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地理復習資料:知識點記憶口訣_第1頁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知識點記憶口訣_第2頁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知識點記憶口訣_第3頁
高考地理復習資料:知識點記憶口訣_第4頁
全文預覽已結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2019年高考地理復習資料:知識點記憶口訣【】高考語文作文題是高考語文的重點,也是每年考生的關注焦點。查字典地理網(wǎng)高考頻道為大家整理2019年高考地理復習資料:知識點記憶口訣高考地理雕蟲小技:口訣記憶法1. 晨昏線斷定極其特點口訣.晨昏線圈過地心,晝夜跨度斷晨昏。斷晨線還是昏線地球自轉西向東,晨昏反轉要記清。判斷晨昏線運動方向冬夏兩至極圈切,與經(jīng)重合春秋分。斷節(jié)氣赤道交點很重要,6點18指示清。斷時辰經(jīng)線平分晝夜球,晨昏轉折緯最高,正午子夜在此經(jīng)。晨昏線、經(jīng)緯線與時辰關系2. 地方時計算方法:同側相減異側加,準確計算經(jīng)度差。相差一度四分鐘,東早西晚算時空。假設遇值大或為負,加減24推天數(shù)。3

2、. 太陽系八大行星位置:水金地火木土天,海王星星繞外邊。 冥王降級只因小,未將軌道障礙掃。4.記特殊經(jīng)緯線:北回歸線穿過地區(qū):沙漠尼羅阿拉伯,印度河口恒三角。 孟灣北側廣臺灣,古島墨中回歸穿。北緯三十度線穿過地區(qū):開羅運河波斯灣,伊朗高原長青川,杭州加洲夏威夷,墨灣北側佛羅里。北緯45度穿過地區(qū):阿爾卑斯黑里咸,北疆蒙古千島寒。西部海岸中平原,五湖渥太加美連。赤道穿過地區(qū):幾內剛果維多湖,東非高原馬代夫。印尼基多哥倫比,亞馬河注赤道里。南回歸線穿過地區(qū):南非馬達澳洲沙,拉普平原河兩巴,巴西首城圣保羅,南回歸線腳下過。北緯六十度穿過:北海波羅東歐平,西伯利亞連白令。阿拉斯加落基山,拉布拉多哈得灣

3、。5. 君問歸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漲秋池.何當共剪西窗燭,卻話巴山夜雨時.地理解讀:巴山地區(qū)受地形影響,夜間盆地氣溫比較高,形成低壓而兩側的山脈尤其是青藏高原東側的山脈氣溫低,形成高壓,導致晚上形成山風,當冷的山風吹到盆地將使原來的暖氣團臺升,上升過程中降溫,冷凝成雨.故多夜雨.西窗:特別是在我國北方的地區(qū),在以前流行四合院式的建筑分東南西北四廂,北廂向光性最好,而且多住老人長者,而東廂多住兒子,西廂住女兒,而兒子結婚后,其妻子也自然住在了東廂,而東廂房的窗戶自然就朝向了西邊。故而說共剪西窗燭。6. 我國東部雨帶時空特點:4.5登陸在東南,5.6移至江淮岸, 7月8月去三北華北、東北和西北, 9

4、月南撤10月退,北上緩慢南撤快。7.東部季風分界:大興陰山賀蘭山,巴顏崗底季風圈。8.記我國主要鐵路干線及穿過的主要城市:京廣線-京哈線:京石鄭漢長株廣,鄭交隴海株交湘,北通遼吉黑龍江哈爾濱。京九線:北京霸任人交隴商,荷喝麻九南男贛圳香。京滬線:京津濟徐蚌,南京鎮(zhèn)蘇上。隴海線:連云徐鄭洛陽西,要達蘭新過寶雞。浙贛湘黔線:滬杭金鷹株懷貴,貴昆中陷六盤水。15. 中國的陸上鄰國與海上鄰國:陸鄰俄蒙和朝鮮,珠峰處在中尼邊.哈吉塔巴阿富汗,印度越南不老緬.海上鄰國又六員,印尼馬文菲日韓。16.晝夜長短的時空規(guī)律:夏半年里白晝長,緯度越高晝越長.冬半年里白晝短,緯度越高晝越短。17. 秦淮分界限:秦嶺淮河分濕半,800mm降水線.溫帶亞熱被分開,恰是冬季0溫線 。18.微地貌判斷:遠望俯瞰賞高山,地貌造型定點看.山水交映乘船賞,仰望瀑布賽神仙.峽谷溶洞一線天,身臨其境好近觀.江河湖海借樓閣,登高遠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