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學習必備歡迎下載初中課外文言文閱讀閱讀及翻譯一、楚人學舟楚人有習操舟者,其始折旋疾徐,惟舟師之是聽。于是小試洲渚之間,所向莫不如意,遂以為盡操舟之術。遂遮謝舟師,椎鼓徑進,亟犯大險,乃四顧膽落,墜槳失柁?!咀⑨尅砍汗艊?。折:調頭。旋:轉彎。椎:用椎敲。古代作戰(zhàn),前進時以擊鼓為號。亟:突然。犯:碰到。柁:同“舵”。譯文:楚地有個學習駕船的人,他(在)開始(的時候)折返、旋轉、快、慢,完全聽從船師傅的話。于是在江中島嶼之間小試(身手),所做的沒有不得心應手的,便以為學全了駕船的技術。馬上謝別了船師,擊鼓(古人大概是靠擊鼓來發(fā)布號令的吧)快進,立即就遇上大的危險,就四處張望嚇破了膽,槳墜(江)舵
2、失去操控。然而這今天的危急,不就是前面的得意(所造成的)嗎?11解釋下列句中加點的詞語。(2 分)(1)其始折旋疾 徐() (2)乃四顧膽落()12用現(xiàn)代漢語解釋文中畫線的句子。(4 分)(1)遂以為盡操舟之術。_ (2)椎鼓徑進_ 13本文告訴人們的道理是:_。參考答案:11 (2 分,各1 分) (1)慢;(2)看。 12 ( 4 分,各2 分) (1)于是就認為已經完全掌握了駕船方法(技術)。 (2)用椎敲著鼓,徑直向前駛去。13 (2 分)學習、工作不能淺嘗輒止(或學習、工作不能自滿,或學習、工作應該不斷進?。┒?、魯人徙越讀下列這則文言文,回答1416 題( 6 分)魯人身善織屨,妻善
3、織縞,而欲徙于越。?或謂之曰: “ 子必窮矣! ” 魯人曰: “ 何也? ” 曰:“ 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以子之所長,游于不用之國,欲使無窮,其可得乎?” (選自韓非子 說林上)【注釋】屨:麻鞋??c:白絹,周人用縞做帽子。履:鞋,這里用作動詞,指穿鞋。跣:赤腳。譯文:魯國有個人(他)自己善于用麻、葛編織鞋子,(他的)老婆善于織縞(生絹), (他)想移民到越國去。有人對他說:“ 您(去越國)必然會窮的?!?(那)魯國人說:“ 為什么? ” (回答)說: “ 屨是用來穿的,但是越人赤腳走路;縞是用來做帽子的,但是越人披發(fā)。以您的所長,去到不使用(你的產品)的國家,想讓
4、(自己)不窮,這可能嗎? ”14解釋句中加點字的含義。(2 分)(1)或謂之曰(2)以子之長15翻譯劃線句(2 分)屨為履之也,而越人跣行;縞為冠之也,而越人被發(fā)。16這篇短文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2 分)參考答案: 14、 ( 1)有人( 2)憑15、你們編了麻鞋是給人穿的,可是越國人是光腳走路的。你們織了白絹是給人做帽子戴的,可是越國人是被散頭發(fā)不戴帽子的。16、要根據需要來確定行動,否則只能碰釘子。學習必備歡迎下載三、芒山盜宣和間,芒山有盜臨刑,母親與之訣(ju )。盜對母云:“愿如兒時一吮母乳,死且無憾。”母與之乳,盜嚙斷乳頭,流血滿地,母死。盜因告刑者曰:“吾少也,盜一菜一薪,吾母
5、見而喜之,以至不檢,遂有今日。故恨殺之?!眴韬?!異矣,夫語“教子嬰孩”,不虛也!譯文:宣和年間,芒山有一盜將要受極刑,他母親來和他訣別。芒山盜對母親說:“我想像小孩時吸一下母親的乳汁,死了也感到無憾?!蹦赣H讓他吮乳,芒山盜咬斷乳頭,流血滿地,母親死去。芒山盜就告訴劊子手說:“我小時候,偷來一棵菜一根柴,我的母親看見,卻很喜歡我的這種不良行為,以至于后來不能約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場。所以懷恨把她殺了?!卑?!真是與眾不同啊,俗話說: “教育子女要從幼兒時就開始?!边@真不假啊!1.解釋下列加點字。(4 分 ) (1)愿如兒時一吮母乳(2)盜因告刑者曰(3)以至不檢(4)夫語“教子嬰孩”2.翻譯下面
6、的句子。(2 分 ) (1) 吾少也,盜一菜一薪,吾母見而喜之,以至不檢,遂有今日譯文:(2) 夫語“教子嬰孩”不虛也!譯文:3.對下列句中的加點詞的意義判斷正確的一項是:(1)芒山有盜臨刑(3)愿如兒時一吮母乳(2)盜一菜一薪(4)母與之乳a、(1)與 (2)相同, (3)與(4)不同b、(1)與 (2)不同, (3)與(4)也不同c、(1)與 (2)相同, (3)與(4)也相同d、(1)與 (2)不同, (3)與(4)相同4.這個故事留給我們的啟示是:答案: 1.(1)吮吸(2)于是(3)約束、檢點(4)語氣詞2.(1)我小時候, 偷一棵菜、 一根柴, 我的母親看見了很喜歡我的這種不良行為
7、,以至于后來不能約束自己,才有今天的下場。(2)“教給孩子需要從幼兒開始”話不假?。?.b 4.教育孩子要從小開始(意見對即可 ) 四、月攘一雞今有人日攘 (r ng) 其鄰之雞者,或告之曰:“是非君子之道”曰: “請損之,月攘一雞,以待來年然后已。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選自孟子) 注釋:攘:竊取,偷。君子:這里指行為端正的人。道:此處指行為道德。1.解釋下列加點字。(4) (1)是非君子之道(2)請損之(3)以待來年然后已(4)或告之曰2.選出與“以待來年然后已”中“已”字用法不同的一項:( )(2 分) a、欺速已矣b、懼其不已c、可以已大風d、此印者才華,則第二板已具學習
8、必備歡迎下載3.翻譯: (2) 如知其非義,斯速已矣,何待來年?4.這個故事啟示我們(2 分 ) 譯文:現(xiàn)在有一個人每天偷鄰居家的雞,有人對他說:“這不是君子的行為。 ”他說:“那就讓我少偷點,每個月偷一只雞,等到明年,然后就不偷了?!比绻滥鞘遣粚Φ?,應該馬上停止,為什么還要等來年?感:這個故事在今天,似乎顯得太平淡乏味。既無哲理又無智能。只是簡單的說教:知錯就改。1.(1)遠 (2)減少(3)明年(4)有人2.d 3.如果知道那樣做不應當,就應該趕快停止,為什么要等到明年呢?4.對于錯誤的東西,要下決心立即改正,決不能因故拖延,更不能明知故犯。五、陳萬年教子萬年嘗病,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
9、語至夜半, 咸睡,頭觸屏風。萬年大怒, 欲杖之, 曰: “乃公教戒汝,汝反睡,不聽吾言,何也?”咸叩頭謝曰:“具曉所言,大要教咸諂(ch n)也?!弊⑨專合蹋宏愊?,陳成年之子。戒:同“誡” ,教訓。譯文:陳萬年病了,把兒子陳咸叫到床前。教他讀書,教至半夜,陳咸瞌睡,頭碰到了屏風。陳萬年很生氣,要拿棍子打他,訓斥說:“ 我口口聲聲教你,你卻睡去,不聽我講,為什么?”陳咸趕忙跪下,叩頭說:“ 爹爹的話,我都曉得,大抵教兒子對上司要拍馬屁、討好啊,如此而已! ” 陳萬年沒有再說話。1.解釋下列句子的加點字(4 ) (1)欲杖之(2)具曉所言(3)咸叩頭謝曰(4)大要教咸諂之2.下列各句中加點的字與例
10、句中加點的字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 分) 例句:召其子咸教戒于床下a、蓋簡桃核修狹者為之b、一狼洞其中c、肉食者鄙,未能遠謀d、孰知賦劍之毒有甚是蛇者乎3.翻譯:大要教咸諂也。(2 分) 4.你認為陳萬年的做法對嗎?為什么?(2 分) 答案 1.(1)用杖打(2)完全,都(3)認錯(4)大致2.a 3.主要的意思是教我奉承拍馬??!4.不對,陳萬年教兒子學會拍馬屁,這是一種卑劣的行為,是不準確的。六、農夫毆宦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稱“ 宮市 ” ,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 門戶 ” (指 “ 門戶 ” 稅) ,仍邀(強要)以驢送至內。農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日:“ 我有父
11、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 遂毆宦者。1下列各組句子中加點的詞語含義不相同的一項是( d)a 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 b 今以柴與汝嘗與人傭耕甚矣,汝之不惠c 不取直而歸d 我有死而已系向牛頭充炭直爾來二十有一年矣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 以” 與“ 仍邀以驢送至內” 中的 “ 以” 用法相同的一項是a 學習必備歡迎下載a以刀劈狼首 b 意將隧入以攻其后也c不以物喜,不以己悲d 以俟夫觀人風者得焉3將 “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 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文:我有父母親,妻子兒女,等我賣柴得錢后才能有飯吃。4文中賣柴農夫與白居易筆下的賣炭翁的遭遇,揭露了怎樣
12、的社會現(xiàn)實?賣柴農夫與賣炭翁這兩個人物形象有什么不同?請簡要談談你的看法。答:揭露了“宮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與迫害。賣柴農夫性情剛烈,敢于奮起反抗;賣炭翁淳樸善良,逆來順受。六、農夫毆宦嘗有農夫以驢負柴至城賣,遇宦者(太監(jiān) )稱“宮市”取之;才與絹數尺,又就索“門戶”(指“門戶”稅 ),仍邀 (強要 )以驢送至內。農夫涕泣,以所得絹付之;不肯受,曰:“須汝驢送柴至內。 ”農夫曰:“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今以柴與汝,不取直而歸,汝尚不肯,我有死而已!”遂毆宦者。翻譯:曾經有一個農夫,用驢馱著木柴來賣,宦官自稱宮市,拿走他的木柴,給了他幾尺絹,又就地索取進奉門戶錢,還要求用驢將木柴送到內廷去。
13、農夫哭了,把得到的絹又給了宦官,宦官不肯接受,說:“ 必須得到你的這匹驢才行?!?農夫說: “ 我家有父母、妻子、兒女,要靠它嫌錢糊口?,F(xiàn)在我把木柴給了你,不向你要價錢就往回走了,而你還是不肯放我,我也只有和你拼了! ” 于是農夫毆打了宦官。(街使的屬吏捉住他上報,德宗頒詔將宦官廢免,賜給農夫十匹絹。然而,宮市并不因此而改變,諫官與御史們屢次規(guī)諫,德宗都不肯聽從。)1.解釋文中加點詞:(4 分 ) (1)才與絹數尺(2)農夫涕泣(3)不取直而歸(4)遂毆宦官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以”與“仍邀以驢送至內”中的“以”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 分) a、以刀劈狼首b、余故道為學之難以告之c、不以
14、物喜,不以己悲d、有好事者船載以入3.把畫線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 分) 我有父母妻子,待此然后食。4.文中賣柴農夫的遭遇,揭露了怎樣的社會現(xiàn)實?1.(1)給 (2)眼淚(3)通“值”價值(4)就2.a 3.我有父母親、妻子兒女,等著賣柴得錢后,才能有飯吃。4.揭露了“宮市”對勞動人民的剝削、迫害。(七)敝帚自珍文人相輕,自古而然。傅毅之于班固,伯仲之間耳,而固小之,與弟超書曰:“武仲以能屬文,為蘭臺令史,下筆不能自休。”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話曰: “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彼共蛔砸娭家?。翻譯:文人互相輕視,自古以來就是如此。傅毅和班固兩人文才相當,
15、不分高下,然而班固輕視傅毅,他在寫給弟弟班超的信中說:傅武仲因為能寫文章當了蘭臺令史的官職,(但是卻)下筆千言,不知所止。大凡人總是善于看到自己的優(yōu)點,然而文章不是只有一種體裁,很少有人各種體裁都擅長的,因此各人總是以自己所擅長的輕視別人所不擅長的,鄉(xiāng)里俗話說:家中學習必備歡迎下載有一把破掃帚,也會看它價值千金。這是看不清自己的毛病啊。注釋:傅毅、班固均為東漢文學家,史學家。超班超。班固之弟,東漢名將。自休 (冗長松散 )自己也止不住。自見 即見自,表現(xiàn)自己的長處。體體裁 里語 俗語,民間諺語。1.解釋下列句中的加點字:(4 分) (1)自古而然 ( ) (2)而固小之 ( ) (3)鮮能備善
16、 ( ) (4)斯不自見之患也( ) 2.選出與“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中加點的“以”字用法相同的一項:( )(2 分 ) a、武仲以能屬文b、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c、蓋亦以精力自致者d、策之不以其道3.文中分析“文人相輕”的原因是什么?(1 分)4.“家有敝帚,享之千金”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現(xiàn)代漢語常用“敝帚千金”、 “敝帚自珍”的表達形式,那么在現(xiàn)代漢語中是什么意思?(3 分) 答案: 1.(1)這樣(2)輕視 (3)少(4)害處 2.b 3.夫人善于自見,而文非一體;鮮能備善,是以各以所長,相輕所短。里語曰:“家有弊帚,享之千金?!彼共蛔砸娭家?。4.比喻人無自知之明。比喻東西雖不好,但由
17、于自家之物,也看得非常寶貴。八、樊重樹木樊重欲作器物,先種梓漆,時人嗤之。然積以歲月,皆得其用。向之笑者,咸來求假焉。引種植之不可已出。諺曰: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贝酥^也。注解:樊重:人名。梓漆:梓樹和漆樹?!咀g文】樊重曾經想制作器物,他就先種植梓材和漆樹。當時的人們都對他的做法嗤之以鼻。但是在幾年之后,梓樹和漆樹都派上了用場。過去那些恥笑他的人,現(xiàn)在返過來都向他借這些東西。這說明種植樹木是不可以停止的??!俗諺說:“ 一年的計劃 ,不如種谷子 ;十年的計劃 ,不如種樹木 . ”說的就是這件事呀! (做事應從長遠考慮)1.解釋句中的加點詞:(4 分) (1)向之笑者(2
18、)咸來求假焉(3)然積以歲月2.下列句中的“之”與“時人嗤之”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 分 ) a、悵恨久之b、何陋之有c、親戚畔之d、汝心之固,固不可徹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句子。(2 分) 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4.“此之謂也”說的是什么道理?對你有何啟示?道理:啟示:答案: 1.(1)從前(2)都、借(3) 但是2.c 3.作一年的打算,不如種谷;作十年的打算,不如種樹。4. 道理:無論做什么事情都要早作準備,有長遠打算。啟示:學習也是如此九、齊人有好獵者齊人有好獵者,曠日持久而不得獸,入則羞對其家室。出則愧對其知友,其所以不得之故,乃狗劣也。欲得良狗,人曰:“
19、君宜致力于耕作。 ”獵者曰:“何為?”人不對。獵者自思,得無欲吾學習必備歡迎下載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于是退而疾耕。疾耕則家富,家富則市得良犬,于是獵獸之獲,常過人矣。非獨獵也,百事也盡然。翻譯:齊國有個人,喜歡打獵,但空費時日,持續(xù)很久,什么野獸也沒打到。一到家里,就感到對不起妻室兒女;走出家門,就感到對不起朋友鄉(xiāng)鄰。仔細想來,那打不到野獸的原因,就是喂的獵狗太不中用。想買一只好狗,家里又十分貧困,買不起。于是,他立即拼命種田。拼命種田,家里就富裕起來;家里富裕起來,也就有錢挑選好狗;獵狗的本領高強,于是每次都能捕獲到野獸:從此,他那打獵的收獲,經常超過了別人。認準目標,就努力去做,這
20、目標就準能實現(xiàn),不只打獵是這樣,其他事情也都是這樣啊! 1.解釋下列各句中的帶點詞。(4 分) (1) 入則羞對其家室( )(2) 其所以不得之故( ) (3) 君宜致力于耕作( )(4) 于是退而疾耕( ) 2.和“曠日持久而不得獸”的“而”用法不同的一項是:a、于是退而疾耕b、環(huán)而攻之而不勝c、可遠觀而不可褻玩焉d、殺所不足而爭所有余3.將文中劃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2 分) 得無欲吾致力于耕作有獲而后市良犬乎?4.讀了這則故事,你受到了什么啟發(fā)?(2 分) 答案: 1.(1)在家中 (2)原因 (3)應該(4)勤奮地耕地2.a 3.莫非是讓我集中精力耕地然后有所收獲,再去買條好狗吧。
21、4.人在遇到困難時,不可勉為其難,有時退是為了更好地進。(做任何事情不能一味蠻攻,當失敗時,應該注重考慮成功的策略) 十、張良受書五日平明,良往。父已先在,怒曰:“與老人期,后,何也?”去,曰:“后五日早會。 ”五日雞鳴,良往。父又先在,復怒曰:“后,何也?”去,曰:“后五日復早來! ”五日,良夜未半往。有頃,父亦來,喜曰:“當如是?!背鲆痪帟?,曰: “讀此則為王者師矣。后十年,興,十三年,孺子見我,濟北穀城山下黃石即我矣。”遂去。無他言。不復見。旦日,視其書,乃太公兵法也。良因異之,常習讀誦之。翻譯:五天之后天亮時,張良到那里去。老人已經先在那里了,(他)非常生氣地說:“ (你)跟老年人約會
22、, (比老人還)慢來,為什么(這樣)呢?” (說完就)走了,說:“ 五天之后早點來相會。 ” 五天之后雞叫的時候,張良就到那里去。老人又已經先在那里了,(他)又非常生氣地說: “ (你又比老人還)慢來,為什么(這樣)呢?” (說完就)走了,說:“ 五天之后再早點來相會。 ” 五天之后,張良不到半夜就到了那里。過了一會,老人也到了,(他)很高興地說:“ 應該像這樣(才對) ?!?(老人)拿出一卷書,說:“ (你)讀了這個就可以成為帝王的老師了。今后十年(你)將建立(一番事業(yè)),十三年后你將在濟北見到我,谷城山下的黃石就是我了。”(說完)就走了,再沒有說別的話,也不再出現(xiàn)。第二天(張良)看那卷書,
23、原來是太公兵法 。張良就感到很驚奇,常常反復地誦讀它。1.解釋下面句中加點的詞。(4 分) (1)遂去,無他言(2)與老人期(3)喜曰: “當如是”(4)良因異之2.下列句子中加點的“之”與“常習誦讀之”中的“之”用法相同的一項是:( )(2 分) a、孤之有孔明b、寡助之至學習必備歡迎下載c、公將鼓之d、公將馳之3.用現(xiàn)代漢語翻譯下面的句子:良因異之,常習誦讀之。(2 分) 4.本段文字表現(xiàn)了張良的優(yōu)秀品質。 (2 分) 1.(1)離開(2)約會 (3)這樣 (4)對感到奇怪2.d 3.張良對這件事感到奇怪,(從此 ),經常誦讀研究這卷兵書。4.恪守諾言,虛心求救。十一、(一五六)趙人患鼠趙
24、人患鼠,乞貓于中山,中山人予之。貓善撲鼠及雞。月余,鼠盡而雞亦盡。其子患之,告其父曰:“盍去諸?”其父曰:“是非若所知也。吾之患在鼠,不在乎于雞。夫有鼠,則竊吾食,毀吾衣,穿吾垣墉,壞傷吾器用。吾將饑寒焉,不病于無雞乎?無雞者,弗食雞則已耳,去饑寒猶遠。若之何而去夫貓也?注釋:中山:地名盍:何不垣墉:墻壁若之何:為什么翻譯:有一個趙國人家里發(fā)生了鼠患,到中山去找貓。中山人給了他貓。這貓既善于捉老鼠,也善于捉雞。過了一個多月,老鼠少了,雞也沒有了。他的兒子很擔心,對他父親說:為什么不把貓趕走呢?他父親說: 這就是你不知道的了。我怕的是老鼠,不是沒有雞。有了老鼠,就會吃我的糧食,毀我的衣服,穿我的
25、墻壁,啃我的用具,我就會饑寒交迫,害處不是比沒有雞更大嗎?沒有雞,只不過不吃雞罷了,離開饑寒交迫還很遠,為什么要把那貓趕走呢? 1.解釋下列加點字;(1)吾之患在鼠 ( ) (2)告其父曰:“盍去諸?” ( ) (3)是非若所知也 ( )(4)不病于無雞乎?( ) 2.聯(lián)系上下文,將文中劃橫線的句子翻譯成現(xiàn)代漢語。譯:3.對上面這則寓言分析有誤的一項是:( ) a、這則寓言告訴人們,若想解決問題,必須首先考慮自己的主要目標是什么。只要達到了這個目標,其他方面即使有些損失,也尚在所不惜。b、一個人如果在紛繁復雜的世界中,什么事都想做成,但又什么代價都不想付出,到頭來只能是一事無成。c、這則寓言告
26、訴我們:評價任何事物,應著他的主要方面是好是壞,不能吹毛求疵。d、 “有失才會有得”是本文的主旨。答案: 1.(1)憂慮(2)趕走(3)這件事(4)擔憂2.(如果 )沒有雞,不吃雞罷了,離饑寒還遠著呢。3.c 十二、劉羽沖偶得古兵書劉羽沖偶得古兵書,伏讀經年,自謂可將十萬。會有土寇,自練鄉(xiāng)兵與之角。全隊潰覆,幾為所擒,又得古水利書,伏讀經年,a 自謂可使千里成壤。經圖列說干州官,州官亦好事,使試于一村。 b 溝洫甫成,水大至,順渠灌入,人幾為魚。由是抑郁不自得,恒獨步庭聽,搖首自語曰:“古人豈欺我哉?如是日千百遍,惟此六字。不久發(fā)病死。注釋 經年,一年左右列說,到處游說;干,求見溝洫,溝渠;甫,剛。翻譯:有一個叫劉羽沖的讀書人,性格孤僻,好講古制。一次他偶爾得到一部古代兵書,伏案讀了一年,便自稱可以統(tǒng)率十萬大軍。恰好這時有人聚眾造反,劉羽沖便訓練了一隊鄉(xiāng)兵前往鎮(zhèn)壓,結果全隊潰敗,他本人也差點兒被俘。后來他又得到一部古代水利著作,讀了一年,又學習必備歡迎下載聲稱可以把千里瘠土改造成良田。州官讓他在一個村子里試驗,結果溝渠剛挖成,天降大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鼓勵探究與實踐計劃
- 刀片刺網合同范本
- 木材在宗教和宗教建筑中的應用考核試卷
- 社區(qū)衛(wèi)生知識競賽計劃
- 農業(yè)氣象災害預警設備維護考核試卷
- 新材料產業(yè)發(fā)展瓶頸與對策考核試卷
- 科技與文化融合的現(xiàn)代產業(yè)發(fā)展策略
- 智能調濕技術考核試卷
- 《10 多彩的葉子》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三年級上冊綜合實踐活動長春版
- 學習興趣的激發(fā)措施計劃
- BCP業(yè)務連續(xù)性管理手冊
- 浙江省2023年中考語文試題【8套】(含答案)
- 2024年湖南鐵路科技職業(yè)技術學院單招職業(yè)技能測試題庫及答案解析word版
- 4.1.2 實數指數冪-參考課件
- 【工商管理專業(yè)畢業(yè)綜合訓練報告2600字(論文)】
- 使用農產品承諾函
- 小學生四年級健康知識講座
- 中醫(yī)主任述職報告
- 通防培訓課件
- 音樂識譜節(jié)奏訓練課件
- 七年級數學上冊期末試卷(可打印)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