拂下,浮動著高貴華美的光澤。月轉(zhuǎn)廊:月亮已轉(zhuǎn)過回廊那邊去了,照不到這海棠花。故:于是。紅妝:把海棠花比作美女。1從詩中可以看出,作者是在_(季節(jié))的_(時間)觀賞海棠花。2請結(jié)合注釋寫出“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的意思。_3下列說法錯誤的一項是(   )a

6、.“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是從嗅覺和聽覺兩方面進(jìn)行描寫的。b.詩歌前兩句寫出了海棠花光彩奪目、香氣彌漫的特點(diǎn)。c.詩歌后兩句中,“花睡去”是把花當(dāng)作人來寫,“紅妝”是把花比作美麗的女子。d.從詩歌后兩句中可以感受到詩人濃濃的愛花、惜花之情。4生活中,你一定見到過、觀察過各種各樣的花,你知道下面哪張照片是海棠花嗎?(_)(填序號)                        7. 閱讀下面兩首

7、詩,完成小題。 飲湖上初晴后雨           錢塘湖春行蘇軾               白居易水光瀲滟晴方好,    孤山寺北賈亭西,水面初平云腳低。山色空蒙雨亦奇。    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欲把西湖比西子,   &#

8、160;亂花漸欲迷人眼,淺草才能沒馬蹄。淡妝濃抹總相宜。    最愛湖東行不足,綠楊陰里白沙堤。1兩首詩都抒發(fā)了作者對西湖的_之情。2對兩首詩的理解正確的一項是(   )a. 都描寫了晴雨變化中的湖光山色。b. 都描寫了生機(jī)勃勃的早春景象。c. 作者觀察景物的角度不同。d. 作者所寫景物的色彩相同。8. 課內(nèi)閱讀。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王維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每逢佳課倍思親。遙知兄弟登高處,遍插茱萸少一人。(1)這首詩寫了什么時間,誰在那個地方的什么事?請用一句話來回答。(2)這首詩表達(dá)了詩人

9、身在他鄉(xiāng),遇到佳節(jié),   的思想感情,因此朗讀時語速要(慢 快)    , 聲音應(yīng)稍(低緩 高昂)   。假如你的親人在外地工作,春節(jié)即將來到,你把自己最想對親人說的話濃縮為一句   。88讀詩望天門山飲湖上初晴后雨內(nèi)容回顧(1)望天山門是   代詩人   所寫,古詩描述了   一帶的秀麗景色,表達(dá)了   的思想感情 .(2)飲湖上初晴后雨中的一個

10、比喻句是   。整首詩抒發(fā)了作者對   的贊美之情。9. 課內(nèi)閱讀。望天門山唐·李白天門中斷楚江開,碧水東流至此回。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1這首詩寫了碧水青山,白帆紅日,交映成一幅色彩絢麗的畫面。但這畫面不是_的,而是_的。隨著詩人行舟,山_江_,東流水_,青山_迎出,孤帆日邊_,景色由_及_再及_地展開。(    )a.靜止、流動、斷、開、回、相對、駛來、近、遠(yuǎn)、近b.靜止、流動、斷、開、回、相對、駛來、遠(yuǎn)、近、遠(yuǎn)c.流動、靜止、斷、開、回、相對、駛來、遠(yuǎn)、近、遠(yuǎn)2前兩句用

11、鋪敘的方法,描寫天門山的_和江水_的氣勢。詩人不寫博望、梁山兩山隔江對峙,卻說山勢“_”,從而形象地寫出兩山峭拔相對的_:“楚江開”,點(diǎn)明了山與水的關(guān)系,而且描繪出山勢中斷、江水至此浩蕩而出的氣勢。(    )a.雄奇壯觀、浩蕩奔流、中斷、險峻b.雄奇壯觀、浩蕩奔流、中斷、奇特c.雄奇壯觀、靜靜流淌、中斷、險峻3“碧”字明寫江水之_,暗寫江水之_;“回”字描述江水奔騰回旋,更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山勢_。(    )a.深、色、流向 b.色、深、起伏 c.色、深、走向10. 課內(nèi)閱讀。九月九日憶山東

12、兄弟王維獨(dú)在異鄉(xiāng)為異客,_,插萊萸少一人。1把詩句補(bǔ)充完整。2解釋下列字詞在詩中的意思。憶:_ 異鄉(xiāng):_獨(dú):_ 遍插:_3哪一句詩是作者想象的呢?_4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中“_,_”道出了孤身在外的浪子們的心聲。5這首詩表達(dá)了作者什么樣的思想感情?_11. 閱讀下列詩句,回答問題。山行遠(yuǎn)上寒山石徑斜,      。停車坐愛楓林晚,霜葉紅于二月花。(1)這首詩的作者是( )a.宋·葉紹翁b.唐·杜牧c.宋·蘇軾(2)詩中“坐”的意思是( )a.乘;搭b.背對著某一方向c.因為(3)“

13、60;     ”應(yīng)填的詩句是( )a.白云生處有人家b.白云深處有人家c.江上秋風(fēng)動客情(4)這首詩表達(dá)了詩人什么感情( )a.對深秋山林美景的喜愛b.對祖國的熱愛c.對家鄉(xiāng)和親人的思念12. 閱讀古詩,完成練習(xí)。 望天門山唐_天門_江開,碧水東_。兩岸青山_,_一片日邊來。1把古詩作者及內(nèi)容補(bǔ)充完整。2這首詩中,詩人用哪些動詞寫出了天門山一帶的雄奇闊遠(yuǎn)?(_)a斷    開b流    回c出    來3用“/”給

14、詩歌劃分出朗讀節(jié)奏,并試著讀幾遍。4請用自己的話說出前兩句的意思。  _5試著畫出天門山的奇景。(提示:回憶一下詩中都有哪些具體的景物)6根據(jù)李白寫山水的詩句,選擇相對應(yīng)的古詩題目。 a獨(dú)坐敬亭山    b早發(fā)白帝城    c望廬山瀑布兩岸猿聲啼不住,輕舟已過萬重山。_相看兩不厭,只有敬亭山。_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_13. 古詩閱讀理解。望天門山_,_。_,_。1默寫古詩2這首詩的作者是_代詩人_,我還知道他的另一首古詩_。3這首詩描寫了_、_、_、_等景物。4詩中描寫長江沖破“天門

15、”的詩句是:_。5詩句“_,_”寫出了青山聳立、孤帆紅日的壯美景象。6詩題為“望天門山”,我認(rèn)為詩人是在(  )望天門山。a.天門山腳下 b.天門山山中 c.行駛的小船中7用自己的話說一說最后兩句詩的意思。_14. 閱讀詩歌,回答問題。清明唐·杜牧清明時節(jié)雨紛紛,路上行人欲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1)給下面的字注音。            清魂牧遙(2)解釋詞語意思。紛紛:   借問:

16、60;  (3)這首詩描寫的什么季節(jié)情景?從哪里看出來?(4)“路上行人欲斷魂”表現(xiàn)了行人怎樣的心情?15. 聽古詩,并選正確的選項。蟬虞世南垂緌飲清露,流響出疏桐。_,非是藉秋風(fēng)。1下列加點(diǎn)的字注音錯誤的一項是( )a.垂緌 (ruí) b.清露(lù) c.疏桐(tóng) d.藉(jí)秋風(fēng)2下列有關(guān)詩人簡介有誤的一項是(   )a.虞世南,字伯施,漢族,越州余姚(今浙江省慈溪市觀海衛(wèi)鎮(zhèn)鳴鶴場)人。b.南北朝至隋唐時期書法家、文學(xué)家、詩人、政治家,凌煙閣二十四功臣之一。c.虞世南

17、善書法,與歐陽修、褚遂良、薛稷合稱“初唐四大家”。d.所編的北堂書鈔被譽(yù)為唐代四大類書之一,是中國現(xiàn)存最早的類書之一。3補(bǔ)充詩句(   )_,非是藉秋風(fēng)。a.居高聲自遠(yuǎn) b.床前明月光 c.前不見古人 d.后不見來者4下列對這首詩中字詞的理解有誤的一項是(  )a.清露:純凈的露水。古人以為蟬是喝露水生活的,其實(shí)是刺吸植物的汁液。b.流響:指連續(xù)不斷的蟬鳴聲。c.疏:開闊、稀疏。d.藉:狼藉。5這首詩運(yùn)用了( )的表現(xiàn)手法。a.托物言志 b.動靜結(jié)合 c.虛實(shí)結(jié)合d.襯托6下列對這首詩的賞析,不正確的一項是(   )a.這是一首詠物詩,詠物中尤多寄托,具有濃郁的象征性。b.首句“垂緌飲清露”,“緌”是古人結(jié)在頷下的帽帶下垂部分,蟬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hù)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