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_第1頁
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_第2頁
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_第3頁
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_第4頁
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35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rèn)領(lǐng)

文檔簡介

1、明式家具研究之榫卯前言:本套明清榫卯草圖大師圖紙,圖片來源于王世襄的著作明式家具研究,由天津辛全生校對,圖紙由木工愛好者網(wǎng)站站長老李制作。僅供學(xué)習(xí)下載用,不能作為商業(yè)用途,歡迎拷貝。 首先要感謝王世襄王老,他的諸多著作給后人帶來無限的財富,以下是網(wǎng)絡(luò)中摘錄的王世襄王老生平簡介:王世襄常被人們稱為“京城第一大玩家”,可他這兒卻玩成了大雅,玩出了文化,玩出了一門“世紀(jì)絕學(xué)”。王世襄學(xué)識淵博,對文物研究與鑒定有精深的造詣。王世襄研究的范圍很廣,涉及書畫、雕塑、烹飪、建筑等方面。他對工藝美術(shù)史及家具,尤其是對明清家具、古代漆器和竹刻等,均有深刻研究和獨到見解。他注重長期的實踐考證,積累了豐富的第一手資

2、料,迄今為止已寫出專著10余部,論文90余篇。其中在家具方面的專著有髹飾錄解說和明式家具珍賞等。后者闡述了明代家具的制作工藝、榫卯結(jié)構(gòu)基本結(jié)合的分類、家具用材的選擇、裝飾的技法工藝等,自1985年9月出版發(fā)行后,引起了很大反響和重視,已被譯成英、法、德文等數(shù)種版本。 王世襄學(xué)識淵博,對文物研究與鑒定有精深的造詣。尤其是對古典家具的研究,在國際上有較大影響。1981年4月,在北京為聯(lián)合國工發(fā)組織作有關(guān)中國傳統(tǒng)家具的報告。1983年應(yīng)邀赴倫敦劍橋大學(xué)作中國文物報告。1990年8月至9月出席其專著明式家具研究英文本首發(fā)式,在美國五大城市博物館作有關(guān)家具的報告。1992年應(yīng)美國舊金山民間藝術(shù)博物館之邀

3、,參加有關(guān)家具的座談會。還先后多次應(yīng)香港中文大學(xué)、東方陶瓷學(xué)會、臺灣中華文物學(xué)會之邀,作關(guān)于家具、漆器、竹刻、文人趣味與工藝美術(shù)的報告或宣讀論文。 特別是明式家具研究中、英文本的問世,被稱為繼郭沫若的青銅器、沈從文的服裝史之后,中國古代文化研究的“第三個里程碑”。值得補充一提的是,十年前,為慶賀王世襄八十壽辰,夫人特意為他刻了一幅大紅剪紙,這是取材于古典版畫的一棵大樹,拿掉其中的葉子,便顯露出十二個不同物象,分別表現(xiàn)了他一生的主要經(jīng)歷和成就,如玩蛐蛐、賞家具等,其中有一塊就是刻畫他在向陽湖放的牛。 雖然王世襄王老的貢獻巨大,王老畢竟不是個木匠,不是靠干木匠活為生的。 書中部分圖紙與現(xiàn)

4、實情況有偏頗,另外書中圖片也不是很清楚。 要想做一套圖紙還需要專業(yè)人士的指點。 那么我們就要感謝第二個人,天津辛全生辛大師。 辛全生大師是天津的老木匠了,從事這個古典家具制作40余年,對于各種榫卯是爛熟與心。 我曾三次去天津辛大師家里,當(dāng)面請教,每次都是非常熱心的解答,還受到最高待遇(在家吃飯,嘿嘿)。 我僅代表全世界喜歡中國古典家具榫卯的木友向辛老表示感謝。 我本人并不是木工出身,明清家具榫卯更是一個也沒做過。 在校對圖紙的過程中,逐漸的發(fā)現(xiàn)了古典家具榫卯的奧妙所在,一切都是圍繞的木性來解決問題。 看到老祖宗傳下來這么好的東西,應(yīng)該傳承下去。 用現(xiàn)代的手段傳播,用現(xiàn)代的工具制作。 如果“大胡

5、子”(美國人,做木工教學(xué)視頻的大師)做的椅子如果能放一年,咱中國古典家具就能放一百年!圖紙中只是告訴木友古典家具是什么樣的榫卯結(jié)構(gòu),對于尺寸和比例未必正確,計劃以后再出一套完美尺寸版。另外,與辛老交流的過程中,可能有個別圖,細(xì)節(jié)沒有照顧到位,圖紙未必完全正確,請各位木友指正,本人保留解釋權(quán)。帖子中大都摘錄明式家具研究一書,如有辛老或老李的補充解釋,會以藍(lán)字體現(xiàn)。 補充說明:圖紙都是用草圖大師(sketchup)軟件制作的,使用sketchup6.0以上的版本就可以打開圖紙。 這個軟件非常的簡單易學(xué)易用,使用他可以打開圖紙,移動每一個榫卯部件,真正的看清內(nèi)部結(jié)構(gòu)。目錄甲、基本結(jié)合1、平板拼合2、

6、厚板與抹頭的拼粘拍合3、平板角接合4、橫豎材丁字形接合5、方材、圓材角接合、板條角接合6、直材交叉接合7、弧形彎材接合8、格角榫攢邊9、攢邊打槽裝板乙、腿足與上部構(gòu)件的結(jié)合1、腿足和牙子、面子的接合2、腿足與邊抹的結(jié)合3、腿足與棖子的結(jié)合矮老或卡子花與面子或牙條的結(jié)合4、霸王棖與腿足及面子的結(jié)合5、腿足貫穿面子結(jié)構(gòu)6、角牙與橫豎材的接合丙、腿足與下部構(gòu)件的結(jié)合1、腿足與托子、托泥的結(jié)合2、立柱與墩座的結(jié)合丁、另加的榫銷1、栽榫和穿銷 2、走馬銷3、關(guān)門釘戊、試談明式家具的造型規(guī)律 甲:基本結(jié)合我國家具結(jié)構(gòu)有悠久而優(yōu)良的傳統(tǒng),至宋代而愈趨成熟。自宋歷明,又經(jīng)過不斷的改進和發(fā)展

7、,各部位的有機組合既提煉到簡單明確,合乎力學(xué)原理,又十分重視實用與美觀。材料的使用,力求不悖其本性,善于展顯其長而隱避其短。某些手法在節(jié)約用料上頗有成效。這些優(yōu)點的萃合,使我國家具結(jié)構(gòu)千百年來形成一個精練合理、實用美觀而又具有民族特色的完整體系。     舉其大者,傳統(tǒng)家具結(jié)構(gòu)有下列幾個特點,它們主要集中表現(xiàn)在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上:以立木作支柱,橫木作聯(lián)結(jié)材,吸取了大木構(gòu)架和壺門臺座的式樣和手法。跟房屋、臺座一樣,家具的平面、縱的或橫的斷面,除個別變體外,都作四方形。四方形的結(jié)體是可變的、不穩(wěn)定的,但由于傳統(tǒng)家具使用了“攢邊裝板”、 各種各樣的棖子、牙條、

8、牙頭、角牙、短柱及托泥等等,加強了結(jié)點的剛度,迫使角度不變,將支架固定起來,消除了結(jié)體不穩(wěn)定的缺憾,同時還能將重量負(fù)荷,均勻而又合理地傳遞到腿足上去。各構(gòu)件之間能夠有機地交代聯(lián)結(jié)而達(dá)到如此的成功,是因為那些互避互讓、但又相輔相成的榫子(南方叫“榫頭”)和卯眼起著決定性的作用。更因為使用了質(zhì)理堅實致密的硬性木材,使匠師們能從心所欲地制造出各種各樣精巧的榫卯來。構(gòu)件之間,金屬的釘子完全不用,鰾膠粘合也只是一種輔佐手段,憑借榫卯就可以造到上下左右、粗細(xì)斜直,聯(lián)結(jié)合理,面面俱到,工藝精確,扣合嚴(yán)密,間不容發(fā),常使人歡喜贊嘆,有天衣無縫之妙。我國古代工匠在榫卯結(jié)構(gòu)上的造詣確實不凡,這項寶貴遺產(chǎn)值得我們格

9、外重視,認(rèn)真地加以整理、研究和總結(jié)。即使它對于我們今后的家具設(shè)計未必完全適用,還是應(yīng)當(dāng)有選擇地去學(xué)習(xí)繼承。    下面試就明及清前期的家具中某些構(gòu)件的組成和若干構(gòu)件之間的關(guān)系,來闡述它們的結(jié)構(gòu)方法,并對所用的榫卯作一些講解,附必要的插圖。    家具結(jié)構(gòu),試加歸納,分為以下四類:甲、基本接合;乙、腿足與上部構(gòu)件的結(jié)合;丙、腿足與下部構(gòu)件的結(jié)合;丁、另加的榫銷。當(dāng)然,本章所涉及的只是明及清前期家具中常見的造法,要求詳備是有困難的。魯班館的老匠師如石惠、李建元、祖連朋等都曾談到,即使從事家具修理已幾十年,仍偶然會發(fā)現(xiàn)某一榫卯或它的某一局部

10、造法是從來沒有見過的。  壹·平板拼合       木材寬度有限,一塊木板不夠?qū)挄r便須用兩塊或多塊來拼合。桌案面心或柜門、柜幫等多用薄板拼合,其厚度一般不到2厘米。羅漢床圍子、架幾案面多用厚板拼合,前者厚約3-4厘米,后者厚達(dá)7-8厘米。       較簡易的薄板拼合有如現(xiàn)代木工的榫槽與榫舌拼接??季康膭t榫舌斷面造成半個銀錠榫式樣,榫槽則用一種“掃膛刨”開出下大上小的槽口,匠師稱之曰“龍鳳榫”。此種造法加大了榫卯的膠合面,可防止拼口上下翹錯,并不使拼板從橫向拉開3.la、b。

11、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a薄板拼合.skp (577.82 KB, 下載次數(shù): 1086)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b薄板拼合-龍鳳榫.skp (907.87 KB, 下載次數(shù): 1159)        為了進一步防止拼板彎翹,橫著還加“穿帶”,即穿嵌的一面造有梯形長榫的木條。木板背面的帶口及穿帶的梯形長榫均一端稍窄,一端稍寬,名曰“出梢(音shào)”。所以略具梯形,為的是可以貫穿牢緊。出梢要適當(dāng),如兩端相差太大

12、,穿帶容易往回竄;如相差太小,乃至沒有出梢,則穿帶不緊,并有從帶口的另一頭穿出去的可能。穿帶以靠近面板的兩端為宜,除極小件外,一般鄰邊的兩根帶各距面板盡端約1 5厘米,中間則視板的長度來定穿帶根數(shù),大約每隔40厘米用穿帶一根為宜3.2     3-2薄板拼合加穿帶.skp (634.39 KB, 下載次數(shù): 872)       厚板拼合常用平口膠合,也不用穿帶,但兩板的拼口必須用極長刨床的刨子刨刮得十分平直,使兩個拼面完全貼實,才能粘合牢固。厚板有的用栽榫來拼合,而栽榫有的

13、為直榫,有的為走馬銷(走馬銷將在后面講到)。厚板拼合偶或在底面拼口處挖槽填嵌銀錠式木楔,如戰(zhàn)國棺木上用的小腰。但考究的家具很少使用。在明清工匠看來,這種造法有損板面的整潔3.3a、b、c、d。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a厚板平口膠合.skp (580.5 KB, 下載次數(shù): 453)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b厚板材直榫拼合.skp (582.16 KB, 下載次數(shù): 455)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c厚板裁走馬銷拼合

14、.skp (582.4 KB, 下載次數(shù): 521)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d厚板材銀錠榫拼合.skp (328.05 KB, 下載次數(shù): 714)  注釋:魯班經(jīng)匠家鏡的一字桌式、衣櫥樣式等條  有“下梢”  “上梢”等詞,意謂家具有側(cè)腳,上部與下部寬窄不同,其義與穿  帶的“出梢”相通??梢?#160;“梢”字直至今日還保存   在家具匠師的語言中。貳-厚板與抹頭的拼粘拍合    &#

15、160;   厚板如條案的面板,羅漢床圍子,為了不使縱端的斷面木紋外露,并防止開裂,多拼拍一條用直木造成的“抹頭”。又   為了使抹頭縱端的斷面木紋不外露,多采用與厚板格角相交的造法;即在厚板的縱端格角并留透榫或半榫,在抹頭上也格角并鑿?fù)秆刍虬胙?。抹頭與厚板拍合并用鰾膠粘貼。有的實例在厚板和抹頭上還造長條的榫舌和榫槽。        有些用獨板作面板的翹頭案,翹頭與抹頭一木連做,其結(jié)構(gòu)和造法亦如上述。只是翹頭高出案面的那一部分,不可能與厚板格角相交,其斷面木紋只得任其外露了3.4a、b、c、d 草圖大師文

16、件下載  3-4a厚板出半榫拍抹頭.skp (596.67 KB, 下載次數(shù): 1026)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4b厚板出透榫拍抹頭.skp (592.34 KB, 下載次數(shù): 375)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4c厚板出透榫拍及榫舌抹頭.skp (634.01 KB, 下載次數(shù): 416)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4d厚板拍抹頭(翹頭與抹頭一木連做).skp (714.93 KB, 下載次數(shù): 601)&

17、#160;翹頭與抹頭一木連做,工藝極難,不推薦使用一木連做的方式。基本結(jié)合之三平板角接合叁 平板角接合         三塊厚板造成的炕幾或條幾,用料厚達(dá)4-5厘米。面板與板型的腿足相交,是厚板角接合的例子。所見實例都用悶榫,現(xiàn)代木工或稱全隱燕尾榫,拍合后只見一條合縫,榫卯全部被隱藏起來3.5。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5 厚板悶榫角接合.skp (600.86 KB, 下載次數(shù): 750)       抽屜

18、立墻所用的板材,比炕幾或條幾的板材薄多了,其角接合有多種方法。最簡單的是兩面都外露的明榫,即直榫開口接合,明清家具只有粗糙的民間用具才用它。其次是一面露榫的明榫,現(xiàn)代木工或稱半隱燕尾榫3.6a、b,更復(fù)雜的就是完全不露的悶榫,其造法與上面講到的厚板悶榫角接合基本相同,只是造得更為精巧而已。小型家具如官皮箱、鏡臺,盡管它們所用的抽屜立墻板已經(jīng)很薄,巧妙的匠師還是能用悶榫把它們造成極為工整的抽屜。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6a 平板明榫角接合.skp (596.76 KB, 下載次數(shù): 470)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19、  3-6b 平板一面明榫角接合.skp (595.89 KB, 下載次數(shù): 434)       平板角接合還有一種簡便的造法,即勾掛接合,多用在案形結(jié)體家具兩側(cè)吊頭下面的牙條上,為的是將側(cè)面的牙條與正面的牙條拍合交圈。正、側(cè)兩面的牙條都在盡端格角的斜面上裁切鋸齒形的銳角,以便勾掛聯(lián)結(jié)。從外表看,它有如悶榫,但結(jié)構(gòu)大異。年久,木材收縮,難免開脫。明及清前期條案側(cè)面的牙條容易散脫丟失,多因勾掛不牢3.7。 立體圖省略基本結(jié)合之四橫豎材丁字形接合      大自桌案或

20、大柜的棖子和腿足的聯(lián)結(jié),次如衣架或四出頭官帽椅的搭腦、扶手和腿足的相交,或杌凳橫棖、椅子管腳棖與凳椅的腿足相交,小至床圍子、桌幾花牙子的橫豎材攢接,都是丁字形接合的例子。        丁字形接合由于以下的不同情況而出現(xiàn)不同的造法。一是橫豎材有的粗細(xì)相等,如椅子的搭腦和后腿,某些柜子的底棖和腿足等。惟多數(shù)家具豎材是腿足,作為支柱必然要比橫向的聯(lián)絡(luò)材棖子要粗些。由于粗細(xì)的不同,產(chǎn)生了交圈或不交圈的問題,二者的造法是不同的。再有是圓材或方材的問題,二者的造法也是不同的。       

21、60;先說圓材的丁字形接合。如橫豎材同粗,則棖子里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正中。如腿足粗于棖子,以無束腰杌凳的腿足和橫棖相交為例,倘不交圈,則棖子的外皮退后,和腿足外皮不在一個平面上,棖子還是里外皮做肩,榫子留在月牙形的圓凹正中。倘交圈的話,以圈椅的管腳棖和腿足相交為例,棖子外皮和腿足外皮在一個平面上,造法是棖端的里半留榫,外半做肩。這樣的榫子肩下空隙較大,有飄舉之淤,固有“飄肩”之稱。北京匠師又因它形似張口的蛤蟆,故或稱之日“蛤蟆肩”3.8a、b、c。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8a 圓材丁字形接合(橫,豎材粗細(xì)相等).skp (587.14 KB

22、, 下載次數(shù): 513)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8b 圓材丁字形接合(橫材細(xì),豎材粗,外皮不交圈).skp (661.46 KB, 下載次數(shù): 410)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8c 圓材丁字形接合(橫材細(xì),豎材粗,外皮交圈,榫卯用蛤蟆肩).skp (379.66 KB, 下載次數(shù): 504)      方材的丁字形接合,一般用交圈的“格肩榫”。它又有“大格肩”和“小格肩”之分?!按蟾窦纭奔此螤I造法式小木作制度所謂的“攛尖入卯

23、”,“小格肩”則故意將格肩的尖端切去。這樣在豎材上做卯眼時可以少鑿去一些,借以提高豎材的堅實程度3.9。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9 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用小格肩).skp (395.09 KB, 下載次數(shù): 430)       同為大格肩,又有帶夾皮和不帶夾皮兩種造法。格肩部分和長方形的陽榫貼實在一起的,為不帶夾皮的格肩榫,它又叫“實肩”。格肩部分和陽榫之間還鑿剔開口的,為帶夾皮的格肩榫,它又叫“虛榫”。帶夾皮的由于開口,加大

24、了膠著面,比不帶夾皮的要堅固一些,但倘用料不大 ,則因剔除較多,反而對堅實有損3.10a、b。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0a 方材丁字形結(jié)合(榫卯用大格肩,實肩).skp (399.57 KB, 下載次數(shù): 429)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0b 方材丁字形結(jié)合(榫卯用大格肩,虛肩).skp (810.23 KB, 下載次數(shù): 541)       橫材有的來自直材的正、側(cè)兩面,都與直材丁字行相交。所用榫卯,小格

25、肩、大格肩、實肩、虛肩,均可在實例中見到。需要指出的是插入直材隱而不見的直榫還有不同的造法。有的兩榫同長,盡端格角相柢;有的則一長一短,不格角,長的為透棒,短的則頂在長的榫上3.10c.d。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0c 方材丁字形接合(兩根橫杖與直足交,大格肩,虛肩,兩杖出榫格角相抵).skp (349.75 KB, 下載次數(shù): 457)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0d 方材丁字形接合(兩根橫杖與直足交,大格肩,虛肩,兩杖出榫一長一短,長榫為透榫).skp (439.74 KB, 下載次數(shù): 46

26、8)      丁字形接合也有不用格肩的所謂“齊肩膀”的造法,又名“齊頭碰”。往往在橫豎材一前一后并不交圈的情況下才使用3.11,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1 方材丁字形接合.skp (572.02 KB, 下載次數(shù): 362) 或用在腿足為外圓里方而棖子則為長圓,它們也難以交圈時才使用。如果橫豎材均為方材,又在一個平表面上,那么只有粗糙的家具才不格肩,而用齊肩膀。值得注意的是精制的明及清前期的椅子,多數(shù)四面全用格肩榫,較粗糙的則正面用格肩榫,側(cè)面和背面用齊肩膀;更為粗糙的四面一律用齊肩膀。由此可知在工

27、匠心目中,齊肩膀是簡便而不大受看的一種造法。          丁字形接合的榫卯有“透榫”和“半榫”之別。透榫的榫頭穿透榫眼,斷面木紋外露。半榫的榫頭不穿透榫眼,斷面外紋不露。透榫比較堅牢,但不及半榫整潔美觀。因而凡用在大面上的榫頭多為半榫,用在小面上的榫頭多為透榫。在實例中也有不論大面、小面都用透榫。個別白不僅用透榫,還長出少許,如牡丹紋扇面形紫檀南官帽椅的管腳棖甲77,但那是極為罕見的。          另外還有“大進小出”的造法,即把橫棖的盡端,一

28、部分造成半榫,一部分造成透榫,納入榫眼的整個榫子面積大,而透出去的榫子面積小,故日“大進小出”3.12。使用它的目的主要是為了兩榫能互讓,下面還將講到。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2 方材丁字形接合(榫卯大進小出).skp (406.66 KB, 下載次數(shù): 358)       “裹腿棖”,又名“裹腳棖”,也是橫豎材丁字形接合的一種,多用在圓腿的家具上,偶見方腿家具用它,須將棱角倒去。裹腿棖表面高出腿足,兩棖在轉(zhuǎn)角處相交,外貌仿佛是竹制家具用一根竹材煨烤彎成的棖子,因它將腿足纏裹

29、起來,故有此名。腿足與橫棖交接的一小段須削圓成方,以便嵌納棖子。棖子盡端外皮切成45度角,與相鄰的一根格角相交;里皮留榫,納入腿足上的榫3.13a、b、c。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3a 圓才丁字形接合(裹腿做,兩杖出榫,格肩相抵).skp (193.51 KB, 下載次數(shù): 383)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3b 圓才丁字形接合(裹腿做,兩杖出榫一長一短).skp (482.23 KB, 下載次數(shù): 371)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0、3-13c 方材丁字形結(jié)合(裹腿做,兩杖出榫一長一短).skp (584.31 KB, 下載次數(shù): 379)        這里附帶講一講榫卯或構(gòu)件的彼此避讓,目的在不使榫眼集中在一處,以致影響堅實,因為榫眼的集中總是由于腿足的正、側(cè)兩面都要與橫棖丁字形結(jié)合才會產(chǎn)生的。          椅子的管腳棖一般為四根,正面的一根為了踏腳,必須低矮,側(cè)面的兩根提高一些,后面的一根又降低,這是“趕棖”的造法之一。另一種造法仍為正面的一根最低,兩側(cè)的兩根稍高,后面的一根則更高,名曰“步步

31、高趕棖3.14a、b,趕棖就是為了錯開構(gòu)件,使榫卯分散避讓,不集中在一處。    3-14a圖沒有按照原著中的圖式做,想讓各位木友多了解一些。新做圖中四腿都是方材,是太師椅的底部造型。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4a 椅子管腳棖趕棖(前后低,兩側(cè)高).skp (684.15 KB, 下載次數(shù): 401)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4b 椅子管腳棖趕棖.skp (722.9 KB, 下載次數(shù): 379)        柜子正面

32、和側(cè)面的底棖與腿足相交,兩棖的位置是等高的。常見的一種讓榫方法是兩棖的出榫都造成大進小出。側(cè)面的一根切去榫頭的下半,其上半成為透榫;正面的一根切去榫頭的上半,其下半成為透榫。因兩榫互讓,不致把腿足鑿去得太多,而正側(cè)兩面都用上了比較牢固的透榫3.15a。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5a 柜子底棖兩棖互讓(各用大進小出榫).skp (581.41 KB, 下載次數(shù): 429)        另一種讓榫的方法是正面的底棖用透榫,側(cè)面的底棖用半榫。匠師又聰明地利用了側(cè)面底棖之

33、下的牙條,使它兩端出透榫,貫穿前腿和后腿的表面。這樣一來,柜子的正面、側(cè)面,既都用上透棒,保證了結(jié)構(gòu)的堅實,而榫眼是避讓錯開的。有因為牙條的透榫總比底榫的透榫小,所以為了整潔美觀,寧可使牙條的透榫在柜子的正面顯露,而不讓底棖的透榫在正面出現(xiàn)3.15b。 注釋:見宋李誡營造法式卷  七格子門,商務(wù)印書館  1933年影印本?;窘Y(jié)合之五方材、圓材角接合、板條角接合     方材或圓材角接合指南官帽椅、玫瑰椅等搭腦、扶手和前后腿的接合。它們從外表看為斜切45度相交,但中有榫卯不外露,故為悶榫。悶榫的造法有的兩

34、材盡端各出單榫。有的一端出單銀錠榫,也有一端出雙銀錠榫,當(dāng)扣合后不能從平直的方向?qū)⑺鼈兝_。也有將搭腦及扶手盡端造成轉(zhuǎn)項之狀而向下彎扣,中鑿長方形或方形榫眼,與腿子上端的榫子相交,北京匠師據(jù)其形象稱之為“挖煙袋鍋”3.16a、b、c。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6a 方材悶榫角結(jié)合(各出單榫).skp (637.49 KB, 下載次數(shù): 395)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6b 圓材悶榫角結(jié)合(出榫一單一雙).skp (445.95 KB, 下載次數(shù): 352)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5、#160; 3-16c 圓材悶榫角接合(挖煙袋鍋).skp (338.98 KB, 下載次數(shù): 320)         羅漢床、架子床圍子的卍字或曲尺、拐子等的橫豎材攢接,多為方材角接合,一般用透榫或悶榫。有的卍 字角接合非常復(fù)雜,如黃花梨拔步床丙19廊子上的欄桿。       角接合從正面看是格肩榫,在背面才看出 卍字的每根短材兩端均非簡單地切成斜角,而是留出薄片,蓋住長材盡端的斷面,只在角尖處才和長材格角相交。其制作之精,確是驚人,也非常費工,在方材

36、角接合中,只能算是極個別的例子3.17。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7 方材角接合(床圍子攢接卐字).skp (638.23 KB, 下載次數(shù): 370)          板條角接合指牙條與牙頭的接合,及由三根板條合成的“券口牙子”,和四根板條合成的“圈口牙子”。前者常用在椅子上、架格、亮格柜的亮格上和悶戶櫥的抽屜前臉上。后者多安在條案上、架兒案的幾子上和架格上。         板條角接合所用的榫卯多種多樣。凡

37、兩條各出一榫互相嵌納的,都叫“揣揣榫”,言其如兩手相揣入袖之狀,其具體造法則有多種。一種是正面背面都格肩相交,兩個榫子均不外露,這是最考究的造法3.18a。一種是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形成齊肩膀相交。橫條上有卯眼嵌納立條上的榫子,立條上沒有卯眼而只與橫條的榫子像合掌那樣相交。這種造法在明式家具中也頗為常見3.18b)。另一種用開口代替鑿眼,故拍合后榫舌的頂端是外露的。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8a 板條角接合:揣揣榫之一(正、背面兩格肩).skp (711.5 KB, 下載次數(shù): 431) 辛老補充版圖,此種造法更加堅固,對技藝也

38、有一定要求。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8a 板條角接合:揣揣榫之一(正、背面兩格肩)辛老推薦另外2種接法.skp (164.27 KB, 下載次數(shù): 362)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8b 板條角接合,揣揣榫之二(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王老原版).skp (379.3 KB, 下載次數(shù): 326) 辛老補充版,用雙落肩方式做插榫結(jié)構(gòu)。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8b 板條角接合,揣揣榫之二(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薄板做單榫厚板做雙榫(辛老改進版).skp (125.66 KB, 下載

39、次數(shù): 296)辛老補充版,總結(jié)了3種民間常見的連接方法。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8b 板條角接合,揣揣榫之二(正面格肩,背面不格肩)辛老總結(jié)版.skp (139.21 KB, 下載次數(shù): 295)       揣揣榫之外還有嵌夾式的造法,兩條格肩相交,但只有一條出榫,另一條開槽納榫。它因只有單榫,而且榫舌不長,故不甚堅實3.19a。至于兩條各留一片,合掌相交,或稱“合掌式”,全憑膠粘,是清代以來粗制濫造的做法3.19b。還有兩條格肩,各開一口,插入木片,以穿銷代榫,或稱“插銷式”。除圓坐墩牙條與腿足接合用此法尚

40、可允許外(因弧形材出榫容易斷折),如用在一般的券口或圈口上是不足取的。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9a 板條角接合(嵌夾式).skp (150.93 KB, 下載次數(shù): 301)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19b 板條角接合(合掌式).skp (155.4 KB, 下載次數(shù): 335) 基本結(jié)合之六直材交叉接合      杌凳上的十字棖、床圍子攢接 字,十字絳環(huán)等圖案,都要用直材交叉。兩材在相交的地方,上下各切去一半,合起來成為一根的厚度。纖細(xì)的直材交叉榫

41、卯常用“小格肩”,以免剔鑿過多,影響堅實,在床圍子上常采用此法3.20a、b。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0a 直材交叉接合:十字棖.skp (311.11 KB, 下載次數(shù): 293)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0b 直材交叉接合(床圍子十字相交小格肩).skp (564.5 KB, 下載次數(shù): 486)       面盆架三根交叉的棖子是從十字棖發(fā)展出來的,中間一根上下皮各剔去材高的三分之一,上棖的下皮和下棖的上皮各剔去材高的

42、三分之二,拍攏后合成一根棖子的高度。面盆架棖子除相交的一段外,斷面多作豎立著的橢圓形。加高用材的立面,為的是剔鑿榫卯后每一根的余料還有一定的高度。三棖交搭處的一小段斷面為長方形,棱角不倒去,也是考慮到其堅實才這樣做的3.21。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三根直材交叉結(jié)合.skp (560.37 KB, 下載次數(shù): 436) 基本結(jié)合之七弧形彎材接合      圈椅上的圓后背,即所謂“月牙扶手”,香幾或圓杌凳的托泥,圓形家具如香幾、坐墩、圓杌凳等面子的邊框,都用弧形彎材接合而成,有的也采

43、用“楔釘榫”造法。月牙扶手圓而細(xì),所用的楔釘榫尤須造得精致。          楔釘榫基本上是兩片榫頭合掌式的交搭,但兩片榫頭盡端又各有小舌,小舌入槽后便能緊貼在一起,管住它們不能向上或向下移動。此后更于搭口中部剔鑿方孔,將一枚斷面為方形的頭粗而尾稍細(xì)的楔釘貫穿過去,使兩片榫頭在向左和向右的方向上也不能拉開,于是兩段弧形彎材便嚴(yán)密地接成一體了。有的楔釘榫盡端的小舌在拍攏后伸入槽室,所以它的側(cè)面也不外露,這種造法為防止前后錯動也能起一定的作用。有的楔釘榫在造成后還在底面打眼,插入兩枚木質(zhì)的圓銷釘,使榫卯更加牢固穩(wěn)定,其用意接近

44、下面將要講到的“關(guān)門釘”3.22a、b。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2a 弧形彎材接合:楔釘榫之一.skp (768.8 KB, 下載次數(shù): 487)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2b 弧形彎材接合:楔釘榫之二.skp (752.99 KB, 下載次數(shù): 382) .基本結(jié)合之八格角榫攢邊      椅凳床榻,凡采用“軟屜”造法的,即屜心用棕索、藤條編織而成的,木框一般用“攢邊格角”的結(jié)構(gòu)。四方形的托泥,亦多用此法。  &

45、#160;      四根木框,較長而兩端出榫的為“大邊”,較短而兩端鑿眼的為“抹頭”。如木框為正方形的,則以出榫的兩根為大邊,鑿眼的兩根為抹頭。比較寬的木框,有時大邊除留長榫外,還加留三角形小榫。小榫也有悶榫與明榫兩種。抹頭上鑿榫眼,一般都用透眼,邊抹合口處格角,各斜切成45度角3.23a、b。           凳盤、椅盤及床榻屜都有帶,一般為兩根,考慮到軟屜承重后凹垂,故帶中為向下彎。兩端出榫,與大邊聯(lián)結(jié)。四框表面內(nèi)緣踩邊打眼,棕索、藤條從眼中穿過,軟屜編好后,踩邊用

46、木條壓蓋,再用膠粘或加木釘銷牢,把穿孔眼全部遮蓋起來。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3a 格角榫攢邊之一(三角小榫用悶榫).skp (693.41 KB, 下載次數(shù): 424)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3a 格角榫攢邊之一(三角小榫用悶榫)辛老補充版.skp (672.96 KB, 下載次數(shù): 382)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3b 格角榫攢邊之二(三角小榫用明榫).skp (724.65 KB, 下載次數(shù): 340)

47、0;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3b 格角榫攢邊之二(三角小榫用明榫)辛老補充版.skp (758.28 KB, 下載次數(shù): 452) 圖紙中的黑柱體為釘子用來固定棕索、藤條用?;窘Y(jié)合之九攢邊打槽裝板      “攢邊打槽裝板”此種木工的造法,遠(yuǎn)在西周的青銅器上已反映出來,它是木材使用的一項成功的創(chuàng)造。長期以來,此法在家具中廣泛使用,如凳椅面,桌案面,框門柜幫以及不同部位上使用的絳環(huán)板等等,實在不勝枚舉。        此法的優(yōu)點首先在將板心裝

48、納在四根邊框之中,使薄板能當(dāng)厚板使用。木板因氣候變化,不免脹縮,尤以橫向的脹縮最為顯著。木板裝入四框,并不完全擠緊,尤其在冬季制造的家具,更需為木板的膨脹留余地。一般板心只有一個縱邊使鰾,或四邊全不使鰾。裝板的木框攢成后,與家具其他部位聯(lián)結(jié)的不是板心,而是用直材造成的邊框,伸縮性不大,這樣就使整個家具的結(jié)構(gòu)不致由于面板的脹縮而影響其穩(wěn)定堅實。木材斷面是沒有紋理的,顏色也灤暗無光澤,裝板的辦法可將木材的斷面完全隱藏起來,外露的都是花紋色澤優(yōu)美的縱切面。因此,攢邊打槽裝板是一種經(jīng)濟、美觀、科學(xué)合理的造法。          攢邊

49、打槽裝板如系四方形的邊框,一般用格角榫的造法來攢框,邊框內(nèi)側(cè)打槽,容納板心四周的榫舌,或稱“邊簧”。大邊在槽口下鑿眼,備板心的穿帶納入3.24。如邊框裝石板面心,則面心下只用托帶而不用穿帶。托帶或一根,或兩根,或十字,或井字,視石板面心的大小、輕重而定。又因石板不宜做邊簧,只能將其四周造成下舒上斂的邊,如斜坡狀。這種有斜坡的邊叫“馬蹄邊”,或簡稱“馬蹄”。邊框內(nèi)側(cè)也踩出斜口,嵌裝石板。由于斜口上小下大,將石板咬住扣牢,雖倒置也不致脫出。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4 攢邊打槽裝板(有穿帶,帶槽).skp (749.96 KB,

50、下載次數(shù): 630)       較為罕見的攢邊打槽裝板造法,是邊框起高而寬的攔水線,在攔水線下打槽裝板,容納板心四周的邊簧。這樣做因邊框壓在板心之下,看不見一般裝板造法所能見到的板心和邊框之間的縫隙,故表面顯得格外整潔。前面講到的竹節(jié)紋方炕桌乙14,就是此種造法的實例3.25。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5 攢邊打槽裝板 (面板裝在攔水線下)xin.skp (599.32 KB, 下載次數(shù): 448)      &

51、#160;一般方角柜的柜門,均用格角榫來攢框,四個角的造法是相同的。但圓角柜的木軸門就不同了。上下抹頭與伸出木軸的門邊相交。所以是丁字形接合,而不是角接合,相交的榫卯多用大格肩。          個別的翹頭案抹頭與翹頭一木連做,在翹頭之下打槽,裝嵌板心兩縱端的邊簧。至于板心兩長邊的邊簧,則仍嵌裝在大邊內(nèi)側(cè)的槽口內(nèi)。這樣做可以少見兩條縫隙,實例前章講到的黃花梨小翹頭案乙9 1,3.26a、b、c。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6c 攢邊打

52、槽裝板(面板裝在翹頭下,所示為大邊與抹頭的背面).skp (124.96 KB, 下載次數(shù): 384)       攢邊打槽裝板,如系圓形的邊框,即圓凳、香幾面等,用弧形彎材打槽嵌夾板心的邊簧。彎材一般為四段,攢邊的方洼除用楔釘榫外,常用逐段銜夾的造法,即每段一端開口,一端出榫,逐一嵌夾,形成圓框。其打槽、裝板、鑿眼、安帶等與方形邊框基本相同3.27。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7 攢邊打槽裝板(圓香機面).skp (0 Bytes, 下載次數(shù): 421)&

53、#160;      與打槽裝板結(jié)構(gòu)近似的,還有打槽裝券口和打槽裝圈口,當(dāng)然所裝嵌的不是整塊的板心,而是三根或四根板條。它們在結(jié)構(gòu)上能起承重、固定方形結(jié)體的作用。如施雕刻,在裝飾上更有重要意義。腿足與上部構(gòu)件的結(jié)合之一腿足和牙子、面子的結(jié)合       這里所謂的上部構(gòu)件,指獨板或攢邊打槽裝板的面子、各種不同的牙子和棖子等。壹-腿足和牙子、面子的結(jié)合          不同形式的凳、幾、桌、案,腿足和牙子、面子的結(jié)合方法也不同,下面列舉較常見的幾

54、種。一、無束腰結(jié)構(gòu)          實例如無束腰的杌凳。面子底面四角各鑿榫眼兩個,在大邊上的深,在抹頭上的淺,為的是避開大邊上的榫子。這兩個榫眼與腿子頂端的“長短榫”拍合。腿足上端還開槽兩段,嵌裝牙頭3.28。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8 無束腰杌凳腿足與凳面的結(jié)合.skp (675.24 KB, 下載次數(shù): 525)        裹腿做的凳、桌也屬無束腰結(jié)構(gòu)。它在面子的邊抹下常加“垛邊”。每根垛邊兩端

55、均格角并鑿?fù)秆?。腿足頂端的長短榫須先貫穿垛邊上的榫眼,然后再與面子四角的榫眼拍合。為此,裹腿做腿足頂端的長短榫,往往比一般無束腰家具腿足頂端的長短榫要長一些3.29。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9 無束腰裹腿做杌凳推足與凳面的結(jié)合.skp (764.76 KB, 下載次數(shù): 608)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29 無束腰裹腿做杌凳推足與凳面的結(jié)合(辛老補充版).skp (765.21 KB, 下載次數(shù): 441) 二、有束腰結(jié)構(gòu)      &

56、#160;    實例如有束腰的杌凳或方桌、條桌等。面子造法與上同,腿足上端也留長短榫,只是在束腰的部位以下,切出45度斜肩,并鑿三角形榫眼,以便與牙子的45度斜尖及三角形的榫舌拍合。斜肩上有的還留做掛銷,與牙子的槽口套掛。上述的結(jié)構(gòu),匠師稱之日“抱肩榫”3.30。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0 有束腰家具抱肩榫結(jié)構(gòu).skp (284.22 KB, 下載次數(shù): 786)       牙條和在它之上的束腰,有的是用兩木分做的,有的是一木連

57、做的。前者叫“兩上”,或“真兩上”,即須兩次才能安上之意;后者叫“假兩上”,言其貌似“兩上”,而實為一上。          不少家具牙條和束腰之間還多一層托腮,三者或用三木分做,或用兩木分做(牙條與托腮為一木,束腰為一木),乃至一木連做。凡真是用三木分做的,叫“三上”或“真三上”,用兩木分做或一木連做的,叫“假三上”。           經(jīng)觀察實物,假兩上、假三上優(yōu)于真兩上或真三上,因為免去長條的拼縫,堅實耐用。真兩上、真三上即使有栽榫居中聯(lián)結(jié),也難免

58、開膠而閃錯。但假兩上、假三上用料要費得多,所以是合理而考究的做法?!罢鎯缮稀薄ⅰ罢嫒稀敝燎逯衅谝院蠖鬄榱餍?,這只能說明它既要追求形式,又舍不得用料。清式劣于明式,亦于此可見。    有束腰的圓形家具如圓凳、三足或五足香幾等,造型雖改觀,其結(jié)構(gòu)還是和方形的有束腰家具基本相同。           有束腰家具中還有一種齊牙條的造法,多數(shù)用在炕桌上,一般在腿足肩部雕獸面,足下端雕虎爪??磥?,這是為了避免使常見的格肩出斜尖的牙條破壞獸面的形象,所以才把牙條造成齊頭。其結(jié)構(gòu)是牙條出榫,插入鑿在獸面旁側(cè)的榫眼內(nèi)。

59、如系兩上,束腰與牙條兩木分造,則在腿足上端留造四個榫子,兩個與兩根束腰上的榫眼拍合,兩個與鑿在桌面底面的榫眼拍合3.31。 三、高束腰結(jié)構(gòu)          高束腰結(jié)構(gòu)腿足上部的抱肩榫、頂端的長短榫,造法和一般有束腰結(jié)構(gòu)相同,惟兩榫之間的距離加長,出現(xiàn)了一根短柱,并開槽口,以備嵌裝束腰兩端的榫舌。束腰的上邊嵌裝在邊抹底面的槽口之內(nèi),下邊則嵌裝在牙條上邊的槽口內(nèi)。如束腰下還有托腮,則嵌裝在托腮的槽口內(nèi)。凡造此式,由于束腰高了,所以它不可能與牙條一木連做,而且束腰、牙條之間往往還加一層肥厚的托腮。拍合后,束腰的外皮或與

60、腿足在肩部以上露的一段平齊,或更縮進一些,使這段腿足高出束腰之上,形成短柱。有日勺在邊抹與托時之間還安短柱(矮老),將束腰分隔成段,形成了一塊塊的絳環(huán)板。這樣它的造型和唐宋時的須彌座非常相似,而與一般有束腰家具腿足上截完全被束腰遮沒的外觀截然不同3.32a、b。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2a 高束腰結(jié)構(gòu).skp (280.46 KB, 下載次數(shù): 430)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2b 高束腰加矮老分段裝絳環(huán)板結(jié)構(gòu).skp (495.36 KB, 下載次數(shù): 400)

61、60;      束腰與腿足上截平齊的造法見高束腰條桌實例。腿足上截高出,加短柱分段裝絳環(huán)板的造法,在炕桌乙8、方桌乙60、條桌乙77中都能找到實例。 四、四面平結(jié)構(gòu)          這里講的四面平式,指家具的面子是另行安裝的一種,與用粽角榫來造成的四面平結(jié)構(gòu)不同。         此式的面子用攢邊打槽裝板造成,四角征邊抹底面鑿榫眼。它自己成為一件可裝可卸的構(gòu)件。      

62、   支承上述面子的是一具架子。它的造法是腿足上部不造束腰,在頂端長短榫之下直接格肩造榫,并在兩面各留出一個斷面為半個銀錠形的掛銷,以備與牙條上的槽口套掛。四根牙條和四條腿足拍合后,架子便形成了。架子上再安裝上述的面子。這種造法,牙條用料宜有一定的高度和厚度,并須在牙條上皮栽榫,邊抹底面鑿眼,輔助四足上端的榫卯,使面子和支架扣緊貼嚴(yán),不生縫隙3.33。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3 四面平家具腿足與上部構(gòu)件的結(jié)合.skp (381.2 KB, 下載次數(shù): 428)   

63、0;    此種四面平結(jié)構(gòu)牙條,可以不可以用鰾,使支架也可裝可卸。有些可分拆的條幾乙64、條桌或畫桌,即采用此種結(jié)構(gòu)。但如選料不佳,制榫不精或裝拆過于頻繁,會產(chǎn)生搖晃不穩(wěn)的毛病。 五、夾頭榫結(jié)構(gòu)          夾頭榫是從北宋發(fā)展起來的一種桌案結(jié)構(gòu)。當(dāng)時聰明的民間工匠從大木梁架得到啟發(fā),把高桌的腿足造成有顯著的側(cè)腳來加強它的穩(wěn)定性,又把柱頭開口、中夾“綽幕”的造法運用到桌案的腿足上來。也就是在案腿上端開口,嵌夾兩段橫木,將橫木的兩端或一端造成“(木沓)頭”的式樣。繼而將兩段橫木改成通長的一根,

64、這樣就成了夾頭榫的牙條了。最后,又在牙條之下加上了牙頭。其優(yōu)點在加大了案腿上端與案面的接觸面,增強了剛性結(jié)點,使案面和案腿的角度不易變動;同時又能把案面的承重均勻地分布傳遞到四足上來。千百年來,它并口設(shè)計意圖基本相同的“插肩榫”結(jié)構(gòu),都成為案形結(jié)體的主要造法之一,也是明及清前期家具最常見的兩種形式。           正規(guī)的夾頭榫一般是腿端開長口,不僅嵌夾牙條,同時也嵌夾牙頭。這是比較合理的造法。但也有只嵌夾牙條,而牙頭部分則是兩條立著的木片,上端與牙條合掌相交,嵌在腿足上截兩側(cè)的槽口之內(nèi)。這種造法不及前者堅實3.34a、

65、b。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4a 夾頭榫結(jié)構(gòu)(腿足上端開口嵌夾牙條與牙頭).skp (779.06 KB, 下載次數(shù): 394)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4b 夾頭榫結(jié)構(gòu)(腿足上端開口嵌夾牙條、打槽裝牙頭).skp (507.59 KB, 下載次數(shù): 365) 又有一種腿足上端只開槽不開口,連牙條也分段造成,用揣揣榫與牙頭作角接合,嵌入槽口3.34c。它只具夾頭榫之形而無夾頭榫之實,故更不堅實。前章所舉透空攢框牙條和牙頭的條案乙101,即是一鍘。這種華而不實的造法,至清代中期以后廣泛流行

66、。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4c 夾頭榫結(jié)構(gòu)(腿足上端打槽裝牙條、牙頭).skp (461.21 KB, 下載次數(shù): 350)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4c 夾頭榫結(jié)構(gòu)(腿足上端打槽裝牙條、牙頭)(辛老補充版).skp (67.41 KB, 下載次數(shù): 269)  六、插肩榫結(jié)構(gòu)           插肩榫的外形與夾頭榫不同,但在結(jié)構(gòu)上差別并不大。它的腿足頂端也出榫,和面子結(jié)合;上截也開口,以備嵌夾

67、牙條。但腿足上截外皮削出斜肩,牙條與腿足相交處,剔出槽口,當(dāng)牙條與腿足拍合時,又將腿足的斜肩嵌夾起來,形成齊平的表面。這樣就使插肩榫與腿足高于牙條、牙頭的夾頭榫,外貌大異。          這種造法由于腿足開口嵌夾牙條,而牙條又剔槽嵌夾腿足,使牙條和腿足扣舍得很緊,而且案面壓下來的分量越大,牙條象和腿足就扣合得越緊,使它們在前后、左右的方向上都不錯動,形成穩(wěn)固合理的結(jié)構(gòu)。它的另一個特點是由于腿足與牙條交圈,故為牙條和腿足所形成的空間輪廓的變化及雕飾線腳的運用帶來了便利。這里舉常見的插肩榫乙36和比較罕見的牙條、牙頭分開的插肩榫乙11

68、9各一例3.35a、b。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5a 插肩榫結(jié)構(gòu).skp (549.11 KB, 下載次數(shù): 674)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5a 插肩榫結(jié)構(gòu)(辛老補充版).skp (321.69 KB, 下載次數(shù): 439)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5b 插肩榫結(jié)構(gòu)(牙條、牙頭分造).skp (340.15 KB, 下載次數(shù): 327)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69、160; 3-35b 插肩榫結(jié)構(gòu)(牙條、牙頭分造)(辛老補充版).skp (340.96 KB, 下載次數(shù): 313)        案形結(jié)構(gòu)還有一種罕見的造法,因無處可歸屬,只好在這里提到,稱之為插肩榫變體。其造法是剔削腿足外皮上端一段而留做一個與牙條、牙頭等高的掛銷。牙條及牙頭則在其里皮開槽口,和掛銷結(jié)合。也就是說正規(guī)的插肩榫牙條在它的外皮剔槽口,而變體則把槽口搬到牙條、牙頭的背面去了。此種造法,在牙頭之下必然蔞出現(xiàn)一條橫縫,即牙頭下落與腿足相接著的那條縫隙3.35c。由于這條縫隙正在看面,不甚美觀,因而此種造法未能推廣。故宮博物院藏有此種造法的黃花梨翹頭案,見中國美術(shù)全集-竹木牙角器圖版184。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5c 插肩榫變體(牙條里面開槽掛銷)王老原版.skp (427.19 KB, 下載次數(shù): 329)  草圖大師文件下載  3-35c 插肩榫變體(牙條里面開槽掛銷)辛老補充版.skp (405.22 KB, 下載次數(shù): 352) 注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fù)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dāng)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zhǔn)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