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滸傳》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_第1頁
《水滸傳》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_第2頁
《水滸傳》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_第3頁
全文預(yù)覽已結(jié)束

下載本文檔

版權(quán)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quán),請進行舉報或認領(lǐng)

文檔簡介

1、水滸傳是如何塑造人物形象的?水滸傳在藝術(shù)上最成功之處是塑造了叱咤風(fēng)云、面貌各異的英雄群像。通過對英雄形象的謳歌以及對英雄斗爭的描寫,再現(xiàn)了真實的社會歷史風(fēng)貌,突出了重大的歷史主題。水滸傳的作者在塑造人物形象上積累了豐富的藝術(shù)經(jīng)驗,至今對我們?nèi)匀挥兄匾膯l(fā)意義。一、緊扣人物的身份、經(jīng)歷和遭遇來刻畫人物性格。水滸傳圍繞著“官逼民反”的重大主題,分別寫了一百零八名被“逼上 梁山”的英雄好漢。這些人生活于社會的不同階層,身份、地位、理想和愛好各 不相同,因而在上山的問題上,具有不同的經(jīng)歷和遭遇,不同的思想與行為。而 作者正是緊緊扣住了人物的身份、地位以及經(jīng)歷、遭遇來刻畫人物性格。人物的 生活史,也就

2、是人物的性格史,很合乎邏輯的發(fā)展。例如阮氏三雄與林沖的上山,前者態(tài)度明朗,干脆,行為果斷訊速,而后者 則委屈忍讓,一拖再拖。這種性格的不同,與雙方的政治、經(jīng)濟地位有關(guān)系。三 阮靠打魚為生,有一身水陸兼?zhèn)涞暮梦渌?,他們“義膽包天,武藝出眾,敢赴湯 蹈火,同死同生”,但生活困頓、處境艱難,在官吏們的重重盤剝下,一阮窮得 連老娘頭上的首飾都拿去賣了。正是在這種困境下,他們羨慕“不怕天,不怕地, 不怕官司”的梁山義軍,只盼著若是有“識貨的”,便把這腔熱血“賣”與他。 所以,當吳用一說明來意,三阮的反抗烈火便燃燒了起來,積極地參加了“智取 生辰綱”的斗爭,走上了上山的第一步。正是由于阮氏三雄處于窮困潦倒

3、的地步, 所以他們極易萌發(fā)反抗的思想,毫不猶豫地走上了斗爭的前線。與三阮相反,林沖的上山是被一步一步逼出來的,他原是東京八十萬禁軍教 頭,有地位,有“請受”,還有一個漂亮賢惠的妻子,家庭美滿安逸。為了保全 自己的前程和小家庭,他不敢得罪上司,凡事盡量忍克制,如他親眼看見自己的 妻子被人調(diào)戲,正要舉拳打時,認出此人原是高衙內(nèi),就先自手軟,滿腔怒火壓 在心頭,只能“一雙眼睜著瞅那高衙內(nèi)”,一句話也沒有說出來;當魯智深聞訊 趕來,要幫林沖廝打時,林沖忙向他解釋說:“原來是本官高太尉的衙內(nèi),不認得荊婦,一時無禮。林沖本待要痛打那廝一頓,太尉面上須不好看。自古道:不 怕官,只怕管;林沖不合吃著他的請受,

4、權(quán)且讓他這一次?!彪m然如此,高衙 內(nèi)卻不肯罷休,千方百計謀奪林沖的妻子。高俅縱容兒子胡來,竟聽信走狗陸謙、 富安之計,以看刀為名,騙林沖誤入白虎節(jié)堂,加給他一個“手執(zhí)利刃,故入節(jié) 堂,欲殺本官”的莫須有罪名,把林沖發(fā)放開封府,企圖治以死罪,卻不料遇上 一個鯁直不茍的孫孔目,為林沖開脫,刺配滄州。于是高俅又買通解差董超、薜 霸,要在路上殺害林沖,多虧魯智深設(shè)伏野豬林,在危險關(guān)頭救下林沖性命。在 接連不斷的迫害面前,林沖始終屈辱忍讓。充軍路上,被差役百般折磨,也只是 忍氣吞聲,甘愿遭罪,差役要綁殺他時,也只是說:“上下要縛便縛,小人敢道怎的! ”并且“淚如雨下”,哀求饒命。當魯智深救下他,要殺死差

5、役時,他反 而為差役求情免死,夢想著自己能避過禍難,有朝一日還能夠“掙扎得回來”。 然而,迫害并沒有結(jié)束,陸謙、富安追蹤而至,企圖火燒草料場,把林沖一起燒 死(即使燒不死,也可以因為草料場被燒而判處林沖死罪),幸好因為風(fēng)雪壓塌了林沖的住所,林沖搬到山神廟內(nèi)安身,才不致被火燒死。至此,林沖忍無可忍, 終于手刃仇人,反上梁山。生活對于性格的形成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條件,復(fù)雜的生活環(huán)境決定著人物的 性格特點。林沖從委曲求全,妥協(xié)忍讓到敢于反抗,并且發(fā)展成為起義軍中抵制 招安、反對投降的堅定分子,這是因為他通過自己的切身經(jīng)歷, 徹底認識了統(tǒng)治 階級的虛偽和險惡本質(zhì)。他的思想覺悟,他的性格特征,隨著他的身份

6、、地位、 經(jīng)歷的變化而不斷發(fā)展。二、在矛盾沖突中顯示人物性格。水滸傳在描寫人物時,往往把人物置于矛盾沖突之中,通過人物的行動 來顯示自己的性格特征。例如石秀這個“拚命三郎”,有著坦率、正直、嫉惡如 仇、義無反顧但又機警沉著的性格特點。而這些特點,在促使揚雄碎割潘巧云以 及“跳樓劫法場”兩個事件中得到充分的體現(xiàn)。當他第一次見到海和尚和潘巧云 時,就識破了他們的勾當,在他們眉來眼去時,“便揭開布簾,走將出來,那賊禿放下茶盞,便道:大郎請坐。這婦人便插口道:這個叔叔,便是拙夫新 認義的兄弟。那和尚虛心冷氣,動問道:大郎貴鄉(xiāng)何處,高姓大名?石秀 道:我姓石,名秀,金陵人氏,因為只好閑管,替人出力,以此

7、叫做拚命三郎。 我是個粗鹵漢子,禮數(shù)不到,和尚休怪?!边@無疑是給海和尚潘巧云一個當頭 棒喝:放尊重些吧!不然,是不會有好下場的。這顯示了石秀的機智靈活。他曾 告知過揚雄,但反而被潘巧云栽臟誣陷,使矛盾趨于復(fù)雜化,這樣,石秀被迫離 開楊家。為了揭開事實真象,石秀侍機在后門解決了為海和尚通風(fēng)報訊的胡道和 海阇,促使揚雄醒悟,為自己洗刷了污名。隨后又為揚雄出謀劃策,促成了碎割 潘巧云的事件。在這場矛盾沖突當中,石秀以自己的言行,顯示了正直無邪,嫉 惡如仇、且又機警沉著的性格特征。特別是“跳樓劫法場” 一事,更能體現(xiàn)出“拚 命三郎”石秀的膽識超人之處:石秀在城窗外看時,十字路口,周回圍住法場,十數(shù)對刀

8、棒劊子,前排后擁,把盧俊義綁押到樓前跪下。,當案孔目高聲讀罷犯由牌,眾人齊和一聲,樓上石秀,只就那一聲和里,掣著腰刀在手,應(yīng)聲大叫:“梁山泊好漢全伙在此! ”, 從樓上跳將下來,手舉鋼刀,殺人似砍瓜切菜。走不迭的,殺翻十數(shù)個,一只手 拖住盧俊義,投南便走。石秀當然知道只身劫法場的危險,但別無他法,只好破釜沉舟,聲稱“梁山 泊好漢全伙在此”,闖入法場。他被捕后,義正辭嚴地大罵梁中書,說我哥哥“早 晚便引軍來打你城子,踏為平地,把你砍做三截,先教老爺來和你們說知”。顯 然,石秀采用的是緩兵之計,既表現(xiàn)了敢于拚命的戰(zhàn)斗性,又表現(xiàn)了機警沉著的 靈活性。正是石秀的大智大勇,使敵人懾于起義軍的威力而不敢貿(mào)

9、然殺害他和盧 俊義。對于重要的人物,水滸傳的作者無不把他們放在矛盾斗爭中,通過矛盾 的發(fā)生、發(fā)展和解決去顯示人物自身的性格。 而對一般的小人物,作者也常常使 用這種方法,如何九叔怯懦、膽小、圓滑、精明,是通過他收領(lǐng)武大尸首的前前后后活動表現(xiàn)出來的。在西門慶設(shè)酒招待他時,何九叔便已猜出“今日這杯酒, 必有蹊蹺”。所以,西門慶給他十兩銀子時,既不肯接受,卻又不敢不接受,心 里直疑忌:“我自去殮武大尸首,他卻怎地與我許多銀子?”等到進入武大家, 見到潘金蓮時,心里即已明白了幾分。一扯開白絹,辨明了武大死因后,何九叔 突然“大叫一聲,往后便倒,口里噴出血來”。原來,他“本待聲張起來,卻怕 他沒人作主,

10、惡了西門慶,卻不是去撩蜂剔蝎?待要胡盧提入了棺殮了, 武大有 個兄弟,便是前日景陽崗打虎的武都頭。 他是個殺人不眨眼的男子,倘或早晚歸 來,此事必然要發(fā)”。本來何九叔是與事件無涉的,但由于職業(yè)關(guān)系,竟被卷進 了矛盾的漩渦之中。為了應(yīng)付武松回來后的追尋,何九叔偽裝病發(fā),以免負殮尸 之責(zé),并且還保留臟銀,偷藏骨殖,掌握一定的證據(jù)。當武松手握尖刀脅迫何九 叔時,他交出了武大中毒的實物,卻還不敢說出事實真相,不敢到官府作證。在 這組尖銳的對立矛盾斗爭中,何九叔小心翼翼地周旋于矛盾沖突的雙方之間,充分顯示了一個職業(yè)團頭的圓滑、精細、茍且偷安的性格特征。三、運用對比手法,突出人物的性格。水滸傳中的人物性格

11、豐富多樣,絕不雷同,這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對比 手法的運用。如在高衙內(nèi)調(diào)戲林沖妻子的事件上,林沖忍讓妥協(xié),魯智深則火冒 三丈,要讓高衙內(nèi)“吃灑家三百禪仗”。又如在武大被害一事上,何九叔與鄆哥 形成了鮮明的性格對比,前者世故、機變且又膽小、怯懦,全身避禍,后者則幼 雅天真、呈強好勝,打抱不平。在同一類型性格的人物當中,作者也注意以對比 手法加以區(qū)別,顯出其性格的差異。如同屬魯莽型的魯達和李逵,前者在魯莽中 帶有機警、豪爽、精明,而后者的魯莽中含有蠻干、粗獷甚至幼雅的成分。在同 一職業(yè)的人物當中,作者也注意區(qū)別他們的不同性格。 如魯達和楊志,同是武官 出身,當過都頭、提轄、殿司制使,都很干煉機警。但魯達偏于豪爽、莽勇,敢 于路見不平,拔刀相助,視功名如草芥。楊志則善于投機鉆營,為搏個功名奔波 勞碌。此外,作者還有意通過兄弟之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quán)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yù)覽,若沒有圖紙預(yù)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quán)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zé)。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quán)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dān)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