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坪金礦構造解析及礦床成因探討_第1頁
東坪金礦構造解析及礦床成因探討_第2頁
東坪金礦構造解析及礦床成因探討_第3頁
東坪金礦構造解析及礦床成因探討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i摘 要運用里徳爾(riedel)剪切裂隙理論,在東坪金礦構造區(qū)域內(nèi)劃分出若干種剪切類型。不同 期次剪切裂隙的復合疊加,經(jīng)后期成礦地質作用的改造,成為東坪金礦的賦礦構造。矢鍵詞賦礦構造 里德爾(riedel)剪切裂隙理論 東坪金礦中圖分類號p618.51 ,p611丨文獻標識碼a 文章編號0495 - 5331 (2000)05 - 0036 - 041區(qū)域地質東坪金礦位于河北省北部崇禮縣境內(nèi),大地構 造位置處于華北地臺北緣燕遼沉降帶與內(nèi)蒙地軸交 界部位,北鄰尚義寺禮持城深大斷裂。區(qū)域上 出露的地層有太古宇桑干群變質巖系,元古宇長城 系和薊縣系的一套海相沉積巖系以及侏羅系的火111 沉積巖系。

2、巖漿巖主要有元古宙小張家口超基性 巖印支期水泉溝堿性雜巖體以及燕山期花崗巖。 區(qū)內(nèi)斷裂構造發(fā)育注要有3組:e向,nw向和ne向。ew向的尚義舎禮少城深大斷裂與 水泉溝雜巖體的總體走向一致,控制著主剪切帶的 北部邊界。其走向nww(280),在水平方向上表現(xiàn)為 右旋走滑,在垂直方向上西部表現(xiàn)為上盤(北盤)抬 升的逆沖斷層,東部則表現(xiàn)為上盤(南盤)抬升的高 角度逆沖斷層,為區(qū)域一級構造。nw向的楊木洼 t丈子曇家莊斷裂和中山溝-紅花背一上水泉 斷裂控制著次剪切帶的南北邊界。兩斷裂走向一致, 為nw290:300;水平方向上都表現(xiàn)為右旋剪切斷 層,為區(qū)域二級構造。東坪金礦即產(chǎn)于由區(qū)域內(nèi)一級構造和二級

3、構造 控制下的水泉溝雜巖體之中(圖1)。2礦床主要地質特征東坪金礦產(chǎn)于水泉溝雜巖體南部緩傾邊緣的風 接觸帶,容礦圍巖主要是二長巖系列巖石,礦石類型 分為石英脈型和蝕變巖型兩種。礦區(qū)內(nèi)26粹22#、 70"和2”脈自西向東依次分布,均以復合脈群 產(chǎn)出。各復脈由若干自南而北側幕式排列的單脈體 組成。其中nw向的多呈左列,ne向的多呈右列, 礦體嚴格受次剪切帶中低序次構造斷裂的控制。區(qū) 內(nèi)nww nnw nne向3組裂隙為主要賦礦構造(表 1),其次為ne向構造裂隙。nww向礦體多以厚夫 的蝕變節(jié)理帶形式產(chǎn)出,礦化特征為肉紅或磚紅色 的鉀長石化寬帶中有硅化(石英)條帶和黃鐵礦微裂 隙脈密集

4、分布;nnw和nne向的礦體主要以乳白 色或煙灰色的石英脈產(chǎn)出,兩側兼以線型的具有芥 明顯分帶的硅化和鉀長石化蝕變?yōu)榈V化特征。礦體 形狀呈脈狀 似層狀或扁豆狀。nnw和nne向笊 兩組礦體都以結構狀態(tài)不一的黃鐵礦作為標型礦 物。黃鐵礦和石英是au的主要載體。圖1東坪金礦區(qū)域地質略圖q 四系j t朱羅系; p元古界;pti -t元古界;ar亠太古 宙席彳說崗巖花崗斑巖廳匸-鉀長花崗巖斑狀花崗巖;71 - 2令云母花崗巖刀t減性雜巖體;1卡坪礦區(qū);2 1e斷層;3它斷層;4価層;5 -t脈及編號表1東坪金礦主要賦礦構造(礦體)地質特征對比表方位產(chǎn)狀礦體形態(tài)礦化類型圍巖蝕變延展長度nww290-31

5、0svv 6565 °寬帶狀 厚層狀蝕變巖+ 石英脈型微裂隙帝)幾諾龜nnxv320-350sw z4455 °脈狀 似層狀石英脈+ 蝕變巖型十幾米幾十米澀剪nnenw z30-40脈狀板狀 扁豆狀石英脈+ 蝕變巖型碳酸鹽化幾十米幾百米f3構造分析3.1礦床構造在東坪金礦區(qū)內(nèi),3組主賦礦構造具有一定的 排布規(guī)律,幾乎是各自等間距出現(xiàn),且又彼此交錯, 它們共同構成了礦床的基本格局。onww向裂隙脈的產(chǎn)狀一般是290-310swz5565:厚者表現(xiàn)為蝕變節(jié)理帶,薄者則為10 cm 左右的石英脈。石英脈兩側硅化和鉀化蝕變發(fā) 育。蝕變帶大多由細質糜棱巖或糜棱質片巖組成, 具有明顯的

6、擠壓滑動結構。礦體大致75 m等間距 出現(xiàn)。mnw向裂隙脈的產(chǎn)狀一般是320350° sw z40'55:礦體為石英脈型。石英脈內(nèi)部s面理 發(fā)育,系先期左行斷裂經(jīng)后期右旋力偶作用疊加 改造的產(chǎn)物,呈明顯右行滑動趨向;石英脈兩側有糜 棱質片巖發(fā)育,構成c面理。上述特征表明nnw 向裂隙在成礦期右行剪切滑動的性質。裂隙內(nèi)賦存 礦體大致50 m等間距出現(xiàn),礦體厚度0.5 m1 m 左右。4ne向裂隙脈的產(chǎn)狀一般是025nw/30-40;礦石類型以石英脈型為主。手標本中常見 石英內(nèi)部石英纖維晶體與脈壁斜交,而且晶洞發(fā) 育。脈體兩側偶有派生裂隙存在,表明nne向的裂 隙在成礦期被拉開,

7、系先期左行斷裂經(jīng)后期右旋力 偶疊加改造的產(chǎn)物,因而具有張剪性的特征。裂隙 內(nèi)賦存的礦體大致70 m等間距出現(xiàn),厚1 m10 mo 除此以外,礦區(qū)內(nèi)3s55nw z25'45的含 礦裂隙也有發(fā)育,這組裂隙內(nèi)部的石英脈一般與蝕 變帶共存,而且呈互層狀出現(xiàn),兩者成碎裂結構,系 先期斷裂經(jīng)后期改造疊加成礦的產(chǎn)物(圖2)。3組賦礦構造在平面上和深度上伸展長度不 等,延伸(深)少到十幾米,多達數(shù)百米。在諸多構造 集中發(fā)育的地段,可以形成囊狀富礦體。3.2 riedel 切裂隙理論解析依據(jù)riedel剪切裂隙理論,當物體(地質體)受 到一定方向主壓應力。的作用,在地質體內(nèi)部則可 以形成若干組不同類型

8、的裂隙,即p型d型r型、 t型和r型裂隙,按順時針依次排布。其中r型裂 隙與剪切帶邊界成v2相交( 為巖體內(nèi)摩擦角,本 區(qū) =30);r型裂隙與剪切帶邊界成9(匸v2相 交;d型裂隙與剪切帶邊界平行,p與r成共馳剪切 裂隙。在riedel裂隙系統(tǒng)內(nèi),除t型與主壓應力o 方向一致,屬張性裂隙外,其余類型的裂隙均表現(xiàn)為 剪切性質。當。方向改變時,在早期裂隙的基礎上 又會形成新的裂隙系統(tǒng)。新舊裂隙系統(tǒng)的復合,使 得某些方向上的裂隙發(fā)生疊加,先期構造活化,同時 使另一些方向上的構造閉合。由于構造變形作用笊 遞進發(fā)展和相應轉化,因而導致應力場的轉向或變 化,以致出現(xiàn)一種裂隙兼具兩種裂隙性質的特征或 過渡

9、特征。如果局部應力場持續(xù)變化(如主壓應力 轉化為應力偶),則已經(jīng)活化的裂隙會再度活化,或 拉開或延展,形成大規(guī)模的斷裂。此間,地下含礦熬 液一經(jīng)導礦構造進入開放的裂隙,便充填其中而浙 淀成礦。圖2東坪金礦豎井1344中段礦體平面分布示意圖1母道;2 -t脈;3巖;4 -1j探線及編號4東坪金礦礦床成因初探已有的同位素年齡數(shù)據(jù)表明,水泉溝雜巖體夫 多為印支期產(chǎn)物心,而對礦床中蝕變形成的鉀長 石的同位素年齡測定結果表明為燕【早期彳,其時 差近20ma。這反映出侵入體冷卻的速度比較緩慢。 對水泉溝雜巖體的研究表明,水泉溝雜巖體是多期 次侵入的產(chǎn)物,并且體積較大,因此,它可以在很長 時間內(nèi)保持高熱狀態(tài)

10、,為熱液的長期循環(huán)提供了熱 動力條件。而且本區(qū)大多數(shù)金礦床(點)都分布在水 泉溝雜巖體的南部接觸帶,很顯然,這與雜巖體南狽i 傾斜較緩,可以提供更多的熱能有尖。印支期深斷裂的多期繼承性活動誘發(fā)巖漿侵入 形成水泉溝殼源-改造型繼承性巖體,并使地層發(fā) 生斷裂裂隙片理化帶和韌性剪切帶,為金成礦捉 供良好的空間,形成區(qū)域成礦帶的梯次控礦構造體 系。動力變質作用使礦源層中au活化進入變質熱巖漿旳個酗侵人。以灤馴裂刀男功帶辺界旳朵巖體 在近南北向(325)主壓應力% (圖3)的作用下發(fā)生圖3 riedel剪切裂隙系統(tǒng)右行剪切,其上部已冷卻凝固的巖石內(nèi)部生成若干 組不同類型的riedel早期剪切裂隙,即以走

11、向近 e tv (280)的崇禮一赤城深斷裂為北邊界的riedel 主剪切裂隙系統(tǒng)。其后,隨著區(qū)域構造變形作用的 遞進發(fā)展,局部應力場發(fā)生變化,本區(qū)主壓應力方向 由325轉為34(0。弋刀),一級剪切帶中以早期r型裂 隙為剪切邊界形成二級剪切裂隙系統(tǒng)。在區(qū)域主壓 應力方向發(fā)生轉化的過程中,一級剪切帶內(nèi)nww (295) nw(325)和 nnw(355)向的 3 組裂隙(r 丁、r: 較其它方向的裂隙優(yōu)先活化。并且,按應力與所形成 裂隙系統(tǒng)的角度對應尖系推斷早期r型裂隙演化 為次剪切帶邊界,其余兩組早期裂隙(t k j則與二 級剪切裂隙系統(tǒng)內(nèi)與之方向最接近的t型裂隙疊加. 形成繼承型構造裂隙。

12、本區(qū)nnw(330350)向的賦礦構造較為常見,表明復合型構造容易 成礦的規(guī)律。伴隨應力場由主壓應力轉換為應力偶 的作用,在東坪金礦區(qū)范圍內(nèi)形成一個順時旋轉的 “漩渦”,進而使先成裂隙發(fā)生根本性的變化。各種 裂隙之間存在消長差異,此消彼長,其中以后期(晚 期)的r r和t型裂隙占主導地位,并且規(guī)模不斷 擴大。與此同時,地下形成的富含q na ke等高 純度氯化物熱鹵水在熱能等驅動之下長期由高壓區(qū) 向壓力釋放區(qū)運移,滲流過程中,溶濾圍巖中的au 等重金屬使之呈重金屬氯絡合物等形式長距離遷 移。在斷裂帶內(nèi)由于能臺突然釋放(如壓力溫度急 劇降低),與淺地層水混合以及和圍巖(高鉀質)發(fā)生 化學反應(交

13、代交換)而導致重金屬絡合物在有利 的空間沉淀成礦。因為早期r型裂隙(355)及t型 裂隙(325)與晚期t型裂隙(340)走向十分接近,三卜疋冋卄取壞境旳冋時,一級裂隙糸玩內(nèi)旳冥它裂 隙(如p型d型)則向相反的方向演化,即趨于閉 合,因而不利于成礦。鑒于這些閉合的構造對于成 礦意義不大,所以未列入研究范圍。在應力偶作托 和熱液充填裂隙的過程中,也常常會發(fā)生各種裂陽 問彼此錯動的現(xiàn)象(圖4)。圖4東坪金礦賦礦構造演化圖1 礦體;2理隙5成礦預測與遠景評價縱觀水泉溝雜巖體內(nèi)已探明金礦床(點)的分布 規(guī)律,包括東坪金礦在內(nèi),具有以下成礦特點:0f 床受深大斷裂及其次生斷裂的控制。曠床產(chǎn)于雜 巖體內(nèi)接

14、觸帶,尤其是緩傾斜的南部邊緣。r床 嚴格受雜巖體內(nèi)梯次斷裂構造的控制,并且集中產(chǎn) 于多期活化的張性空間。(3礦床中的礦脈(體)具有 順應riedel剪切裂碌局展御普遍做律。 上述尖于東坪金礦的成礦地質背景,為今后的找礦 工作提供了理論上的依據(jù)。在實地勘探作業(yè)中, 除尋找符合方向性特點的構造外,走向上符合等間 距規(guī)律的部位構造轉向部位構造疊加部位等都是 探礦的重要靶區(qū)。此外,從西部22號脈到東部2 號脈近4 kn?的礦區(qū)范圍內(nèi),22#與70#脈之間 j 與2#脈之間的區(qū)域工作程度還不夠,仍需做進一步 的地質勘探。參考文獻1 張招崇,陳洪新水泉溝雜巖體的地質學和巖石學研究j 貴 金屬地質,1997

15、,6(2) :8192盧德林羅修泉,汪建軍,等東坪金礦成礦時代研究j礦床analysis on the ore- exploring futureof large- scale copper deposite, west kunlun, xinjiangzhu xin you ,wang ebng - bo ,wang shu - laiabstract :it is low degree geological research and lhe bad environment of orc exploring and mining in vwst kunlun , xnjing ugar au

16、tononuus region. mis of copper deposits (mineralizations) located in the bulunkou and its sunuunding , kungai nbuntciins which are better ore - prospecting area. in the biilunkou di< trict , the copper deposits occur in the pre - canibrian mcimmrphic rocks its layered and banded orc bodies fbnned

17、 in layered siderite rock. in (he kunga nnuntains , the deposits located at cfouble - peaking volcanic rocks occur in upper caiboniferous acid - volcanic ttiffs and in lower caiboniferous pillow basalt tha m)rc significance lor nincniliziuion bek)n:d lo vhvfs or cyprus lypc on the studies of orc guo

18、lo . (cclonic cwlulion , mining cnvm)nment and coonomic gcok)7 gy, it suggests that it is difficult to find a large - scale and high - grade copper deposk in a short tin in the west kunlun.key mords :oopper deposit , economic geology sedex , inelallogenic piugnosis第一作者簡介:祝新友(1965 -),男。1985畢業(yè)于武漢地質學院地

19、質系,獲碩士學位?,F(xiàn)為國家有色局北京礦產(chǎn)地質 研究所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地質學研究。通訊地址:北京市安外大羊坊 國家有色局北京礦產(chǎn)地質研究所 郵政編碼:kxx)12(上接第38頁)3 楊再紅東坪金礦成礦構造分析與成礦預測j地質與勘探, 1997 ,33(6) :1216.4 a mechanical analysis of the aichean gsillim lake shear belt ,chi2 bougiumu area .quebec erich dhmroth and guy archam2 bambaljltj . can j earth sci ,1984 ,963 968

20、.structura1 analysis and genesis of gold - deposit in the dongpingli huai - yjng ,zhang zhan - yang jli peng ,xing cun - haiabstract :by the riedel theory for shear faults ,a series of shear types are separated in the donging g)ld deposit techonic region. the faults of various times coincided with .

21、and rebuilded by the orc - formation in the later mineralizing process ,and became the orc - occurrence structures of the donning 刃id deposil.key words »re - occunence structures .the riedel theory for shear faults ,donning g)ld deposit第一作者簡介:李懷勇(1969年),男。1993年畢業(yè)于唐111工程技術學院采礦系地質礦產(chǎn)勘査專業(yè),獲工學學士學位。 f現(xiàn)任河北省崇禮縣東坪金礦地質工程師,主要從事礦山地質工作。 i通訊地址:河北省崇禮縣東坪金礦郵政編碼:076350(上接第41頁)7韋昌111,熊成云金光富等鄂西馬華溝金礦床的礦體賦存特征及找礦預測j .地質力學學報,2000 ,6(2) :77-81characteristics oflensoid structure and its practical valueon metallogenetic prediction in gold ore deposi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