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白《望廬山瀑布》背景資料二_第1頁
李白《望廬山瀑布》背景資料二_第2頁
李白《望廬山瀑布》背景資料二_第3頁
李白《望廬山瀑布》背景資料二_第4頁
李白《望廬山瀑布》背景資料二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word文檔下載后(可任意編輯) 李白望廬山瀑布背景資料二 九寨溝鳳凰備課室 一、古詩教學的意義。 古詩是我國文學史上的一個重要篇章,是一份寶貴燦爛的民族文化遺產(chǎn)。"一時代最完美確切之解釋須向其時之詩中求之,因詩之為物,乃人類心力之精華所構(gòu)成也。'(英安諾德語)所以,現(xiàn)在我們小學階段進行古詩教學的意義不僅在于讓學生從小就了解祖國傳統(tǒng)文化,更重要的是通過學習古詩能使學生較為正確地認識古代社會,學習古人語言中有生命的東西,發(fā)展他們的形象思維能力和審美能力,并能增強愛國主義感情。 二、古詩教學對教師的要求。 古詩教學中既要充分體現(xiàn)學生為主體,也要重視教師的主導(dǎo)作用。教師對詩歌有充分

2、地理解,才能有力地駕馭全詩,才能正確引導(dǎo)學生掌握詩中"有生命的東西',才能給學生一個充分施展主動性的天地。在省編義務(wù)教材中共收錄唐宋時期名家詩篇23首,這些古詩根據(jù)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和學習程度而選定的容易理解接受的五言或七言絕句(除白居易的賦得古原草送別)。但唐宋畢竟是遙遠的過去,在社會環(huán)境、生活特點,語言習慣等方面與現(xiàn)在存在著一定的差異,學生這方面知識的欠缺,造成了學習古詩的障礙,這就要求教師對唐宋詩歌的特點,詩人的生平及文學風格,特定的歷史背景要有所了解,這將有利于古詩教學的順利進行。譬如,了解唐詩"以情景為主,即敘事說理,亦寓于情景之中,出以唱嘆含蓄',

3、宋詩是唐詩的延續(xù),它側(cè)重于"運思造境,煉句琢字,皆剝?nèi)?shù)層,透過數(shù)層',并"以清奇生新深雋瘦勁為尚'的特點,則有利于在研究唐宋詩教學時有所側(cè)重,有的放矢;了解歷史,了解詩人,則有利于把握詩歌的情感動脈;掌握古詩的語言特點,則有利于掃清教學過程中的語言障礙。這些方面都可能成為古詩教學中的突破口,使學生真正了解詩意,感受詩人的情懷,從而喜歡古詩,并且掌握學習古詩的一些基本方法。 三、古詩教學的方法。 古詩教學的方法就是朗讀與分析相結(jié)合,兩者必須有機統(tǒng)一,協(xié)調(diào)發(fā)展。1、朗讀。毛萇曰:"詩者情動于中而形于言。'魯迅先生也指出:"詩歌是本以

4、發(fā)抒自己的熱情的,發(fā)訖即罷。'這都在說明詩是情感的載體。 古人有"七分詩三分讀'的說法,可見在學習古詩時朗讀的重要性。這是為什么呢?原因就在于只有在朗讀(或吟誦)中才能充分發(fā)揮詩歌的抒情、審美的藝術(shù)效果,也只有在朗讀中,學生才能辨味詩的語言,才能加深對詩意的理解,才能被詩中的情感所感染并與之產(chǎn)生共鳴。所以古詩教學中必須要重視反復(fù)朗讀。就朗讀的指導(dǎo)而言,應(yīng)分三個階段進行。 第一階段,初步感受詩意的朗讀。古詩的朗讀必須注重節(jié)奏和音律,要做到抑揚頓挫,要把握詩歌的情感基調(diào)。這些在初讀古詩時就應(yīng)讓學生有所感受,使學生達到意會的程度。如李白的靜夜思,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朗

5、讀時語速可平緩些,語調(diào)可略微低沉些,要讀出思鄉(xiāng)的情感;李白的望廬山瀑布、早發(fā)白帝城,要以豪邁的語氣去指導(dǎo)朗讀,體會到河山的壯麗,詩人的喜悅之情;杜甫的絕句(兩個黃鸝鳴翠柳),要以喜悅的自由的語氣指導(dǎo);陸游的示兒,要突出詩人的悲痛心情與悲壯的氣概。這樣做的目的在于在初讀時就使學生的感情有所定向,有利于理解詩意。 第二階段,加深理解的朗讀。初讀是感受,那是較為朦朧的理解,第二階段的朗讀要設(shè)置一些問題或引導(dǎo)學生發(fā)現(xiàn)一些問題,再與分析相結(jié)合,在朗讀中加深理解,在理解中朗讀鞏固,呈螺旋式交替縱深發(fā)展。如陸游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中"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在朗讀中體會祖國河山

6、的壯麗,然后經(jīng)過分析得知這樣美好的河山已被金所占,再在朗讀中體會詩人的悲憤之情,直到體會到對祖國深沉的愛。在這個階段,通過分析朗讀,使學生能用完整的語言表達出對詩歌的理解。 第三階段,深化理解的朗讀。在這一階段的朗讀時要引導(dǎo)學生辨味詩的關(guān)鍵詞句,理解詩的表現(xiàn)方法,在理解的基礎(chǔ)上,插上想象的翅膀,在腦海中描繪詩中的具體情景,感受詩歌的藝術(shù)力量,達到學以致用的效果。如李白的送孟浩然之廣陵,在這個階段的朗讀中借助插圖和分析,使學生的腦海中再現(xiàn)李白送別孟浩然的場景:在美好的季節(jié),李白在黃鶴樓愉快地送孟浩然到景色迷人的揚州去,當孟浩然的船揚帆遠去了,李白還在江邊目送風帆直到帆影消失。同時品味"

7、煙花三月'的宜人景致與"孤帆遠影碧空盡,惟見長江天際流'的真情表達的方式:以浩浩長江水暗指自己起伏的心潮,也就是對朋友的一片深情與自己的無比向往之情。 簡而言之,反復(fù)朗讀是古詩教學中的主要方法,指導(dǎo)朗讀時必須要有目的(不是光把詩背熟),要循序漸進。教師要明白這是教法,也要讓學生明白這是學習古詩的最主要的方法。 2、分析。古詩分析必須因"材'而定,從有利于學生了解、掌握的角度去研究教材、教法。、借助歷史,使學生正確、深刻地理解詩意。 在唐宋浩瀚的詩海中,有大量的古詩是詩人對當時社會狀況所產(chǎn)生的一種心聲及對人生遭遇的一種感慨。在教學過程中,必須要在了解創(chuàng)

8、作背景后,才能對詩意有全面、正確地領(lǐng)悟。如陸游的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示兒,應(yīng)介紹南宋的有關(guān)歷史及詩人的生平:陸游出生三年后,徽宗、欽宗二帝被金所擄,北宋滅亡。亡國之痛、流離之苦伴隨他成長,而南宋偏安一隅,屈膝乞和,促使他更加念念不忘收復(fù)中原,但他從來得不到朝庭重用,多次罷職閑居,壯志難酬。最后,被罷斥歸山陰故里,而他的愛國熱情始終沒有減退,恢復(fù)信念始終沒有動搖。秋是歸故里的第四年,也就是68歲時所作,示是85歲時,也就是臨終之年,這是他的絕筆詩。有了這方面的知識,才能深刻地了解詩人的愛國主義感情。秋中的"三萬里河?xùn)|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是詩人為大好河山的淪陷而感到無比憤

9、慨。"遺民淚盡胡塵里,南望王師又一年',便可知其中遺民哭了六十多年,能不淚盡嗎?能不盼望王師到來嗎?同時可明白詩人是在為遺民呼號,想引起當國者的警覺,激起他們的恢復(fù)之心,那么,詩人的愛國之情也就顯而易見了。示中詩人在他有生之年(80多年)時刻不忘收復(fù)中原,可惜未能實現(xiàn),"但悲不見九州同',悲痛之情便躍然紙上,但至死堅信王師北定中原之日必將來臨。"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悲壯之情直逼讀者。再如,林升的題臨安邸,告知歷史背景:中原被占,宋高宗不思恢復(fù),而是安于一隅,在杭州建明堂,修太廟。達官顯宦,富商巨賈也相繼營造宅第,杭州成了他們的

10、安樂窩,具有了當年汴京的規(guī)模。而當年的汴京,也是巨宅別墅,秦樓楚館,歌舞無虛日,以至朝廷傾覆。有了這些知識,我們便可以正確理解到"山外青山樓外樓',并不是南宋的繁華景象,而是茍且偷安的證據(jù);"西湖歌舞'并不是承平氣象,而是亡國之音;"游人醉'并不是對太平盛世的陶醉,而是樂不思蜀的醉生夢死之態(tài)。所以,教師如能恰如其分地補充、介紹一些與詩歌有關(guān)的歷史知識,可以幫助學生消除一些由時代造成的隔閡,讓學生學會在學習古詩時,是有歷史的"東風'可借的。、把握語言特點,巧作處理。古詩是一種較為特殊的文學形式。它受格律要求,字數(shù)的限制,有時

11、為了強調(diào)某一部分,在表現(xiàn)形式上常有倒裝、省略的現(xiàn)象。在教學過程中,如把省略的補上,把顛倒的順序倒過來,使之與現(xiàn)代語言習慣相接近,使學生容易理解。在詩中因字數(shù)所限而省略,如李白望廬山瀑布"疑是銀河落九天'句,教學時可由"疑是銀河落于九天'而換成"疑是銀河從九天落'。有的為強調(diào)某一部分而使詞序顛倒,如楊萬里的曉出凈慈寺中"畢竟西湖六月中,風光不與四時同',在教學中可處理成"西湖六月中風光,畢竟不與四時同'。有的為了照顧押韻、平仄等問題,把詞序句序顛倒的,如葉紹翁的游園不值,可以另一種形式出現(xiàn)"小扣柴

12、扉久不開,應(yīng)憐屐齒印蒼苔。一枝紅杏出墻來,滿園春色關(guān)不住。'古詩的語言相當精練,有些詩具有很強的跳躍性,省去某些過程與聯(lián)系,而兒童語言的特點則與此有一定差異,這樣對理解詩意就造成了一條鴻溝。所以,在教學中要善于設(shè)置一定的坡度,進行合乎邏輯的補充和連綴,把不連貫的地方連貫起來,把含蓄的地方體會出來,以便于學生理解。如賈島的訪隱者不遇,詩中省略了詩人的三個問句:"師往何處去?'、"采藥在何處?'、"在山的何處?'在教學中如果讓學生先"安置'好這些問句,必將較能順利地理解全詩的意思與詩人的感情變化。掌握古詩中的這些特點,

13、將古詩"善意的改造'一下,將有利于學生較容易地理解詩意,為將來靈活地學習古詩奠定基礎(chǔ)。、圍繞重點詞句展開分析。大部分詩,它的內(nèi)容是圍繞一個詞或一句話展開的,這就是詩中的重點詞句,這些詞句往往是詩人思想感情的一個集中點或是全詩內(nèi)容所圍繞的一個中心,抓住重點詞句有利于理清全詩的思路及詩人所要表現(xiàn)的思想。在教學中,必須重視找重點詞句的方法,并將它作為分析的切入口或"破譯'詩意的重點。有些詩的分析,可以單刀直入,直接抓住重點詞句進行。如王維的九月九日憶山東兄弟,全詩的內(nèi)容就是圍繞首句"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中的"獨'而展開的。正因為&q

14、uot;獨',又逢佳節(jié)故而"思',想到"兄弟登高處'的情景。而"少一人'也正是在"異鄉(xiāng)為異客'的孤獨的詩人。李白的靜夜思全詩的思想感情集中在一個"思'字上,他為什么"思',正因為看到了"明月',為什么在深夜詩人不能入睡,是因為"床前明月光'如"地上霜'。由此可知,教學時抓住重點詞句,可以順著或倒著分析全詩,都會顯得得心應(yīng)手。詩中有些詞句可以幫助解釋詩中所描繪的現(xiàn)象的原因,這些在教學過程中也是不可放過的。如李白早發(fā)白帝城,詩中的"千里江陵一日還'、"輕舟已過萬重山',船兒為什么駛得這么快,原因就在于白帝城的地勢高彩云間(當然其中有詩人的表現(xiàn)風格,與當時遇赦而歸的喜悅之情使之然也)。有些詠物的詩,它抓住事物的種種特點而描寫,其中蘊含著詩人對所詠對象的一種感情,教學中學生可能不易體會到,這就要求教師要抓住重點詞句作文章。如王安石的梅花,其中寫到梅花的三種特點:"凌寒獨自開'開花的季節(jié)(不怕嚴寒),"遙知不是雪'顏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