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級地理上冊 4.1人口與人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_第1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 4.1人口與人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_第2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 4.1人口與人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_第3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 4.1人口與人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_第4頁
七年級地理上冊 4.1人口與人種教案2 (新版)新人教版-(新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級上冊地理教案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容提供方,若內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人口與人種 教學目標: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人口增長的特點;學會利用世界人口統(tǒng)計數(shù)字,繪制人口增長統(tǒng)計圖表。通過讀圖討論,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分析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學重點:世界人口增長特點教學難點:人口自然增長率、人口密度的概念。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比較、討論、推理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 導入新課:資料1  地球上第50億個人誕生    1987年7月13日人民日報記者薩格勒布報道:7月11日上午8時35分,從南斯拉夫薩格勒布彼特洛瓦醫(yī)院的產房里,傳來今天第一聲嬰兒的啼哭聲,南斯拉夫一個新的公民,世界上第50億個人終于誕生在地球上。 &#

2、160;  資料2  地球村第60億位居民降生    1999年10月13日人民日報報道:椐新華社薩格勒布10月12日電,波黑時間12日凌晨零時02分,一名3.6千克重的男嬰在波黑首都薩拉熱窩的一家醫(yī)院降生,成為地球上的第60億位居民。    方法2  地球是人類的家園。人們把地球親切地稱為“地球村”,而把自己稱為“地球村的居民”。他們有著不同的膚色,說著不同的語言,信仰不同的宗教,生活在不同的聚落。    板書    第四章 

3、0; 居民與聚落    【教師承轉】在20世紀下半葉,地球村的居民急劇增長,以至人們驚呼“人口爆炸了”,人口問題已成為舉世矚目的全球性問題。了解世界人口的數(shù)量、增長、分布和人種等知識,樹立正確的人口觀,是每個中學生必需的地理知識。現(xiàn)在我們先來學習  第一節(jié):人口與人種    板書   第一節(jié):人口與人種   講授新課活動 1、讓學生根據(jù)他們平時的了解展開討論。 活動2、教師根據(jù)學生的討論情況給予評價。并說明人口數(shù)據(jù)是一個動態(tài)的數(shù)據(jù),也就是說是一個變化的數(shù)據(jù)。所以要說清楚人口數(shù)

4、據(jù)是哪一年的數(shù)據(jù),通常以最近一次人口普查公布的數(shù)據(jù)為準。如1987年,世界人口是50億,1999年,世界人口為60億。 活動3、投影展示圖4.3“世界人口增長示意”指導學生完成P65活動1。活動4、投影展示圖4.1“世界人口增長曲線”,教師先指導學生正確析圖:(1)圖中縱坐標表示的是什么?(人口數(shù)量)    (2)橫坐標表示的是什么?(不同的年份)    (3)在圖中曲線的傾斜程度越大,說明了什么?(人口增長速度越快)(4)在圖中,不同的時間段,曲線的傾斜程度是否一樣,這又說明了什么問題(5)圖中虛線表示什么含義?由此你能得

5、出什么結論?(虛線表示進入21世紀的人口增長的預測曲線,該曲線的傾斜程度較20世紀末稍緩一些;結論:未來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將逐漸趨緩。)(6)討論:請你結合生活實際,說一說為什么未來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將逐漸減緩?承轉     世界人口的增長速度在不同的時期內是各不相同的,開始緩慢,然后逐漸加快,最后增長速度有所緩和。不同國家或地區(qū)人口增長速度是否一樣呢?人口增長的快慢用什么來衡量呢?為了準確表示出一個國家或地區(qū)人口增長的快慢,通常以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作為衡量指標?;顒?、投影展示圖4.2“人口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示意”指導學生析圖,理解三者之間的關系。提

6、問: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什么含義?人口自然增長率<0,表示什么含義? 人口自然增長率=0,又表示什么含義呢?     根據(jù)資料,計算人口自然增長率    某鎮(zhèn)有1萬人,2003年出生嬰兒并成活了130人,死亡人數(shù)是30人,該鎮(zhèn)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是多少?人口是增加還是減少?(1、人口增加)    指導學生依據(jù)P65活動2所提供的資料,分別計算表中四國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并把計算所地數(shù)據(jù)填如課本表中。提問:a 比較表中的四個國家人口自然增長率的大小。  &

7、#160; b 尼日利亞這個國家的出生率、死亡率和自然增長率,與其他三個國家相比較有何特點?d 德國的人口自然增長率與其他三個國家相比,有何不同?這意味著德國的人口是怎樣變化的?承轉     世界上不同的國家或地區(qū)人口的自然增長率不同,不同的大洲呢?    活動6、投影展示“世界各大洲人口自然增長率圖”讀圖思考?(1) 圖中哪個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高?(2) 哪個大洲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最低?(3) 哪個大洲沒有人口自然增長率?為什么?承轉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不同的大洲人口增長情況不同

8、,非洲增長最快,歐洲增長最慢?;顒?、指導學生依據(jù)課本P66圖4.4“非洲人口增長柱狀折線”提供的統(tǒng)計數(shù)據(jù),獨立完成非洲的人口增長柱狀折線圖。    教師對學生的畫圖進行評價后小結:世界人口的增長,在地域上是有很大差別的,有的大洲快,有的大洲慢;有的國家快,有的國家慢,還有些國家甚至出現(xiàn)了負增長。板書設計第一節(jié)    人口與人種          一、世界人口的增長       

9、;   1、人口數(shù)量:1999年達60億          2、變化趨勢:緩慢加快更快變慢          3、人口自然增長率=出生率-死亡率          4、世界各地人口增長速度不同第二課時教學目標知識與能力:運用地圖、資料說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說出世界三大人種的特點,確立“世界上所有的人種都是平

10、等的”觀念;能運用地圖,指出三大人種的主要分布地區(qū)。通過讀圖討論,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分析推理能力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過程與方法:通過讀圖討論,收集資料,培養(yǎng)學生發(fā)散思維、解決問題、自主探究、合作學習的能力。教學重點: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三大人種的地區(qū)分布教學難點:人口密度、三大人種的地區(qū)分布。教學方法:讀圖分析、比較、討論的教學方法。教學過程 【導人新課】      人總要居住在一定的空間,人口在空間上的表現(xiàn),即人口分布。世界各地人口是怎樣分布的呢?為什么要這樣分布?這就是我們今天要來探討的問題。    &

11、#160;  板書    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承轉    我們要準確的了解世界各不同國家、地區(qū)人口分布特征,就需要先知道什么是人口密度。    活動 1、教師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61活動1,根據(jù)人口密度的概念和舉例,寫出人口密度的計算公式。                   

12、;         該地區(qū)的總人口數(shù)(人)活動2、指導學生根據(jù)活動1所提供的資料,計算人口密度,并把計算所得數(shù)據(jù)填入表中?;顒?、投影展示下表,反饋對“人口密度”的理解及計算結果。 地區(qū)面積平方千米人口數(shù)/人    人口密度(人平方千米A地125001000000            80B地125002000000160承轉    

13、通過剛才的計算我們可以看出,A地的人口稠密,B地的人口較稀疏。世界不同的國家和地區(qū)人口分布是否均勻呢?    活動4、投影展示課本P66圖“世界人口的分布”(不要文字說明),讀圖思考下列問題:    (1)對照圖例,指出圖中世界人口分布的稠密區(qū)和人口稀疏區(qū)及其分布規(guī)律。    (2)分析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及原因。    活動5、教師先說明圖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200人以上的地區(qū),是世界人口稠密的地區(qū)。然后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出人口稠密地區(qū)及其分布規(guī)律。(亞洲東部和南部、歐洲、北

14、美洲東部,分布規(guī)律:北半球中低緯度近海的平原地區(qū))并讓12名學生上講臺指圖說明?;顒?、教師再說明圖中人口密度在每平方千米1人以下的地區(qū),是世界人口稀疏的地區(qū)。然后引導學生在圖中找出人口稀疏地區(qū),并讓學生注意觀察這些地區(qū)分別有哪些特殊的緯線穿過。繼而讓學生對照課本最后附圖“世界地形圖”,列舉實例說明人口稀疏區(qū)極其分布規(guī)律。(撒哈拉大沙漠、大洋州西部沙漠地區(qū)沙漠地區(qū),亞馬孫平原雨林地區(qū),亞洲和北美洲的北冰洋沿岸地區(qū)高緯度地區(qū),青藏高原高原山區(qū))并讓12名學生上講臺指圖說明。    活動7、引導學生進一步觀察比較世界各地區(qū)人口密度的差別,使學生歸納出世界人口分布的特點

15、不均勻。板書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活動8、指導學生讀圖4.5“世界人口的分布”的文字說明,結合自己的體會,小組分析討論人口稠密區(qū)的社會經濟發(fā)展條件,并選出代表在全班交流。(亞洲東部和南部是人類發(fā)祥地之一,這里農業(yè)發(fā)展較早,歷史悠久;歐洲和北美洲東部都是工業(yè)發(fā)展較早的地區(qū),經濟發(fā)達。)活動9、教師對學生的發(fā)言評價后進行小結: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主要受自然條件、經濟、社會、歷史等因素的綜合影響造成的,其中與經濟條件的關系最密切。自然條件優(yōu)越,歷史悠久,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人口就稠密;自然條件惡劣的干、濕、冷、高的地區(qū),不適合人類的生產和生活,人口就稀疏。承轉

16、0;   通過剛才的分析我們知道,世界三大人種在世界上既有大范圍集中分布區(qū),又有小范圍零星分布的特點。同學們,你認識“藍壇巨星”飛人喬丹嗎?他是什么人種?(黑種人),有人說:黑人的故鄉(xiāng)在非洲。但是在南、北美洲卻有大量的黑人分布。請同學們結合P73閱讀材料和自己的體會,用自己的語言解釋黑人的分布為什么會出現(xiàn)這種現(xiàn)象。教師在學生討論、發(fā)言的基礎上,給予積極評價并歸納總結:人種的劃分只是身體外部的體質特征不同,沒有優(yōu)劣之分,任何種族歧視和壓迫都是錯誤的,所有人種都是平等的。板書設計        &#

17、160;         第一節(jié)      人口與人種二、世界人口的分布                 該地區(qū)的總人口數(shù)(人)    1、人口密度=           

18、;      該地區(qū)的總面積(平方千米)    2、世界人口分布不均勻   (1)自然條件優(yōu)越、經濟發(fā)達的地區(qū)人口稠密。   (2)自然條件惡劣的地區(qū)人口稀疏。三、不同的人種1、人種劃分的依據(jù)  2、三大人種的體質特征及分布  3、人種都是平等的第三課時導人新課     1987年世界人口突破50億,1999年10月12日,世界人口又突破了60億,人們驚呼“人口爆炸了”,是的,人口問題已經成為當今世界最令人關心的問題

19、之一。什么是人口問題?怎樣解決?這節(jié)課我們一起來探討有關世界人口問題的內容。板書      四、人口問題講授新課    活動1  當今世界,人口增長速度快得驚人,據(jù)有關資料統(tǒng)計,世界上每年增加人口8000萬人。請同學們計算一下,每天、每小時、每秒各增加多少人?    活動2、指導閱讀課本P67最后一段及讀圖4.7“人口增長過快帶來的問題”的實例。 活動3、指導學生閱讀課本P69閱讀材料及P68第一自然段,圍繞“人類為什么要控制自己的數(shù)量”這一問題,組織學生展開討論。    活動4、教師對學生的討論交流評價后小結,使學生明確人類要解決人口增長過快和過慢帶來的一系列人口問題,就必須實行計劃生育,使人口的增長與社會、經濟相適應,與環(huán)境資源相協(xié)調。    活動5、 投影:圖4.8“鄉(xiāng)村人口向城市遷移原因示意”,指導學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