腦病科出科題匯總_第1頁
腦病科出科題匯總_第2頁
腦病科出科題匯總_第3頁
腦病科出科題匯總_第4頁
腦病科出科題匯總_第5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海南省中醫(yī)院腦病科住院醫(yī)師規(guī)范化培訓出科考試題姓名: 單位:輪轉時間:成績:一、單項選擇題(每題 2 分,選擇 1 個最佳答案)1、中風-中臟腑與癇證(發(fā)作時)的鑒別要點是:A.有無半身不遂B.有無二便失禁C.有無神志改變D.有無突然昏仆E.有無舌強難言 2、因情志所傷,肝氣郁結,逐漸引起五臟氣機不和所致者為:A. 厥證B.郁證C.癲狂D. 中風E.癇證3、瘀血頭痛的臨床特征是:A. 頭痛而眩B.頭痛而空C.頭痛隱隱而暈D.頭痛昏蒙眩暈E.頭痛如裂4、患者癥見精神恍惚,心神不寧,悲憂善哭,時時欠伸,舌質淡,苔薄白,脈弦細,屬郁證中的哪一證候:A. 陰虛火旺B.憂郁傷神C.心脾兩虛D.氣郁化火E

2、.氣滯痰凝5、治療腎陰虛型眩暈證的主方是:A. 二至丸加味B.半夏白術天麻湯C.左歸丸D.滋水清肝飲E.右歸丸6、 患者夜不能寐, 情緒急躁易怒, 不思飲食, 口渴喜飲, 目赤口苦, 尿黃便秘,舌紅苔黃,脈弦數,治宜選用:A. 天王補心丹B.朱砂安神丸C.龍膽瀉肝湯D.黃連溫膽湯E.酸棗仁湯7、中風后遺癥出現(xiàn)半身不遂及語言不利者,當用補陽還五湯加全蝎、烏梢蛇等藥及:B. 肉桂、山萸肉、五味子B.桑寄生、鹿角膠C.扶苓、澤瀉、慧四仁、防己D.郁金、菖蒲、遠志E.陳皮、半夏、扶苓、膽南星 8、下列哪項不正確?A.神經系統(tǒng)包括中樞神經系統(tǒng)和周圍神經系統(tǒng)兩部分B.中樞神經包括腦和脊髓C.周圍神經包括腦

3、神經和脊神經D.有些神經疾病影像學檢查可始終無陽性發(fā)現(xiàn)E.磁共振檢查能取代臨床方法來診斷神經系統(tǒng)疾病9、某患者能喚醒,醒后定向力基本完整,勉強配合檢查,停止刺激即又入睡,這種意識狀態(tài)是:A.嗜睡B.昏睡昏迷 CD.澹妄E.意識模糊 10、以下關于視野缺損不正確的的病變定位是:A 一側視神經病變引起單眼全盲C. 一側視束病變引起雙潁側偏盲D. 一側枕葉視中樞病變引起雙眼同向性偏盲、黃斑回避D.潁葉病變引起雙眼同向性上象限盲E.頂葉病變引起雙眼同向性下象限盲11、中樞性與周圍性面癱區(qū)別是:A 前者額紋消失B.后者病變在皮質腦干束C.前者多有舌前2/3味覺改變D.后者眼瞼閉合無力E.前者口角下垂 1

4、2、假性球麻痹的病因包括:A 腦卒中B.延髓空洞證C.重癥肌無力D.肉毒中毒E.格林巴利綜合征13、引起中樞性偏癱(包括同側中樞性面、舌癱)的病變部位是:A.脊髓B .腦干C .小腦D.丘腦E.內囊14、頸內動脈系統(tǒng)TIA 最常見的癥狀是:A 對側上肢或下肢無力或輕偏癱B.對側偏身感覺障礙失語 CD.同側單眼失明E.對側偏癱15、醫(yī)患交往障礙在醫(yī)生方面的原因可能是:A 醫(yī)療技術不過硬B.只看病不看人C.以科研價值衡量病人D.以物質利益確定醫(yī)患關系E.以上都是二、多項選擇題(每題 4 分,錯選、少選、多選均不得分)1、神經系統(tǒng)查體中,共濟運動的檢查方法有:A 指鼻試驗B.快速輪替試驗C .跟膝脛

5、試驗D Romberg 征E.反擊征2、三叉神經痛的下列哪項表述是正確的:A 突然發(fā)作,亦驟然停止B.每次發(fā)作數秒至12分鐘C.伴三叉神經支配區(qū)痛覺缺失D.可引起痛性抽搐E.可為周期性病程,有長短不等的緩解期3、特發(fā)性面神經麻痹病人表現(xiàn):A 患側閉眼時眼球向上轉動,露出白色鞏膜B.患側鼻唇溝變淺C.食物常滯留于患側齒頰問D.露齒時口角偏向健側E.伸舌偏向患側4、 TIA 的臨床表現(xiàn)是:發(fā)作性局灶性神經功能缺失A.B.發(fā)作性局灶性癲癇發(fā)作C.每次發(fā)作持續(xù)數分鐘,通常30分鐘內完全恢復,反復發(fā)作D.發(fā)作可持續(xù)24小時以上E.發(fā)作后不遺留神經系統(tǒng)異常體征5、小量橋腦出血可能的癥狀體征是:A. 可無意

6、識障礙B.病灶側周圍性面癱C.病灶對側偏癱D.兩眼向病灶側凝視麻痹E.失語三、簡答題(每題 6 分)1、補陽還五湯的功效及組成藥物(不寫具體劑量) :2、川芎茶調散(不寫具體劑量):3、按順序寫出十二對顱神經:4、延髓背外側綜合征臨床表現(xiàn):5、脊髓病變的三主癥:四、問答題(每題 10 分)1、我科診療方案“中風-中經絡”辨證分型、每個證型的辨證要點及主治方藥(不寫藥物) 。2、糖尿病性多發(fā)周圍神經病的臨床特點:答案1、 1-5 ABEB; 6-10 CDEAB ; 11-15 DAEAE2、 1 ABCDE; 2 ABDE; 3 ABCD; 4 ACE; 5 ABCD;3、 1、補氣活血通絡。

7、黃芪,赤芍,川芎,當歸尾,地龍,桃仁,紅花。2、疏風止痛。川芎,荊芥,防風,細辛,白芷,薄荷,甘草,羌活,清茶調服。3、嗅神經、視神經、動眼神經、滑車神經、三叉神經、外展神經、面神經、位聽神經(前庭神經) 、舌咽神經、迷走神經、副神經、舌下神經。4、眩暈、嘔吐、眼震;交叉性感覺障礙;同側 Horner征;飲水嗆咳、吞咽困 難、聲音嘶??;同側小腦性共濟失調。5、運動障礙、感覺障礙、自主神經功能障礙。4、 1、 ( 1)風火上擾證:眩暈頭痛,面紅耳赤,口苦咽干,心煩易怒,尿赤便干,舌質紅絳,舌苔黃膩而干,脈弦數。主治方劑:天麻鉤藤飲加減。( 2)風痰阻絡證:頭暈目眩,痰多而黏,舌質暗淡,舌苔薄白或

8、白膩,脈弦滑。主治方劑:化痰通絡湯加減,或桃紅四物湯合半夏白術天麻湯加減。( 3)痰熱腑實證:腹脹便干便秘,頭痛目眩,咯痰或痰多,舌質暗紅,苔黃膩,脈弦滑或偏癱側弦滑而大。主治方劑:星蔞承氣湯加減。( 4)陰虛風動證:眩暈耳鳴,手足心熱,咽干口燥,舌質紅而體瘦,少苔或無苔,脈弦細數。主治方劑:育陰通絡湯或鎮(zhèn)肝熄風湯加減。( 5)氣虛血瘀證:面色咣白,氣短乏力,口角流涎,自汗出,心悸便溏,手足腫脹,舌質暗淡,舌苔白膩,有齒痕,脈沉細。主治方劑:補陽還五湯加減。2、 ( 1)慢性起病,逐漸進展; ( 2)感覺癥狀通常自下肢遠端開始,主要表現(xiàn)為肢體遠端疼痛、燒灼感、針刺感及寒冷感,夜間重; ( 3)自主神經癥狀:易發(fā)生體位性低血壓和暈厥, 同時由于神經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