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礎梁基礎連梁與承臺梁的區(qū)別_第1頁
基礎梁基礎連梁與承臺梁的區(qū)別_第2頁
基礎梁基礎連梁與承臺梁的區(qū)別_第3頁
基礎梁基礎連梁與承臺梁的區(qū)別_第4頁
基礎梁基礎連梁與承臺梁的區(qū)別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基礎梁、基礎連梁與承臺梁的區(qū)別 基礎梁有三種,一種與筏板組合使用構成梁板式筏形基礎,它有主次之分,基礎主梁代號為jzl,基礎次梁代號為jcl;一種與柱下條形基礎翼板組成的有梁式條基,或稱條基梁,無主次梁之分,統(tǒng)稱基礎梁jl;第三種是獨立的基礎梁,不與任何基礎基礎構件相關聯(lián),一般位于縱橫向主軸上,形成格式基礎梁,也有的設計在一個主軸方向上設置基礎梁?;A梁端部一般有外伸,也有設計不外伸的?;A梁是混凝土柱、墻的支座,基礎梁端部不存在錨固,只是“收邊”,這與上部框架梁不同,框架梁是錨入柱中,柱錨入基礎梁內。一般情況下本體構件的截面要大于關聯(lián)構件的截面,但基礎梁截面并不一定比柱截面大,而是

2、通過在柱位置四邊加腋解決梁包柱問題?;A梁主要承受地基反力,是主要受力構件,與筏板、條基等共同支承上部結構。基礎梁的剛度很大,其尺寸和配筋根據豎向反力值確定。連梁,顧名思義,主要是連接承臺、條基或獨基之間的梁(jll),起平衡作用,協(xié)調各承臺、獨基之間的受力,可以減少基礎間沉降差異,二是可用作磚墻的承重基礎。連梁標高位置有三種:一種是頂平,一種底平,第三種位于中間。建筑地基基礎設計規(guī)范gb5007-2002第 8.5.20中要求基礎連梁宜與承臺面位于同一標高。連梁不是主要受力構件,是次受力構件,因為相對于承臺和獨基,基礎連梁的截面尺寸小,配筋率低,只考慮承受自重和底層墻體重量,并將之傳給兩端絞

3、接支座,所以只要錨入承臺或獨基內即可,不必貫通。也不排除有的設計把本屬于基礎連梁設計成基礎主梁,把它作為主受力構件,如平衡柱底彎矩,協(xié)調地震時各基礎的變形,使基礎能共同協(xié)調工作。這時,它不能只錨入承臺,而是貫通承臺,并配置箍筋,因為它的用途和作用改變了。一般情況下是沒有必要的。承臺梁其實與承臺受力原理相同,是狹長承臺或稱條形承臺,是把上面的力均勻地傳遞給樁基礎,其端部構造也與承臺相同?;A梁與承臺梁之間僅僅是端部彎折長度有區(qū)別,鋼筋用量差異不大,所以在對量過程中不會糾纏太久?;A連梁在對量中爭議最大,特別是當設計沒有明確時更是如此。之所以產生如此大爭議,關鍵是兩者的構造要求不同,鋼筋用量差別很

4、大,所以雙方都不敢掉以輕心。為什么人們往往把基礎連梁與基礎梁相混淆呢?一是圖紙本身有歧義,二是對兩者的概念和受力原理不清晰,三是有人故意渾水摸魚,好爭取利益的最大化?,F場情況也相當的混亂和復雜,具體做法也是五花八門,施工企業(yè)一邊在偷工減料,一邊卻在無謂浪費,與“低碳”是背道而馳的。有許多施工單位提出是業(yè)主和監(jiān)理要求他們把基礎連梁按基礎梁施工,所以要求按實結算,并且提供這方面的資料。這個時候作為審核方就頗費躊躇,按規(guī)范、標準和圖集是不能按基礎梁計算的。但既然是這樣施工,那么不給也說不過去,當然不給施工單位也是不會接受的,畢竟是按業(yè)主和監(jiān)理要求做的。還有一種情況,并不是業(yè)主和監(jiān)理要求這樣做(基礎連

5、梁按基礎梁施工),而是由于施工單位理解錯誤或對規(guī)范標準和圖集不熟悉,這個時候,施工單位一般也提供不了相關資料,只是一味地強詞奪理,按“誰提出舉證”的原則,既然沒有證據,審計可以不給。并且這是由于施工單位自身原因所造成的損失和浪費,當然由施工單位承擔,不能讓業(yè)主平白無故做冤大頭。一般設計院的樓梯施工圖,建筑結構的尺寸往往區(qū)別不到位,結構施工前,如果不加以合理調整,到裝飾裝修時,就會非常被動。 大多數施工圖設計中,樓梯建筑和結構的平面尺寸都是相同的,施工中,在平臺處相向飾面后,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將錯開兩個飾面層的厚度,不在同一直線段上。雙跑樓梯還好,好看不好看也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多跑樓

6、梯又是塊材飾面,建筑施工平面圖與結構施工平面圖尺寸沒有收放變化,在樓梯平臺處裝飾時就不好收頭,因而必須先對已完成的結構體進行敲鑿處理,甚至結構體被鑿得呲牙咧嘴、目不忍睹,然后再進行飾面施工。防治措施1如果在結構專業(yè)配圖時樓梯平面尺寸按建筑完成面要求事先進行調整則可避免對已完成結構的敲鑿整理。筆者在設計實踐中總結出“上行放、下行收、寬度減”的調整經驗。如對普通水泥砂漿粉刷“上行放20mm、下行收2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20mm”,對石材飾面“上行放50mm、下行收5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50mm”,對面磚飾面“上行放40mm、下行收40mm、梯段板寬度每邊減40mm”。三跑及多跑樓梯,踢面、

7、踏面和兩個側面都要貼塊材的,如果不考慮這個問題,在轉角平臺處就沒法收頭,正方形的轉角平臺將會變成不是正方形。我這里所說的上行和下行,專指人站在兩個梯段之間的平臺上向上走或向下走,按筆者建議配置的樓梯結構圖,建筑裝飾后,樓梯平臺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共線,如果結構師 照抄 建筑師的樓梯平面圖,建筑裝飾設計后,樓梯平臺上下行踏步前緣線將錯開2個裝飾層的厚度,這對梯段板側面帶裝飾的3跑樓梯就無法收頭,只有請民工把結構體鑿成筆者的那種狀況,然后再進行裝飾,我提出本問題的目的是想說服 結構工程師 按 我倡導的要求去實踐。結構配圖時,在上行起始梯段板做 40mm80mm的折板就可以解決,對樓梯梁毫無影響。06g

8、101-6第38頁指出:基礎連梁和地下框架梁可以與各種類型的基礎進行特殊配合應用。設計時,須特別注意梁底標高應高于交錯設置的相鄰基礎頂面標高。    地下框架梁系指設置在基礎頂面以上且低于建筑標高正負0.000并以框架柱為支座的梁(以樁承臺為支座,單底部不受地基反力作用的梁也按dkl考慮)。    基礎連梁系指連接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或樁基承臺的梁。    從相對位置上可以看出,基礎梁底標高同基礎的基準底標高相同,基礎連梁的底標高則高于兩臨基礎的底標高,dkl的底標高又明顯高于基礎的頂標高。 &#

9、160;  承臺梁則是指特殊形式的樁承臺。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guī)則和構造詳圖 (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中葉沒有“基礎梁和承臺”的連接構造,因為正常的正規(guī)設計,不可能設置了承臺再做基礎梁!   (    看究竟是基礎梁還是基礎連梁,不是看代號,而是看梁上有沒有荷載作用,梁下有沒有地基反力。如果某梁其上有荷載作用,其下有地基反力存在,就是基礎梁;反之,如果某梁其上沒有荷載或僅僅只有首層砌體荷載,其下沒有地基反力的作用,就不是基礎梁,而是基礎之間的拉梁

10、。   (    有樁基承臺的基礎不存在基礎梁 ;因為有樁承重,有抗震要求時,設計會在承臺之間設置拉梁,拉梁不是基礎梁。拉梁與基礎梁的區(qū)別,基礎梁地下有基礎底板,基礎底板又有相當的寬度,板中有按計算配置的受力鋼筋;拉梁底下只有幾百mm寬的拉梁墊板,構造配點小鋼筋。如果一個樁基工程,既然打了樁,不可能再做條形基礎,配置基礎梁。因為現在大家都忙,沒有現成軟件,誰肯化力氣擔風險!2)無樁基礎,也就更無什么承臺了。由基礎底板托起的基礎梁,是整個房子的根基。在這個根基上栽柱子,只能是柱子錨入基礎梁內。錨固與被錨固,不得本末倒置。 &#

11、160; (  這些概念確實容易混淆,我想起以前用過的一本標準圖集,說的是支承在兩個杯形基礎上面的預制梁,這本圖集卻命名為“預制基礎梁” 圖集,這其實是不規(guī)范的命名。    不要把所有埋在地下的梁都叫做“基礎梁”。    嚴格地說,基礎梁是承受上部荷載的梁。例如:筏形基礎的基礎梁和條形基礎的基礎梁。    基礎連梁是連結獨立基礎或樁承臺的梁。    基礎連梁與地下框架梁的區(qū)別在于,地下框架梁的梁底標高是高于基礎頂面的,因此,可以這樣說,地下框架梁

12、是連結兩個框架柱的,它與一般框架梁的區(qū)別是一個在地下、一個在地上;而基礎連梁是連結兩個獨立基礎或樁承臺的,它的梁底標高是低于基礎頂面的。上述這些,在06g101-6圖集第68頁的上下兩圖中可以看得清楚。    承臺梁其實也是樁承臺的一種??梢赃@樣認為,樁承臺或者說是獨立樁承臺是“點”式的,而樁承臺梁是“線”式的。06g101-6 圖集第61-63頁介紹了樁承臺,而圖集第64-65頁介紹了承臺梁,其中有單排樁承臺梁和雙排樁承臺梁。    一丁平法鋼筋非粗略計算課程昨天,我在chinabuilding的101論壇,回答過這個問題,我講:對

13、于剪力墻間距個筏板厚度的情形,不用苛求筏板鋼筋的連接位置,對于剪力墻間距個筏板厚度的情形,需要適度照應筏板鋼筋的連接位置。我們舉例:如上圖所示筏板,)軸、軸,即房屋兩端,不會設置接頭;)軸區(qū)域,不必考慮接頭位置;)軸范圍,如有接頭,可適當照應接頭位置。 另外,需要主要:外伸部位,原則上不得有接頭。譬如說,筏板外伸出剪力墻外1000mm,這個周邊的1000外伸,不得有接頭。如果這是一張具體設計圖,或許有幾處讀圖疑問: 上不平,由于板上部非貫通鋼筋要穿梁縱向鋼筋和支模的關系,現場做活路的人希望斷開;建議具體設計,高差20mm不要斷開,高差50時,斷開。梁類構件復合箍的內箍計算基

14、礎梁、kl、kz鋼筋的90度彎鉤長度計算簡圖與公式一丁制作,引用或轉載請注明出處!剪力墻柱豎向鋼筋頂層收頭與有沒有墻梁沒有關系g101圖集&g901圖集讀圖疑問的回答與分析選讀 唐才均(中天建設集團有限公司) q1 : 單跨基礎拉梁的鋼筋錨固起點位置問題,08g101-1頁85與06g101-6頁68圖形不同,以那個為準?a:  08g101-1頁85可能是繪圖疏忽所致,其注2)的文字表述是準確的。09g901-3頁4-31與06g1016頁70一樣的。 q2:(06g101-6)(獨立基礎、條形基礎、樁基承臺) 頁70注1說的“交叉采用本圖(各

15、)構造”是什么意思?a: 在復雜的地形條件下,兩相鄰的基礎可能頂標高不一,這些情況在山區(qū)大量的存在。圖集給出了3種基本情況,交叉采用后,就有6種情況。 q3:頂層板面標高不同處(板面即梁面高差為800mm),此處的框架柱是按中柱還是按邊柱呢?a: 當左跨梁底高出右跨梁頂(或右跨梁底高出左跨梁頂)者,左跨應當按照頂層端節(jié)點處理,右跨按照樓層邊節(jié)點處理(右跨應當按照頂層端節(jié)點處理,左跨按照樓層邊節(jié)點處理)。      當左跨梁底部鋼筋可以與右跨梁頂部鋼筋貫通者(或右跨梁底部鋼筋可以與左跨梁頂部鋼筋貫通者)可視為頂層特殊中柱節(jié)點,框架梁鋼筋

16、可按下右圖處理,框架柱鋼筋應當伸到柱頂收頭。 q4: 06g101-6中獨立基礎在滿足邊長2500mm的條件下底板鋼筋可以按邊長的0.9倍施工,設置基礎梁的雙柱及多柱獨立基礎底板也可按此施工嗎?獨立基礎與條型基礎有什么樣的區(qū)別? 做法是不是一樣的呢?a: 設置基礎梁的雙柱及多柱獨立基礎底板不可以簡單地按此施工。雙柱及多柱廣義獨立基礎,與單柱非廣義獨立基礎底板鋼筋的受力情況是不相同的,單柱獨立基礎底板兩個方向的鋼筋均為“受力鋼筋”,其任意一邊的長度2500mm或兩邊的長度均2500mm時,均可縮短10后交叉排布(臨邊鋼筋不要縮短)。帶梁多柱廣義獨立基礎,垂直于基礎梁的鋼筋是“受力鋼筋”

17、,當該方向的長度y2500mm,可縮短10后交叉排布(臨邊鋼筋不要縮短);平行于基礎梁的鋼筋是分布鋼筋,不管x的長度是否2500mm,均不應縮短。由以上討論可見,兩者的做法不應當等同。 q5: 03g101-1頁67中,右上角的“1-1”剖面中所表示上部墻體的插筋做成“u”型的,有什么道理,能明示說明以下嗎,實際上,現場的施工很難做的(kzl的箍筋、拉鉤,有時還在kzz范圍內,kzz的箍筋和梁的交錯鋼筋等等),都是經過甲方和設計院同意,在kzl上直接插筋到梁底部,在kzz和墻的范圍參照42頁“圖1”下插1.2la,實際都做成1.2 lae,不知道這樣做是否合適?a: 在03g101-

18、1修編過程中,我國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還沒有最終定稿,所以圖集給出了比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2002)要求更嚴格的構造要求。定稿后的高層建筑混凝土結構技術規(guī)程(jgj 3-2002)第10.2.13條規(guī)定:“框支梁上墻體豎向鋼筋在轉換梁內的錨固長度,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lae,非抗震設計時不應小于la”。既然有明確的表述,設計與施工只要認真執(zhí)行這個規(guī)定即可,可以不去選用 (03g101-1)(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墻、框架-剪力墻、框支剪力墻結構)67頁這個比規(guī)程更嚴格的“標準設計要求”。在后來出臺的平法圖集中,也推出了與03g101-1頁67不同的幾款構造,大家在設計與施工中可于參照。q6: 04g101-3中的57頁,基坑構造中,如果基坑邊存在鋼筋混凝土墻體時,墻的縱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