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礦礦井測風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1頁
煤礦礦井測風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2頁
煤礦礦井測風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3頁
煤礦礦井測風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4頁
煤礦礦井測風工安全技術操作規(guī)程_第5頁
已閱讀5頁,還剩13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 煤礦礦井測風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二零一七年十月.目錄測風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1第一章風速與風量檢測1一、一般規(guī)定.二、準備工作.三、風表使用方法2四、巷道平均風速的測量方法3五、巷道斷面積的測算5六、選擇測風地點應注意的事項7七、機械式風表測量風速的方法、步驟7八、測算風速例題:10九、用風表測風時應注意的問題11十、礦井主要通風機的工作風量測定12十一、局部通風機工作風量測定13十二、礦井有效風量、漏風率等計算14.* 煤礦測風工技術操作規(guī)程第一章風速與風量檢測一、一般規(guī)定1、測風工必須熟悉礦井通風系統(tǒng),有一定的分析判斷能力,并且具有瓦斯檢查工的培訓合格證方可持證上崗。2、測風工應擔負以下工作:按

2、要求進行通風量分配調(diào)節(jié)、通風系統(tǒng)調(diào)整;測算礦井風量、風壓、漏風量;測定礦內(nèi)空氣溫度,相對濕度和氣體濃度;測定局部通風機的風量、風壓;在礦井瓦斯等級鑒定,礦井反風演習,主要通風機性能測定時,測定有關參數(shù)和匯總資料。及時準確填寫有關報表、手冊和井下測風牌板并及時上報測風記錄數(shù)據(jù)和報表。二、準備工作1、嚴格執(zhí)行規(guī)程規(guī)定。入井前應對所用的儀器、儀表進行檢查,確保完好可靠,符合要求。.2、風表開關、回零裝置和指針靈活可靠,外殼及各部位無松動,風表與風表校正曲線相對應。4、皮托管的中心孔和管壁孔無堵塞,壓差計的玻璃管無破損,刻度尺清晰,各零件、螺釘、膠管齊全,各旋鈕靈活可靠。5、入井前必須帶好各種所需要的

3、儀器、儀表、記錄本(要帶上便攜式瓦斯檢查報警儀、光學式瓦斯檢查報警儀、溫度計、各速風表、氣壓計)等。三、風表使用方法目前,煤礦使用機械翼式風表。中速風表受風翼輪由8 個葉片按照與旋轉軸垂直平面成一定角度安裝組成,當風流吹動葉片時,通過傳動機構將運動傳遞給計數(shù)器,指示出葉輪的轉速。 計數(shù)器上設有開關, 當打開開關,指針隨葉輪轉動,關閉開關,葉輪雖仍轉動,但指針不動?;亓阃茥U為回零裝置,不論指針在任何位置,只要按下椎桿,所有指針都回到零位。低速風表的構造與中速風表相似,只是其葉片更薄更輕,葉輪軸更細,因而.當風速很低時,也能轉動。高速風表為了能夠經(jīng)受高速風流的沖擊,葉片較堅固。測量時手指按下啟動桿

4、,風表指針回到零位,手指放開后紅色計時指針開始轉動,此時風表指針也開始計數(shù),經(jīng) 1min 后風速指針停止轉動,計時指針轉到初始位置也停止轉動,風速指針所示數(shù)值即為表速,格 min 。四、巷道平均風速的測量方法1、風表測風的方法有定點測風和線路測風。定點測風:巷道斷面在 10 以上時測 120S,巷道斷面為 4-10 時測 60S。線路測風:風表在測風斷面內(nèi)按規(guī)定線路、 規(guī)定時間 (60-120S) 勻速移動。根據(jù)斷面的大小線路分為四線法、六線法和迂回八線法。2、風表的移動路線由于空氣具有粘性和井巷壁面有一定的粗糙度,使得井巷中空氣在流動時會產(chǎn)生內(nèi)外摩擦力,導致了風速在巷道斷面上的分布并非是均勻

5、的。 如圖 4-4 所示。風速在巷壁周邊處風速最小,從巷壁向巷道軸心方向,風速逐漸增大。通常在巷道軸心附近風速最大。在井下因井巷斷面和支護形式的不同,最大風速往往不在巷道軸心上,風速分布也不對稱。在測量巷道平均風速時,如果把風速計 (風表 )停留在巷道邊壁附近,.測量結果將較實際值偏小;風速計位于巷道軸心位置時又使測量結果偏大,因此測定巷道平均風速時,不能使風速計停在某一固定點,而應該在巷道橫斷面上按著一定路線均勻地測定,其數(shù)據(jù)才能真實地反映出巷道的平均風速。在礦井通風中如不特別注明是某一點的風速,那么所指的風速均為巷道平均風速。其含義可用下式表示:V 均 Q/Sm s式中: Q單位時間通過的

6、風量,m3s;S巷道斷面積, m2。為了測得巷道平均風速,測風時可采用線路法 (即將風表按一定的路線均勻移動);或采用分格定點法 (即將巷道斷面分為若干格、風表在每格內(nèi)停留相等的時間)進行測定,然后求算出平均風速。圖45 所示為風表移動路線。風表在巷道內(nèi)的移動路線以圖中a所示最為準確,但其操作較困難。由實際經(jīng)驗得出圖中c 所示的四線式路線法,測量簡單,結果也很準確,巷道斷面較大時,可采用圖中所示的六線測風法。分格定點法測風時應按巷道斷面積的大小來確定分格點數(shù)。一般梯形巷道通常采用12 點測風法,即最上部取3 個點,中部取 4 個點,底板附近取5 個點來測量平均風速。3、利用風表測量巷道平均風速

7、的方法測風員用風表在巷道內(nèi)測風時采用側身法。.側身法是測風員背向巷道壁站立,手持風表將手臂向風流垂直方向伸直,然后在巷道斷面內(nèi)作均勻移動。由于測風員立于巷道內(nèi)減少了通風斷面,從而增加了風速,測量結果將較實際風速偏大,故需對測量結果進行校正,即:V 表KV 測校正系數(shù): K 可按下式計算:k=(S-0.4)/S式中 :S測風處巷道的斷面積, m 2;04- 測風員阻擋風流的面積,m2。五、巷道斷面積的測算在煤礦生產(chǎn)過程中常見的巷道斷面形狀有矩形、 梯形、三心拱形、半圓拱形、和圓形等幾種。巷道斷面形狀如圖 46 所示。1)矩形巷道斷面積S=B×hm22式中: S巷道斷面積, m ;h-

8、矩形巷道高度, m;2)梯形巷道斷面積S=(B1+B2)×h÷2 m 2式中: S梯形巷道斷面積, m2 ;B1、B2 一分別為梯形巷道的上、下底凈寬度, m h 梯形巷道的高度, m.3)、圓形巷道的斷面積÷4,222m或 S=0.7854×D,mS=D2式中 : S 圓形巷道的斷面積, m2D 圓形巷道的直徑, m ;- 圓周率, =314159.4)、三心拱形巷道凈斷面積SB×(026×B+h),m2式中:S 巷道斷面積, m2;B 巷道斷面底寬, m;h 由道碴面算起的墻高,m。5)半圓拱形的巷道斷面積22S=×B&

9、#247;8+B×h,m式中:S 半圓拱形巷道斷面積, m 2:B 半圓拱形的直徑 (巷道寬度 ),m ,圓周率, 314159;h 拱形底高度或半圓拱巷道的墻高,m。圓弧拱形巷道斷面積可利用下式計算;SB×(024B+h), m2式中: S 圓弧形巷道凈斷面積, m2;B 巷道斷面的凈寬度, m,h 巷道的拱基高度, m。.六、選擇測風地點應注意的事項為了能夠準確地測量礦井風速、風量必須合理地選擇測風地點。選擇測風地點應注意下列事項:1、礦井的進、回風巷,各水平、各翼和各采區(qū)的進、回風巷的測風地點應選在測風站。2、輔助通風機的進風測點,應在確能代表輔助通風機工作范圍的進風

10、巷道;輔助通風機的排風測點應在距輔助通風機排風口20 至 30m 范圍內(nèi)。3、主要通風機的排風量,應在風機擴散器處測定,條件受限制時可在入風側測定。4、回采工作面測風點應選擇在直線段上,巷道支架必須完整,斷面基本一致。5、每個測風地點必須選擇在巷道斷面均勻一致,前后5m 內(nèi)無任何障礙物、拐彎、起伏不平、空幫空頂、淋水之處。七、機械式風表測量風速的方法、步驟用機械式風表測量巷道平均風速的方法、步驟如下:1、進入測風站或待測巷道測風時,首先要估測巷道的風速,然后再選用相應量程的風表進行測定。 如估測巷道的風速為 6ms 左右時,可選用量程為 0510ms 的中速風表。2、取出風表和秒表。將風表指針

11、回零,然后使風表迎著風流,并與風流方向垂直,待翼輪轉動正常后,同時打開風表的計數(shù)器和秒表,在 1min 的時間內(nèi)均勻走完測量路線 (或測量點 ),然后關閉秒表和風表, 讀取風表指針讀數(shù) (格 min) ,.并作記錄。3、在某一斷面進行測風時,測風次數(shù)應不少于三次,每次測量誤差不應超過5,然后取三次測風結果的平均值(格 min) 。如果測量誤差大于5,說明測風結果不符合要求,需追加一次測風。4、在測得巷道風速后, 還必須用鋼卷尺細致地量出測風地點的巷道各部尺寸,計算出測風處的巷道斷面積。5、把測風數(shù)據(jù)和巷道參數(shù)記錄下表之中。川源礦業(yè)有限責任公司東寶煤礦測風記錄手簿序測風巷道規(guī)格斷障凈測風時表 均

12、真實風CHCO溫氣號 風 表( m)面礙斷次表間風風風際量42度壓地寬 高 半積物 面速 速速風m 3%p點類徑m面積讀sm/m/速/mia型2積數(shù)格 ssm/n/ss1一次二次三次6、計算表速和巷道的平均風速(1) 表風速V 表 = 風表讀數(shù)÷t格 /S式中V 表測得的表速,格 s,風表讀數(shù)即風表上顯示的數(shù)值,格;t測風時間, S;一般為 60s。(2)平均表風速V 均 = (V 表1+V 表2+V 表3)/3.式中 V 均 三次測量的表風速的平均值,格s,V 表 1 、V 表 2、V 表 3 分別三次的表風速,格s;3 測量次數(shù), 3 次。(3)根據(jù)計算出的平均表風速, 查看風表

13、校正曲線 (如圖 4 一 7 所示 ),可求得巷道內(nèi)真風速 V 真。也可以通過校正公式進行計算:真風速V 真 = V 均 × b + am/s式中 V 真 校正系數(shù)校正后的風速,m s,V 均 平均后的表風速, ms;b 風表校正系數(shù)(由風表檢定報告中提供) ; a 風表修正值(由風表檢定報告中提供) 。(4)、校正測風人員對風速的影響,實際風速V 實 = V 真 × (S-0.4)/S ,m s ,式中 :V 實 修正了測風人員對風速的影響后的實際巷道風速,m/s ;V 真 校正系數(shù)校正后的風速,ms,S 測風處巷道的斷面積,m2;0.4 測風員阻擋風流的面積,m2。(5

14、)根據(jù)測量出的巷道參數(shù)計算出巷道斷面積S,然后求算出通過的風量。Q=S×V 實×60m3 min式中Q通過巷道的風量, m3min,S巷道斷面積,m 2V 實測算出的巷道內(nèi)實際的平均風速,m S60 60 秒,風量單位是m3min,即等于 60 秒。.八、測算風速例題:在井下一測風站內(nèi)進行測風,預估風速在5m/s 左右,選用中速風表進行觀測,測風站的巷道斷面形狀為半圓拱形,巷道的凈寬度為3m,拱基高為 2m,風表的三次測量讀數(shù)分別為 nl=325、 2=337、3,每次測風時間均為1min。nn =340求算該測風站的風速和通過測風站的風量各為多少?(風表校正曲線如圖47

15、所示)解:(1)檢驗三次測量結果的最大誤差是否超過5。E=(最大讀數(shù)最小讀數(shù))/ 最小讀數(shù)× 100= (340-325 )/325 ×l00=4 62<5三次測量結果的最大誤差4 62<5 ,測量數(shù)據(jù)精度符合要求。(2) 計算表風速V 表 = 風表讀數(shù)÷t格/SV 表 1= 325 ÷60 = 5.42 格 s,V 表 2= 337 ÷60 = 5.62 格 s,V 表 3= 340 ÷60 = 5.67 格 s,(3)計算平均表風速V均 = (V表1+V 表2+V 表3)/3= (5.42+5.62+5.67 )

16、47; 3=5.57格 s,(4)通過校正公式計算真風速:首先通過此中速風表的檢測報告查得此風表的校正系數(shù)為:中速風表: V 真=0.863V 均+0.097.真風速V 真 = V 均 × b + am/s=5.57 ×0.863 +0.097=4.90391m/s(5)、計算巷道的斷面積:巷道斷面形狀為半圓拱形, 巷道的凈寬度為 3m,拱基高為 2m,半圓拱形的巷道斷面積:22S=×B÷8+B×h,m2=3.14 ×3÷8+3×2=9.53m2(6)、校正測風人員對風速的影響,實際風速V 實 = V 真 

17、5; (S-0.4)/S ,ms ,=4. 90 × (9.53-0.4 )/9.53=4.69ms(7)計算通過巷道的風量:Q=S×V 實×60m3min= 9.53 ×4.69 ×60 =2681.74 m3 min九、用風表測風時應注意的問題1、風表度盤一側背向風流,即測風員能看到度盤。否則,風表指針會發(fā)生.倒轉。2、風表不能距人體太近,否則會引起較大的誤差。3、風表在測量路線上移動時,速度一定要均勻。在實際工作中,這點常不被重視,由此引起的誤差是很大的,如果風表在巷道中心部分停留的時間長,則測量結果較實際風速偏高,反之,測量結果較實際值

18、偏低。4、葉輪式風表一定要與風流方向垂直,在傾斜巷道測風時,更應注意。5、在同一斷面測風次數(shù)不應少于三次, 每次測量結果的誤差值不應超過5。6、風表的量程應和測定的風速相適應。否則,將造成風表損壞或測量不準確,甚至吹不動葉輪無法測量。當風速大于10m s 時,應選用高速風表,當風速為 0510m/s 時,選用中速風表, 當風速小于 0.5ms 時,要選用低速風表。7、為減少測量誤差,一般要求在1min 的時間里,剛好使風表從移動路線的起點到達終點。8、使用前還應注意風表校正有效期。十、礦井主要 通風機的工作風量測定在風硐內(nèi)測風時,可使用自動測風儀表或超聲波風速儀。也可采用皮托管和單管傾斜壓差計

19、測定風流的動壓, 在測量斷面上按等面積布置 48 支皮托管,各自連接一臺單關傾斜壓差計,讀出動壓值,計算出平均風速。在主要通風機出風口測定時,軸流式風機測風斷面應選在環(huán)形擴散器斷面,用等面積環(huán)的原理在斷面內(nèi)布置測點。測 35 次后,取其平均值。.十一、局部通風機工作風量測定用風表測定時,先在局部 通風機吸風口前 10 米巷道內(nèi) (如圖中 A-A 斷面 )用風表測風速,求得風量值 ;再在局部 通風機后 5 米巷道內(nèi) (圖 1 中 B-B 斷面 )用風表測風速,求得風量值, A、B 斷面的風量差即為局部 通風機的工作風量。在局部通風機的進、出風口直接用高速風表測定時,應手持風表緊靠防護網(wǎng)按繞線法在吸風口全斷面內(nèi)均勻地移動 1min 而測得。測風人員必須站在一側,不可正對吸風口。3 掘進工作面的風量測定應在風筒出風口以外1020 米的巷道內(nèi)進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