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最新整理,下載后即可編輯】噸的認識說課稿一、說教材«噸的認識這部分內容是在學生認識了質量單位“克” 和“千克”的基礎上進行教學的。且學生已經(jīng)能夠準確地進行千 克和克單位之間的換算。這些都為這節(jié)課的教學內容作了知識的 鋪墊和思路孕伏。而通過本課的教學,使學生對質量單位有比較 全面的認識和理解。對于噸這個質量單位,學生在日常生活中雖然略有所聞, 但接觸并不多。教材所展現(xiàn)的知識結構,層次清楚、循序漸進, 便于學生理解和掌握。教材先通過碼頭裝卸貨物的情景、通過集 裝箱、貨車運載大宗物品的場景,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噸”的 應用,然后結合大米的重量,初步建立噸的觀念,提示了噸與千 克之間的進率
2、1噸=100()千克。接著教材結合學生的生活實際, 通過大白菜、奶牛、豬、水泥、油桶、小學生體重等物體幫助學 生加深1噸= 10()()千克的認識。最后通過練習讓學生了解并掌握 噸與千克之間的簡單換算及質量單位的合理運用。二、說目標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讓學生感知了解噸的含義,通 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2、知道1噸=10()()千克,并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三、說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噸的含義,知道1噸=100()千克教學難點:建立1噸重的概念四、說教法和學法為了實現(xiàn)教學目標,有效地突出重點,突破難點。我在設計 教案時擬體現(xiàn)以下幾點:1、數(shù)學來源于生活并應用于生
3、活數(shù)學學習的最終目標是應用,噸又是一個生活中常常會見 到、用到的單位。這樣的內容決定了這節(jié)課的教學應該從生活中 來,再走到生活中去。2、加大主體參與的力度噸雖然在生活中常見,但對孩子來說,依然顯得抽象。為了 能讓孩子對1噸有較為深刻的認識,一定要讓孩子親自去嘗試, 在親身感受中去想像,去推算。3、幫助學生組建認知結構學生的認知結構由教材的知識結構轉化而來,在教學中,通 過觀察圖片、比賽、練習向學生展示了一個有序、完整的知識結 構,從而幫助學生組建起關于質量單位及其換算的認識結構。 五、說教學過程本課的教學過程分四個環(huán)節(jié)進行(一)聯(lián)系生活實際導入新知,引入質量單位噸該環(huán)節(jié)主要是通過學生常見的蘋果
4、,由一個 箱 卡車,讓學生感受到生活中還需要用到比千克再大的重量單位, 激發(fā)了學生的學習動機,自然導入新知認識噸(二)自主探索、研究問題本環(huán)節(jié)的主要目的是建立噸的觀念,了解噸與千克之間的關 系教學噸的認識時,教師先讓學生結合自己的生活經(jīng)驗說在哪里見過或聽過“噸”,教師再適時出示圖片,讓學生感受到 一般在計量比較重的或大宗貨物時,用噸作單位。為了激活學生 的思維,教師提問:認識了噸,你們想不想知道1噸到底有多重 呢?這時教師并不急著揭示1噸二1()()()千克,而是設計了 一項比 賽,讓學生在拎一拎的過程中充分感受到幾十千克就已經(jīng)很重 了,這時再揭示,像這樣的4()袋大米才重1噸。這時學生對“噸
5、 是一個很大的重量單位”的感觸便十分深刻。(三)全課總結本環(huán)節(jié)主要讓學生說一說這節(jié)課有什么收獲噸的認識教學設計教學目標1、借助生活中的具體事物,讓學生感知了解噸的含義,通 過想像和推理初步建立某些物體1噸重的觀念。2、知道1噸=1()0()千克,并能進行噸與千克的簡單換算。 教學重點和難點教學重點:了解噸的含義,知道1噸=1()0()千克教學難點:建立1噸重的概念 教學步驟:一、創(chuàng)設情境,導入新課1、師:你們知道世界上體重最大的動物是什么嗎?它的體 重大約是多少?(課件出示藍鯨及有關資料的介紹。) 師:藍鯨的質量要用“噸”來作單位,今天我們就要來認識這個 新的質量單位(板書:噸的認識)。你能舉
6、例說說生活中用噸作 單位的物體嗎?2、課件出示一些以“噸”為單位的物體及其相應質量。教師提問:以噸為單位的物體,有什么共同的特點?教師指出:噸是比千克大的質量單位。計量比較重或大宗物 品有多重,通常用噸作單位。噸可以用符號“t”表示。二、合作交流,自主探索1、初步認識噸。課本第31頁主題圖。(1)提問:從圖中我們獲得了哪些信息?(集裝箱的貨物重 2噸,貨物列車載重60噸)(2)思考:我們知道“噸”是用來計量較重物體的質量單位, 那么1噸有多重呢? “噸”和“千克”有什么關系?(3)談話:在了解1噸有多重之前,我們先來解決一個問題,一袋大米重100千克,1()袋大米重多少千克?列式:1()()
7、XI ()=1 ()()0(千克)10()()千克是一個很重的質量,數(shù)學上規(guī)定用1噸來表示100() 千克,即I噸=10()0千克。(4)提問:1噸里面有幾個1千克?噸和千克之間的進率是多 少?2、體驗1噸有多重。(1)學生嘗試抬起教師事先準備好的一袋重1。千克的豆子 感受1噸。學生以小組為單位,每個人都用力提一提豆子,感受1()千 克豆子有多重,力氣小的同學也可以兩個人一起提。自己推算:1袋豆子重1()千克,這樣的豆子多少袋重1噸? (100 袋)(2)舉例:讓學生說一說生活中什么東西大約重1噸。如“兩頭牛大約重1噸”,“兩匹馬與1只熊合起來大約重 1噸”,“一般電梯的載重量是1噸”3、噸與
8、千克的換算。教師出示例8。4噸=()千克300()千克二()噸先讓學生獨立填寫,再讓學生組內交流,班內集體交流、說 方法。4、學生獨立完成課本第32頁“做一做”中的題目。(1)用“噸”作單位的物品有哪些?(2) 一頭大象重600()千克,大象重多少噸? 一輛卡車質量 5噸,是多少千克? 三、鞏冏練習,拓展提高1、完成“練習七”中的第1、2題。第1題,是一組連線題,通過此題的練習進一步加深學生對質量 單位千克、噸的感受。先獨立連線,再交流。2、完成“練習七”第3題。這題不僅要會根據(jù)千克與噸之間的進率進行換算,還要掌握不同 單位之間的加減計算,明確在計算前要統(tǒng)一單位。四、課堂小結今天我們學習了什么
9、知識?你有什么收獲?五、作業(yè)布置了解一下你家每月的用水量是多少噸。如果每月少用1噸水, 你認為能做到嗎?和爸爸媽媽商量一下,可以采用哪些節(jié)水方 法?噸的認識教學反思“噸的認識”教學的對象是第一學段的三年級學生,他們的思 維正處于具體形象思維為主,逐步向抽象邏輯思維過渡的階段。 然而“噸”這個非常大的質量單位,遠離學生的生活實際.如何將“噸 ”這個抽象的概念,以具體,形象,可直接感知的形式呈現(xiàn)在學生眼 前,如何讓學生”體驗叫噸”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1、讓學生在實踐活動中體驗?!皣崱钡母拍畋容^抽象,離學生 的生活實際也比較遠,為了讓學生能更好的獲得充分的體驗從而 在理解的基礎上牢固的建立數(shù)學概念,要盡量提供生活化的學習 材料,讓學生在充分體驗的過程中建立表象。2、讓學生在實際應用中體驗。數(shù)學知識源于生活,生活中處 處有數(shù)學.好的數(shù)學教學內容應該從學生的生活經(jīng)驗和已有的知 識出發(fā),使數(shù)學貼近學生生活,變得有趣,生動,容易感受。教學中創(chuàng) 設問題情境,讓學生用所學“噸”的知識解決小動物的”過橋問題V 貨車,電梯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交通運輸行業(yè)人才培養(yǎng)現(xiàn)狀與2025年人才需求結構分析報告
- 交通運輸行業(yè)安全管理體系在交通安全信息化建設中的應用實踐報告2025
- 初中信息技術課件設計
- 健康小屋展廳設計
- 人工智能與金融合規(guī)2025年智能投顧平臺風險控制體系評估報告
- 初中信息技術課件新版
- 中班健康教育活動設計
- 初中信息技術課件制作
- 初中信息技術課件人教版
- 大班健康團結友愛
- 【MOOC】心理學與生活-南京大學 中國大學慕課MOOC答案
- 檢查檢驗管理制度
- 護理實習生供應室
- 陰道壁膨出的臨床護理
- 語文-40首必背古詩詞(易錯字標注+挖空訓練+情境式默寫)(學生版+教師版)
- 叉車教學課件教學課件
- 貴陽出租車駕駛員從業(yè)資格證(區(qū)域)考試總題庫(含答案)
- 游樂場游樂園安全生產(chǎn)責任制
- ISO∕IEC 27014-2020 信息安全、網(wǎng)絡安全與隱私保護-信息安全治理(中文版-雷澤佳譯2024)
- 安徒生童話《樅樹》
- 房產(chǎn)測量規(guī)范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