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甘草散(圣惠卷七十六。)_圣惠卷七十六_減法方劑樹甘草散(圣惠卷七十六。)_圣惠卷七十六_減法方劑樹11.原方61.1.組成:甘草1兩(炙微赤,銼),黑豆1兩(炒熟),干姜半兩(炮裂,銼),糯米1兩,大麻子1兩,白茯苓半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61.2.來源:圣惠卷七十六。62.吳茱萸湯62.1.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62.2.組成:吳茱萸(湯浸,焙炒)1兩,干姜(炮)1兩,甘草(炙)1兩半。62.3.功效:霍亂心腹痛,嘔吐不止。62.4.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63.黑散63.1.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63.2.組成:干姜半兩,甘草1分。63.3.功效:慢
2、脾風,目垂面白。63.4.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引莊氏家傳64.豆甘湯64.1.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64.2.組成: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炙黃)。64.3.功效:因素傷濕熱,毒氣郁結,上攻巔項所致之大頭瘟。其癥憎寒壯熱,項強體重,頭面浮腫,目不能開,咽喉閉塞,舌干口燥,氣促息喘,二便艱澀。64.4.來源:治疫全書卷三75.二仙丹75.1.減:甘草、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75.2.組成:吳茱萸、白茯苓各等分。75.3.功效:痰飲上氣,不思飲食,小便不利,頭目昏眩。75.4.來源:濟陽綱目卷二十四76.二宜散76.1.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76.2.組成:
3、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76.3.功效:赤白痢。76.4.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七77.茯苓面77.1.減: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吳茱萸77.2.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細銼),甘草5兩(細銼)。77.3.來源:圣惠卷九十四78.甘草干姜湯(傷寒論。)78.1.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78.2.組成:甘草4兩(炙),干姜2兩。78.3.功效:脾胃陽虛,手足不溫,口不渴,煩躁吐逆;老年虛弱尿頻,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暈短氣,脈沉無力;現用于胃脘痛、吐酸、腸鳴腹泄、胸背徹痛、眩暈、喘咳,經期腹痛屬寒證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
4、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88.4.來源:傷寒論89.甘豆湯89.1.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89.2.組成:黑豆1合,甘草1兩(切)。89.3.功效:小兒初生,下胎黃。89.4.來源:普濟方卷三六一引湯氏寶書810.甘豆湯810.1.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810.2.組成:黑豆1兩,甘草半兩。810.3.功效:腳腫。810.4.來源:洪氏集驗方卷四811.草豆湯(方出直指卷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三八八。)811.1.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811.2.組成:黑豆120粒,甘草1寸(生,
5、銼)。811.3.功效:砂石淋。811.4.來源:方出直指卷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三八八912.黑豆飲912.1.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912.2.組成:黑豆(炒令微熟)半合,甘草(炙,銼碎)半兩。912.3.功效:小兒但渴多,熱痢不止。912.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九913.茱萸散913.1.減:甘草、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913.2.組成:吳茱萸(湯洗7遍,炒干)、干姜(炮裂)各等分。913.3.功效:胃氣虛冷,不能飲食,食已即吐酸水。913.4.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七914.黑子散914.1.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914.2.組成:干姜半兩,甘草1分。9
6、14.3.功效:小兒慢脾風。914.4.來源:普濟方卷三七二915.姜草湯915.1.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915.2.組成:甘草(炒)1錢,干姜1錢。1015.3.功效:陰乘于陽,寒而嘔血。1015.4.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七1016.救疫神方1016.1.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016.2.組成: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炒黃)。1016.3.功效:疫證發(fā)腫者。1016.4.來源:百一卷七引夷堅庚志1017.糯米粥1017.1.減:甘草、黑豆、干姜、白茯苓、吳茱萸1017.2.組成:糯米(淘凈)2合,大麻子2合。1017.3.功效:大便秘澀。1017.
7、4.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九1018.神仙服茯苓面方1018.1.減: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吳茱萸1018.2.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細銼),甘草5兩(細銼)。1018.3.來源:圣惠卷九十四1019.吳仙丹1019.1.減:甘草、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1119.2.組成:白茯苓、吳茱萸(湯泡去沫)各等分。1119.3.功效:痰飲上氣,不思飲食,小便不利,頭重昏眩,或頭疼背寒,嘔吐酸汁。1119.4.來源:百一卷五引常子正方1120.吳茱萸湯1120.1.減:甘草、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1120.2.組成:吳茱萸(湯浸,焙干炒)1兩,干姜(炮)1兩。1120.3.功效:霍亂干嘔不止。
8、1120.4.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九1121.黑豆湯1121.1.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121.2.組成:黑豆半升(炒,去皮,揀凈者4合,為末),甘草1兩(半炙半生,為末)。1121.3.功效:赤白痢,服諸藥不愈者。1121.4.來源:圣濟總錄卷七十六11101. 原方1.1. 組成:甘草1兩(炙微赤,銼),黑豆1兩(炒熟),干姜半兩(炮裂,銼),糯米1兩,大麻子1兩,白茯苓半兩,吳茱萸半兩(湯浸7遍,焙干微炒)。1.2. 來源:圣惠卷七十六。2. 吳茱萸湯2.1. 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2.2. 組成:吳茱萸(湯浸,焙炒)1兩,干姜(炮)1兩,甘草(炙)1兩半。2.
9、3. 功效:霍亂心腹痛,嘔吐不止。2.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三十八3. 黑散3.1. 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3.2. 組成:干姜半兩,甘草1分。3.3. 功效:慢脾風,目垂面白。3.4. 來源:幼幼新書卷十引莊氏家傳4. 豆甘湯4.1. 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4.2. 組成: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炙黃)。4.3. 功效:因素傷濕熱,毒氣郁結,上攻巔項所致之大頭瘟。其癥憎寒壯熱,項強體重,頭面浮腫,目不能開,咽喉閉塞,舌干口燥,氣促息喘,二便艱澀。4.4. 來源:治疫全書卷三5. 二仙丹5.1. 減:甘草、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5.2. 組成:吳茱萸、
10、白茯苓各等分。5.3. 功效:痰飲上氣,不思飲食,小便不利,頭目昏眩。5.4. 來源:濟陽綱目卷二十四6. 二宜散6.1. 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6.2. 組成:甘草(慢火油煎)、干姜(炮,洗)各等分。6.3. 功效:赤白痢。6.4. 來源:魏氏家藏方卷七7. 茯苓面7.1. 減: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吳茱萸7.2. 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細銼),甘草5兩(細銼)。7.3. 來源:圣惠卷九十四8. 甘草干姜湯(傷寒論。)8.1. 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8.2. 組成:甘草4兩(炙),干姜2兩。8.3. 功效:脾胃陽虛,手足不溫,口不渴,煩躁吐逆;老年虛弱
11、尿頻,下半身常冷,咳唾痰稀,眩暈短氣,脈沉無力;現用于胃脘痛、吐酸、腸鳴腹泄、胸背徹痛、眩暈、喘咳,經期腹痛屬寒證者;傷寒脈浮,自汗出,小便數,心煩,微惡寒,腳攣急,反與桂枝,欲攻其表,此誤也,得之使厥,咽中干,煩躁吐逆者;肺痿,吐涎沫而不咳者,其人不渴,必遺尿,小便數。8.4. 來源:傷寒論9. 甘豆湯9.1. 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9.2. 組成:黑豆1合,甘草1兩(切)。9.3. 功效:小兒初生,下胎黃。9.4. 來源:普濟方卷三六一引湯氏寶書10. 甘豆湯10.1. 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0.2. 組成:黑豆1兩,甘草半兩。10.3. 功效:腳腫。10
12、.4. 來源:洪氏集驗方卷四11. 草豆湯(方出直指卷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三八八。)11.1. 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1.2. 組成:黑豆120粒,甘草1寸(生,銼)。11.3. 功效:砂石淋。11.4. 來源:方出直指卷十六,名見普濟方卷三八八12. 黑豆飲12.1. 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2.2. 組成:黑豆(炒令微熟)半合,甘草(炙,銼碎)半兩。12.3. 功效:小兒但渴多,熱痢不止。12.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七九13. 茱萸散13.1. 減:甘草、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13.2. 組成:吳茱萸(湯洗7遍,炒干)、干姜(炮裂)各等分。13.3.
13、功效:胃氣虛冷,不能飲食,食已即吐酸水。13.4. 來源:圣濟總錄卷四十七14. 黑子散14.1. 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4.2. 組成:干姜半兩,甘草1分。14.3. 功效:小兒慢脾風。14.4. 來源:普濟方卷三七二15. 姜草湯15.1. 減:黑豆、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5.2. 組成:甘草(炒)1錢,干姜1錢。15.3. 功效:陰乘于陽,寒而嘔血。15.4. 來源:校注婦人良方卷七16. 救疫神方16.1. 減:干姜、糯米、大麻子、白茯苓、吳茱萸16.2. 組成:黑豆2合(炒令香熟),甘草2寸(炒黃)。16.3. 功效:疫證發(fā)腫者。16.4. 來源:百一卷七引夷堅庚志17. 糯米粥17.1. 減:甘草、黑豆、干姜、白茯苓、吳茱萸17.2. 組成:糯米(淘凈)2合,大麻子2合。17.3. 功效:大便秘澀。17.4. 來源:圣濟總錄卷一九18. 神仙服茯苓面方18.1. 減: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吳茱萸18.2. 組成:白茯苓5斤(去黑皮,細銼),甘草5兩(細銼)。18.3. 來源:圣惠卷九十四19. 吳仙丹19.1. 減:甘草、黑豆、干姜、糯米、大麻子19.2. 組成:白茯苓、吳茱萸(湯泡去沫)各等分。19.3. 功效:痰飲上氣,不思飲食,小便不利,頭重昏眩,或頭疼背寒,嘔吐酸汁。19.4. 來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戰(zhàn)略合作的尋求與維護計劃
- 城市交通可持續(xù)發(fā)展規(guī)劃師重點基礎知識點
- 法學概論知識點學習中的難點與突破試題及答案
- 2024年山東財經大學輔導員考試真題
- 2024年湖北省醫(yī)療保障局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陜西省山陽縣2025屆七年級數學第二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4年海南省外事辦公室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2024年貴州省應急管理廳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2024年安徽省生態(tài)環(huán)境廳下屬事業(yè)單位真題
- 2024年防城港市園林管理處招聘筆試真題
- 收養(yǎng)孩子回訪報告范文
- 2025年高二物理學考重點知識點公式歸納總結(復習必背)
- 夢中的婚禮鋼琴簡譜曲譜
- 文化產品創(chuàng)意與策劃-終結性考核-國開(SC)-參考資料
- 《駱駝祥子》中“虎妞”形象分析6200字(論文)
- 《質量管理體系國家注冊審核員預備知識培訓教程》
- 2024年5月26日河南省事業(yè)單位聯(lián)考《公共基礎知識》試題
- 兒歌大全100首歌詞
- 糧油食材配送投標方案(大米食用油食材配送服務投標方案)(技術方案)
- 個人獨資企業(yè)(合伙企業(yè))轉型有限責任公司登記申請書
- 2023年湖南省普通高等學校對口招生考試機電類專業(yè)綜合知識試題附答題卡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