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原理知識點學習_第1頁
化工原理知識點學習_第2頁
化工原理知識點學習_第3頁
已閱讀5頁,還剩2頁未讀, 繼續(xù)免費閱讀

下載本文檔

版權說明:本文檔由用戶提供并上傳,收益歸屬內(nèi)容提供方,若內(nèi)容存在侵權,請進行舉報或認領

文檔簡介

1、第一章流體流動一. 基本內(nèi)容1 流體靜力學方程及應用2. 穩(wěn)定流動系統(tǒng)物料衡算一一連續(xù)性方程機械能衡算一一柏努利方程3. 管內(nèi)流體流動阻力:(1) 兩種流動類型及判斷。(2) 流動阻力計算:直管阻力和局部阻力二. 基本概念1. 穩(wěn)定流動:與流動有關的物理量不隨時間的改變,但可隨位置而改變,其質量流量為常數(shù)。2. 等壓面:靜止連續(xù)同一流體,同一水平面。3. 滯流與湍流,滯流底層:(1) 兩種流動類型本質區(qū)別在于流體質點運動規(guī)律不同;(2) 在湍流流體中近壁面處總存在一薄層滯流流體,稱為滯流底層(層流內(nèi)層);(3) 滯流與湍流之速度分布:a.層流:點速度ur與其所處半徑r成拋物線關系,平均流速u為

2、管中心線處最大速度 umax的1/2倍。b .湍流:平均流速 u為umax的0.80.82倍。4. 流體流動阻力產(chǎn)生的原因:流體存在粘性,流動時產(chǎn)生粘滯力(內(nèi)摩檫力),質點的相互作用(包括質點的脈動以及由于流道截面大小及方向的改變引起的);5. 串聯(lián)管路,并聯(lián)管路及其特點:(1) 串聯(lián)管路:管徑不同的管段串聯(lián)而成特點: W1=W2= =w,kg /s 各管段相同;P =常數(shù),V1=V2= =V , m /s ;' hf = hf1 hf2 ,j/ kg總阻力等于各段阻力之和。(2) 并聯(lián)管路:先分后合的管路特點:W=w+W2+, k /s總管流率等于各管段流率之和;hf二為hf1二hf

3、2,J/kg各支管段(每kg流體)阻力相等。6 .管路視作一整體,存在能量平衡:(1) 任何局部阻力的增加,將使管內(nèi)流量下降;(2) 下游阻力f,使上游壓力f(3 )上游阻力f,使下游壓力J(4) 阻力損失總是表現(xiàn)為勢能的降低。7 .當量直徑de,水力半徑厲:de4A口VsA , m/s圓形管道,A d2,4m2三. 基本公式:1.流體靜力學方程:P2 = p1'gh,pagz1-P1 = gz2 A2, J/kg 2. 流量公式:VS=u A , m /s,水平液柱差壓計:滬 R( Dg, Pa。若直管管徑不變時:讀數(shù)R即厶Pf=R( " : )g 反映流動阻力;若管徑不冋

4、:讀數(shù)R即厶Pf = R('一 : )g反映流動阻力與動能改變。3,m /s而其中管徑的計算式,V =c A流量計:不同流量計壓差 P與截面A不同A = A。=二 do? d(1) 孔板流量計:氣縛現(xiàn)象:離心泵啟動前未充滿液體,泵殼內(nèi)存在空氣,由于空氣密度小,產(chǎn)生之離心力較小,吸入口形成的真空 不足以吸液,故不能輸送液體??赏ㄟ^先灌液,或在吸入管底部裝上底閥(止逆閥)來克服氣縛現(xiàn)象。 汽蝕現(xiàn)象:在離心泵葉輪入口壓力最低處,若該處液體的壓力等于或低于輸送液體溫度下的飽和蒸汽壓時,會產(chǎn)生大量氣泡,小氣泡隨液體流到高壓區(qū)時氣泡破裂,重新凝結,質點相互撞擊,產(chǎn)生極高局部動能,打擊金屬表面,,

5、d0 孔徑,m故恒截面(Ao) 變壓差(2 P)(2) 轉子流量計: A = Ar ; Ar 玻管與轉子間環(huán)隙截面積,m2AfVf, : f,Af均為轉子的參數(shù)。故恒壓差(P )變截面(AR倒錐形)4.連續(xù)性方程: w =w2=w,kg /s' = Vs, m 3/s;1w=w=p =常數(shù),Vs1 二Vs25.柏努利方程:gwp =常數(shù),hf,J/kgZi2P1U11 -:?g2gHe2u2-'、2gHf,m,壓頭6. 阻力計算亠二led2' )U2 , J/kgp " hf,(注意Pf壓降與 P壓差區(qū)別)' hf u2完全湍流第二章流體輸送設備 基本

6、內(nèi)容1. 離心泵的基本構造及工作原理;2. 離心泵主要性能參數(shù)及特性曲線;3. 離心泵安裝高度;4. 管路特性曲線及離心泵流量調節(jié);5. 離心泵類型及選用;6. 其他類型泵及風機?;靖拍?. 離心泵的主要部件:葉輪(開式,半開式,閉式) ,泵殼(蝸殼形,可將動能轉變?yōu)殪o壓能),軸封裝置(填料軸封,機械軸封)2. 離心泵的主要性能參數(shù):由泵自身結構、形狀、尺寸及轉速決定H, m (揚程);Q, m 3/h (流量);n ,% (效率);N,W (軸功率)(1 )其相互關系由特性曲線反映:一般QT H J ; QT N f;而n隨Q先f后J有一最高點,稱設計點,(銘牌數(shù)值均為該點)(2)密度 p

7、 T: H, Q不變;N T;流體粘度卩T: HJ ,Q J, n J,N T(3)轉速n,葉輪直徑D的改變Q1 _ D1H1 _/ 、2D1 -N1 _fD1切割定律:q2d2,H2 -丿,N2 -<D2丿金屬表面逐漸疲勞而破壞。產(chǎn)生汽蝕現(xiàn)象時,泵體震動,產(chǎn)生噪音。 為避免汽蝕現(xiàn)象產(chǎn)生,泵的安裝位置不能太高。5. 離心泵安裝高度 Hg: Hg -Hg實際6. 離心泵工作點:為管路特性曲線與離心泵特性曲線交點流量調節(jié):(1)改變出口閥門開度(實為改變管路特性曲線);(2)改變轉速n或葉輪直徑D (實為改變離心泵特性曲線)。7. 離心泵選型:(離心泵提供的)H, Q同時稍大于He, Qe

8、(管路所需)8. 往復泵與離心泵比較:(1) 流量:往復泵流量只與泵的幾何尺寸有關,而與泵的壓頭及管路情況無關。當運轉時要強制排液,故往復泵為 一種容積泵(正位移泵)。(2) 壓頭:壓頭與泵的幾何尺寸及流量無關。(3) 安裝高度:往復泵也是借壓差吸液,但有自吸能力(無需灌液)。其吸上高度(安裝高度)也有限制。(4) 流量調節(jié):往復泵為容積泵,其流量調節(jié)不能采用出口閥門,只能采用回路調節(jié)裝置,即用支路閥門調節(jié)。 三.基本公式:1. 泵的揚程測定:2. 管路特性方程:3. 安裝高度:必需氣蝕余量NPSH r4.軸功率HQ ?gn而有效功率Ne二HQ© =WeW,w ( Ne不為泵的主要性

9、能參數(shù))第三章非均相物系分離 .基本內(nèi)容:每個單元操作包括原理及應用兩部分1. 重力沉降2. 離心沉降3. 過濾重力沉降1. 基本概念(1) 重力沉降速度ut :自由沉降至勻速階段,當物系及操作條件一定時, ut 與 d 對應,df ut f; d 一定,ut 一定(2) 降塵室生產(chǎn)能力:單位時間內(nèi)所處理的氣量,m3/h,對一定物系降塵室生產(chǎn)能力只取決于降塵室底面積,與高度無關。L_沉降時間(3) 降塵室中顆粒分離出來的條件:停留時間2. 基本公式:Ut(1)4d(。)g3 ?UtRec 1層流時d2( 's - ')g18J(斯托克斯公式)離心沉降1. 基本概念(1 )離心沉

10、降速度5 :當物系及操作條件一定時,ur不僅與d有關,還與離心加速度Ut/R有關,同一顆粒d,UtfRJ,則ur f。(2)分離因數(shù)Kc :同一顆粒所受離心力與重力之比,反映離心力場較重力場強化程度。(3)旋風分離器的臨界粒徑2.基本公式:dc :理論上能100%分離下來的最小顆粒直徑。Ur 二(1)4d()u;3Rd2CU u;U r Rec 1 ,184 R四過濾1.基本概念過濾介質阻力濾餅阻力濾餅厚度(1)過濾阻力: 以濾餅阻力為主心顆粒情況:顆粒形狀、大小、粒度分布及壓縮性(2)兩種過濾操作方式dV恒壓過濾:推動力 P不變,dr 恒速過濾: P隨時間B而f(3) 過濾速度及速率/SdV

11、過濾速率:drdV過濾速度:Adr(4)過濾周期四個階段:過濾、洗滌、2.基本公式(1) 恒壓過濾方程:或 q2 2qqe 二心;注意:m3/m2去濕、整理卸料。(1) K, Ve( qe),亠-過濾常數(shù),實驗測定。K, m2/s ; V?, m 3; qe=Ve/A, m 3/m2; e, s ;(2) V(q)及0為累積量;(3) V, (q)均反映過程阻力,Ve(q反映介質阻力。(4) 忽略介質阻力,則Ve =0 qe = 忑=°(2 )恒壓過濾機的生產(chǎn)能力Q小 3600VQ 二-T , m3/h其中V, 0對應于恒壓過濾方程。qw對于轉筒真空過濾機:T=60/n , s, 0

12、 =60/ (n “),s(3)A h$-DL (側面積) 洗滌速率(dv/d 0 ) w:橫穿洗滌法(框板過濾機)型KA2(血) Kd " E 2Ve Ve 或 d,E 2(qE qe)(4)板框過濾機:框數(shù)為N,框內(nèi)邊長為L ,框內(nèi)厚度為b過濾面積A=N- L2 X 2 ;濾框容積V 框=NX,2L x b;(5) 濾液體積V與濾餅體積V餅V =Vw v, m3,其中 v第六章傳熱基本內(nèi)容1. 導熱速率一一傅立葉定律2. 對流傳熱速率一一牛頓冷卻定律3傳熱計算一一傳熱速率方程4. 熱量衡算.基本概念1 傳熱的三種基本方式:導熱、對流傳熱、熱輻射2. 導熱系數(shù)-:.固.非金屬液.氣

13、;固體中.金非;氣體可視為熱的絕緣體。3. 對流傳熱系數(shù):取決于(1)流體物性;(2)流動情況;(3)傳熱面情況。肚液氣;°-湍層;°相變無相變;°彎口直 Q短管口長管;空氣中自然對流=1LJ10w/m2_K ;空氣中強制對流=10250w m K ; 水的強制對流:=250 10000w m2K ;水蒸氣冷凝500015000w m2 k .水沸騰150045000 w m k4 穩(wěn)定傳熱中,傳熱速率為常數(shù),則推動力(溫度差)與阻力成正比b11(1 )導熱熱阻 s ;對流傳熱熱阻1S ;總熱阻Ks ;(2) 總熱阻取決于熱阻最大部分,減阻必須從阻力最大部分入手;(3) 壁溫接近于熱阻小(或a大)的一側流體的溫度。5 .減阻(1) 無相變傳熱:減薄層流內(nèi)層厚度;(2) 蒸汽冷凝:減薄冷凝液膜厚,排除不凝性氣體;(3)

溫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資源如無特殊說明,都需要本地電腦安裝OFFICE2007和PDF閱讀器。圖紙軟件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壓縮文件請下載最新的WinRAR軟件解壓。
  • 2. 本站的文檔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圖紙等,如果需要附件,請聯(lián)系上傳者。文件的所有權益歸上傳用戶所有。
  • 3. 本站RAR壓縮包中若帶圖紙,網(wǎng)頁內(nèi)容里面會有圖紙預覽,若沒有圖紙預覽就沒有圖紙。
  • 4. 未經(jīng)權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將文件中的內(nèi)容挪作商業(yè)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庫網(wǎng)僅提供信息存儲空間,僅對用戶上傳內(nèi)容的表現(xiàn)方式做保護處理,對用戶上傳分享的文檔內(nèi)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編輯,并不能對任何下載內(nèi)容負責。
  • 6. 下載文件中如有侵權或不適當內(nèi)容,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立即糾正。
  • 7. 本站不保證下載資源的準確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時也不承擔用戶因使用這些下載資源對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傷害或損失。

評論

0/150

提交評論