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的觀察_第1頁
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的觀察_第2頁
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的觀察_第3頁
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的觀察_第4頁
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的觀察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0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的觀察屆別2016學 號 201214140124畢業(yè)設計(論文)姓系 別、專業(yè)導師姓名、職完 成 時間目錄摘要iabstractii 2前言錯誤!未定義書簽。1.1追風透骨膠囊的概況錯誤!未定義書簽。1.2隨機雙盲、平行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介紹21.3選題的依據(jù)和意2實驗部2.1實驗設計與研究方法22.2病例采集22.3病例納入標準32.3.1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入組標準32.3.2肩關節(jié)炎入組標準32.3.3中風后遺癥入組標準32.4治療方法32.5療效評定標準32.5.1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療效評定標準42.5.2肩周炎療效評定標2.5.3中風后遺癥(寒濕阻痹型)療效

2、評定標3實驗結果與分析43.1追風透骨膠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分析43.1.1兩組治療前后主癥療效43.1.2兩組治療前后各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53.1.3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53.1.4兩組總療效比較53.1.5不良反應記錄63.2追風透骨膠囊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63.2.1追風透骨膠囊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癥的療效比較63.2.2不良反應記4.1痹癥的病因病機64.2痹癥的診斷標準64.3追風透骨膠囊治療痹癥的藥理作用74.4臨床試驗中問題8參考文獻9致謝11摘 要目的:評價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方法:采用隨機雙 盲、平行對照的實驗方法,分別篩

3、選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 風后遺癥(寒濕痹阻兼血瘀證)患者各60例,經(jīng)隨機分組后進入8周(兩 個療程)的治療期,治療組服用追風透骨膠囊,對照組服用大活絡膠囊。 結果:追風透骨膠囊能明顯降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患者的類風濕因子(rf)、 血沉(esr)、c反應蛋白(crp)的水平。追風透骨膠囊治療組和大活絡膠囊對 照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顯效率分別為53.33%、30.00%,總有效率分別為93.33%、80.00%o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證侯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肩關節(jié) 周圍炎、屮風后遺癥在總療效方面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差異均無統(tǒng)計學 意義(pv0.05),說明治療組(追風透骨膠囊)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

4、(大活絡 膠囊)。結論:追風透骨膠囊是治療痹癥的有效藥物之一,具有較好的療 效,且不良反應發(fā)生率低。關鍵詞:追風透骨膠囊;痹癥;雙盲實驗;平行對照;總有效率iabstractobjective: evaluation zhuifeng tougu capsule on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of treatment of arthralgia syndrome. methods: a randomized, double-bli nd,parallel-group experimental methods, screening of rheumatoid a

5、rthritis, around the shoulder joint inflammationz stroke sequela (cold dampness bizu and blood stasis) patients with 60 cases, by random grouping into 8 weeks after treatment period (two courses), the treatment group take zhuifeng tougu capsules, the control group taking large adjustable capsule res

6、ults: zhuifeng tougu capsule can sigrdficantly lower in patients with rheumatoid arthritis rheumatoid factor (rf), blood sedimentation (esr), c-reactive protein (crp) levels. zhuifeng tougu capsule treatment group and large adjustable capsule group in the treatment of rheumatoid arthritis in 53.33%,

7、 30.00%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93.33%, 80.00% respectively. two groups of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the treatment group syndrome curative stroke sequela in terms of total curative effect comparison, after statistics processing,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ly sign訐icant difference (

8、p < 0.05), the treatment group (zhuifeng tougu capsule)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control group (large adjustable capsule).con elusion: zhuife ng tougu capsule is one of the effective drug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liomyelitis, has good curative effect, and low incidenee of adverse

9、 reactions keywords:zhuifeng tougu capsule; arthralgia syndrome; random double-blind method; parallel controlled trial; total effective rateii1刖s1.1追風透骨膠囊的概況“追風透骨”處方岀自東漢張仲景著的中醫(yī)經(jīng)典古籍金匱要略, 據(jù)此研制追風透骨膠囊。功能主治:通經(jīng)絡,祛風濕,鎮(zhèn)痛祛寒。用于風 寒濕痹,四肢痹痛,神經(jīng)麻痹,手足麻木。黃帝內(nèi)經(jīng)之素問痹論中提到:“風、寒、濕三氣雜至,合 而為痹”。因為本疾病是由于外邪侵入人體所致,所以對癥方法為祛風、 散寒、

10、除濕痹癥”是一類疾病的總稱,在現(xiàn)代醫(yī)學上來說包括肩周 炎、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風濕性關節(jié)炎、痛風等。白玉明,徐廣慧等總 結痹癥的臨床表現(xiàn)為四肢痹痛、手足麻木、腰部重著、屈伸不利、晨僵等, 嚴重影響日常工作與牛活。而日益發(fā)展起來的中醫(yī)醫(yī)藥在對該疾病的治療上占領著很大的優(yōu)勢。而追風透骨膠囊是根據(jù)中醫(yī)學理論,總結古往今來對痹癥治療的經(jīng)驗并加以改良研制而成。目前在臨床上主要用于對痹癥的 治療。近年來,很多學者開展了追風透骨膠囊治療痹癥臨床療效的研究。 陳桂紅,曾繁濤對追風透骨丸進行了藥效學研究,發(fā)現(xiàn)追風透骨丸能有 效改變血液循環(huán),降低血液粘度,從而發(fā)揮調(diào)節(jié)機體免疫力的作用。劉紹 煉等做了追風透骨丸對治療肩

11、周關節(jié)炎的臨床觀察,確定了其臨床療效。 賈忠葆,肖忠林等人采用平行雙盲對照方法,展開了追風透骨丸對治 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的臨床研究,結果顯示口服追風透骨丸對治療該類疾病 效果滿意。郭亞軍等人采用口服追風透骨丸的方法,研究了追風透骨丸 對治療風濕寒性關節(jié)痛的研究,結果顯示該藥用于風濕寒性關節(jié)痛具有一 定療效。可見,追風透骨膠囊在臨床治療痹癥上有一定的效果。追風透骨 膠囊由10大類,24味藥材組成。其配方中含有的制川烏總堿、草烏總堿、 蚯蚓素、秦蘢堿甲、天麻昔元等12種有效成分可通過降低毛細血管通透 性、抑制炎性滲出液和水腫等作用,達到改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 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炎癥及腫脹10

12、-11o追風透骨膠囊中烏頭堿、羌活12、 制草烏等藥材均具有良好的鎮(zhèn)痛作用,其中烏頭堿具有良好的中樞鎮(zhèn)痛作 用。川茸、赤芍、當歸等多種藥材中含有的有效成分可通過擴張毛細血管、 增加血流量,減少血小板聚集、減少微血栓形成,以及增強毛細血管壁物 質交換等作用,達到改善患者受損組織局部微循環(huán)以及增強肌肉和關節(jié)軟 骨等處的新陳代謝功能14-15o追風透骨膠囊中川茸嗪16、天麻素17 等有效成分可修復“缺血再灌注損傷”的神經(jīng)細胞,改善神經(jīng)損傷、神經(jīng) 麻痹、肢體麻木等癥狀。追風透骨膠囊成份中麻黃18秦苑、茯苓19、 地龍20、赤小豆均有利尿作用,可促進患者體內(nèi)尿酸的排泄,減輕患者肌肉酸痛及關節(jié)腫脹等癥狀。

13、1131.2雙盲實驗、平行對照、多中心臨床研究介紹雙盲實驗是科研人員在對研制的新藥進行測試時用的一種方法。在這 種雙盲實驗中,作為實驗對象的病人和作為實驗參與者(或觀察者)的醫(yī)務 人員都不知道(雙盲)誰被給予了新藥,誰被給予了 “寬心丸”。這樣,醫(yī)務 人員對病人服藥以及服“寬心丸”這兩種結果的觀察就會更加客觀,因而 對新藥實際效果的解釋也就會更準確、更科學。這種“雙盲”的實驗設計 能使研究人員進一步從其他一些變量中孤立出新藥的效果來。平行對照就是同一批號(爐號等)取兩個以上相同的樣甜,以完全一致 的條件(包括溫度、濕度、儀器、試劑,以及試驗人)進行對照試驗,看其 結果的一致性,兩樣品間的誤差是

14、有國標或其他標準要求其優(yōu)點是防止偶 然誤差的產(chǎn)生。多中心臨床試驗是由多位研究者按同一試驗方案在不同 地點和單位同時進行的臨床試驗。各中心同期開始與結束試驗。多中心試 驗由一位主要研究者總負責,并作為臨床試驗各中心間的協(xié)調(diào)研究者。13選題的依據(jù)和意義近幾年來有不少學者對追風透骨治療痹癥進行了研究,但暫時沒有比 較系統(tǒng)的相關報道,其療效尚未完全清楚,本研究運用隨機雙肓、平行對 照的方法與其他屮、西藥進行比較,評價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風濕 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療效,目的在于更加深入 的研究該藥,以及為日后的臨床應用提供更可靠的依據(jù)。2實驗部分 2.1研究方法與實驗分組采用隨

15、機、雙盲、平行對照臨床研究方法,分別篩選符合符合類風濕 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癥(寒濕痹阻兼血瘀證)患者各60 例,經(jīng)隨機分組后進入為期8周(兩個療程)的治療,治療組服用追風透 骨膠囊,對照組服用大活絡膠囊。2.2病例采集以昆明醫(y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yī)院、昆明更科大學第二附屬醫(yī)院風濕內(nèi)科 2013年12月至2015年6月門診及住院部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寒濕痹阻兼血瘀 證患者、肩關節(jié)周圍炎患者、屮風后遺癥患者為觀察對象,各收集病例60 例。其中類風濕性2關節(jié)炎寒濕痹阻兼血瘀證患者中含男性患者32人,女性患者28人, 年齡4775歲,平均年齡56.7歲;肩關節(jié)周圍炎患者中含男性患者31人, 女性患者

16、29人,年齡45-75歲,平均年齡55.9歲;中風后遺癥患者中含 男性患者33人,女性患者27人,年齡4977歲,平均年齡61.7歲;隨機 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兩組一般資料無顯著性差異,具可比性。2.3病例納入標準(1)中醫(yī)辨證為寒濕痹阻兼血瘀證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 炎、中風后遺癥患者。(2)中醫(yī)辨病為痹證,辨證為寒濕痹阻兼血瘀證;(3)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4)排除有各種繼發(fā)性風濕骨??;排除過敏體質或對多種藥物過敏 者以及近1個月內(nèi)曾患過出血疾患者;排除各種肝腎功能不全、胃腸道疾 病患者。2.3.1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入組標準參考2002年屮藥新藥臨床研究指導原則。主癥:(1)關節(jié)冷痛,

17、感受風寒或遇陰雨天疼痛加??;(2)關節(jié)腫脹;(3)關節(jié)屈伸不利。次癥:(1)關節(jié)畸形;(2)關節(jié)壓痛;(3)晨僵;(4)四肢麻木;(5)畏寒肢 冷;(6) 口淡而膩;(7)納呆脫悶。2.3.2眉關節(jié)周圍炎入組標準中醫(yī)診斷標準(寒濕痹阻兼血瘀證):主癥:(1)關節(jié)冷痛,感受風 寒或遇陰雨天疼痛加劇;(2)肩關節(jié)活動受限。次癥:(1)關節(jié)畸形;(2) 關節(jié)壓痛;(3)關節(jié)腫脹;(4)四肢麻木;(5)畏寒肢冷;(6) 口淡而膩;(7)納呆脫悶。舌脈:(1)舌質淡或淡暗(2)舌苔白或白膩(3)脈沉 弦或弦緊。以上證候至少具備主癥2項、次癥4項,參考舌脈方可診斷。2.3.3中風后遺癥入組標準西醫(yī)診斷標準

18、:1、短暫性腦缺血發(fā)作2、蛛網(wǎng)膜下腔出血3、腦出血 4、腦梗塞:(1)動脈粥樣硬化性血栓性腦梗塞;(2)腦栓塞;(3)腦隙性梗塞; (4)無癥狀性腦梗塞。中醫(yī)診斷標準:主癥:偏癱、神識昏蒙,言語騫澀或不語,偏身感覺 異常,口舌歪斜。次癥:頭痛、眩暈,瞳神變化,飲水發(fā)嗆,目偏不瞬, 共濟失調(diào)。急性起病,發(fā)病錢多有誘因,常有先兆癥狀。發(fā)病年齡多在40歲以上。具備2個主癥以上或1個主癥2個次癥,結合起病、誘因、先兆 癥狀、年齡即可確診。2.4治療方法給治療組患者服用追風透骨膠囊每次4粒每日2次,對照組服用大活絡膠囊每次4粒,每日3次;以4周為一個療程,連續(xù)觀察2個療程。以上觀察期間不加用其它中西治療

19、藥物或其它治療手段。2.5療效評定標準 2.5.1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療效評定標準(1)顯效:主耍癥狀、體征改善率275%; esr和crp正?;蚪咏??;蛎黠@改善。(2)有效:主要癥狀、體征改善率230%; esr和crp有 改善或無改善。(3)無效:主要癥狀、體征改善率<30%, esr和crp無改善。2.5.2肩關節(jié)周圍炎療效評定標準(1)臨床痊愈:肩部疼痛消失,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恢復正常。(2)顯 效:肩部疼痛緩解明顯,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改善明顯。(3)有效:肩部疼痛 基本緩解,肩關節(jié)活動范圍部分改善。疼痛、麻木或眩暈等癥狀、體征積 分減少$30%, <70%, ct或x線顯示有好轉。

20、(4)無效:癥狀無改變。2.5.3中風后遺癥(寒濕痹阻兼血瘀型)的療效評定標準(1)臨床痊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91%-100%,病殘程度為0級。(2)顯效:功能缺損評分減少46%-90%,病殘程度為級。(3)有效:功能3實驗結果與分析3.1追風透骨膠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臨床療效分析3.1.1兩組治療前后主癥療效對追風透骨膠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寒濕痹阻兼血瘀型)進行臨床 研究,兩組治療前后主癥療效比較結果如表表兩組治療前后主癥療效比較(土s)疾病觀察指標治療組(30例)風濕性關關節(jié)晨僵時間(min)關節(jié)壓痛指數(shù)19.73±1.38關節(jié)腫脹數(shù)(個)4對照組(30例)治療前 39.95&

21、#177;8.87治療后 11.27±4.86治療前 39.89±8.16治療后 15.35±4.219.04±1.27 2.74±0.9419.85±2.03 7.86±0.9511.19±2.07 4.25±1.157.76±1.07vas評分haq評分5.37±0.94 15.59±1.571.74±0.85 3.61±0.84 66.54±8.855.43±0.98 16.19±1.467 39.24±5.4

22、82.59±0.76 5.60±0.93 56.80±8.59雙手平均握力40.25±4.83注:vas積分:用來評估疼痛的視覺模擬評分法;haq:日常生活能力 健康評估。治療組的治療后與治療前相比,(p&lt;0.05),對照組的治療后與治 療前相比,(op&lt;0.05),表明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提示治療組與對照組 對主癥改善均有明顯作用。兩組治療后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秩和檢驗), 治療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后相比,(p&lt;0.05),提示治療組對主癥改 善優(yōu)于對照組。3.1.2兩組治療前后各中醫(yī)癥狀積分比較對追風透骨膠囊治

23、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寒濕痹阻兼血瘀型)進行臨床 研究,兩組治療前后各中醫(yī)癥狀比較結果如表2:表2:兩組治療前后各中藥癥療效比較(土s)組別例數(shù)癥候總積分治療前治療組30 15.6112.97治療后6.47 ±2.94 前后差值9.14±2.75配對t檢驗結果表明,治療組治療前證侯積分和 治療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001);對照組治療前證侯積分和治 療后相比差異有統(tǒng)計學意義(p&lt;o.o:l);治療后兩組積分比較差異有統(tǒng) 計學意義(*p&lt;0.05)o提示兩組均能明顯改善寒濕痹阻兼血瘀型痹癥的 癥狀,治療組證侯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3.1.

24、3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對追風透骨膠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寒濕痹阻兼血瘀型)進行臨床 研究,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結果如表3:表3:治療前后兩組rf、esr、crp水平比較(土s)組別治療前治療后治療前治療后類風濕因子(rf) 35.55±4.96 11.53±1.94 37.41±4.13 16.56±2.49血沉(esr) 41.47±2.46 19.71±1.94 41.87±1.86 23.25±1.67c反應蛋白(crp) 35.37±3.19 11.72±2.35 35.31

25、±3.27 16.27±1.53治療組對照組試驗結果提示治療組與對照組對實驗室檢查指標改善均有明顯作用, 兩組治療后結果進行統(tǒng)計學分析(秩和檢驗),治療組治療后與對照組治療 后相比,p&lt;0.05,提示兩組療效有顯著差異,服用追風透骨膠囊的治療 組在降低類風濕因5子、血沉、c反應蛋白等方面,優(yōu)于對照組。3.1.4兩組總療效比較對追風透骨膠囊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寒濕痹阻兼血瘀型)進行臨床研究,兩組治療前后實驗室指標比較結果如表4:組別治療組對照組例數(shù)30 30顯效16 9有效12 1526無效總顯效率()53.33% 30.00%總有效率()93.33% 80.0

26、0%結果表明追風透骨膠囊治療組和大活絡膠囊對照組治療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寒濕痹阻兼血瘀型)的顯效率分別為53.33%、30.00%,總有效率分 別為93.33%、80.00%。兩組療效比較,治療組證侯療效優(yōu)于對照組。3.1.5 不良反應記錄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組冇2例男性患者(年齡為57歲,62歲),在服 藥初期,出現(xiàn)由小范南疼痛擴散到大范i韋i疼痛的現(xiàn)象,堅持服藥2天后疼 痛逐漸減輕,出現(xiàn)好轉。另對照組有1例女性患者(年齡為53歲),在服 藥初期有輕度的胃腹不適,3天后消失,不影響后續(xù)治療。3.2追風透骨膠囊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癥的臨床療效觀察3.2.1追風透骨膠囊治療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

27、癥的療效比較對追風透骨膠囊治療肩關節(jié)炎、屮風后遺癥進行臨床研究,兩組治療療效比較結果如表5:表5:治療后療效比較(例)疾病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癥組別 治療組 對照組 治療組 對照組例數(shù) 30 30 30 30療效痊愈442 1顯效 15 14 15 14有效 10 11 11 12無效1123 實驗結果顯示,肩關節(jié)周圍炎、中風后遺癥在總療效方面比較,經(jīng)統(tǒng)計學處理,有統(tǒng)計學意義(pv0.05),說明治療組(追風透骨膠囊)療效 優(yōu)于對照組(大活絡膠囊)。3.2.2不良反應記錄在實驗過程中,實驗組有2名女性患者(年齡分別為55歲,62歲)在服藥初期出現(xiàn)口干舌燥、胃部稍有不適癥狀,但癥狀較輕,不影響后

28、續(xù) 治療。對照組冇62名男性患者(年齡分別為72歲,65歲)出現(xiàn)輕度的胃部不適,2-3 天后癥狀減輕,未見其他不良反應。4討論4.1痹癥的病因病機痹癥多發(fā)于40歲以上的屮老年人,常見病因一方面有因勞逸不當、 飲食失當、跌仆損傷、老年久病等原因導致正虛衛(wèi)外不固的內(nèi)因,另一方 面則是因感受風寒濕邪,邪氣乘虛侵入人體,造成經(jīng)脈阻塞。臨床表現(xiàn)為 機體關節(jié)肌肉腫痛,麻木酸楚,屈伸不利,晨僵等?;静C為風、寒、 濕等邪氣滯留筋脈、關節(jié)、肌肉,導致經(jīng)脈閉阻不通或筋脈失養(yǎng),即所謂 “不通則痛”和“不榮則痛”。病機關鍵點是經(jīng)脈閉阻,氣血不通。4.2痹癥的診斷依據(jù)主癥表現(xiàn)為肢體關節(jié)肌肉疼痛。其伴發(fā)癥有麻木、酸楚

29、、重著、腫脹、 變形、屈伸不利、活動障礙。病變相關部位的骨關節(jié)x線和ct等影像學 檢查常有助于本病的診斷和了解骨關節(jié)疾病的病變部位與損傷程度。實驗 室檢查如抗溶血性鏈球菌“0”、紅細胞沉降率、c 一反應蛋白、類風濕因 子、以及關節(jié)鏡等檢查,有助于西醫(yī)相關疾病的診斷與鑒別診斷。將抗凝 血放入血沉管屮垂直靜置,紅細胞由于密度較大而下沉。通常以紅細胞在 第一小時末下沉的距離表示紅細胞的沉降速度,稱為紅細胞沉降率,即血 沉(ra)o由于痹癥患者在病發(fā)時,常好發(fā)各種炎癥疾病,比如風濕熱、 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等。此時患者體內(nèi)血沉(ra)明顯增快,并且隨病情緩解 而下降,故在實驗室檢查中可作追風透骨膠囊治療痹癥

30、療效判斷的指標之 -o c反應蛋白(crp)是指在機體受到感染或組織損傷時血漿中一些急劇 上升的蛋白質。是炎性反應蛋白之一,痹癥發(fā)作時因組織受到損傷,c反 應蛋白c反應蛋白(crp)普遍升高,可作為臨床風濕熱診斷標準的次要 指標之一。類風濕因子(rf)是一種以變性igg為靶抗原的自身抗體,rf 有igg、iga、igm、igd、lge5種類型,隨著病情發(fā)展,rf滴度升高,檢測 rf對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ra)的診斷、分型和療效觀察有重耍意義。4.3追風透骨膠囊治療痹癥的藥理作用從中醫(yī)上來講治療痹癥以祛邪通絡為基木原則,即予以祛風、散寒、 除濕等手段祛除外邪,兼顧通經(jīng)活絡。病久耗傷氣血,則注意調(diào)氣養(yǎng)

31、血, 補益肝腎。肢體關節(jié)疼痛是痹癥的一個突出癥狀,可有針對性地選用具有 止痛作用的藥物,7有助于提高臨床療效。追風透骨膠囊中川烏總堿、草烏總堿、蚯蚓素、秦蕪堿甲、天麻昔元 等12種有效成分可通過降低毛細血管通透性、抑制炎性滲出液和水腫等 作用,達到改善類風濕性關節(jié)炎、骨關節(jié)炎、軟組織損傷等引起的炎癥及 腫脹。烏頭總堿、秦苑堿甲、香附醇、川茸嗪等13種有效成分均具有良 好的鎮(zhèn)痛作用,其屮烏頭總堿具有良好的屮樞鎮(zhèn)痛作用。經(jīng)實驗表明,追 風透骨膠囊能抑制多種實驗性疼痛,提高實驗小鼠的痛閾值;當作用在人 體時,可有效改善各類風濕病痛、骨關節(jié)疼痛、肌肉疼痛、神經(jīng)疼痛等癥 狀。川茸嗪、阿魏酸、芍藥甘、香附

32、油、天麻多糖等多種有效成分可通過 擴張毛細血管、增加血流量,減少血小板聚集、減少微血栓形成,以及增 強毛細血管壁物質交換等作用,達到改善患者受損組織局部微循環(huán)以及增 強肌肉和關節(jié)軟骨等處的新陳代謝功能。天麻素等有效成分可修復“缺血 再灌注損傷”的神經(jīng)細胞,改善神經(jīng)損傷、神經(jīng)麻痹、肢體麻木等癥狀。 茯苓多糖、天麻素、乳香酸、沒藥樹脂等成分可促進軟骨細胞dna、蛋白 多糖和膠原的合成,改善患者的骨侵蝕、關節(jié)軟骨退化等癥狀。麻黃、秦 蕪、茯苓、地龍、赤小豆均有利尿作用,可促進患者體內(nèi)尿酸的排泄,減 輕患者肌肉酸痛及關節(jié)腫脹等癥狀。麻黃、川茸、秦苑、防風、赤芍均具 有抑菌作用,可抑制溶血性鏈球菌感染。

33、中制川烏、制草烏對免疫性炎癥 有明顯的抑制作用,麻黃對細胞免疫亢奮有抑制作用,細辛和茯苓可在一 定程度上抑制淋巴細胞表面白細胞介素-2(il-2)受體的表達,但這些抑制并 非細胞毒作用。由此得知,追風透骨膠囊可用于免疫變態(tài)型疾病的治療。4.4臨床試驗中問題本試驗以風濕性關節(jié)炎、肩關節(jié)周圍炎、屮風后遺癥為例,與大活絡 膠囊作對比分析了追風透骨膠囊對治療痹癥的臨床療效。在臨床試驗中, 因為受時間倉促,未能完成全部病例服藥前后的肝腎功能,以及各項檢查。 所以在實際試驗過程中難以完整的取得安全性評估資料。雖然受試者在服 藥過程中沒有岀現(xiàn)明顯的副作用及不良反止,但是追風透骨膠囊遠程療效 以及安全性還需多

34、屮心大樣本的長期觀察驗證。8參考文獻1曲振君,郭秀文痹癥的中藥中醫(yī)治療j中醫(yī)中藥,2010,46(2):71-73.2徐劍,黃興彬等淺談痹癥的辯治j.2010?4(2):4-6.3朱鉉葉中醫(yī)痹癥的病種范i韋i及證治研究概況j陜西中醫(yī)學院,2009,1(32):76-78.4白玉明,徐廣慧,徐廣闊,張繼華等治療痹癥65例臨床體會j江西 中醫(yī)藥大學學報,2016,2812.5陳桂紅曾繁濤莊萍追風透骨丸的藥效學研究j宜春學院學報,2004.26(4):90.6劉紹煉追風透骨丸治療肩周圍關節(jié)炎60例臨床研究卩.醫(yī)藥導報99&17(1)32.刀賈忠葆:j忠林,李桂蘭等.追風透骨丸治療類風濕關節(jié)炎56例臨床 觀察j沖成藥,200乙24(5):400.8 han g, yan d. parallel control method with random double-blind and double-simulation in treatment with amisulpride and r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