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病理生理學期末復習重點章節(jié)版第 1 章水腫二 、填空題1、全身性水腫常見類型有心性水腫肝性水腫 腎性水腫營養(yǎng)不良性水腫2、腦水腫可分為血管源性腦水腫細胞中毒性腦水腫 間質些腦水腫3、毛細血管流體靜脈壓增高的最常見原因是(1)靜脈壓增高/ 充血性心力衰竭, 血漿膠體滲透壓降低的主要因素是 (2)血漿白蛋白含量降低。4、引起腎小球濾過率下降的常見原因是廣泛的腎小球病變和腎血量明顯減少。5、腎病性水腫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1)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腎炎性水腫的主要發(fā)病機制是(2)腎小球濾過率降低。6、一般的,肝性水腫表現(xiàn)為(1)肝腹水,心性水腫最早出現(xiàn)部位是 (2)下肢,腎性水腫首先出現(xiàn)于(3) 眼瞼有關
2、。7、全身性水腫的分布特點與重力效應組織結構特3點局部血液動力學因素。8、心性水腫發(fā)生的主要機制:(1)心輸出量減少(2)靜脈回流障礙。五、問答題1、簡述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的原因和機制。答:血管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是指組織液的生成大于組織液的回流,使過多的液體在組織間隙或體腔中積聚,發(fā)生因素有:毛細血管流體靜壓增高,見于心衰、靜脈血栓等;血漿膠體滲透壓下降,見于血漿清蛋白減少;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見于各種炎癥,包括感染、燒傷等;淋巴回流受阻, 見于淋巴管受壓或阻塞,如腫瘤、絲蟲病等。2、水腫時引起體內外液體交換失平衡的機制。答:主要與腎調節(jié)功能紊亂有關,機制:腎小球濾過率下降:廣泛的腎小球病
3、變致腎小球濾過面積明顯 減少和有效循環(huán)血量明顯減少致腎血流量減少。 腎小管重吸收增加: 1)腎血流重分布 2)醛固酮增加 3 )抗利尿激素增加4 )心房利鈉肽分泌減少45為碳氧血紅蛋白而失去攜氧的能力。3亞硝酸鹽中毒時, 血紅蛋白中的二價鐵被氧化成三價鐵,形成高鐵血紅蛋白,其中三價鐵與羥基牢固結合而失去攜氧能力。4氧與血紅蛋白親和力異常增強:庫存血,hb病。1. 試述循環(huán)性缺氧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答:循環(huán)性缺氧:1全身性循環(huán)性缺氧 , 如休克、心力衰竭時,血流速度緩慢,血液流經毛細血管的時間延長, 單位容量血液彌散給組織的氧量增多,動靜脈氧含量差增大,但此時組織血流量減少, 故彌散到組織細胞的氧
4、量減少。2局部循環(huán)性缺氧, 如血管栓塞使相應局部組織血流減少。2. 試述組織性缺氧的病因、發(fā)病機制。答:組織性缺氧: 由組織細胞利用氧障礙引起的缺氧。 1組織中毒: 氰化物、硫化物化學毒物與氧化型細胞色素氧化酶結合使之不能還原成還原型細胞色素氧化酶,以致呼吸鏈中斷,抑制氧化磷酸化過程。 2放射線、細菌毒素等可損傷線粒體,引起生物氧化障礙。3維生素 b1b2、32pp等缺乏:使呼吸酶合成障礙,氧利用障礙。3. 各型缺氧的血氣變化特點。答:各型缺氧的血氧變化:缺氧類型pasa o2o2血cao2max動脈血cao2動靜脈血氧含量差nnn或n或n和 nnnnnnnnn乏氧性缺 氧 血液性缺氧循環(huán)性缺
5、 氧 組織性缺氧4. 以低張性缺氧為例說明急性缺氧時機體的主要代償方式。答:急性低張性缺氧時的代償主要是以呼吸和循環(huán)系統(tǒng)為主。(1)、呼吸系統(tǒng):呼吸加深加快,肺通氣量增加。( 2)、循環(huán)系統(tǒng):心率加快,心肌收縮力增強,靜脈回流增加,使心輸出量增加; 血液重新分布使皮膚、 腹腔臟器血管收縮, 肝脾等臟器儲血釋放; 肺血管收縮, 調整通氣血流比值;心腦血管擴張,血流增加。第 3 章發(fā)熱二、填空題1、發(fā)熱的過程可分為體溫上升期高峰持續(xù)期退熱期 三個時相。2、體溫調節(jié)正調節(jié)中樞的高級部位位于(1)視前區(qū)下丘腦前部。3、常見的內生致熱原有il-1il-6tnf inf (5)mip-1(巨噬細胞炎癥蛋白
6、 -1) 。4、發(fā)熱中樞介質可分為正調節(jié)介質負調節(jié)介質兩類。5、體溫上升時,(1)負調節(jié)調節(jié)中樞被激活, 產生 (2) 負調節(jié)物質調節(jié)介質,進而限制調定點上移和體溫的上升。6、發(fā)熱中樞的正調節(jié)物質有前列腺素e、促腎上+2+腺皮質激素釋放素、 na/ca(5) no 。比值、環(huán)磷酸腺苷、7、發(fā)熱中樞的負調節(jié)物質有精氨酸加壓素、黑素細胞刺激素、脂皮質蛋白 -1 。8、一般認出,體溫每升高1,心率約增加 (1) 18次/min ,基礎代謝率提高 (2) 13% 。五、問答題1、簡述發(fā)熱與過熱答異同點。答:相同點:均為病理性體溫升高;體溫升高均 大于 0.5 。不同點: 發(fā)熱是因為體溫調定點上移所致,
7、過熱是因為體溫調節(jié)機構功能紊亂所致,調定點 未上移;發(fā)熱時體溫仍在調定點水平波動,過熱時 體溫可超過調定點水平。2、簡述體溫升高與發(fā)熱的區(qū)別。答:體溫升高并不都是發(fā)熱。體溫升高可見于生理性 和病理性二類情況,生理性體溫升高如婦女月經前、 劇烈運動時等;病理性體溫升高可有發(fā)熱和過熱之分,由于體溫調定點上移導致體溫升高大于0.5 者為發(fā)熱,由于體溫調節(jié)機構功能紊亂所引起的體溫升高為 過熱。3、簡述發(fā)熱時體溫調節(jié)的方式(調定點理論)。答:第一環(huán)節(jié)是激活物的作用,來自體內外的發(fā)熱激活物作用于產 ep細胞,引起 ep產生釋放;第二環(huán)節(jié), 即共同的中介環(huán)節(jié)主要是ep,通過血液循環(huán)抵達顱內, 在 poah或
8、 ovlt附近,引起發(fā)熱介質釋放;第三環(huán)節(jié)是中樞機制,中樞正調節(jié)介質引起體溫調定點上移;第四環(huán)節(jié)是調溫效應器的反應。由于中心溫度低于體溫調定點的新水平,體溫調節(jié)中樞對產熱和散熱進行調整,體溫乃相應上升直至與調定點新高度相適應。同時,負調節(jié)中樞也激活,產生負調節(jié)介質限制調定點的上移和體溫的升高。正負調節(jié)相互作用的結果決定了體溫上升的水平。第 4 章應激二、填空題1、全身適應綜合征由三個階段組成:警覺期抵抗期衰竭期。2、應激最基本的神經 - 內分泌反應包括: 交感- 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下丘腦- 垂體 - 腎上腺皮質激素系統(tǒng)(hpa)。3、應激原可粗略分為環(huán)境因素、機體內在因素、心理、社會因素三類4、
9、急性期反應蛋白主要由肝細胞細胞合成。5、hpa 軸的基本組成位下丘腦室旁核、腺垂體、腎上腺皮質,其中(4)室旁核為中樞位點。6、應激時 lc/ne系統(tǒng)的中樞位點是藍斑。7、與應激關系較密切的心血管疾病有:應激性心肌病、動脈粥樣硬化、高血壓。五、問答題1、應激時 , 交感- 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興奮有哪些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 ?答:其積極作用: 1)興奮心臟 2) 血流重分布 3)升血糖供能 4)擴張支氣管,增加肺通氣不利影響: 能量消耗、組織分解, 血管痙攣、組織缺血,致死性心律失常等。2、應激時 , 糖皮質激素分泌增多對機體有哪些積極作用和消極影響 ?答:積極作用:升血糖,容許作用(維持兒茶酚胺反應
10、 性),抗炎抗過敏。不利影響:抑制炎性反應、抑制生長激素、性激素、甲狀腺素合成、釋放3、應激性潰瘍的發(fā)生機制?答:應激性潰瘍的機制包括胃粘膜缺血 , 糖皮質激素大量分 泌, 前列腺素合成減少 ,酸中毒、內毒素及膽汁反流及氧自由基等。4、簡述急性期反應蛋白的生理功能。答:抑制蛋白酶: 1 蛋白酶抑制劑, 1 抗糜蛋白酶清除異己、壞死組織: crp抗感染、抗損傷:crp(炎癥和疾病活動的指標) 、補體結合、運輸功能: 結合珠蛋白、銅藍蛋白第 5 章休克二 、填空題1、低血容量性休克按微循環(huán)的變化可分為:休克早期(缺血性缺氧期)、休克期(淤血性缺氧期) 、休克晚期(休克難治期)三期。2、休克的病因有
11、:失血失液、燒傷、創(chuàng)傷、感染、 (5) 過敏、 (6) 急性心力衰竭、 (7) 強烈神經刺激。3、休克發(fā)病的始動環(huán)節(jié)是:血容量減少、外周血管床容量增加、心輸出量急劇下降。4、按血流動力學特點可將休克分為:高排低阻型休克、低排高阻型休克、低排低阻型休克。5、人體內天然存在的兒茶酚胺有去甲腎上腺素、 腎上腺素、多巴胺。6、根據(jù)臨床發(fā)病形式, mods可分為速發(fā)單相型(原發(fā)型)、遲發(fā)雙相型(繼發(fā)型) 。五、問答題:1、試述休克早期微循環(huán)障礙的特點及發(fā)生機制。答: 1)微循環(huán)的變化特點:少灌少流,灌少于流。具體表現(xiàn):微動脈、后微動脈和毛細血管前括約肌收縮, 微循環(huán)灌流量急劇減少, 壓力降低; 微靜脈和
12、小靜脈對兒茶酚胺敏感性較低, 收縮較輕; 動靜脈吻合支不同程度開放。2)機制:交感 - 腎上腺髓質系統(tǒng)強烈興奮,兒茶酚胺增多,作用于受體,使微血管收縮而引起組織缺 血缺氧;若作用于受體,則使動- 靜脈吻合枝開放, 加重真毛細血管內的缺血狀態(tài);血管緊張素、血栓素 a2、加壓素、內皮素、白三烯等亦有縮血管作用。2、休克早期的微循環(huán)變化具有什么代償意義?答:血液重新分布,保證心、腦的血液供應。心腦 血管擴張,皮膚、腹腔臟器血管收縮。動脈血壓的維持。機制: a.自身輸血,回心血量增加b.心肌收縮增強,心輸出量增加c.外周總阻力增加d自身輸液: 組織液進入血管。第 6 章彌散性血管內凝血二、填空題1、d
13、ic 的最常見的原因是 (1)感染性疾病。2、影響dic 發(fā)生發(fā)展的因素包括單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受損、 肝功能嚴重障礙、血液高凝狀態(tài)、 微循環(huán)障礙。3、根據(jù)發(fā)展過程,典型的dic 可分為高凝期、消耗性低凝期、繼發(fā)性纖溶亢進期三期。4、根據(jù)凝血物質消耗和代償情況,可將dic 分為失代償型、代償型、過度代償型三型。5、dic的主要臨床表現(xiàn)是出血、器官功能障礙、休克、微血管病性溶血性貧血。6、dic引起出血的機制是凝血物質被消耗而減少、纖溶系統(tǒng)激活、 fdp形成。7、dic 時華- 佛綜合征指 (1)腎上腺發(fā)生出血性壞死, 席漢綜合征指 (2)垂體 發(fā)生壞死。五、問答題1、簡述dic 的誘因。答:單
14、核吞噬細胞系統(tǒng)功能受損、肝功能嚴重障礙、 血液高凝狀態(tài)、微循環(huán)障礙2、簡述dic 的發(fā)生機制。答: 1)組織嚴重破壞使大量組織因子進入血液,啟動凝血系統(tǒng),見于嚴重創(chuàng)傷手術產科意外等;2)血管內皮細胞損傷、 凝血、抗凝調控失常, 見于缺氧酸中毒嚴重感染等; 3)血細胞大量破壞:異型輸血白血病化療等;4)血小板被激活:多為繼發(fā)性作用。;5)促凝物質進入血液 ,如蛇毒、出血性胰腺炎3、為什么dic病人常有廣泛的出血?其出血有何特點?答:出血是dic 最常見的表現(xiàn)之一, 也是診斷 dic 的重要依據(jù)。dic 病人常發(fā)生出血的原因是: 凝血物質消耗; 纖溶系統(tǒng)激活和fdp的抗凝血作用;微血管壁通透性增加
15、。 特點:發(fā)生率高、原因不能用原發(fā)病解釋、形式多樣、部位廣泛、程度輕重不一、普通止血藥效果差。第 7 章缺血再灌注損傷二、填空題1、再灌注損傷是否出現(xiàn)及其嚴重程度, 關鍵在于: 缺血時間長短、 側支循環(huán)形成情況、 對氧需求程度、電解質濃度。2、目前認為缺血 - 再灌注損傷的發(fā)生機制主要與白細胞的作用、鈣超載、氧自由基作用有關。3、缺血- 再灌注時氧自由基產生過多的可能機制有:黃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增多、 中性粒細胞、 線粒體。4、氧自由基可分為: 非脂質氧自由基、 脂質氧自由基。5、活性氧的種類主要包括氧自由基、非自由基如單線態(tài)氧、 h2o2。6、機體的自由基清除劑主要有低分子清除劑、 酶性清除劑
16、兩大類。7、缺血- 再灌注時白細胞介導的損傷主要有:微血管損傷、細胞損傷。五、問答題1、試述缺血 - 再灌注時氧自由基產生過多的機制。答: 1) 黃嘌呤氧化酶的形成增多: 缺血時由于atp 減少,膜泵失靈, 細胞內游離鈣增加, 激活鈣依賴性蛋白水解酶, 使黃嘌呤脫氫酶 (xd)大量轉變?yōu)辄S嘌呤氧化酶(xo)。同時, atp依次降解為 adp、amp和次黃嘌呤,?故次黃嘌呤大量堆積。再灌注時,大量氧進入缺血組織。黃嘌呤氧化酶在催化次黃嘌呤為黃嘌呤及催化黃嘌 呤為尿酸的兩步反應中,產生大量超氧陰離子自由基、 過氧化氫、羥自由基。2) 中性粒細胞聚集 ;3) 線粒體損傷 4)兒茶酚胺的增加引起的自身
17、氧化。2、試述自由基在再缺血- 再灌注損傷中的作用。答: 1)膜脂質過氧化增強:導致:( 1)破壞膜結構:(2)間接抑制膜蛋白功能(3)促進自由基等生物活性物質形成 (4)減少 atp生成2)蛋白質功能抑制: 蛋白質失去活性,結構改變。3 )核酸及染色體破壞: 染色體畸變,核酸堿基改變或dna斷裂。2+3、簡述缺血 - 再灌注損傷細胞內鈣超載的機制及其損傷作用。答:鈣超載產生機制:1 ) na-ca交換異常,鈣內流增加,導致細胞鈣超載。機制:細胞內高鈉直接激活+2+2+na-ca蛋白;細胞內高h,間接激活na-ca蛋白;蛋+2+白激酶 c(pkc)活化,間接激活na-ca蛋白 2 )生物膜損傷
18、:細胞膜損傷,膜通透性增高,鈣大量內流;2)2+線粒體及肌漿網受損,胞漿ca鈣超載鈣超載的損傷作用: 線粒體功能障礙; 激活磷脂酶等多種酶;再灌注性心律失常;促進氧自由基生成;肌原 纖維過度收縮4、白細胞介導的微血管損傷表現(xiàn)在哪些方面?答: 微血管血流變學改變微血管堵塞微血管通透性增高。5、為什么說缺血 - 再灌注時氧自由基產生增多和細胞內鈣超載互為因果?+答:自由基可和細胞的膜磷脂、蛋白、核酸發(fā)生反應, 致細胞功能障礙和結構破壞。當缺血- 再灌注時氧自由基產生增多,可引起細胞膜脂質過氧化反應和通透性增2+強,細胞外 ca內流;膜上 na-k-atp 酶失活,使細胞+2+內 na升高, na
19、-ca交換增強;線粒體膜的液態(tài)及流動性改變,致線粒體功能障礙;atp 生成減少,使質2+膜與肌漿網鈣泵失靈,不能將肌漿中過多的ca 泵出或2+攝取入肌漿網。導致ca 超載發(fā)生。另一方面,細胞內鈣超載使鈣敏感蛋白水解酶活性增高, 促使黃嘌呤脫氫酶轉變?yōu)辄S嘌呤氧化酶,使自由基生成增加;鈣依賴性磷脂酶a2 的激活,使花生四烯酸 (aa) 生成增加,通過環(huán)加氧酶和脂加氧酶作用產生大量h2o2 和 oh。;鈣離子沉積線粒體使細胞色素氧化酶系統(tǒng)功能失調,致分子氧經單電子還原形成氧自由基增多;同時,2+ca 進入線粒體可使mnsod和過氧化氫酶和過氧化物酶活性下降,導致氧自由基增多。所以,氧自由基產生增多和
20、細胞內鈣超載可互為因果, 形成惡性循環(huán),使缺血-再灌注損傷加重。第 8 章心力衰竭二、填空題 1心力衰竭的臨床表現(xiàn)大致可歸納為三大臨床主癥 肺循環(huán)充血、體循環(huán)淤血、心輸出量不足。2、心力衰竭時主要心外代償反應是血流重分布、 增加血容量、紅細胞增多、組織細胞利用氧的能力增強。3、心肌舒張功能障礙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鈣離子復位延緩、肌球- 肌動蛋白復合體解離障礙、心室順應性降低。4、心力衰竭的發(fā)生原因有原發(fā)性心肌舒縮功能障礙、心臟負荷加重兩類。5、心力衰竭的常見誘因: 感染、 心律失常、 妊娠分娩、過度勞累、(5)情緒激動等等。6、按發(fā)生部位可將心力衰竭分為左心衰、右心衰、全心衰。7、心力衰竭時心臟
21、的代償反應有: 心臟擴張、 心肌肥大、心率加快。8、心力衰竭時呼吸困難發(fā)生的基本機制是肺淤血、 肺水腫。9、導致心肌收縮性減弱的因素有收縮相關蛋白破壞 、(2)能量代謝紊亂、 (3)興奮- 收縮耦聯(lián)障礙、 心肌肥大的不平衡生長。五、問答題1. 試述心力衰竭的發(fā)病機制。2+答:心肌收縮力下降: (1)收縮相關蛋白破壞 ,(形式: 壞死, 凋亡)(2)能量代謝紊亂 ( 包括能量生成障礙和利用障礙 )(3)興奮- 收縮耦聯(lián)障礙 ( 包括肌漿2+網對 ca攝取、儲存、釋放障礙,胞外ca內流障礙2+和肌鈣蛋白與 ca結合障礙 )2+心室舒功能異常 (包括 ca復位延緩, 肌球- 肌動蛋白復合體解離障礙,
22、心室舒張勢能減少)2. 簡述心力衰竭時心臟的代償反應。答: (1) 心率加快 (2)心臟擴大(緊張源性擴張,肌源性擴張) (3) 心肌肥大(向心性肥大、離心性肥大)3. 何謂端坐呼吸?其發(fā)生機制如何?答:心衰病人平臥可加重呼吸困難而被迫采取端坐或半臥體位以減輕呼吸困難的狀態(tài)稱為端坐呼吸。機制:平臥位時下半身靜脈血液回流量增加,加重肺淤 血水腫; 端坐時膈肌下移, 胸腔容積增大, 肺活量增加 . 平臥位時身體下半部水腫液吸收入血增多,加重肺淤血 肺水腫。2+4. 試述心衰時引起心肌興奮- 收縮耦聯(lián)的機制.2+2+答: (1) 肌漿網 ca處理功能障礙(含ca攝取儲存、2+釋放障礙)(2)胞外ca
23、內流障礙( ca內流的途徑,2+心肌肥大酸中毒、高血鉀對ca 內流的影響。(3)肌鈣2+蛋白與ca二、填空題結合障礙第 9 章呼吸衰竭1、呼吸衰竭是指 (1) 外呼吸功能 嚴重障礙, 以致 pao2低于(2) 60mmhg,伴有或不伴有 paco2 高于 (3) 50mmhg的病理過程。2、根據(jù)主要發(fā)病機制的不同, 可將呼吸衰竭分為 (1) 通氣 和(2) 換氣 性呼吸衰竭。3、i 型呼衰的病人可吸入 (1) 高 濃度的氧。ii 型呼衰的病人應吸入 (2) 低 濃度的氧,使 pao2 上升到 (3) 60mmhg即可。4、co2 可使腦血管 (1) 擴張,皮膚血管 (2) 擴張,腎血管(3)
24、收縮 和肺小血管 (4) 收縮。5、阻塞部位在中央氣道胸內部位, 表現(xiàn)為 (1) 呼氣 性呼吸困難。阻塞在胸外段則表現(xiàn)為 (2) 吸氣 性呼吸困難。6、ards是典型的 (1) i 型呼吸衰竭。臨床表現(xiàn)以 (2)進行性呼吸困難和(3)頑固性低氧血癥為特點。五、問答題1、簡述呼吸衰竭的發(fā)病機制。答:通氣障礙 :(1) 限制性通氣不足, (2) 阻塞性通氣不足;換氣障礙: (1) 彌散障礙, (2) 通氣血流比例失調。2、舉例論述限制性肺通氣障礙的原因。答: (1)呼吸肌活動受限:中樞或外周神經病變;藥物抑制如鎮(zhèn)靜藥、 安眠藥、麻醉劑; 呼吸肌疲勞如過度運動;呼吸肌萎縮如營養(yǎng)不良;呼吸肌無力如低鉀
25、血癥、缺氧、酸中毒 (2) 胸廓順應性下降如畸形、纖維化(3) 肺順應性下降如纖維化、表面活性物質減少(4)氣胸、胸腔積液3、何謂彌散障礙?舉例說明其發(fā)生原因?答:肺泡膜面積減少或肺泡膜異常增厚和氣體彌散時間縮短所引起的氣體交換障礙。原因: 1)肺泡膜面積減少,如肺葉切除、肺不張、肺纖維化 2)肺泡膜厚度增加如肺水腫、纖維化、透明膜形成、稀血癥 3 ) 血與肺泡接觸時間過短如體力負荷增加4、如何鑒別真性分流與功能性分流,機理何在?答:吸入純氧可以鑒別。吸入純氧可使功能性分流的pao2 降低得到明顯改善, 而對真性分流所致的pao2 降低則無明顯作用。因真性分流的血液完全未經氣體交換。第 10
26、章肝性腦病二、填空題1、 目前關于肝性腦病的發(fā)病機制主要有氨中毒學說、假性神經遞質學說、gaba學說、血漿氨基酸失衡學說等學說。2、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腦病發(fā)生的機理為 : 干擾腦的能量代謝、影響神經遞質的產生和互相平衡、 干擾神經細胞膜的功能及其電活動。3、 假性神經遞質的 (1) 化學結構 與正常的神經遞質相似,但其 (2)生理效應遠較正常遞質為弱。4、?肝性腦病病人血漿中氨基酸比值異常,? 表現(xiàn)在 (1)支鏈氨基酸減少,? 而(2)芳香族氨基酸增加。5、 - 氨基丁酸是中樞神經系統(tǒng)的(1)抑制 性神經遞質。6、引起肝性腦病的常見誘因有:消化道出血、鎮(zhèn)靜、麻醉、利尿藥物、便秘、感染、(5) 輸
27、血、(6)高蛋白飲食、 (7) 大量放腹水。五、問答題1、論述氨中毒學說。答:肝性腦病患者血氨升高的機制:(1)血氨生成過多 :肝硬化致門靜脈高壓,使腸粘膜淤血,引起消化吸收不良及蠕動減慢,細菌大量繁殖,氨生成過多 ;肝硬化病人常有上消化道出血,? 血中蛋白質在腸道細菌的作用下產氨;肝硬化病人常合并肝腎綜合癥 ,腎臟排泄尿素減少 ,大量尿素彌散至胃腸道而使腸道產氨增加;肝性腦病的患者, 早期躁動不安 , 肌肉活動增強 ,產氨增加。血氨清除不足:肝功能嚴重受損時,由于代謝障礙使atp 供給不足 ,加上肝內酶系統(tǒng)遭到破壞, 導致鳥氨酸循環(huán)障礙 ,使尿素合成減少而使氨清除不足;慢性肝硬化時 ,形成肝
28、內和門 - 體側支循環(huán), 使來自腸道的血液繞過肝臟,直接進入體循環(huán),也使氨 清除不足。血氨升高引起肝性腦病的機制:1) 干擾腦的能量代謝 :氨可抑制腦組織中的丙酮酸脫羧酶的活性 ,使乙酰輔酶a生成減少 ,導致檸檬酸生成減少 , 三羧酸循環(huán)運轉受阻 , atp 合成減少 ;氨與 -? 酮戊二酸合成谷氨酸的過程中 , 使三羧酸循環(huán)中的 - 酮戊二酸減少而 atp 合成減少 ;時消耗了大量還原型輔酶 i (nadh), 導致呼吸鏈的遞氫受阻, 影響高能磷酸鍵的產生 ; 氨與谷氨酸合成谷氨酰胺的過程中 , 消耗了大量的 atp , 更加重了能量供應不足。2) 影響神經遞質的產生和互相平衡:乙酰輔酶 a
29、 生成減少 ,致興奮性遞質乙酰膽堿減少;氨抑制谷氨酸脫羧酶和- 氨基丁酸轉氨酶活性,致抑制性遞質- 氨基丁酸增加 ;腦氨增多使腦內興奮性遞質谷氨 酸和天冬氨酸減少,抑制性遞質谷氨酰胺增多。3) 干擾神經細胞膜的功能及其電活動: 干擾神經細胞膜+na-k -atp酶的活性 , 影響 na和 k 在神經細胞膜內外的正常分布 ,使神經的興奮和傳導過程受到干擾。2、簡述肝性腦病假性神經遞質學說。答:肝功能不全時, 由于肝臟解毒功能降低, 或經側枝循環(huán),使芳香族氨基酸如苯丙氨酸及酪氨酸形成的苯乙胺及酪胺在血中積聚,隨體循環(huán)進入腦組織, 在腦細胞內經 - 羥化酶的作用形成苯乙醇胺和對羥苯乙醇胺(鱆胺)。它
30、們在結構上與正常遞質去甲腎上腺素和多 巴胺很相似,能竟爭性取代正常神經遞質而被腦干網狀 結構兒苯酚胺能神經元所攝取、貯存,釋放。因其作用遠不如正常遞質強, 不能產生正常的效應。致使腦干網狀結構不能維持覺醒狀態(tài),導致昏迷。3、簡述肝性腦病gaba學說的主要內容。答:肝性腦病時,肝清除來自腸道gaba能力下降,血中gaba濃度升高,同時血腦屏障對 gaba的通透性增加,導致腦內 gaba增多。進入腦內 gaba與突觸后神經元的特異性gaba受體結合, cl -運轉通道開放, cl - 進入細胞內,靜息膜電位超極化, 造成中樞神經系統(tǒng)功能抑制, 出現(xiàn)肝性腦病中所見的意識變化與運動調節(jié)功能障礙。 4、
31、簡述肝性腦病時血中支鏈氨基酸減少及芳香氨基酸 增加的機制。答:肝功能受損時, 血液中胰島素含量迅速增加,促進肌肉和脂肪組織對支鏈氨基酸的利用和分解,結果使血中支鏈氨基酸減少。 肝功能衰竭或肝硬化時, 芳香氨基酸或者不能被肝臟分解, 或通過側支循環(huán)繞過肝臟, 故使血中芳香氨基酸增加。第 11 章 腎功能衰竭二、填空題1、腎臟的內分泌功能表現(xiàn)在它能分泌 : 腎素、促紅細胞生成素、 1,25(oh) 2d3 、前列腺素,滅活如下兩種激素: (5) 甲狀旁腺激素、 (6) 胃泌素。2、急性腎功能衰竭按其病因可分為:腎血流減少、原尿漏出、腎小管阻塞。3、少尿型急性腎衰腎小球濾過下降的發(fā)病機理有: 腎前性腎衰、腎性腎衰、腎后性腎衰。4、急性腎衰少尿期的功能代謝變化為水中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沼氣服務合同范本
- 用工提成合同范本
- 環(huán)境科學與辦公環(huán)境的和諧發(fā)展路徑
- 科技研發(fā)中的成本控制與質量保證措施培訓報告
- 教科版五年級下冊科學全冊教學課件(2024年3月修訂)
- 帶式輸送機施工方案
- 地庫頂板上上車施工方案
- 科技助力生態(tài)旅游開發(fā)與環(huán)境保護的融合發(fā)展
- 番禺區(qū)防水板施工方案
- 遼寧傳媒學院《數(shù)字化建筑環(huán)境設計軟件基礎CAD》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農村砍樹賠償合同模板
- 2024年貴州省公務員錄用考試《行測》真題及答案解析
- 工程造價基礎知識課件
- 2024年相機租賃合同書范本
- Python快速編程入門(第2版)完整全套教學課件
- 南航集團招聘筆試題庫2024
- 中級消防設施操作員證培訓項目服務方案
- 自考15040習新時代思想概論高頻備考復習重點
- 醫(yī)學課件小兒腹瀉5
- 發(fā)展?jié)h語 初級讀寫一 第二課 謝謝你
- 景觀照明設施運行維護經費估算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