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六國論復(fù)習(xí)學(xué)案1注音 率賂秦耶( )思厥先祖父( )暴霜露( ) 抱薪救火( )與嬴而不助五國也( ) 燕趙之君( ) 洎牧( )以讒誅( ) 革滅殆盡( )2通假字(1)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2)然則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3)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3詞類活用(1)李牧連卻之(2)以弱天下之民(3)日削月割,以趨于亡(4)蓋失強援,不能獨完(5)
2、惜其用武而不終也(6)以事秦之心禮天下之奇才( 4找出古今異義詞并解釋其古義(1)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2)思厥先祖父(3)至于顛覆,理固宜然(4)可謂智力孤危(5)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6)后秦擊趙者再(7)刺客不行5一詞多義(1)非: 六國破滅,非兵不利,戰(zhàn)不善 覺今是而昨非(
3、歸去來兮辭) 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 (2)或: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4、0; 或曰:不賂者以賂者喪 馬之千里者,一食或盡粟一石 (馬說) (3)得:小則獲邑,大則得城
5、0; 此言得之 至德不得(莊子?秋水) &
6、#160; 然得而臘之以為餌 (捕蛇者說) 林盡水源,便得一山(桃花源記)
7、 (4)相: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相見恨晚
8、0; 死者相藉 (捕蛇者說) 伯樂相馬 &
9、#160; (5)勢:其勢弱于秦
10、60; 有如此之勢,而為秦人積威之所劫 6、以 不賂者以賂者喪 秦以攻取之外 &
11、#160; 暴霜露,斬荊棘,以有尺寸之地
12、;舉以予人 以地事秦,猶抱薪救火
13、60; 至丹以荊卿為計 洎牧以讒誅
14、60; 以賂秦之地封天下之謀臣
15、0; 日削月割,以趨于亡 茍以天下之大 &
16、#160; 而(1)賂秦而力虧 (2)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 (3)故不戰(zhàn)而強弱勝負已判矣 (4)二敗而三勝(5)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之(1)諸侯之地有限,暴秦之欲無厭 (2)較秦之所得(3)茍以天下之大 (4)子孫視之不甚惜與(1)與贏而不助五國也 (2)夫六國與秦皆諸侯7特殊句式(1)為國者,無使為積威之所劫哉 (2)賂秦而力虧,破滅之道也
17、; (3)后秦擊趙者再
18、160; (4)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 8.翻譯(1)茍以天下之大,下而從六國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國下矣。
19、160;
20、160;
21、160; (2)較秦之所得,與戰(zhàn)勝而得者,其實百倍;諸侯之所亡,與戰(zhàn)敗而亡者,其實亦百倍。
22、0;
23、0;
24、0; (3)向使三國各愛其地,齊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將猶在,則勝負之?dāng)?shù),存亡之理,
25、當(dāng)與秦相較,或未易量。 &
26、#160; 金題回放1.可堪回首,_,一片神鴉社鼓!(2011年江蘇卷) 2. 憑誰問:_,_?(2011年浙江卷)3. 舞榭歌臺,_。(2011年山東卷2010年天津卷) 4. 羽扇綸巾,談笑間,_。_,_,早生華發(fā)。(2011年天津卷 &
27、#160;2010山東卷) 5.嗚呼!_,_,并力西向,則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2011年四川卷) 6. 亂石穿空,_,卷起千堆雪。江山如畫,_.2011年福建卷 09年浙江卷)7. 斜陽草樹,_,人道寄奴曾住。(2009年全國卷一09年福建卷) 8. 千古江山,_。_,風(fēng)流總被雨打風(fēng)吹去。(09年遼寧卷) 9. 齊人未嘗賂秦,終繼五國遷滅,何哉?_ 。( 2008山東) 10.子孫視之不甚惜,舉以予人,_ (2008上海) 1
28、1. 思厥先祖父,_,_,以有尺寸之地。 (2007上海卷 2007浙江) 十、焉1代詞。相當(dāng)于“之”。如:謹食之,時而獻焉。(焉:它,指蛇。)(捕蛇者說) 故為之說,惟俟夫觀人風(fēng)者得焉。(焉:它,指作者自己所寫的這篇文章。)(捕蛇者說) 夫五人之死,去今之墓而葬焉,其為時止十有一月耳。(焉:他們,指五人。)(五人墓碑記)2疑問代詞,相當(dāng)于“何”?!霸趺础保澳睦铩?。如:焉用亡鄭以陪鄰? 若不闕秦,將焉取之?(燭之武退秦師)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后漢書·班超傳)3兼詞。相當(dāng)于“于之”、“于此”。可譯為“在這(那)里”“對他(它)”
29、“向他(它)”。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復(fù)出焉。(譯作“從這里”。由于強調(diào)了“不復(fù)出”的具體地方是“絕境”,所以要翻譯成兼詞)(桃花源記) 五人者,蓋當(dāng)蓼洲周公之被逮,激于義而死焉者也。(五人墓碑記)(強調(diào)了“死”是由于“周公之被逮”這件具體事情。)相當(dāng)于“于何”,可譯為“在哪里,往哪里”。如:且焉置土石?(愚公移山)4助詞。句末表陳述,一般不翻譯。如:寒暑易節(jié),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至丹以荊卿為計,始速禍焉。(六國論)句末表反詰語氣??勺g為“呢”。如:萬鐘于我何加焉!魚我所欲也 其鄉(xiāng)人曰:“肉食者謀之,又何間焉?(曹劌論戰(zhàn))句中表示舒緩、提頓,相當(dāng)于“也”。如:于是焉河伯欣欣然自喜。(秋
30、水) 句讀之不知,惑之不解,或師焉,或不焉,小學(xué)而大遺(師說) 少焉,月出于東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間(赤壁賦)5形容詞、副詞詞尾。相當(dāng)于“然”,可譯為“的樣子”“地”。如:盤盤焉,囷囷焉,蜂房水渦,矗不知其幾千萬落。阿房宮賦 于亂石間擇其一二扣之,硿硿焉。(石鐘山記) 阿房宮賦 學(xué)案(一)識記積累1、給加點的字注音 阿房宮( ) 蜀( )山兀( ) 驪( )山 廊腰縵回( ) 囷囷焉( ) 蜂房水渦( ) 不霽( )何虹 媵嬙( )輦( )來于秦 梳曉鬟( ) 剽掠( ) 鼎鐺玉石( ) 邐迤( ) 錙銖( ) 架梁之椽( ) 庾之粟粒( ) 橫檻( ) 參差( )嘔?。ǎ╄貌恢榔?/p>
31、所之也( ) 焚椒()蘭2、重點詞語解釋 (1)廊腰縵回() (2)盤盤焉,囷囷焉 ()(3)各抱地勢 () (4)綠云擾擾,梳曉鬟也 ()(5)奈何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 () (6)使負棟之柱 () (7)秦愛紛奢,人亦念其家 () (8)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 () (9)誰得而族滅也( ) (10)不霽何虹( ) (11)氣候不齊( ) (12)杳不知道其所之也( )(13)雷霆乍驚( )3、詞類活用 (1)六王畢,四海一 ( ) (2)北構(gòu)而西折: () (3)日益驕固( ) (4)未云何龍: ()(5)不霽何虹: () (6)輦來于秦 () (7)朝歌夜弦 () (8)鼎鐺玉石 () (
32、9)金塊珠礫 () (10)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 )(11)族秦者秦也 () (12)后人哀之而不鑒之() ()(13)縵立遠視( ) (14)燕趙之收藏,韓魏之經(jīng)營( )( )4、古今異義 (1)直走咸陽 古義: 今義: (2)鉤心斗角古義: 今義:(3)一宮之間,而氣候不齊 古義: 今義: (4)明星熒熒,開妝鏡也 古義: 今義:(5)-楚人一炬,可憐焦土 古義: 今義:5、一詞多義: ?。海?)取之盡錙銖,用之如泥沙(2)今入關(guān),財物無所?。?)青,取之于藍,而青于藍(4)南取漢中,西舉巴蜀(5)今若遣此婦,終老不復(fù)?。?)留取丹心照汗青(7)此亡秦之續(xù)耳,竊為大王不取也(8)舍魚
33、而取熊掌者也 族:(1)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2)山東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3)士大夫之族,曰師曰弟子云者(4)每至于族,吾見其難為 (5)族庖月更刀畢:(1)六王畢,四海一(2)吾與汝畢力平險(3)畢禮而歸之(4)眾妙畢備(5)度道里會遇之禮畢 (6)青山遮不住,畢竟東流去幸:(1)縵立遠視,而望幸焉 (2)財物無所取,婦女無所幸 (3)今事有急,故幸來告良 (4)幸可廣問訊,不得便相許 (5)而君幸于趙王 (6)大王也幸赦臣舉:(1)戍卒叫,函谷舉 (2)殺人如不能舉 (3)舉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4)何不做衣裳,莫令事不舉 (5)舉孝廉不行,連辟公府不就(6)今亡亦死,舉大計亦死(7)舉世
34、混濁而我獨清 (8)此婦無禮節(jié),舉動自專由 流:(1)渭流漲膩,棄脂水也(2)二川溶溶,流入宮墻 (3)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 (4)雖放流,眷顧楚國,系心懷王(5)伏尸百萬,流血漂櫓6、特殊句式 (1)戍卒叫,函谷舉。( ) (2)族秦者秦也,非天下也。( )(3)使負棟之柱,多于南畝之農(nóng)夫( )7、默寫(1)、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廊腰縵回,_;各抱地勢,_。(2)、獨夫之心,日益驕固。_,_,楚人一炬,_!(3)、歌臺暖響,_;_,風(fēng)雨凄凄。(4)、長橋臥波,未云何龍?_,_?高低冥迷,不見西東。(5)、嗟乎!一人之心,千萬人之心也。 ,人一念其家。_。用之如泥沙?(6)、嗚呼!滅六國者六國
35、也,非秦也;_,非天下也。嗟夫!使六國各愛其人,則足以拒秦;使秦復(fù)愛六國之人,_,誰得而族滅也?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_,亦使后人而復(fù)哀后人也。六國論答案 1讀音率(shuài) 厥(jué)暴(pù) 薪(xn) 與(y) 燕(yn) 洎(jì) 讒(chán) 殆(dài)2通假字(1)“暴”通“曝”,冒著 (2)“厭”通“饜”,滿足 (3)
36、 “當(dāng)”通“倘”,如果3詞類活用(1)使動用法,使退卻(2)使動用法,使弱(3)日:名詞作狀語,一天一天地;月:名詞作狀語,一月一月地(4)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完整地存在(5)形容詞活用為動詞,堅持到底(6)名詞活用為動詞,以禮相待4(1)古義:它實際上(的數(shù)量) 今義:實際上(2)古義:祖輩和父輩 今義:父親的父親(3)古義:以致于到了結(jié)局
37、 今義:連詞(4)古義:智謀和力量 今義:理解事物的能力(5)古義:先例,舊事 今義:真實的或虛構(gòu)的人物的事情(6)古義:兩次
38、 今義:又,又一次(7)古義:不去行刺 今義::能力、本事欠缺;水平不高5一詞多義(1)非:不是 不對 無,沒有 (2)或:或許 不
39、定代詞,相當(dāng)于“有人” 有時 (3)得:動詞,得到 適宜,得當(dāng) 找到 捕獲 看到 (4)相:互相 偏指一方,相當(dāng)于“你”“他”等 遞相,先后 親自觀看 (5)勢:勢力 形勢 6、以:介詞,因為 介詞,憑借 連詞,才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關(guān)于施工安全合同范本
- 承辦論壇合同范本
- 主播和合同范本
- 光伏ppp模式合同范本
- 助理聘用合同范本
- 醫(yī)院電力安裝合同范本
- 勞資補償合同范本
- 住宅大樓租房合同范本
- 醫(yī)院簡短采購合同范例
- 充電寶訂貨合同范本
- 2023-2024學(xué)年北京重點大學(xué)附屬實驗中學(xué)八年級(下)開學(xué)數(shù)學(xué)試卷(含解析)
- 2024年新青島版(六三制)六年級下冊科學(xué)全冊知識點
- 紅樓夢薛寶釵
- 兩位數(shù)除以一位數(shù)(有余數(shù))計算題200道
- 唐多令蘆葉滿汀洲
- 《小兒計劃免疫》課件
- 林下經(jīng)濟產(chǎn)業(yè)現(xiàn)狀及發(fā)展重點分析
- 地推推廣合作協(xié)議書
- 玄武巖纖維簡介演示
- 決策氣象服務(wù)流程
- 開展戶外探險與戶外活動課件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