淺析京劇古琴跨界藝術《琴芳梅蘭》不同版本_第1頁
淺析京劇古琴跨界藝術《琴芳梅蘭》不同版本_第2頁
淺析京劇古琴跨界藝術《琴芳梅蘭》不同版本_第3頁
淺析京劇古琴跨界藝術《琴芳梅蘭》不同版本_第4頁
淺析京劇古琴跨界藝術《琴芳梅蘭》不同版本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淺析京劇古琴跨界藝術琴芳梅蘭不同版本    摘要:琴芳梅蘭是以梅蘭芳經(jīng)典京劇唱段為藍本,經(jīng)過重新打譜,以古琴演奏、京劇演唱及文化講述的形式演繹梅蘭芳唱腔經(jīng)典,是具有創(chuàng)新性的跨界舞臺表演藝術,在目前的演出中已出現(xiàn)不同的版本。通過比較不同版本的琴芳梅蘭可以看出其變化是一個層層遞進的過程。關鍵詞:梅派唱腔 跨界藝術 版本比較由梅蘭芳紀念館策劃出品,與北京琴宗文化藝術有限責任公司聯(lián)合制作的“古琴禮樂文化與京劇梅派唱腔對話唱和”的跨界藝術演出,已經(jīng)在梅蘭芳紀念館、北京知音堂、國家大劇院、多維劇場、民族文化宮等地成功演出多場,得到各界學者、傳統(tǒng)媒體和新興自媒

2、體的關注和自發(fā)宣傳,更是得到觀眾的好評和熱議。在目前演出的場次中已呈現(xiàn)三個不同版本,現(xiàn)對各版本之間存在的差異進行分析比較。一、琴芳梅蘭實現(xiàn)古琴、京劇的跨界合作古琴與戲曲相結合在歷史上的嘗試,于清代道光年間張鞠田琴譜中有過記錄。張鞠田將民間小調(diào)、花鼓、道情、昆曲之類的音樂編成琴曲,開創(chuàng)了古琴運用戲曲音樂元素編曲的先河。20世紀70年代,文化部組織“用器樂演奏模仿唱腔”的試驗,古琴作為參與器樂之一,用其演奏法中的“走音”表現(xiàn)人聲的拖腔,用“單彈”表現(xiàn)“噴口”,都取得了不錯的效果。但這些嘗試均未突破古琴獨奏的范疇。而此次古琴、京劇的跨界合作,是將京劇梅派經(jīng)典唱腔以古琴為主伴奏,實現(xiàn)了戲曲與古琴跨越藝

3、術門類的合作,高雅之中更添韻味,是一種創(chuàng)新性的藝術組合。從皮黃聲腔慣以輔助的弦索腔轉為古琴曲,需要經(jīng)過重新打譜,不斷嘗試、打磨,才得以促成京劇唱腔與古琴的互相調(diào)和。二者之間由交流達成彼此交融,在保持各自藝術特性下達到一種和諧共洽,實現(xiàn)了“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與共,天下大成”的境界。二、不同版本琴芳梅蘭比較分析琴芳梅蘭的基本流程為以梅花三弄開場,京劇藝術家與古琴演奏家配合,共同演繹不同劇目的梅派經(jīng)典唱段,主要包括貴妃醉酒選段、霸王別姬選段、洛神選段以及太真外傳選段。節(jié)目不設置主持人,由文化講述人對京劇唱段的藝術分析及對古琴音樂文化的闡述解讀作串場,引領觀眾切身感受高雅藝術中的精粹文化與風雅意

4、趣。(一)“蘭芳雅集”庭院版庭院版琴芳梅蘭的演出場地在梅蘭芳紀念館的四合院中,邀請戲曲、戲劇、古琴等方面的專家對京劇與古琴的跨界形式演出作藝術點評,是以“蘭芳雅集”的形式仿古集賢,在交流互動中實現(xiàn)精神交流與藝術品鑒的共同探索,其中形成的觀點對文藝創(chuàng)新創(chuàng)造有所啟示。實景結合演出是庭院版琴芳梅蘭的獨特亮點,按照傳統(tǒng)四合院的規(guī)制,北屋為上房,地勢最高,三間正房前的平臺恰好可作為主舞臺及上下場,而北房也正是梅蘭芳先生生前的舊居。當京劇名家胡文閣先生隨著伴奏款款而出,在北屋與觀眾之間和琴而歌,這所小院落仿佛將60多年前梅蘭芳先生與當時社會名人雅士聚會的情景重現(xiàn),演員和觀眾之間近距離的互動形成流轉氣場,使

5、得觀眾置身其中,沉浸在劇情和表演之中,打破了本不存在的“第四堵墻”。庭院版琴芳梅蘭共演出三段,分別為貴妃醉酒選段、霸王別姬選段及舞劍、太真外傳選段。在每段之間由學界專家進行點評、闡述觀感。演員則趁此時間得到休整、調(diào)琴、更換服裝。每段表演由文化講述開始,配合茶藝、香藝、花藝展示。由于觀眾在院子中間圍坐,侍茶人、奉香人邀觀眾品茶品香進行互動,將中國傳統(tǒng)文化的韻味得到豐富展示。除演出場地外,在南廂房備有筆墨紙硯,多位畫家、書法家在欣賞演出后留下感悟,這樣的安排使得雅集的形式有實體性的精神成果產(chǎn)出,以古典精神為框架表現(xiàn)當代藝術思想,更好地實現(xiàn)文化藝術的創(chuàng)造性轉化和創(chuàng)新性發(fā)展。綜合而言,庭院版琴芳梅蘭的

6、每段古琴融合京唱的表演是和諧優(yōu)美,打動人心的。但是整體而言還不能算是一臺完整的節(jié)目。其更偏重于觀眾身臨其境的感官體驗,古琴和演唱并不是其中的重點和主旨,是和茶道、香道、花藝展示等并列的或較為著重筆墨的藝術形式之一,只是整體的一部分。雖然與實景環(huán)境的配合得到了不錯的觀賞體驗,但還需要在編排中多加巧思,使琴和唱的主題更加鮮明突出。(二)劇場初版應“第三屆小劇場優(yōu)秀戲曲節(jié)目邀請展”之邀,琴芳梅蘭劇場版于國家大劇院小劇場上演。走進劇場首先要考慮的是舞美布置的設計,既要符合整場演出的品格,又要符合觀眾的審美需求。編創(chuàng)人員決定延續(xù)庭院版中清雅如水的風格,化繁為簡,將舞美道具高度提煉為面向舞臺方向左側的假山

7、翠竹,中央的對開紅漆木門,右側的案幾小凳,從而形成三面環(huán)對觀眾的布局。這樣的設計一方面表達出古琴的高潔出塵,又符合京劇程式化規(guī)范對生活的概括、美化。為了讓觀眾能夠了解琴芳梅蘭的創(chuàng)作背景,也為了讓觀眾入場就座后快速進入表演情景中去,演出的第一部分是播放梅蘭芳紀念館精心制作的藝術視頻。視頻中高度凝練地展現(xiàn)了梅蘭芳先生的表演藝術成就和愛國情懷,并對紀念館的成果作簡介,使得觀眾能夠更深入地了解梅蘭芳及傳統(tǒng)文化的深刻內(nèi)涵。劇場版琴芳梅蘭的演出內(nèi)容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了洛神唱段,保留了茶藝、香藝的展示,縮減了品茶、品香的互動。這樣的安排一方面是延續(xù),更是與文化講述人配合,為更換道具服飾留出時間。這對所有的演出

8、人員是一個較為嚴峻的考驗,每個轉場時間只有6到8分鐘,所有觀眾的注意力集中在文化講述人和藝術展示人的身上。但由于藝術展示的動作幅度太小,只適合前排觀眾觀賞,后半部分的觀眾看不清舞臺上的動作,只能聽著介紹欣賞琴音,很容易分散注意力,特別是在大劇場中,后排的觀眾根本不知道舞臺上在干什么,使演出效果打了折扣。劇場初版的琴芳梅蘭為保證演出時長,在編排曲目中加長了京劇唱腔的部分。但這樣的安排有些把京劇場面換成古琴伴奏的意味,僅突出了京劇唱腔,偏離了“琴”“唱”并重的主旨。而京劇演唱、舞劍又消耗了京劇演員的大量精力。若是以這種模式連續(xù)巡回演出,必定會影響演出效果,而古琴的藝術主旨也沒有體現(xiàn)出來,這是劇場再

9、版琴芳梅蘭中重點改進方向。(三)劇場再版通過總結劇場初版琴芳梅蘭演出中京劇唱腔比重過大,茶藝、香藝分散主題等問題,在民族文化宮大劇院的再版演出中進行了節(jié)目重編和改良,以貴妃醉酒選段為例,在文化講述人的深度解讀下,貴妃醉酒中醉而持扇、為情悵然若失的貴妃形象首先在觀眾的腦海中浮現(xiàn),先將古琴前奏為演唱做鋪陳。一聲“擺駕”,觀眾未見其人,先聞其聲,隨著聲音出處張望著貴妃的身影。但古琴曲繼續(xù)演奏,觀眾好奇心愈來愈重,就在觀眾快要失去耐性的時候,手持金扇的胡文閣先生款步走出,伴隨琴曲邊唱邊做身段,臺上呈現(xiàn)出一位集萬千寵愛于一身的貴婦人在等待愛人的到來。就在一切都順理成章之時,胡文閣先生止住演唱,凝住笑意,

10、并意興闌珊地走向文化講述人的座位,以扇遮面背對觀眾。古琴不停低聲流淌,在接近尾聲之處,胡文閣略帶醉意地起身,口中唱出孤身一人回宮的無奈離開舞臺,琴聲即止。在這一段表演中,雖然減少了京劇的唱腔部分,卻加強了貴妃得意與失意的強烈對比,而中間以扇遮面的動作,比唱更直觀地表達出貴妃借酒澆愁的復雜心情。而增加的古琴等樂器的伴奏比重,則更突出了琴的主旨,古琴與京劇之間的表演更趨平衡。這樣的編創(chuàng)理念貫穿整個演出。庭院版和劇場初版的曲目均以唱為主,古琴伴奏為輔。而重制的劇場版則加入古琴曲平沙落雁瀟湘水云以及古琴獨奏夜深沉。夜深沉曲牌是京劇霸王別姬的經(jīng)典伴奏段落,把這一段從霸王別姬唱段中單獨列舉出來,以舞劍表演

11、為古琴助興,使得原曲剛勁有力地伴隨著虞姬起舞的舞曲,轉化為項羽頹勢已現(xiàn),虞姬決定舍身,更能突出人物的內(nèi)心情感。古琴深沉的琴音所表現(xiàn)出的犧牲與奉獻,更能引發(fā)觀眾的回味與思考。唱與奏交替安排能夠較好地解決古琴與京劇的平衡問題和趕場問題。同時將茶藝、香藝部分刪除,使得演出主旨僅聚焦在古琴和京劇上,主題更為突出,內(nèi)容更加緊湊,觀眾對琴芳梅蘭的理解也更為深入了。三、對琴芳梅蘭未來發(fā)展的建議通過不斷地更新升級,琴芳梅蘭已經(jīng)成長為真正成功結合傳統(tǒng)與創(chuàng)新、實現(xiàn)藝術跨界的演出作品。通過多次的排演和舞臺歷練,演員之間的默契程度也日益增長。這臺演出能夠在較短時間內(nèi)取得非常好的效果,還在于每一位演出人員都是各自領域的

12、佼佼者,由于藝術修為十分深厚,所以在面對每一次調(diào)整變化時,都能迅速進入狀態(tài),使得演出能夠越來越趨于完善。主創(chuàng)人員對琴芳梅蘭還有更進一步的設計和想法,一是要將霸王別姬中的劍舞由彩扮演員演出,讓觀眾從視覺上進一步感受京劇舞蹈藝術的精彩傳神;二是要豐富和弦部分,使得琴聲與歌聲更能合而為一,渾然天成,道法自然。我們十分期待琴芳梅蘭能再次升級,帶給我們別樣的感受,也期許能夠再完善一些細節(jié)之處:在舞臺設計上可以再利用一下led背景屏?,F(xiàn)在每一章節(jié)的演出舞臺上不超過4個人,道具也是簡約風格,在小劇場還算可以,但在大劇場大舞臺上未免略顯單薄空曠。建議可以根據(jù)每個章節(jié)的內(nèi)容設計出一些清新淡雅的背景視頻,這樣,觀眾在賞琴聽戲時,視覺上不會覺得太單調(diào),也能達成一種視聽效果的完整。如今,青年人已成為藝術欣賞的主力軍,對自己喜愛的演員忠誠度非常高。在宣傳上可以選編一些精彩的演出舞臺照片和演員戲裝寫真編輯成冊,或者做成其他q版紀念品,既能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