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會計學1建筑力學與結構砌體房屋的構造建筑力學與結構砌體房屋的構造第1頁/共120頁本本 章章 內內 容容10.1 砌體房屋的受力特點砌體房屋的受力特點10.2 砌體房屋構造要求砌體房屋構造要求10.3 過梁、墻梁和挑梁過梁、墻梁和挑梁10.4 砌體房屋的抗震措施砌體房屋的抗震措施第2頁/共120頁第3頁/共120頁第4頁/共120頁第5頁/共120頁接的、不考慮空間工作性能的平面排架或框架計算。第6頁/共120頁大小,計算時可根據(jù)表10.1(詳見P200)確定房屋的靜力計算方案。第7頁/共120頁圖10.1砌體房屋的計算簡圖 (a)剛性方案;(b)彈性方案;(c)剛彈性方案 第8頁/共120頁
2、圖10.1砌體房屋的計算簡圖 (a)剛性方案;(b)彈性方案;(c)剛彈性方案 第9頁/共120頁圖10.1砌體房屋的計算簡圖 (a)剛性方案;(b)彈性方案;(c)剛彈性方案 第10頁/共120頁H0表示。10.2.1 墻、柱高厚比的概念墻、柱高厚比的概念第11頁/共120頁10.2.2 一般構造要求一般構造要求第12頁/共120頁第13頁/共120頁第14頁/共120頁第15頁/共120頁拉結和混凝土灌注時,其支承長度可為40mm,但板端縫寬不小于80mm,灌縫混凝土不宜低于C20。第16頁/共120頁第17頁/共120頁第18頁/共120頁第19頁/共120頁第20頁/共120頁第21頁
3、/共120頁第22頁/共120頁圖10.2 砌塊墻與后砌隔墻交接處鋼筋網(wǎng)片 第23頁/共120頁10.2.3 防止或減輕墻體開裂的主要措施防止或減輕墻體開裂的主要措施10.2.3.1 墻體開裂的原因墻體開裂的原因第24頁/共120頁第25頁/共120頁圖10.3 溫度與干縮裂縫形態(tài) (a)水平裂縫;(b)八字裂縫;(c)垂直貫通裂縫;(d)局部垂直裂縫第26頁/共120頁圖10.4 由地基不均勻沉降引起的裂縫 (a)正八字形裂縫;(b)倒八字形裂縫;(c)、(d)斜向裂縫第27頁/共120頁10.2.3.2 防止墻體開裂的措施防止墻體開裂的措施第28頁/共120頁于長縱墻,可只在其兩端的23隔
4、開間設置,對于橫墻可只在其兩端l/4范圍內設置(l為橫墻長度);第29頁/共120頁上的水平灰縫內設置23道焊接鋼筋網(wǎng)片或26鋼筋,并應伸入過梁兩邊墻體不小于600mm;第30頁/共120頁第31頁/共120頁第32頁/共120頁600mm第33頁/共120頁第34頁/共120頁第35頁/共120頁式變化處,以及高低層的施工時間不同處設置沉降縫,將房屋分割為若干剛度較好的獨立單元。第36頁/共120頁第37頁/共120頁圖10.5 頂層挑梁末端鋼筋網(wǎng)片或鋼筋第38頁/共120頁n(4)鋼筋混凝土過梁(圖10.6(d))10.3.1 過梁過梁10.3.1.1 過梁的種類與構造過梁的種類與構造第3
5、9頁/共120頁圖10.6過梁的常用類型第40頁/共120頁10.3.1.2 過梁的受力特點過梁的受力特點第41頁/共120頁第42頁/共120頁第43頁/共120頁10.3.1.3 鋼筋混凝土過梁通用圖集鋼筋混凝土過梁通用圖集第44頁/共120頁第45頁/共120頁圖10.7鋼筋混凝土過梁構件代號第46頁/共120頁10.3.2 墻梁墻梁第47頁/共120頁第48頁/共120頁圖10.8墻梁第49頁/共120頁10.11。10.3.2.1 墻梁的受力特點墻梁的受力特點第50頁/共120頁第51頁/共120頁圖10.9無洞墻梁的內力傳遞第52頁/共120頁圖10.10有洞墻梁的內力傳遞第53頁
6、/共120頁圖10.11墻梁的破壞形態(tài) (a) 彎曲破壞;(b)、 (c)、 (d)剪切破壞;(e)局部受壓破壞 第54頁/共120頁10.3.2.2 墻梁的構造要求墻梁的構造要求第55頁/共120頁度的3倍,并與墻梁墻體同時砌筑。當不能設置翼墻時,應設置落地且上、下貫通的構造柱。第56頁/共120頁第57頁/共120頁第58頁/共120頁第59頁/共120頁第60頁/共120頁圖10.12偏開洞時托梁箍筋加密區(qū)第61頁/共120頁(10.13(b),出現(xiàn)水平裂縫時的荷載為傾覆時的外荷載的2030,此為第一階段。10.3.3 挑梁挑梁10.3.3.1 挑梁的受力特點挑梁的受力特點第62頁/共1
7、20頁的80。斜裂縫的出現(xiàn)預示著挑梁進入傾覆破壞階段,在此過程中,也可能出現(xiàn)局部受壓裂縫。第63頁/共120頁第64頁/共120頁圖10.13挑梁的應力分布與裂縫第65頁/共120頁圖10.14挑梁的破壞形態(tài)(a)傾覆破壞;(b)挑梁下砌體局部受壓或挑梁破壞第66頁/共120頁10.3.3.2 挑梁的構造要求挑梁的構造要求第67頁/共120頁10.4.1 震害特點震害特點第68頁/共120頁第69頁/共120頁第70頁/共120頁第71頁/共120頁第72頁/共120頁第73頁/共120頁圖10.15 不同寬高比墻體的破壞特征 (a)寬高比較大的墻;(b)寬高比較小的墻第74頁/共120頁圖1
8、0.16 墻體的破壞第75頁/共120頁圖10.17 墻體轉角處的破壞第76頁/共120頁圖10.18 內外墻連接處的破壞第77頁/共120頁圖10.19 樓蓋預制板的破壞第78頁/共120頁圖10.20 突出屋面的屋頂間等附屬結構的破壞第79頁/共120頁10.4.2 抗震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抗震設計的一般規(guī)定第80頁/共120頁第81頁/共120頁第82頁/共120頁第83頁/共120頁震縫,縫兩側均應設置墻體,縫寬度應根據(jù)烈度和房屋高度確定,可采用50100mm:第84頁/共120頁n6)不應采用無錨固的鋼筋混凝土預制挑檐。第85頁/共120頁10.4.3 抗震構造措施抗震構造措施10.4.3
9、.1 多層粘土磚房多層粘土磚房第86頁/共120頁第87頁/共120頁第88頁/共120頁應與樓板或梁拉結,見圖10.24。第89頁/共120頁拉結。第90頁/共120頁第91頁/共120頁第92頁/共120頁第93頁/共120頁第94頁/共120頁第95頁/共120頁第96頁/共120頁設置沿縱橫墻通長設置的水平現(xiàn)澆鋼筋混凝土帶,其截面高度不小于60mm,寬度不小于240mm,縱向鋼筋不少于36。第97頁/共120頁第98頁/共120頁第99頁/共120頁圖10.22 圈梁設置部位及形式(a)缺口圈梁;(b)板邊圈梁;(c)板底圈梁第100頁/共120頁圖10.23 墻體的拉結(a)內外墻轉
10、角處;(b)丁字墻處 第101頁/共120頁圖10.24 后砌非承重墻與承重墻的拉結第102頁/共120頁10.4.3.2 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底部框架抗震墻房屋第103頁/共120頁開洞、開小洞,當洞口大于800mm時,洞口周邊應設置邊梁。第104頁/共120頁第105頁/共120頁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第106頁/共120頁第107頁/共120頁框架。n沿框架柱每隔500mm配置26的拉結鋼筋,并沿磚墻全長設置;在墻體半高處還應設置與框架柱相連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第108頁/共120頁第109頁/共120頁第110頁/共120頁10.4.3.3 內框架結構內框架結構第111頁/共120頁第112頁/共120頁第113頁/共120頁H0表示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循環(huán)泵產(chǎn)品供應鏈分析
- 保險承保行業(yè)經(jīng)營分析報告
- 印制的日程表產(chǎn)品供應鏈分析
- 電動指甲銼細分市場深度研究報告
- 制塑料桶罐設備產(chǎn)業(yè)鏈招商引資的調研報告
- 電報線產(chǎn)品供應鏈分析
- 與企業(yè)并購相關的法律研究行業(yè)經(jīng)營分析報告
- 提高學生拼音學習效果的教學策略-探索多種形式的練習和鞏固
- 測振儀產(chǎn)品供應鏈分析
- 導演廣告片行業(yè)營銷策略方案
- 制作新春燈籠
- 電加熱器選型計算
- 2016雕塑工程計價定額(共10頁)
- 液壓油缸項目建設用地申請報告(范文參考)
- 實驗室人員比對試驗結果小結與分析
- 2020版《中國藥典》試液配制操作規(guī)程
- 《固體物理·黃昆》第四章(3)
- 七年級上冊歷史時間軸
- 個人壽險業(yè)務人員基本管理辦法(試行2012A版)
- 口風琴結題報告-復件(1)
- 趕工措施費用計算(精編版)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