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學必會成語及其解釋_第1頁
小學必會成語及其解釋_第2頁
小學必會成語及其解釋_第3頁
小學必會成語及其解釋_第4頁
小學必會成語及其解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小學必會成語及其解釋1、專心致志專一心思,集中精力。指聚精會神。2、道聽途說道上聽見的,路上傳說的。指不是正確可靠的消息。3、栩栩如生栩栩: 形容生動活潑的樣子。非常生動活潑, 如同活的一樣。 形容文藝創(chuàng)作中人物形象塑造的非常逼真。4、胸有成竹也作“成竹在胸” 。成:現成。宋代畫家文同很會畫竹,人們都說他下筆前,心里已有了竹子的形象。后用“胸有成竹”比喻做事情以前,心里已有通盤的考慮,有成功的把握。5、熟能生巧巧:技巧。熟練了,就能從經驗的積累中創(chuàng)造出好的辦法或竅門。6、水滴石穿也作“滴水穿石” 。水不停地往下滴,能把石頭滴穿。比喻只要堅持不斷,力量雖小,也能取得成功。7、百發(fā)百中每次射箭,每

2、次都命中目標。形容射箭技術高明。后比喻推測事情有十分的把握。8、無價之寶無法估量價格的寶物。指極為稀有珍貴的東西。9、畫龍點睛傳說南朝畫家張僧繇在金陵安樂寺畫了四條龍,不點眼睛。他說: “點了眼睛,龍就會飛走了。 ” 別人不信, 一定要他點上。 他剛把其中兩條龍的眼睛點上, 立刻閃電打雷, 震破墻壁,兩條龍就騰云飛上了天。 后用“畫龍點睛”比喻講話或寫文章時, 在關鍵地方用幾句話點明實質,使內容更為精辟。10 、畫蛇添足古時,楚國有幾個人喝酒,酒少人多,因此大家約定畫蛇,先畫成的喝酒。有一人先畫成了蛇,拿起酒來說: “我還能給蛇畫上腳。 ”腳沒畫完,另一人已把蛇畫好,說: “蛇是沒有腳的。 ”

3、就把酒搶去喝了。后用“畫蛇添足”比喻多此一舉,反而壞事。11、事半功倍事情只做一半,功效卻收到一倍。形容花費的勞力小,收到的成效大,工作效率很高。12 、千載難逢載:年。許多年里也難得遇到。形容遇到的機會極少。13 、四面楚歌楚漢交戰(zhàn)時,楚霸王項羽被劉邦的軍隊圍困在垓下,夜里聽見四面漢軍中都是楚人的歌聲。項羽大驚,說: “漢軍已經全部得了楚國嗎?為什么楚人這樣多!后用“四面楚歌”比喻陷入四面被敵包圍的困境。14 、得意忘形高興得控制不住自己,失去了平時的形態(tài)。15 、對牛彈琴古時,公明儀善于彈琴。一次,他對牛彈了一個曲子,牛仍然伏著吃草。不是牛沒有聽見,是牛聽不懂曲子。 后用 “對牛彈琴” 比

4、喻對不懂道理的人講道理。 也用以譏笑聽話人的愚笨,或譏笑說話人不看準對象。16 、狐假虎威也作“虎威狐假” 。老虎捉到一只狐貍,要吃它。狐貍騙老虎說: “天帝命我做百獸之王,你吃了我就違反天意。如果你不信,就跟我走,看看百獸見了我,是不是都很害怕。 ”果然百獸見了,都紛紛逃跑。老虎不知道是怕自己,還是以為是怕狐貍呢!后用“狐假虎威”比喻假借別人的勢力來嚇唬人。17 、雞犬升天古時傳說一人得道 ,雞犬升天。后比喻一個人有了勢力,與他有關系的人也都升官發(fā)財得勢了。18 、鶴立雞群白鶴站立在雞群之中。比喻一個有才能的人高出在一群人里。19 、車水馬龍車象流水,馬象游龍。形容車馬很多,連接不斷。也指人

5、多熱鬧的情景。20、四分五裂分裂成好多部分,形容東西分裂殘破。也比喻眾人不團結,不統(tǒng)一。21 、一鳴驚人一聲鳴叫就驚動人。比喻平時不露聲色,一出來,就有驚人的表現。22、一日千里一天可行千里。原指馬跑得很快。后來比喻進步或發(fā)展的迅速。23、對癥下藥下:使用。對準病癥,使用藥物。比喻針對問題所在,采取有效措施。24、風吹草動風輕輕一吹,草就左右搖動。比喻微小的變動。25、豐衣足食豐:多。足:充足。穿的衣服很多,吃的糧食很充足。形容生活富裕。26、負荊請罪負:背上。荊:荊條。古時用來鞭打犯人。戰(zhàn)國時趙國藺相如,出使秦國立了大功,被封為上卿。身為大將軍的廉頗很不服氣,揚言要羞辱藺相如。藺相如處處避讓

6、,不同他爭論。廉頗知道后, 認識到自己錯了, 便背上荊條到藺相如家請罪。 后用 “負荊請罪” 表示賠禮認錯。27、甘拜下風下風:風所吹向的一方,即下方,比喻低于別人之下的一面。甘心情愿拜在人家的下面。常用來表示自己不如人家,真心實意地佩服他人。28、邯鄲學步也作“學步邯鄲” 。戰(zhàn)國時燕國一少年到趙國首都邯鄲,想學趙國人走路的姿勢。不但沒有學到, 反而忘掉了自己原來的走法, 只好爬著回去。 后用 “邯鄲學步” 比喻模仿別人不得法,反而把自己的本領也丟掉了。29、自相矛盾矛:是古代長柄的槍,用來刺殺敵人;盾:是古代抵御的牌,用來遮擋敵人刺殺。古代有個賣矛和盾的人,先夸他的盾無比堅固,沒有東西不被刺

7、破的。有人問: “用你的矛,刺你的盾,怎樣呢?”那個人沒法回答了。后用“自相矛盾”比喻說話、做事前后不一致,自相沖突。30、揠苗助長也作“拔苗助長” 。古時宋國有個人,嫌禾苗長得太慢,就把苗給拔起一點,結果苗都枯死了。后來用“揠苗助長”比喻違反事物的發(fā)展規(guī)律,強求速成,反而壞事。31 、掩耳盜鈴本作“掩耳盜鐘” 。掩:遮蓋。盜:偷。從前有個人想偷一口鐘,因為鐘大沒法背走,就拿錘子砸碎它。剛一砸就發(fā)出響聲,他急忙遮蓋住自己的耳朵, 以為自己聽不見,人家也不會聽見。后用“掩耳盜鈴”比喻自己欺騙自己。32、天羅地網羅:捕鳥的網。天做羅,地做網。形容上下四方都設下了包圍圈。比喻對敵人、罪犯等的嚴密包圍

8、,無法逃脫。33、守株待兔株:樹樁。戰(zhàn)國時宋國有個農夫,看見一只兔子撞死在樹樁上,便不去田里干活,每天在樹樁旁等著,希望在得到撞死的兔子。后用“守株待兔”比喻不經過自己的努力,妄想得到意外的收獲。34、打草驚蛇打草驚動了躲藏在草叢中的蛇。比喻做機密的事行動不小心,使對手察覺后有所防備。35、貪得無厭厭:滿足。貪求得到,永遠沒有滿足。36、雞犬不寧寧:安寧。雞狗都不得安寧。形容擾亂得十分利害。37、嬌生慣養(yǎng)慣:縱容,放任。生得嬌嫩,養(yǎng)得放任。形容對兒女從小過分的寵愛和放任。38、無能為力為力:使力量。沒有辦法能使上力量。指不能做好某件事情或解決某個問題。39、錦囊妙計錦:彩色花紋的一種絲織品。錦

9、囊: 古時封藏機密文件或詩稿的織錦口袋。 在小說中常描寫有計謀的人,把妙計放在錦囊里,給出使對方的人,在緊急時拆閱,用妙計來對付對方。比喻有準備的巧妙方法。現也諷刺別人的所謂“妙計” 。40、開卷有益卷:書本。打開書本讀書,自然會有好處。41 、開天辟地古代神話說,盤古氏開辟天地以后, 才有世界。后用來表示歷史上從來所沒有過的。也比喻偉大的創(chuàng)始。42、刻舟求劍楚國有個人渡江,他的劍從船里掉進水里,他就在船幫上刻畫,說: “這是我劍掉下水的地方。 ”船靠岸了,他就從所刻的地方下水找劍。船已走了,劍不能走,結果自然找不到劍。后用“刻舟求劍”比喻只會按老辦法辦事,不知事情已經發(fā)生變化。43、空中樓閣

10、一個有錢人要工匠蓋三層高樓。 當他看到工匠修建第一層時, 他說: “我不要第一、 第二層,給我蓋第三層吧! ” 。后用“空中樓閣”比喻脫離實際的主觀空想和計劃。44、口是心非口頭上贊成,心底里反對。指嘴上講的和心里想的不一致。45、如雷貫耳貫:貫穿。象雷聲貫穿耳朵那樣響。比喻人的名聲極大。46、如虎添翼如同老虎添加了翅膀。比喻強有力的人又增添了新的幫手。47、千鈞一發(fā)也作“一發(fā)千鈞” 。千斤重的東西用一根頭發(fā)懸掛著。形容情況危急緊迫。48、手不釋卷釋:放下。卷:書籍。手里舍不得放下書籍。形容讀書用功。49、魚貫而行魚貫:象魚游那樣一個接著一個。形容相繼而行。50、名落孫山宋代有個人叫孫山, 他

11、帶了同鄉(xiāng)的兒子一同去考試。發(fā)榜時, 那位同鄉(xiāng)的兒子沒有考上,他自己是榜上最末一名。回家后,同鄉(xiāng)問他,他說: “解名(指榜上的名字)盡處是孫山,賢郎(指同鄉(xiāng)兒子)更在孫山外。 ”后用“名落孫山”比喻沒有考上或選拔未被錄取。51 、塞翁失馬塞:邊塞。翁:老人。常和“安知非?!边B用。古時,有個住在邊塞上的老人丟了馬,別人來慰問他,老人說: “怎么知道不是好事呢?”后來這匹馬果然帶了一匹好馬回來了。后用“塞翁失馬” 比喻暫時損失或受到挫折, 卻能因此而得到好處。 也比喻壞事有時會變成好事。52、三顧茅廬顧:拜訪。茅廬:草房。三國時,諸葛亮住在隆中的茅廬里,劉備為了請他出來幫助自己打天下,曾經三次前去拜

12、訪,最后一次,諸葛亮才同意出山相助。后用“三顧茅廬”比喻誠心誠意地邀請人家。53、懸梁刺股懸:吊掛。梁:屋里架在柱子上的橫木。股:大腿。戰(zhàn)國時蘇秦、漢朝孫敬都勤奮好學。每當讀書疲倦得想睡了, 孫敬用繩子把頭發(fā)系在屋梁上、 蘇秦拿著錐子刺痛自己的大腿, 用來 驅除瞌睡,激勵自己繼續(xù)攻讀。他們終于都成了有名望的人。后用“懸梁刺股”形容刻苦學 習。54、舉一反三反:類推。舉起一角,就可類推其他三角情況怎樣。本比喻聞一可以知三。后比喻舉一事而類推其他事,可以同樣處理或解決。55、班門弄斧班:魯班,我國古代著名的木匠。在魯班門前擺弄斧子。比喻在內行面前賣弄本領。56、囫圇吞棗囫圇:整個。把棗子整個地吞下

13、去。比喻凡事不加分析,就籠統(tǒng)地接受下來。57、瞻前顧后瞻:向前看。顧:向后看。看著前面,又看著后面。形容對事情考慮得非常周到而細致。也形容顧慮重重,疑惑不定。58、草木皆兵一草一木都象士兵。東晉時,秦國苻堅率兵攻打東晉,到達淝水,前鋒部隊失利。苻堅登上壽陽城瞭望,看到八公山上的草木, 都象是晉國兵士,心里很害怕。后用來形容人在驚慌時精神緊張不安,疑神疑鬼。59、目不識丁眼睛不認識一個極簡單的“丁”字。形容一個字也不認識。60、鵬程萬里鵬:傳說中的大鳥。莊子逍遙游里說,鵬鳥遷徙往南海,乘風飛行九萬里。后用“鵬程萬里”比喻前程遠大。61 、杞人憂天杞國有個人,擔憂天坍下來,吃飯睡覺都不安寧。后用“

14、杞人憂天”比喻沒有必要的或毫無根據的憂慮。62、人才輩出有才能的人成批成批地不斷出現。63、同甘共苦一同嘗甜的,也一同吃苦的。比喻共享幸福同受困苦。64、聞雞起舞:晉代祖逖立志效力國家,他半夜聽到雞叫,就起床舞劍練本領。后以“聞雞起舞”比喻有志之士的奮發(fā)行為。65、退避三舍舍:古時行軍三十里叫一舍。春秋時,晉國同楚國在城濮地方交戰(zhàn),晉國國君遵守以前的諾言,把軍隊撤退三舍,即九十里。后用“退避三舍”比喻對人讓步或回避。66、完璧歸趙壁:平圓形的中間有孔的美玉。 戰(zhàn)國時, 趙國得到了和氏璧, 秦王要拿十五座城騙換趙國的壁。秦強趙弱,趙王怕上當,但又不敢拒絕。趙國使臣藺相如奉命送壁到秦國,見秦王并無

15、誠意,就設法取回美玉差人送回趙國。后用“完璧歸趙”比喻完整無損地歸還原物。67、孟母三遷孟軻的母親為了選擇良好的環(huán)境來教育孩子, 先后搬了三次家。后來就用“孟母三遷” 作為慈母教子的典故。68、門庭若市庭:院子。門前和庭院里好像集市一樣。形容來客眾多,非常熱鬧。69、門可羅雀羅:網。門前可以張網捕雀。漢代翟公做延尉大官時,賓客盈門;到罷官之后,門外冷落得可以張設捕捉鳥雀的網。后便用“門可羅雀”形容門庭冷落,賓客稀少。70、買櫝還珠櫝: 木匣子。 古時有個楚國人把珍珠裝在鑲飾著珠玉翠羽、 熏染了桂椒之香的木蘭匣里到鄭國去賣,鄭國人不識貨,買下了匣子,卻退還了珍珠。后就用“買櫝還珠”比喻沒有眼力,取舍失當。71 、濫竽充數竽:古代象笙一類的樂器。戰(zhàn)國時齊宣王愛聽吹竽,每次都要三百人一起吹奏,不會吹竽的南郭先生, 也混在里面充數。 宣王死后, 湣王繼位, 要他們一個個地吹, 南郭先生就逃跑了。后用 “濫竽充數” 比喻沒有本領的冒充有本領, 或次貨冒充好貨。 有時也用作自己謙虛的話。72、柳暗花明柳葉濃密,鮮花奪目。形容綠柳成蔭,繁花如錦的春天景色。也比喻由困難轉入順利。73、亡羊補牢亡:丟失。牢:關牲口的欄圈。丟失了羊以后再修補羊圈。比喻發(fā)生過失以后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