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引線牢固性實驗作業(yè)指導書范文1目的本方法提供了幾種不同的試驗來測定 MEMS器件的引線(引出端)、 焊接和密封的牢固性。 試驗條件A用于直線拉力負荷試驗。試驗條 件B1用于施加彎曲應力來測定引線、密封和引線涂層的牢固性;而試驗條件B2則用于多次施加彎曲應力的情況, 主要用來測定引線在多次彎曲 時的抗金屬疲勞;試驗條件C規(guī)定對 器件引線施加扭力,以測定引線和密封的牢固性;試驗條件D用于施 加剝離和拉牽的應力以測定無引線封裝引出端的附著和鍍涂性能。建議在本試驗之后進行密 封試驗,確定外加應力對密封和引線(引出端) 的影響。2設備按采用的試驗條件的規(guī)定。3適用于所有試驗條件的一般程序器件應經(jīng)受規(guī)定試
2、驗條件所確定 的應力作用。若無其他規(guī)定,應進行規(guī)定的終點測量和檢查(預處理除外)。若無其他規(guī)定,至少從三個器件中按LTPD抽樣要求隨機抽出規(guī)定數(shù)目的引線、引出端或焊點。試驗條件A拉力1目的本試驗是為檢查器件引線、焊接及密封的抗直線拉力能力而設計的。2設備 拉力試驗要求采用適當?shù)膴A具和裝置來固定器件,并施加規(guī) 定的力而不限制引線活動。 也可采用等效的其他線性拉力試驗設備。3程序 若無其他規(guī)定,應在與引線或引出端的軸平行的方向上,對被試驗的每條引線或引出端無沖擊地施加2.22N的拉力,并至少保持 30s。應盡量在接近引線(引出端)的末端施加拉力。3.1失效判據(jù)去掉應力后,放大10倍檢查時,在引線(
3、引出端)與器件本體之間的斷線、松散或相對移動 都應視作失效。在引線牢固性試驗后,作為試驗后測量進行密封試驗時,不應因有月牙形裂縫而使已通過了密封試驗的器件視作拒收。試驗條件B一彎曲應力1目的本試驗是檢查器件的引線、引線焊接和密封承受這種施加于引線和密封上的、在器件的實 際使用和組裝過程中完全可能出現(xiàn)的應力的能力或環(huán)境試驗前用中等彎曲應力對引線進行預處理的能力。2設備為了按規(guī)定的彎曲角度施加彎曲應力,應有固定裝置、夾鉗、 支架或其他適當?shù)钠骶摺?程序每條受試的引線或引出端都要受到3.1-3.5規(guī)定的足以使其彎曲的力。試驗器件的任何數(shù)量的引線或全部引線可以同時彎曲。排列成行的引線可一次彎曲一行。每
4、條引線應按下述周期進行 彎曲,即在一個方向上彎曲成規(guī)定的弧形,再恢復到原來位置。全部弧形應在同一個平面上而又不會限制引線的活動。3.1彎曲方向試驗引線應在最易彎曲的方向上彎曲如沒有最易彎曲的方向,可在任何方向彎曲。引線 彎曲時不應接觸其他引線。如這種接觸是不可 避免的,試驗引線就應朝與規(guī)定角度相反的方向彎曲再恢復到其原來的位置。3.2 成形引線的預處理程序當在成形條件下通常提供直引線時(包括 雙列直插式的引線),如果在引線涂覆后已經(jīng)成形,并且至少能使引線象規(guī)定的彎曲那樣成為永久性的形變,引線的成形工作就被看成是可接受的預處 理。3.3 易彎曲的和半易彎曲的引線的試驗程序 (例如扁平封裝和軸向引
5、 線金屬外殼器件)3.3.1易彎曲引線如果引線的截面系數(shù)(在最易彎曲的方向上)小于或等于截面為0.15mmx 0.51mm的矩形引 線的截面系數(shù),這樣的引線應視為易彎 曲的。直徑小于或等于0.51mm的的圓引線也應視作易彎曲 的。易 彎曲的引線應彎成弧形,若無其他規(guī)定,在沿引線離密封處3.05士0.76mm.測得的彎曲角度至少應為45。3.3.2半易彎曲的引線如果引線的截面系數(shù)(在最易彎曲的方向上)大于截面為0.15mm x0.51 m矩形引線的截面系數(shù),這樣的引線應視為半易彎曲引線。在插裝或其他應用時將被彎 曲。直徑大于0.51mm/引線,也視為半易彎曲引線。若無其他規(guī) 定,半易彎曲引線應彎
6、曲成弧形,在引線末端測得的彎曲角度至少為30。3.4 雙列直插式和針柵陣列式封裝引線的試驗程序雙列直插式封裝引線具有一個以上的截面系數(shù),插裝時其引線通常并行排列而與封裝底部成 90角。雙列直插式封裝引線應向內(nèi)彎曲成一 個角度,這個角度應足以使引線保持 15的永久彎曲(即去 掉應力后); 對于外形1和2,應從引線末端到第一彎曲處來測量彎曲角度。對 于外形3應從引線末 端到安裝平面測量彎曲角度。對針柵陣列式封 裝,應使相對邊上位于外側(cè)一列的受試引線彎曲一個角度,該角度足以使引線保持15的永久彎曲(即去掉應力后)。彎曲角指與引線正 常位置間的夾角,近似從安裝平面處測量。在初始彎曲結(jié)束后,引線應恢復到
7、近似為原來的位置。3.5 失效判據(jù)去掉應力后,放大2050倍檢查時,在引出端(引線)和器件本體之間 的斷線、松動或相對 移動都被視為器件失效。當有規(guī)定時,目檢后 應進行試驗后測量。當上述程序用作其他試驗的預處理時,可在那個試驗或試驗順序結(jié)束時進行這些測量。試驗條件B2引線疲勞1目的本試驗是為了檢查引線抗金屬疲勞的能力。2設備為了按規(guī)定的角度重復施加彎曲應力,應有固定裝置、夾鉗、支架或其他適當?shù)钠骶摺?程序3.1 雙列直插式封裝的試驗程序器件應按試驗條件B1承受三次循環(huán)。試驗時被施加的彎曲應力使引線發(fā)生試驗條件B1中3.4所規(guī)定的那樣彎曲。3.2 扁平封裝和金屬管殼封裝的試驗程序。若無其他規(guī)定,
8、應把 2.22±0.14N的力加到被試的每條引線上,使 外殼作三次90± 5的弧形彎曲。對于已預鍍覆和涂覆且其截面系數(shù)等于或小于截面積為0.16mmx 0.51mm的矩形引線或直徑為0.51mm的圓形引線的截面系數(shù)的引線,所加的力應是 0.83士 0.09N。對一根引線的各次彎曲應 在同一個方向、同一個平面上而又 不妨礙引線的彎曲。一個彎曲過程應在 25s內(nèi)完成。對矩形或 帶 狀引線的器件而言,弧形平面應垂直于引線所在的平面。 本試驗不適 用于試驗時在引線密封處主 要產(chǎn)生扭轉(zhuǎn)力的外殼邊上的引線。3.3 失效判據(jù)器件上斷開的引線應被視為失效。當去掉應力后,放大 2050倍檢 查時,任何在引出端(引 線)和器件本體之間出現(xiàn)的斷線、松動和相對 移動的器件都被視為失效。試驗條件C無引線片式載體和同類封裝器件的焊接區(qū)附著性能1目的本試驗是用以檢查器件焊接區(qū)承受一定時間剝離(離析)應力作用的能力。2設備本試驗所用設備應具有10倍的放大倍數(shù),合適的夾鉗、夾具用以固 定器件,而且對焊到 器件焊接區(qū)的引線能施加規(guī)定的應力/時間試驗 條件,也可采用等效的線性拉力試驗設備。3程序若無其他規(guī)定,剝離(離析)應力試驗應從用于本試驗的每個器件中隨 機選擇的焊接區(qū)進行。 而且,若無其他規(guī)定,應對至少從三個器件 中選取的試驗焊接區(qū)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2024年瓦工承攬協(xié)議規(guī)范化樣本版
- 部門工作計劃集錦15篇
- 教師師德師風培訓心得體會
- 5這些事我來做(教學實錄)2023-2024學年統(tǒng)編版道德與法治四年級上冊
- 2024-2025學年八年級政治上冊 第四單元 我們依法享有人身權、財產(chǎn) 第七課 法律保護我們的權利 第1框《法律規(guī)定公民的權利和義務》教學實錄 魯教版
- 銀行個人信貸業(yè)務分析報告
- 網(wǎng)絡安全管理規(guī)范
- 《管理品牌資產(chǎn)》戴維·阿克著
- 2025屆高考英語讀后續(xù)寫素材積累40-境況篇清單
- 售后客服個人工作總結(jié)15篇
- 《3-6歲兒童學習與發(fā)展指南》考試試題
- 核磁移機施工方案
- 伴瘤內(nèi)分泌綜合征
- 6SE70變頻器使用手冊
- 春節(jié)工地停工復工計劃安排( 共10篇)
- 林西森騰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林西縣銀洞子溝鉛鋅礦2022年度礦山地質(zhì)環(huán)境治理計劃書
- 招聘服務協(xié)議
- 足球《顛球》課件
- 醫(yī)院春節(jié)期間值班制度
- 商業(yè)模式畫布模板-DOC格式
- 國開電大2022年春季期末考試《物流管理定量分析方法》試題(試卷代號2320)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