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用題(一)-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_第1頁
應用題(一)-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_第2頁
應用題(一)-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應用題 ( 一)-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應用題( 一)- 小學六年級數學教案(一) 掌握解答應用題的一般步驟,會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能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二) 提高學生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培養(yǎng)學生認真審題,自覺進行檢驗的良好學習習慣。教學重點和難點重點:學會用綜合算式解答三步計算的應用題。難點:使學生學會分析應用題的數量關系。教學過程設計(一) 復習準備1. 口答:(1) 商店運來蘋果 20 箱,每箱 15 千克,共運來蘋果多少千克?(2) 糧店運來大米 1000 千克,賣出 350 千克,還剩多少千克 ?(3) 修路隊修路,每天修250 米,修 1000 米需要幾天 ?2

2、. 根據問題寫出相應的關系式。(1) 還剩多少米沒修 ?(全長的米數 - 已修的米數 =還剩的米數。 )(2) 平均每天生產多少個零件?(要生產的零件總數做的天數=平均每天做的數量。 )(3) 剩下的零件要幾天做完 ?( 剩下的零件數量平均每天生產的數量=生產的天數。 )(二) 學習新課1. 引入談話。我們解答過很多應用題,今天我們繼續(xù)研究解答較復雜的應用題,并歸納出解答應用題的步驟及檢驗的方法。2. 學習例 1: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 套衣服,已經做了5 天,平均每天做 75套。剩下的要 3 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1) 審清題意。默讀題,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摘錄條件和問題。用線段

3、圖如何表示題意 ?學生試畫線段圖:(2) 分數數量關系。題目中哪兩個條件有密切關系?根據這兩個條件可以得到什么新的數量 ?( 根據已經做了 5 天,平均每天做 75 套,可以得到已經做了多少套。列式: 755=375(套)。)要求后 3 天平均每天做多少套,需要什么條件?(要求后 3 天平均每天做多少套,需要求出后3 天做了多少套。 )后 3 天做了多少套怎樣求呢 ?(計劃做的套數 - 已經做的套數 =剩下要做的套數。 )(3) 學生列式計算。學生講解每步求出的表示什么?教師根據學生講解,寫出數量關系分析圖:綜合法:分析法:比較綜合法與分析法的區(qū)別:綜合法的分析思路是從已知條件推出所求問題;分

4、析法的分析思路是從問題入手,找到所需要的條件。根據數量關系分析圖列出綜合算式。(4) 檢驗并寫出答題。檢驗方法:按照題目的條件和問題,依次重新檢查列式和計算對不對;把得數當作已知數,根據題里的數量關系,一步步地計算,看得到的數是不是符合原來的一個已知條件。如:看平均每天是不是做75 套。試一試:還可以怎樣進行檢驗??丛媱澥遣皇亲?60 套?(755+953)看已經做的是不是5 天?(660- 953)75)看剩下的是不是要做3 天?(660- 755)95)思考:這道題有幾種檢驗方法?為什么 ?小結:檢驗時可把任意一個已知數作為檢驗的標準,所以題目中有幾個已知數,就至少有幾種檢驗方法。3.

5、小結解題步驟。根據例 1 的解題過程,說說解答應用題的步驟是怎樣的?歸納總結如下:(1) 弄清題意,并找出已知條件和所求問題;(2) 分析題目中的數量關系,確定應先算什么,再算什么,最后算什么;(3) 確定每一步該怎樣算,列出算式,算出得數;(4) 進行檢驗,寫出答題。(三) 鞏固反饋1. 獨立解答: p48做一做 。(1) 學生獨立解答;(2) 訂正。 (500- 504)5;(3) 檢驗。2. 將上題改編為:(1) 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 棵樹澆水,四年級每天澆50 棵,澆了 4 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平均每天澆60 棵,還需要澆幾天 ?(2) 四年級和五年級要給500 棵樹澆水,四年

6、級每天澆50 棵,澆了 4 天;剩下的由五年級來澆,平均每天比四年級多澆10 棵,一共需要澆多少天 ?學生解答后訂正,并分析數量關系。(500- 504)60;(500 - 504)(50+10)+4。3.p50:4。(1) 學生獨立解答。(2) 訂正: (2640- 240)(2403)。(3) 思考:這題與例題有何異同 ?( 同:都是三步應用題;異:例題已知4 個數。而這題已知 3 個數,其中 240用到了兩次。 )4. 課后作業(yè): p50練習十二: 1,2,3。課堂教學設計說明本節(jié)課通過對例題的分析,引導學生對用算術方法解應用題進行較系統的歸納整理,學生掌握用算術方法解答應用題的 一般步

7、驟及分析數量關系的方法。一步應用題是解答復合應用題的基礎和前提。因此,新課前復習了一步應用題及根據問題寫數量關系式的練習,使學生熟練掌握,為學習多步題做好知識和能力上的準備。例題的教學,重視學習方法的指導。如審題,可用摘錄條件和問題的方法,也可用線段圖表示。放手讓學生嘗試畫線段圖,來幫助學生弄清題意,掌握應用題的結構,使學生養(yǎng)成畫圖習慣,不斷提高畫圖的能力。分析數量關系,引導學生用綜合法和分析法進行分析。在條件與問題之間架起一座橋梁,找到解題思路,提高學生邏輯推理的能力。解答后引導學生由多種方法檢驗,培養(yǎng)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及做事認真負責的態(tài)度。板書設計應用題例 1 一個服裝廠計劃做660 套衣

8、服,已經做了5 天,平均每天做75 套。剩下的要 3 天做完,平均每天要做多少套?分步:755=375(套)660-375=285( 套)2853=95(套)綜合:(66- 755)3=(660- 375)3=2853=95(套)答:后 3 天平均每天做 95 套。綜合法:分析法;最新小升初數學應用題公式最新小升初數學應用題公式集錦植樹問題:1. 非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主要可分為以下三種情形: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要植樹, 那么:株數段數 1全長株距 1全長株距 (株數 1)株距全長 (株數 1)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一端要植樹,另一端不要植樹 , 那么:株數段數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株距全長株數

9、如果在非封閉線路的兩端都不要植樹, 那么:株數段數 1全長株距 1全長株距 (株數 1)株距全長 (株數 1)2. 封閉線路上的植樹問題的數量關系如下株數段數全長株距全長株距株數株距全長株數盈虧問題:(盈虧)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大盈小盈 )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 份數(大虧小虧 )兩次分配量之差參加分配的份數相遇問題:相遇路程速度和相遇時間相遇時間相遇路程速度和速度和相遇路程相遇時間追及問題:追及距離速度差追及時間追及時間追及距離速度差速度差追及距離追及時間流水問題: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逆流速度靜水速度水流速度靜水速度 (順流速度逆流速度 )2水流速度 (順流速度逆流速度 )2

10、濃度問題:溶質的重量溶劑的重量溶液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溶液的重量100% 濃度溶液的重量濃度溶質的重量溶質的重量濃度溶液的重量利潤與折扣問題:利潤售出價成本利潤率利潤成本 100% (售出價成本 1)100%漲跌金額本金漲跌百分比折扣實際售價原售價100%( 折扣 1)利息本金利率時間稅后利息本金利率時間(120%)5 年級數學應用題及答案5 年級數學應用題及答案1. 師徒二人共同加工170 個零件,師傅加工零件個數的1/3 比徒弟加工零件個數的1/4 還多 10 個,那么徒弟一共加工了幾個零件?給徒弟加工的零件數加上10*440 個以后,師傅加工零件個數的 1/3 就正好等于徒弟加工零件個數的1

11、/4。這樣,零件總數就是347 份,師傅加工了 3 份,徒弟加工了 4 份。這個題目和第 8 題比較近似。但比第8 題復雜些!大轎車行完全程比小轎車多175416 分鐘所以大轎車行完全程需要的時間是16(180)80 分鐘小轎車行完全程需要808064 分鐘由于大轎車在中點休息了,所以我們要討論在中點是否能追上。大轎車出發(fā)后 80240 分鐘到達中點,出發(fā)后40545分鐘離開小轎車在大轎車出發(fā)17 分鐘后,才出發(fā),行到中點,大轎車已經行了 1764249 分鐘了。說明小轎車到達中點的時候,大轎車已經又出發(fā)了。那么就是在后面一半的路追上的。既然后來兩人都沒有休息,小轎車又比大轎車早到4 分鐘。那

12、么追上的時間是小轎車到達之前4(180)8016分鐘所以,是在大轎車出發(fā)后17641665 分鐘追上。所以此時的時刻是11 時 05 分。3. 一部書稿,甲單獨打字要14 小時完成,乙單獨打字要20 小時完成 . 如果甲先打 1 小時,然后由乙接替甲打1 小時,再由甲接替乙打 1 小時.兩人如此交替工作 . 那么打完這部書稿時,甲乙兩人共用多少小時?甲每小時完成 114,乙每小時完成120,兩人的工效和為: 11412017140;因為 1(17140)8(小時) .135,即兩人各打 8小時之后,還剩下135,這部分工作由甲來完成,還需要:(135)( 114)25 小時 0.4 小時。所以

13、,打完這部書稿時,兩人共用:820.416.4 小時。4. 黃氣球 2 元 3 個,花氣球 3 元 2 個,學校共買了 32 個氣球,其中花氣球比黃氣球少4 個,學校買哪種氣球用的錢多?黃氣球數量:( 324)218個,花氣球數量:( 324)214個;黃氣球總價:( 183)212元,花氣球總價:( 142)321元。5. 一只帆船的速度是60 米/ 分,船在水流速度為20 米/ 分的河中,從上游的一個港口到下游的某一地,再返回到原地,共用3 小時 30分,這條船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共走了多少米?船的順水速度: 602080 米分,船的逆水速度:602040 米分。因為船的順水速度與逆水速度

14、的比為2:1,所以順流與逆流的時間比為 1:2。這條船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時間為:3 小時 30 分1(12)1 小時 10 分76 小時。( 7/6 小時70 分)從上游港口到下游某地的路程為:80762803 千米。( 80705600)6. 甲糧倉裝 43 噸面粉,乙糧倉裝37 噸面粉,如果把乙糧倉的面粉裝入甲糧倉,那么甲糧倉裝滿后,乙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乙糧倉容量的1/2 ;如果把甲糧倉的面粉裝入乙糧倉,那么乙糧倉裝滿后,甲糧倉里剩下的面粉占甲糧倉容量的1/3,每個糧倉各可以裝面粉多少噸?由于兩個糧倉容量之和是相同的,總共的面粉433780 噸也沒有發(fā)生變化。所以,乙糧倉差11/2 1

15、/2 沒有裝滿,甲糧倉差11/32/3沒有裝滿。說明乙糧倉的 1/2 和甲糧倉的 2/3 的容量是相同的。所以,乙倉庫的容量是甲倉庫的2/31/2 4/3所以,甲倉庫的容量是80(14/32) 48 噸乙倉庫的容量是484/364 噸7. 甲數除以乙數,乙數除以丙數,商相等,余數都是2,甲、乙兩數之和是 478.那么甲、乙丙三數之和是幾?根據題意得:甲數乙數商 2;乙數丙數商 2甲、乙、丙三個數都是整數,還有丙數大于2。商是大于 0 的整數,如果商是0,那么甲數和乙數都是2,就不符合要求。所以,必然存在,甲數乙數丙數,由于丙數2,所以乙數大于商的 2 倍。因為甲數乙數乙數(商1)2478因為4

16、7614762238411976814341728,所以“商 1”17當商 1 時,甲數是 240,乙數是 238,丙數是 236,和就是 714當商 3 時,甲數是 359,乙數是 119,丙數是 39,和就是 517當商 6 時,甲數是 410,乙數是 68,丙數是 11,和就是 489當商13 時,甲數是 444,乙數是 34,丙數是 32/11 ,不符合要求當商16 時,甲數是 450,乙數是 28,丙數是 26/16 ,不符合要求所以,符合要求的結果是。714、517、489三組。8. 一輛車從甲地開往乙地 . 如果把車速減少 10% ,那么要比原定時間遲 1 小時到達,如果以原速行

17、駛180 千米,再把車速提高20% ,那么可比原定時間早1 小時到達 . 甲、乙兩地之間的距離是多少千米?這個問題很難理解,仔細看看哦。原定時間是 110( 110) 9 小時如果速度提高 20行完全程,時間就會提前99(120)3/2因為只比原定時間早1 小時,所以,提高速度的路程是13/22/3所以甲乙兩第之間的距離是180(12/3)540 千米山岫老師的解答如下:第 8 題我是這樣想的:原速度:減速度=10:9,所以減時間:原時間 =10:9,所以減時間為: 1/ (1-9/10 )=10小時;原時間為9 小時;原速度:加速度 =5:6,原時間:加時間 =6:5,行駛完 180千米后,

18、原時間 =1/(1/6)=6 小時,所以形式 180 千米的時間為 9-6=3 小時,原速度為 180/3=60 千米/ 時,所以兩地之間的距離為60*9=540 千米數學教案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數學教案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應用題應用題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教案執(zhí)教:鎮(zhèn)江市特教中心孔維亞設計思路:本節(jié)課針對弱智兒童識記慢、思維能力差、對學習興趣不濃等特點,加強直觀教學,強調課堂演示和學生自己反復動手實踐,以增強感性認識,使學生通過看一看、擺一擺、做一做等小步子、多循環(huán)的方法理解“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含義,并培養(yǎng)弱智兒童思維的靈活性。教學內容:全日制培智學校教科書(試用本)數學第十一冊第四單

19、元例1。教學要求:a:1、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含義。2、掌握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思路和算理,并能解答此類應用題。3、培養(yǎng)學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合作學習能力。b:1、通過直觀教學,使學生初步了解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含義。2、初步掌握求比一個數少幾的數的. 思路和算理。3、培養(yǎng)學生的合作學習能力。教學準備:學具卡片一套、相關課件、貼絨板。教學過程:一、復習:1、請一名學生回答:什么是同樣多?2、在貼絨板上操作:(1)有 5 只小兔(師貼),蘿卜的個數和小兔同樣多,蘿卜有幾個?(個別生貼后回答)(2)有 4 個茶杯,茶杯蓋和茶杯同樣多,茶杯蓋有幾個?(同上)3、填空:五角星有()個。圓和五角星同樣多時,應是()個。圓比五角星少()個。圓有()個。二、新授:師:數學知識常常是一環(huán)套一環(huán)的,想一想怎樣解決下面的問題呢?(出示例 1,生自由讀題)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