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學2017年高考總復習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課件_解讀_第1頁
化學2017年高考總復習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課件_解讀_第2頁
已閱讀5頁,還剩24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物質的檢驗、分離和提純回扣:主干知識)0歸納核心考點)積累積累 解題技能解題技能J7體驗雙基考題課時提能演練回扣主干知識三年15考高考指數:謎行檢驗和分析,初步了解常見物質的組成和結構的檢測方法,并初步掌握其操作技能。2能根據物質的特性,運用過濾、蒸發(fā)、蒸餡、結晶、萃取等方法分離和提純常見物質。3.了解層析是一種分離和提純物質的方法。主干回擔亠一、物質的檢驗1檢驗物質時的操作要求(1)準確。(2)方法簡便。(3)反應特征典型。2常見陽離子的檢驗試劑或方法現象H+石蕊試液溶液變紅Fe3+NaOH溶液產生紅褐色沉淀KSCN溶液溶液呈血紅色Fe2+NaOH溶液產生白色沉淀 T 變成灰綠色 T

2、 紅褐侖,KSCN溶液、 氯水開便變化滴氯水溶液呈血紅色試劑或方法現象Al3+NaOH 溶液先出確色沉淀 一 繼續(xù)加入白色沉淀 消失NH/NaOH 溶液.加熱、 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產麴激性氣體.試紙變藍Cu2+NaOH 溶液出現藍色沉淀Na+焰色反應火焰呈黃色K+焰色反應火焰就紫色(透過藍色鉆玻璃)3常見陰離子的檢驗產生白色沉淀,加鹽酸沉淀 溶解,產生無色無味氣體, 澄清石灰水變渾濁被檢離子試劑或方法so42-稀鹽酸和氯化頓 溶液so32-稀鹽酸和品紅C032-氯化頓溶液、 稀鹽 酸和澄清石灰水加鹽酸無明顯變化,加氯 化頓產生白色沉淀十生無色有刺激性氣味 的氣體,使品紅褪色被檢離子試劑或方法現

3、象HCO3-氯化頓溶液、稀鹽酸和澄清石灰水加氯化頓無明顯變化,加鹽酸 產生無色無味氣體使澄清石 灰水變渾濁Cl-硝酸銀溶液和硝酸Br硝酸銀溶液和硝酸產生淡黃色沉淀氯水、四氯化碳分層,下層為橙色被檢離子試劑或方法現象I-硝酸銀溶液和硝酸產生黃色沉淀氯水、四氯化碳分層,下層為紫紅色0H-酚猷變紅色紫色石蕊試液變藍色4常見氣體的檢驗用試管或集氣瓶收集待檢氣體,然后 廠一向試管或集氣瓶中插入帶火星的木條木條復燃氣體通過尖嘴玻璃管點燃.火焰上方罩一個干而冷的燒杯有淡藍色火焰.燒杯內壁有小液滴先向品紅溶液中通入該氣體.后再加熱品紅褪色,加熱恢復紅色用濕潤的紅色石蕊試紙試紙變藍色澄清石灰水先變渾濁.繼續(xù)通入

4、變澄清濕潤的淀粉碘化鉀試紙試紙變藍二、物質的分離和提純1混合物的分離、提純(1)混合物的分離:將混合物中各組分分開,得到比較 純的物質。(2)物質的提純:將混合物中的雜質除去得到純凈物的過程。要求是:不增(不引入新的雜質)、不減(被提純物不損失)。2物質分離、 提純方法的 選擇(在常用 方法和混合 物之間連線)取a從海水中獲取粗食鹽b從海水中提取漠過c除去氯化鈉溶液中的泥沙鈉思維判斷 Z1取少量某溶液,依次加入BaC.溶液,產生白色沉淀,加入 稀鹽酸沉淀不溶解,證明溶液中含有SO42 X()【分析】如果溶液中沒有S( (V-,有Ag,按照如上操作也會產 生白色沉淀,從而不能說明存在SO42-,

5、應先加稀鹽酸,再加 氯化釵溶液。2某鉀鹽溶于鹽酸,產生能使澄清石灰水變渾濁的無色無味 氣體,說明該鉀鹽是 K2CO3O()【分析】該鹽可能是碳酸燙、碳酸氫鉀或兩者的混合物。加熱法沉淀決i除去NaCI溶液中混有的少量 麗2岡4j除去CHq中的少量乙烯也性判8283固體中的少量i矗去涵膠體中的NaCI氧化還原泊m除去FeCI3溶液中的少量FeCI2滲析洗氣焰色反應:如檢驗金屬或金屬離子。3利用飽和Na2CO3溶液能夠除去二氧化碳中的氯化氫。()【分析】飽和Na2CO3溶液能夠與二氧化碳反應,應選用飽 和的碳酸氫鈉溶液。X4銅粉中含有少量的氧化銅,可加入稀硝酸后過濾。()【分析】稀硝酸不僅能與氧化銅

6、反應, 也能與銅粉反應,應加入稀鹽酸或稀硫酸。5乙醇的沸點78.5 C,由95%的乙醇制取無水乙醇,可用 蒸餡法。()【分析】9&的乙醇蒸餡時,在乙醇揮發(fā)的同時水也揮發(fā), 無法得到無水乙醇,可加入氧化鈣后蒸餡。歸納核心考點考魚豈質的鑒別、鑒送I質檢驗的般原則(1)基本步驟。一看(顏色、狀態(tài)),二嗅(氣味),三實驗(加試劑)。(2)實驗現象。1生成氣體:如:NHf、CO32-的檢驗。2生成沉淀:如:Cl、SO42的檢驗。3顏色變化:如:用苯酚或硫氟化鉀檢驗Fe3=淀粉檢驗單質 碘等。2物質的鑒定和鑒別(1)物質的鑒定。物質的鑒定是指對于一種物質的定性檢驗物質鑒定的一般步驟為:取少量樣品

7、T 加入某種試劑 T 加熱、振蕩等操作根據“實驗現象的差異”鑒定物質任何具有明顯實驗現象差異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都可用 于物質的鑒定。在物質鑒定過程中常常是根據顏色的變化、是否有氣體產生、能否溶解、有無沉淀、有無吸熱或放熱等 現象來判斷??梢愿鶕懿荒墚a生某個現象來判斷,也可以 根據產生某個現象的快慢進行判斷。所以常??梢杂枚喾N方 法鑒定某種物質。(2)物質的鑒別。物質的鑒別是對兩種或兩種以上物質進行定性鑒別, 可以不加試劑,也可以加入一種或幾種試劑。物質鑒別的一般類型有:分類鑒別方法1先依據外觀特征,鑒別出其中的一種或兒種,然后 再利用它們去鑒別其他的幾種物質。2若均無明顯外觀特征,可考慮能

8、否用加熱或焰色反 應等方法鑒別出一種或幾種物質。不用 試劑3若以上兩種方法都不能鑒別時,可考慮兩兩混合或 相互滴加,記錄混合后的反應現象,分析確定。4若被鑒別物質為兩種時,可考慮因試劑加入的順序 不同、現象不同而進行鑒別。5若釆用上述方法鑒別出一種物質后,可用它作試劑 鑒別余下的其他物質。分類鑒別方法先分析被鑒別物質的水溶性、密度、溶液的酸堿性,確定能否選用水或指示劑進行鑒別。只用 一種 試劑在鑒別多種酸、堿、鹽的溶液時,可依據“相反原理” 確定試劑進行鑒別。即被鑒別的溶液多數呈酸性時,可 選用堿或水解呈堿性的鹽溶液作試劑;若被鑒別的溶液 多數呈堿性時,可選用酸或水解呈酸性的鹽溶液作試劑。常用

9、澳水、新制氫氧化銅懸濁液、氯化鐵溶液等作試 劑鑒別多種有機物。任選 試劑此類題目不限制所加試劑的種類,可有多種解法,題目 考査的形式往往是從眾多的鑒別方案中選擇最佳方案, 其要求是操作步驟簡單,試劑選用最少,現象最明顯?!靖呖季剧姟?1)物質鑒定對物質的陰陽離子都要進行鑒別,如鑒定氯化 鈉,可用硝酸銀溶液鑒別氯離子,用焰色反應鑒別鈉離子。解答鑒別題的要求1不能在原瓶中操作,鑒別的目的是為了以后再用,在原瓶 中操作,會造成試劑污染,要有“各取少許”字樣。2用詞要準確,結論來自實驗現象,加試劑之前物質是未知 的,不可出現“取某試劑加入某物質”等字樣?!镜淅?】在允許加熱的條件下,只用一種試劑可以

10、將(NH4)2SO4.KCI、MgCI2 AI2(SO4)3 Fe2(SO4)3這5種 溶液鑒別開,這種試劑是()A.NaOH溶液B.氨水C硝酸銀溶液D.BaCI2溶液【解題指南】解答本題的關鍵是抓住以下兩點:(1)(NH4)2SOVA12(SO4)3. Fe2(S04)3三種物質的陰離子相 同,所以要鑒別它們,實際上要檢驗其中的陽離子,NH4Al3 FJ的鑒別需要加入0H-.(2) KC1. MgCl2的鑒別實際上是K+和Mg2+的鑒別,也需加入0H-即可。【解析】選A。NH4 Al3 Fe3 Mg2+與OH-反應的現象依次為 產生刺激性氣味的氣體、白色沉淀(0H-i量時沉淀溶解)、紅褐 色

11、沉 淀、白色沉淀( (0H過量時沉淀不溶解);片與0H混合無明顯現 象.【技巧點撥】檢驗物質需要考慮的幾個方面(1)氣體的顏色、氣味(2)水溶液的酸堿性(3)氣體的助燃性、可燃性及燃燒現象和產物遇空氣發(fā)生的變化(5)沉淀的生成.溶解及沉淀的顏色(6)其他特性:如FJ+遇SCN-變?yōu)檠t色,淀粉遇-變藍等包贊物質分離、提純的常用方法說明。1一貼:2二低:3三靠:濾紙緊貼漏斗內壁。濾紙低于漏斗口,液面低于濾紙邊緣。燒杯緊靠玻璃棒,玻璃棒輕靠三層濾紙?zhí)?漏斗下端緊靠燒杯內壁。若一次過濾后仍渾濁可重復過濾。2蒸發(fā) 裝置。(2)條件。分離易溶性(3)說明。1玻璃箱的作用:2當有較多晶體析出時, 停止加熱

12、,利用余熱蒸干。1溫度計的水銀球在蒸餡燒瓶的支管口處;2加碎瓷片防暴沸;3冷凝管水流方向低進高出。3蒸傳裝置。忌艸物。51侈用逓和溶劑。水冷凝管(2)條件。 分離; 說明。 4萃取和分液 裝置。(2)條件。分離互不相溶的j種液體。(3)說明。溶質在萃取劑町的溶解度大;2兩種液體互不相溶;3溶質和萃取劑不反應;4分液時下層液體從下口流出,上層液體從上口倒岀。5升華 裝置。(2)條件。利用物質開(3)說明。屬于物理卷晰質進行分離。質的分解反應區(qū)別開。6滲析(1)裝置。(3)說明。要不斷更押逐社垂圾體,以提高滲析效果。7減壓過濾 裝置。(2)條件。分離提純朋(2)條件:抽氣泵說明。1布氏漏斗下端斜口

13、正對吸濾瓶支管口;2濾紙要比漏斗內徑略小且將全部小孔覆蓋;3橡膠塞插入吸濾瓶內的部分不得超過塞子高度的2/3;4過濾前先用蒸館水潤濕濾紙,抽氣使濾紙緊緊貼在漏斗瓷 板上;5溶液量不應超過漏斗容量的2/3;6停止過濾時,先拔掉吸濾瓶側口上的橡皮管,然后關閉水 井頭以防血吸;7注意觀察吸濾瓶內液面高度,當快達到支管口位置時,應 拔掉 吸濾瓶上的橡皮管,從吸濾瓶上口倒出溶液,不要從支管口 倒出。8層析(2)條件。利用各 相同,各組分在j行分離。1點樣原點距濾紙一端2 cm為宜,點樣動作要輕,不要刺 破濾紙。2重看點樣時要晾干后再點,每次點在同一位置上。裝置彷在水或有才些需產生刁:劑中的溶解能力各不約

14、分配現象對物質進說明。3點樣斑點直徑要小于0.5 cm,斑點太大會出現拖尾現象 導致不易分開。4試樣點不要接觸展開劑,以防止要分離的物質進入展開 劑。9化學方法方法熱分解法沉淀分離法酸堿分離法氧化還原法實例NH4C1 (NaCl)NaCl (BaCl2)Mg(Al)Fe2+(Cu2+)方法轉化法電解法調 pH法、實例Na2C03(NaHC03)電解精煉銅CuCl2(FeCl3) 加CuO 調 pHX【高考警示鐘】(1)要注意物質分離和提純時的原則:不增(不引入新 的雜質)、不減(被提純物不損失)、不變(化學成分不能發(fā) 生變化八易分離。(2)不同混合物的分離選擇的方法不同,注意選擇的依 據。【典

15、例2】(2012-紹興模擬)下列實驗操作不正確的是()A吸濾完畢停止吸濾時,應先拆下連接抽氣泵和吸濾瓶的橡 皮管,再關閉水龍頭B分液操作時,分液漏斗中的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 體從上口倒出C.萃取操作時,應選擇有機萃取劑,且萃取劑的密度必須比 水夫D.蒸憎時,應使溫度計水銀球靠近蒸僧燒瓶支管口【解題指南】解答本題應注意以下兩點:(1)常見物質分離、提純方法的注意事項;萃取劑的選擇原則?!窘馕觥窟xc。吸濾完畢停止吸濾時,應先拆下連接抽氣泵 和吸濾瓶的橡皮管,再關閉水龍頭,防止倒吸,A正確;分液 操作時,分液漏斗中的下層液體從下口放出,上層液體從上 口倒出,防止重新混有雜質,B正確;選擇萃取劑

16、時應注意:溶質在萃取劑中的溶解度要比在原溶劑中大;萃取劑與原 溶劑不相溶;萃取劑與溶質不反應,密度可比水大也可比水 小,C錯誤;蒸餡時,應測量蒸氣的溫度,故溫度計水銀球靠近 蒸餡燒瓶支管口,D正確。【技巧點撥】物質分離.提純方案的設計對于同一分離提純問題,可能存在多種方法,但都要 遵循步驟少.操作簡單、除雜徹底的原則。注意加入試劑的先后順序,凡是加入的試劑都要過量, 達到完全分離除雜的目的,過量的先加入的物質,被后 來加入的試劑一塊除去。積累解題技能【答題要領10】氣體的檢驗的答題規(guī)范(g)閱卷現場亠【典例】2010山東高考T30(1)聚合硫酸鐵又稱聚鐵, 化學式為Fe2( (OH)n(SO4

17、) )3 0 5rJ m,廣泛用于污水處理。 實驗室利用硫酸廠燒渣(主要歳分為鐵的氧化物及少量Fes、Si。?等)制備聚鐵和綠磯(FeSO47H2O )過程如下:亠固體W(S、SiQ2等)-了液 X調節(jié)pH溶液 z溶液Y綠磯驗證固體W焙燒后產生的氣體含有SO?的方法是7080 9【抽樣分析】才生甲考生乙抽樣試卷將氣體通入紫色石就試 液,溶液褪色,再加熱 溶液又變紫色用品紅溶液檢驗 是否褪色分析點評試劑選擇錯誤,SO?只 能使紫色石蕊試液變紅 色,不能使紫色石蕊試 液褪色只指出了檢驗的方法, 沒有具體的實驗操作, 也沒有明確的現象及 結論【規(guī)范答案】將氣體通入品紅溶液,溶液褪色,加熱恢復原色,

18、則證明含有S02(合理即可)“答題模板*將氣體X X X X X X(操作)X X X X X X溶液(試劑),x x x x x x說明:解答此類題目:主意三個得分點:操作+試劑+結果。(1)操作:要有明顯的動詞,“加入、通入”等,“倒入” 不正確。也可釆用“點燃”等其他操作。(2)試刑:選擇試刑要準確,如本題僅有品紅溶液、酸性 高猛酸鉀溶液、決水三種試劑可選,其他如澄清石灰水. 氯水、硝酸酸化的BaC等均不正確。(3)結果:需有明顯的現象或結論.判斷。2010-全國卷I T29請設計CO?在高溫下與木炭反應生成CO的實驗。驗證CO的方法是_o答案:點燃氣體,火焰呈藍色,再用一個內壁附著有澄 清石灰水的燒杯罩在火焰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