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高考文言虛詞特點及應對策略_第1頁
近十年高考文言虛詞特點及應對策略_第2頁
近十年高考文言虛詞特點及應對策略_第3頁
近十年高考文言虛詞特點及應對策略_第4頁
免費預覽已結(jié)束,剩余1頁可下載查看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近十年高考文言虛詞特點及應對策略    陶文建高考語文對常見文言虛詞的考查,是指能根據(jù)閱讀材料的上下文語境理解并加以解釋說明。近幾年文言虛詞的考查通常采用比較的方式,即考查字形相同的虛詞,比較它們的意義與用法。直接考查虛詞的題目一般是3分,翻譯題和其他間接考查虛詞的地方也很多。因此,古詩文教學文言虛詞的學習不可忽視。一、高考文言虛詞考點分析“常見文言虛詞在文中用法的理解”是高考一個比較固定的考點,浙江卷出現(xiàn)率為100%。其考查形式一般為三種:一是四項中同一虛詞比較用法的異同;二是不同虛詞比較用法的異同;三是四組八句,每組內(nèi)兩兩比較,辨析其用法的異

2、同。浙江卷以第三種形式為主??忌诖痤}時往往準確率不高,做錯的原因復雜。因此,有必要對這種題型進行研究,以便了解、掌握其考查的要點,找出其中規(guī)律,提高應對能力。文言虛詞是指用來表示語法意義,表達各種關系和語氣的詞。文言虛詞在使用的過程中,詞匯的詞性要發(fā)生變化。有些詞匯的用法是固定的,與現(xiàn)代漢語有明顯的不同之處;特別在上下語句中,往往表達的意思有所不同。高考大綱所要求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是:而、何、乎、乃、其、且、若、所、為、焉、也、以、因、于、與、則、者、之。二、高考文言虛詞解析(一)浙江省2004年2013年高考試題所考文言虛詞解析。三、高考文言虛詞的應對策略基于以上分析、研究,在進行文言虛

3、詞的復習備考時,如果我們能把大綱要求掌握的18個文言虛詞悉數(shù)掌握,就完全可以從容應對。盡管文言虛詞的意義比較多、且虛化,但因為數(shù)量少,所以,只要掌握一定的應對技巧,肯下功夫, 完全可以學好文言虛詞。(一)梳理教材,牢抓根本。高考文言虛詞的試題,雖然文言閱讀材料是課外的,但所考的知識點大多數(shù)都在課內(nèi)。所以,梳理好課本文言基礎知識是解題的基本前提。本人對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進行梳理,歸納出可供集中復習文言虛詞的重點課文:勸學師說赤壁賦六國論燭之武退秦師諫太宗十思疏鴻門宴五人墓碑記項脊軒志廉頗藺相如列傳報任安書等。(二)識記用法,準確判斷。從近幾年高考考查的實際情況來看,一般命題方式是比較各句中虛詞的

4、意義和用法,判斷其異同。對考綱列出的18個虛詞的用法進行分門別類的歸納,最好結(jié)合課文實例,分“詞、詞類、意義、例句”幾項進行整理,形成系統(tǒng),加深記憶,不要照搬復習資料上的歸納。對文言虛詞學習的主要途徑是課本,所以要注意整理課文里比較重要的含文言虛詞的句子,要做好文言虛詞常見意義和用法的歸納和整理,系統(tǒng)掌握。(三)強化訓練,重視技巧。文言虛詞的考查一般應遵循以下解題步驟:首先分析虛詞所在的句子結(jié)構(gòu)。也就是分析虛詞在句子中處于什么位置,分析它在句中作什么語法成分;句子結(jié)構(gòu)相同或相近,用法才有可能相同。 再次分析句式,它們所在的句式相同,用法一般相同;如果所在的句式不同,用法一般不會相同。 最后注意

5、結(jié)合語境,充分利用加點虛詞在課文中的用法。在有幾項句子結(jié)構(gòu)、句式相同或相近的情況下,一定要結(jié)合上下文的語言環(huán)境看它們的意思是否相同。將選自課文中的那一句的虛詞用法代入另一句,看它與選文的上下文是否相符。(四)培養(yǎng)興趣,借力助讀。興趣是最好的老師,是創(chuàng)造才能的催化劑。我們可以針對高考文言文18個虛詞的考查要求,培養(yǎng)學習興趣,接力助推文言文特別是虛詞的學習。1.通過對一系列“新編文言文小故事”學習與品味,激發(fā)學生學習文言文特別是虛詞的興趣。如第18則:“之”之故事:一僧欲之(1)南海,詢于唐僧,久之(2),唐僧不之(3)應。其獨往,其待也與?均之(4)二策,僧以簞食瓢飲至南海,夸之(5)于唐僧:“

6、此何難之(6)有?”唐僧曰:“汝之(7)百折不撓,實可欽佩。然汝之(8)言亦過矣,君將驕而笑之(9)乎?”(1)動詞,可譯為“到”、“往”。(2)助詞,調(diào)節(jié)音節(jié),用在時間詞后,不譯。(3)代詞,可譯為“他”。(4)指示代詞,表近指,可譯為“這”。(5)代詞,可譯為“這件事”。(6)助詞,賓語前置標志,不譯。(7)助詞,用在主謂之間,取消句子獨立性,不譯。(8)結(jié)構(gòu)助詞,可譯為“的”。(9)人稱代詞,表第一人稱,可譯為“我”。2.借力名家名著現(xiàn)在有很多專家學者在研究文言文的學習,而且有專著問世,實用性極強,在筆者學校教師們就建議學生自愿買一兩本借力助讀,鞏固強化。如古漢語常用字字典常用文言虛詞詞

7、典;楊振中先生的新編高中文言文助讀等等。特別是后者,精選281則短小淺近、生動有趣的文言文,分志向?qū)W問、人才品性、治國為政等部分,通過每周一讀一練,循序漸進,能有效地提高學生學習文言虛詞等閱讀文言文的能力。3.借力于成語,使虛詞不“虛”成語通常被人們稱之為“活著用的文言”。成語中許多詞還保留著文言文中詞的用法,用學生已掌握的詞語去解釋新出現(xiàn)的詞語,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為了加深對某個重要詞語的理解和掌握,也可用數(shù)個相關成語來集中解釋某一個字或詞,這樣還便于掌握一連串的成語。如,“之”、“是”作標志的賓語前置。在學習 “無乃爾是過與”、“宋何罪之有”、“何厭之有”這樣的句式時,我們不妨通過“唯命是聽、唯利是圖、唯才是舉、馬首是瞻”等成語來理解,從而明確其基本的語法結(jié)構(gòu):“前置賓語+是(之)+謂語(動詞)”,其中“是”、“之”為賓語前置的標志。又如要能全面而實在地理解“于”的多種意義,不妨用一組相關的成語來解釋:供過于求(比)、喜形于色(在)、無濟于事(對)。借力于成語,學生根據(jù)已掌握的成語知識來分析虛詞的復雜而抽象的意思,就盡可能使虛詞不“虛”了??偠灾?,對于文言虛詞的學習不能大意,必須要明確考綱之要求,洞明考題特點及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