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離子共存、離子的檢驗和推斷題組一 無限制條件的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1. 能在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A. H+、Fe3+、SO、IB. 、nH|、HCO、NO3C. Ag: K+> C、S&D. K+> AIO2、C、OH答案 D解析 A項,Fe3+氧化I 2; B項,與HCO反應;C項,Ag+與C、sO均不能大量共存。2. 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 Al 3+> Nd、Cl2、SCtB. H、Fe+> CIO、ClC. Na: Ca2+> C、SetD. K+> Ba2+> NO、Cl2答案 AD解析 B項,ClO2氧化F
2、e2+, 與ClO2反應生成HCIQ C項,Ca2+與SO一反應生成微溶沉淀CaSQo題組二 題干中有限制條件的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3. 在溶液中加入足量 NstQ后仍能大量共存的離子組是 ()A. K+> AIO2、Cl2、SO2B. NHt、Ba2: Cl2、NQC. Ca2+> Fe2+> NO、HCOD. Na: Cl2、CO2、SCT答案 A解析 B項,N&Q與H2O反應生成NaOH NM與OH2結合生成NH HO C項,NqQ氧化Fe2+,HCO與OH反應生成 CO一和HQ D項,NqQ把SO2氧化成 sO。4. 將足量的SQ通入下列各溶液中,所含離子還能大
3、量共存的是()A. K+> SiO;2、Cl2、NQB. H+> nH|、Al3*、SO2C. Na+> Cl2 > MnO、sO_D. Na+> CO2、CHCOO、HCO答案 B解析 A中SiO;2能與SQ反應生成沉淀,NO (H +)能氧化SQ; C中MnO能與SQ發(fā)生氧化還原 反應;D中COT、CHCOO、HCO均能與SO反應。題組三有限制條件的離子大量共存的判斷5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的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劃“V”,不能大量共存的劃“X” 含有大量Fe3+的溶液:Na*、SCN、C、I () 含有大量NQ的溶液:、Fe2+> C、SO() 常溫下,pH
4、= 12的溶液:K*、C、SO()(4)c(H *) = O.lmol L 一1 的溶液:Na*、N宵、sO、S2&一() 使pH試紙顯藍色的溶液:Cu2*、NQ、Fe3*、SO() 與鋁粉反應放出 H2的無色溶液:NO、Al3*、Na*、sO() 使紅色石蕊試紙變藍的溶液:SO、CO、Na*、K*()(8) 常溫下'Oh = 1X 1°T2 的溶液:K*、AIO】、cO、Na*()(9) 中性溶液:Fe3*、Al3*、NO】、SCf ()(10) 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Mg*、K*、SO、SdT()(11) c(H *)水=101務0171 的溶液:Ns*、K*、c
5、O、sO()(12) 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Na*、Cu2*、Fe2*、NO()(13) 0.1mol的 NazCO溶液:Al3*、sO、C、K()答案(1) X (2) X (3) V (4) X (5) X (6) X V (8) V (9) X (10) X (11) X (12) X(13) X1 正誤判斷,正確的劃“V” ,錯誤的劃“X”(1)向某溶液中加入 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入稀鹽酸,沉淀不消失,則溶液一定存在sO ( X) 向某溶液加入 Ba(NQ)2溶液,產生不溶于稀 HNO的白色沉淀,則溶液中一定存在sO( X) 向某溶液中加入 Ca(OH)2溶液,有白色沉淀
6、生成,則溶液中一定存在CO( X )2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NaO H溶液,把濕潤無色酚酞試紙放在試管口,試紙不變紅,則溶液中一定不存在NH",該判斷是否正確?為什么?答案 判斷錯誤,檢驗 NH時,應加入濃NaOH溶液,并加熱,且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3向某溶液中滴加氯水,再加入KSCN溶液,溶液變血紅色,則溶液中一定存在Fe2*,該判斷是否正確?為什么?答案 判斷錯誤,檢驗 Fe2*時,應先加KSCN再加氯水,否則,Fe3*干擾結果的判斷。題組一排除干擾,確定離子1 關于某無色溶液中所含離子的鑒別,下列判斷正確的是A. 加入AgNO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鹽酸沉淀不溶解時,可確定有C存
7、在B. 通入Cl 2后,溶液變?yōu)樯铧S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變藍,可確定有I 一存在C. 加入Ba(NO3) 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加稀鹽酸后沉淀不溶解時,可確定有存在D. 加入稀鹽酸,生成的氣體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可確定有C6存在答案 B解析 C、SO均能與Ag+形成不溶于稀鹽酸的白色沉淀, A錯;12遇淀粉變藍,通入 CI2后, 溶液變?yōu)樯铧S色,加入淀粉溶液后溶液變藍,則溶液中有I存在,B對;與Ba(NQ)2反應形成BaSQ沉淀,加入稀鹽酸后在 J、NQ的作用下可轉化為 BaSQ沉淀,C錯;能使澄清石灰 水變渾濁的氣體是 CQ或SQ,原溶液中可能存在的離子是 CQ、HCQ、SQ或HSQ,
8、D錯。 2向四支試管中分別加入少量不同的無色溶液進行如下操作,結論正確的是( )操作現象結論A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原溶液中有SC4B滴加氯水和CCI4,振蕩、靜置下層溶液顯紫色原溶液中有1C用潔凈鉑絲蘸取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原溶液中有Na ,無KD滴加稀NaQH溶液,將濕潤紅色石蕊試紙置于試官口試紙不變藍原溶液中無nM答案 B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常見離子的鑒別,意在考查學生的實驗能力。A項加入BaCl2溶液得到白色沉淀,原溶液中可能含有 SQ或SQ或Ag+; B項溶于CCI4呈紫色的為丨2,即原溶液中含有 廠;C項觀察 K的焰色反應應透過藍色鈷玻璃,排除Na*的干擾;D項檢驗N宵
9、應加入濃NaQH溶液,且需要加熱。3某溶液中可能存在 Br、CQ、SQ、Al3*、1、Mg: Na*等7種離子中的某幾種?,F取該 溶液進行實驗,得到如下現象: 向溶液中滴加足量氯水后,溶液變橙色,且有無色氣泡冒出;向所得橙色溶液中加入足 量BaCl2溶液,無沉淀生成;向所得溶液中繼續(xù)滴加淀粉溶液,溶液不變藍色。據此可以判斷:該溶液肯定不存在的離子組是()3*2 *2A. Al 、Mg、SQb. Mg* cQ、ic. ai3*、sQ、iD. Al3*、Br、sQ答案 A解析 根據溶液中有 B廠和CO,根據離子共存原則,不存在 Al 3+> Mg I根據溶液中無 SO;根據不能確定是否含有
10、I,因為在中氯水可能把 I氧化成IOJ,致使溶液不變藍 色。4某水溶液只可能含有K、Al3+、Fe3+、M、Ba2*、NbL C、cO、sO中的若干種離子。某同學取100mL的溶液分成兩等份進行如下實驗: 第一份加過量的氫氧化鈉溶液后加熱,收集到 0.02mol的氣體,無沉淀產生,同時得到溶 液甲。 向溶液甲中通過量的二氧化碳氣體,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經過濾,洗滌灼燒后,得到1.02g固體。 第二份加足量的氯化鋇溶液后,生成白色沉淀,沉淀經鹽酸充分洗滌,干燥,得到11.65g固體。據此,該同學得到的結論正確的是()A. 實驗中產生的氣體為氨氣,并可得原溶液中c(NH*) = 0.2mol L 1
11、B. 實驗中的白色沉淀中一定有BaSO,無BaCOC. 原溶液中一定有 K,且c(K+) = 0.4mol L tD. 若要判斷原溶液中是否有Cl,無需另外設計實驗驗證答案 B解析 由得50 mL溶液中n(NH*) = 0.02 mol ,根據離子共存原則,無Fe3*、Mc2+。中得到的沉淀為 Al(OH) 3, 1.02 g固體為AI2Q,則50 mL溶液中n (Al3*) = 0.02 mol,根據離子共 存原則,無 CO。由得,溶液中一定含SO,其物質的量為 n(SO5r)= 0.05 mol(指50 mL溶液中),根據離子共存原則,原溶液中一定無 Ba2*。綜上所述,有SO(0.05
12、mol) , Al3*(0.020.02 mol0.05 Lmol) , NHf(0.02 mol),根據電荷守恒,還一定有K,根據上述實驗,由于無法確定Cl,所以 n(K *) > 0.05 mol x 2 0.02 mol x 3 0.02 mol = 0.02 mol,其濃度為 0.4 mol L o題組三離子推斷實驗操作題的規(guī)范解答5. 有M N兩種溶液,經測定這兩種溶液中含有下列12種離子:Al3*、Cl、Na*、K*、NO、OH、Fe2*、AIO、CO、nHT、SC4、1。(1)完成下列表格中實驗的結論和實驗的實驗內容以及現象:實驗內容以及現象結論取少量N溶液滴加足量的硝酸鋇
13、溶液,無沉淀產生確定M溶液中含有Na*,不含K*用pH試紙檢測M溶液,pH試紙呈藍色根據(1)中的實驗回答:NQ存在于溶液中,理由是c存在于溶液中,理由是 根據(1)中的實驗確定,M溶液中含有的離子為 答案 N溶液中不含 cO、sO(或M溶液中一定含有 cO、sO)取M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焰色為黃色,再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顏色,不呈紫色M N溶液中含有 H、Fe2+> Al 3+> NhL K,由于N溶液為酸性,又含有 Fe2=所以N溶 液中不含NQN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原則,可以確定C存在于N溶液中(3)OH、AIO八 CO、SO、Na+> NQ解析 少量N溶液中滴加足量的硝酸
14、鋇溶液,無沉淀產生,說明N溶液中不含CO、SO,那么M溶液中一定含有 CO、SO。取M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焰色為黃色,證明含有NaJ再透過藍色鈷玻璃觀察火焰顏色,不呈紫色,說明M中不含 K;用pH試紙檢測M溶液,pH試紙呈藍色,說明 M溶液顯堿性,含有大量的 OH,那么N溶液中含有大量的 H+o AIO;不可能存 在于酸性溶液中,Al 3+> Fe2+> NHl不可能存在于堿性溶液中, 所以判斷M溶液中有OH AIO八 CO、SO、Na+,N溶液中含有 H、Fe2+>Al3 + >Nhf、K。由于N溶液為酸性,又含有Fe2*,所以N溶液中不含NQ;根據溶液呈電中性原則,可
15、以確定 Cl存在于N溶液中。探究高考明確考向江蘇五年咼考1. (2014 江蘇,3)25 C時,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pH= 1 的溶液中:Na*、K、MnO、cOB. c(H*) = 1 X 10T3molL1 的溶液中:Mg*、Cu2*、sO、NQC. 0.1 mol L TNHHCO溶液中:K*、Na > NQ、CD. 0.1mol L “FeCb溶液中:Fe2*、N訂、SCN、Sc4答案 C解析 A項,pH= 1的溶液顯強酸性,CO與H*因生成CO、HO而不能大量共存;B項,c(H*) =1X 10_ 13moljT的溶液pH= 13,溶液顯強堿性,
16、 Mg*、Cu2*分別與OH反應生成Mg(OHb、 Cu(OH)2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C項,0.1molL TNHHCO溶液中,題給四種離子與 NH HCO均 不發(fā)生反應,可以大量共存;D項,Fe3*、Fe2*均能與SCN反應,生成難電離的弱電解質 Fe(SCN)3、 Fe(SCN)2而不能大量共存。2. (2013 江蘇,3)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Mg I K+> S6、NOB. 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Na*、OT、HCO、NOC. O.lmol L “AgNO溶液:H+> K+> SO、lD. O.lmol L T
17、NaAIQ溶液:屮、Na: C、S<±答案 A解析 A項,甲基橙呈紅色,說明溶液呈酸性,四種離子均能大量共存,正確;B項,酚酞呈紅色,說明溶液呈堿性, ClT不能大量存在,若堿性過強, HCO也不能大量存在,錯誤; C項, Ag+與SO、I因生成沉淀而不能大量共存,錯誤;D項,AIO;與J不能大量共存,錯誤。3. (2013 江蘇,13)下列依據相關實驗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A. 向某溶液中加入稀鹽酸,產生的氣體通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變渾濁,該溶液一定是碳酸 鹽溶液B. 用鉑絲蘸取少量某溶液進行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該溶液一定是鈉鹽溶液C. 將某氣體通入溴水中,溴水顏色褪去,該
18、氣體一定是乙烯D. 向某溶液中滴加 KSCN溶液,溶液不變色,滴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該溶液中一定含Fe2+ 答案 D解析 A項,一是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氣體除CQ外還有SQ,二是還可能是碳酸氫鹽溶液,錯誤;B項,某溶液焰色反應呈黃色,只能說明一定含有鈉元素,不一定是鈉鹽溶液,也可能 是NaOH溶液,錯誤;C項,能使溴水褪色的氣體除乙烯外還可能是其他不飽和氣態(tài)烴如丙烯、 乙炔等,還可能是還原性氣體如SO等,錯誤;D項,加KSCN溶液不變色,說明沒有 Fe3+,加氯水后溶液顯紅色,說明生成Fe3*,原溶液中一定含有 Fe2+,正確。4. (2012 江蘇,3)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
19、能大量共存的是()A. O.lmol L TNaOH溶液:K*、Na*、SO、CO一1 *2* 一B. O.lmol L NaCO溶液:K、Ba、NO、ClC. O.lmol L 1FeCl3溶液:K*、NH I 一、SCND. c(H * )/c(OH ) = 1X 1014 的溶液:Ca2*、Na > CIO一、NQ答案 A解析解離子共存問題的關鍵是確定離子之間是否能發(fā)生化學反應。A項,各種離子間不發(fā)生反應,能大量共存;B項中會發(fā)生反應:Ba2* + CO一=BaCQ,不能大量共存;C項中會發(fā)生反應:2Fe3*+2l 一=2卩*+丨2和Fe3*+3SCNT=Fe(SCN,不能大量共存
20、;D項中會發(fā)生反應: H + CIO一=HCIO不能大量共存,尤其要注意,c(H*)/c(OH 一)= 1 X 1014的溶液應為強酸性溶液。5. (2011 江蘇,4)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1.0mol L 1 的 KNO溶液:H、Fe2*、Cl 一、SO一B. 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NH Ba2*、AIO;、Cl C. pH= 12 的溶液:K+> Na*、CHCOO 、BrD. 與鋁反應產生大量氫氣的溶液:Na*、K*、CO、NQ答案 C解析 NQ在酸性條件下具有氧化性,能氧化Fe2*;使甲基橙呈紅色的溶液顯酸性,AIO;在酸性條件下不能大量共存
21、;pH= 12的溶液顯堿性,所給離子一定能大量共存;與鋁反應產生大量氫氣的溶液顯強堿性或強酸性,若溶液顯強堿性,所給離子能大量共存,若溶液顯強酸性, CO不能大量共存。各省市兩年高考1. (2014 廣東理綜,8)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 Na、Ca?、Cl、SC4B. Fe2*、SO、CIOC. Mg* NF*、C、S<±*3*D. K、Fe、NO、SCN答案 C解析 逐一分析判斷每個選項中四種微粒的性質,如果能生成沉淀、氣體、弱電解質、絡合 離子或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就不能大量共存;A項,Ca2*和SO能生成硫酸鈣沉淀,不能大量共存;B項,CIO能氧化Fe2*、S
22、O, H和SO能生成二氧化硫氣體,H與CIO能生成HCIO,不能大量共存;C項,四種離子之間不發(fā)生反應,能大量共存;D項,Fe3*和SCN能形成絡合離子,不能大量共存。2. (2014 山東理綜,12)下列有關溶液組成的描述合理的是()A. 無色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Al3*、NH CI 、B. 酸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CIO、SO、l C. 弱堿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Na*、K*、C、HCOD. 中性溶液中可能大量存在Fe3*、K*、Cl、SO答案 C解析 A項,AI3 *和&可以發(fā)生水解相互促進反應而不能大量共存,該選項錯誤;B項,酸性溶液中,HCIO具有強氧化性,能將1氧化,該選
23、項錯誤;C項,弱堿性溶液中,Na*、K*、CI 、HCO能大量共存;D項,Fe3 *在pH為3.7的溶液中就可沉淀完全,故在中性溶液中生成 Fe(OH)3 沉淀,該選項錯誤。3. (2014 浙江理綜,13)霧霾嚴重影響人們的生活與健康。某地區(qū)的霧霾中可能含有如下可溶性無機離子:Na*、NH"、Mcj*、AI3 *、sO、NG、CI 。某同學收集了該地區(qū)的霧霾,經必 要的預處理后得試樣溶液,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體ii豈濕涸紅色石蕊試軸tiff色)靖|一 <1k-()1H逑fr陪堿糖液1匚沉晰耕輒淀部卄帑黑K2|對扯捕虹 迪鞋翹試 址顯盜也就淀1已知:3NQ + 8AI +
24、50H + 2HbC 3NH f + 8AI0;根據以上的實驗操作與現象,該同學得出的結論不正確的是()A. 試樣中肯定存在 NHL Mcj+> SO和NOB. 試樣中一定不含 Al3+C. 試樣中可能存在 Na*、CD. 該霧霾中可能存在 NaNC、NHCI和MgSO答案 B解析 由氣體1使?jié)駶櫦t色石蕊試紙顯藍色的現象,確定氣體1為氨氣,溶液中一定存在 NHf;由沉淀2與酸反應的現象判斷其成分中一定有碳酸鋇,可能存在氫氧化鋁,所以B項錯誤;由溶液 2與 AI/OH反應:3N0 + 8AI + 50H + 2H2O-3NH f + 8AI0;確定溶液中一定存在NQ;由沉淀1加酸后,沉淀部
25、分溶解,確定其中沉淀溶解的部分為氫氧化鎂,未溶解的部分為硫酸鋇,所以確定溶液中存在SOT和m6J A、D項正確;Na*、C無法確定是否存在, C項正確。4. (2014 上海,18改編)某未知溶液可能含 C、CO、Na*、s0、AI3*,將溶液滴在藍色 石蕊試紙上,試紙變紅。取少量試液,滴加硝酸酸化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在上層清液中滴加硝酸銀溶液,產生白色沉淀。下列判斷合理的是()A. 定有 CITB. 定有 SOC. 一定沒有 AI3*D.可能有 CO答案 B解析 本題考查離子共存和檢驗。溶液滴在藍色石蕊試紙上,試紙變紅,說明溶液呈酸性含有,則一定沒有 C0;取少量試液,滴加硝酸酸化
26、的氯化鋇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一定有SOT因加入了氯化鋇溶液, 無法判斷是否含有 CI AI3*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所以選Bo5. (2013 浙江理綜,13)現有一瓶標簽上注明為葡萄糖酸鹽(鈉、鎂、鈣、鐵)的復合制劑,某同學為了確認其成分,取部分制劑作為試液,設計并完成了如下實驗:iZ仙 港 siTiT(|'無銀鏡性現辭)<現象3)M UhFJL'沁1 -晚堺到就色火焰(現銀I 1口色沉說CC.iuqi f 現余4 亠沉i定輸1-iii>c色(現象時已知:控制溶液pH= 4時,Fe(0H)3沉淀完全,Ca + > Mcg+不沉淀。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27、()A. 根據現象1可推出該試液中含有 Na*B. 根據現象2可推出該試液中并不含有葡萄糖酸根C. 根據現象3和4可推出該試液中含有 Cai + ,但沒有MD. 根據現象5可推出該試液中一定含有 Fe2+答案 C解析 加入NaOH溶液后觀察到黃色火焰,不能確定試液中含有NaJ A項不正確;由于葡萄糖酸根中不含醛基,不能與銀氨溶液發(fā)生銀鏡反應,現象2不能說明任何問題,B不正確;Md+與NHH2O反應會產生沉淀,顯然 C項正確;用H2O2氧化之前未檢驗是否含有 Fe3*,D項不正確。練出高分一、單項選擇題1. 下列各組離子在溶液中能夠大量共存的是()A. NH*、NO、Na*、s02+ B. H、
28、Fe、Na、NOC. Ba2*、K*、Al3+、HC(D. NH*、Li *、OH、SO答案 A解析 B項,NO(H* )能氧化Fe2*; C項,Al3 *與HCO反應生成Al(OH) 3和CO; D項,與OH結合生成NHH2Q2.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3 *一一2A. Al 、Cl、AIO2、SiO3B. H+、Na*、§ 一、ClOC. K*、Md *、SO一、MnO- 4D. Fe3*、Csi *、SCN、NQ答案 C解析 A項,Al3 *與AlO反應生成Al(OH)3; B項,H+與S2一、ClO均反應,且ClO能氧化S2;3 +D項,Fe 與SCN反應生成 F
29、e(SCN)3。3. 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一組離子是()A. Na+> AIO、Cl 、HC(b. H、s2、Cl、SOC. H、MgJ Cl 、NQD. K、AgS OH、SO答案 C解析 A 項,AIO與 HCO反應生成 AI(OH) 3和 CO; B 項,2S2+ SO+ 6H+ =3S!+ 3HO; D 項,Ag+與OH SO均反應。4. 下列有關離子組的評價及相關離子方程式均正確的是()選項離子組評價及離子方程式A424H、Fe、NO、Cl不能大量共存于冋一溶液中,因為發(fā)生反應:Fe24 +2H+=F(54 +BNa4、K4、HCO、OH不能大量共存于冋一溶液中,因為發(fā)生反應:
30、HCO +OH=HIO+ COfCca24、NT、CO、Cl 能大量共存于冋一溶液中DNa4、NH、SO、Cl 能大量共存于冋一溶液中答案 D解析 A項,評價不對,Fe2+與NO (H +)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B項,評價不對,HCO + OH=C& + H2Q C項,Ca24與CO反應生成CaCO沉淀。5.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c(H+ )/c(OH ) = 1X 1014 的溶液:Fe24、K4、HSO、CIOB. 0.1mol L 1FeCl3溶液:NHL H+> I、SCNC. 0.1mol L 1NstCQ溶液:K4、Ca24、HCO
31、、sOD. 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Na4、Ba24、NQ、Cl 答案 D6. 常溫下,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遇苯酚變紫色的溶液:Na4、Md4、SO、Cl B. O.lmol L 1(NH4)2Fe(SO4)2 溶液中:K4、ClT、Cl、MnOC. 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nhL Cu24、cio、ClD. O.Imol L NaHCQ溶液:K4、AIO、Cl 、NQ答案 A解析 B項,MnO可氧化(NH4)2Fe(SQ4)2中的Fe24 ; C項,使甲基橙變紅色的溶液顯酸性,則CIO與結合為HCIQ D項,NaHCO與 AIO發(fā)生反應生成氫氧化鋁沉淀,因此選A。7
32、. 某溶液可能含有 Nal Agl Al時、S2、c6、SOT、NO等離子中的數種。向此溶液中加入 稀鹽酸,有淺黃色沉淀和氣體出現,此溶液的焰色為黃色。根據以上實驗現象,下列關于原 溶液中離子成分的推測正確的是()A. 定有 S2、SCT、Na+B. 可能只有 NaS S2、COC. 一定沒有 Ag: Al3+D. 定有 Na*、S2、NQ答案 C解析 根據題意,溶液中一定有 S2和NsT ,根據離子共存原則,一定無 Al 3+> Ag+。單質硫生 成的原因可能是6+ 2S2+ S6_=3SJ + 3fO,也可能是NQ在酸性條件下把 S2氧化成硫單 質。二、不定項選擇題&常溫下,
33、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水電離出的 c(H、 c(OH)= 1022的溶液: K、Na > sO、sOB. 澄清透明溶液:MgS cT、C、sOC. 使酚酞變紅色的溶液:N、K、AIO;、NOD. 含 O.lmol L KI 的溶液:Fe、Na、NQ、Cl答案 BD解析 A項,c(H +)水=10_11 mol L _1,所以溶液呈酸性或堿性, 在酸性條件下,SzC3_+ 2H+ =S J + SO f + HaQ C項,NH"與OH結合生成 NHHQ9. 25 C時,下列各組離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 在強堿性溶液中:NaS K、A
34、IO一、Cl _B. pH= 1 的溶液中:HCO、nM、NO一、CsTC. 無色溶液中: Cu2"、NQ、Cl 一、H+D. 無色溶液中:Na: K、CIO一、SO_答案 AD解析 B項,H與HCO反應生成CO和H2O; C項,Cu2+有顏色。10. 某固體粉末甲中可能含有K2CO、KN NaNO、K2SO、NetSQ、FeO FezQ中的若干種,某 同學為確定該固體粉末的成分,取甲進行連續(xù)實驗,實驗過程及現象如下:該同學得出的結論正確的是 ()A. 根據現象1可推出該固體粉末中含有鈉元素,但不含鉀元素B. 根據現象2可推出該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 NaNOC. 根據現象3可推出該固體
35、粉末中一定含有 Na2SQD. 根據現象4和現象5可推出該固體粉末中一定含有 FeQ和FezQ答案 D解析 無色氣體為NQ其產生原因可能是 、NQ、SO之間發(fā)生氧化還原反應產生的,還可 能是NQ和屮結合生成HNQ, HNQ氧化SCT所產生。所以 A B、C均錯誤,D項正確。三、非選擇題11. 常見的五種鹽 A、B、CD、E,它們的陽離子可能是Na=nHkCu2+>BaUAl 3+>AgSFe3+,陰離子可能是 C、NQ、SQ、CQ,已知: 五種鹽均溶于水,水溶液均為無色。 D的焰色反應呈黃色。 A的溶液呈中性,B、C E的溶液呈酸性,D的溶液呈堿性。 若在這五種鹽的溶液中分別加入Ba(NQ)2溶液,只有A、C的溶液不產生沉淀。 若在這五種鹽的溶液中,分別加入氨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遼寧省本溪市2025年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聯考試題含解析
- 上海市靜安區(qū)豐華中學2025屆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考試試題含解析
- 2025屆安徽省合肥市巢湖市匯文實驗學校高一物理第二學期期末質量跟蹤監(jiān)視模擬試題含解析
- 2025年山西省晉中市平遙縣平遙二中高二物理第二學期期末統(tǒng)考試題含解析
- 2025屆湖南省長沙縣三中物理高二第二學期期末檢測試題含解析
- 安徽省宿州市褚蘭中學2025屆物理高一第二學期期末經典模擬試題含解析
- 金融服務業(yè)認證趨勢-洞察及研究
- 傳統(tǒng)文化端午節(jié)的英語演講稿
- 初一數學學習計劃與策略分析
- 人教新課標五年級下冊語文《景陽岡》教案
- 知名連鎖漢堡店食安QSC稽核表
- 攝影設備采購合同范例
- DB41T 1812-2019 蘋果簡約栽培技術規(guī)程
- 【《三只松鼠公司員工激勵現狀調查及優(yōu)化建議(附問卷)14000字》(論文)】
- 護理不良事件登記本及護理不良事件報告新規(guī)制度
- 農業(yè)土壤檢測技術行業(yè)發(fā)展前景及投資風險預測分析報告
- 廣東省深圳市羅湖區(qū)2023-2024學年二年級下學期期末考試數學試題
- 長沙新華書店面試題目
- (中考試題)2024年浙江省湖州市中考數學真題-附解析
- QCSG1204009-2015電力監(jiān)控系統(tǒng)安全防護技術規(guī)范
- 第十一章 機械功與機械能 測試卷 2023-2024學年滬粵版物理九年級上學期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