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單元 大氣環(huán)境 同步訓練_第1頁
第二單元 大氣環(huán)境 同步訓練_第2頁
第二單元 大氣環(huán)境 同步訓練_第3頁
第二單元 大氣環(huán)境 同步訓練_第4頁
第二單元 大氣環(huán)境 同步訓練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21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二單元 大氣環(huán)境 同步訓練第一節(jié) 大氣的組成和分層一、單項選擇題1.在干潔空氣中,占大氣體積3/4以上的氣體是( )A.N2BO2CCO2 DO3【解析】 干潔空氣中,N2的含量占78.08%,O2占20.94%,為主要組成氣體。CO2、O3為微量氣體,體積較小?!敬鸢浮?A2.被稱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的氣體是( )A.N2BCO2CO2 DO3【解析】 O3能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保護地球上的生物免受過多紫外線傷害,被譽為“地球生命的保護傘”?!敬鸢浮?D3.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是( )A.水汽和二氧化碳B.水汽和氮氣C.水汽和固體雜質(zhì)D.水汽和臭氧【解析】 大氣中的水汽和固體雜質(zhì)含量很少,

2、卻是天氣變化的重要角色,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敬鸢浮?C4.下列敘述中,正確的是( )A.大氣中的氮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對地面還有保溫作用B.大氣中的臭氧能大量吸收太陽光線中的紫外線,使地面上的生物免受紫外線的傷害C.水汽、固體塵埃和氧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D.氧是地球上生物體的基本成分【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大氣成分的作用?!敬鸢浮?B5.有關對流層的說法,正確的是( )A.集中了大氣質(zhì)量的全部B.集中了大氣層中3/4的水汽C.對流運動顯著D.各緯度地區(qū)對流厚度相等【解析】 對流層中集中了幾乎全部的水汽,固體雜質(zhì)占整個大氣質(zhì)量的。對流層中對流運動顯著,對流層高度因緯度而異,低緯度地區(qū)

3、地面受熱多,對流旺盛,對流高度大;高緯度地區(qū)地面受熱少,對流運動弱,對流層高度低。【答案】 C6.對流層的高度因緯度而異,具體表現(xiàn)在其高度( )A.由高緯向低緯逐漸降低B.由中緯度向兩側(cè)降低C.由低緯度向中高緯度遞減D.低緯度、高緯度較高,中緯度較低【解析】 對流層的高度因緯度而異,低緯度地面受熱多,對流旺盛,對流層高度大,可達17千米到18千米;高緯度地面受熱少,對流微弱,對流高度低,僅為89千米?!敬鸢浮?C7.對流層增溫主要靠( )A.太陽輻射B.地面反射C.大氣輻射D.地面輻射【答案】 D8.某地區(qū)近地面氣溫為28,這里對流層的厚度為17千米,此時對流層頂?shù)臍鉁厥? )A.102B.

4、74C. 130D. 158【解析】 初中地理課中提到氣溫隨高度升高而降低,且每升高100米,氣溫下降0.6,這就是指的對流層氣溫的變化幅度。對流層頂?shù)臍鉁貫椋?80.6100米×17千米×1000米=74?!敬鸢浮?B9.關于平流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大氣以水平運動為主,故稱平流層B.氣溫隨高度增加而降低C.該層中的氧原子可大量吸收紫外線D.天氣現(xiàn)象復雜多變【解析】 平流層中所含臭氧可大量吸收太陽紫外線而使其氣溫隨高度增加而升高。因上部熱下部冷,所以大氣穩(wěn)定,不易形成對流,而以水平運動為主,故稱平流層。又因平流層中所含水汽和固體雜質(zhì)極少,缺少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所以

5、沒有復雜多變的天氣現(xiàn)象?!敬鸢浮?A10.300千米以上的大氣層,氣溫高達1000以上,但在其中運行的人造衛(wèi)星不會燒毀。主要是因為( )A.衛(wèi)星與大氣處于相對靜止狀態(tài)B.衛(wèi)星在大氣中高速運行,能很好地散熱C.該層大氣稀薄,衛(wèi)星從中吸收的及與之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都有限D(zhuǎn).該層大氣密度很大,有利于衛(wèi)星散熱【解析】 300千米以上的高層大氣中,氣溫很高,但空氣稀薄,密度小,氣壓低,人造衛(wèi)星在運行中與空氣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很有限,并且人造衛(wèi)星從大氣中吸收的熱量很少,所以不會燒毀?!敬鸢浮?C11.可能導致地面無線電短波通訊突然中斷的原因是( )A.對流層的陰雨天氣B.平流層的臭氧空洞C.高層大氣受太陽活動干擾

6、D.大氣嚴重污染【解析】 對地面無線電短波通訊有重要影響的電離層處于高層大氣中?!敬鸢浮?C二、雙項選擇題12.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為( )A.氧B.氮C.二氧化碳和水汽D.臭氧【解析】 干潔空氣中氮和氧占體積的99%,為主要成分?!敬鸢浮?AB13.有關對流層特點的敘述,正確的是( )A.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B.空氣上部熱下部冷,就能發(fā)生對流C.云雨雪霧等天氣現(xiàn)象都發(fā)生在這一層D.夏季對流層厚度大【解析】 對流運動需要兩個條件,一個是垂直方向上的上冷下熱,一個是水平方向上的冷熱不均。其他知識前面已提及?!敬鸢浮?CD14.低層大氣中,二氧化碳的作用是( )A.能強烈吸收太陽紫外線B.是植物光合

7、作用的原料C.對地面有保溫作用D.是成云致雨的必要條件【解析】 二氧化碳是植物進行光合作用的主要原料;同時又對太陽輻射中波長較長的紅外線和地面長波輻射有較強的吸收能力,對地面有保溫作用。【答案】 BC15.關于大氣垂直分層的敘述,正確的是( )A.太陽輻射中的紫外線被平流層中的臭氧全部吸收B.電離層大氣處于高度電離狀態(tài),能反射無線電波,對無線電短波通訊有重要作用C.有云雨天氣現(xiàn)象的只有對流層D.高層大氣中氣溫隨高度升高而升高【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大氣垂直分層各層的特點?!敬鸢浮?BC三、綜合題16.讀“干潔空氣的組成圖”(圖22)完成下列要求:圖22(1)圖中A、B所代表的大氣成分分別是:A.

8、 ,B. 。(2)低層大氣中,能吸收太陽紫外線的是 ,生物體維持生命活動的成分是 。【解析】 此題主要考查干潔空氣的組成及各成分的主要作用。【答案】 (1)氮 氧 (2)臭氧 氧17.讀“大氣的垂直分層圖”(圖23),回答下列問題。圖23(1)大氣垂直分層的依據(jù)是 。(2)A層是 層,B層是 層,C層是 。(3)A層氣溫隨高度 ,因為 ;B層氣溫隨高度 ,原因是 。(4)對流運動強烈的是 層,有利于飛機飛行的是 層,對無線電短波通訊有影響的是 層,發(fā)射的人造衛(wèi)星在 層中運行。在層中可發(fā)現(xiàn)極光(填代號)。(5)某波音飛機起飛時,機場風雨交加,飛機起飛后,迅速做爬升運動,結合所學知識,解釋這是為什

9、么?【解析】 該題是重點掌握的內(nèi)容,考題幾率較大。大氣溫度的垂直變化狀況決定了空氣的垂直運動情況,隨著高度的升高空氣密度變得越來越稀薄,到2000千米3000千米高空,大氣的密度已與星際空間的密度非常接近。根據(jù)溫度、密度和大氣運動狀況,將大氣劃分為三層,即對流層、平流層和高層大氣。其中對流層氣溫隨海拔升高而降低,有利于空氣對流運動,由于大氣質(zhì)量的3/4和幾乎全部的水汽都集中在該層,所以天氣復雜多變,雨、雪、霧等天氣現(xiàn)象幾乎全部集中在該層。平流層氣溫是上部高,下部低,不利于空氣對流運動,以平流運動為主,有利于高空飛行。高層大氣中空氣稀薄,與之摩擦產(chǎn)生的熱量很有限,并且有極光現(xiàn)象?!敬鸢浮?(1)

10、溫度、密度和大氣運動狀況(2)對流 平流 高層大氣(3)升高而遞減地面是對流層大氣的主要的直接熱源,離地面越高,氣溫越低增高 該層的氣溫基本上不受地面影響,而是靠臭氧吸收大量太陽紫外線而增溫的(4)A B C C C(5)平流層水汽和固體雜質(zhì)少,天氣晴朗,大氣平穩(wěn),有利于高空飛行,飛機升至平流層比較安全。18.閱讀以下材料,回答下列問題。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25千米以下)氣體成分體積分數(shù)(%)氮(N2)78.08氧(O2)20.94氬(Ar)0.93二氧化碳(CO2)0.03臭氧(O3)0.000001由于人類活動造成的大氣污染,已導致大氣成分比例的變化。例如,人類活動燃燒煤、石油等礦物燃料,

11、排放出大量的二氧化碳,使大氣中二氧化碳的含量不斷增加。又如,在制冷工業(yè)發(fā)展前,大氣中沒有氟氯烴化合物。20世紀80年代以后,隨著電冰箱、冰柜等的廣泛使用,釋放出大量的氟氯烴化合物,使大氣中的氟氯烴含量增加。氟氯烴能破壞大氣中的臭氧,使大氣中的臭氧總量減少。(1)占干潔空氣體積約99%的大氣成分是 。(2)在制冷工業(yè)發(fā)展前后,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發(fā)生了哪些明顯變化?(3)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發(fā)生變化,將會產(chǎn)生哪些危害?【解析】 本題綜合考查從材料中提取信息、分析材料的能力。第(1)(2)題答案可從材料中直接獲得,第(3)題答案可通過分析干潔空氣中發(fā)生明顯變化的成分的作用得出。【答案】 (1)氮和氧(

12、2)在制冷工業(yè)發(fā)展前后,干潔空氣的主要成分比例發(fā)生了明顯變化:二氧化碳的含量明顯增加,臭氧含量明顯減少,氟氯烴更是從無到有。(3)危害人體健康;影響人類的生存環(huán)境,并對社會經(jīng)濟各個方面產(chǎn)生不良影響。第二節(jié) 大氣的熱力狀況一、單項選擇題1.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是由于( )A.直達地面的藍色光比重大B.高空大氣分子大量吸收藍色光C.高空大氣分子使藍色光散射D.到達地面的藍色光又反射到空中【解析】 太陽可見光中波長較短的藍色、紫色光最容易被空氣分子所散射,所以晴朗的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敬鸢浮?C2.對流層大氣中對太陽輻射起散射作用的主要是( )A.水汽和二氧化碳B.臭氧C.空氣分子或微小塵埃D.云層和

13、塵?!窘馕觥?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長的紅外線,臭氧吸收太陽輻射中波長較短的紫外線,云層和塵埃反射太陽輻射,空氣分子和微小塵埃對太陽輻射起散射作用。【答案】 C3.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的輻射形式是( )A.大氣逆輻射B.大氣輻射C.地面輻射D.太陽輻射【解析】 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是通過大氣逆輻射,把熱量還給地面來實現(xiàn)的?!敬鸢浮?A4.夏季白天天空多云時,氣溫不太高,原因是( )A.云層吸收了太陽輻射B.云層反射了太陽輻射C.云層散射了太陽輻射D.云層逆輻射弱【解析】 云層越厚,云量越多,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越強,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越少,氣溫越低?!敬鸢浮?B5.日出前的黎明,天色已

14、亮,是由于大氣對太陽輻射的( )A.反射作用B.折射作用C.散射作用D.吸收作用【解析】 當太陽還在地平線下時,空氣分子和塵埃通過散射作用,使天空變亮?!敬鸢浮?C6.諺語說:“十霧九晴”(深秋、冬季和初春的時候),指大霧多發(fā)生在晴天時,因為( )A.晴天時水汽多B.晴天時大氣運動緩慢C.晴天時塵埃多D.晴天時大氣逆輻射弱【解析】 大氣逆輻射與云量多少有關系,晴天時,大氣逆輻射弱,地面損失的熱量多,氣溫低,水汽易凝結成霧。【答案】 D7.下列自然現(xiàn)象與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作用無關的是( )A.低云籠罩的白天,天空仍然明亮B.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C.白天的氣溫,晴天比陰天高D.夜間的氣溫,晴天比陰天

15、低【解析】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只發(fā)生在白天,夜間主要表現(xiàn)為大氣逆輻射?!敬鸢浮?D8.下列輻射按波長由長到短的排列順序正確的是( )A.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輻射B.地面輻射,大氣輻射,太陽輻射C.地面輻射,太陽輻射,大氣輻射D.大氣輻射,地面輻射,太陽輻射【解析】 由實驗得知:物體的溫度越高,輻射中最強部分的波長越短,反之越長。太陽溫度大于地面溫度,地面溫度大于大氣溫度?!敬鸢浮?D9.對流層大氣的熱量主要來自( )A.太陽輻射B.地面輻射C.地面反射D.大氣逆輻射【解析】 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吸收很少,絕大部分是吸收地面長波輻射?!敬鸢浮?B10.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最大的地方是( )

16、A.低緯度地區(qū)B.中緯度地區(qū)C.高緯度地區(qū)D.中高緯地區(qū)【解析】 緯度越低,太陽高度越大,太陽輻射經(jīng)過大氣的路程越短,被大氣削弱得越少,最后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越多?!敬鸢浮?A二、雙項選擇題11.夏季的露水( )A.多出現(xiàn)在陰天的夜間B.多出現(xiàn)在晴朗的夜間C.大氣逆輻射越強的夜間,露水越多D.無風晴朗的夜間比有風陰天的夜間露水多【解析】 晴朗的夜間,大氣逆輻射弱,地面溫度低,空氣中的水汽容易在附著物上凝結成露水。如果是無風,水汽更易凝結成露水?!敬鸢浮?BD12.天氣晴朗且大氣污染較輕時( )A.氣溫日變化幅度較大B.夜晚氣溫較陰天稍高C.白天大氣反射作用加強D.白天天空呈現(xiàn)蔚藍色【答案】

17、AD13.大氣的保溫作用體現(xiàn)在( )A.CO2的保溫效應B.散射作用C.大氣逆輻射作用D.反射作用【解析】 CO2吸收地面長波輻射的能力很強,并且吸收太陽輻射中的波長較長的紅外線,又通過大氣逆逼射的形式把熱量還給地面?!敬鸢浮?AC14.由于大氣的散射作用而產(chǎn)生的自然現(xiàn)象有( )A.晴朗的天空呈蔚藍色;日落后和日出前仍有一段時間天空是明亮的B.夏天天空多云,白天氣溫不太高C.陰天的室外和晴天的室內(nèi),沒有太陽光的直接照射也是明亮的D.多云的夜晚通常比晴朗的夜晚溫暖些【解析】 B項是由于大氣的反射,D項是由于多云的夜晚大氣逆輻射強。【答案】 AC15.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氣溫日差較大的原因是(

18、 )離太陽近 青藏高原比長江中下游平原太陽高度角小 云層厚且夜晚長 地勢高,空氣稀薄 白天太陽輻射強 夜晚大氣逆輻射弱A.B.C.D.【解析】 長江中下游平原:地勢低平,水域面積大,大氣質(zhì)量、水汽、雜質(zhì)集中在對流層底部。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強,晚上大氣逆輻射強,所以氣溫日較差較小。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氣稀薄,大氣質(zhì)量、水汽、雜質(zhì)相對較少。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弱,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量大,晚上大氣逆輻射弱,所以氣溫日較差較大?!敬鸢浮?CD三、綜合題16.讀“太陽輻射能力隨波長變化圖”(圖26),回答下列問題。圖26(1)A為 光區(qū),B為 光區(qū),C為 光區(qū),太陽輻射能集中在 光

19、區(qū)。(2)對流層中的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 ,平流層中的O3主要吸收 ,大氣對 部分吸收很少(填代號)。【解析】 太陽輻射能力隨波長的變化而變化,分為紫外區(qū)(波長小于0.4微米),占太陽輻射總能量的7%;紅外區(qū)(波長大于0.76微米),占太陽輻射總能量的43%;可見光區(qū)(波長在0.4微米0.76微米之間),占太陽輻射總能量的50%。水汽和二氧化碳主要吸收波長較長的紅外線,臭氧吸收波長較短的紫外線,大氣對太陽輻射中的可見光部分吸收得很少?!敬鸢浮?(1)紫外 可見 紅外 可見(2)C A B17.讀圖27,回答下列問題。圖27(1)圖中字母代表的作用過程是A ,B ,C ,D ,E 。(2)下列

20、自然現(xiàn)象是圖中什么作用的結果:白天多云時,氣溫比晴天低 。(填字母)夜間多云時,氣溫比晴天高 。(填字母)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是通過 實現(xiàn)的。(填字母)【解析】 此圖反映了三種輻射形式即太陽輻射、地面輻射、大氣逆輻射,大氣逆輻射是射向地面的輻射,對地面起保溫作用。白天多云;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反射作用強,氣溫低,夜間多云,大氣逆輻射強,氣溫高?!敬鸢浮?(1)太陽輻射 地面輻射 大氣逆輻射 大氣反射 大氣吸收(2)D C C18.讀圖28“氣溫日變化曲線圖”回答下列問題。圖28(1)A、B兩條曲線中,表示晴天時的氣溫曲線是 。(2)白天陰天,氣溫比晴天時 ,這是由于 。(3)夜晚陰天,氣溫比晴天時

21、 ,這是由于 。(4)霜凍為什么多出現(xiàn)在秋、冬季節(jié)晴天的夜里?【解析】 本題主要考查大氣的熱力作用及與其相關的幾種常見天氣現(xiàn)象的成因。晴天時,白天大氣對太陽輻射削弱的少,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就多,而夜晚,大氣逆輻射弱,大氣補充地面所損失的熱量就少,所以晴天時,氣溫日較差較大,反映在圖中即氣溫日變化曲線較劇烈,不如陰天時和緩?!敬鸢浮?(1)B(2)低 云層反射太陽輻射(3)高 大氣逆輻射強(4)晴天夜間,大氣逆輻射弱,地面降溫幅度大19.觀察圖29,僅從大氣的熱力作用,說明為什么地球表面溫度的晝夜變化不像月球那樣強烈。圖29【解析】 本題在檢測大氣的熱力作用方面具有代表意義。這一問題要從兩個方面

22、(月球和地球),分兩個層次(白天和黑夜)來分析,核心是抓住大氣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大氣對地面的保溫作用兩個關鍵。首先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白天太陽輻射不會受到削弱,月面溫度升得很高;夜間月球表面輻射劇烈,月面溫度驟降,所以溫度變化劇烈。地球上有大氣存在,大氣的熱力作用,即對太陽輻射的削弱作用和對地面的保溫作用,使晝夜溫差不像月球那樣劇烈?!敬鸢浮?因為月球上沒有大氣,白天在太陽輻射下月面溫度升得很高,夜間月球表面輻射劇烈,使月面溫度驟降,所以溫度變化劇烈。而地球外圍有大氣存在,大氣的熱力作用表現(xiàn)為在白天,大氣的吸收、反射、散射削弱了到達地面的太陽輻射,使白天地面溫度不至于過高;夜間,近地面大氣

23、大量吸收地面輻射,同時又以大氣逆輻射的方式把大部分熱量還給了地面,使夜間地面溫度不致降得過低,因此晝夜溫差不像月球那樣劇烈。第三節(jié) 大氣的運動一、單項選擇題1.大氣運動的能量來源是( )A.地面輻射B.大氣輻射C.太陽輻射D.大氣逆輻射【答案】 C2.關于熱力環(huán)流的說法,正確的是( )A.指空氣的垂直運動B.指空氣水平運動C.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D.是高低緯度之間的大氣運動形式【解析】 熱力環(huán)流是大氣運動的最簡單形式,包括水平運動和垂直運動兩種形式,是由空氣的冷熱不均造成的。【答案】 C3.北半球高空一飛機向西行,飛行員右側(cè)是高氣壓,左側(cè)是低氣壓,下面的敘述正確的是( )A.飛機逆風而行B.

24、飛機順風而行C.風從南側(cè)吹來D.風從北側(cè)吹來【解析】 根據(jù)題意可知,水平氣壓梯度力的方向由北向南,在地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下,風向向右偏轉(zhuǎn),直到與等壓線平行,這時風從東向西吹。所以飛機順風飛行。【答案】 B4.人在南半球背風而立,高氣壓在他的( )A.右前方B.左前方C.右后方D.左后方【解析】 地轉(zhuǎn)偏向力在南半球向左偏。在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共同作用下,風向斜穿等壓線指向低壓。背風而立,高壓應在左后方。【答案】 D5.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是( )A.地球引力B.太陽輻射能C.水平氣壓梯度力D.地轉(zhuǎn)偏向力【解析】 水平氣壓梯度力是大氣產(chǎn)生水平運動的原動力,是形成風的直接原因?!敬鸢浮?C

25、6.地區(qū)間的冷熱不均,首先引起大氣的( )A.上升或下沉的垂直運動B.上升運動C.下沉運動D.水平運動【解析】 地區(qū)間的冷熱不均,引起空氣的上升或下沉的垂直運動。導致同一水平面上氣壓的差異,然后產(chǎn)生空氣的水平運動?!敬鸢浮?A7.觀察圖212,想在圖中布局化工廠,應選在哪個位置最好( )圖212【解析】 由于城市人口多,釋放出大量人為熱量使城市氣溫升高,空氣上升,近地面空氣又從郊區(qū)流向城市中心,并把污染物也帶入城市,為了盡量減輕對城市的污染,布局工業(yè)時,應在盛行風的下風向,并在城市風環(huán)流之外,以避免重復污染。【答案】 A8.引起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是( )A.高、低緯度間的熱量差異B.地轉(zhuǎn)偏向力

26、C.同一水平面上的氣壓差異D.水平氣壓梯度力【解析】 各緯度之間獲得太陽輻射能多少不同,造成各緯度之間的熱量差異,是產(chǎn)生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敬鸢浮?A9.圖213為北太平洋海區(qū)。在甲、乙兩處測得水的沸點為99.4,在丙、丁兩處測得水的沸點為99.8,則近地面M點的風向為( )圖213A.西北風B.北風C.東南風D.西風【答案】 C二、雙項選擇題10.關于熱力環(huán)流正確的敘述是( )A.熱的地方近地面形成低壓,高空形成高壓B.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冷熱不均引起的C.空氣遇冷使空氣膨脹上升D.氣流在垂直方向上總是由高壓指向低壓【解析】 熱力環(huán)流是由于地表冷熱不均引起的,熱的地方空氣受熱膨脹上升,近地面形成

27、低壓,高空形成高壓??諝庥隼湎喾?,在水平方向上氣流總是由高壓流向低壓,氣流在垂直方向上的運動是由地表冷熱不均引起的?!敬鸢浮?AB11.圖214為熱力環(huán)流圖示,畫法正確的是( )圖214【解析】 傍晚的山谷中熱量不易散失,谷內(nèi)溫度要比山頂、山外高,故仍繼續(xù)著熱力環(huán)流,晴朗的白天地面升溫快,溫度高,空氣受熱上升,而海洋升溫慢,溫度低,空氣受冷下沉?!敬鸢浮?BD三、綜合題12.讀“冷熱不均引起的大氣運動示意圖”(圖215),回答:圖215(1)圖中方框內(nèi)是低壓還是高壓,用“高”或“低”填在圖中。(2)從空氣的垂直運動來看:熱的地區(qū)空氣 ,冷的地區(qū)空氣 。(3)從水平方向看:空氣從 氣壓流向 氣壓

28、。(4)乙圖的空氣環(huán)流是因 引起的,因此稱 環(huán)流。【解析】 A地受熱多,近地面空氣膨脹上升,到上空積聚起來,使上空的空氣密度增大,形成高氣壓;B、C兩地受熱少,空氣冷卻收縮下沉,上空的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在近地面,A地空氣上升后向外流出,使A地近地面空氣密度減小,形成低氣壓;B、C兩地因有下沉氣流,近地面空氣增大,形成高氣壓。在水平方向上,空氣由高壓區(qū)流向低壓區(qū),形成熱力環(huán)流。【答案】 (1)甲圖A上為高壓,B、C上為低壓,乙圖A上為高壓,A下為低壓;B、C上為低壓,下為高壓。 (2)上升 下沉 (3)高 低 (4)地面冷熱不均 熱力13.讀圖216完成相應的要求。圖216(1)在圖中標

29、出水平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摩擦力和風向。(2)判斷此圖屬于 (南、北)半球圖,判斷依據(jù)是 。(3)此圖屬于 (高、低)空大氣運動,判斷理由是 。【解析】 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地轉(zhuǎn)偏向力始終垂直于風向;摩擦力與風向相反,對風有阻礙作用。近地面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地轉(zhuǎn)偏向力與摩擦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答案】 (1)如下圖(2)北 風向在氣壓梯度力的方向上右偏 (3)低 高空大氣中的風向是氣壓梯度力與地轉(zhuǎn)偏向力共同作用的結果,風向與等壓線平行,而圖中風向與等壓線之間成一夾角14.讀圖217,完成下列題目。圖217(1)圖中V箭頭表示A空氣勻速運動方

30、向,此圖是(南,北)半球氣壓分布圖。(2)F1是力 ,與等壓線 ,且由 氣壓指向 氣壓,大小 。(3)F2是 力,它與風向V ,對風速 影響。(4)F3是 力,它與風向V 。(5)F1、F2、F3三種力的合力為 ?!窘馕觥?水平氣壓梯度力垂直于等壓線,指向低壓,大小不變。地轉(zhuǎn)偏向力始終與風向垂直,對風速不影響,在南半球向左偏轉(zhuǎn),摩擦力與風向相反。當三者合力為零時,風速大小不變,勻速運動。【答案】 (1)南 (2)水平氣壓梯度 垂直 高 低 不變(3)地轉(zhuǎn)偏向 垂直 不 (4)摩擦 相反 (5)零 第四節(jié) 全球性大氣環(huán)流一、單項選擇題1.關于大氣環(huán)流的敘述正確的是( )A.閉合環(huán)流是實際存在的B

31、.各環(huán)流的位置是常年不動的C.季風環(huán)流也是大氣環(huán)流的一個組成部分D.大氣環(huán)流又分為低緯環(huán)流和高緯環(huán)流兩部分【解析】 大氣環(huán)流是全球性有規(guī)律的大氣運動,分為低緯、中緯、高緯三個部分,各環(huán)流的位置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而發(fā)生變化。閉合環(huán)流是在不考慮大氣運動中的地轉(zhuǎn)偏向力和摩擦力的影響為前提的,是不存在的?!敬鸢浮?C2.氣壓帶、風帶開始向北移動,是在下列哪個日期( )A.3月21日B.6月22日C.9月23日D.12月22日【解析】 隨著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每年的12月22日,氣壓帶、風帶也隨之移到最南的位置,從這里開始,氣壓帶、風帶又隨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敬鸢浮?D3.氣壓帶與風帶的位置移動

32、規(guī)律是( )A.夏季北移,冬季南移B.夏季南移,冬季北移C.與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一致D.與太陽直射點移動方向相反【答案】 C4.從副熱帶高壓帶流向赤道低壓帶的氣流受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南半球的一支偏轉(zhuǎn)為( )A.東南風B.東北風C.西南風D.西北風【解析】 水平運動的物體受到地轉(zhuǎn)偏向力的影響,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所以這支氣流在南半球偏轉(zhuǎn)為東南風。【答案】 A5.關于氣壓帶、風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高壓控制下,氣溫都很高B.高氣壓帶盛行上升氣流C.所有氣壓帶都是由冷熱不均形成的D.中緯西風由較低緯吹向較高緯,容易成云致雨【答案】 D6.下面四個風向中,表示南半球西風帶風向的是( )

33、【解析】 西風帶是由副熱帶高壓帶吹向副極地低壓帶的風,在南半球向左偏轉(zhuǎn),成為西北風?!敬鸢浮?B7.6月份在北半球,12月份在南半球的氣壓帶是( )A.副熱帶高壓帶B.副極地低壓帶C.極地高壓帶D.赤道低壓帶【解析】 地球上的氣壓帶由于季節(jié)的變化而南北移動。能夠在南北半球之間移動的氣壓帶只有赤道低壓帶?!敬鸢浮?D8.南極洲由大陸中心吹向四周的盛行風為 ( )A.逆時針方向的極地東風B.順時針方向的極地東風C.逆時針方向的極地西風D.順時針方向的極地西風【解析】 由極地高壓吹向副極地低壓的風為極地東風,在南半球向左偏,圍繞南極洲大陸呈逆時針方向?!敬鸢浮?A9.主要由海陸熱力差異形成的氣候類型

34、是 ( )A.溫帶海洋性氣候B.地中海氣候C.溫帶季風性氣候D.熱帶草原氣候【答案】 C10.下列敘述正確的是( )A.全球共4個高氣壓帶4個低氣壓帶B.低氣壓帶均由空氣受熱膨脹上升形成C.副熱帶高氣壓帶的性質(zhì)是炎熱干燥的D.全球有三個風帶【解析】 全球共7個氣壓帶,其中3個低氣壓帶、4個高氣壓帶,6個風帶。氣壓帶的形成,有的是熱力因素,有的是動力因素,副熱帶高氣壓帶控制下,盛行下沉氣流,天氣炎熱干燥?!敬鸢浮?C二、雙項選擇題11.下列氣候類型與氣壓帶、風帶移動有關的是( )A.熱帶雨林氣候B.溫帶海洋性氣候C.熱帶草原氣候D.地中海氣候【解析】 熱帶雨林氣候常年受赤道低氣壓帶控制、溫帶海洋

35、性氣候常年受西風帶控制,熱帶草原氣候是赤道低壓和信風帶交替控制形成的,地中海氣候是副熱帶高壓帶與西風帶交替控制而成?!敬鸢浮?CD12.形成三圈環(huán)流的因素是( )A.海陸熱力性質(zhì)的差異B.地球自轉(zhuǎn)偏向力C.太陽輻射對高低緯的加熱不均D.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解析】 高低緯度間的受熱不均,是大氣運動的根本原因,地轉(zhuǎn)偏向力是形成三圈環(huán)流的主要因素?!敬鸢浮?BC13.由于熱力原因而形成的氣壓帶是( )A.副極地低氣壓帶B.極地高氣壓帶C.赤道低氣壓帶D.副熱帶高氣壓帶【解析】 看到“熱力原因”,不要只聯(lián)想到“受熱”,其中還包括“受冷”等涉及到熱量變化、熱量差異的因素,所以赤道地區(qū)常年受熱,空氣上

36、升而形成赤道低氣壓帶,兩極地區(qū)常年受冷,空氣下沉而形成極地高氣壓帶,二者都屬于熱力原因形成的氣壓帶?!敬鸢浮?BC14.形成南亞季風的主要因素是( )A.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B.臺風C.洋流D.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解析】 南亞季風的形成除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影響外,還與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有關。夏季,隨著太陽直射點向北移動,南半球的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向右偏轉(zhuǎn)形成控制南亞的西南季風?!敬鸢浮?AD15.關于海陸分布對氣壓帶、風帶的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北半球基本上是斷塊狀B.7月,北半球的副熱帶高壓被海洋上的熱低壓切斷C.1月,北半球副極地低壓被大陸上的冷高壓切斷D.北半球基本上是條帶狀【

37、答案】 AC三、綜合題16.讀圖221,完成下列要求。大氣環(huán)流圖 圖221(1)圖中各字母所在的氣壓帶名稱是:A ;B ;C ;D 。其中盛行上升氣流的是 。(2)在氣壓帶之間畫出各風帶的風向,并注出各風帶的名稱。(3)極鋒是哪兩個風帶的氣流交匯而形成的?(4)用箭頭表示三圈環(huán)流的方向;圖中代表的是 風,代表的是 風。(5)有關氣壓帶、風帶的敘述正確的是( )A.熱的地方成低壓、冷的地方成高壓B.氣壓帶、風帶季節(jié)移動的原因在于太陽直射點的回歸運動C.低氣壓帶氣流上升,多云雨,高氣壓帶氣流下沉,多晴天D.氣壓帶、風帶夏季北移,冬季南移【解析】 本題綜合性較強,考查內(nèi)容包括五個方面:一是有關氣壓帶

38、,風帶的成因,其中氣壓帶的成因是關鍵。氣壓帶的成因主要有兩類,一類是熱力原因,由冷熱不均造成;另一類由動力原因造成,三是有關各氣壓帶、風帶的名稱和分布,其中氣壓帶是高低相間分布。氣壓帶之間的風帶為南北半球?qū)ΨQ分布。三是各氣壓帶、風帶空氣運動的方向,其規(guī)律是低氣壓帶氣流上升,高氣壓帶氣流下沉。風從高氣壓帶流向低氣壓帶,且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四是各氣壓帶內(nèi)的天氣狀況,規(guī)律是低氣壓帶多云雨,高氣壓帶多晴天。五是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其規(guī)律是隨太陽直射點的季節(jié)移動而移動,具體表現(xiàn)為北半球夏季北移,冬季南移。【答案】 (1)極地高氣壓帶 副極地低氣壓帶 副熱帶高氣壓帶 赤道低氣壓帶 BD(2)

39、略(3)極鋒是盛行西風和極地東風在緯度60°附近相遇形成的鋒面。(4)北半球低緯環(huán)流順時針,中緯環(huán)流逆時針,高緯環(huán)流順時針;南半球低緯環(huán)流逆時針,中緯環(huán)流順時針,高緯環(huán)流逆時針。中緯西 東北信(5)BC17.讀圖222,回答下列問題。圖222(1)此圖表示的是 月季風圖。E的風向為 ,F(xiàn)的風向為 。(2)A、B、C三地中,氣壓低的是 。(3)盛行E季風時,我國東部地區(qū)氣候特點是 。(4)E季風的成因是 。F季風的主要成因是 ?!窘馕觥?由于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夏季在大陸上形成低壓,海洋上為高壓,風從海洋吹向大陸,這就是亞洲東部的夏季風。這時我國東部地區(qū)受到季風的影響,高溫多雨。南亞季風

40、的形成,除受海陸熱力性質(zhì)影響外,氣壓帶、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也是主要因素,夏季南半球東南信風越過赤道,在地轉(zhuǎn)偏向力的作用下,向右偏轉(zhuǎn),成為西南季風?!敬鸢浮?(1)7 東南 西南(2)AB(3)高溫多雨(4)海陸熱力性質(zhì)差異 氣壓帶和風帶的季節(jié)移動18.讀半球三圈環(huán)流剖面圖(圖223),回答下列問題。圖223(1)緯度為0°、30°、60°、90°的點依次是 、 、 、 。(2)A處的降水類型常年以 雨為主;B是 風帶,它是 環(huán)流圈的組成部分。(3)C氣壓帶被大陸相反的氣壓中心切斷時,時間是 月(1或7)。(4)D所在的風帶若在南半球吹 風;終年在D風帶控制下

41、形成的氣候類型在 洲分布最廣。(5)在極點上空觀察F風帶,其風向呈 時針方向運動。(6)若有一架飛機從赤道飛往北極地區(qū),飛行高度始終距地表15000m,則此飛機先是在 (大氣層)中飛行,而后在 (大氣層)中飛行;至北緯30°附近,已知近地面氣溫為30,問飛機所在的高度氣溫約為 。當飛至F地上空時,飛機一裝有溫度計的降落傘墜落。估計溫度計所顯示的數(shù)字有可能呈現(xiàn)怎樣的變化?請在圖224中大致繪出氣溫隨高度的變化曲線。圖224【解析】 本題綜合性較強,解題關鍵是熟練掌握近地面氣壓帶和風帶的分布?!敬鸢浮?(1)A C E G(2)對流 東北信 低緯(3)7(4)西北 歐(5)順(6)對流層

42、 平流層 60(繪圖提示:隨高度減小,溫度先降溫后升溫。應注意溫度變化曲線中轉(zhuǎn)折點的高度大約為8000米9000米)第五節(jié) 常見的天氣系統(tǒng)一、單項選擇題1.關于暖鋒的敘述,正確的是( )A.鋒面向暖氣團方向移動B.降水多發(fā)生在鋒后C.暖鋒過境時多形成連續(xù)性降水D.鋒面從高緯方向移來【解析】 此題是考查暖鋒的有關知識。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一方移動的鋒,過境時多產(chǎn)生連續(xù)性降水,降水主要集中在鋒前?!敬鸢浮?C2.在地球上氣壓帶、風帶分布中,有兩支冷暖性質(zhì)不同氣流相遇的地帶位于( )A.赤道附近B.極地附近C.南北緯30°附近D.南北緯60°附近【解析】 從極地向較低緯度運動

43、的冷氣流與從副熱帶高壓向較高緯度運動的暖氣流,在南北緯60°附近地帶相遇,形成極鋒?!敬鸢浮?D3.圖228所示四幅冷、暖鋒示意圖中,A、B、C、D四地大致位于同一緯度,此時氣溫最低、氣壓最高的地點是(不考慮地形和海陸因素)( )圖228【解析】 此題考查對用符號表示的冷暖鋒的認識。黑三角表示冷鋒,三角方向指冷氣團向前運動的方向,黑半圓表示暖鋒,半圓方向指暖氣團向前運動的方向。要使氣溫最低、氣壓最高,需在冷氣團一側(cè)。A在冷氣團一側(cè),B在暖氣團一側(cè),C、D也在暖氣團一側(cè)?!敬鸢浮?A4.下列天氣過程中,屬于暖性反氣旋控制下的是( )A.寒潮B.臺風C.梅雨D.伏旱【解析】 反氣旋控制下

44、的地區(qū),天氣晴朗干燥。伏旱地區(qū),炎熱、干燥,處于副熱帶高壓控制之下?!敬鸢浮?D5.圖229所示四幅圖中,表示冷鋒天氣的是( )圖229【解析】 冷鋒是冷氣團主動向暖氣團一側(cè)移動的鋒,暖氣團被迫抬升,形成砧狀云,降水主要集中在鋒后?!敬鸢浮?C6.圖229所示四幅圖中,表示暖鋒天氣的是( ) 【解析】 暖鋒是暖氣團主動向冷氣團一側(cè)移動的鋒。暖氣團主動爬升,形成堡狀云,降水主要集中在鋒前。【答案】 A7.關于氣旋的敘述正確的是( )A.其中心為高氣壓B.南半球是逆時針方向C.其中心有上升氣流D.地面氣流呈輻散狀【解析】 氣旋的中心氣壓為低氣壓,地面氣流向中心輻合,中心氣流上升,形成云雨天氣,氣旋

45、在北半球呈逆時針方向,南半球呈順時針方向?!敬鸢浮?C8.屬于南半球反氣旋的是( )圖230【解析】 反氣旋中心氣壓為高壓,地轉(zhuǎn)偏向力在南半球向左偏,因此南半球反氣旋為逆時針旋轉(zhuǎn)輻散。【答案】D二、雙項選擇題9.關于鋒面的正確敘述是( )A.鋒面一般為一個狹窄而又傾斜的過渡帶B.我國的一些災害性天氣大多與鋒面有關C.鋒面都是由冷氣團移向暖氣團形成的D.鋒面兩側(cè)的溫度、濕度、氣壓、風等無明顯差別【答案】 AB10.我國由于冷鋒活動而出現(xiàn)的天氣有( )A.夏季午后的雷雨B.冬季爆發(fā)的寒潮C.南部沿海地區(qū)夏秋季節(jié)的臺風D.冬春季節(jié)的大風、沙暴【解析】 影響我國天氣的鋒面,主要是冷鋒。冬季的寒潮,冬春

46、的大風、沙暴都是冷鋒活動引起的天氣,臺風是形成于熱帶海洋上的熱帶氣旋。夏季午后的雷雨屬對流雨?!敬鸢浮?BD11.圖231所示圖形中,能帶來陰雨天氣的是( )圖231【解析】氣旋的氣流從四面八方流入中心,使氣旋中心的空氣被迫上升,空氣在上升過程中溫度降低,所含水汽容易凝云致雨。【答案】BD12.呈逆時針方向流動的天氣旋渦有( )A.北半球氣旋B.北半球反氣旋C.南半球氣旋D.南半球反氣旋【解析】 北半球的反氣旋和南半球的氣旋,水平氣流是順時針方向;北半球的氣旋和南半球的反氣旋,水平氣流是逆時針方向?!敬鸢浮?AD13.讀圖232所示南北半球氣旋、反氣旋圖,其中屬于北半球的是( )圖232【解析

47、】 在北半球,地轉(zhuǎn)偏向力向右偏,風向向右偏?!敬鸢浮?CD三、綜合題14.讀圖233,圖中P1、P2、P3表示等壓線,甲處的箭頭表示風向,分析回答:圖233(1)該天氣系統(tǒng)位于南北半球的 半球,反映的是高空還是近地情況 。(2)該系統(tǒng)屬于 氣壓中心,從氣流運動狀況來說屬于 。(3)甲地目前在 氣團控制之下,不久將經(jīng)歷 天氣過程。(4)如果冷、暖鋒面均引起降水,那么A、B、C、D四個區(qū)域中,目前以 區(qū)域為主?!窘馕觥?水平運動的氣流在北半球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在近地面因受到摩擦力作用,風向不再與等壓線平行,而是斜穿等壓線。從氣流向中心輻合可以看出,該中心氣壓為低氣壓,氣流狀況為氣旋。冷鋒降水主

48、要集中在鋒后,暖鋒降水集中在鋒前。【答案】 (1)北 近地面 (2)低 氣旋(3)暖 冷鋒 (4)AD15.讀“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圖234)判斷:圖234(1)從氣壓分布狀況看,該天氣系統(tǒng)為 ,在它控制下的地區(qū),天氣 。(2)下列關于對我國天氣影響的敘述,正確的是( )A.長江流域的伏旱天氣是在它的控制下形成的B.東南沿海夏秋的臺風是它強烈發(fā)展的一種形式C.冬季它從寒冷的高緯內(nèi)陸南下時,常常帶來干冷的氣流(3)當它位于上海正東方向海面時,上海市區(qū)吹 風?!窘馕觥?氣旋與反氣旋是大氣運動的主要形式,也是影響天氣變化的重要天氣系統(tǒng)。從天氣系統(tǒng)示意圖可看出,氣流由中心流向四周,可判斷該天氣系統(tǒng)是高氣壓(反氣旋),其中心氣流自上而下以補充低層向外流出的氣流,因此形成下沉氣流,在其控制下天氣干燥。我國長江中下游梅雨季節(jié)過后的伏旱天氣,就是在副熱帶高氣壓暖性反氣旋控制下形成的。冬季它從高寒的高緯內(nèi)陸南下時,常帶來干冷的氣流。當它位于上海正東方向海面時,由于受地轉(zhuǎn)偏向力影響而偏成東南風?!敬鸢浮?(1)高氣壓 晴朗干燥 (2)AC (3)東南16.圖235中鋒面移動是30 km/小時,城市目前是14時,說明:圖235(1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