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數(shù)學常用結論(新課標文科版)_第1頁
高中數(shù)學常用結論(新課標文科版)_第2頁
高中數(shù)學常用結論(新課標文科版)_第3頁
高中數(shù)學常用結論(新課標文科版)_第4頁
已閱讀5頁,還剩8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優(yōu)秀學習資料 歡迎下載1. 德摩根公式 C (A B) C A C B;C (A B) C A C B .U U U U U U差數(shù)列。如下圖所示:2.A B A A B B A B C B C A A CU B CU A B RU US3k3. 若= a1, a2,a3 an , 則的子集有 2 n 個, 真子集有( 2n 1)個, 非空真子集有 ( 2n 2) 個n 個, 真子集有( 2n 1)個, 非空真子集有 ( 2n 2) 個a1a2a3ak a a a ak 1 2k 2k 1 3k24. 二次 函 數(shù)的 解 析式 的 三 種 形 式 一般 式f (x) ax bx c(a 0)

2、; 頂 點式2f x a x h k a ; 零點式 f (x) a(x x1 )(x x2)(a 0) .( ) ( ) ( 0)SSk2kn(a a )其前 n 項和公式 1nsn2SSk3kn(n 1)na d12S2kd 12n (a d)n .12 25. 設 x1 x2 a,b ,x1 x2 那么14. 數(shù)列 an 是等差數(shù)列a kn b ,數(shù)列 an 是等差數(shù)列 Sn =n2An Bnf (x ) f (x )(x x ) f (x ) f (x ) 0 1 21 2 1 2x x1 2在 上是增函數(shù);0 f (x) a,b15. 等比數(shù)列a 的通項公式nan 1 1 n *a

3、a1q q (n N )nq;(x x ) f (x ) f (x ) 01 2 1 2f (x ) f ( x )1 2x x1 2在 上是減函數(shù) .0 f (x) a,b等比數(shù)列a 的變通項公式nan a qmn m設函數(shù) y f (x) 在某個區(qū)間內(nèi)可導,如果 f (x) 0 ,則 f (x) 為增函數(shù);如果 f (x) 0 ,則 f (x) 為減函數(shù) .6. 函數(shù) y f ( x) 的圖象的對稱性 :函數(shù) y f ( x) 的圖象關于直線 x a對稱 f (a x) f (a x) f (2a x) f (x)函數(shù) y f ( x) 的圖象關于直a bx 對稱 f(a x) f(b x

4、) f (a b x) f (x).2 na (1 q ) 1a a q1 n1 qna ,q 11,q 1 或,q 1 .其前 n 項的和公式16. 對于等比數(shù)列s ns 1 q nna , q 1 1a ,若 n m u v (n,m,u,v 為正整數(shù)),則 an am au av n也就是:a1 an a an a an 。如圖所示:2 1 3 2aa1na ,a2 ,a3 , ,an 2 ,a 1,a1 n n函數(shù) y f ( x) 的圖象關于點 ( a,0) 對稱 f(x) f (2a x)a2an1函數(shù) y f ( x) 的圖象關于點 (a, b) 對稱 f (x) 2b f (2

5、a x)17. 數(shù)列 an 是等比數(shù)列, Sn 是其前 n 項的和, k N* ,那么 Sk ,S2k Sk ,S3k S2k 成等比數(shù)7. 分數(shù)指數(shù)冪m nn ma a (a 0,m, n N ,且n 1).amn1m(a 0,m, n N ,且n 1).列。如下圖所示:S3 knab8. log ( 0, 1, 0)a N b a N a a N . log a M loga N loga MN (a 0.a 1,M 0,N 0)a1a2a3Skak a a a ak 1 2k 2k 1 3kSSSS2kk3k2klog a M log a N log aMN(a 0.a 1,M 0,N

6、0)18. 同角三角函數(shù)的基本關系式2 2sin cos 1,tan =sincos,9. 對數(shù)的換底公式log NaloglogmmNann. 推論 log b log bmaam.19. 正弦、余弦的誘導公式nn loga Na N (a 0,a 1)對數(shù)恒等式10.a n11. 等差數(shù)列對于等差數(shù)列s, n 11s s ,n 2n n 1( 數(shù)列 a 的前 n 項的和為 sn a1 a2 an ).na 的通項公式n*a a1 (n 1)d dn a1 d(n N ) ;n12. 等差數(shù)列 an 的變通項公式 an am (n m)da ,若n m p q,(m,n,p,q 為正整數(shù))則

7、an am ap aq 。 n13.若數(shù)列 an 是等差數(shù)列, Sn 是其前 n 項的和,*k N ,那么 Sk ,S2k Sk ,S3k S2k 成等2n為偶數(shù)n為奇數(shù).2( 1) cos ,n 12( 1) sin ,cos( ) sin ,sin( ) cos2 2sin( ) sin ,cos( ) cosn為偶數(shù)n為奇數(shù)( 1) sin ,nsin( )2tan( )n 12( 1) cos ,即: 奇變偶不變 , 符號看象限 , 如20. 和角與差角公式 sin( ) sin cos cos sin ; cos( ) cos cos sin sin ;tan tan1 tan ta

8、n優(yōu)秀學習資料 歡迎下載b2 2 sin( )a sin b cos =a b ( 輔助角 所在象限由點 (a,b)的象限決定 , tan21. sin 2 2sin cos . 二倍角公式2 2 2 2cos 2 cos sin 2cos 1 1 2sin . (升冪公式) 2 1 cos2 2 1 cos2cos ,sin 2 2 2 tan 21 tan(降冪公式) tan 2.22. 三函數(shù)的周期公式).a函數(shù) y A sin( x ) ,xR及函數(shù) y A cos( x ) ,xR(A, , 為常數(shù),且 A0,a b( a 0) a·b=0 x1 x2 y1y2 0.32.

9、 若OA xOB yOB 則 A,B,C 共線的充要條件是 x+y=133. 三角形的重心坐標公式 ABC三個頂點的坐標分別為 A(x 1,y 1) 、B(x2 ,y 2 ) 、C(x3,y 3) ,x x x y y y則ABC的重心的坐標是 G( 1 2 3 , 1 2 3 ) .3 334. 常用不等式:(1)a,b R2 2 2a b ab ( 當且僅當 ab 時取“ =”號) 0) 的周期T 2 ;若 未說明大于 0, 則 2T| |(2)a,b Ra b2ab ( 當且僅當 ab 時取“ =”號) 函數(shù) y tan( x ) ,x k ,k Z (A, , 為常數(shù),且 A0,0)的

10、周期T .2(3)3 3 3 3 ( 0, 0, 0).a b c abc a b c (4)2 22 a b a bab (a 0,b 0)1 1 2 2a b23. y sin x 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為 2k , 2k k Z 單調(diào)遞減區(qū)間為2 235. 極值定理 已知 x, y都是正數(shù),則有32 , 2k k k Z ,對稱軸為 x k (k Z) , 對稱中心為 k ,0 (k Z)2 2 224. y cos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為 2k ,2k k Z 單調(diào)遞減區(qū)間為 2k ,2k k Z ,(1)如果積 xy是定值 p ,那么當 x y 時和 x y有最小值 2 p ;(2)如果和 x y

11、是定值 s,那么當 x y 時積 xy有最大值142s .36. 一元二次不等式2 0( 0)ax bx c 或2(a 0, b 4ac 0) ,如果 a 與2ax bx c 同號,對稱軸為 x k (k Z) , 對稱中心為 ,0k (k Z)2則其解集在兩根之外;如果 a 與ax2 bx c 異號,則其解集在兩根之間 . 簡言之:同號兩根k25. y tanx的單調(diào)遞增區(qū)間為 k ,k k Z ,對稱中心為 ( ,0)( )k Z2 2 2之外,異號兩根之間 .x1 x x2 (x x1)(x x2) 0( x1 x2) ;x x1,或x x2 (x x1)( x x2 ) 0( x1 x

12、2 ) .a b c26. 正弦定理 2Rsin A sin B sin C37. 斜率公式 ky y2 1x x2 1(P1(x1, y1) 、P2 ( x2, y2) )2 2 2 2 cos2 2 2 2 cos2 2 2 2 cos28. 面積定理( 1)1 1 1S ah bh ch (ha、hb、hc 分別表示 a、b、c 邊上的高) .a b c2 2 2a b c bc A;b c a ca B;c a b ab C .b直線的方向向量 v=(a,b),則直線的斜率為 k = ( 0)aa38. 直線方程的五種形式 :(2) 1 sin 1 sin 1 sinS ab C bc

13、 A ca B .2 2 2(1)點斜式 y y1 k(x x1 ) ( 直線 l 過點 P1 (x1, y1 ),且斜率為 k )(2)斜截式 y kx b(b 為直線 l 在 y 軸上的截距 ).29. 三角形內(nèi)角和定理 在ABC中,有C A BA B C C (A B) 2C 2 2( A B) .2 2 230. 平面兩點間的距離公式y(tǒng) y x x1 1(3)兩點式( y1 y2)( P1(x1, y1) 、P2( x2 , y2) (y y x x2 1 2 1x y(4)截距式 1( ,a b分別為 x軸y軸上的截距 , 且a 0, b 0)a bx x ).1 2d =| AB|

14、 AB ABA,B2 2( x x ) ( y y ) (A (x1, y1) ,B(x2, y2 ) ).2 1 2 1(5)一般式 Ax By C 0 (其中 A、B 不同時為 0).31. 向量的平行與垂直 設 a=( x , y ) , b=( x2 , y2 ) ,且 b 0,則1 139. 兩條直線的平行和垂直 (1)若l1 : y k1x b1 ,l2 : y k2x b2ab b=a x1 y2 x2 y1 0.l l k k b b ;1 2 1 2 , 1 2l l k k .1 2 1 2 1優(yōu)秀學習資料 歡迎下載(2)若l1 : A1x B1 y C1 0 ,l2 :

15、A2x B 2 y C2 0 ,l l A B A B 且AC A C ;1 2 1 2 2 1 0 1 2 2 1 0l l A A B B ;1 2 1 2 1 2 02 2AB | x x | 1 k 1 k1 2a(弦端點 A(x1, y1 ), B( x2 , y2 ) ,由方程ykxy)F(x ,b0消去 y 得| Ax By C |40. 點到直線的距離 0 0d2 2A B41. 兩條平行線的間距離(點P(x0, y0 ) ,直線 l : Ax By C 0 ).2 bx c到ax 0 , 0, k 為直線的斜率) .若(弦端點 A( , ), ( , )x1 y B x y

16、由方程1 2 2y kx bF(x, y )0消去 x 得到2 0ay by c , 0, k 為直|C C |2 1d(直線l 1 :Ax By C1 0, l2 Ax By C2 0, C1 C2 ) ).2 2 2(x a) ( y b) r .2 2A B42. 圓的四種方程(1)圓的標準方程1 1線的斜率) . 則AB | y y | 1 11 2 2 2k a k49. 共線向量定理 對空間任意兩個向量 a、b(b0 ),ab 存在實數(shù) 使 a=b50. 球的半徑是 R,則其體積是43V R , 其表面積是312S 4 R V錐 Sh, V柱 Sh 3(2)圓的一般方程2 2 0x

17、 y Dx Ey F (2 2 4D E F 0).51. 判定兩線平行的方法: (1)平行于同一直線的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2)垂直于同一平面的(3)圓的直徑式方程 (x x1)( x x2 ) ( y y1 )( y y2 ) 0 兩條直線互相平行( 3)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平行,經(jīng)過這條直線的平面和這個平面相( 圓的直徑的端點是 A( x1, y1) 、B( x2, y2 ) ).交,那么這條直線就和交線平行( 4)如果兩個平行平面同時和第三個平面相交,那么它們 的交線平行( 5)在同一平面內(nèi)的兩條直線,可依據(jù)平面幾何的定理證明43. 圓中有關重要結論 :2 2 22xx yy r0 0

18、2 2 2(x a) ( y b) r上的點, P( x , y ) 則過點 的切線方程為 0 0(1) 若 P(2) P( 若x , y0 ) 是圓x y r 上的點, 則過點 P( x0 , y0 ) 的切線方程為0x , y0 ) 是圓0(x a)( x a) ( y b)( y b) r0 0252. 判定線面平行的方法: (1)據(jù)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沒有公共點( 2)如果平面外的一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平行,則這條直線和這個平面平行( 3)兩面平行,則其中一個平面內(nèi)的直線必平行于另一個平面 (4)平面外的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平行于平面,則另一條也平行于該平面 (5)平面

19、外的一條直線和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平面平行,(3) 若 P(x , y0 ) 是圓02 2 2x y r 外一點, 由P( x0 , y0 ) 向圓引兩條切線 , 切點分別為 A,B則也平行于另一個平面則直線 AB的方程為xx yy r0 0253. 判定面面平行的方法: (1)定義:沒有公共點( 2)如果一個平面內(nèi)有兩條相交直線都平(4) 若 P(x , y0 ) 是圓02 2 2(x a) (y b) r 外一點, 由 P( x0 , y0 ) 向圓引兩條切線 , 切點分別行于另一個平面,則兩面平行( 3)垂直于同一直線的兩個平面平行( 4)平行于同一平面為 A,B AB 則直線 的方程為

20、(x a)( x a) ( y b)( y b) r0 02 2x y44. 雙曲線雙曲線雙曲線2 2 1( 0, 0) a ba b的準線方程為 x的漸近線方程為2 2x y 2 2 1(a 0,b 0)b a的準線方程為y45. 雙曲線2 2x y2 2 1( 0, 0) a ba b2 2x y2 2 1( 0, 0) a bb a的的漸近線方程為2ac2acby xaay xb2的兩個平面平行54. 面面平行的性質(zhì): (1)兩平行平面沒有公共點( 2)兩平面平行,則一個平面上的任一直線平行于另一平面( 3)兩平行平面被第三個平面所截,則兩交線平行( 4)垂直于兩平行平面中一個平面的直線

21、,必垂直于另一個平面55. 判定兩線垂直的方法: (1)定義:成 90 角(2)直線和平面垂直,則該線與平面內(nèi)任一直線垂直(3)在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如果和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的射影垂直,那么它也和這條斜線垂直( 4)在平面內(nèi)的一條直線,如果和這個平面的一條斜線垂直,那么它也和這條斜線的射影垂直( 5)一條直線如果和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垂直,它也和另一條垂直56. 判定線面垂直的方法: (1)定義:如果一條直線和平面內(nèi)的任何一條直線都垂直,則線面2y2 上的動點可設為 P , ) 2 pt或P(2 ,2 )或 P(x , y ) ,其中 pt46. 拋物線 y 2 px ( y2p2 上的一點,F

22、 是它的焦點 , 則|PF|=x +0 p247. P( x0 , y0 ) 是拋物線 y 2 px2 2y px .垂直(2)如果一條直線和一個平面內(nèi)的兩條相交線垂直,則線面垂直( 3)如果兩條平行直線中的一條垂直于一個平面,則另一條也垂直于該平面( 4)一條直線垂直于兩個平行平面中的一個平面,它也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5)如果兩個平面垂直,那么在一個平面內(nèi)垂直它們交線的直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 6)如果兩個相交平面都垂直于另一個平面,那么它們48. 直線與圓錐曲線相交的弦長公式2 2AB (x x ) (y y ) 或1 2 1 2的交線垂直于另一個平面優(yōu)秀學習資料 歡迎下載57. 判定面面垂直的方法: (1)定義:兩面成直二面角 , 則兩面垂直( 2)一個平面經(jīng)過另一個平面的一條垂線,則這個平面垂直于另一平面5 8. 面面垂直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