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霖鈴_寒蟬凄切(柳永)(4)原文_第1頁
雨霖鈴_寒蟬凄切(柳永)(4)原文_第2頁
雨霖鈴_寒蟬凄切(柳永)(4)原文_第3頁
雨霖鈴_寒蟬凄切(柳永)(4)原文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雨霖鈴寒蟬凄切(柳永)(4)原文上片寫了對長亭晚,都門帳飲無緒,傍晚時在都門外的長亭 臨時搭個帳篷,擺上送別的酒宴,一點喝酒的興致都沒有;下片就寫 今宵酒醒何處,此去經年,今晚醒來不知船到哪里,這一去說不 定就是三年五載。上片寫 驟雨初歇,蘭舟催發(fā),送別時一陣驟雨 剛剛停止,船夫就催著行人出發(fā)了;下片就寫楊柳岸,曉風殘月,等到酒醒過來,已換了一個環(huán)境,岸邊的楊柳,被清晨的風吹著,被 西沉的月照著。上片寫 千里煙波,暮靄沉沉,離去的船只行駛在黃 昏時的霧氣籠罩著的千里煙波之上;下片就寫應是良辰好景虛設,即使遇到良辰美景,但它對于遠行的孤獨的人來說也是不存在的。 上 片寫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2、,分別時手拉著手,含著淚水的眼 睛互相望著,竟至一句話也說不出來;下片就寫便縱有千種風情,更與何人說,分別后縱然有千萬種恩愛之情,也無從表達傾訴。表 現(xiàn)愁情如八聲甘州抒發(fā)憑欄望鄉(xiāng)的愁思, 夜半月言去國寓鄉(xiāng) 的感慨,都寫得情深意切,蘊籍動人。官場的黑暗,宦游的悲哀,使 他在抒發(fā)流蕩他鄉(xiāng)、淹留不歸的感觸時,常常表現(xiàn)出懷才不遇的悲憤 和對功名利祿的反感,說 驅驅行役,苒苒光陰,蠅頭利祿,蝸角功 名,畢竟成何事,漫相高。(鳳歸云),又說,似此光陰催逼, 念浮生,不滿百,雖然人軒冕,潤屋珠金,于身何益。一種勞心力, 圖利祿,殆非長策(尾犯)。在樂章集中,類似的感慨,不 i乏其例,這在當時是有一定進步意義

3、的。詞的上片寫臨別之時,下片寫既別之后,在章法結構上互相關 聯(lián)照應。但還要注意到,臨別之時是就當前身之所歷,目之所見依次 寫來。而既別之后則是就將來各種景況推想開去。 這里沒有主次的區(qū) 分,卻有虛實的不同。當前屬于實的,將來屬于虛的,由實及虛,突 破時間空間的限制,就增加了感情的容量,擴大了感情的深度。這是 由于 清秋節(jié) 時傷離別,關鍵在于 多情 二字。今宵酒醒何處? 楊柳岸,曉風殘月,這三句之所以膾炙人口,固然在于它能抓住具 有特征性的典型事物,寓情于景,逼真地刻畫出離人落寞孤凄的心里 狀態(tài),同時,更在于這種推想本身,反映了詞人有著多次相見時難別亦難 的痛苦經歷,因而用既別之后醒來但見柳岸月

4、殘的悵然若失, 就能反過來加重表現(xiàn)臨別之時淚眼相看、 無語凝咽的留戀難舍,并且, 也隱含著對于未別之前的無限恩愛的凄涼回味。 而這一切,都是由于 多情 的思前想后蔓延開來的。所以,對于柳永的擅長鋪敘,也不可誤解為步步運筆,處處落 墨,包舉無余,但求詳盡。比如這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二 句,景是虛景,因為只不過是設想,情卻是實情,因為是由離別引起 的,在詞人是由實入虛,在讀者卻是因虛見實。詞人運用了生動的藝 術聯(lián)想,既有依情揣測的瞻望,又有意在不言中的回顧,充分寫出清 秋離別的復雜內心,而讀者則被調動起自身積累的生活體驗, 去完成 和補充詞人所提供的藝術境界,使自己對于清秋離別感同身受

5、,小說 家有所謂 不寫之寫,戲劇家要安排劇中的暗場和人物的潛臺詞,國 畫家重視畫上的空白,講求 意到筆不到,音樂家考究 弦外之音, 尋取 此時無聲勝有聲 的效果。凡此種種,都屬于藝術上虛實相生的 妙用。其實,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足 二句雖在下片,但本 身就是有虛有實的。上句虛寫發(fā)問,下句實寫作答。假如虛景也虛寫, 把 楊柳岸曉風殘月 變?yōu)?空慘淡無邊岑寂 一類的抽象辭語,那就不 可能產生動人的藝術力量,而且通篇雨霖鈴詞也會為之減色。就 是在具體描寫離別場面的上片,即有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 天闊二句,并且對 煙波、暮靄、楚天 的實在景物,分別用 千 里、沉沉、闊 來加以形容,使它們

6、越出了極目遠眺的范圍之外, 又統(tǒng)由 念去去 三字領起,這就成了實景虛寫,既表現(xiàn)出 留戀 之深, 催發(fā) 之急,無語凝咽 之痛切,又自然而然地過渡到下片的逐層推 想,帶出 今宵酒醒何處?楊柳岸曉風殘月 的千古名句來。雨霖鈴詞中,無論虛寫、實寫,總不能離開寫景、寫情。 景是清秋節(jié),情是傷離別,以清秋蕭颯之景,寫離別凄惻之情, 即景抒情,融情入景,達到情景交融的化境。然而柳永這首雨霖鈴 詞的情景交融,卻不只是賦予客觀景物以主觀感情色彩, 也不只是把 沒有感覺的異類擬人化。 清秋節(jié) 作為 傷離別 的環(huán)境,前者是物, 后者是我,前者是賓后者是主。從物與我的關系上看,由情與景的交 融,達到物我一境。從賓與主

7、的關系上看,賓只限于山川風物的 景, 而主則在人的 情 之外,兼有事理,離別這件事和由這件事悟出的道 理。多情自古傷離別 一句,就表明超越了一時、一地、一境、一我 而推及到更廣。因此這首雨霖鈴詞,乃是寫景、抒情與敘事的統(tǒng)一,并寓含著說理成分。詞人在離別的場面、進程的展示中寫景、抒 情,筆下自然是由眼中景,包羅了景中人、人中事、事中情、情中理。 起頭三句 寒蟬凄切,對長亭晚,驟雨初歇,就不止是以 寒蟬 交代 季節(jié),以長亭 交代地點,以 驟雨交代氣候,也不止是以寒秋、昏 暮、急雨烘托,都門帳飲無緒 的悲苦凄涼氣氛,而主要是寫出將別 未別之際的痛苦心情的復雜變化。白天起程,拖延到 對長亭晚,表 現(xiàn)了

8、不忍離別,喚起下句的 留戀處;驟雨初歇,無論如何也該動 身,表現(xiàn)了必得離別,逼出下句 蘭舟催發(fā)。在具體寫到分手登舟的 執(zhí)手相看淚眼,竟無語凝咽 的場面時, 寒蟬 與 驟雨 卻又起著相 反相成的作用,不同于一般詩詞的情與景的相互映合。季節(jié)到了秋天, 寒蟬的聲音斷斷續(xù)續(xù),但總能發(fā)出聲音,而人當離別,應該是千叮嚀、 萬囑咐,反倒是 無語凝咽,因為悲痛之極,連寒蟬那種凄切的聲音 也難以發(fā)出。這里,寫景與寫情是一種遞進的手法。遞進就是依次推 進,深入一層。同時,空中暮云收盡,驟雨初歇,天色趨于清朗,而離人卻是滿面愁云, 執(zhí)手相看淚眼,雨已止,但淚不止,雨只是 驟雨,片刻消停,怎比得 余我一生心,負你千行

9、淚 那么持久呢? 這里,寫景與寫情又是一種反襯的手法。反襯,就是從反面陪襯。等 到上船之后,扯起風帆,蕩開船槳,景又隨離別之進程而變換,情又 隨景物之變換而加深。別以為 念去去千里煙波,暮靄沉沉楚天闊 , 只是借浩渺迷濛的煙波暮靄來表觀離人黯淡的離愁, 要看到詞人在這 里寫行舟去處,那千里煙波之上是沉沉暮靄,那沉沉暮靄之上是空闊 楚天,無邊廣漠之中,正另有著不見于字面的景與情,這就是漂流無 所棲止的一行葉舟,行舟里面孤獨的行人,行人無比寂寥悵惘的內心。 這內心思慮得廣,感觸得深,離別之事牽動離別之情,離別之情推及 離別之理,這才有下片開頭的 多情自古傷離別,更那堪、冷落清秋 節(jié) 二句。蘇軾詞的

10、 人有悲歡離合,把弟兄的離別提到人生哲 理上來認識,未嘗不是從柳永這 多情自古傷離別 生發(fā)而來。當然, 蘇軾思慮得更廣,感觸得更深,并且由月有陰晴圓缺 的自然規(guī)律得 到領悟,心胸曠放,思想通達,終于發(fā)出 但愿人長久,千里共嬋娟 的 美好祝愿。而柳永則一直沒有從 傷離別中解脫出來,一葉行舟之上 只推想著 今宵酒醒何處,于是 千里煙波、暮靄沉沉 又轉換為 楊 柳岸曉風殘月。與酒醒前的夢境相對照,寫江岸楊柳,分明是惋惜 垂楊不能系著行舟,寫曉風殘月,分明是慨嘆只能獨照行人。詞人由 此進而推想到 此去經年的情況,不是過了 清秋節(jié),內心或能好受 一些,即使有 良辰好景 也因無人共賞而等于 虛設,不是離別之 后,感情漸趨平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