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灌注樁、墩砼澆筑施工方案一、編制依據(jù):本施工方案依據(jù)村民安置房2#樓人工挖孔樁施工專項方案、村民安置房 工程設計圖紙、設計修改通知、工程地質(zhì)勘查報告及相關工程技術資料編制而成,主要用于2#樓及地下室人工挖孔灌注樁、墩砼施工。1-1 國家及地方現(xiàn)行有關規(guī)程、規(guī)范、標準:1)工程建筑標準強制性條文(建設部建標200085 號文 )2) 建筑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23) 建筑樁基技術規(guī)范JGJ94-944) 建筑施工安全檢查標準JGJ59-995) 混凝土結構施工質(zhì)量驗收規(guī)范GB50204-20026) 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7)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guī)程JGJ5
2、5-20008) 鋼筋焊接及驗收規(guī)程JGJ18-200.9) 工程測量規(guī)范GB50026-9310) 建筑工程施工質(zhì)量驗收統(tǒng)一標準GB50300-200111) 建筑機械使用安全技術規(guī)程JGJ33-200112) 施工現(xiàn)場臨時用電安全技術規(guī)范JGJ46-200513) 建筑地基基礎技術規(guī)范DB42/242-2003二、 施工準備 :1、技術準備1)熟悉施工圖紙及本工程相關技術資料,向施工人員進行技術和安全交底。2)按設計要求分段制作鋼筋籠并對其進行驗收。3)混凝土澆筑前應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前進行安全可靠的檢查和試驗,確保施工安全。4)檢查驗收:成孔以后必須對樁身直徑、擴底尺
3、寸、孔底標高、樁位中線、井壁垂直、虛渣厚度進行全面測定,辦理隱蔽驗收手續(xù)。混凝土澆筑時作好混凝土澆筑施工記錄,全部符合要求后,方可進行澆筑。5)對每一根樁孔做好砼澆筑施工記錄,并按規(guī)范要求留置標準養(yǎng)護混凝土試塊,整理好全部樁孔技術資料,提交有關部門檢查驗收及工程竣工資料歸檔工作。2、材料要求根據(jù)本工程需要、特點及設計和施工規(guī)范要求選用相應標號的混凝土,混凝土品質(zhì)必須符合設計要求。3、機具準備:混凝土輸送泵、混凝土輸送管、插入式振動器、混凝土吊斗、串筒、輸送管、大小平鍬、混凝土坍落度筒、混凝土標準試模、水準儀等。4、作業(yè)條件1)場地三通一平工作完成,照明、動力、通風、安全設施等準備就緒,施工機具
4、等在施工過程中出現(xiàn)故障時,有備用機具使用。2)按施工圖紙進行支護樁位中心線和樁徑檢查和復核,辦理混凝土澆筑簽證手續(xù)后,才能澆筑樁身混凝土。3)澆筑前,施工現(xiàn)場技術人員應逐孔全面檢查施工準備,逐級進行技術安全交底和安全教育,要使安全、技術管理在思想、組織、措施上都得到落實。4)施工前應根據(jù)澆筑的混凝土量、樁的特點(水的多少、是否抽得干)、泵送能力等確定樁的澆筑方法。5)樁身強度取決于鋼筋籠的制作質(zhì)量與砼質(zhì)量,泵送混凝土施工前應辦理好樁孔及鋼筋籠驗收手續(xù)。6)專人負責做好樁孔砼澆筑記錄;收集好樁身砼強度等級等有關技術資料。7)對所澆筑樁孔的樁頂標高進行嚴格控制,以免過多裁樁。三、砼施工工藝:1、工
5、藝流程樁頂高程放線碎運輸、泵送樁身碎澆筑碎振搗碎養(yǎng)護。2、測量放線施工前應首先按照施工圖紙,對樁頂標高進行測量標記,以免在施工中出現(xiàn)樁頂標高高出設計樁頂標高的現(xiàn)象。3、操作工藝1)樁身混凝土要從樁底到樁頂標高一次完成。如遇下雨等特殊情況,必須做好排水措施,嚴防地面雨水流入樁孔內(nèi),孔口周圍應有擋水措施,防止雨水流入孔內(nèi),應對樁孔上方采用必要的遮蓋。同時應調(diào)整砼配合比,適當減少用水量并增加水泥用量等;當必須留施工縫時,可在混凝土面周圍加插適量的短鋼筋。在澆筑新的混凝土前,縫面必須清理干凈,不得有積水和隔離物質(zhì)。2 )澆筑混凝土時必須用混凝土泵筒離混凝土面2m 以內(nèi),不準在井口拋鏟或倒車卸料,以免混
6、凝土離析,影響混凝土整體強度。3 )混凝土邊澆筑邊插實,采用插入式振動器和人工插實相結合的方法以保證 混凝土的密實度。4 )在澆筑樁身碎時,相鄰10m范圍內(nèi)的挖孔作業(yè)應停止,不得在孔底留人。5 )澆筑樁身混凝土時應留置試塊,每根樁要按混凝土驗收規(guī)范留置混凝土試塊,但不得少于一組,并及時提出試驗報告。4、泵送工藝1 )泵送混凝土前,先把儲料斗內(nèi)清水從管道泵出,達到濕潤和清潔管道的目的,然后向料斗內(nèi)加入與混凝土配比相同的水泥砂漿(或1: 2 水泥砂漿),潤滑管道后即可開始泵送混凝土。2 )開始泵送時,泵送速度宜放慢,油壓變化應在允許的范圍內(nèi),待泵送順利時,才用正常速度進行泵送。泵送時,混凝土泵應處
7、于慢速、勻速并隨時可能反泵的狀態(tài)。泵送的速度應先慢,后加速。3 )泵送期間,料斗內(nèi)的混凝土量應保持不低于在缸口上 100mrfiJ料口下150mm 之間為宜。避免吸入效率低,容易吸入空氣而造成塞管,太多則反抽時會溢出并加大攪拌軸負荷。4 )混凝土泵送宜連續(xù)作業(yè),當混凝土供應不及時,需降低泵送速度,泵送暫時中斷時,攪拌不應停止。當葉片被卡死時,需反轉排除,再正轉、反轉一定時間,待正轉順利后方可繼續(xù)泵送。5 )泵送中途若停歇時間超過20min、管道又較長時,應每隔5min開泵一次, 泵送小量混凝土,管道較短時,可采用每隔 5min正反轉23個行程,使管內(nèi)混 凝土蠕動,防止泌水離析,長時間停泵(超過
8、 45min)氣溫高、混凝土坍落度落度 小時可能造成塞管,宜將混凝土從泵和輸送管中清除。6 )泵送先遠后近,在澆筑中逐漸拆管。7 )當遇特殊情況中斷喂料作業(yè)時,應使拌筒保持慢速拌合混凝土。5、泵送結束1)泵送將結束時,應估算混凝土管道內(nèi)和料斗內(nèi)儲存的混凝土量及澆搗現(xiàn)場所欠混凝土量(150mmg管每100m有1.75m3),以便決定拌制混凝土量。2)泵送完畢清理管道時,采用空氣壓縮機推動清洗球。先安好專用清洗管,再啟動空壓機,漸進加壓。清洗過程中,應隨時敲擊輸送管,了解砼是否接近排空。當輸送管內(nèi)有10m左右碎時,應將壓縮機緩慢減壓,防止出現(xiàn)大噴爆和傷人。3)泵送完畢,應立即清洗混凝土泵,布料器和
9、管道,管道拆卸后按不同規(guī)格分類堆放。四、水下砼施工工藝:1、水下灌注砼的性能參數(shù)、碎原料粗骨料選用碎石,石子含泥量小于2,以提高砼的流動性,防止堵管。、碎初凝時間一般碎初凝時間僅35小時,只能滿足淺孔小樁徑灌注要求,而深樁灌注時間約為57小時,因此應加緩凝劑,使碎初凝時間大于 8小時。、碎攪拌方法和攪拌時間為使砼具有良好的保水性和流動性,應按合理的配合比將水泥、石子、砂子倒入料斗后,先開動攪拌機并加入30的水,然后與拌合料一起均勻加入60的水,最后再加入10的水( 如砂、石含水率較大時,可適當控制此部分水量) ,最后加水到出料時間控制在 6090秒內(nèi)。、坍落度選擇坍落度應控制在180 20 毫
10、米之間,砼灌注距樁頂約5 米處時,坍落度控制在160170毫米,以確保樁頂浮漿不過高。氣溫高,成孔深,導管直徑在250毫米之內(nèi),取高值,反之取低值。2、砼灌注操作技術、首批碎灌注砼灌注量與泥漿至砼面高度、砼面至孔底高度、泥漿的密度、導管內(nèi)徑及樁孔直徑有關??讖皆酱?,首批灌注的砼量越多,由于砼量大,攪拌時間長,因此可能出現(xiàn)離析現(xiàn)象,首批砼在下落過程中,由于和易性變差,受的阻力變大,常出現(xiàn)導管中堵滿砼,甚至漏斗內(nèi)還有部分砼,此時應加大設備的起重能力,以便迅速向漏斗加砼,然后再稍拉導管,若起重能力不足,則應用卷揚機拉緊漏斗晃動,這樣能使砼順利下滑至孔底,下灌后,繼續(xù)向漏斗加入砼,進行后續(xù)灌注。、后續(xù)
11、碎灌注后續(xù)砼灌注中,當出現(xiàn)非連續(xù)性灌注時,漏斗中的砼下落后,應當牽動導管,并觀察孔口返漿情況,直至孔口不再返漿,再向漏斗中加入砼,牽動導管的作用如下:a.有利于后續(xù)碎的順利下落,否則碎在導管中存留時間稍長,其流動性能變差,與導管間磨擦阻力隨之增強,造成水泥漿緩緩流墜,而骨料都滯留在導管中,使砼與管壁摩擦阻力增強,灌注砼下落困難,導致斷樁,同時,由于粗骨料間有大量空隙,后續(xù)砼加入后形成的高壓氣囊,會擠破管節(jié)間的密封膠墊而導致漏水,有時還會形成蜂窩狀砼,嚴重影響成樁質(zhì)量。b.牽動導管增強碎向周邊擴散,加強樁身與周邊地層的有效結合,增大樁體 摩擦阻力,同時加大砼與鋼筋籠的結合力,從而提高樁基承載力、
12、后期碎的灌注在砼灌注后期,由于孔內(nèi)壓力較小,往往上部砼不如下部密實,這時應稍提漏斗增大落差,以提高其密實度。3、砼灌注速度在控制砼初凝時間的同時,必須合理地加快灌注速度,這對提高砼的灌注質(zhì)量十分重要,因此應做好灌注前的各項準備工作,以及灌注過程中各道工序的密切配合工作。五、施工過程控制:1、施工用混凝土要求:、由專門技術人員對混凝土的原材料進行檢查驗收,并根據(jù)澆筑方量等需要,組織好原材料進場及澆筑機械設備,確保混凝土快速不間斷的供應。在施工現(xiàn)場混凝土出口現(xiàn)場制作混凝土試塊,樁基礎根據(jù)澆筑方量,每個臺班不少于 一組。所有試件均按規(guī)范規(guī)定進行編號、養(yǎng)護和送樣試驗。2、樁身混凝土的澆筑1)樁、墩成孔
13、爆破挖至孔底設計標高或持力層后,立即請業(yè)主、監(jiān)理會同勘察設計及有關質(zhì)檢人員共同鑒定,符合設計要求后及時清理孔底,及時驗收,辦理好樁孔及鋼筋籠隱蔽驗收手續(xù),得到監(jiān)理下達的混凝土澆筑令后,隨即澆灌封 底混凝土。2)澆筑前,由項目部向施工技術人員進行二級安全、技術交底;項目工長、安全工程師負責向作業(yè)班組進行三級安全、技術交底,并對作業(yè)班組進行現(xiàn)場配 合比、操作規(guī)程交底。3)澆灌封底混凝土后馬上澆灌樁身混凝土,如因條件所限需要延遲時,要在澆灌前先抽清孔內(nèi)積水,清理封底混凝土層的表面,然后再澆灌樁身混凝土。4)混凝土的澆灌方法:按設計要求,澆灌封底混凝土時,先抽清孔底積水,保證積水深度不超過100mm。
14、5) 泵送混凝土時,可直接將混凝土泵出料口移入孔內(nèi)投料。樁孔深度超過12m時宜采用混凝土串筒連續(xù)分層澆筑,振搗密實。樁基混凝土串筒采用法蘭連接鋼用筒或?200mmPV畫筒進行澆筑,投料口用自制漏斗集料,用筒應居中安放,混凝土下部出料口離混凝土面不得大于 2000mm且應連續(xù)澆灌、分層振搗。6)混凝土振搗采用DN15位頻振動器進行振搗,澆筑中準確計算混凝土倒入 量,碎分層高度在500-800mm之間,嚴格控制混凝土坍落度,防止骨料離析,振搗 時要插入下一層50mrnfc右,以消除層面間接縫;震動棒在每個插點上的振搗延續(xù) 時間, 以混凝土表面泛漿呈現(xiàn)水平不再出現(xiàn)大量氣泡為度,普通振搗器控制時間為2
15、030s,高頻振搗器為810s,嚴防過振?;炷琳駬v人員進入樁內(nèi)作業(yè)必須系好安全帶,腳底用木板借助混凝土護壁臺口和鋼筋籠設置操作安全平臺進行振搗。7)原則上一根樁體一次連續(xù)澆筑完畢,中間不作停歇。澆筑過程中,嚴格控制振搗時間、振搗間距和插入深度。其移動間距不大于作用半徑的1.5 倍。 盡可能排除混凝土泌水及在粗骨料下部生成的水分和空隙,提高混凝土與鋼筋的握裹力,增強砼密實度,提高其抗裂性。8)如遇特殊情況(如意外停電),使樁基澆筑不得不停止時,應先將未振搗的砼清除出作業(yè)樁號,樁內(nèi)砼應待其初凝后剔鑿至全部密實為止,恢復供電后應迅速進行補澆,澆筑前先拌制適量高一標號的砂漿鋪底后,方可進行混凝土投料
16、澆筑。9)灌注樁混凝土澆筑時,淺樁采取井上振搗,對于深度大于8m的樁,則安排井下振搗,采用20尼龍繩索軟梯并借助鋼筋籠作為振搗人員的操作平臺,每灌 入400-500mm高混凝土后,作業(yè)人員順著軟梯進入操作面進行振搗作業(yè),振搗時采用梅花形插棒,逐點移動,順序進行,移動間距不應超過30cm,確保振動棒作用半徑交叉覆蓋,要做到快插慢拔,嚴防漏振,欠振, 。10) 井下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安全帶用尼龍繩系至井口固定拴牢,同時井內(nèi)須配置必要的照明設施11)本工程樁距不一,有2.5m及1.0m樁距,相距過近的樁孔(孔距小于2.5D) 澆筑時, 為避免混凝土側壓力對另一樁孔的影響,采用階梯狀多
17、根樁同步穿插澆筑的辦法進行施工,自樁距密集端依次上升澆筑,澆筑時嚴禁相鄰樁間混凝土澆筑高差超過1m,且澆注過程時應盡量留出澆筑間歇,以免樁體混凝土側壓力過大,導 致混凝土穿孔現(xiàn)象產(chǎn)生,但是也不得出現(xiàn)混凝土初凝現(xiàn)象。12) 樁頂砼在初凝前抹壓平整,避免塑性塑性收縮裂縫或環(huán)向干縮裂縫的出現(xiàn),碎面應高出設計標高100mmfc右,作為浮漿鑿除層,以保證與上部承臺的良好結合。13) 施工員必須對每根樁做好一切施工記錄,并按規(guī)定留取標準養(yǎng)護混凝土試塊及同條件養(yǎng)護混凝土試塊,做出試壓結果將上列資料整理好,提交有關部門檢查及驗收,同時施工中要有專人負責混凝土制作、運輸、澆筑和養(yǎng)護記錄。14) 混凝土澆筑完成后
18、3 小時內(nèi), 在樁頂混凝土表面進行保濕養(yǎng)護,以減少混凝土表面溫差梯度。2-1 澆筑墩身混凝土樁身混凝土使用C30 商品砼現(xiàn)場澆灌,用溜槽加串桶向樁孔內(nèi)澆筑砼。砼的落差大于2m,樁孔深度超過12m時,要采用碎導管澆筑,澆筑碎時要連續(xù)進行, 分層振搗密實。第一步澆筑到擴底部位的頂面,然后澆筑上部砼。分層高度按振搗的工具而定,但不大于1.5m。澆筑樁身混凝土前,必須抽清孔內(nèi)積水,清理封 底混凝土層的表面,然后澆筑墩身混凝土。2-2 澆筑墩頂混凝土碎澆筑到墩頂時,要適當超過墩頂設計標高,一般可為5070 nlm,以保證在剔除浮漿后,墩頂標高符合設計要求。樁頂上的鋼筋插鐵一定要保持設計尺寸, 垂直插入,
19、并有足夠的保護層。3、安全控制措施:1)澆筑前對施工人員進行全面的進場教育和安全技術交底,操作前對吊具進行安全可靠的檢查試驗,確保施工安全,同時堅持由施工員、安全員每班對作業(yè)工人進行施工前安全教育,做到防患未然,警鐘長鳴。2)施工用電開關必須集中于井口,并應裝設漏電保護器,防止漏電而發(fā)生觸電事故;值班電工必須經(jīng)常檢查一切電器設備及線路,加強維護,及時發(fā)現(xiàn)問題并進行妥善處理。3)雨天進行挖樁孔混凝土澆筑作業(yè)時,現(xiàn)場必須制定有效的排水方案及排水措施,杜絕場區(qū)積水,嚴防地面雨水流入樁孔內(nèi)。4) 井下作業(yè)人員必須佩戴安全帽、系安全帶,并用尼龍繩系至井口固定拴牢。六、質(zhì)量要求(一)人工成孔灌注樁(鋼筋籠
20、)質(zhì)量要求1、主控項目(1)主筋間距: 10 mm。尺量檢查。(2)長度: 100 nlm。尺量檢查。2、一般項目( 1)鋼筋材質(zhì)檢驗:符合設計要求。檢查合格證及檢驗報告。(2)箍筋間距: 20 mm0尺量檢查。(3)直徑: 10mmo尺量檢查。(二)灌注樁質(zhì)量要求1、主控項目1)灌注樁的原材料和混凝土強度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2)實際澆筑的混凝土量、嚴禁小于計算體積。3)澆筑混凝土后的樁頂標高及時性浮漿的處理,必須符合設計要求的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2、一般項目1)孔底巖渣厚度不應超過規(guī)定。擴底形狀、尺寸符合設計要求。樁底應落在持力層上。2)灌注樁的樁位偏差必須符合下表的規(guī)定:灌注樁的
21、樁位平面位置和垂直度允許偏差序號成孔方法樁徑允許偏差(mm)垂直度 允許偏 差(%)樁位允許偏差(mm)13根、單排樁其 垂直于中心線方向 和群樁基礎的邊樁條形樁基沿心線方 向和群樁基礎的中 間樁1人工挖孔樁混凝土護壁+500.550150鋼套管護壁+501100200注:1、樁徑允許偏差的負值是指個別斷面。2、復打、反插法施工的樁,其樁徑允許偏差不受上表限制。3、H為施工現(xiàn)場的地面標高與樁頂設計標高的跑離,D為設計樁徑。七、質(zhì)量標準1、主控項目1)灌注樁用的原材料混凝土強度必須滿足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規(guī)定。試塊應在澆灌地點制作,試塊組數(shù)應按規(guī)定留置,檢查材料合格證和試驗報告。2)混凝土的坍落度
22、宜為1618cm,拌合物的坍落度應均勻一致。3)樁頂標高必須達到設計要求。4)評定混凝土強度的試塊必須符合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準(GBJ107-87) 的標準和規(guī)定。2、一般項目1)混凝土必須按照混凝土配合比下料,嚴格控制用水量。2)混凝土配合比計量準確,坍落度符合設計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3)實際澆筑碎量不得小于計算體積。4)灌注混凝土的樁頂標高及浮漿處理必須符合實際要求和施工規(guī)范的規(guī)定。5)灌注混凝土時,必須隨灌隨振,每次灌注高度不得大于500mm八、成品保護1、施工過程中妥善保護好場地軸線樁、水準點,不得碾壓樁頭。2、澆筑混凝土時防止因混凝土斜向沖擊孔壁,破壞護壁,造成夾渣。3、澆筑混凝
23、土時鋼筋籠頂部應固定牢固,控制鋼筋籠上浮。4、為了減少收縮裂待混凝土表面無水漬時,宜進行第二次研壓抹光。5、樁混凝土的養(yǎng)護,當樁頂標高比自然場地標高低時,在混凝土澆筑12h 后進行澆水養(yǎng)護;當樁頂標高比場地標高高時,混凝土澆筑12h 后應覆蓋草袋,并澆水養(yǎng)護,養(yǎng)護時間不少于7d。7、樁孔砼澆筑完畢,應及時復核樁位和樁頂標高。將外露主筋和插筋扶正,保持樁位正確。樁頂壓實抹平以后用塑料布或草簾將樁頭圍好養(yǎng)護,防止混凝土出現(xiàn)收縮干裂。九、施工注意事項1、避免工程質(zhì)量通病1 )混凝土輸送管道的直管布置應順直管道接頭應密實不漏漿,轉彎位置的錨固應牢固可靠。2 ) 混凝土泵與垂直向上管的距離宜大于10m,
24、 以抵消反墮沖力和保證泵的振動不直接傳到垂直管,并在垂直管的根部裝設一個截流閥,防止停泵時上面管內(nèi)混凝土倒流產(chǎn)生負壓。3)向下泵送時,砼的坍落度應適當減小,砼泵前應有一段水平管道和彎上管道才折向下方。并應避免垂直向下裝置方式以防止離析和混入空氣,對押送不利。4)施工中應避免混凝土輸送管直接與鋼筋接觸。5) 對施工途中新接駁的輸送管應清除管內(nèi)雜物,并用水或水泥砂漿潤滑管壁。6)應由試驗員隨機檢查商品混凝土坍落度,并分別做好記錄。如發(fā)現(xiàn)砼拌和物和易性差,塌落度損失過大(超過2cm) ,應立即停止?jié)仓ⅠR上與商品砼公司聯(lián)系,查找問題發(fā)生原因,制訂處理補救措施。嚴禁向儲料斗或攪拌車內(nèi)加水。7)泵送中途停歇時間一般不應大于 60min,否則要予以清管或添加自拌混凝土,保證泵機連續(xù)工作。8)由于樁身混凝土澆灌、振搗操作條件具有一定難度,未采取有效的輔助振搗措施,一次灌注過厚,振搗不好,振動器插深不足,少振或漏振等原因,造成樁身混凝土松散不實。應在混凝土澆筑、振搗操作前進行技術交底,堅持分層澆筑、分層振搗、連續(xù)作業(yè)。分層澆筑厚度以一節(jié)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最新文檔
- 泉州工程職業(yè)技術學院《過程控制專業(yè)實驗》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泉州紡織服裝職業(yè)學院《注冊電氣工程師概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上??萍即髮W《會計制度設計》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商丘師范學院《信息安全攻防對抗實訓》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興安職業(yè)技術學院《機器學習與人工智能導論》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3《植物媽媽有辦法》教學設計-2024-2025學年統(tǒng)編版語文二年級上冊
- 人教版七年級歷史與社會下冊6.4.2-高原圣城-拉薩教學設計
- 河池2025年廣西河池市事業(yè)單位招聘731人筆試歷年參考題庫附帶答案詳解
- 7微生物與健康 教學設計 -2023-2024學年科學六年級上冊教科版
- 揚州環(huán)境資源職業(yè)技術學院《田徑教學與實踐》2023-2024學年第二學期期末試卷
- 一通三防培訓課件PPT課件(PPT 53頁)
- 江蘇省邳州市2021-2022學年人教版四年級上冊期末數(shù)學試卷(含答案)
- 大數(shù)據(jù)分析及應用實踐全書課件匯總整本書電子教案(最新)
- 教練技術一階段講義(共59頁)
- 第3章-系統(tǒng)模型與模型化
- 精品課程建設驗收自評報告
- 福建省義務教育課程設置及比例(修訂)
- 未成年人需辦銀行卡證明(模板)
- 建設項目職業(yè)病防護設施設計專篇編制導則
- 員工考勤流程圖
- 出口加工區(qū)外匯管理培訓(ppt49)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